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度精神与宪制意识——《明夷待访录·原法》篇再探 被引量:13
1
作者 顾家宁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8-106,159,共9页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法》篇之精义,一是在法度精神上完成了从君主"一家之法"到"天下之法"的扭转。二是以六经所承载的三代法度精神与典范性制度作为高于君权的根本政制规范,并以太学师儒为创制立法者。由此...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法》篇之精义,一是在法度精神上完成了从君主"一家之法"到"天下之法"的扭转。二是以六经所承载的三代法度精神与典范性制度作为高于君权的根本政制规范,并以太学师儒为创制立法者。由此,其中实已蕴含了一种清晰的古典宪制意识。《明夷待访录》诸篇所构想的一整套政制设计,正展现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古典宪制安排。黄宗羲政制构想的突破性价值,在于立足于近世乃至先秦儒家的政治智慧,而对一种古典宪制理念予以了最为集中明确的表达。在其政治思想之整体中,《原法》实居于核心地位,《明夷待访录》本身即为一部以之为中心而展开的政治纲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宗羲 原法 古典宪制 治法 治人
下载PDF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论析 被引量:3
2
作者 于东恩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18年第1期18-25,共8页
纵观习近平40多年的为政之路,能够发现其言行中蕴含着丰富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内容:为民、爱民、富民,应群众之所急,给群众之所需,去群众之所恶。可以说,"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 纵观习近平40多年的为政之路,能够发现其言行中蕴含着丰富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内容:为民、爱民、富民,应群众之所急,给群众之所需,去群众之所恶。可以说,"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理论基础和政治特色,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值得深入学习、研究和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 执政为民 以民为本 亲民爱民 改善民生
下载PDF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法律思想的理论逻辑及实践展开 被引量:4
3
作者 肖北庚 彭雁冰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34,共7页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部分的"以人民为中心"法律思想是回应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逻辑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法律思想的现代发展和升华。其内涵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应当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执政为...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部分的"以人民为中心"法律思想是回应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逻辑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法律思想的现代发展和升华。其内涵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应当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执政为民的根本指导思想,把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法治建设的目标追求并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穿到全面依法治国实践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这一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价值遵循,其在实践中的逻辑展开是:科学立法,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严格执法,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公正司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个案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全民守法,树立宪法法律至上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主体地位 执政为民 价值遵循
下载PDF
“两路”精神对精准扶贫攻坚的启示 被引量:5
4
作者 龚炜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22-26,共5页
"两路"精神中攻坚克难的决胜信念、坚决听从党指挥的政治纪律意识、执政为民增进民生福祉的理念、无畏与科学结合的精神,对当前扶贫攻坚战役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两路"精神必将鼓舞和感召着我们在党的领导下... "两路"精神中攻坚克难的决胜信念、坚决听从党指挥的政治纪律意识、执政为民增进民生福祉的理念、无畏与科学结合的精神,对当前扶贫攻坚战役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两路"精神必将鼓舞和感召着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决定性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胜信念 听党指挥 执政为民 科学精神 精准扶贫 重要启示
下载PDF
发展民生 谋求民利 执政为民 被引量:2
5
作者 吴宏洛 徐子清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35,共7页
民生问题,是社会建设的基本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创者和实践者,党的三代领导人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始终关注民生问题,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思... 民生问题,是社会建设的基本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创者和实践者,党的三代领导人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始终关注民生问题,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思想。当前,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民生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也是新时期我们党执政治国的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 民利 执政为民 科学发展观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人对“民本”思想的超越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春霞 李莹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10-12,共3页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执政为民的思想同中国的民本思想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同时又是对传统的民本思想的执政理念的一种超越,我们将主要探讨民本思想的历史渊源,中国共产党的民本思想内涵和实践,中国共产党在扬弃和超越中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执政为民的思想同中国的民本思想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同时又是对传统的民本思想的执政理念的一种超越,我们将主要探讨民本思想的历史渊源,中国共产党的民本思想内涵和实践,中国共产党在扬弃和超越中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为邦本 以民为本 新三民主义
下载PDF
荀子治国思想述略
7
作者 赵春燕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10期51-53,共3页
了解过去是为了改造现在和预见未来。荀子思想是二千余年中国封建传统的奠基石 ,总体上包含有务实、尚礼、重法、贵人四方面内容。
关键词 苟子 治国 思想 务实 尚礼 重法 贵人
下载PDF
论邓小平的人民利益观 被引量:1
8
作者 许红星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9-10,19,共3页
邓小平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在长期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系统的人民利益观。邓小平认为:共产党员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这是由党的宗旨决定的。为此,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实... 邓小平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在长期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系统的人民利益观。邓小平认为:共产党员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这是由党的宗旨决定的。为此,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实现人民富裕,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的真心拥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人民利益观 执政为民
下载PDF
“三为民”思想是党的宗旨的时代体现
9
作者 韩先喜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78-180,共3页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三为民”思想从权力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各个方面揭示了执政为谁的执政理念问题,重申和突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宗旨及其所具有的时代价值,实现了党的根本宗旨的抽象概念具体...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三为民”思想从权力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各个方面揭示了执政为谁的执政理念问题,重申和突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宗旨及其所具有的时代价值,实现了党的根本宗旨的抽象概念具体化、实在化、时代化。它从思想基础、实践过程、工作目标三个方面全面规范了党员干部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思想保证和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为民”思想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执政为民 时代体现
下载PDF
“三个代表”与执政党建设
10
作者 唐振南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4期3-6,共4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对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党建思想的重大发展 ,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是崭新的执政党建设理论。它回答了什么是执政党 ,怎样建设执政党的问题。
关键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执政党建设 执政为民
下载PDF
改革深水区个体极端暴力事件应对与社会治理创新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晓峰 《阅江学刊》 2014年第3期82-87,112,共7页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后个体极端暴力事件呈高发态势,暴露出的是政府与社会关系长期疏离致使社会进入转型期后一些社会个体境遇问题愈益突出和复杂,而基于传统管制思维的公共危机管理应对乏力。治本之策是立足"以人为本",从国...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后个体极端暴力事件呈高发态势,暴露出的是政府与社会关系长期疏离致使社会进入转型期后一些社会个体境遇问题愈益突出和复杂,而基于传统管制思维的公共危机管理应对乏力。治本之策是立足"以人为本",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层面推动创新社会管理向创新社会治理转变,构建善治意义上的治理服务型政府,通过改进社会治理方式解决公共安全问题,为民造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极端暴力事件 治理 善治 社会治理 以人为本
下载PDF
“三个创新”:执政为民的根本途径
12
作者 杜芳 于小雷 《绥化师专学报》 2003年第2期4-6,共3页
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力量。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必须坚持“三个创新”,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始终执政为民。
关键词 理论创新 科技创新 制度创新 中国共产党 生产力发展 执政党
下载PDF
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13
作者 李豫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23-27,共5页
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我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提高党员干部防腐拒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历史性课题。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 ,扎实有效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全面建... 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我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提高党员干部防腐拒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历史性课题。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 ,扎实有效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需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风廉政建设 反腐败 执政为民
下载PDF
试论“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对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14
作者 周世明 《湖南农机》 2007年第11期47-48,共2页
"执政为民,服务发展"是党的指导思想的本质和宗旨。执政为民是目的,服务发展是手段。本文论述了"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关键词 执政为民 服务发展 新农村 意义
下载PDF
诚信的自由诠释与法治规训 被引量:26
15
作者 付子堂 类延村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2,共12页
实现法治型社会管理效果,必须重视诚信法治的研究。现代诚信不仅保有道德结构、政治情境和法律场域的三重意境,更因解构而存在新的三维之义:作为个体品质的诚信、作为关系纽带的诚信和作为价值追求的诚信。以此为前提预设,失信行为即能... 实现法治型社会管理效果,必须重视诚信法治的研究。现代诚信不仅保有道德结构、政治情境和法律场域的三重意境,更因解构而存在新的三维之义:作为个体品质的诚信、作为关系纽带的诚信和作为价值追求的诚信。以此为前提预设,失信行为即能避开道德难题的困扰,进入法律规制范畴。社会失信治理的现实困境,是呼吁诚信法治的条件因素;诚信法治则以诚信的法治与法治的诚信为基本内涵,证成了规范诚信的正当逻辑。诚信法治回应社会诉求,应以内在一致性与递进式的层次为建构原则,依次推动思想基础、结构基础、制度基础和实践基础的建设。法治以诚信为本义,诚信法治与民生法治构成现代法治的一体两面,是解决失信问题的现实选择。构建诚信法治,是法治实效的重要前提,更是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管理 诚信 失信行为 法律治理 诚信法治 民生法治
原文传递
从“乡政村治”到“县政乡治”——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治理模式再探讨 被引量:5
16
作者 杜力夫 魏登峰 《华东经济管理》 2007年第2期47-50,共4页
现行农村基层“乡政村治”的治理结构,已经不可持续。在中央实施“多予少取放活”新政策的形势下,应当考虑进行乡村治理结构的制度创新。在乡镇实行基层地方自治即社区自治,建立乡镇长直接选举的基层自治政府,这种“县政、乡治、村派”... 现行农村基层“乡政村治”的治理结构,已经不可持续。在中央实施“多予少取放活”新政策的形势下,应当考虑进行乡村治理结构的制度创新。在乡镇实行基层地方自治即社区自治,建立乡镇长直接选举的基层自治政府,这种“县政、乡治、村派”的治理结构,符合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新农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乡镇自治 乡村治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下载PDF
试述江阴南菁书院的治学特点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统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11-122,共12页
本文分为五部分。在简要介绍江苏学政操持江阴南菁书院“大政”之后,主要阐述该院的办学理念和治学特点,诸如:宽松自由的学风,严格的学术训练,“经世致用”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富于创新的精神等等,使“课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本文分为五部分。在简要介绍江苏学政操持江阴南菁书院“大政”之后,主要阐述该院的办学理念和治学特点,诸如:宽松自由的学风,严格的学术训练,“经世致用”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富于创新的精神等等,使“课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在书院转型时期,它的“维新”倾向于改革措施,尤具特色。它不过存在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却培养了许多有用人才,引起胡适的研究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菁书院 宽松自由 经世致用 维新改革
下载PDF
孔子“无为而治”政治思想及其国家治理价值 被引量:5
18
作者 高连福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1-80,共10页
就现有文献来看,孔子首次明确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与老子的"绝仁弃义"而"复归于朴"的"自然"之"无为"不同,孔子"无为而治"的中心意趣在于为政者以其德化人,因而是&qu... 就现有文献来看,孔子首次明确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与老子的"绝仁弃义"而"复归于朴"的"自然"之"无为"不同,孔子"无为而治"的中心意趣在于为政者以其德化人,因而是"德化"的"无为"。人所皆具的德性之"仁"是孔子"无为而治"思想的人性基础和内在根据。正己化人和举贤任能是达于"无为而治"的现实路径。德是为政之基、惟有德者方可执政是孔子"无为而治"启示给后人的重要政治思想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无为而治 以德化人
下载PDF
从“以仁统乐”到“以乐教人”——孔子论“乐”的演进层次
19
作者 王芸芸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3-39,共7页
“以仁统乐”“以乐存正”“以乐教人”构成了孔子恢弘乐道的三个层面。为厘正音乐,孔子以“仁”为本,强调“仁”对乐的内在决定作用,主张回归乐的道德情感本质,发掘出乐的道德基础。孔子进一步以礼乐活动影射社会秩序,敦促社会各阶层... “以仁统乐”“以乐存正”“以乐教人”构成了孔子恢弘乐道的三个层面。为厘正音乐,孔子以“仁”为本,强调“仁”对乐的内在决定作用,主张回归乐的道德情感本质,发掘出乐的道德基础。孔子进一步以礼乐活动影射社会秩序,敦促社会各阶层“克己复礼”,以符合正道,使乐发挥恢复和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实现“以乐存正”的社会理想。孔子还认为正声雅乐能化形而美俗,以其教民,可以达到国治民和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以仁统乐 以乐存正 以乐教人
下载PDF
《管子》的治国理论值得重视 被引量:2
20
作者 虞祖尧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5-18,共4页
《管子》一书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治国理论和管理思想 ,对于现代管理者仍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不仅《管子》可视为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国家管理学著作 ,先秦诸子的管理思想都有同样的作用。本文对《管子》一书的宇宙观、世界观、国家观、道的理... 《管子》一书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治国理论和管理思想 ,对于现代管理者仍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不仅《管子》可视为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国家管理学著作 ,先秦诸子的管理思想都有同样的作用。本文对《管子》一书的宇宙观、世界观、国家观、道的理念和管理理论模型作了系统、深入的概括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治人以德 《管子》 治国理论 宇宙观 世界观 国家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