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不同生产方式下肉鹅养殖场地的贡献及生产效果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关法春
田飞鹏
沙志鹏
王军峰
李少坷
-
机构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
西藏高原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
出处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9-133,共5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西藏创新集群项目
西藏自治区草业专项(Z2012C02N02)
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文摘
为明确不同生产方式下肉鹅养殖场地空间转移动态和养殖效果,以及养殖场地对肉鹅养殖的贡献,对传统草地养鹅和"农牧一体化"农田养殖方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肉鹅养殖场地存在明显的空间转移现象,不同处理下农田和草地对肉鹅养殖的贡献率分别为74.49%和98.7%,农田在肉鹅养殖中的贡献率虽然低于草地,但仍在肉鹅养殖中占据主要地位;农田养鹅处理的肉鹅出栏体重比草地养鹅处理的减少0.21kg,与草地养鹅处理差异不显著(n=3,P>0.05),而且达到了商品销售的体重要求;不同方式下的肉鹅养殖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但草地养鹅每只肉鹅的净收入高于农田养鹅收入14元。"农牧一体化"生产方式下的农田养鹅模式,能够完成肉鹅的整个商品化养殖过程并取得良好经济效果。
-
关键词
鹅
农牧一体化
养殖场地
贡献率
-
Keywords
gooses agro-pastoral integrations feeding spaces contribution rate
-
分类号
S8-05
[农业科学—畜牧兽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