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11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为什么拥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 被引量:1051
1
作者 张军 高远 +1 位作者 傅勇 张弘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9,共16页
本文在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框架内解释了改革以来,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在建设和改善物质基础设施上所取得的显著成就。文章依据现有的文献和省级面板数据,不仅度量了改革以来中国的基础设施的存量变化和地区差距,而且运用GMM方... 本文在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框架内解释了改革以来,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在建设和改善物质基础设施上所取得的显著成就。文章依据现有的文献和省级面板数据,不仅度量了改革以来中国的基础设施的存量变化和地区差距,而且运用GMM方法检验了可解释基础设施投资支出变动模式的重要变量。本文发现,在控制了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深化改革以及其他因素之后,地方政府之间在"招商引资"上的标尺竞争和政府治理的转型是解释中国基础设施投资决定的重要因素,这意味着分权、Tiebout竞争、向发展式政府的转型对改进政府基础设施的投资激励是至关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 财政分权 政府治理
原文传递
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 被引量:872
2
作者 格里.斯托克 华夏风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9-30,共12页
关键词 治理理论 合法性 行为者 governance 集体行动 地方政府 政治制度 伙伴关系 网络 不确定性
原文传递
财政分权、政府治理与非经济性公共物品供给 被引量:534
3
作者 傅勇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15,65,共13页
本文研究了分权背景下的财政体制和政府治理对非经济性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显著且可观地降低了基础教育的质量,也减少了城市公用设施的供给。本文还发现,分权下的地方政府未能发挥规模灵活调整的优势;反腐败力度... 本文研究了分权背景下的财政体制和政府治理对非经济性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显著且可观地降低了基础教育的质量,也减少了城市公用设施的供给。本文还发现,分权下的地方政府未能发挥规模灵活调整的优势;反腐败力度的增强,改善了基础教育的质量,却减少了城市公用设施的供给,显示出公共部门存在明显的寻租空间。此外,中央政府的向下转移支付促进了非经济性公共物品的供给,并且基础教育存在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这支持了中央财政在公共部门具有发挥更大作用的必要性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政府治理 基础教育 公用设施
原文传递
全球物联网发展及中国物联网建设若干思考 被引量:309
4
作者 宁焕生 徐群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590-2599,共10页
本文首先对物联网的概念及内涵进行分析,并从"物联感知"角度统一了对物联网各类概念的理解;综述了全球物联网发展现状,包括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对物联网发展的战略规划和应用概况;然后详细探讨了当前物联网发展的若干关键技... 本文首先对物联网的概念及内涵进行分析,并从"物联感知"角度统一了对物联网各类概念的理解;综述了全球物联网发展现状,包括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对物联网发展的战略规划和应用概况;然后详细探讨了当前物联网发展的若干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标识技术、体系架构、网络通信、搜索发现、数据处理、安全隐私、标准化和管理,并指出其中尚需研究的问题;最后从国家、企业和学术层面对我国物联网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为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标识 架构 安全隐私 标准 管理
下载PDF
中国治理变迁30年(1978—2008) 被引量:260
5
作者 俞可平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17,共13页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治理变革的主要方向,是从一元治理到多元治理、从集权到分权、从人治到法治、从管制政府到服务政府、从党内民主到社会民主。治理改革的重点内容,是生态平衡、社会公正、公共服务、社会和谐、官员廉洁、政府创新、党...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治理变革的主要方向,是从一元治理到多元治理、从集权到分权、从人治到法治、从管制政府到服务政府、从党内民主到社会民主。治理改革的重点内容,是生态平衡、社会公正、公共服务、社会和谐、官员廉洁、政府创新、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决定性地影响中国治理状况的主要变量,是社会经济的变化、政治发展的逻辑、新型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全球化的冲击。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30年的探索,中国正在形成一种特殊的治理模式,其治理改革的目标已经十分清楚,这就是:民主、法治、公平、责任、透明、廉洁、高效、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 民主 政治改革 治理模式 政府创新
下载PDF
企业创新网络的进化与治理:一个文献综述 被引量:197
6
作者 王大洲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96-103,共8页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 ,界定了企业创新网络概念 ,评述了有关企业创新网络进化机制与治理结构的某些最新研究进展 ,辨明了下一步需要着力研究的关键问题及其研究线索。
关键词 企业 技术创新 创新网络 治理结构 进化 文献综述 现代化管理
下载PDF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研究: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232
7
作者 薛澜 张帆 武沐瑶 《公共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2,155,共12页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命题的提出,大大激发了学术界对国...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命题的提出,大大激发了学术界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研究的兴趣。本文从研究背景、基本概念、研究发展脉络和主要研究问题等方面对目前国内外有关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与评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 国家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中国改革
原文传递
数字政府战略意蕴、技术构架与路径设计——基于浙江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231
8
作者 刘淑春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7-45,共9页
数字政府是"治理理念创新+数字技术创新+政务流程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的系统性、协同式变革,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亟需加快推动大数据与政府治理深度融合,对政务流程、组织构架、功能模块等进行数字化重塑,系统推进经... 数字政府是"治理理念创新+数字技术创新+政务流程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的系统性、协同式变革,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亟需加快推动大数据与政府治理深度融合,对政务流程、组织构架、功能模块等进行数字化重塑,系统推进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环境治理、政府运行"六位一体"数字化转型,构建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数字政府。政府数字化转型效应最大化需要全方位协同,对政府系统的数据共享技术、数据采集技术、数据标准、数据安全技术等底层技术进行整合和集成,以支撑和保障政府组织高效响应经济社会全面数字化转型需求。数字政府系统性和耦合性很强,建立政务高效化、服务线上化、治理精准化的新型政务运行模式,必须从国家层面进行协同改革以及综合集成,加强顶层设计,深化政务改革,构筑统一平台,全面推行"掌上办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数字政府 信息孤岛 云上政府 政府治理
原文传递
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必要性和治理模式分析 被引量:204
9
作者 戴亦欣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17,共6页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以降低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碳足迹为目标的低碳发展模式得到各方重视。世界多个城市的政府以及诸多国际组织都在积极推进低碳城市的建设。在我国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背景下,发展低碳城市是开拓新型城市发...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以降低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碳足迹为目标的低碳发展模式得到各方重视。世界多个城市的政府以及诸多国际组织都在积极推进低碳城市的建设。在我国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背景下,发展低碳城市是开拓新型城市发展理论和规划理论的有利契机,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激发城市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契机。本文从低碳城市概念发展的脉络入手,结合国内外低碳城市的实践和我国的发展特点,提出了低碳城市的概念辨析,分析低碳城市建设的原则和特点,并着重讨论建设低碳城市所必需的治理模式和制度建设模式,提出了基于城市历史传承和社会经济发展特点的政府、市场、公民三方协作互动模型,为我国低碳城市发展提供了概念基础和理论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城市 治理模式 可持续发展 气候变化
下载PDF
技术赋能的治理创新:基于中国环境领域的实践案例 被引量:220
10
作者 关婷 薛澜 赵静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8-65,共8页
当前,以新兴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迅速展开,正在引发全球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领域的系统性变革。本文结合治理理论前沿与中国治理的本土化实践,提出"技术赋能的治理创新模式",认为技术赋能实践正在成为构建多元... 当前,以新兴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迅速展开,正在引发全球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领域的系统性变革。本文结合治理理论前沿与中国治理的本土化实践,提出"技术赋能的治理创新模式",认为技术赋能实践正在成为构建多元互动关系和优化治理结构的新型驱动力。通过对两个环境领域案例的剖析,本文发现,技术赋能创新正在形成一套以应用为基础的社会问题解决机制,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提升治理水平。同时,这一技术应用的过程能够提升多元治理主体的自身发展前景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为治理主体间沟通提供新型平台与渠道,从而有效促进治理主体间互动,并有望在未来重塑治理结构与治理体系。观察和分析技术赋能的创新案例有助于学界拓展技术赋能视角下治理理论研究,并为促进转型期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提供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 技术赋能 创新 多元互动关系
原文传递
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治理 被引量:211
11
作者 高培勇 袁富华 +1 位作者 胡怀国 刘霞辉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9,共16页
立足于整体发展观,以经济发展服务于社会发展为主线,本文对于经济高质量、社会高质量和治理高质量的特征及其互补性关联进行了分析。主要认识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高质量发展是一个总括性理念,经济高质量是社会高质量和治理高质量的输... 立足于整体发展观,以经济发展服务于社会发展为主线,本文对于经济高质量、社会高质量和治理高质量的特征及其互补性关联进行了分析。主要认识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高质量发展是一个总括性理念,经济高质量是社会高质量和治理高质量的输出。中国迈向发达国家的核心经济机制在于要素质量升级和创新,但需要社会高质量和制度高质量作为前提。第二,新常态下城市化的本质是福利社会,因此对社会保护能力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未来一二十年,中国将步入社会支出快速增长期,而日益增加的公共支出必须以效率改进为支撑,高质量社会与高质量经济协同是重中之重。第三,经济高质量的基础是知识中产群体扩大再生产,通过就业能力提升和消费结构升级,知识中产群体充当了经济高质量与社会高质量的纽带,也是决定要素质量升级的关键环节。第四,高质量经济社会需要高质量治理结构支撑。治理现代化的根本落实,重在呼吁-退出机制建设,借此最小化个人或集体表达信念的成本,增进社会福利和经济效率。包括两个要点:第一,防御性治理,以经济发展服务于社会发展为导向,加强就业保护和社会保障建设,同时,国家应将关乎国家命运的战略部门——农业和医疗卫生部门——纳入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第二,进取性治理,以经济高质量和社会高质量协同为导向,国家应该顺应新时代信息化、知识化发展规律,通过生产标准体系建设、中介服务组织建设、文教研发体系建设等促进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 发展 高质量 治理
原文传递
GOVERNANCE:治理的阐释 被引量:166
12
作者 徐勇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3-67,共5页
关键词 公共权力 公共事务 国家权力 治理形式 公共产品 公共社会 社会资源 社会自治 governance 统治者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治理的三个基本问题:技术逻辑、风险挑战与公共政策选择 被引量:201
13
作者 贾开 蒋余浩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0-45,共6页
人工智能的兴起不仅是技术或产业领域的重大发展,更是经济、社会、政治各领域的基础性和综合性变革,由此产生的治理挑战要求公共政策框架的重构与创新,而这又体现为三个基本问题。首先在技术层面,人工智能的核心是算法与数据,其内在逻... 人工智能的兴起不仅是技术或产业领域的重大发展,更是经济、社会、政治各领域的基础性和综合性变革,由此产生的治理挑战要求公共政策框架的重构与创新,而这又体现为三个基本问题。首先在技术层面,人工智能的核心是算法与数据,其内在逻辑是基于机器学习形成自主决策。其次,传统科层治理结构、方法以及范围不能应对新的变化,从而构成了人工智能时代的治理挑战。各国现有政策所遵循的"无需批准式监管"或"审慎监管"逻辑固然有其合理性,但却局限于"创新"与"安全"的二维选择而失于片面。最后,本文提出综合性公共政策框架,力图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崛起建立制度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治理 公共政策
原文传递
治理研究:正本清源 被引量:181
14
作者 王绍光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3-176,共24页
近年来,"治理"一词被广泛运用,其具体含义却少有人深究。通过梳理大量相关文献,本文回溯了"治理"的词源,对其进行了谱系分析,并追问公共管理领域到底是否出现了所谓范式转换。作者认为,过去二三十年主流治理研究基... 近年来,"治理"一词被广泛运用,其具体含义却少有人深究。通过梳理大量相关文献,本文回溯了"治理"的词源,对其进行了谱系分析,并追问公共管理领域到底是否出现了所谓范式转换。作者认为,过去二三十年主流治理研究基本上是宣扬一种规范性主张,即新自由主义的主张,没有什么扎实的实证性根基,只是一个"空洞的能指",其大行其道的秘密恰恰是因为基本概念含糊不清。然而,"治理"这一概念不应被完全抛弃,而是应当回归本源,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 福利国家 新自由主义
原文传递
通过运动进行治理:乡镇基层政权的治理策略——对中国中部地区麦乡“植树造林”中心工作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180
15
作者 狄金华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3-106,共24页
乡镇基层政权的运作是一个备受学术界关注的领域。本文将依据中国中部地区麦乡的田野调查资料,以麦乡"植树造林"的事件为分析"文本",分析在压力型体制与后税费时期,在乡镇财政紧缩的境况下,麦乡通过将常规性工作升... 乡镇基层政权的运作是一个备受学术界关注的领域。本文将依据中国中部地区麦乡的田野调查资料,以麦乡"植树造林"的事件为分析"文本",分析在压力型体制与后税费时期,在乡镇财政紧缩的境况下,麦乡通过将常规性工作升级为中心工作,进而通过运动的方式进行中心工作的实践,以完成所规划的任务。这种"行政吸纳运动"的治理方式事实上是基层政权在专制性权力丧失、基础性权力又尚未确立、行政运作缺乏充沛资源的情景之下,通过对传统的"运动"资源加以简化利用而做出的权益性的行为选择,而这一治理实践本身却收效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基层政权 运动 治理
下载PDF
利益相关者间的谈判与企业治理结构 被引量:103
16
作者 周鹏 张宏志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5-62,95,共8页
企业的契约性与利益相关者理论具有一致性 ,它们都隐含了企业是一种再谈判机制。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所有权分配进行谈判 ,谈判结果决定出企业的治理结构。在这个过程中 ,各方的谈判破裂结果效用、谈判力和对谈判破裂的担心程度是关键变... 企业的契约性与利益相关者理论具有一致性 ,它们都隐含了企业是一种再谈判机制。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所有权分配进行谈判 ,谈判结果决定出企业的治理结构。在这个过程中 ,各方的谈判破裂结果效用、谈判力和对谈判破裂的担心程度是关键变量。我们使用Nash谈判模型及其推广模型分析了这个过程。我们的结论是 ,企业治理结构是内生的 ,每个企业的治理结构都是特殊的个案 ,一种治理结构并不具有普适性。这个结论具有重要的立法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谈判 企业 治理结构 所有权分配 谈判力 契约性 NASH谈判模型
原文传递
结构依然有效:迈向政治社会研究的“结构-过程”分析范式 被引量:162
17
作者 吴晓林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6-108,共13页
在政治社会研究领域,结构功能主义具有持久而强大的影响力。由于侧重提供社会规范的知识,结构功能主义显得"静态有余动态不足"。其批评者侧重于解释社会,力图动态地研究社会问题。二者围绕"均衡与冲突、整体主义与个体... 在政治社会研究领域,结构功能主义具有持久而强大的影响力。由于侧重提供社会规范的知识,结构功能主义显得"静态有余动态不足"。其批评者侧重于解释社会,力图动态地研究社会问题。二者围绕"均衡与冲突、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宏观与微观"形成了极化的对立。然而,结构功能主义及其批评并非非此即彼、水火不容。双方"只及一点,不及其余"的缺陷,反而遗留了重要却未经深入的中间地带。政治社会的快速变迁,亟须方法论层面的创新,"结构-过程"分析范式,就是力图综合规范和解释两个部分,实现宏观理论与微观经验的连接。其中,过程负责"适应"或"打破",结构负责"秩序";结构侧重对过程的抽象,过程侧重解释结构的触发机制,过程与结构互相依赖。这种分析范式的建构和应用,旨在通过对政治社会实践的操作主体、运行逻辑、运行效果,以及主体关系的考察,一方面,观察政治社会运行的实际过程;另一方面,避免滑向小因果关系的理论自缚,从而把握政治社会运行的深层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社会 结构过程 结构功能主义 治理
原文传递
多元主体参与公共体育服务治理的协同机制研究 被引量:152
18
作者 唐刚 彭英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24,共15页
以公共体育服务参与治理机制为研究对象,从多元主体参与协同治理的视角,透过其治理效果的脆弱与积极两类案例的对比分析,讨论了我国公共体育服务治理转型过程中,政府主导原则下,参与治理面临的多重困境、内在动力、主体结构和运行机制... 以公共体育服务参与治理机制为研究对象,从多元主体参与协同治理的视角,透过其治理效果的脆弱与积极两类案例的对比分析,讨论了我国公共体育服务治理转型过程中,政府主导原则下,参与治理面临的多重困境、内在动力、主体结构和运行机制。提出"政府主导下的公共体育权力的利益契合"是我国多元主体参与公共体育服务的内在动力;用"政府:主导协调;体育私营组织:互利双赢;体育社会组织:补充共享;居民体育自治组织:承上启下;个人:实践参与"来表述主体结构;用"合作、竞争、制衡"来表述其双向的、交互的、动态的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体育服务 体育 治理 多元 协同机制
下载PDF
“邻避冲突”及其解决:基于一次城市集体抗争的分析 被引量:146
19
作者 何艳玲 《公共管理研究》 2006年第0期93-103,共11页
目前,中国的城市社会正面临着两大制度变迁的挑战,其一是单位制影响的逐渐弱化,其二是伴随着单位制影响式微而掀起的社区建设运动,在这两个向度的影响下,城市居民逐渐从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他们越来越关心自己所居住的社区及其品质,社... 目前,中国的城市社会正面临着两大制度变迁的挑战,其一是单位制影响的逐渐弱化,其二是伴随着单位制影响式微而掀起的社区建设运动,在这两个向度的影响下,城市居民逐渐从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他们越来越关心自己所居住的社区及其品质,社区内产生的公共问题和冲突也越来越多。在这些公共问题中,比较突出的是在自利动机和社区保护意识高涨下所产生的各类环境冲突,如邻避设施及其带来的邻避冲突。论文以一次垃圾压缩站事件为例,介绍了邻避冲突产生的原因、特点,并就其解决提出了原则性建议,即确立政府的中立角色,开通协商性对话渠道,建构面向城市边缘群体的政治吸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避冲突 治理 城市集体抗争
原文传递
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均衡 被引量:124
20
作者 贺雪峰 罗兴佐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2-69,共8页
自农村改革以来,存在四种农田灌溉均衡:一是税费改革前,乡村组织以收取共同生产费的形式来组织农田灌溉的均衡;二是由村庄强人出面组织农户进行灌溉的均衡;三是既无乡村组织借重国家强制力,也无村庄强人借重私人暴力来抑制搭便车行为,... 自农村改革以来,存在四种农田灌溉均衡:一是税费改革前,乡村组织以收取共同生产费的形式来组织农田灌溉的均衡;二是由村庄强人出面组织农户进行灌溉的均衡;三是既无乡村组织借重国家强制力,也无村庄强人借重私人暴力来抑制搭便车行为,从而形成的以微型水利灌溉为主的均衡;四是以村民小组或村为单位建立用水协会,组织农户灌溉的均衡。在当下中国,由于农民特殊的公正观,乡村组织退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领域后,农村很可能普遍出现第二或第三种均衡的糟糕局面。因此,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必须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形成国家与村庄之间合作与互补的供给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共物品 农田水利 供给机制 治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