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赤藓糖醇发酵工艺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杨晓伟 吴燕 +2 位作者 吕惠敏 王卫华 陆茂林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5年第4期63-65,共3页
赤藓糖醇的制备方法主要为微生物发酵法。为提高圆酵母(Torulasp.)B84512转化葡萄糖生产赤藓糖醇的发酵产量,采用控制发酵过程中葡萄糖起始浓度(30.0%)、中间流加葡萄糖浆的工艺使总葡萄糖糖浓度达到40%,发酵120h可产赤藓糖醇162.5gL,... 赤藓糖醇的制备方法主要为微生物发酵法。为提高圆酵母(Torulasp.)B84512转化葡萄糖生产赤藓糖醇的发酵产量,采用控制发酵过程中葡萄糖起始浓度(30.0%)、中间流加葡萄糖浆的工艺使总葡萄糖糖浓度达到40%,发酵120h可产赤藓糖醇162.5gL,生产率为1.35gL·h,而不采取中间流加工艺,起始葡萄糖浓度为40.0%,发酵120h可产赤藓糖醇120gL,生产率为1.00gL·h。通过研究发现在赤藓糖醇发酵过程中采取中间流加葡萄糖工艺,能大大提高赤藓糖醇的发酵水平,提高幅度达30-35%,生产率也有相应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藓糖醇 发酵工艺 制备方法 圆酵母 葡萄糖浓度
下载PDF
发酵过程葡萄糖在线检测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16
2
作者 高学金 刘广生 +5 位作者 程丽 耿凌霄 薛吉星 贾之阳 齐咏生 王普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945-1949,共5页
发酵工艺中的高温蒸气灭菌过程使得传统"酶膜"方式葡萄糖生物传感器不能在线使用,导致不能实时控制葡萄糖的补加量,进而影响发酵的质量和产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构建了一套用于发酵过程的葡萄糖在线检测系统。利用研... 发酵工艺中的高温蒸气灭菌过程使得传统"酶膜"方式葡萄糖生物传感器不能在线使用,导致不能实时控制葡萄糖的补加量,进而影响发酵的质量和产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构建了一套用于发酵过程的葡萄糖在线检测系统。利用研制的耐高温的"酶液"方式葡萄糖生物传感器解决了"酶膜"方式传感器高温后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利用研制的耐高温的透析取样系统解决了在线取样难题。实验表明:本传感器对葡萄糖的灵敏度达到0.259 nA/(mg/L);检出限为0.7 mg/L。对于500 mg/L葡萄糖浓度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02%;在0~1000 mg/L范围内,系统响应信号与葡萄糖浓度呈线性关系;本系统与商品化SBA-40E生物传感分析仪离线测量结果相比,呈现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且线性相关方程的斜率k≈1。利用此检测系统对大肠杆菌发酵过程中的葡萄糖浓度进行了在线测量,并与SBA-40E生物传感分析仪离线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过程 葡萄糖浓度 在线测量 酶注射式 生物传感器
下载PDF
锦鲫幼鱼的社群等级地位及其与标准代谢率、血糖和临界游泳能力的关系 被引量:16
3
作者 陈永鹏 曹振东 付世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940-1945,共6页
在(25.0±0.5)℃实验室条件下,考查标记后体重相近的30尾锦鲫幼鱼(3.5±0.1g)的标准代谢(standard metabolic rate,SMR),然后将实验鱼分为10个组(每组3尾);分别以好斗行为和摄食成功率两个指标将各组实验鱼评估为3个不同的社群... 在(25.0±0.5)℃实验室条件下,考查标记后体重相近的30尾锦鲫幼鱼(3.5±0.1g)的标准代谢(standard metabolic rate,SMR),然后将实验鱼分为10个组(每组3尾);分别以好斗行为和摄食成功率两个指标将各组实验鱼评估为3个不同的社群等级;再分别测定各等级地位实验鱼的SMR、血糖浓度和临界游泳速度(critical swimming speed,Ucrit)。结果显示:锦鲫幼鱼3个等级地位由高到低的摄食成功率分别为(51.2±1.61)%、(29.3±1.87)%、(19.5±0.73)%;好斗行为指标得分分别为(8.1±0.30)、(1.9±0.30)、0.0,两个评估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Ucrit分别为(35.5±0.22)、(33.7±0.66)、(29.8±1.02)cm/s,血糖浓度分别为(3.4±0.22)、(4.2±0.30)、(4.5±0.33)mmol/L(P<0.05);而评估前、后各等级之间实验鱼的SMR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锦鲫幼鱼存在着明显社群等级分化的现象;好斗行为和摄食成功率两个指标分别对社群等级地位的评估结果具有显著的一致性;实验鱼等级地位越高其游泳能力越强,血糖浓度越低;这一现象提示,高等级地位的鱼受到较低的社群胁迫且具有较高的生理适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鲫(Carassius auratus) 社群等级 标准代谢率 血糖浓度 临界游泳速度
下载PDF
在线推定和控制葡萄糖浓度改善谷氨酸发酵性能 被引量:10
4
作者 曹艳 丁健 +2 位作者 段作营 刘立明 史仲平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19-1624,共6页
谷氨酸发酵过程一般需要定时、人工分批式地添加葡萄糖。该流加操作方式会引起发酵罐内葡萄糖浓度的剧烈波动,不利于高效、稳定的谷氨酸生产。谷氨酸发酵具有显著的非增殖耦联特征,产酸期葡萄糖耗量与氨水耗量存在非常明显的关联性。通... 谷氨酸发酵过程一般需要定时、人工分批式地添加葡萄糖。该流加操作方式会引起发酵罐内葡萄糖浓度的剧烈波动,不利于高效、稳定的谷氨酸生产。谷氨酸发酵具有显著的非增殖耦联特征,产酸期葡萄糖耗量与氨水耗量存在非常明显的关联性。通过在线计量氨水耗量推定糖耗以及葡萄糖浓度,可比较准确地将谷氨酸发酵产酸期的糖浓度控制在预先设定的水平。当糖浓度控制在5g/L^10g/L的低水平时,最终谷氨酸浓度可以达到80g/L的较高水平,高糖浓度下的渗透压效应有望得到缓解,有利于发酵生产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发酵 流加操作 葡萄糖浓度.在线控制
原文传递
基于光声谱法的无创血糖在体检测 被引量:10
5
作者 吕鹏飞 陆志谦 +2 位作者 何巧芝 王倩 赵辉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01-1308,共8页
为了实现血糖无创在体检测,解决测量灵敏度低、激励源波动影响大、病患体温干扰严重等难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温度补偿的差动光声测量方法,该方法可以大幅度抑制温度的影响。采用两个相同的光声池分别容纳被测血液和纯水,分别获取测量光... 为了实现血糖无创在体检测,解决测量灵敏度低、激励源波动影响大、病患体温干扰严重等难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温度补偿的差动光声测量方法,该方法可以大幅度抑制温度的影响。采用两个相同的光声池分别容纳被测血液和纯水,分别获取测量光声信号和参考光声信号。首先,改变两个光声池的液体温度,测定两路光声信号的温度系数;然后,分别对两路光声信号进行温度补偿和修正,消除温度的影响;最后将两路光声信号进行比值处理,抑制光源强度波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还使用组织工程皮肤安体肤来模拟人体皮肤环境,探究皮肤对激光和光声信号的透过性。测试结果表明,低浓度下葡萄糖光声信号强度和浓度的线性拟合直线的拟合度可以达到0.9706,证实了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模拟皮肤的不同位置对激光的穿透率不同,平均透光率为53.88%,皮肤对光声信号的平均透过率为94.50%。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血糖在体无创检测的实现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声光谱 葡萄糖浓度 温度补偿 差动 血清 模拟皮肤
下载PDF
基于微型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器的葡萄糖浓度测量技术 被引量:6
6
作者 黄显 栗大超 +3 位作者 徐可欣 于海霞 黄福祥 胡小唐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5B期2072-2076,共5页
葡萄糖是生物体和食品中普遍含有的一种重要物质,其浓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生物体功能的正常发挥和食品的质量,因此检测葡萄糖的浓度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利用微型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器构造了葡萄糖测量实验系统,并通过葡萄糖溶液... 葡萄糖是生物体和食品中普遍含有的一种重要物质,其浓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生物体功能的正常发挥和食品的质量,因此检测葡萄糖的浓度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利用微型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器构造了葡萄糖测量实验系统,并通过葡萄糖溶液浓度的测量实验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评估,对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测量结果的数据处理方法.实验系统对葡萄糖溶液的分辨率达到了6.25mg/L,其精度高于其他采用折射率测量方法能够获得的葡萄糖溶液浓度的测量值.实验结果表明微型化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测量装置在工业和医疗上的检测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系统 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器 葡萄糖 浓度测量 GGBP蛋白
下载PDF
用近红外光谱法测量分析全血的血糖浓度 被引量:7
7
作者 丁东 张洪艳 +3 位作者 王丽秋 周伟东 王喜明 申铉国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28-330,共3页
文中利用透射实验测量了全血的近红外光谱,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LeastSquare,简写为PLS)选择包含有葡萄糖特征峰的谱段,建立了回归模型,得到了葡萄糖浓度的拟合曲线,分析拟合曲线与真值的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999,误差小于0.13mmol/l... 文中利用透射实验测量了全血的近红外光谱,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LeastSquare,简写为PLS)选择包含有葡萄糖特征峰的谱段,建立了回归模型,得到了葡萄糖浓度的拟合曲线,分析拟合曲线与真值的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999,误差小于0.13mmol/l。实验结果表明:用近红外光谱的方法可以实现全血血糖浓度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血 血糖浓度 近红外光谱 最小二乘法 糖尿病
下载PDF
基于液体旋光效应的葡萄糖浓度测量 被引量:9
8
作者 黄贞 梁恩恩 +3 位作者 林雪桂 黄明俊 曾志明 钟惠婵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4-139,共6页
葡萄糖浓度是溶液的主要参量之一。根据葡萄糖溶液的旋光效应,结合电机调制检偏器,通过双光路同步检测,测量两路调制信号的相位差从而得到待测葡萄糖溶液的浓度。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浓度范围为0%~50%(质量分数)的葡萄糖溶液,测量最大相... 葡萄糖浓度是溶液的主要参量之一。根据葡萄糖溶液的旋光效应,结合电机调制检偏器,通过双光路同步检测,测量两路调制信号的相位差从而得到待测葡萄糖溶液的浓度。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浓度范围为0%~50%(质量分数)的葡萄糖溶液,测量最大相对误差约为6.48%。本设计解决了旋光角度测量受机械转动装置限制的问题,测量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测量快捷、抗干扰性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葡萄糖浓度 旋光效应 激光
原文传递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唾液分泌率及其葡萄糖的质量浓度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郭斌 谢思静 +4 位作者 安振梅 阙克华 杨帆 刘静 周学东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494-496,共3页
目的比较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老年人非刺激性唾液分泌率和唾液葡萄糖的质量浓度,从宿主因素方面评价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患龋风险。方法随机筛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科住院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0例(糖尿病组)、健康老年人20例(对照... 目的比较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老年人非刺激性唾液分泌率和唾液葡萄糖的质量浓度,从宿主因素方面评价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患龋风险。方法随机筛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科住院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0例(糖尿病组)、健康老年人20例(对照组),收集其5 min非刺激性唾液,计算唾液分泌率并测定其葡萄糖的质量浓度。结果糖尿病组非刺激性唾液分泌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糖尿病组唾液葡萄糖的质量浓度大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唾液葡萄糖的质量浓度较健康老年人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糖尿病 唾液分泌率 唾液葡萄糖 质量浓度
下载PDF
不同葡萄糖浓度全合一营养液体外稳定性评估 被引量:8
10
作者 陆丽娜 汤庆娅 +5 位作者 刘晓曼 黄可人 王位苹 王莹 吴江 蔡威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 评估不同时间点添加不同葡萄糖浓度全合一营养液的稳定性,为提高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根据临床应用情况,设计5组不同配方静脉营养液,其中葡萄糖终浓度分别为5%、10%、15%、20%和25%,其他营养素浓度每组相同.配... 目的 评估不同时间点添加不同葡萄糖浓度全合一营养液的稳定性,为提高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根据临床应用情况,设计5组不同配方静脉营养液,其中葡萄糖终浓度分别为5%、10%、15%、20%和25%,其他营养素浓度每组相同.配制后的营养液于室温下(25±2)℃储存,分别在0、12、24、48、72 h时观察营养液外观变化,应用扫描电镜测量脂肪颗粒大小,并行营养液渗透浓度和pH值测定.结果 (1)肉眼观察各组营养液配制后0、12、24、48、72 h无颜色变化,未观察到沉淀、分层现象.(2)每组全合一营养液在不同时间点脂肪颗粒平均粒径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内=1.255,P=0.324; F组间 =0.025,P=0.998; F交互=1.005,P=0.489).72 h内,各组脂肪颗粒平均直径均<0.5 μm,各组均未见到直径>5.0 μm的脂肪颗粒.(3) 72 h内,所有营养液pH值波动于6.08 ±0.00~6.37±0.01之间.不同时间点5组营养液间pH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内=3 452.846,P=0.000; F组间=4 655.250,P=0.000; F交互=1.952,P=0.079).(4) 72 h内,所有营养液平均渗透浓度波动于(609.3±2.3)~(1 625.2±3.5) mOsm/L之间.不同时间点5组营养液间平均渗透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内=176 195.911,P=0.000; F组间=14.732,P=0.006; F交互 =1.203,P=0.343).结论 全合一营养液中葡萄糖终浓度为5% ~ 15%时,脂肪颗粒、pH值和渗透压均在安全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合一营养液 葡萄糖浓度 脂肪颗粒 稳定性
原文传递
锇聚合物修饰的低浓度葡萄糖传感器制备与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红敏 刘春秀 +5 位作者 姜利英 刘剑 杨庆德 郭宗慧 王利 蔡新霞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5-218,共4页
将锇氧化还原聚合物与辣根过氧化酶共价交联修饰薄膜金电极,使用戊二醛交联固定葡萄糖氧化酶制得葡萄糖传感器,对传感器的制备条件和其对低浓度葡萄糖的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在-0.1V(vs.Ag|AgCl)电位下,该传感器的背景电流小于1nA,检出... 将锇氧化还原聚合物与辣根过氧化酶共价交联修饰薄膜金电极,使用戊二醛交联固定葡萄糖氧化酶制得葡萄糖传感器,对传感器的制备条件和其对低浓度葡萄糖的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在-0.1V(vs.Ag|AgCl)电位下,该传感器的背景电流小于1nA,检出限为1μM,小于400μM范围内灵敏度为2900nAμM-1(相关系数R=0.998),且能够消除抗坏血酸对葡萄糖测定的干扰,实现了低浓度葡萄糖的测定,为实现血糖的无创监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锇氧化还原聚合物 葡萄糖传感器 低浓度 无创监测.
下载PDF
基于腐蚀光纤的温度及葡萄糖溶液浓度传感器 被引量:8
12
作者 马健 郑羽 余海湖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6-143,共8页
提出并制备了一种基于本征倏逝波原理的温度及葡萄糖溶液浓度传感器.通过研究腐蚀包层厚度与透射光谱之间的关系,确定较为合适的腐蚀厚度.将标准单模光纤包层腐蚀至2.4μm,利用光纤倏逝波对外界介质变化敏感的原理,通过测量输出光功率... 提出并制备了一种基于本征倏逝波原理的温度及葡萄糖溶液浓度传感器.通过研究腐蚀包层厚度与透射光谱之间的关系,确定较为合适的腐蚀厚度.将标准单模光纤包层腐蚀至2.4μm,利用光纤倏逝波对外界介质变化敏感的原理,通过测量输出光功率的变化量实现温度及葡萄糖溶液浓度传感.实验结果表明:传感器在1070℃的温度范围内具有9.58×10^(-3) dBm/℃的灵敏度,线性度达到99.36%;在葡萄糖溶液03%的浓度范围内具有0.126dBm/(g/L)的灵敏度,线性度达到97.95%.该传感器的响应时间小于30s,具有操作简便、测量准确度高、重复性好、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具备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器 倏逝波 腐蚀光纤 温度 葡萄糖浓度
下载PDF
不同浓度葡萄糖对3T3-L_1细胞分化及insig-1和insig-2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谢艳红 莫朝晖 +3 位作者 陈科 杨幼波 刑晓为 廖二元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8-244,共7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葡萄糖对小鼠前脂肪细胞(3T3-L1细胞)分化及insig-1和insig-2 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insig基因在脂肪细胞分化与代谢中的作用。方法:将3T3-L1细胞分别在高葡萄糖浓度(25mol/LG.S)、低葡萄糖浓度(5.5mol/LG.S)和甘露...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葡萄糖对小鼠前脂肪细胞(3T3-L1细胞)分化及insig-1和insig-2 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insig基因在脂肪细胞分化与代谢中的作用。方法:将3T3-L1细胞分别在高葡萄糖浓度(25mol/LG.S)、低葡萄糖浓度(5.5mol/LG.S)和甘露醇(19.5mol/L甘露醇+5.5mol/LG.S)中诱导分化,利用油红"O"染色检测脂肪细胞分化,RT-PCR和原位杂交法检测insig-1和insig-2 mRNA、脂肪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AP2)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随着3T3-L1细胞的分化,insig-1和insig-2 mRNA和AP2 mRNA表达逐渐上调,低糖诱导组及甘露醇对照组细胞分化程度显著低于高糖诱导组,但两组insig-1和insig-2 mRNA的表达较高糖诱导组明显上调(P<0.05),而AP2 mRNA表达则下调;低糖诱导组与甘露醇对照组细胞分化程度及各基因表达无明显差别。结论:葡萄糖浓度可影响脂肪细胞分化;低糖时脂肪细胞分化及脂质沉积相对受抑制,可能与insig基因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浓度 3T3-Ll细胞 insig-J基因 insig-2基因
下载PDF
乳酸菌和葡萄糖对紫花苜蓿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蒋向君 章跃树 +3 位作者 孙法军 王艳 田蕴 贺燕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15年第8期44-46,共3页
为探索苜蓿青贮过程中添加碳水化合物来弥补乳酸菌发酵底物不足的问题,研究设计了以紫花苜蓿为原料,单独添加1%、2%、3%的葡萄糖及葡萄糖+乳酸菌不同组合的青贮发酵,通过监测酸碱度、乳酸含量、干物质含量、氨态氮和总氮含量的变化,探... 为探索苜蓿青贮过程中添加碳水化合物来弥补乳酸菌发酵底物不足的问题,研究设计了以紫花苜蓿为原料,单独添加1%、2%、3%的葡萄糖及葡萄糖+乳酸菌不同组合的青贮发酵,通过监测酸碱度、乳酸含量、干物质含量、氨态氮和总氮含量的变化,探明添加3%的葡萄糖+1%的乳酸菌溶液时,可以使紫花苜蓿青贮料的干物质含量上升至240.78g/kg,pH值降到4.17,乳酸含量上升至110.73g/kg,氨态氮/总氮值降到120.17,得出3%葡萄糖+1%乳酸菌溶液效果最佳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乳酸菌 葡萄糖 浓度 青贮 发酵品质
下载PDF
近红外无创伤血糖测量的组织光学基础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罗云瀚 徐可欣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24-27,共4页
人体血糖浓度无创伤测量是当今学术界和医学界普遍关注的课题。在分析了血糖浓度无创伤测量的意义、现有的测量方法及其进展后,从组织光学角度分析血糖浓度无创伤测量中包含的研究内容,并根据当前的研究现状,提出血糖浓度无创伤测量所... 人体血糖浓度无创伤测量是当今学术界和医学界普遍关注的课题。在分析了血糖浓度无创伤测量的意义、现有的测量方法及其进展后,从组织光学角度分析血糖浓度无创伤测量中包含的研究内容,并根据当前的研究现状,提出血糖浓度无创伤测量所存在的问题。通过组织光学角度对血糖浓度无创伤测量方法的剖析,更加明确血糖测量的研究任务,有望促使其更进一步的发展以及血液中其他成分的无创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浓度 无创测量 近红外光谱 组织光学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transcutaneous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in the measurement of blood glucose concentration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文亮 刘蓉 +2 位作者 崔厚欣 徐可欣 吕丽娜 《Chinese Optics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7期411-413,共3页
In this paper, the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ear-infrared (NIR) light in the palm tissue are analyzed, and the principle and feasibility of using transcutaneous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for non-invasive ... In this paper, the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ear-infrared (NIR) light in the palm tissue are analyzed, and the principle and feasibility of using transcutaneous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for non-invasive blood glucose detection are presented. An optical probe suitable for measuring the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um of human palm and a non-invasive blood glucose detection system using NIR spectroscopy are designed. Based on this system,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s are performed to measure the blood glucose concentrations of two young healthy volunteers. The partial least square calibration model is then constructed by all individual experimental data. The final result shows tha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the two experiments between the predicted blood glucose concentrations and the reference blood glucose concentrations are 0.9870 and 0.9854, respectively. The root mean square errors of prediction of full cross validation are 0.54 and 0.52 mmol/1,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lication of transcutaneous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in the measurement of blood glucose concentration NIR OGTT
原文传递
葡萄糖共基质下硝基酚产甲烷毒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汤改风 佘宗莲 吴美玲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2-65,共4页
在中温(35℃)厌氧间歇试验条件下,以葡萄糖为共基质,通过测定累计产甲烷量,研究了3-硝基酚(3-NP)、2,4-二硝基酚(2,4-DNP)和2,6-二硝基酚(2,6-DNP)的厌氧毒性,并利用相对活性确定了反应时间为24、48、72和96h时3种硝基... 在中温(35℃)厌氧间歇试验条件下,以葡萄糖为共基质,通过测定累计产甲烷量,研究了3-硝基酚(3-NP)、2,4-二硝基酚(2,4-DNP)和2,6-二硝基酚(2,6-DNP)的厌氧毒性,并利用相对活性确定了反应时间为24、48、72和96h时3种硝基酚的50%相对抑制浓度。结果表明:当33N-P浓度≤40mg/L时,对产甲烷菌没有产生抑制,反而有促进作用;当浓度为80-160mg/L时产生轻度抑制;当浓度≥320mg/L时产生重度抑制。当32,4-DNP浓度≤10mg/L时,对产甲烷菌不产生抑制;当浓度≥20mg/L时产生重度抑制。当32,6-DNP浓度≤20mg/L时,对产甲烷菌不产生抑制;当浓度为40mg/L时产生轻度抑制;当浓度≥80mg/L时产生重度抑制。根据50%相对抑制浓度判断,3种硝基酚对产甲烷菌活性的抑制大小顺序为2,4-DNP〉2,6-DNP〉3-N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酚 厌氧毒性 共基质 葡萄糖 相对活性 抑制浓度
下载PDF
葡萄糖浓度对杆菌肽发酵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铁军 吴飞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第9期4659-4660,共2页
以地衣芽孢杆菌(Bacllius licheniformis)JY164为供试菌,考察了初始葡萄糖浓度和发酵过程中葡萄糖维持浓度对菌体比生长速率、菌体生物量、乙酸含量及杆菌肽产量的影响。最终确定:基础料中葡萄糖浓度为10g/L,采用流加葡萄糖维持葡萄糖... 以地衣芽孢杆菌(Bacllius licheniformis)JY164为供试菌,考察了初始葡萄糖浓度和发酵过程中葡萄糖维持浓度对菌体比生长速率、菌体生物量、乙酸含量及杆菌肽产量的影响。最终确定:基础料中葡萄糖浓度为10g/L,采用流加葡萄糖维持葡萄糖浓度为2-3g/L培养方式。该方法使菌体生长和杆菌肽的合成能达到最佳平衡,30h放罐效价达到1015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芽孢杆菌 杆菌肽 葡萄糖浓度 发酵
下载PDF
Accuracy evaluation of Roche Accu-Chek Performa blood glucose meters at low glucose concentrations:A nine-year retrospective study
19
作者 Zhipeng Zhao Runqing Li +5 位作者 Xiuying Zhao Lina Zhang Tengjiao Wang Song Yang Ning Han Dong Zhu 《iLABMED》 2024年第3期141-148,共8页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accuracy of Roche Accu-Chek Performa glucose meters at a low glucose concentration of<5.55 mmol/L(100 mg/dL)over a 9-year period.Methods:The accuracy of the Roche Accu-Chek Performa glucos...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accuracy of Roche Accu-Chek Performa glucose meters at a low glucose concentration of<5.55 mmol/L(100 mg/dL)over a 9-year period.Methods:The accuracy of the Roche Accu-Chek Performa glucose meters at low glucose concentrations was evaluated using annual comparison data for 9 consecutive years from 2015 to 2023,according to the acceptability criteria specified i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15197:2013.Blood samples with low glucose concentrations of<5.55 mmol/L were prepared by incubation and glycolysis.The glucose concentration was detected using Roche Accu-Chek Performa glucose meters and a biochemical analyzer in the central laboratory.Results:A total of 2978 pairs of comparison results from 211 glucose meters at a low glucose concentration of<5.55 mmol/L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from 2015 to 2023.The clinical use duration spanned from 1 to 9 years and 40.76%(86 out of 211 glucose meters)had been used for more than 2 years.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 between glucose meter measurements and laboratory reference values was 0.98(p<0.001).The mean according to Roche Accu-Chek Performa glucose meters was 0.05 mmol/L(0.9 mg/dL)higher than that of the biochemical analyzer(Z=-13.82,p<0.0001).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00.00%(211 out of 211)of the Roche Accu-Chek Performa glucose meters met the acceptability criteria specified in ISO 15197:2013.At a low glucose concentration of<5.55 mmol/L,99.90%(2975 out of 2978)of the comparative data pairs in the error distribution fell within the range of±0.83 mmol/L(15 mg/dL).Parkes consensus error grid analysis showed that 100.00%(2978 out of 2978)of comparative data pairs fell within region A.Conclusions: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Roche Accu-Chek Performa glucose meters successfully met the accuracy standards of ISO 15197:2013 for measuring blood glucose within the hypoglycemic range.Greater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to the performance of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s in the low glycemic range,especially for patients wi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 comparative study DIABETES low glucose concentration POINT-OF-CARE
原文传递
不同葡萄糖、酵母粉浓度对大杯伞深层培养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清荣 卜庆梅 +2 位作者 刘新海 迟晓艳 吴艳丽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12,共3页
采用深层培养和正交试验的方法对大杯伞在不同葡萄糖、酵母粉和MgSO4浓度下深层培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宜葡萄糖浓度为2.0%、2.5%和3.0%,适宜酵母粉浓度为0.4%、0.5%和0.6%,最适培养基为葡萄糖2.5%,酵母粉0.5%,硫酸镁0.2%。
关键词 大杯伞 深层培养 正交试验 葡萄糖浓度 酵母粉浓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