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阴离子交换柱分离-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铜精矿中微量金 被引量:12
1
作者 胡小云 蔡泓 宋武元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5-68,共4页
王水分解后的铜精矿试液中,Au(Ⅲ)与Cl-形成稳定的络阴离子。选定顶杯式小型阴离子交换柱,在60~80目201×7阴离子交换树脂上富集Au的络阴离子,树脂经灰化处理后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Au。经标样分析验证,结... 王水分解后的铜精矿试液中,Au(Ⅲ)与Cl-形成稳定的络阴离子。选定顶杯式小型阴离子交换柱,在60~80目201×7阴离子交换树脂上富集Au的络阴离子,树脂经灰化处理后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Au。经标样分析验证,结果与标准值相符。对于w(Au)在10-6水平的试样,7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5%~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交换 铜精矿 原子吸收光谱
下载PDF
内蒙古某低品位铜铅锌矿石中金银回收工艺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陈新林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7-110,119,共5页
在对内蒙古某低品位铜铅锌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矿石中主要有价组分——金银的计价结算体系,确立了将金银富集到铜铅精矿中的流程思路,进行了铜铅混合浮选、后选锌、再铜铅分离流程的工艺技术条件研究,采用试验确定的磨矿、1... 在对内蒙古某低品位铜铅锌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矿石中主要有价组分——金银的计价结算体系,确立了将金银富集到铜铅精矿中的流程思路,进行了铜铅混合浮选、后选锌、再铜铅分离流程的工艺技术条件研究,采用试验确定的磨矿、1粗2扫1精铜铅混浮、磨矿、2次混合精选、1粗1扫1精铜铅分离、1粗2扫4精浮锌、中矿顺序返回闭路流程,可以获得金回收率达85.92%、银回收率达50.99%的铜精矿和金回收率达5.50%、银回收率达17.49%的铅精矿,金总回收率高达91.42%、银总回收率高达68.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矿 铜精矿 铅精矿
下载PDF
多金属矿理论回收率计算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学乾 唐俊智 曲弘范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4年第2期60-62,共3页
某矿为多金属矿山,矿石成分复杂,可回收的元素有Au、Cu和Mo。由于含有多金属成分,并且金铜精矿混合在一起进行冶炼,因而金属回收率的计算十分复杂。运用微积分原理对选矿生产中的理论回收率及产率进行推导,进而计算出各元素理论品位值,... 某矿为多金属矿山,矿石成分复杂,可回收的元素有Au、Cu和Mo。由于含有多金属成分,并且金铜精矿混合在一起进行冶炼,因而金属回收率的计算十分复杂。运用微积分原理对选矿生产中的理论回收率及产率进行推导,进而计算出各元素理论品位值,使回收率更趋于精确化,可以平衡取样和化验等方面产生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 产率 选矿工艺 金铜精矿 钼精矿
下载PDF
焙烧酸浸渣中铜的形态对铜、金浸出率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杨玮 曹欢 +1 位作者 张凯 王刚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26-1231,共6页
以某黄金冶炼厂含铜金精矿为研究对象,采用铜化学物相分析及浸出方法研究了焙烧-酸浸-氰化工艺处理含铜金精矿过程中焙烧酸浸渣中铜形态对铜、金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含铜金精矿焙烧酸浸及氰化浸出时,铜形态对铜、金浸出率有显著影响... 以某黄金冶炼厂含铜金精矿为研究对象,采用铜化学物相分析及浸出方法研究了焙烧-酸浸-氰化工艺处理含铜金精矿过程中焙烧酸浸渣中铜形态对铜、金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含铜金精矿焙烧酸浸及氰化浸出时,铜形态对铜、金浸出率有显著影响,当酸浸渣中氰化易溶铜(氧化铜、次生硫化铜)含量大于0.10%时,金浸出率降低.以原生硫化铜矿为主的含铜金精矿,适当提高焙烧温度、延长焙烧时间、增加初始酸浸酸度可有效降低酸浸渣中氰化易溶铜含量,提高铜浸出率,减弱其对金浸出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铜金精矿 铜形态 酸浸渣 浸出率
原文传递
氰化尾渣还原焙烧-烧渣浮选富集金铜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占林 朱德兵 +1 位作者 郭建东 王其亮 《黄金》 CAS 2021年第4期80-83,共4页
某复杂多金属金精矿采用直接氰化工艺提取金银后产出的氰化尾渣含Au 1.20 g/t、Cu 0.52%、S 47.50%、Fe 41.02%,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采用还原焙烧—烧渣浮选工艺流程回收金、铜等,在最佳条件下,获得的金铜精矿产率为9.52%,金、铜品位... 某复杂多金属金精矿采用直接氰化工艺提取金银后产出的氰化尾渣含Au 1.20 g/t、Cu 0.52%、S 47.50%、Fe 41.02%,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采用还原焙烧—烧渣浮选工艺流程回收金、铜等,在最佳条件下,获得的金铜精矿产率为9.52%,金、铜品位分别为15.20 g/t、6.82%,回收率分别为76.16%、78.20%;铁精矿产率为90.48%,铁品位为65.80%,铁回收率为95.26%,指标良好,实现了氰化尾渣中金、铜、硫、铁等有价元素的高效综合回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化尾渣 还原焙烧 浮选富集 金铜精矿 综合回收
下载PDF
泡沫塑料吸附解析法测金影响因素的探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邹宇 《铜业工程》 CAS 2020年第2期98-100,共3页
针对泡沫塑料吸附解析法应用情况进行讨论,以测定金含量为例,进行了简单的条件分析试验,对泡沫塑料吸附解析法测金的实验过程及关键步骤跟踪分析,并对影响泡沫塑料吸附解析法测金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由实验结果表明在水浴时间40min,硫... 针对泡沫塑料吸附解析法应用情况进行讨论,以测定金含量为例,进行了简单的条件分析试验,对泡沫塑料吸附解析法测金的实验过程及关键步骤跟踪分析,并对影响泡沫塑料吸附解析法测金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由实验结果表明在水浴时间40min,硫脲解析液浓度20g/L,解析液盐酸浓度为1%时,解析液对金的解析效果较好,并有效的提高了测金分析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析法 铜精矿 原子吸收 泡塑吸附
下载PDF
甘肃某难选金铜氧化矿浮选试验研究
7
作者 李恒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1年第1期164-172,共9页
甘肃某难选金铜氧化矿金含量为4.83 g/t,铜含量为1.18%,铜氧化率高达95.87%。铜矿物以难选的硅孔雀石为主,且与脉石矿物关系密切,金与铜矿物呈伴生关系。对原矿工艺矿物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了尾矿中铜、金损失的原因。在磨矿细度为... 甘肃某难选金铜氧化矿金含量为4.83 g/t,铜含量为1.18%,铜氧化率高达95.87%。铜矿物以难选的硅孔雀石为主,且与脉石矿物关系密切,金与铜矿物呈伴生关系。对原矿工艺矿物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了尾矿中铜、金损失的原因。在磨矿细度为-74μm占80%,Na_2S作硫化剂,CuSO_4作活化剂,丁基黄药、羟肟酸和25号黑药作捕收剂的条件下,采用一次粗选,四次扫选,粗精矿再磨后三次精选硫化浮选工艺流程,可获得金品位为86.65 g/t、金回收率为89.11%,铜品位为16.93%、铜回收率为71.92%,银品位为216.24 g/t、银回收率为87.26%的金铜精矿。金铜精矿可采用热压预氧化—无氰化工艺流程回收金铜,该选冶流程可为金铜氧化矿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铜氧化矿 工艺矿物学 硅孔雀石 硫化浮选 组合捕收剂 金铜精矿
下载PDF
复杂金铜精矿富氧底吹——旋浮吹炼的生产实践 被引量:6
8
作者 韩战旗 彭国敏 +2 位作者 郭引刚 俎小凤 王伯义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10,共4页
以复杂金铜精矿为原料,采用富氧底吹熔炼工艺生产高品位冰铜,同时金、银、硒、碲等稀贵金属被富集并与熔炼渣分离;冰铜采用旋浮吹炼生产粗铜。本文叙述了富氧底吹—旋浮吹炼的生产实践,介绍了工艺流程、主要装备以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 以复杂金铜精矿为原料,采用富氧底吹熔炼工艺生产高品位冰铜,同时金、银、硒、碲等稀贵金属被富集并与熔炼渣分离;冰铜采用旋浮吹炼生产粗铜。本文叙述了富氧底吹—旋浮吹炼的生产实践,介绍了工艺流程、主要装备以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金铜精矿 炼铜 底吹熔炼 旋浮吹炼
下载PDF
富氧侧吹熔炼烟气干法收砷工艺技术难点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俊峰 于明飞 《有色冶金节能》 2022年第1期10-13,共4页
以含砷金铜精矿富氧侧吹熔炼烟气干法收砷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烟气中三氧化硫含量、骤冷塔喷枪布局、骤冷塔有效高度、布袋收砷器入口温度等因素对干法收砷效果的影响,并就相关技术控制难点作了研究。通过控制氧气含量可控制烟气中的三氧... 以含砷金铜精矿富氧侧吹熔炼烟气干法收砷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烟气中三氧化硫含量、骤冷塔喷枪布局、骤冷塔有效高度、布袋收砷器入口温度等因素对干法收砷效果的影响,并就相关技术控制难点作了研究。通过控制氧气含量可控制烟气中的三氧化硫含量;取消骤冷塔顶部喷枪,在塔体再增加2支喷枪,可使烟气有效降温;通过增加骤冷塔的高度可延长吸收剂在骤冷塔中的停留时间,使其完全汽化;通过控制骤冷塔喷枪吸收剂的喷洒量,可控制布袋收砷器入口温度维持在150~170℃。上述措施成功应用于生产实践。目前系统投矿量1 900 t/d,投矿砷品位1.5%,收砷量23 t/d,制酸工段净化稀酸含砷量由18 000 mg/L下降至4 000 mg/L;净化工序一级高效洗涤器阻力下降2 000 Pa左右,稀酸压滤渣产量大幅下降;系统运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氧侧吹 含砷金铜精矿 干法收砷 玻璃砷 三氧化硫
下载PDF
某含金铜矿石提高金回收率试验研究及工艺改造 被引量:3
10
作者 庄世明 陈忠 +2 位作者 张宇宗 刘刚明 蒋再云 《黄金》 CAS 2019年第4期54-57,共4页
云南某含金铜矿石金、银品位较低,且分布不均匀,导致原矿品位低矿段的矿石在浮选时铜精矿金品位达不到计价标准,影响企业经济效益。通过工艺矿物学和小型试验研究,以及浮选工艺流程考察,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结合现场生产现状,对工艺... 云南某含金铜矿石金、银品位较低,且分布不均匀,导致原矿品位低矿段的矿石在浮选时铜精矿金品位达不到计价标准,影响企业经济效益。通过工艺矿物学和小型试验研究,以及浮选工艺流程考察,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结合现场生产现状,对工艺进行了不断的优化改造,在保证铜精矿中金达到计价标准的前提下,金回收率逐年提高,2016年达到68. 94%,比2015年的55. 33%提高了13. 61百分点,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金铜矿石 浮选 铜精矿 药剂制度 配矿 优化改造
下载PDF
富氧底吹熔炼处理复杂金铜精矿系统扩能改造技术优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雷 张桧楠 李成林 《有色冶金节能》 2022年第3期25-28,共4页
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增长,某公司富氧底吹熔炼系统处理复杂金精矿的能力逐渐不能满足需求,影响经济效益,需要进行扩能改造。本文从底吹熔炼系统、硫酸系统、电解系统以及烟气处理等方面介绍了富氧底吹熔炼处理复杂金铜精矿系统的扩... 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增长,某公司富氧底吹熔炼系统处理复杂金精矿的能力逐渐不能满足需求,影响经济效益,需要进行扩能改造。本文从底吹熔炼系统、硫酸系统、电解系统以及烟气处理等方面介绍了富氧底吹熔炼处理复杂金铜精矿系统的扩能改造。改造后,富氧底吹熔炼系统的处理量由40 t/h提高至100 t/h,硫酸产能由25万t/a提升至45万t/a,阴极铜产能由5万t/a提高至20万t/a,同时改善工作环境,大幅度地提升了系统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氧底吹 复杂金铜精矿 扩能改造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富氧侧吹处理含砷复杂金铜精矿的生产实践及技术优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俊峰 王雷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4-28,35,共6页
采用火法冶金技术处理含砷复杂金铜精矿主要有富氧底吹熔炼和富氧侧吹熔炼等技术。这两项技术氧势高,使得杂质更利于氧化脱除,但富氧底吹技术存在漏风量大、烟气中三氧化硫含量高、后续烟气无法直接喷水降温收砷等问题。本文从原料成分... 采用火法冶金技术处理含砷复杂金铜精矿主要有富氧底吹熔炼和富氧侧吹熔炼等技术。这两项技术氧势高,使得杂质更利于氧化脱除,但富氧底吹技术存在漏风量大、烟气中三氧化硫含量高、后续烟气无法直接喷水降温收砷等问题。本文从原料成分、工艺流程、主体设备及生产运行情况等方面对某企业采用富氧侧吹熔炼技术处理含砷复杂金铜精矿的生产实践进行了介绍。实践证明,采用富氧侧吹熔炼系统处理含砷复杂金铜精矿具有可处理含砷高的金铜精矿、金属直收率高、烟气收砷品位高等技术优势,针对富氧侧吹系统生产实践中存在的渣量大、铜池及渣池顶部寿命短、泡沫渣易生成、炉体膨胀监测不到位等问题进行优化改进后,取得了较好的生产效果。该生产实践为同行业使用富氧侧吹系统处理含砷复杂金铜精矿提供了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砷复杂金铜精矿 富氧侧吹熔炼技术 富氧底吹熔炼技术 原料成分 工艺流程 技改措施 生产运行
下载PDF
国外某含铜金矿石选矿工艺优化与生产实践
13
作者 杨宇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6-109,共4页
国外某含铜硫化金矿石采用硫(金)浮选—金精矿氰浸—活性炭吸附工艺回收金。由于金精矿中含铜高达1.15%,氰化浸金时,铜矿物不仅影响金的氰化浸出(氰化物对金的选择性不及对铜的选择性),而且铜矿物的浸出大量消耗氰化物,造成氰化物消耗量... 国外某含铜硫化金矿石采用硫(金)浮选—金精矿氰浸—活性炭吸附工艺回收金。由于金精矿中含铜高达1.15%,氰化浸金时,铜矿物不仅影响金的氰化浸出(氰化物对金的选择性不及对铜的选择性),而且铜矿物的浸出大量消耗氰化物,造成氰化物消耗量大;浸出液含铜高,炭吸附金时产生高铜炭,炭浸尾渣除氰漂白粉耗量高;且后续金冶金环节,高铜炭解吸和精炼时间长、成本高,活性炭再生难度大,炭吸附能力下降。为解决因金精矿含铜高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在对金铜混浮—精矿再磨—铜硫(金)分离工艺流程进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现场工艺改造。生产实践证明,采用该工艺处理现场矿石,可取得金品位为13.09 g/t、含铜0.07%、金回收率为35.00%的金精矿和铜品位为14.00%、含金203.69 g/t、金回收率为60.00%、铜回收率为92.00%的铜精矿。工艺改造后,氰化物等药剂用量及生产成本大大降低,金回收率明显提高,并产出了铜精矿,企业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铜金精矿 铜硫(金)分离浮选 含金铜精矿 氰化浸出 炭浸
下载PDF
某铜金氧化矿高氰高碱综合回收金铜试验
14
作者 陈庆根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17,45,共5页
针对某含铜氧化金矿开展高氰高碱综合回收金铜试验。结果表明,在矿石细度-0.074mm占93.54%、氰化钠浓度1000mg/L、矿浆浓度40.00%、浸出时间48h、炭用量10g/L的条件下,金浸出率为89.67%,炭金品位313.20g/t,铜品位1304.48g/t。炭浸贫液... 针对某含铜氧化金矿开展高氰高碱综合回收金铜试验。结果表明,在矿石细度-0.074mm占93.54%、氰化钠浓度1000mg/L、矿浆浓度40.00%、浸出时间48h、炭用量10g/L的条件下,金浸出率为89.67%,炭金品位313.20g/t,铜品位1304.48g/t。炭浸贫液通过酸化法脱铜回收氰根,氰根回收率超过99%,同时铜以品位超过60%铜精矿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铜氧化金矿 高氰高碱 酸化法 铜精矿
下载PDF
巴基斯坦山达克铜金工程冶炼厂达产达标实践
15
作者 王成国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1-33,共3页
介绍了巴基斯坦山达克铜金工程冶炼厂的工艺、达产达标生产的组织及技术指标。
关键词 巴基斯坦山达克铜金工程冶炼厂 反射炉 转炉 铜精矿 达产达标
下载PDF
焙烧脱硫-火试金法测定铅精矿和铜精矿中金和银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全胜 孔令政 +1 位作者 张雷战 杨昆昆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32-936,共5页
将铅精矿或铜精矿样品30.00g平铺于预先铺有20g二氧化硅的方舟中,于试金炉中在750℃焙烧脱硫60min。将脱硫后的样品混合物转移至黏土坩埚中,加入50g碳酸钠,200g氧化铅,20g四硼酸钠作为助熔剂,4.0g淀粉作为还原剂,搅匀后在表面覆盖约5mm... 将铅精矿或铜精矿样品30.00g平铺于预先铺有20g二氧化硅的方舟中,于试金炉中在750℃焙烧脱硫60min。将脱硫后的样品混合物转移至黏土坩埚中,加入50g碳酸钠,200g氧化铅,20g四硼酸钠作为助熔剂,4.0g淀粉作为还原剂,搅匀后在表面覆盖约5mm厚的氯化钠,在试金炉中于1 100℃进行熔融(一次试金),获得30~40g的铅扣。将铅扣在850℃进行灰吹,得到金银合粒。将一次试金的熔渣和灰皿粉碎后置于一次试金用的坩埚中,加入40g碳酸钠,20g四硼酸钠,25g二氧化硅及4.0g淀粉,搅匀并在表面覆盖约5mm厚的氯化钠后,再进行火试金和灰吹处理,得到第二颗金银合粒。两次所得金银合粒合并后,用热硝酸(1+7)溶液进行分金。用重量法或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得金量,用差量法得到银量(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铜、铅、铋、砷和锑等杂质的含量)。回收试验得到金的回收率为99.2%~100%,银的回收率为100%,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7)为0.37%~2.8%(金)和0.28%~2.4%(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试金法 铅精矿 铜精矿 焙烧脱硫
下载PDF
改性木质素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铜精矿中金铂钯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丽飞 陈焱 马德起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9-341,共3页
采用硫代乙醇酸和乙酸酐对木质素进行改性,对所得新型吸附材料改性木质素的结构及其对铜精矿中金、铂、钯离子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搅拌吸附80min达平衡,金、铂、钯的吸附量依次为50,50,25μg·g^(-1)。吸附在改性木质... 采用硫代乙醇酸和乙酸酐对木质素进行改性,对所得新型吸附材料改性木质素的结构及其对铜精矿中金、铂、钯离子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搅拌吸附80min达平衡,金、铂、钯的吸附量依次为50,50,25μg·g^(-1)。吸附在改性木质素上的金、铂、钯离子可用盐酸(1+99)溶液完全洗脱,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此洗脱液中金、铂、钯离子的含量。金、铂和钯的检出限(3SS/N)分别为0.041,0.16,0.16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改性木质素 铜精矿 吸附富集
下载PDF
金铜精矿中性催化加压浸出预处理工艺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滦宁 梁宏伟 +5 位作者 赵淑杰 刘娟丽 陈博 王岚 崔玉果 于长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86-1191,共6页
针对金铜精矿采用中性催化加压预处理工艺,经试验,在温度180℃、氧分压1.8 MPa、催化剂0.14 mol/L的基本条件下,Cu浸出率为99.4%,浸液中残留∑Fe质量浓度仅为3.52 g/L,对后续回收Cu的精炼工艺非常有利。氧化渣以氯化浸金工艺浸出Au、Ag... 针对金铜精矿采用中性催化加压预处理工艺,经试验,在温度180℃、氧分压1.8 MPa、催化剂0.14 mol/L的基本条件下,Cu浸出率为99.4%,浸液中残留∑Fe质量浓度仅为3.52 g/L,对后续回收Cu的精炼工艺非常有利。氧化渣以氯化浸金工艺浸出Au、Ag,浸出率分别为98.2%、90.3%,有价元素回收率高,工艺简单,环境效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铜精矿 中性催化加压浸出 预处理
下载PDF
高铜金精矿焙烧浸出提取金铜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文阁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5-39,共5页
对通常氰化法难以处理的高铜金精矿(Cu15%、Au42g/t)采用焙烧浸出新工艺,可获得金98.74%、铜93.03%的冶炼回收率。建设50t/d规模冶炼厂的投资利税率23.48%,利润率15.94%,内部收益率18... 对通常氰化法难以处理的高铜金精矿(Cu15%、Au42g/t)采用焙烧浸出新工艺,可获得金98.74%、铜93.03%的冶炼回收率。建设50t/d规模冶炼厂的投资利税率23.48%,利润率15.94%,内部收益率18.15%,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铜金精矿 氰化 焙烧 浸出 金精矿
下载PDF
火试金法测定非浮选铜精矿中金银的条件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汪廷龙 罗智 《铜业工程》 CAS 2007年第1期72-73,71,共3页
目前非浮选铜精矿中含杂质种类繁多且含量高,严重干扰金银正常测定,火试金法测定铜精矿中金和银量国家标准方法不能完全适用。文中对火试金方法快速准确分析非浮选铜精矿中金和银量的各种条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火试金 金银 非浮选铜精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