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危机对金融机构的冲击及政府救助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程棵 魏先华 +1 位作者 杨海珍 杨晓光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5,共15页
使用基于非对称双指数分布的跳-扩散模型,以资产治理结构理论为框架对金融危机爆发前后以及危机中政府救助前后的债务平均到期时间、冲击到来频率以及违约资产损失率进行设定,从而对金融机构债务/资产比率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化趋势进行数... 使用基于非对称双指数分布的跳-扩散模型,以资产治理结构理论为框架对金融危机爆发前后以及危机中政府救助前后的债务平均到期时间、冲击到来频率以及违约资产损失率进行设定,从而对金融机构债务/资产比率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化趋势进行数值模拟,以此分析金融危机对金融机构的冲击以及政府救助金融机构的效果.模拟分析结果发现,金融危机中金融机构的脆弱性主要来自债务/资产比率过高、中短期债务过多以及资产质量过低;政府对危机中金融机构的救助措施以低频大幅注资辅以购买短期债务和劣质资产最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政府救助 跳-扩散模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共同资产持有的网络风险传染与政府救助 被引量:12
2
作者 吴宜勇 胡日东 袁正中 《金融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5-45,共11页
本文基于共同资产的价格波动研究银行违约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研究发现:变现费用和资本缓冲率会影响银行的实际支付水平,其中变现费用的增加导致违约损失非线性增长,而资本缓冲率的提高能有效延缓违约损失传染;共同资产销售的间接效... 本文基于共同资产的价格波动研究银行违约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研究发现:变现费用和资本缓冲率会影响银行的实际支付水平,其中变现费用的增加导致违约损失非线性增长,而资本缓冲率的提高能有效延缓违约损失传染;共同资产销售的间接效应远大于资产关联的直接效应;资产注入和非流动资产直接购买的救助方法对于防范系统性风险发生都是有效的,但前者侧重于缓解资产关联的直接效应,后者侧重于防范资产销售的间接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资产 同业业务 资产价格波动 网络风险传染 政府救助
原文传递
政府救市行为的反思及法律控制 被引量:7
3
作者 薛克鹏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41,共8页
在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基本上已顺利渡过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虽然对政府救市行为应当予以肯定,但利益集团、政府的代理人角色、信息不完全以及政府官员的经济人属性及其决策和执行能力等因素必然会影响政府救市的实际效果,因而,... 在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基本上已顺利渡过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虽然对政府救市行为应当予以肯定,但利益集团、政府的代理人角色、信息不完全以及政府官员的经济人属性及其决策和执行能力等因素必然会影响政府救市的实际效果,因而,从长远计,必须对政府的救市行为进行法律控制。政府以合同、赠予等方式推行的救市措施并非民事行为,因此不能以私法方式控制。程序应当是控制政府救市行为的基本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政府救市 法律控制
原文传递
金融危机的政府救助与国际协调 被引量:6
4
作者 寇明婷 杨海珍 杨晓光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22,共13页
基于对历史上重大金融危机政府救助实践的归纳总结,针对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总结梳理了金融危机的政府救助与国际协调模式的演变,并对不同危机背景下的救助措施和对象效果进行分类评析。分析表明,政府始终是危机救助的主角,传统货币政... 基于对历史上重大金融危机政府救助实践的归纳总结,针对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总结梳理了金融危机的政府救助与国际协调模式的演变,并对不同危机背景下的救助措施和对象效果进行分类评析。分析表明,政府始终是危机救助的主角,传统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是危机救助最有效的措施,非常规政策在短期内促进了金融稳定,政策的最终选择需要在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综合平衡的原则下全盘权衡;金融危机救助与国际协调模式呈现主体多样化、领域扩大化、工具创新化以及方式扩展多样化的演变趋势;国际协调救助已成为降低跨国负向溢出效应的关键,高效主动的国际协调和跨国协作的退出战略是危机救助效果的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政府救助 国际协调
原文传递
金融风险、政府救助与主权信用风险 被引量:4
5
作者 郭敏 黄亦炫 李金培 《金融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8-80,共13页
本文构建政府、企业、银行的三部门经济模型,研究政府救助行为对主权信用和金融风险的影响,理论模型指出政府对金融救助所增发的债务越多,财政缺口引发的主权信用风险越高;被救助银行作为政府债券的持有者和被担保者,其风险随着主权信... 本文构建政府、企业、银行的三部门经济模型,研究政府救助行为对主权信用和金融风险的影响,理论模型指出政府对金融救助所增发的债务越多,财政缺口引发的主权信用风险越高;被救助银行作为政府债券的持有者和被担保者,其风险随着主权信用风险上升而上升。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保障性支出等经济社会因素后,政府债务增长率对主权信用违约互换价差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在政府救助后,主权部门与金融部门之间形成了风险"闭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救助 金融风险 政府债务 主权信用风险
原文传递
从成本收益角度论金融危机中政府救市的必要性 被引量:4
6
作者 吕江林 王庆皓 《金融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28,共6页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成本收益理论模型来研究政府救市对经济产生的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论证金融危机中政府是否应当救市。研究表明,金融危机中政府在进行是否救市的抉择时,应当综合考虑救市对一国的经济增长、金融机构破产损失、金融中介...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成本收益理论模型来研究政府救市对经济产生的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论证金融危机中政府是否应当救市。研究表明,金融危机中政府在进行是否救市的抉择时,应当综合考虑救市对一国的经济增长、金融机构破产损失、金融中介功能、财政成本、通货膨胀成本和道德风险等因素的影响,比较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这两者的强弱。如果经济可持续地恢复良好状况、金融机构破产成本较高且金融中介的有效性比较重要,那么政府就应当救市;相反如果救市难以恢复经济增长、救市的财政成本过大、通货膨胀压力较大且道德风险成本较高,政府就不应救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政府救市 成本收益 经济增长
原文传递
政府救市“工具箱”——对政府救市方法的评析与建议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冠华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5-59,共5页
2015年的股市异常波动引起了各方反思,市场无法自行调节,政府采取了多种手段救市。对公权力行使而言,法无规定即禁止,政府的救市行为应当符合法律规范。政府选择救市方案时,应当遵循依法救市、合理救市以及高效救市原则;在决策程序上,... 2015年的股市异常波动引起了各方反思,市场无法自行调节,政府采取了多种手段救市。对公权力行使而言,法无规定即禁止,政府的救市行为应当符合法律规范。政府选择救市方案时,应当遵循依法救市、合理救市以及高效救市原则;在决策程序上,应当将概括授权、民主决策和民主问责相结合。在资本市场的日常监管中,应当发挥社会共治的作用,逐步建立起市场主体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与司法监督相结合的多层次全方位监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救市 救市原则 决策机制 社会共治
下载PDF
政府救助降低了银行系统性风险吗--美国问题资产救助计划(TARP)的分析与启示 被引量:3
8
作者 宋凌峰 章尹赛楠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3-106,共14页
处置问题金融机构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关键环节,政府救助是处置问题金融机构的重要方式。政府救助包含内外部两种作用机制,分别通过影响银行部门资产负债结构和资产市场价格波动缓解银行部门系统性风险。本文以美国问题资产... 处置问题金融机构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关键环节,政府救助是处置问题金融机构的重要方式。政府救助包含内外部两种作用机制,分别通过影响银行部门资产负债结构和资产市场价格波动缓解银行部门系统性风险。本文以美国问题资产救助计划(TARP)为例,使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特征的或有权益分析模型(CCA),基于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的视角,测度内外部救助机制的作用效果,探讨适度救助规模与频次。研究发现:政府救助的内外部机制分别具有改良效应与溢出效应,其中内部改良效应具有稳定性,直接与银行自身的风险管控机制呼应,使得救助后银行部门的风险状态不易发生转移;外部溢出效应具有系统性特征,通过信号效应稳定股市波动,间接改善包括未被直接救助机构在内的银行部门风险水平。在考虑政府救助内外部效果异质性的基础上,发现动态救助对系统性风险的改善效果优于低频大幅注资。基于以上经验教训,我国在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的运作过程中,要通过内外部机制之间的匹配来提升政府救助的效率,在利用预期损失确定政府适度救助规模的前提下,对银行部门实施与风险累积水平相一致的动态救助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救助 系统性风险 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 或有权益分析 金融稳定保障基金
下载PDF
重大灾害冲击、政府救助行为与保险需求 被引量:3
9
作者 李红 王新军 《金融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1-49,共9页
本文选取非典时期全国208个城市416组数据,对非典疫情与商业健康保险需求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针对保险需求不足的问题,利用保费补贴来补救的方法是可行的。(2)证实了人们在灾前灾后对风险发生的主观概率呈先低估后高估的特... 本文选取非典时期全国208个城市416组数据,对非典疫情与商业健康保险需求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针对保险需求不足的问题,利用保费补贴来补救的方法是可行的。(2)证实了人们在灾前灾后对风险发生的主观概率呈先低估后高估的特点,同时证明了最优承保水平与人们对灾害风险可能发生的主观概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3)重大灾害事件发生之前,公众对政府灾后救助的预期会对灾前保险购买需求产生挤出效应,但需要满足两个重要前提:保险公司公平定价以及个人绝对风险厌恶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灾害冲击 保险需求 保费补贴 政府救助
原文传递
我国巨灾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五省部分保费收入的面板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田玲 张岳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5-179,共5页
巨灾保险需求在我国研究尚不多,但国外实践证明,需求对巨灾保险制度的效果影响很大。使用广东、浙江、福建、江西及海南五省市部分产险保费收入的数据,采用面板分析方法研究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GDP和台风损失对保费收入解释力度加大,... 巨灾保险需求在我国研究尚不多,但国外实践证明,需求对巨灾保险制度的效果影响很大。使用广东、浙江、福建、江西及海南五省市部分产险保费收入的数据,采用面板分析方法研究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GDP和台风损失对保费收入解释力度加大,政府救灾支出与保费收入负相关,验证了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而居民风险态度、农村房屋价值等解释力度较低。基于实证研究,提出了在巨灾保险制度设计中应注意充分发挥现有保险产品的作用,重视救助保障体系的基础性作用和提高巨灾保险参保率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灾 保险 政府救助
下载PDF
我国金融监管的立法选择:以英国危机应对为鉴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晓晨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2015年第4期55-64,共10页
以2008年金融危机后英国金融监管者的应对措施为研究对象,为我国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金融监管模式提供借鉴。本文对原则导向型监管模式与规则导向型监管模式进行比较,随后以英国为例,分析其在金融危机后对监管模式的反思以及因此而对法律... 以2008年金融危机后英国金融监管者的应对措施为研究对象,为我国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金融监管模式提供借鉴。本文对原则导向型监管模式与规则导向型监管模式进行比较,随后以英国为例,分析其在金融危机后对监管模式的反思以及因此而对法律规范本身进行的增量性微调,指出我国监管者在应对新的监管需要时,对规则本身的改变也许并不是那么重要,对监管理念的反思也许是在实践中更有意义也更节省成本的选择。经过修正后的原则导向型监管模式也许可以为我国监管者应对金融市场复杂性与创新性提供借鉴。最后分析英国在危机救助过程中的不透明性导致的市场不可预测性,指出我国应借鉴其经验,将危机救助机制公开化、确定化,以保障法律的可预测性,使市场主体更好地预见其行为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救助 原则导向型监管 规则导向型监管 法律的可预见性
下载PDF
金融危机下我国政府救市须遵循法治原则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鹏飞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42-243,共2页
在当代,法治是实现民主与自由的重要标准。行政权的运行须遵循法治原则,这是立宪民主体制的基本要求,也是世界各国应对金融危机时的普遍法则。在全球金融危机面前,我国政府救市须遵循法治原则,以实现公权力保障的公共利益最大化。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政府救市 法治原则
下载PDF
房地产供应链信用违约网络恢复策略选择——基于启发式搜索算法
13
作者 夏佳佳 朱芬华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75-82,共8页
伴随着经济新常态,房地产及相关行业风险日益增加且趋于复杂,政府如果应对不当则较易引发系统性风险,而房地产供应链企业高度相关性以及信用违约网络搜索空间的巨大性对政府各项防范化解风险措施的实施提出了挑战。据此提出了房地产信... 伴随着经济新常态,房地产及相关行业风险日益增加且趋于复杂,政府如果应对不当则较易引发系统性风险,而房地产供应链企业高度相关性以及信用违约网络搜索空间的巨大性对政府各项防范化解风险措施的实施提出了挑战。据此提出了房地产信用违约网络恢复模型框架,应用启发式搜索算法帮助政府开展救助,以有效防范化解金融系统性风险。选择60家A股上市企业财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在随机生成违约场景后,根据2021年财务数据对信用网络恢复进行建模,实验结果表明:房地产供应链信用违约传染网络的恢复受到不同启发式策略的影响,而面向整体系统的启发式算法显著优于对单个企业实施的逐个救助。决策者应当充分考虑房地产供应链信用违约网络企业间的相互关联性,从而更有效的促进房地产供应链信用违约网络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供应链 信用违约传染网络 政府纾困 启发式决策 拓扑结构
下载PDF
政府救助措施对金融企业收入的影响
14
作者 陆阳 庄新田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12-1515,共4页
从微观角度出发,通过建立激励模型研究政府救助措施对金融企业收入的影响.发现减少固定薪酬、MBO(经理人收购)可使企业增收,减少绩效薪酬则导致企业收入下降;把金融企业原有的高风险资产置换成低风险资产也对企业收入产生影响,应该根据... 从微观角度出发,通过建立激励模型研究政府救助措施对金融企业收入的影响.发现减少固定薪酬、MBO(经理人收购)可使企业增收,减少绩效薪酬则导致企业收入下降;把金融企业原有的高风险资产置换成低风险资产也对企业收入产生影响,应该根据夏普比率来选择低风险资产,只有当低风险资产的夏普比率高于原资产夏普比率的一定倍数时,才能使金融企业实现增收;国债是一种可以提高企业收入的低风险资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企业 国有化收购 管理层收购 激励 薪酬限制
下载PDF
民营企业股权质押风险、国有资本参股与地方政府纾困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一松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38-148,共11页
以2017-2019年出现股权质押风险的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理论分析国有资本参股民营企业对其获取地方政府纾困的影响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出现股权质押风险的民营企业中,国有资本参股的民营企业获取地方政府纾困的概率和力度更... 以2017-2019年出现股权质押风险的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理论分析国有资本参股民营企业对其获取地方政府纾困的影响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出现股权质押风险的民营企业中,国有资本参股的民营企业获取地方政府纾困的概率和力度更大;国有资本的比例越大,民营企业获取纾困的概率和力度越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民营企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以及异地国有资本参股的样本中,上述促进作用更不明显。在纾困效果方面,获得纾困的民营企业的股权质押风险得到缓解,短期市场反应为正;纾困力度越大,纾困效果越显著。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国有资本参股有助于民营企业获取地方政府纾困,从而缓解了民营企业的股权质押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企业 股权质押 国有资本 地方政府纾困
原文传递
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佳 王庆皓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4-60,共7页
中国的外汇储备量经过近年来的高速增长后已达到相当高的规模,如何适当降低中国高额外汇储备并提高外汇储备利用效率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问题。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中国的实际外汇储备量已经偏离其最优规模。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运用外汇储备... 中国的外汇储备量经过近年来的高速增长后已达到相当高的规模,如何适当降低中国高额外汇储备并提高外汇储备利用效率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问题。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中国的实际外汇储备量已经偏离其最优规模。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运用外汇储备应对金融危机冲击是化解高额外汇储备、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时期 外汇储备 适度规模
下载PDF
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形成机制的动态分析——基于审计报告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凯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34-42,共9页
基于审计署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审计报告,利用动态不一致的博弈模型,分析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出现和膨胀原因,结果显示中央政府默许了地方政府的借债行为,而且当地方政府出现债务危机时中央政府的救助概率较大,加之惩罚约束机制的缺乏,导致... 基于审计署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审计报告,利用动态不一致的博弈模型,分析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出现和膨胀原因,结果显示中央政府默许了地方政府的借债行为,而且当地方政府出现债务危机时中央政府的救助概率较大,加之惩罚约束机制的缺乏,导致地方政府性债务出现并持续扩张。调整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完善地方政府的债务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审计、监管和风险评估,将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扩张及其风险形成有效的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性债务 中央政府救助行为 审计报告 分税制改革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政府审计 债务管理制度
下载PDF
论我国公共财政救助问题银行的标准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佳星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5-169,共5页
当问题银行陷入流动性或支付性危机时,为避免银行倒闭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对问题银行实施公共财政救助已成为各国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的主要救助措施。我国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公共财政救助的标准不明确,随意性较强,... 当问题银行陷入流动性或支付性危机时,为避免银行倒闭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对问题银行实施公共财政救助已成为各国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的主要救助措施。我国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公共财政救助的标准不明确,随意性较强,不仅大大加重了政府负担,也极易引发道德风险和通胀危机,因此亟需厘清公共财政救助问题银行的职能边界。救助标准应遵循系统性风险原则、最终救济手段原则、成本最小化原则、推定模糊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银行 公共财政 政府救助
原文传递
危机情绪会影响我国银行股的收益率吗?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霖麟 《投资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6-145,共10页
本文选择代表危机情绪词条的百度搜索指数作为危机情绪的代理指标,利用面板回归的方法研究危机情绪对我国银行股收益率的影响。我们发现,危机情绪对我国银行股收益率整体存在负面影响,不同特征银行受到的影响程度不同。在危机时期,由于... 本文选择代表危机情绪词条的百度搜索指数作为危机情绪的代理指标,利用面板回归的方法研究危机情绪对我国银行股收益率的影响。我们发现,危机情绪对我国银行股收益率整体存在负面影响,不同特征银行受到的影响程度不同。在危机时期,由于市场存在"政府隐性担保""、大而不能倒"等救市预期的干扰,危机情绪的影响反而有所减弱。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同,非金融企业由于不存在政府担保等救市预期,在危机时期更容易受到危机情绪的影响,是市场噪声交易的聚集地,也是金融市场不稳定的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机情绪 银行股收益率 隐性担保
原文传递
对内幕信息范围的再界定——以政府救市举措为例
20
作者 徐玉婷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17年第6期96-100,共5页
既有制度和研究主要从微观角度即公司内部的重大决策出发,分析股价的影响因素,但公司重大决策往往仅对特定股票产生影响。从宏观角度看,政府救市举措对股价的影响则涉及整个股市。《证券法》将公司重大决策规定为内幕信息,但未提及政府... 既有制度和研究主要从微观角度即公司内部的重大决策出发,分析股价的影响因素,但公司重大决策往往仅对特定股票产生影响。从宏观角度看,政府救市举措对股价的影响则涉及整个股市。《证券法》将公司重大决策规定为内幕信息,但未提及政府救市举措。就目前我国内幕信息采用的标准看,政府救市举措不能完全与未公开性、价格敏感性标准相适应,但是在有效市场的理论背景下,信息公开的主体已不再局限于上市公司,价格敏感性标准也逐渐由客观性转为主观性,因此就《证券法》的发展趋势看,政府救市举措应属于内幕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幕信息 政府救市举措 价格敏感性 未公开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