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野生大豆和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杂交后代的适合度分析(英文) 被引量:6
1
作者 阚贵珍 童振峰 +3 位作者 胡振宾 马德元 张国正 喻德跃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7-184,共8页
野生大豆是大豆遗传改良的重要资源。转基因大豆可能对野生大豆资源存在潜在的农业和生态风险。外源基因从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向野生大豆材料的逃逸不仅需要成功的杂交,还要依赖于杂交后代的适合度。因此野生大豆和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 野生大豆是大豆遗传改良的重要资源。转基因大豆可能对野生大豆资源存在潜在的农业和生态风险。外源基因从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向野生大豆材料的逃逸不仅需要成功的杂交,还要依赖于杂交后代的适合度。因此野生大豆和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杂交后代的适合度分析,对评价抗草甘膦转基因逃逸引起的生态风险非常必要。在网室条件下,4个野生大豆材料和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RR能够杂交结实,获得有抗草甘膦基因杂交后代群体F1和F2(江浦野生豆-5×RR)。对杂交后代及其母本野生大豆材料的7个农艺性状进行调查,计算适合度并进行t测验分析。结果表明:在没有草甘膦的选择压力下,杂交后代在一些性状上的相对适合度高于母本野生大豆材料;江浦野生豆 -5 和 RR 杂交 F2代敏感株与抗性株在 7 个农艺性状的相对适合度上均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 杂交后代 适合度
下载PDF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对根际土壤细菌及根瘤菌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沈彬 洪鑫 +3 位作者 曹越平 韩成 刘标 钟文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988-2996,共9页
转基因大豆是全球种植最广泛的转基因作物,抗除草剂是其最主要的转基因特性.微生物群落是土壤质量的监测指标之一,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及配施草甘膦是否影响大豆根际土壤细菌及根瘤菌群落尚不清楚.本研究基于大田试验,以非转基因亲本大... 转基因大豆是全球种植最广泛的转基因作物,抗除草剂是其最主要的转基因特性.微生物群落是土壤质量的监测指标之一,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及配施草甘膦是否影响大豆根际土壤细菌及根瘤菌群落尚不清楚.本研究基于大田试验,以非转基因亲本大豆‘中豆32’为对照(CK),分析转G10-epsps基因耐除草剂大豆SHZD32-01(GR)及配施草甘膦(GR+G)在大豆各生育时期对根际土壤细菌和根瘤菌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GR、GR+G处理对苗期和成熟期根际土壤pH总有机碳(TOC)总氮(TN)、NH+4-N含量等产生影响;GR处理显著增加结荚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丰度及多样性,GR+G处理显著增加结荚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但显著降低苗期和结荚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丰度;GR、GR+G处理改变了部分优势细菌类群的相对丰度,但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优势细菌类群均为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拟杆菌门、绿弯菌门、浮霉菌门和放线菌门;GR、GR+G处理改变了根瘤菌类群的相对丰度,但未影响慢生根瘤菌和中华根瘤菌两种主要大豆根瘤菌的相对丰度,且GR+G处理结荚期根际土壤根瘤菌相对丰度显著降低.环境因子分析显示,根际土壤放线菌和根瘤菌群落丰度主要受土壤pH影响.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或配施草甘膦显著影响结荚期根际土壤细菌和根瘤菌,但其影响随大豆的生长而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 细菌 根瘤菌 ILLUMINA Miseq测序 环境安全评价
原文传递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与野大豆杂交F_(3)代表型性状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佳丽 刘金悦 +2 位作者 纪雪勤 强胜 宋小玲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6-64,共9页
为了评估转基因大豆向野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基因漂移后可能产生的生态风险,选取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携带外源基因cp4-epsps)与野大豆(来自内蒙古包头)杂交F_(2)代种皮颜色为黑色、褐绿色和褐黄色(与野大豆种皮颜色相近)... 为了评估转基因大豆向野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基因漂移后可能产生的生态风险,选取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携带外源基因cp4-epsps)与野大豆(来自内蒙古包头)杂交F_(2)代种皮颜色为黑色、褐绿色和褐黄色(与野大豆种皮颜色相近)的种子,对这些种子萌发产生的F_(3)代植株的19个定量性状和5个定性性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将F_(3)代植株及其亲本进行聚类分析,并对不同组F_(3)代的定量和定性性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F_(3)代幼苗中抗性植株与非抗性植株的分离比符合“5∶1”的孟德尔遗传定律。定量性状中,结实率的变异系数最小(4.65%),其余18个性状的变异系数高于14%,其中,单株种子数的变异系数最大(55.68%)。不同种皮颜色F_(2)代种子萌发产生的F_(3)代植株均以强缠绕型占比最高;F_(3)代植株中,90.7%的果荚为弯镰形或弓形,且80.0%的果荚颜色为黑褐色;黑色种皮F_(2)代种子萌发产生的F_(3)代种皮颜色无性状分离,褐绿色和褐黄色种皮F_(2)代种子萌发产生的F_(3)代种皮颜色均出现性状分离;F_(3)代种子中,82.7%的种子有泥膜。聚类结果显示F_(3)代植株被分为3组。不同组F_(3)代中,Ⅰ组的多数性状最低,且株高等5个性状显著低于野大豆;Ⅱ组的9个性状最高,且单株结荚数等15个性状显著高于野大豆,仅株高显著低于野大豆;Ⅲ组的部分性状最高,且单株结荚数等12个性状显著高于野大豆,株高等3个性状显著低于野大豆。综合比较认为,Ⅱ组的竞争能力最强,Ⅰ组的竞争能力最弱。Ⅰ组的不缠绕型植株占比最高,而Ⅱ和Ⅲ组的强缠绕型植株占比最高。3组F_(3)代的种皮颜色均以黑色占比最高。综上所述,供试的不同组F_(3)代植株均能完成生活史并产生后代。若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的基因通过花粉漂移到野大豆上并成功杂交,则会产生不同适应性杂交后代,增加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 野大豆 杂交F_(3)代 表型性状 性状分离
下载PDF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与内蒙古包头野大豆杂交F_(2)适合度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纪雪勤 刘金悦 +3 位作者 胡玉琪 盛泽文 强胜 宋小玲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98-709,共12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与野大豆基因流动后可能产生的生态风险。[方法]以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TS(父本)和内蒙古包头野大豆WS(母本)人工杂交F_(1)的自交种F_(2)为对象,研究F_(2)在农田土和荒地土2种土壤以及无杂草竞争和...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与野大豆基因流动后可能产生的生态风险。[方法]以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TS(父本)和内蒙古包头野大豆WS(母本)人工杂交F_(1)的自交种F_(2)为对象,研究F_(2)在农田土和荒地土2种土壤以及无杂草竞争和有杂草竞争2种种植条件下的适合度;并观察不同硬实率的F_(2)自交种子的种皮结构。[结果]F_(2)的出苗率为75.00%,显著高于WS,但低于TS。对于单株结荚数、单株饱粒数,4种种植方式下,F_(2)均显著低于WS;除在混种荒地土下F_(2)低于TS外,其他条件均高于TS或与TS相当。F_(2)的株高、百粒重以及地上部干生物量均显著高于WS,但低于TS。F_(2)自交种子出现种皮色和硬实率的明显分化,且种脐的开放程度及种皮表面是否有凹陷小孔是影响硬实率的关键因素。[结论]F_(2)均能完成生活史,且产生饱满种子,说明转基因大豆的花粉漂移到野大豆并产生杂交后代,杂交后代在自然环境中有生存定植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大豆 野大豆 F_(2) 适合度 硬实率
下载PDF
杂草环境下转EPSPS基因大豆NZL06-698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黄鹞 郭汝清 刘标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66-871,共6页
为研究转EPSPS基因大豆NZL06-698在杂草环境中的生态适应性,试验设置杂草处理模拟野外环境,研究转基因大豆NZL06-698(GT698)的生存竞争能力以及外源EPSPS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相同处理下转基因大豆GT698的株高(R8期)、百粒重显著... 为研究转EPSPS基因大豆NZL06-698在杂草环境中的生态适应性,试验设置杂草处理模拟野外环境,研究转基因大豆NZL06-698(GT698)的生存竞争能力以及外源EPSPS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相同处理下转基因大豆GT698的株高(R8期)、百粒重显著高于亲本大豆蒙豆12(MD12),但单株产量、单株籽粒数、结实率显著低于亲本大豆,说明外源基因的存在并未增强转基因大豆的生存竞争力,且转基因大豆在野外的生存竞争能力与亲本大豆相比较弱。试验注意到,杂草环境对转EPSPS基因大豆的生长有明显的限制作用,杂草处理下转基因大豆的单株产量、单株籽粒数、百粒重、结实率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ELISA检测结果表明,转基因大豆叶片及籽粒中外源EPSPS蛋白在杂草处理及对照中均正常表达,且两种处理下的EPSPS蛋白表达量无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表明杂草环境中转基因大豆的EPSPS蛋白正常表达,正常提供抗草甘膦性状,但是外源基因的存在并没有增加转基因大豆的生存竞争能力,且转基因大豆的生长受到杂草环境的显著抑制,由此得出结论:与亲本大豆相比,转EPSPS基因大豆NZL06-698在野外环境中生态适应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EPSPS基因大豆 生存竞争能力 EPSPS蛋白
下载PDF
基于模式匹配算法的转基因大豆DNA快速检测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杨萍 王海清 +1 位作者 王宇 岳江涛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8年第6期22-24,共3页
为实现基因大豆DNA序列的快速检测,以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的DNA序列为材料,比较模式匹配的KMP算法和BF算法查找相同基因的效率和准确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KMP算法的效率比BF算法效率高,能够提高转基因大豆的检测效率。
关键词 基因匹配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 DNA序列 BF算法 KMP匹配算法
下载PDF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对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刚 赵建宁 杨殿林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0-104,共5页
采用DGGE-cloning测序技术研究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在生长期内对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分析表明,不同生长期内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与非转基因大豆根际土壤细菌16S rDNADGGE指纹图谱谱形相似,仅在出苗期和鼓粒期出现两条差异带,... 采用DGGE-cloning测序技术研究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在生长期内对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分析表明,不同生长期内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与非转基因大豆根际土壤细菌16S rDNADGGE指纹图谱谱形相似,仅在出苗期和鼓粒期出现两条差异带,分别属于芽单胞菌门(UnculturedGemmatimonadetes bacterium clone,缺失)和壁厚菌门(Uncultured Firmicutes bacterium cloneGASP-KC3W1_H04,增加);不同生长期内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与非转基因大豆根际土壤细菌16SrDNA DGGE指纹图谱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无显著差异。因此,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对土壤细菌多样性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 根际土壤 细菌多样性 DGGE-cloning测序技术
下载PDF
GC-MS法同时测定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中多种除草剂的残留量 被引量:3
8
作者 何龙凉 陈延伟 +2 位作者 李小琴 杨怀军 韦新红 《大众科技》 2019年第12期17-19,共3页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GC-MS)同时测定防城港口岸进境的不同原产国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Roundup Ready Soybean,简称RR大豆)中氟乐灵、甲草胺、异丙甲草胺、吡氟禾草灵、烯禾啶的残留量...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GC-MS)同时测定防城港口岸进境的不同原产国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Roundup Ready Soybean,简称RR大豆)中氟乐灵、甲草胺、异丙甲草胺、吡氟禾草灵、烯禾啶的残留量。方法为采集原产自美国、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的RR大豆各3批,样品磨碎过筛以乙腈(含1%乙酸)为萃取剂用加速萃取仪进行萃取,萃取液过Envi-18固相萃取柱,再经Sep-Pak Carbon/NH2双层柱进一步净化后,加入20μL环氧七氯内标溶液,用正己烷定容至1 mL供GC-MS分析。结果表明,氟乐灵、甲草胺、异丙甲草胺、吡氟禾草灵和烯禾啶在不同浓度范围内的线性良好(r>0.99),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77.4%~92.5%,相对标准偏差为4.5%~10.1%,定量下限0.01~0.05 mg/kg。该分析方法,方法准确可靠,回收率和精密度符合残留检测要求,对提高进口转基因大豆监管工作效率和进一步分析评估转基因大豆的食用安全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除草剂
下载PDF
Establishment of PCR-ELISA for Detecting Glyphosate Resistant Transgenic Soybean 被引量:1
9
作者 Yuan Qiang Wei Yun-min +5 位作者 Fu Ming-ming Qiu You-wen Wen Hong-tao Zhang Ming-hui Liu Ying Ao Jin-xia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6年第2期45-51,共7页
A PCR-ELISA method for detecting the glyphosate resistant transgenic soybean was established and optimi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key parameters of PCR-ELISA were as follows: the concentration of digoxin tag pr... A PCR-ELISA method for detecting the glyphosate resistant transgenic soybean was established and optimi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key parameters of PCR-ELISA were as follows: the concentration of digoxin tag probe was 0.5 μmol · L^-1, the time of hybridization reaction was 15 min and the chromogenic reaction should last for 30 min. The sensitivity and the repeatability of our PCR-ELISA method were evaluated,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t could be detected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DNA template from transgenic soybean samples was 0.01% or higher, and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this method was less than 5% in our research condition.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PCR-ELISA method establishment in this study had good repeatability and high precision for detecting the transgenic soybean s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 ELISA glyphosate resistant transgenic soybea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