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市公司商誉减值与监管应对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孙瑞泽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9-56,共8页
2018年,深市经历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商誉减值潮",近三成深市公司计提合计超千亿元的商誉减值,严重影响了公司业绩。2019年,在监管机构的高强度关注下,深市商誉余额、计提减值公司数量均有所下降,但业绩"大洗澡"、... 2018年,深市经历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商誉减值潮",近三成深市公司计提合计超千亿元的商誉减值,严重影响了公司业绩。2019年,在监管机构的高强度关注下,深市商誉余额、计提减值公司数量均有所下降,但业绩"大洗澡"、高估值并购等问题仍然存在。对商誉减值的合理性仍缺少明确的判断依据、对部分行业缺乏有效的查处手段等问题是当前的监管痛点。借鉴美国市场经验,本文建议在重组审核中重点关注并购目的、交易必要性等,控制商誉增量;对商誉存量考虑实行"定性因素评估"的政策,督促提前释放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誉 商誉减值 信息披露监管 商誉风险防控
下载PDF
管理者过度自信、内部控制质量与商誉减值风险 被引量:5
2
作者 何建国 刘芸 万伟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1年第5期79-90,共12页
巨额商誉减值不仅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还对投资者的利益造成了极大损害,现已成为企业、投资者和监管者重点防控的金融风险。以2014—2018年A股市场上发生并购并存在商誉减值的公司为样本,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商誉减值的影响机制进行探... 巨额商誉减值不仅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还对投资者的利益造成了极大损害,现已成为企业、投资者和监管者重点防控的金融风险。以2014—2018年A股市场上发生并购并存在商誉减值的公司为样本,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商誉减值的影响机制进行探讨。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程度越大,企业计提商誉减值的金额也越大;内部控制质量能抑制由管理者过度自信引发的商誉减值风险,并且此调节效应在国有企业中更显著。经过稳健性测试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研究结果对企业与监督部门有一定的启示意义:(1)企业应完善管理者监督考核制度,优化企业内部环境。此外,管理者自身应加强自我修养,提高管理团队自我认识的水平,避免因个人主义、主观随意性产生的决策风险。(2)监管部门应完善相关法规、条例以提高并购交易信息披露的及时性与透明度,并对商誉的形成及后续的减值行为进行严格监管并加大问责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誉减值风险 管理者过度自信 内部控制质量 行为经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