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谈“来着”——基于语料库的考察 被引量:8
1
作者 赵志清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90-94,共5页
现代汉语虚词"来着"在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CCL)语料库中的分布显示,它有两项主要的语法意义:一是表示"过去",二是表示"一时忘记而寻求提醒"。表示前一项语法意义时,"来着"主要用于陈述... 现代汉语虚词"来着"在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CCL)语料库中的分布显示,它有两项主要的语法意义:一是表示"过去",二是表示"一时忘记而寻求提醒"。表示前一项语法意义时,"来着"主要用于陈述句,表示后一项意义时,"来着"主要用于疑问句。当"来着"表示"过去"时,它与句末助词"了"、"的"等在意义和用法上有所不同。另外,在与其他词语的共现方面,使用"来着"的句子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着” 语法意义 时间 用法
下载PDF
“怎么X怎么Y”的句式语义及其语法化 被引量:2
2
作者 昌梅香 祝晓宏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0-74,共5页
"怎么X怎么Y"可以算作一项构式,"怎么X"和"怎么Y"需要配对使用才能表达完整的语义。重点探讨与"怎么X怎么Y"句式相关的四个问题:前项"怎么X"和后项"怎么Y"的逻辑语义关系;... "怎么X怎么Y"可以算作一项构式,"怎么X"和"怎么Y"需要配对使用才能表达完整的语义。重点探讨与"怎么X怎么Y"句式相关的四个问题:前项"怎么X"和后项"怎么Y"的逻辑语义关系;X和Y在形式和语义上的关系;该格式表达的语法意义,语法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怎么X怎么Y” 构式 语义关系 语法意义 语法化
下载PDF
略论“中”的语法意义与语法功能 被引量:6
3
作者 董志翘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9-96,共8页
作为语法成分的"中",主要表示"中间"义和"内部"义。将表示"中间"义的"中"称为"中1",表示"内部"义的"中"称为"中2","中1"和"... 作为语法成分的"中",主要表示"中间"义和"内部"义。将表示"中间"义的"中"称为"中1",表示"内部"义的"中"称为"中2","中1"和"中2"的主要区别:"中1"乃指线性的两端之间或中间,因此参照项应该是两项,常与"左、右""前、后""南、北""东、西""上、下"等相对;而"中2"则指一个封闭的界限内或三维空间的内部,参照项应该是一项,常与"外""表"等相对。现结合汉语史上的使用实例,略论"中"的语法意义与语法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史 语法意义 语法功能
下载PDF
遵义方言量词的重叠 被引量:6
4
作者 胡光斌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28-33,共6页
遵义方言量词的构形重叠有三种形式:完全重叠式AA、嵌“大”重叠式“A大A”和嵌“把”重叠式“A把A”,前一种和普通话相同,后两种则为遵义方言所特有。本文讨论各重叠形式的语法意义及句法功能。
关键词 遵义方言 量词 重叠形式 语法意义 句法功能
下载PDF
例析五华话的量词重叠 被引量:3
5
作者 曾小明 《韶关学院学报》 2008年第11期59-61,共3页
五华话的量词重叠形式颇有特色,有"从"形式、"一AA哩"形式、"A实A哩"形式。三种重叠形式在句法功能和语法意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 五华话 量词 重叠形式 句法功能 语法意义
下载PDF
赣语永新话的句末语气词 被引量:3
6
作者 龙安隆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88-94,共7页
永新话句末语气词表示不止一种语法意义的有十个。其中有表示同一种语法意义的,它们之间存在差别。两个语气词连用的特点是,"■""里"可以分别续接其它语气词,"■""里"之外的语气词不能连用。... 永新话句末语气词表示不止一种语法意义的有十个。其中有表示同一种语法意义的,它们之间存在差别。两个语气词连用的特点是,"■""里"可以分别续接其它语气词,"■""里"之外的语气词不能连用。三个语气词连用的现象较少,只有两种组合。语气词连用后所表示的意义由原来的单个语气词的意义构成,连用时最末语气词的意义最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新话 语气词 语法意义 连用
下载PDF
荔浦方言双音名词的AAB式重叠 被引量:1
7
作者 伍和忠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41-45,共5页
“重叠”指的是句法重叠。荔浦方言双音名词(包括时间词、方位词和体词性指示代词)有AAB重叠形式,其语法意义和句法功能与基式有较大差别。“意义”和“功能”是描写和解释的重点,同时根据量名组合形式,简要讨论了这种重叠形式的来源及... “重叠”指的是句法重叠。荔浦方言双音名词(包括时间词、方位词和体词性指示代词)有AAB重叠形式,其语法意义和句法功能与基式有较大差别。“意义”和“功能”是描写和解释的重点,同时根据量名组合形式,简要讨论了这种重叠形式的来源及相关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浦方言 双音名词 AAB重叠式 语法意义 句法功能
下载PDF
光山方言动态助词“倒”和“的”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早生 李学义 《天中学刊》 2008年第4期96-99,共4页
文章主要讨论光山方言动态助词"倒"和"的"的语法功能、意义分类及使用情况。在讨论中注重"倒"和"的"之间的比较以及它们与普通话"着"的对应比较,反映出该方言中"倒"和&qu... 文章主要讨论光山方言动态助词"倒"和"的"的语法功能、意义分类及使用情况。在讨论中注重"倒"和"的"之间的比较以及它们与普通话"着"的对应比较,反映出该方言中"倒"和"的"的独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山方言 动态助词“倒” 动态助词“的” 语法功能 语法意义
下载PDF
二语习得视角下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的“形式”与“意义”——以马来语为例
9
作者 李静文 《国际汉语学报》 2018年第2期201-209,共9页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领域中,语法教学的过程应从“形式”到“意义”还是“意义”到“形式”、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一直是讨论的焦点,但至今仍未达致共识。学界已有讨论多以学习者的语言水平或语言教学的方法为切入点,而...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领域中,语法教学的过程应从“形式”到“意义”还是“意义”到“形式”、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一直是讨论的焦点,但至今仍未达致共识。学界已有讨论多以学习者的语言水平或语言教学的方法为切入点,而本文则选择从二语习得的角度探讨这个问题。从这个角度,我们认为形式和意义孰先孰后讲解的问题,应该要根据母语和目的语语法结构的差异程度以及语言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形式 语法意义 二语习得 马来语 语法结构差异
下载PDF
惠安方言单音动词重叠谓语句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曼君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1-115,共5页
惠安方言单音动词重叠谓语句主要有四类。每一类的内部结构、语义特征及其语法意义都有所不同。
关键词 惠安方言 谓语句 重叠式 语义特征 语法意义
下载PDF
长治方言的能性述补结构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芳 《晋中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85-88,共4页
长治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其方言属于晋语上党片。长治方言的能性述补结构主要包括"VC了3、V了4了3和V得/不得"三种,其语法意义分别为"VC了3"表示施事或受事能否实现某种结果、趋向或状态的可能性;"V了4了3&qu... 长治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其方言属于晋语上党片。长治方言的能性述补结构主要包括"VC了3、V了4了3和V得/不得"三种,其语法意义分别为"VC了3"表示施事或受事能否实现某种结果、趋向或状态的可能性;"V了4了3"强调施事者由于某种客观条件或本身具备某种能力实现动作行为的可能性;"V得"表示受事值得与否、能否、应该与否实现动作行为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语 长治方言 能性述补结构 分布特点 语法意义
下载PDF
《武王伐纣平话》中“了”的句法功能及语义探究
12
作者 王予暄 《现代语文》 2020年第6期36-42,共7页
在宋元讲史话本《武王伐纣平话》中,“了”的使用频繁,所处的句法结构形式多样,组合搭配灵活。该平话中的“了”大多用作动态助词或动态助词兼句末语气词,所处的句法结构具有一定的集中性与规律性。同时,“了”的语法意义与其共现的动... 在宋元讲史话本《武王伐纣平话》中,“了”的使用频繁,所处的句法结构形式多样,组合搭配灵活。该平话中的“了”大多用作动态助词或动态助词兼句末语气词,所处的句法结构具有一定的集中性与规律性。同时,“了”的语法意义与其共现的动词、宾语、补语等其他成分的语义特征密切相关。对该平话“了”的词性和语法意义进行深入探讨,既可以进一步完善宋元时期“了”的共时描写,也可以促进“了”的历时演变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王伐纣平话》 “了” 动态助词 句末语气词 语法意义
下载PDF
面向计算的现代汉语双音词分离及其语法意义与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薛宏武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26,共6页
汉语缺乏严格的形态束缚,在句子里双音词经常由于嵌入相关句法成分而呈现出分离。为了提高自然语言处理中语段分词、词性标注及基于规则的句子语义计算的准确性与有效度等,文章系统考察了现代汉语里典型词与离合词的分离现象,挖掘并刻... 汉语缺乏严格的形态束缚,在句子里双音词经常由于嵌入相关句法成分而呈现出分离。为了提高自然语言处理中语段分词、词性标注及基于规则的句子语义计算的准确性与有效度等,文章系统考察了现代汉语里典型词与离合词的分离现象,挖掘并刻画出它们各自形成的语法动因、条件、意义以及分离而成的成分的语法特性等,从而对现代汉语中双音词的分离做出了系统多层级的理论思考。文章指出典型词的分离是语用作用的结果,分离结构的意义是主观的;而离合词分离是句法语义作用的产物,意义是客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计算 双音词 分离 语法意义与特性 现代汉语
下载PDF
敦煌文献字词考释与语法研究
14
作者 赵家栋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27-30,共4页
敦煌文献疑难字词研究在语法学上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虚词的考释上。敦煌文献疑难字词的考释将有助于准确释读敦煌文献中的虚词,纠正以前关于利用敦煌文献进行虚词研究中的所谓新论,同时还可以掘发出新的虚词及其所表达的语法意义。
关键词 敦煌文献 疑难字词 虚词 语法意义
下载PDF
汉语动量词研究述评
15
作者 方寅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9年第7期101-106,共6页
量词研究在汉语研究中具有特殊意义,动量词研究又是量词研究中有待深化和细化的薄弱环节。现有研究大体可分为动量词的界定及次类划分研究、动量词的语法语义及认知研究、专书动量词研究三大块。从这些成果可以看出,当前动量词研究存在... 量词研究在汉语研究中具有特殊意义,动量词研究又是量词研究中有待深化和细化的薄弱环节。现有研究大体可分为动量词的界定及次类划分研究、动量词的语法语义及认知研究、专书动量词研究三大块。从这些成果可以看出,当前动量词研究存在着缺乏系统性、细致性、实用性,缺乏规模性语料库支撑等方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量词 薄弱 语法语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