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语法演变的机制 被引量:51
1
作者 吴福祥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9-71,96,共13页
本文从历史句法学的角度讨论语法演变的机制,认为人类语言的语法演变有四种基本的机制,即作为内部机制的重新分析和扩展,以及作为外部机制的语法借用和语法复制。
关键词 句法演变的机制 语法演变 历史句法学
原文传递
语言接触与语法演变 被引量:14
2
作者 吴福祥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23-33,共11页
语言接触是语法演变的重要诱因。接触引发的语法演变有两种类型,即语法借用和语法复制。语法复制并不等同于接触引发的语法化,也包括语法结构复制,而后者又含语序重组和构式拷贝两个次类。语法复制并非必然以复制语存在相关结构或使用... 语言接触是语法演变的重要诱因。接触引发的语法演变有两种类型,即语法借用和语法复制。语法复制并不等同于接触引发的语法化,也包括语法结构复制,而后者又含语序重组和构式拷贝两个次类。语法复制并非必然以复制语存在相关结构或使用模式作为基础和前提,它也可以无中生有地复制模式语的特定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接触 语法演变 语法借用 语法复制
下载PDF
语言接触与语法复制 被引量:11
3
作者 吴福祥 《百色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40-50,共11页
语法复制是接触引发的语法演变的重要机制。文章以中国境内南方民族语言为例探讨语法复制的类型和模式,对Heine和Kuteva的语法复制模型做了比较重要的修改。
关键词 语言接触 语法复制 语法演变
下载PDF
“V见”之“见”的语法化过程 被引量:3
4
作者 徐俊霞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3年第1期104-108,共5页
在先秦典籍中,“见”与“视”、“观”等动词有明确分工。经过逐步演变,到清代以后,“听见”在文献中的出现频率由少到多,直到占据主导地位,是“见”的语法化过程逐步完成的证明。
关键词 V见 语法化
下载PDF
扎坝语的名物化和关系化 被引量:6
5
作者 黄阳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9-42,共14页
扎坝语的名物化结构分为派生型名物化和小句型名物化,共使用三个语法标记。ji^33、ze^33将动词派生为名词,mbǝ^33rǝ^33除了将形容词或具有形容词性质的动词派生为名词外,还能充当关系化标记。本文首先对扎坝语名物化的方式和类型进行细... 扎坝语的名物化结构分为派生型名物化和小句型名物化,共使用三个语法标记。ji^33、ze^33将动词派生为名词,mbǝ^33rǝ^33除了将形容词或具有形容词性质的动词派生为名词外,还能充当关系化标记。本文首先对扎坝语名物化的方式和类型进行细致描写,然后从历史发展角度推测名物化标记的语法化路径,最后通过跟周边藏缅语的比较认为,扎坝语严格符合“名物化—关系化叠置”这一常见于标准汉藏语的演变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坝语 名物化 关系化 语法演变
原文传递
法语对英语语法的影响探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殷成竹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302-305,共4页
历史上法语对英语有着重大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是在词汇层面更是在语法层面。语言接触引发的演变可以分成语法借用与语法复制两类,而法语对英语语法的影响主要属于语法复制,主要的类型包括形容词后置现象、比较级与最高级、介词短语、... 历史上法语对英语有着重大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是在词汇层面更是在语法层面。语言接触引发的演变可以分成语法借用与语法复制两类,而法语对英语语法的影响主要属于语法复制,主要的类型包括形容词后置现象、比较级与最高级、介词短语、复合句结构四个方面。其中比较级与最高级属于语法意义复制,而另外三类都属于语法结构复制。通过语言接触,英语的主要句法结构从并列结构逐渐过渡到了主从结构,这对现代英语的整体风格有了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语 语法演变 语言接触 语法复制
下载PDF
南宁粤语的助词“晒” 被引量:4
7
作者 黄阳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0-419,共10页
南宁粤语助词"晒"的语法功能的演变是语言接触导致的。受壮语"完结"语素多向语法化模式的影响,壮人将自己语言中该语素的功能演变过程迁移到他们习得的官话,通过和官话的接触最终将演变形式扩散到南宁粤语中,不但... 南宁粤语助词"晒"的语法功能的演变是语言接触导致的。受壮语"完结"语素多向语法化模式的影响,壮人将自己语言中该语素的功能演变过程迁移到他们习得的官话,通过和官话的接触最终将演变形式扩散到南宁粤语中,不但使全称量词"晒"演变为体标记和连词,而且还用"晒"对等复制官话和壮语的"完结"动词义项,由此获得动词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宁粤语“晒” 语言接触 语法演变
原文传递
黔东南方言与侗语、苗语的语法接触现象 被引量:1
8
作者 肖亚丽 龙向平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01-204,共4页
根据语言接触引发语法演变的理论,分"语法借用"和"语法复制"两种类别考察黔东南方言与侗语、苗语的语法接触现象,认为:第一,黔东南方言不同于其他西南官话的地域特征与语言接触有关;第二,侗语、苗语中的语法借用和... 根据语言接触引发语法演变的理论,分"语法借用"和"语法复制"两种类别考察黔东南方言与侗语、苗语的语法接触现象,认为:第一,黔东南方言不同于其他西南官话的地域特征与语言接触有关;第二,侗语、苗语中的语法借用和语法复制现象多于汉语,表明汉语为强势语言,吸引侗语、苗语向其靠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接触 语法演变 语法借用 语法复制
原文传递
动态助词“过”的语法化历程 被引量:2
9
作者 王世群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85-90,共6页
动态助词"过"一般分为"过1"和其中"过2","过1"表示动作的完结,"过2"表示曾然。其语法化历程为:一般动词"过"→趋向动词"过"→动态助词"过1"→动态助... 动态助词"过"一般分为"过1"和其中"过2","过1"表示动作的完结,"过2"表示曾然。其语法化历程为:一般动词"过"→趋向动词"过"→动态助词"过1"→动态助词"过2"。动态助词"过1"和"过2"的演变又可分别区分为两个阶段,即演变发生和演变扩散。就形成机制而言,"过1"的产生主要是受隐喻、类推以及重新分析的作用,趋向动词"过"的形成是"过1"产生的关键;而"过2"是"过1"吸收了助词"来"及其经常出现的句法环境的语法意义而产生的,可以说是"过1"在特殊语境下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1 过2 动态助词 语法化 演变发生 演变扩散 语法演变 语法创新 语境吸收
下载PDF
介宾内容后置现象摭谈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兴才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42-144,共3页
介宾内容后置致使不及物动词的语法特征悄然发生了变化,原来作状语的介宾内容位移于不及物动词之后而作了宾语,不及物动词在具体运用中具有及物动词的某些语法特征并变成了有"系"动词。介宾内容后置实际上是古代汉语句式的一... 介宾内容后置致使不及物动词的语法特征悄然发生了变化,原来作状语的介宾内容位移于不及物动词之后而作了宾语,不及物动词在具体运用中具有及物动词的某些语法特征并变成了有"系"动词。介宾内容后置实际上是古代汉语句式的一种继承和张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宾后置 不及物动词 语法变化
下载PDF
揭阳闽语口语里的虚词“所”:事实描写与理论蕴涵
11
作者 邓盾 黄瑞玲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73-689,共17页
本文考察揭阳闽语口语里虚词“所”的分布,并结合新报道的语料与其他相关事实,探讨虚词“所”的语法功能演变。揭阳闽语口语里的虚词“所”有两大类分布:一是前附于动词,与动词构成一个结构体。该结构体可单独充当判断句主语,也可与名... 本文考察揭阳闽语口语里虚词“所”的分布,并结合新报道的语料与其他相关事实,探讨虚词“所”的语法功能演变。揭阳闽语口语里的虚词“所”有两大类分布:一是前附于动词,与动词构成一个结构体。该结构体可单独充当判断句主语,也可与名词化标记“个”组合后充当判断句或非判断句主语以及定语。在上述每种用法下,该结构体都带有全称量化义。另一类分布是前加于“次/回”义的动量词“[le■]”,与该动量词组合后一起修饰谓语核心,对谓语动词所指称的事件进行全称量化。本文认为,包括揭阳闽语口语在内的后世各汉语系统中的不同虚词“所”,都与上古汉语的结构助词“所”存在渊源。为建立这些汉语系统中不同虚词“所”之间的关联,我们基于“所”的分布,利用生成语法的语类特征表示法,给出了相关汉语系统中作为不同虚词的“所”的语类特征表达式。借助这些表达式,我们展示了上古汉语的结构助词“所”在后世语法功能演变的具体表现:体词性降低、谓词性提升、论旨角色类型减少、虚化程度变高,即由名域虚词向动域虚词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揭阳闽语 “所” 虚词 语法演变 普方古比较
原文传递
一个语法层次演变的实例——上海方言160年中现在完成时态的消失过程 被引量:4
12
作者 钱乃荣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2-240,共9页
本文以现实的语料,说明上海方言中一种语法形式——现在完成时态在历史层次覆盖意义上的具体消亡过程,及其在被替换过程中的种种连续过渡现象,并讨论它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 上海方言 现在完成时态 语法 语序
原文传递
介词“往”的语法化过程考察 被引量:15
13
作者 邵宜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0-86,共7页
“往”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主要用作介词。作为连接处所名词的成分,“往”最初其实是个表示趋向的动词。“往”大概在唐宋年代开始虚化,到了明清年代,用作介词的例子已经比较多见。但其完全作为介词来使用,还是近一百年的事。其语法化的... “往”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主要用作介词。作为连接处所名词的成分,“往”最初其实是个表示趋向的动词。“往”大概在唐宋年代开始虚化,到了明清年代,用作介词的例子已经比较多见。但其完全作为介词来使用,还是近一百年的事。其语法化的动因,首先是处所词语的出现,再就是连谓结构的形成,这是从结构上说的。从语义上讲,处所词表示的语义指向由“往”移到了后面的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所词 连谓结构 语法化
下载PDF
对反义复合词“左右”语法化的认知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任效莹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38-40,共3页
反义复合词"左右"在汉语发展史中经历了名词—动词—助词—副词这样的语法化过程,在研究中不仅要梳理出该词具体的语法化演变历程,而且要从中找出原因和规律。从认知的角度浅析"左右"的语法化历程,可以试图说明隐... 反义复合词"左右"在汉语发展史中经历了名词—动词—助词—副词这样的语法化过程,在研究中不仅要梳理出该词具体的语法化演变历程,而且要从中找出原因和规律。从认知的角度浅析"左右"的语法化历程,可以试图说明隐喻在实词虚化中的重要作用,为其他语法化现象的研究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复合词 “左右” 语法化 认知
下载PDF
书面藏语的小称 被引量:4
15
作者 邵明园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7-300,共14页
书面藏语具有小称(diminutive)的语法标记,其小称标记来自"儿子"一词的语法化,符合世界语言小称标记来源的共性原则。书面藏语的小称主要分布在名词类中,其他词类少见,其主要语义语法功能为"指小"和"构词"... 书面藏语具有小称(diminutive)的语法标记,其小称标记来自"儿子"一词的语法化,符合世界语言小称标记来源的共性原则。书面藏语的小称主要分布在名词类中,其他词类少见,其主要语义语法功能为"指小"和"构词"。语音上根据词根开、闭音节的不同,书面藏语小称标记及语法化结果有所不同,"高化"和"前化"是小称音变的突出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面藏语 小称变音 语法形式 功能类型 语音演变
下载PDF
语法变式与修辞变式研究
16
作者 谢达生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第5期94-95,共2页
本文试图通过对语法变式和修辞变式的分析,找出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讨论修辞变式借助语法变式改变语言的常规结构形式以后所产生的修辞效果。
关键词 语法变式 修辞变式 修辞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