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演进及前瞻 被引量:6
1
作者 张颖 徐阳华 《国际安全研究》 2015年第3期96-113,共18页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全局性战略问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多次粮食战略的调整,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中国的粮食产量总体上呈现的是波动式增长的趋势,这种增长与中央粮食战...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全局性战略问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多次粮食战略的调整,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中国的粮食产量总体上呈现的是波动式增长的趋势,这种增长与中央粮食战略的调整均有一定关系。国家粮食战略经过了20世纪50年代的从互助组到统购统销、60年代的进口粮食缓解粮食危机、70和80年代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直至21世纪初期至今的从取消农业税到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这样一个过程。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粮农种粮的相对收益较低的结构性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从国家层面加大投入资本和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自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多次聚焦"三农"问题,始终强调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这凸显了国家在协调粮食政策运转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中共中央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只有保住"安全口粮和放心粮",才能保证中国到21世纪中叶顺利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粮食安全 粮食战略 粮食危机 中央“一号文件” 粮食 生产能力
下载PDF
建国初期中共粮食战略与1949年云南公粮征收研究
2
作者 张根生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6年第5期33-35,共3页
1950年3月6日以宋任穷为书记的中共云南省委正式成立,3月12日即颁布命令征收1949年公粮。当时各地基层政权立足未稳,难以承担如此巨任,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错综复杂,征粮刚一展开即受挫。其原因主要一是云南财政恶化超出预想,粮食存量少... 1950年3月6日以宋任穷为书记的中共云南省委正式成立,3月12日即颁布命令征收1949年公粮。当时各地基层政权立足未稳,难以承担如此巨任,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错综复杂,征粮刚一展开即受挫。其原因主要一是云南财政恶化超出预想,粮食存量少;二是粮食新政权的保障,所以中共云南省委不遗余力地大力推进征粮工作。此次征粮不仅与云南地方军民生活用度有关,更与建国初期中共新政权在经济战场上与敌人斗争紧密相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新政权 经济战场 粮食战略 公粮征收
下载PDF
黑龙江垦区粮食战略基地“域外垦区”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单立岩 黄清 王轶南 《对外经贸》 2013年第3期75-77,共3页
打造"域外垦区"是黑龙江垦区基于粮食战略基地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国际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垦区粮食战略基地"域外垦区"建设的内部驱动力来自于历史积淀优势的发挥与现实潜力的释放,外部驱动力来自于战略机遇、... 打造"域外垦区"是黑龙江垦区基于粮食战略基地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国际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垦区粮食战略基地"域外垦区"建设的内部驱动力来自于历史积淀优势的发挥与现实潜力的释放,外部驱动力来自于战略机遇、环境机遇、政策扶持与发展契机;而环境压力则集中体现在受垦区内部关键环节和机制制约及其外部激烈的竞争环境上。基于对多重影响因素的测度,"域外垦区"建设面临优势与劣势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总体形势,其未来的发展,应在深入推进"走出去"战略的同时,在"增产挖潜"、"提质增效"、"固本培元"的战略思想指导下,着力打造集约型专业化的粮食生产体系、效益型生态化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并不断推进资本的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垦区 域外垦区 粮食战略基地
下载PDF
肯尼迪(Kennedy)政府对非洲的粮食用于和平计划评析
4
作者 杨娟 黎晓 邢新宝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1期40-43,共4页
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艾森豪成尔(Eisenhower)政府在非洲的粮食用于和平计划未能取得满意的结果,肯尼迪政府适应形势的变化提出了粮食用于发展的主张,进一步发展了该计划。肯尼迪政府对非洲的粮食援助计划虽然有积极的意义,但并未能完全... 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艾森豪成尔(Eisenhower)政府在非洲的粮食用于和平计划未能取得满意的结果,肯尼迪政府适应形势的变化提出了粮食用于发展的主张,进一步发展了该计划。肯尼迪政府对非洲的粮食援助计划虽然有积极的意义,但并未能完全突破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冷战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肯尼迪政府 非洲 粮食用于和平计划 评析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粮食安全战略:演变路径和内在逻辑 被引量:57
5
作者 王钢 钱龙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29,共15页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乎人类生存发展和国家稳定富强的战略性问题。新中国成立至今,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经过多次调整,逐步建立起了相对稳固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粮食安全战略保障目标和范围、实施方式和路径以及保障...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乎人类生存发展和国家稳定富强的战略性问题。新中国成立至今,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经过多次调整,逐步建立起了相对稳固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粮食安全战略保障目标和范围、实施方式和路径以及保障主体均发生了适应性变化,并形成了相应的演变路径。而正是“不变”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思想和“变”的粮食供求形势及生产约束性条件之间的矛盾性,持续推动着中国70年粮食安全战略的步步演变。基于当前的粮食安全战略部署和预期的粮食供需形势,只有极力提升粮食综合产能,持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引导全民节粮爱粮,并积极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与时俱进地推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实施,才能充分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战略 中央1号文件 粮食产能 粮食供需
原文传递
建构新型国家粮食安全观:全局观、可持续观与全球视野 被引量:12
6
作者 朱满德 张振 程国强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27-33,共7页
中国立足国内农业发展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现阶段正处于粮食安全保障水平最好的时期。但与此同时,中国粮食安全面临农业资源和生态的约束日益增强,受市场与政策的影响日益突出,中国迫切需要建构新型大国粮食安全战略的全局观、可持续... 中国立足国内农业发展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现阶段正处于粮食安全保障水平最好的时期。但与此同时,中国粮食安全面临农业资源和生态的约束日益增强,受市场与政策的影响日益突出,中国迫切需要建构新型大国粮食安全战略的全局观、可持续观和全球视野:以"全局观"协调好坚守粮食安全底线和推动大国农业转型的关系,提高粮食供给体系质量、竞争力和适应力;以"可持续观"指导好促进粮食绿色增长与农业资源永续利用的制度安排,抓住用好战略机遇期,实施农业资源休养生息、生态修复治理系统工程;从"全球视野"构建开放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保障体系,切实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能力,全面提升中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战略 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全局观 可持续观 全球视野
下载PDF
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论纲 被引量:6
7
作者 肖国安 刘友金 +4 位作者 向国成 仇怡 谷洪波 龚日朝 王文涛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9-45,共7页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全面系统地构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体系应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在研究粮食安全基础理论与国际粮食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加强对粮食...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全面系统地构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体系应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在研究粮食安全基础理论与国际粮食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加强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体系、粮食生产科技创新支撑体系、粮食市场宏观调控政策体系、粮食安全动态预警应急体系、粮食安全的国际化战略体系、重大农业自然灾害防御体系、特殊群体粮食安全援助体系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战略 研究论纲
下载PDF
我国大粮食安全战略的现实选择 被引量:6
8
作者 谷亚光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4-68,共5页
粮食安全模式是粮食安全战略的根本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具体模式应立足于国情,以自力更生为基础,在借鉴国外粮食安全模式基础之上,启用混合型粮食安全模式,将各种有利资源转换为粮食,进而解决我国潜在的粮食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威胁。同... 粮食安全模式是粮食安全战略的根本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具体模式应立足于国情,以自力更生为基础,在借鉴国外粮食安全模式基础之上,启用混合型粮食安全模式,将各种有利资源转换为粮食,进而解决我国潜在的粮食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威胁。同时,还要适度控制我国工业用粮,进行粮食生产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实施"藏粮于田"与农业生态保护,建立食物质检体系等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战略 粮食安全模式 粮食安全
下载PDF
国际市场粮价波动溢出效应研究——基于核心品种价格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健 《价格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7-70,共4页
随着我国大豆尧玉米等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市场化程度加深袁国内外粮食价格的波动关系愈加紧密遥本文基于1990年1月-2017年6月国际粮食市场上玉米尧小麦尧大豆及大米等主要品种的月度价格数据袁采用两阶段的GARCH-M模型考察了国际粮价波... 随着我国大豆尧玉米等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市场化程度加深袁国内外粮食价格的波动关系愈加紧密遥本文基于1990年1月-2017年6月国际粮食市场上玉米尧小麦尧大豆及大米等主要品种的月度价格数据袁采用两阶段的GARCH-M模型考察了国际粮价波动的溢出效应遥研究发现院国际粮价波动传导中的溢出效应是普遍存在的袁而不同粮食品种在价格联动中的地位是有较大差异的袁玉米价格波动在粮价波动中处于核心的地位袁大米价格波动对其他品种价格传导效应不突出袁大豆和小麦处于中间位置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粮食市场 价格波动 溢出效应 粮食核心品种 粮食安全战略
原文传递
浅析粮食金融化实质 被引量:3
10
作者 修阳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7-110,共4页
粮食全球化、金融化、能源化的加深引发国际粮价剧烈波动,给全球粮食安全形势带来挑战,粮食金融化成为全球关注焦点。本文从粮食金融化的产生、研究实质、现实特征等方面揭示粮食金融化的根源、表现、背后机理及其影响等。另外,从国家... 粮食全球化、金融化、能源化的加深引发国际粮价剧烈波动,给全球粮食安全形势带来挑战,粮食金融化成为全球关注焦点。本文从粮食金融化的产生、研究实质、现实特征等方面揭示粮食金融化的根源、表现、背后机理及其影响等。另外,从国家战略层面分析粮食能源化、金融化、美元化等特征,提出粮食金融化是新时期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粮食武器战略的新形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粮价 粮食金融化 金融内生性 粮食武器战略
下载PDF
粮食购销市场化下的粮食安全战略研究——关于创新温州粮食安全思维和战略的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任柏强 《温州大学学报》 2004年第1期1-6,共6页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温州一直奉行粮食自给自足政策,但较高的粮食自给率并不意味着较高的粮食安全度。由于粮食是属于土地密集产品,对于人多地少的温州来说,是缺乏竞争力的,盲目追求自给率的粮食安全战略,其基础是很不牢固的。目前温...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温州一直奉行粮食自给自足政策,但较高的粮食自给率并不意味着较高的粮食安全度。由于粮食是属于土地密集产品,对于人多地少的温州来说,是缺乏竞争力的,盲目追求自给率的粮食安全战略,其基础是很不牢固的。目前温州粮食自给率已下降至50%左右,这就必须重新调整温州粮食安全思维和战略。本文着重对在粮食购销市场化形势下,如何创新温州粮食安全思维和战略所作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 粮食购销市场化 粮食安全战略
下载PDF
我国东南半壁优先实现森林化的战略构思 被引量:3
12
作者 樊宝敏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1-6,共6页
立足基本国情和发展规律,采取有效举措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通过梳理和反思我国几千年的森林和生态环境变迁,使笔者更深刻地认知到,我国西北地区历史上气候干旱、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在于东南半壁森林和湿地资源的大规模减少。... 立足基本国情和发展规律,采取有效举措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通过梳理和反思我国几千年的森林和生态环境变迁,使笔者更深刻地认知到,我国西北地区历史上气候干旱、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在于东南半壁森林和湿地资源的大规模减少。今后,在东南半壁大规模增加森林和湿地,是促进西北地区湿润化,进而林草化的根本途径。实现森林国家这一长远目标,东南半壁优先森林化是重要一步。为此提出在东南半壁优先实现森林化的构想,以及与粮食安全相协调的农林复合经营、木本粮油战略、银杏产业、森林城市和乡村等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半壁 木本粮油战略 银杏产业
下载PDF
中国粮食安全战略转变:国内条件与国际情景 被引量:2
13
作者 湖州师范学院农村发展研究院"农业现代化"课题组 湖州市农村发展研究院"品质农业"课题组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9,共9页
中国粮食生产自2003年以来取得十年连续增产的佳绩,但国家粮食安全压力不减反增。主因是中国粮食增产的面积贡献率32%难以维继,实现粮食全面增产已不现实。中央及时提出"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 中国粮食生产自2003年以来取得十年连续增产的佳绩,但国家粮食安全压力不减反增。主因是中国粮食增产的面积贡献率32%难以维继,实现粮食全面增产已不现实。中央及时提出"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和"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安全战略目标,谷物和口粮成为中国粮食安全的基本项,进口谷物成为必选项,这就需要关注世界粮食。基于世界国别和三大谷物生产的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小麦和玉米增产潜力分布在57个国家、53个国家和92个低产能国家(地区),增产潜力很大。全球化加快发展扩大了国际粮食市场规模,粮食国际贸易率随之提高。相对于小麦和玉米,大米市场扩容、贸易率提高和价格降低,有利于扩大进口,但国际大米市场只有小麦市场的26%和玉米市场的36%,是走中国特色粮食安全道路需要格外加以重视的一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粮食安全战略 谷物 口粮 贸易率 世界
下载PDF
短源河流碎屑矿物在河道、河口和海滩的组分变化及其控制因素——以山东半岛辛安河为例
14
作者 于健 金秉福 +1 位作者 王孟瑶 王昕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8-182,共15页
山东半岛诸多小河沉积物大多来源明确,矿物沉积分异相对较小,对其研究能为大河入海物源分析提供区域相似性,也可为黄、渤海陆架沉积提供山东半岛物质来源特征。本文以山东半岛东北部短源小河辛安河为例,对取自河床、河口、海滩的表层沉... 山东半岛诸多小河沉积物大多来源明确,矿物沉积分异相对较小,对其研究能为大河入海物源分析提供区域相似性,也可为黄、渤海陆架沉积提供山东半岛物质来源特征。本文以山东半岛东北部短源小河辛安河为例,对取自河床、河口、海滩的表层沉积样品的碎屑矿物分布规律进行了多粒级分析。研究表明,辛安河流域和海滩沉积物多为中砂和细砂,全样重矿物含量中等,在1.47%~8.19%之间。出现重矿物27种,轻矿物8种,主要重矿物为普通角闪石(41.7%)、绿帘石(16.7%)、阳起石(10.6%)和褐铁矿(6.7%),主要轻矿物为石英(49.0%)、斜长石(26.5%)和钾长石(20.7%),这些矿物的含量在河床、河口和海滩远高于其他碎屑矿物,且矿物组合保持不变,相对含量变幅不大;非主要矿物种类与碎屑粒径存在显著的非线性相关关系。辛安河矿物种类和含量受控于区域岩性物源,即酸性、中酸性侵入岩和区域变质岩。闪石族矿物在辛安河不同地貌中的相对稳定输出是其同宗同源属性所在,矿物组成变化主要受水动力控制下的粒度分选影响。山东半岛短源河流虽碎屑矿物种类和含量不尽相同,但它们来源于相似的地质地貌和岩石类型,矿物组成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为区域物源和粒度分选,其次为沉积环境差异。相比而言,黄河闪石族矿物的低含量、云母族和碳酸盐类矿物在特定粒级的高含量有别于半岛南北两侧的河源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矿物 广粒径多粒级分析法 矿物分布 沉积环境 辛安河 山东半岛
下载PDF
500×10^8kg粮食产能战略中的灌区建设 被引量:1
15
作者 钟幼兰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9年第2期38-41,共4页
500×108kg粮食战略中的灌区建设规划是水利化工程中的重组成部分,从灌区的水源工程、地表水为主的灌区工程、地下水为主要水源的西部旱田节水灌溉工程3个方面探讨500×108kg粮食战略中的灌区建设。
关键词 500×108kg粮食 灌区建设 地表水 地下水
下载PDF
后经济危机时代的粮食储备战略
16
作者 荆海伟 陈宏斌 《粮食流通技术》 2012年第4期1-2,共2页
2008年末爆发的经济危机给金融市场造成严重创伤的同时,也使得世界各国纷纷改变以前的粮食储备战略。
关键词 经济危机 发展中国家 粮食储备战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