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发酵提高甘草渣中黄酮类物质提取率的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艳宾 张琴 +2 位作者 陶呈宇 柴娟 贺江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6-159,共4页
针对甘草经加工后所产生的大量残渣,选用白腐菌(黄孢原毛平革菌)与一株纤维素分解青霉菌,研究单菌种发酵与混合菌发酵处理对甘草渣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乙醇直接提取法相比,经微生物发酵处理均能有效提高甘草黄酮的得... 针对甘草经加工后所产生的大量残渣,选用白腐菌(黄孢原毛平革菌)与一株纤维素分解青霉菌,研究单菌种发酵与混合菌发酵处理对甘草渣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乙醇直接提取法相比,经微生物发酵处理均能有效提高甘草黄酮的得率。其中经白腐菌、纤维素分解菌发酵后黄酮得率分别为0.89%、0.87%,比乙醇直接提取法的黄酮得率(0.66%)提高了34.85%、31.82%;白腐菌与纤维素分解菌混合发酵处理,黄酮得率达到1.32%,与乙醇直接提取法相比,提高了100%,比白腐菌、纤维素分解菌单菌发酵分别高出48.31%、51.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发酵 甘草渣 黄酮 提取
下载PDF
云芝发酵处理对甘草渣中总黄酮提取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艳宾 张琴 +1 位作者 贺江舟 门志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82-186,共5页
以甘草加工后的残渣为原料,采用固态发酵方式研究云芝发酵作用对甘草渣中总黄酮分离提取的影响,并以甘草总黄酮得率为指标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与乙醇直接提取法相比,云芝发酵处理能有效提高甘草总黄酮的得率;发酵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 以甘草加工后的残渣为原料,采用固态发酵方式研究云芝发酵作用对甘草渣中总黄酮分离提取的影响,并以甘草总黄酮得率为指标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与乙醇直接提取法相比,云芝发酵处理能有效提高甘草总黄酮的得率;发酵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发酵温度、发酵料含水率、发酵时间对总黄酮得率影响较大;最终确定云芝发酵法提取甘草渣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添加0.2g/L酒石酸铵作为氮源,将甘草渣发酵料含水率调至55%,接种云芝菌于28℃发酵3d,在该工艺条件下,总黄酮得率达到1.18%,比乙醇直接提取法的总黄酮得率(0.62%)提高了90.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渣 云芝 发酵 总黄酮 提取
下载PDF
亚临界水萃取甘草残渣共提取甘草总黄酮及低聚糖 被引量:6
3
作者 吴昊 杨玉 +5 位作者 王悦庆 姜岷 余颜辉 董维亮 储震宇 周俊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5-31,共7页
以甘草残渣为原料,开展亚临界水萃取(SWE)甘草总黄酮及低聚糖的研究。由木质纤维素含量的测定及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检测结果表明:在亚临界水萃取甘草总黄酮过程中,甘草残渣中的木质纤维素存在溶出现象,且以半纤维素为主,并伴随低聚糖... 以甘草残渣为原料,开展亚临界水萃取(SWE)甘草总黄酮及低聚糖的研究。由木质纤维素含量的测定及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检测结果表明:在亚临界水萃取甘草总黄酮过程中,甘草残渣中的木质纤维素存在溶出现象,且以半纤维素为主,并伴随低聚糖的生成;升高温度可促进木质纤维素解聚,从而提高甘草总黄酮和低聚糖的提取率,但长时间高温萃取会造成甘草总黄酮的降解和低聚糖的分解,并加速了木质素的溶出,对提取形成阻碍。通过正交设计优化的萃取条件为甘草残渣粒径250~425μm、液固比15 mL/g、185℃萃取135 min。在此萃取条件下,甘草总黄酮提取率为2.81%,低聚糖提取率为9.6%(其中81.3%为低聚木糖)。该研究表明亚临界水萃取可实现甘草总黄酮与低聚糖的共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残渣 亚临界水萃取 甘草总黄酮 低聚糖 木质纤维素
下载PDF
甘草渣中碱木质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赵俭波 陈新萍 姜建辉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1年第3期42-45,共4页
采用一般碱法从甘草渣中提取木质素,以水浴温度、恒温时间、碱液用量、碱液浓度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确定了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水浴温度40℃、恒温时间2.5 h、碱液浓度0.8 mol/L、碱液用量30 mL/g,木质素的提取率为4.88%。碱木质素... 采用一般碱法从甘草渣中提取木质素,以水浴温度、恒温时间、碱液用量、碱液浓度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确定了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水浴温度40℃、恒温时间2.5 h、碱液浓度0.8 mol/L、碱液用量30 mL/g,木质素的提取率为4.88%。碱木质素的总羟基、酚羟基和醇羟基含量分别为5.43%、3.18%、2.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渣 碱木质素 提取工艺
下载PDF
超声法联合提取甘草渣中多糖和甘草酸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李炳奇 刘振华 马燕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6年第4期26-28,共3页
目的:搜寻超声条件下联合提取甘草渣中多糖和甘草酸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以超声时间、提取温度及固液比为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选择L9(33)正交表,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和甘草酸的含量作为综合评价指标。结果:在超声条件下... 目的:搜寻超声条件下联合提取甘草渣中多糖和甘草酸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以超声时间、提取温度及固液比为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选择L9(33)正交表,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和甘草酸的含量作为综合评价指标。结果:在超声条件下联合提取甘草渣中多糖和甘草酸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45℃,固液比1:10,提取时间75(25,25,25)min,最佳提取条件下多糖和甘草酸的含量分别为2.329%和6.5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渣 甘草多糖 甘草酸 超声提取
下载PDF
均匀设计优化微生物混合发酵提取甘草渣中黄酮物质工艺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琴 李艳宾 +2 位作者 王文华 杨疆 李芬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9-232,共4页
为实现甘草渣中黄酮物质的高效分离提取,选取发酵主要影响因素,以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均匀设计法分别对黄孢原毛平革菌(PC菌)与纤维素分解真菌Q59、云芝与Q59两组混合发酵处理进行优化。结果显示,PC+Q59处理黄酮得率的理论最优组合... 为实现甘草渣中黄酮物质的高效分离提取,选取发酵主要影响因素,以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均匀设计法分别对黄孢原毛平革菌(PC菌)与纤维素分解真菌Q59、云芝与Q59两组混合发酵处理进行优化。结果显示,PC+Q59处理黄酮得率的理论最优组合为:每10g甘草渣中接种PC菌0.5mL,接种Q592mL,发酵温度为30℃,发酵料含水率61%,氮源酒石酸铵的浓度为0.4g/L,发酵时间3d,预测黄酮得率为1.59%;云芝+Q59处理黄酮得率的理论最优组合为:每10g甘草渣中接种直径为0.6cm云芝菌块5块,接种Q592mL,发酵温度为28℃,发酵料含水率67%,氮源浓度为0.1g/L,发酵时间3d,预测黄酮得率为1.25%。验证结果与预测值接近,PC+Q59、云芝+Q59两处理的实际黄酮得率分别为1.51%、1.29%,分别比乙醇直接提取法提高了156.45%、108.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设计 优化 混合发酵 甘草渣 黄酮
原文传递
大孔树脂对甘草渣总黄酮吸附分离特性及工艺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袁茹楠 胡浩斌 +1 位作者 韩舜禹 王宗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99-205,共7页
探讨了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甘草渣中总黄酮的吸附分离特性并确定纯化工艺。通过对5种树脂进行静态吸附解吸实验,筛选出适宜的大孔树脂(AB-8和SP825)对其热力学、动力学特性进行考察,并优化分离纯化工艺条件。动力学研究表明,拟二级动力学... 探讨了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甘草渣中总黄酮的吸附分离特性并确定纯化工艺。通过对5种树脂进行静态吸附解吸实验,筛选出适宜的大孔树脂(AB-8和SP825)对其热力学、动力学特性进行考察,并优化分离纯化工艺条件。动力学研究表明,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很好的描述2种大孔树脂(AB-8和SP825)的整个吸附过程。热力学研究表明,2种树脂对甘草渣总黄酮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吸附过程是放热的,而且是物理吸附的过程。AB-8大孔树脂对甘草渣总黄酮的最佳分离纯化工艺为:甘草渣提取液上样浓度1.089 mg/m L,上样体积2 BV,上样流速3 m L/min,之后用3 BV 80%乙醇洗脱,洗脱流速1.5 m L/min,此时解吸率达91.67%,此条件纯化后总黄酮的纯度提高到53.43%。AB-8大孔树脂用于甘草渣总黄酮的纯化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吸附树脂 甘草渣 总黄酮 吸附特性 纯化
下载PDF
甘草渣总黄酮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EPR检测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娟 卿德刚 +3 位作者 卢景芬 倪慧 孙宇 贾晓光 《西部中医药》 2015年第1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甘草渣总黄酮体外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方法:利用电子顺磁共振(EPR)技术检测不同浓度甘草渣总黄酮和甘草查耳酮甲对体外·OH的清除能力。结果:甘草渣总黄酮在0.25~25 mg/mL范围内清除·OH能力随... 目的:探讨甘草渣总黄酮体外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方法:利用电子顺磁共振(EPR)技术检测不同浓度甘草渣总黄酮和甘草查耳酮甲对体外·OH的清除能力。结果:甘草渣总黄酮在0.25~25 mg/mL范围内清除·OH能力随浓度增加呈上升趋势,且相同浓度时其清除·OH能力高于甘草查耳酮甲。结论:甘草渣总黄酮有明显清除自由基作用,该方法、结果可作为有效活性成分的初步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渣 黄酮 电子顺磁共振 羟基自由基
下载PDF
甘草渣木质素对红葡萄酒泥的絮凝工艺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海滨 王万强 +2 位作者 王伟 赵俭波 刘建刚 《广州化工》 CAS 2014年第18期63-65,共3页
为提高红葡萄酒出酒率,回收利用酒泥,采用甘草渣木质素对酒泥絮凝脱汁,以木质素用量、絮凝温度、搅拌时间为单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确定了其最佳絮凝工艺条件为:木质素用量2.5 g/100 mL,絮凝温度30℃,搅拌时间10 min,葡萄酒收率为49.5%,... 为提高红葡萄酒出酒率,回收利用酒泥,采用甘草渣木质素对酒泥絮凝脱汁,以木质素用量、絮凝温度、搅拌时间为单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确定了其最佳絮凝工艺条件为:木质素用量2.5 g/100 mL,絮凝温度30℃,搅拌时间10 min,葡萄酒收率为49.5%,滤饼含水率为9.04%,降低了127.32%,滤液澄清透明,澄清度为89.72%,提高了36.97%,色度为0.695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渣木质素 葡萄酒泥 絮凝工艺
下载PDF
甘草药渣降解菌的筛选及其产酶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曾飞 张森 +3 位作者 钱大玮 朱振华 周嘉琳 段金廒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5-131,共7页
筛选能够有效降解甘草药渣的菌株,优化菌株的纤维素酶生产工艺。从腐烂的甘草及土壤中筛选甘草药渣降解菌,结合形态学观察及18S r DNA测序确定菌株的分类地位;考察了不同因素对菌株发酵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分析法确定菌株最佳产酶条件... 筛选能够有效降解甘草药渣的菌株,优化菌株的纤维素酶生产工艺。从腐烂的甘草及土壤中筛选甘草药渣降解菌,结合形态学观察及18S r DNA测序确定菌株的分类地位;考察了不同因素对菌株发酵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分析法确定菌株最佳产酶条件;利用菌株生产的纤维素酶对甘草药渣进行酶解研究。确定分离菌株为Penicillium oxalicum,命名为草酸青霉G2。正交分析结果表明,药渣含量、发酵时间对G2的发酵有显著影响(P<0.05,P<0.05);在最佳产酶工艺条件下,测得G2滤纸酶活力3.43 U/m L、内切酶活力16.89 U/m Lu;甘草药渣的酶解结果表明,G2生产的纤维素酶(G2酶)对甘草药渣的酶解效率优于商品酶。此外,甘草药渣经酶解以后,甘草总黄酮提取率明显升高。对甘草药渣降解菌的筛选以及对菌株的产酶工艺研究,旨在为合理利用甘草药渣以及生产成本低廉、性能优良的纤维素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药渣 纤维素酶 草酸青霉
下载PDF
RP-HPLC测定不同产地光果甘草废渣中光甘草定含量 被引量:7
11
作者 闵杰 木合布力.阿布力孜 +1 位作者 孟磊 李宏智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37-640,共4页
目的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由不同产地光果甘草制备的甘草废渣中光甘草定的含量。方法对4种产地的光果甘草用同一种水提法制备甘草废渣;再用不同提取法制备6种总黄酮粗提物;采用SymmetryC18反相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冰醋酸(55... 目的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由不同产地光果甘草制备的甘草废渣中光甘草定的含量。方法对4种产地的光果甘草用同一种水提法制备甘草废渣;再用不同提取法制备6种总黄酮粗提物;采用SymmetryC18反相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冰醋酸(55∶44∶1),检测波长为282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测定各样品中光甘草定的含量。结果光甘草定在0.09~0.45mg·mL-1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100.2%,RSD为0.89%。6种总黄酮粗提物中光甘草定含量分别为1.31%,1.16%,1.59%,2.93%,0.98%,0.85%;4种甘草废渣中,光甘草定含量分别为0.225%,0.290%,0.211%,0.218%。结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适用于光果甘草中光甘草定的含量测定。4种光果甘草废渣中,新疆和静的光果甘草废渣所含光甘草定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产地的光果甘草废渣。此外,利用甲醇回流提取法制备光甘草定时,提取率和总黄酮出膏率都高于乙醇回流提取法和甲醇超声提取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光果甘草废渣 光甘草定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