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硅量对粳稻品种武育粳3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0
1
作者 张国良 戴其根 +5 位作者 王建武 张洪程 霍中洋 凌励 王显 张军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9-303,共5页
以迟熟中粳稻武育粳3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硅肥水平对粳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田基施硅肥0-450 kg/hm2范围内,随着施硅量的增加,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先增后降,精米率、回复值有增加的趋势,整精米率显著增加,RVA... 以迟熟中粳稻武育粳3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硅肥水平对粳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田基施硅肥0-450 kg/hm2范围内,随着施硅量的增加,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先增后降,精米率、回复值有增加的趋势,整精米率显著增加,RVA谱曲线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冷胶黏度、到达峰值黏度时间呈下降的趋势,消减值则先下降然后上升。施硅对出糙率、透明度无明显影响。适量施硅可以降低垩白米率、垩白大小和垩白度,改善稻米的外观品质。施硅能提高稻米胶稠度、崩解值,有提高稻米蛋白质含量的趋势。综合产量和品质性状,以施硅肥225 kg/hm2的处理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稻谷产量 品质性状 淀粉黏滞性(RVA谱)
下载PDF
灌水及施氮对高产区小麦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秋霞 王晨阳 +4 位作者 马冬云 谢迎新 刘卫星 朱云集 郭天财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2-107,共6页
为给高产小麦的优质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中筋小麦品种平安8号为材料,研究了大田条件下灌水和施氮对小麦籽粒产量、籽粒品质及面粉品质性状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水氮对小麦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表现为施氮>灌水>施氮×灌... 为给高产小麦的优质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中筋小麦品种平安8号为材料,研究了大田条件下灌水和施氮对小麦籽粒产量、籽粒品质及面粉品质性状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水氮对小麦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表现为施氮>灌水>施氮×灌水。施氮对大多数品质性状(醇溶蛋白含量除外)的影响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产量、蛋白质组分含量及多数面团流变学特性指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而籽粒硬度和容重则呈下降趋势,其中不施氮处理与施氮处理间差异显著,施氮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施氮处理中以施氮180kg·hm-2时氮肥偏生产力最高。灌水对籽粒产量、蛋白质产量、清蛋白含量、球蛋白含量、籽粒硬度和容重的影响亦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籽粒产量、蛋白质产量和吸水率随灌水次数(每次灌水750m3·hm-2)的增加而增加,而籽粒蛋白质含量、硬度、容重及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拉伸阻力和比例均随之降低。施氮与灌水互作显著影响籽粒产量、蛋白质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籽粒硬度、容重,对其他性状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灌水次数 施氮量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稻米蒸煮品质性状与分子标记关联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高维维 陈思平 +4 位作者 王丽平 陈立凯 郭涛 王慧 陈志强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99-611,共13页
【目的】调查分析代表性水稻种质重要的品质性状和淀粉RVA谱变异,筛选与性状显著关联的分子标记,为稻米品质改良提供依据。【方法】以48份国内外水稻多样性种质为材料,进行稻米品质性状变异调查分析;利用快速淀粉粘滞测定仪(rapid visco... 【目的】调查分析代表性水稻种质重要的品质性状和淀粉RVA谱变异,筛选与性状显著关联的分子标记,为稻米品质改良提供依据。【方法】以48份国内外水稻多样性种质为材料,进行稻米品质性状变异调查分析;利用快速淀粉粘滞测定仪(rapid visco analyzer)鉴定材料淀粉RVA谱。利用已报道的稻米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等位标记及稻米籽粒相关QTL连锁分子标记对种质材料进行基因分型。利用GLM模型进行分子标记与品质性状的关联检测,并对显著关联标记进行逐步回归分析;评估等位基因及其组合对目标性状的表型影响效应,同时鉴别对应优异等位基因型及载体品种。【结果】供试材料在直链淀粉含量(AC)、胶稠度(GC)和碱消值(ASV)等表现出广泛的表型变异和多样性,变异系数为26.5%—36.3%。RVA谱检测表明崩解值、消减值和回复值等在材料间具有明显差异,能较好地反映不同种质的淀粉糊化特性。相关分析表明,AC与冷胶黏度、消减值和回复值呈显著正相关,与最高黏度和崩解值呈显著负相关;GC同时与消减值和回复值呈显著负相关。利用154个多态性标记共检测到491个等位变异,基因多样性平均为0.447,多态信息含量(PIC)平均为0.390。性状-标记关联检测共获得22个与稻米品质性状显著关联的位点,单个关联标记位点解释的表型变异(R^2)范围为14.11%—75.62%。GBSSI是影响AC和GC的主效基因,分子标记Wx-G/T对AC和GC的表型变异解释率分别为61.44%和41.87%。SSIIa是影响ASV的主效基因,alk-GC/TT和SSIIa-F对ASV的表型变异解释率分别为75.62%和74.46%。利用显著关联标记构建AC、GC和ASV的回归模型方程,决定系数分别为85.30%、40.62%和80.38%。【结论】水稻淀粉RVA谱与AC、GC和ASV密切相关,利用RVA谱可更全面地评价稻米品质性状。利用稻米品质表型-分子标记关联,共鉴定出22个与品质性状显著关联的位点,其中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米品质 性状-标记关联 等位变异
下载PDF
不同时期干旱对强筋小麦产量与品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祖贵 孙景生 +4 位作者 张寄阳 王景雷 孟兆江 李晓东 刘小飞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77-882,共6页
为给强筋小麦高产、优质栽培的灌溉管理提供参考,2006年10月-2007年5月在作物需水量试验场防雨棚下测坑中进行了不同时期干旱对强筋小麦郑麦98产量和品质特性影响的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了适宜水分、播种-拔节期干旱、拔节... 为给强筋小麦高产、优质栽培的灌溉管理提供参考,2006年10月-2007年5月在作物需水量试验场防雨棚下测坑中进行了不同时期干旱对强筋小麦郑麦98产量和品质特性影响的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了适宜水分、播种-拔节期干旱、拔节-抽穗期干旱、拔节-灌浆期干旱和抽穗-成熟期干旱5个处理,分析了不同处理对强筋小麦产量性状和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适宜水分处理相比,随着干旱时期的后移,小麦产量呈降低的趋势,其中,播种-拔节期干旱减产最少,仅为5.97%,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达2.12 kg/m^3;抽穗-成熟期干旱千粒重最低,为32.28 g,减产最多,达17.86%;与后期(抽穗-成熟期)干旱处理相比,拔节-抽穗期干旱处理使籽粒粗蛋白质、氨基酸和湿面筋含量分别降低1.34、1.30和3.17个百分点,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分别减少30.68%和33.93%,弱化度增加18.99%,其籽粒品质最差;适宜水分处理的蛋白质产量最高,为1 114.3 kg/ha,其他品质性状居中;后期(抽穗-成熟期)干旱处理的品质最好,但其蛋白质产量最低,为965.3 kg/ha,比适宜水分处理减少13.37%。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籽粒产量与蛋白质、氨基酸、湿面筋含量、降落数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呈微弱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筋小麦 干旱 产量 品质性状
下载PDF
杂交水稻米质与产量性状的典范相关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曾宪平 李勤修 吕建群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6期991-995,共5页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杂交水稻区试优质米组1999-2005年307份(次)品种的全套米质分析资料和产量等农艺性状进行典范相关分析认为,大部分米质性状与农艺性状之间的直接相关关系并不密切,但仍有10.2%的相关系数达到显著以上的水平。在...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杂交水稻区试优质米组1999-2005年307份(次)品种的全套米质分析资料和产量等农艺性状进行典范相关分析认为,大部分米质性状与农艺性状之间的直接相关关系并不密切,但仍有10.2%的相关系数达到显著以上的水平。在米质和产量这两组性状间的关联性中,由粒长、长宽比、糙米率与千粒重、每穗实粒教、产量、有效穗起了主要作用。以直链淀粉含量为核心的蒸煮品质和食口性,以及以垩白为代表的外观品质与产量和其构成因素是没有矛盾的,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因而,通过遗传改良和相应的栽培技术是可以使二者有机结合,达到高产和优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米质性状 产量性状 典范相关
下载PDF
玉米自交系粒重与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贾晓艳 朱良佳 +2 位作者 田汉钊 李依依 祝丽英 《种子》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3-38,44,共7页
测定了111份玉米自交系的百粒重、容重、蛋白质、淀粉、油分、赖氨酸的含量,分析了玉米粒重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玉米自交系的粒重间存在显著差异,而同一自交系重复间差异不显著。玉米籽粒百粒重与蛋白质和油分含量之间呈... 测定了111份玉米自交系的百粒重、容重、蛋白质、淀粉、油分、赖氨酸的含量,分析了玉米粒重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玉米自交系的粒重间存在显著差异,而同一自交系重复间差异不显著。玉米籽粒百粒重与蛋白质和油分含量之间呈负相关,与淀粉和赖氨酸含量之间呈正相关;玉米籽粒容重与蛋白质和油分含量之间呈正相关,与淀粉和赖氨酸含量之间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百粒重 容重 品质性状 相关分析
下载PDF
不同粒型中籼杂交稻组合稻米品质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况浩池 罗俊涛 +6 位作者 曾正明 杨扬 陈光珍 何兴材 付均 蒋钰东 郑军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20,共6页
通过米粒粒型分类,对2013-2014年通过四川省审定的36个中籼杂交水稻组合的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品质性状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36个组合中只有2个组合的稻米品质指标全部达国颁优质稻谷标准3级以上,这2个组合的米粒长... 通过米粒粒型分类,对2013-2014年通过四川省审定的36个中籼杂交水稻组合的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品质性状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36个组合中只有2个组合的稻米品质指标全部达国颁优质稻谷标准3级以上,这2个组合的米粒长宽比都在2.9以上;在单个品质性状指标中,这些组合优质达标率(达到国颁优质稻谷标准3级以上)最高的是糙米率,其次是胶稠度,第三是整精米率,达标率较低的是垩白粒率和垩白度。长米粒型组合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优质达标率均为16.67%,中米粒型组合分别为0和14.29%,短米粒型组合分别为10.00%和0。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是中籼杂交稻组合稻米品质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品质性状相关分析结果: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与米粒长宽比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长米粒型组合中,垩白粒率、垩白度与直链淀粉含量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在中米粒型组合中,垩白粒率、垩白度与米粒长宽比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直链淀粉含量极显著正相关;在短米粒型组合中,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与其他主要品质性状相关性均不显著。建议在遗传改良中籼杂交稻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时可以从粒型着手,选择米粒粒型偏长、容重大、无裂纹、近圆柱形的材料和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籼杂交稻 粒型 品质性状
下载PDF
小麦籽粒品质性状的QTL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杨林 吴青霞 +4 位作者 邵慧 冉从福 余静 李立群 李学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74-1583,共10页
利用小麦中国春(母本)和兰考大粒(父本)F2群体构建了169个标记的分子遗传图谱,将F2∶3家系分别种植于3个环境中,利用基于完备区间混合模型的单环境作图模型和多环境作图模型对小麦籽粒容重、硬度、蛋白含量和结合水含量性状进行了... 利用小麦中国春(母本)和兰考大粒(父本)F2群体构建了169个标记的分子遗传图谱,将F2∶3家系分别种植于3个环境中,利用基于完备区间混合模型的单环境作图模型和多环境作图模型对小麦籽粒容重、硬度、蛋白含量和结合水含量性状进行了QTL分析。结果显示:(1)两种作图模型下,检测到容重的6个共同QTL(QTW-6B-6、QTW-7B-6、QTW-7B-9、QTW-5D-2、QTW-6D-1、QTW-6D-4),单环境模型下遗传贡献率为1.99%~6.57%,多环境模型下遗传贡献率为3.66%~20.07%,其中QMTW-7B-9、QMTW-6D-1和QMTW-6D-4在多环境模型中表现为主效QTL。(2)检测到硬度的3个共同QTL(QHD-4A-5、QHD-7A-1和QHD-7B-9),单环境模型下的遗传贡献率为6.00%~6.95%,多环境模型中遗传贡献率为5.43%~9.64%。(3)检测到蛋白含量1个共同QTL(QPR-6D-1),单环境模型下的遗传贡献率为5.39%,多环境模型中遗传贡献率为10.06%,表现为主效QTL。(4)检测到籽粒结合水含量1个共同QTL(QMO-1B-4),单环境模型下的遗传贡献率为39.20%,多环境模型下的遗传贡献率为75.01%,均表现为主效QTL。(5)1B染色体上存在同时控制籽粒容重、硬度、蛋白和结合水含量的QTL,说明1B染色体对小麦品质的影响可能很大。研究表明,小麦容重、硬度、蛋白含量、结合水含量的遗传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该研究初步定位的一些重要QTL可为进一步精细定位、基因挖掘和育种早代品质性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籽粒品质性状 F2∶3家系 QTL定位
下载PDF
不同栽培环境条件对优质杂交稻培杂双七稻米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柳武革 刘振荣 +4 位作者 李曙光 廖亦龙 黄德娟 彭惠普 王丰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58,62,共4页
通过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进行不同插植密度和施肥条件的大田种植试验 ,对培杂双七稻米品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华南稻区早晚季种植、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丘陵地区种植以及不同插植密度和混施硅肥、沸石均对部分品质性状产生显著... 通过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进行不同插植密度和施肥条件的大田种植试验 ,对培杂双七稻米品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华南稻区早晚季种植、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丘陵地区种植以及不同插植密度和混施硅肥、沸石均对部分品质性状产生显著的影响 ,但是所有这些环境条件中没有一种能明显改善该组合的全部品质性状或稻米的综合品质。因此 ,杂交稻的综合品质改良 ,只有通过不育系和恢复系的遗传改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杂交水稻 培杂双七 稻米品质 栽培环境
下载PDF
150份玉米自交系籽粒及其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海军 史佳晴 +3 位作者 王彬 郭益洋 胡小丽 韩赞平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3-39,共7页
对150份改良玉米自交系的籽粒(粒长、粒宽、百粒质量、容重)及其品质性状(籽粒含水量、油脂含量、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赖氨酸含量)进行分析,采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以筛选出优良自交系用于高品质玉... 对150份改良玉米自交系的籽粒(粒长、粒宽、百粒质量、容重)及其品质性状(籽粒含水量、油脂含量、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赖氨酸含量)进行分析,采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以筛选出优良自交系用于高品质玉米育种工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玉米自交系籽粒含水量与蛋白质、淀粉、赖氨酸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淀粉含量与蛋白质、油脂含量和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百粒质量与粒长、粒宽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玉米自交系被分为6个类群,其中,1、2类群的17N0358、17N0443在品质性状方面有明显特异性,自交系17N0358的籽粒含水量、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赖氨酸含量和百粒质量均达到最高,自交系17N0443具有低籽粒含水量、低蛋白质含量、低百粒质量、高油脂的特点。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百粒质量、含水量、蛋白质含量、赖氨酸含量)的累计贡献率达73.703%;综合得分高于对照自交系B73的自交系有8份(17N0536、17N0560、17N0544、17N0358、17N0373、17N0470、17N0556和17N0540)。结合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共筛选出9份(17N0358、17N0443、17N0536、17N0560、17N0544、17N0373、17N0470、17N0556和17N0540)籽粒及其品质性状较优的自交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籽粒性状 品质性状 综合评价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青藏高原青稞品种籽粒外观和品质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林 姚晓华 +2 位作者 姚有华 白羿雄 吴昆仑 《作物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3-220,共8页
为筛选出具有优良籽粒外观和优异品质的青稞资源,对117份青稞品种的籽粒外观和品质性状进行分析与鉴定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青稞品种籽粒外观和品质性状变异范围均较大,变异系数为2.57%~19.29%,外观性状中,粒宽的变异系数最大(19.29%),... 为筛选出具有优良籽粒外观和优异品质的青稞资源,对117份青稞品种的籽粒外观和品质性状进行分析与鉴定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青稞品种籽粒外观和品质性状变异范围均较大,变异系数为2.57%~19.29%,外观性状中,粒宽的变异系数最大(19.29%),千粒重最小(7.63%);品质性状中,支链淀粉的变异系数最大(7.39%),直链淀粉最小(2.57%)。相关性分析表明,千粒重与粒长、粒宽和籽粒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籽粒长宽比呈极显著负相关,β-葡聚糖含量与籽粒长宽比呈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将8个主要性状归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5.85%。根据不同分类标准,获得了3种不同类型的聚类结果,在青稞品种籽粒外观性状聚类中类群Ⅱ的12个品种可作为大粒优异种质利用;在青稞品质聚类中类群Ⅰ是高直链淀粉含量和大粒的优异种质资源,类群Ⅱ是高β-葡聚糖和支链淀粉含量的优异种质材料;在青稞品种籽粒外观性状与品质性状聚类的类群Ⅰ中各性状平均值较高,表现较好,在今后品种选育中可作为优异杂交育种亲本。对117份青稞资源综合评价发现,北青6号的籽粒表型和综合品质性状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籽粒表型性状 品质性状 多样性分析
原文传递
高粱籽粒品质性状杂种优势及相关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高鹏 程庆军 +4 位作者 田承华 高海燕 张俊珍 史丽娟 平俊爱 《农学学报》 2017年第2期6-10,共5页
分析了20个高粱杂交种脂肪含量的杂种优势及相关性,为优质高粱杂交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利用近红外谷物分析仪分析20个高粱杂交种及亲本的品质性状,使用DPS对各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和相关性进行分析。各品质性状间杂种优势的总趋势是:单... 分析了20个高粱杂交种脂肪含量的杂种优势及相关性,为优质高粱杂交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利用近红外谷物分析仪分析20个高粱杂交种及亲本的品质性状,使用DPS对各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和相关性进行分析。各品质性状间杂种优势的总趋势是:单宁>总淀粉>脂肪>蛋白质,蛋白质和脂肪的杂种优势以负向优势为主,总淀粉和单宁的杂种优势以正向为主;高粱籽粒中脂肪含量和单宁含量之间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水平,总淀粉和其他品质性状之间都达到极显著负相关水平;蛋白质含量与低亲、中亲和高亲值都呈不显著正相关,脂肪含量与低亲值呈不显著负相关、与中亲值和高亲值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总淀粉含量与低亲值和中亲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高亲值呈不显著正相关,单宁含量与低亲、中亲和高亲值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高粱籽粒中单宁含量和总淀粉含量杂种优势较强,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优势较弱,单宁含量和脂肪含量正相关,总淀粉含量和其他品质性状负相关,脂肪含量遗传易受高亲影响,总淀粉含量易受低亲影响,单宁含量与双亲关系均很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籽粒 品质性状 杂种优势 相关分析
下载PDF
广东常规稻主栽品种品质性状多样性演变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唐志明 杨俊 +2 位作者 王晓燕 蔡克锋 李晓方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69-676,共8页
为了解优质育种对品质性状多样性的影响,选取50份不同时期水稻品种来分析其品质性状多样性,并通过对品质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来了解不同时期品种间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1980年以前少数品质性状趋向优质,1980至1994年期... 为了解优质育种对品质性状多样性的影响,选取50份不同时期水稻品种来分析其品质性状多样性,并通过对品质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来了解不同时期品种间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1980年以前少数品质性状趋向优质,1980至1994年期间大部分性状趋向优质,而1994至2008年全部性状都趋向优质。品质性状多样性一直处于下降状态,1994至2008年下降最剧烈。此外,随着时间推移,现代品种与地方品种的遗传差异在扩大。因此,在追求优质的同时,应注重保持水稻品种品质性状多样性和地方稻种资源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品质性状 多样性 遗传距离
下载PDF
优质蛋白玉米‘荃玉9号’主要营养品质性状的QTL定位
14
作者 李燕 梁增浩 +8 位作者 杨荣志 刘志涛 谭君 邓路长 陈洁 杨麟 何文铸 朱永卉 唐海涛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3期16-21,共6页
油分、蛋白质和淀粉是玉米籽粒的主要营养成分,同时也是玉米重要的品质性状。为探索更多玉米品质相关的QTL,本研究以优质蛋白玉米‘荃玉9号’构建的F2:3群体为材料,通过方差分析和QTL定位方法,对玉米籽粒品质性状(包括油分、蛋白质和淀... 油分、蛋白质和淀粉是玉米籽粒的主要营养成分,同时也是玉米重要的品质性状。为探索更多玉米品质相关的QTL,本研究以优质蛋白玉米‘荃玉9号’构建的F2:3群体为材料,通过方差分析和QTL定位方法,对玉米籽粒品质性状(包括油分、蛋白质和淀粉含量)进行了遗传分析。在新都和简阳2地共检测到24个品质性状QTL,其中仅与油分含量、蛋白质含量和淀粉含量相关的QTL分别为9、9和2个,与多个品质性状相关的QTL为4个,QTL在10条染色体上均有分布,单个QTL可解释的表型贡献率为1.92%~34.43%。染色体上Bin7.01(6399330~8305989)的QTL在2个环境同时被检测到,可以解释12.68%~18.13%的表型变异且有加性效应,是控制玉米油分含量的主效QTL。本研究为玉米品质改良的分子辅助育种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资料,为后续的育种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籽粒品质 品质性状 油分 油分含量 蛋白质 蛋白质含量 淀粉 淀粉含量 QTL定位 遗传分析 主效QTL
下载PDF
杂交粳稻米质性状的遗传效应 被引量:5
15
作者 倪林娟 全立勇 +2 位作者 袁勤 张四珍 吴玉兰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13-17,共5页
以寒丰A等3个粳型不育系和湘晴等3个粳型恢复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采用禾谷类作物种子数量性状遗传模型,对粳型杂交稻米质性状进行了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主要受种子直接效应的控制.遗传效应预测表明选用湘... 以寒丰A等3个粳型不育系和湘晴等3个粳型恢复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采用禾谷类作物种子数量性状遗传模型,对粳型杂交稻米质性状进行了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主要受种子直接效应的控制.遗传效应预测表明选用湘晴为恢复系可以极显著降低直链淀粉含量,降低胶稠度,显著降低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选用T1027可以显著增加直链淀粉含量,增加胶稠度,降低糙米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粳稻 品质性状 遗传效应
下载PDF
不同青稞籽粒品质特性与酿酒品质关系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梁丽静 王松涛 +1 位作者 贾俊杰 冯宗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27-33,共7页
青稞酒是以青稞为主要原料酿制的一种独特的蒸馏酒,所选青稞对其酿酒品质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以26个品种青稞为原料,分别酿造小曲青稞酒,并对青稞的籽粒品质特性、发酵相关品质指标以及青稞酒感官得分和出酒率进行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 青稞酒是以青稞为主要原料酿制的一种独特的蒸馏酒,所选青稞对其酿酒品质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以26个品种青稞为原料,分别酿造小曲青稞酒,并对青稞的籽粒品质特性、发酵相关品质指标以及青稞酒感官得分和出酒率进行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通径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青稞品种特性与发酵参数及产酒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青稞间品质特性存在较大差异,其中‘F1’‘甘青6号’青稞最适合酿造优质小曲青稞酒;青稞籽粒性状中,较高的支链淀粉质量分数有利于青稞酒发酵完全,提高出酒率,而容重、千粒质量及黄酮的质量分数是影响酿酒品质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可为青稞酿酒原粮的选择和专用型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籽粒品质特性 酿酒品质 通径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异地栽培对云南粳稻育成品种品质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国珍 袁平荣 +5 位作者 杨世准 苏振喜 朱振华 蒋聪 邹茜 戴陆园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60-1466,共7页
以15个云南粳稻育成品种(Oryza sativaL.)为试验材料,研究异地栽培对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云南粳稻在温度相对较高的韩国水原种植,其粒长、粒宽、垩白粒率、精米白度、味度值、最高黏度值、崩解值极显著增加,长宽比、糙米率、... 以15个云南粳稻育成品种(Oryza sativaL.)为试验材料,研究异地栽培对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云南粳稻在温度相对较高的韩国水原种植,其粒长、粒宽、垩白粒率、精米白度、味度值、最高黏度值、崩解值极显著增加,长宽比、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碱消值、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消减值和到达最高黏度时间极显著降低,而最低黏度值、最终黏度值和起浆温度不因栽培环境改变而发生明显变化。品质性状对栽培环境的反应不仅与具体的品质性状有关,也与品种密切相关。对环境反应最敏感的品质性状是垩白粒率,环境反应指数变幅为100.3%~2077.8%,平均值为318.9%,变异系数为204.7%。其次依次是崩解值、消减值和精米白度,环境反应指数分别为202.8%、47.5%和123.1%,对环境反应最迟钝的品质性状是起浆温度和粒长,环境反应指数分别为100.2%和97.3%,其余性状对环境反应较敏感。最低黏度和最终黏度值对环境反应在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有的品种在韩国水原种植这两项特征值增加,有的品种则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粳稻育成品种 栽培环境 品质性状
下载PDF
云南高原粳稻品质特性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国珍 蒋聪 +5 位作者 邹茜 世荣 袁平荣 苏振喜 朱振华 戴陆园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16-920,927,共6页
采用表型主成分及聚类分析法,对76个云南高原粳稻的11个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直链淀粉含量的平均值达食用稻品种品质1级标准,糙米率、透明度、碱消值和胶稠度达2级标准,精米率达3级标准,其余品质性状的平均值均在3级以下。品... 采用表型主成分及聚类分析法,对76个云南高原粳稻的11个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直链淀粉含量的平均值达食用稻品种品质1级标准,糙米率、透明度、碱消值和胶稠度达2级标准,精米率达3级标准,其余品质性状的平均值均在3级以下。品种间变异最小的品质性状是糙米率和碱消值,变异最大的是垩白度,其次是垩白粒率。(2)稻米品质性状间存在复杂的相关关系。(3)在选出的6个影响云南稻米品质的主因子中,精米率、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因子对稻米品质的累积贡献率为49.6%。(4)76个云南粳稻聚为4类,其中第1类包括52个品种,表明遗传距离近,遗传基础狭窄。在今后的云南粳稻品质育种中,应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提高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同时拓宽遗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高原粳稻 稻米品质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早熟新型甘蓝型油菜产量及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3
19
作者 宋丰萍 程嘉庆 +5 位作者 刘振兴 程志强 程田田 代欢 宁友维 蒙祖庆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67-1374,共8页
【目的】为有效拓宽油菜遗传背景,探明新型甘蓝型油菜遗传资源在育种上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对西藏芥菜型油菜品种与西藏甘蓝型油菜藏油5号进行种间有性杂交,研究获得的54个新型甘蓝型油菜品系的生育期、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 【目的】为有效拓宽油菜遗传背景,探明新型甘蓝型油菜遗传资源在育种上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对西藏芥菜型油菜品种与西藏甘蓝型油菜藏油5号进行种间有性杂交,研究获得的54个新型甘蓝型油菜品系的生育期、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结果】(1)54个新型甘蓝型油菜品系的生育期102~125 d之间,平均119 d,生育期整体低于对照品种,呈现早熟的特点。(2)产量性状比较结果表明,千粒重大是参试新型甘蓝型油菜品系较对照品种较明显的特点,千粒重分布于2.74~5.42 g,36个品系的千粒重大于对照品种,其中XZ6、XZ21、XZ423个品系的千粒重大于5 g;参试54个新型甘蓝型油菜品系单株粒重分布于12.21~55.29 g,12个品系的单株粒重大于对照,其中XZ46、XZ47、XZ493个品系的单株粒重大于50 g,具有较高的产量优势。(3)品质性状比较结果表明,参试油菜品系含油量34.63%~51.50%,平均44.79%,其中有8个品系含油量超出了50%;油酸含量23.44%~69.52%,平均51.54%,13个品系超出对照,其中品系XZ11不仅表现含油量高,而且油酸含量也在65%以上,如果将其后代对油酸进行定向选育,有可能培育出油酸含量更高的品系。【结论】54个品系中发现了生育期短、千粒重大且产量性状优于甘蓝型亲本、含油量高于甘蓝型亲本、油酸含量高于65%、达到双低品质标准强于甘蓝型亲本。这些品系将为今后甘蓝型油菜育种提供优良的亲本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甘蓝型油菜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评价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Grain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F_1 Hybrids and Their Parents in Indica Hybrid Rice 被引量:2
20
作者 LIAO Fu-ming, ZHOU Kun-lu, YANG He-hua, Xu Qiu-sheng (China National Hybrid Ric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al Center, Changsha 410125, China) 《Rice science》 SCIE 2003年第1期16-22,共7页
Sixteen widespread elite indica parents including seven CMS lines and nine restorer lines, and their 63 F_1 hybrids were chosen to compare the eleven traits of grain quality. Overal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requency ... Sixteen widespread elite indica parents including seven CMS lines and nine restorer lines, and their 63 F_1 hybrids were chosen to compare the eleven traits of grain quality. Overal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requency of negative over-dominance, dominance and partial dominance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positive ones and heterosis, indicating that the values of F_1 hybrids were generally lower than the means of their parents in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There existed apparent disparity in grain quality performance among F_1 hybrids varied with the trai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alky area percentage, chalky grain percentage, gel consistency and head rice recovery had a great variation in all kinds of tested heterosis indices including the mid-parent heterosis index, over high-value parent heterosis index and over low-value parent heterosis index, which suggested that specia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selection of F_1 hybrids in these traits in breeding. The mean values of F_1 hybrid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ir higher parents in all the traits but close to or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ir mid-parent values except for kernel length and amylose content; an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ir lower parents except for brown rice recovery, milled rice recovery and gel consist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brid rice indiea rice grain quality traits relative heterosis heterosis index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