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维金纳米粒子链的制备及其光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尹洪宗 何锡文 陈朗星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72-678,共7页
在没有模板存在的条件下,只用表面活性剂为稳定剂,制备了一维的金纳米粒子链,详细考察了链状结构形成时各种试剂浓度、种类及其它外部条件对纳米粒子链形成的影响.实验发现,在HAuCl4浓度1~5mmol?L-1、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浓度在2~8mmo... 在没有模板存在的条件下,只用表面活性剂为稳定剂,制备了一维的金纳米粒子链,详细考察了链状结构形成时各种试剂浓度、种类及其它外部条件对纳米粒子链形成的影响.实验发现,在HAuCl4浓度1~5mmol?L-1、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浓度在2~8mmol?L-1(小于其CMC)范围内,温度由60℃0.5h内升高到100℃,并在升温时间内分次将还原剂加完,反应完成后不老化立即冷却到室温,可以获得一维金纳米粒子链.采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同步光散射光谱和发射光谱等手段对金纳米粒子链的光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研究了金纳米粒子的外观和粒径分布,结果表明制备的金纳米粒子链是错落有致的链状结构,结节处可以观察到金原子的排列晶格,说明金纳米粒子的链状连接不是外部分子作用的结果;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出现红移现象,且随着链长的增加红移越明显;具有非常强的光散射特性,散射光强度比浓度相同的金纳米粒子高8倍;发射光谱中明显观察到其三级散射,表明其具有很好的非线性光学特性.对金纳米粒子链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表面活性剂烷基亲油作用和金原子的聚集作用相互竞争是链状结构形成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粒子链 制备 十二烷基磺酸钠 光散射
下载PDF
金纳米链的制备及其在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雷彪 孙齐 +5 位作者 武智慧 刘雪萌 孔婧瑜 都允涵 赵琳琳 陆燕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167-12171,12177,共6页
纳米科技正在显著地影响,推动着癌症治疗药物与诊断试剂的发展。在治疗与诊断这个交叉领域,如何将治疗与诊断有效的结合起来进而提高肿瘤治疗效率受到广泛关注。利用模板法制备一种基于金纳米粒子的链状纳米结构用于癌症诊疗一体化。该... 纳米科技正在显著地影响,推动着癌症治疗药物与诊断试剂的发展。在治疗与诊断这个交叉领域,如何将治疗与诊断有效的结合起来进而提高肿瘤治疗效率受到广泛关注。利用模板法制备一种基于金纳米粒子的链状纳米结构用于癌症诊疗一体化。该材料可有效提高拉曼信号强度用于疾病诊断;另外,由于链状纳米结构具有较大长径比,癌细胞对其表现较高吸收效率。因此,该体系可作为诊断制剂与抗癌药物的传输载体来实现癌症的诊断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疗一体化 药物载体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金纳米链 透明质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