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语母语者汉语书面语句法复杂性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吴继峰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7-35,共9页
本文对英语母语者汉语书面语句法复杂性的测量指标进行了实证研究,并结合英汉对比对其汉语句法复杂性的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话题链数量、话题链分句数、零形成分数量3个指标可以作为英语母语者汉语写作句法复杂性的有效测量指... 本文对英语母语者汉语书面语句法复杂性的测量指标进行了实证研究,并结合英汉对比对其汉语句法复杂性的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话题链数量、话题链分句数、零形成分数量3个指标可以作为英语母语者汉语写作句法复杂性的有效测量指标,而T单位和话题链长度不是有效的测量指标。英语母语者汉语书面语句法复杂性经历了三个阶段:初级主语突出阶段,主语突出和主题突出混合阶段,主题突出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母语者 句法复杂性 测量研究
原文传递
单宾语句的认知构式语法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张建理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182-189,共8页
构式是语言象征单位,是在使用中固化了的形义匹配体。用认知构式语法来观察汉语单宾语句,可以发现它有两大类构式:(1)基本构式,为相对封闭的微观动词实体构式;(2)复杂构式,为相对开放的宏观功能构式。所有构式都可能泛化而形成一构多义... 构式是语言象征单位,是在使用中固化了的形义匹配体。用认知构式语法来观察汉语单宾语句,可以发现它有两大类构式:(1)基本构式,为相对封闭的微观动词实体构式;(2)复杂构式,为相对开放的宏观功能构式。所有构式都可能泛化而形成一构多义。基本构式可以独立构句,也可与复杂构式整合起来共同构句,整合过程中双方有复杂的互动作用。因为单宾语句中有很多复杂构式可以介入,所以句子呈现出多样的题元配置,是汉语构式网络中独特的复杂局域。从历时上来看,构式的形成和发展与使用有关。用认知构式语法可以对语言运作系统做出独特的全面观察和统一解释,也可以看到汉语运作系统的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构式语法 基于使用理论 语法结构 动词研究 汉语单宾语句
下载PDF
英汉基本颜色词跨语法范畴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廖正刚 杨忠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1-24,共4页
在英汉两种语篇当中,英语和汉语都有基本颜色词跨范畴现象。基于语料库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英语基本颜色词跨语法范畴时,其动化度明显低于汉语的基本颜色词动化度。英语基本颜色词在句法层面靠形态及屈折手段实现时体变化,汉语基本颜色... 在英汉两种语篇当中,英语和汉语都有基本颜色词跨范畴现象。基于语料库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英语基本颜色词跨语法范畴时,其动化度明显低于汉语的基本颜色词动化度。英语基本颜色词在句法层面靠形态及屈折手段实现时体变化,汉语基本颜色词在动化过程中无形态变化。在小句层面,动化后的汉语基本颜色词大都可接"了","着"和"过"等功能词表示时体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颜色词 跨语法范畴 对比
原文传递
试论大学英语语法口诀教学——2004年新大纲下的语法教学探索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宜民 《经济研究导刊》 2010年第28期297-300,共4页
在2004年新大纲强调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受到四六级考试新导向的影响,语法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语法能力普遍不强带来了种种问题。传统的语法教学有弊端。在新形势下,大学英语语法教学要在教什么和如何教这... 在2004年新大纲强调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受到四六级考试新导向的影响,语法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语法能力普遍不强带来了种种问题。传统的语法教学有弊端。在新形势下,大学英语语法教学要在教什么和如何教这两个方面寻找新的出路。旨在探讨如何通过编制语法口诀来解决这两个问题,提出了一些来自教学实践的语法新口诀,并初步分析总结了口诀教学的效果。实践证明口诀教学是可行有效的教学策略,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语法口诀 自主学习
下载PDF
科技英语语法研究中的统计学途径及语用视角 被引量:1
5
作者 杨焱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76-80,共5页
科技英语作为现代英语一种重要的语言变体已引起广泛重视,但当前的语法研究方面普遍存有两大问题,一是研究者们对科技英语的语法研究做出的假设尚欠统计学依据;二是研究者们对其语法特点的阐述角度单一,理论概括不够,缺乏知识支撑,思想... 科技英语作为现代英语一种重要的语言变体已引起广泛重视,但当前的语法研究方面普遍存有两大问题,一是研究者们对科技英语的语法研究做出的假设尚欠统计学依据;二是研究者们对其语法特点的阐述角度单一,理论概括不够,缺乏知识支撑,思想力度不强。基于此,以科技论文的节选为例,以二元属性分析法为工具,通过对其介词短语的数理统计,便可为科技英语语法研究中的统计学问题提供依据。另外,从Verschuren的“顺应性理论”、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论”以及Leech的“礼貌准则”的语用视角可阐释此文选中介词短语的语用动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研究 科技英语 语用 语言变体 礼貌准则 关联论 现代英语 研究者 介词短语 学问
下载PDF
语料库视角下的口语语法研究:现状与问题 被引量:2
6
作者 滕延江 刘永芳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1年第2期14-17,共4页
口语语料能提供大量真实、准确的语言资源,增强语言学习者的语言意识,有利于对书面语与口语、不同语言变体进行区分,提高语言学习者的学习效果。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口语语料的收集与分析成为可能。语料库与语料库语言学在当今语言研究中... 口语语料能提供大量真实、准确的语言资源,增强语言学习者的语言意识,有利于对书面语与口语、不同语言变体进行区分,提高语言学习者的学习效果。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口语语料的收集与分析成为可能。语料库与语料库语言学在当今语言研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料库方法与口语语法研究相结合为口语语法的研究提供了多维的、动态的研究视角。本文回顾了基于语料库的口语语法研究产生的背景、研究现状,比较了语料库视角下的口语语法研究的两个不同研究流派,同时概览了口语语法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文章最后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未来研究需要改进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 口语语法 语法研究 研究述评
下载PDF
英语学习者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永平 《红河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05-107,共3页
语言学习者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一个语用学界有争议的问题,探明这两者的相互关系有助于我们认识外语学习的发展途径,认清不同阶段外语教学的侧重点。通过对182名大学生的语用能力测试并依据其语法测试成绩进行比较分析,... 语言学习者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一个语用学界有争议的问题,探明这两者的相互关系有助于我们认识外语学习的发展途径,认清不同阶段外语教学的侧重点。通过对182名大学生的语用能力测试并依据其语法测试成绩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这些英语学习者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都存在性别差异,英语学习起始年龄对于语用能力发展有明显作用,而对语法能力则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学习者 语法能力 语用能力 实证研究
下载PDF
语法隐喻视角的汉语词典名动词实证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祝清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1期72-75,共4页
名动词在汉语语法中一直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词类。《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名动兼类词的调查表明:所谓的名动词这一概念是既不具科学性也不具实践性,甚至还容易导致词类系统的混乱。在使用大型语料库对所谓的名动词进行了专项研究后,... 名动词在汉语语法中一直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词类。《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名动兼类词的调查表明:所谓的名动词这一概念是既不具科学性也不具实践性,甚至还容易导致词类系统的混乱。在使用大型语料库对所谓的名动词进行了专项研究后,发现大多数所谓的名动词实际上是一种语法隐喻,是词类的去范畴化和再范畴化。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应将其标注为名动兼类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隐喻 汉语词典 名动词 实证研究
下载PDF
英汉情感心理动词词汇-句法对比研究——基于时体理论的讨论 被引量:2
9
作者 陶强强 杨玲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17-25,94,共10页
基于时体理论,采用完成体、未完成体,无标记体/中性体的语法体对比框架检索四对英汉情感心理动词与这类时体结构搭配的句子,展现这类动词与不同时体结构的搭配频率。通过检索发现,英语情感心理动词与未完成体搭配频率极小,而汉语的这种... 基于时体理论,采用完成体、未完成体,无标记体/中性体的语法体对比框架检索四对英汉情感心理动词与这类时体结构搭配的句子,展现这类动词与不同时体结构的搭配频率。通过检索发现,英语情感心理动词与未完成体搭配频率极小,而汉语的这种情况并不明显。与此同时,这类动词与无标记体/中性体搭配的情况均占据主导地位,汉语更加明显。研究发现,时体理论对这些搭配情况的出现有着一定的解释力且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时体理论为解释英汉语词汇-句法层面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心理动词 语法体 词汇体 搭配频率 对比研究 词汇-句法
下载PDF
提高语法隐喻的不同方法对语法隐喻习得的影响——来自追踪研究的证据 被引量:1
10
作者 季苏鹤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36-43,共8页
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种研究方法,借鉴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法隐喻理论,结合认知语言学和二语习得的输入理论,总结出提高语法隐喻输入质量、输入数量和输入转化3种不同教学方法,进而对122名学生进行为期16周的提高语法隐喻习得的训练,... 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种研究方法,借鉴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法隐喻理论,结合认知语言学和二语习得的输入理论,总结出提高语法隐喻输入质量、输入数量和输入转化3种不同教学方法,进而对122名学生进行为期16周的提高语法隐喻习得的训练,以探讨不同教学方法对语法隐喻习得的影响。研究分析发现,提高输入质量的教学方法最有利于人际隐喻和语篇隐喻的习得,提高输入转化的教学方法最有利于概念隐喻的习得,这一结果对教师使用合适的语法隐喻教学策略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隐喻 输入 追踪研究
下载PDF
中外英语学术语篇语法隐喻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解淑暖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6-20,共5页
本研究首先选取国内外海洋科学类学术期刊论文的英语摘要,建立两个对比语料库。之后以功能语言学为理论框架,基于新归类的13类语法隐喻,对两个语料库中的语料进行语法隐喻的标注和统计。统计结果显示两个语料库中的英文摘要都包含了大... 本研究首先选取国内外海洋科学类学术期刊论文的英语摘要,建立两个对比语料库。之后以功能语言学为理论框架,基于新归类的13类语法隐喻,对两个语料库中的语料进行语法隐喻的标注和统计。统计结果显示两个语料库中的英文摘要都包含了大量的语法隐喻,特别是第一类、第二类、第五类、第六类和第十三类。但在一些类别的呈现频率上,两个语料库存在着明显差异,语法隐喻在国外期刊上的语料中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国内期刊上的语料。这说明国内学者在撰写英语学术语篇方面与国外学者特别是英语为母语的学者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研究结果为我们后续的跟踪研究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语篇 语法隐喻 频率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基于语法衔接的《关雎》及其英译对比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杰汉 《长春大学学报》 2021年第7期45-49,共5页
语法衔接包括照应、省略和连接,是衔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关雎》及其英译进行语法衔接的分析,不仅可以了解语法衔接手段在各自语篇运用的差异、认识语法衔接手段如何帮助《关雎》及其英译实现语篇,同时为读者提供一个从语法衔接... 语法衔接包括照应、省略和连接,是衔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关雎》及其英译进行语法衔接的分析,不仅可以了解语法衔接手段在各自语篇运用的差异、认识语法衔接手段如何帮助《关雎》及其英译实现语篇,同时为读者提供一个从语法衔接角度上对《关雎》及其英译的解读,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关雎》及其英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衔接 《关雎》 英译 对比探析
下载PDF
谈语法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13
作者 潘文国 《中国外语》 2005年第1期29-36,共8页
本文对"普遍语法"、"语法的基本单位"和"语法的本质"等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在某些问题上提出了与当前"主流语言学"不尽相同的看法。
关键词 语法研究 普遍语法 语法基本单位 语法的本质
原文传递
《张协状元》复音副词特殊构成试说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作飞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1年第S1期22-24,共3页
近代汉语中,复音虚词的构成情况十分复杂。本文通过对《张协状元》中的复音副词的特殊构成现象进行分析,从复音虚词的一个方面考察了其在构成上的一些特色。
关键词 《张协状元》 复音副词 结构 语法研究
下载PDF
《汽车等待的时候》之语法隐喻浅析
15
作者 陈小冰 龙华丹 《新余高专学报》 2011年第4期72-74,共3页
简要回顾了评价理论下的语法隐喻理论,运用该理论对《汽车等待的时候》原文中的一些例子来进行浅析,并提出语法隐喻理论可以作为一个新角度来进行文学研究。
关键词 语法隐喻 文学研究 新角度
下载PDF
《背影》英译文的语法隐喻分析
16
作者 孟蓓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0年第10期111-116,共6页
文章借助系统功能语法中的语法隐喻理论,对朱自清散文《背影》的两篇英译文进行语法隐喻分析,旨在揭示翻译中语义和意境在两种语码间的转换问题。分析表明,在汉语向英语的语码转换中,语法隐喻理论确实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和可操作性;而且... 文章借助系统功能语法中的语法隐喻理论,对朱自清散文《背影》的两篇英译文进行语法隐喻分析,旨在揭示翻译中语义和意境在两种语码间的转换问题。分析表明,在汉语向英语的语码转换中,语法隐喻理论确实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和可操作性;而且译文不仅要如实准确地传达原文的语义,更应生动、形象地再现原文的意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隐喻 翻译研究 语码转换
下载PDF
《元刊杂剧三十种》趋向动词计量考察
17
作者 章力丹 曹炜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11-15,共5页
《元刊》中单音节动词与单纯趋向动词的组合搭配占有统领性地位,这与汉语双音节化的特点有密切联系。在与动词组合的过程中,趋向动词本身的活跃程度也决定了与它组合的普通动词数量上的优势。从语法功能上看,《元刊》中的趋向动词常作... 《元刊》中单音节动词与单纯趋向动词的组合搭配占有统领性地位,这与汉语双音节化的特点有密切联系。在与动词组合的过程中,趋向动词本身的活跃程度也决定了与它组合的普通动词数量上的优势。从语法功能上看,《元刊》中的趋向动词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在句法结构中,作补语的趋向动词"来、去"等的位置比较灵活,可置于宾语前,也可置于宾语后,但"出、入、上、下、起、到、开"等,它们作补语时只能放在宾语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刊杂剧三十种》 趋向动词 语法特点 计量 考察
下载PDF
语法隐喻研究在中国 被引量:40
18
作者 张德禄 雷茜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共6页
我国的语法隐喻研究具有引介阐释性、评判批评性、修补完善性、实际应用性、理论融合性和语言对比性的特点,但还存在研究的学科引领性、独立性不强,借鉴其他理论的研究成果不足,汉语语法隐喻研究薄弱的问题,将来需要在一致式基本定义的... 我国的语法隐喻研究具有引介阐释性、评判批评性、修补完善性、实际应用性、理论融合性和语言对比性的特点,但还存在研究的学科引领性、独立性不强,借鉴其他理论的研究成果不足,汉语语法隐喻研究薄弱的问题,将来需要在一致式基本定义的确定、隐喻式的范围、隐喻式基本运作方式、语法隐喻模式与语言类型学的关系、汉语语法隐喻的研究、多学科综合研究等方面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隐喻 一致式 隐喻式 语言类型学 多学科综合研究
原文传递
汉语名词特异性损伤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韩在柱 舒华 +1 位作者 毕彦超 柏晓利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09-911,880,共4页
报道了一例汉语命名性失语症个案,他在口语命名图形与口语产生句子时均表现为对名词的作业能力差于动词,而且这种动-名词分离现象仅局限在语音输出通道上。初步推测,他在语音输出通道存在名词特异性损伤;动、名词信息的表征具有相对独立... 报道了一例汉语命名性失语症个案,他在口语命名图形与口语产生句子时均表现为对名词的作业能力差于动词,而且这种动-名词分离现象仅局限在语音输出通道上。初步推测,他在语音输出通道存在名词特异性损伤;动、名词信息的表征具有相对独立性;词汇与句子水平的损伤彼此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名词 特异性损伤 语音输出通道 语法功能 语言能力 生理心理学
下载PDF
象似性视域下语法隐喻的共时和历时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翼斌 励坤杉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45-49,56,共6页
通过语法隐喻现象的象似性阐释,从共时和历时角度对其进行语料分析,为语法隐喻提供认知层面的理据性补充。从共时性角度看,语法隐喻通过语义层映射事件域,构建命题意义;而通过形式层对事件关系的映射,使命题意义和表述意义出现分歧。而... 通过语法隐喻现象的象似性阐释,从共时和历时角度对其进行语料分析,为语法隐喻提供认知层面的理据性补充。从共时性角度看,语法隐喻通过语义层映射事件域,构建命题意义;而通过形式层对事件关系的映射,使命题意义和表述意义出现分歧。而从历时角度看,意义则在相同意象图示的跨域映射和象似性的过程中发生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似性 语法隐喻 历时共时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