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1
1
作者 彭思利 申鸿 郭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95-700,共6页
为了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l)为宿主植物,在两个不同供磷水平条件下,分别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和Glomus mosseae,收获后分析土壤团聚体数量、分布和分形维... 为了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l)为宿主植物,在两个不同供磷水平条件下,分别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和Glomus mosseae,收获后分析土壤团聚体数量、分布和分形维数,并运用通径分析对不同作用因子进行统计。结果看出,与对照相比,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显著提高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含量,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数量也显著增加。接种处理提高了土壤的平均重量直径、几何平均直径,而且降低了土壤分形维数。通径分析表明,在影响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众多因子中,菌丝密度具有最大的作用,且以直接作用为主;有机质和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也表现出较大的作用。接种G. mosseae对改良土壤结构的作用优于接种G. intrarad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丝 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 分形 土壤团聚体 通径分析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对中性紫色土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彭思利 申鸿 +2 位作者 袁俊吉 魏朝富 郭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98-505,共8页
利用分根装置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中性紫色土土壤团聚体数量、大小和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土壤团聚体数量、分布和分形维数,并运用通径分析对不同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接种G.intraradices和G.m osseae的菌根室土壤有机质... 利用分根装置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中性紫色土土壤团聚体数量、大小和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土壤团聚体数量、分布和分形维数,并运用通径分析对不同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接种G.intraradices和G.m osseae的菌根室土壤有机质和总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含量有增加的趋势;湿筛条件下菌根室土壤的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均显著高于根室土壤,而且降低了土壤分形维数,显示了丛枝菌根真菌提升土壤结构特征的作用。通径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影响MWD的众多因子中,菌丝密度对MWD有最大的直接作用。两种菌种对土壤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良作用,反映了丛枝菌根真菌功能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根装置 菌丝 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 平均重量直径 几何平均直径 通径分析
下载PDF
AM真菌对桑树根围土壤团聚体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16
3
作者 肖玖军 邢丹 +1 位作者 毛明明 王岩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73-782,共10页
为揭示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对植桑土壤的影响及机制,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接种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和根内根生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对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球囊霉素相关土... 为揭示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对植桑土壤的影响及机制,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接种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和根内根生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对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lomalin related soil protein,GRSP)及团聚体组成与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接种R.intraradices显著增加土壤大团聚体百分比,并提高平均质量直径(Mean weight diameter,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eometric mean diameter,GMD)、显著降低团聚体破坏率(Percentage of aggregate destruction,PAD)。(2)接种F.mosseae和R.intraradices均显著增加微团聚体SOC含量,接种F.mosseae显著降低大团聚体总GRSP含量,而接种R.intraradices却显著增加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总GRSP含量及易提取GRSP含量。(3)接种AM真菌对整体SOC的效应为负,土壤总GRSP对SOC占比在25.5%~76.5%之间,土壤易提取GRSP对SOC占比在4.87%~5.93%之间,且R.intraradices的接种效应高于F.mosseae。(4)总GRSP、易提取GRSP和SOC对团聚体组成表现均为正向显著影响,其中易提取GRSP是主要驱动因子,而总GRSP是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子。综上,AM真菌作用下桑树根围土壤团聚体得以改善并趋于稳定,R.intraradices的接种效应明显大于F.mosseae;土壤团聚体的形成主要依赖易提取GRSP,而其稳定性主要受总GRSP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团聚体 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 土壤有机碳
下载PDF
丛枝菌根对采煤沉陷区紫穗槐生长及土壤改良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瑾 毕银丽 +3 位作者 邓穆彪 邹慧 孙江涛 解文武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6-32,共7页
丛枝菌根技术是目前矿区生态修复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向紫穗槐接种丛枝菌根(AM),研究接种后2—14个月间菌根对紫穗槐生长和土壤改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接种相比,接种AM极显著提高植物成活率7.2%~9.7%,株高极显著增加34%... 丛枝菌根技术是目前矿区生态修复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向紫穗槐接种丛枝菌根(AM),研究接种后2—14个月间菌根对紫穗槐生长和土壤改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接种相比,接种AM极显著提高植物成活率7.2%~9.7%,株高极显著增加34%。62%、冠幅极显著增加39%-65%;极显著提高菌根侵染率16%-21%,极显著提高菌丝密度50%~70%;菌根侵染率、菌丝密度与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含量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接种AM能够显著降低土壤pH值,提高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含量;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灵敏反映土壤质量的变化。接种AM能够促进采煤沉陷区紫穗槐的生长发育和土壤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 土壤质量 侵染率 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
原文传递
球囊霉素及其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甘佳伟 韩晓增 邹文秀 《土壤与作物》 2022年第1期41-53,共13页
球囊霉素(Glomalin)是一种在土壤中大量存在的、由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产生的具有良好热稳性的特殊糖蛋白。球囊霉素因其在促进土壤团聚体形成,保持团聚体稳定性,增加土壤有机碳库,提高植物抗逆能力以及降... 球囊霉素(Glomalin)是一种在土壤中大量存在的、由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产生的具有良好热稳性的特殊糖蛋白。球囊霉素因其在促进土壤团聚体形成,保持团聚体稳定性,增加土壤有机碳库,提高植物抗逆能力以及降低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毒性等方面的作用备受人们关注。目前由于提取方法的原因,人们一般将球囊霉素的命名改为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lomalin related soil protein,GRSP)。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GRSP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展开了广泛的研究。GRSP对土壤颗粒有较强的胶结作用,其胶结能力为其他胶结物质的3~10倍;作为有机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为6.98%~31.3%,并且在土壤中周转时间较长为6~42年;GRSP还可以螯合不同的重金属,减少它们在土壤中的毒害作用以及降低潜在毒性。但想要更为深入的了解GRSP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需要对其结构进行进一步的了解、提取测定方法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本文重点总结了国内外研究中GRSP对土壤团聚体、土壤有机碳库的作用,GRSP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 土壤团聚体 土壤碳库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侵染对紫色土水稳性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罗珍 朱敏 +2 位作者 线岩相洼 张宇亭 郭涛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10-314,共5页
为了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白三叶草(Trifolium pratense)为宿主植物,在两不同供磷水平条件下,分别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和Glomus mosseae,收获后分析土壤团聚体数量、分布和分形... 为了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白三叶草(Trifolium pratense)为宿主植物,在两不同供磷水平条件下,分别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和Glomus mosseae,收获后分析土壤团聚体数量、分布和分形维数,并运用通径分析对不同作用因子进行统计。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显著提高了球囊霉素相关的土壤蛋白含量,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数量也显著增加。接种处理提高了土壤的平均重量直径,几何平均直径,而且降低了土壤分形维数。通径分析表明,在影响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众多因子中,菌丝密度具有最大的作用,且以直接作用为主,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也表现出较大的作用系数,但以间接作用为主。同时接种的两种菌种表现出对土壤结构改良作用大小的不同,在实际运用中需要考虑到此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霉素相关蛋白 有机质 菌丝密度
原文传递
AMF对铅锌矿区农田土壤部分理化性质、玉米生长和镉铅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张金秀 湛方栋 +4 位作者 王灿 李博 李明锐 何永美 李元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27-735,共9页
为研究重金属污染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土壤部分理化性质、玉米生长、光合生理、养分与镉铅含量的影响,以云南会泽、兰坪铅锌矿区周边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为供试土壤,玉米为宿主植物,设置接种和不接种... 为研究重金属污染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土壤部分理化性质、玉米生长、光合生理、养分与镉铅含量的影响,以云南会泽、兰坪铅锌矿区周边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为供试土壤,玉米为宿主植物,设置接种和不接种AMF处理,开展室内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接种AMF显著增加土壤易提取球囊霉素相关蛋白(EE-GRSP)与总球囊霉素相关蛋白(T-GRSP)的含量;降低土壤有效态镉、铅含量,降幅为34.6%~79.5%;增加土壤中碱解氮和速效磷的含量,增幅为30.9%~206%。接种AMF显著增加玉米植株氮磷养分含量,增幅为17.6%~38.5%;增强叶片光合作用,提高植株生物量;降低植株镉铅含量,降幅达30.0%~68.7%。相关性分析发现,土壤T-GRSP与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EE-GRSP、T-GRSP与有效态铅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玉米植株镉、铅含量与土壤有效态镉、铅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玉米根系氮与土壤碱解氮含量、植株磷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接种AMF增加土壤球囊霉素相关蛋白含量,降低污染土壤镉、铅生物有效性,减少玉米植株镉、铅的含量;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改善玉米矿质营养和光合生理,提高玉米植株生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AMF) 球囊霉素相关蛋白 生物有效性 矿质营养 光合生理
下载PDF
分根装置中接种AMF对1~2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彭思利 申鸿 +1 位作者 袁俊吉 郭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46-1550,共5页
采用分根装置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后对中性紫色土1-2 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WSA1-2mm)含量的影响,并运用通径分析对其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量化比较。结果表明,接种Glomus intrara-dices、G.mosseae和G.et... 采用分根装置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后对中性紫色土1-2 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WSA1-2mm)含量的影响,并运用通径分析对其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量化比较。结果表明,接种Glomus intrara-dices、G.mosseae和G.etunicatum的菌根室土壤有机质、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含量均有增加的趋势;接种3种菌种都显著增加了菌根室土壤WSA1-2mm含量。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菌丝密度对WSA1-2mm含量有较大的直接效应(直接通径系数0.678),而GRSP对WSA1-2mm的影响系数较小,既有直接效应又有间接效应,但以直接效应为主。菌丝和GRSP对1-2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作用大小的差异可能源于二者作用机制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丝 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 通径分析
下载PDF
围封年限对草原土壤养分及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贺海升 王琼 +1 位作者 王其兵 王文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8期114-116,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围封年限的草原土壤养分与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 GRSP)的动态变化及相互关系,研究围封育草措施恢复退化草原的合理年限。[方法]以锡林郭勒不同围封年限(围封0 a、围封13 a、围封33 a )的羊草草原为研究对象,...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围封年限的草原土壤养分与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 GRSP)的动态变化及相互关系,研究围封育草措施恢复退化草原的合理年限。[方法]以锡林郭勒不同围封年限(围封0 a、围封13 a、围封33 a )的羊草草原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及GRSP含量。[结果]随着围封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显著增加趋势;围封13 a土壤全氮含量在0~20 cm土层中显著增加,但随围封年限增加有降低趋势,全磷含量不受围封影响;表层土壤(0~5 cm)中GRSP含量受围封年限影响显著;GRSP、有机碳、全氮含量相互之间呈极显著相关。[结论]围封年限虽能增加有机碳含量、GRSP的产生量,但年限过长易造成土壤中氮的匮乏,不应无限期围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封年限 土壤养分 球囊霉素土壤相关蛋白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减少污染土壤Cd淋溶流失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金秀 苏琳 +5 位作者 蒋明 李明锐 王灿 何永美 陈建军 湛方栋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936-1943,共8页
为研究丛枝菌根真菌(AMF)对玉米生长与镉(Cd)吸收、土壤团粒组成、壤中流Cd浓度和Cd淋溶流失的影响,本研究以云南兰坪铅锌矿周边Cd污染农田土壤为基质,玉米为宿主植物,设置接种和不接种AMF处理,开展室内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接种AMF(... 为研究丛枝菌根真菌(AMF)对玉米生长与镉(Cd)吸收、土壤团粒组成、壤中流Cd浓度和Cd淋溶流失的影响,本研究以云南兰坪铅锌矿周边Cd污染农田土壤为基质,玉米为宿主植物,设置接种和不接种AMF处理,开展室内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接种AMF(CK)相比,接种AMF显著增加玉米生物量,降低植株Cd含量与吸收量。接种AMF显著增加0~40 cm土层总球囊霉素相关蛋白(T-GRSP)和易提取球囊霉素相关蛋白(EE-GRSP)的含量,导致粒径(R)>0.25 mm土壤团聚体含量增加55%,R<0.25 mm团聚体含量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降低26%~43%。接种AMF导致0~30 cm土层壤中流Cd浓度下降14%~22%,Cd淋溶流失量降低29%。相关分析发现:R>0.85 mm的团聚体含量与T-GRS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25 mm的团聚体含量与壤中流Cd浓度、Cd淋溶流失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有效态Cd含量与壤中流Cd浓度、Cd淋溶流失量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与CK相比,接种AMF不仅能增加土壤球囊霉素相关蛋白和大团聚体的含量,而且有助于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与壤中流Cd浓度,减少Cd的淋溶流失,AMF对土壤Cd淋溶流失效应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AMF) 球囊霉素相关蛋白 壤中流 Cd淋溶 土壤团粒组成
下载PDF
火烧频率对草原土壤养分及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贺海升 王琼 +1 位作者 王其兵 王文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1期131-134,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火烧频率下草原土壤养分与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的动态变化及相互关系,揭示不同火烧处理下土壤养分及GRSP的变化规律,为合理利用火烧措施改良草原植被和土壤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锡林郭勒草原不同火烧频率... [目的]分析不同火烧频率下草原土壤养分与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的动态变化及相互关系,揭示不同火烧处理下土壤养分及GRSP的变化规律,为合理利用火烧措施改良草原植被和土壤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锡林郭勒草原不同火烧频率的羊草草原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及GRSP含量。[结果]表层土壤(0-5 cm)有机碳含量随火烧频率增加呈降低趋势。低频火烧(每4 a火烧1次)可使10-4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增加(P〈0.05),高频火烧(每2 a火烧1次)则使0-4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火烧处理对0-40 cm土壤全氮、全磷无显著影响(P〉0.05)。低频火烧既可以提高表层(0-5 cm)土壤EE-GRSP产生量(P〈0.05),又显著增加0-40 cm土层T-GRSP的积累量(P〈0.05),同时GRSP、有机碳、全氮相互之间呈极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采用每4 a进行1次火烧的低频火烧,有利于深层土壤碳库的积累,同时提高GRSP的产生量和积累量,能够充分发挥改善退化草原土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烧频率 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 土壤养分
下载PDF
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对钒钛磁铁尾矿生态环境的修复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卢赛 谷海红 +2 位作者 艾艳君 张义璇 李富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0-258,共9页
为探讨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释放的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lomalin related soil protein,GRSP)对钒钛磁铁尾矿生态环境的修复作用,开展了紫花苜蓿室内培养实验,通过外源施加不同形态及不同剂量的球囊霉素相... 为探讨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释放的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lomalin related soil protein,GRSP)对钒钛磁铁尾矿生态环境的修复作用,开展了紫花苜蓿室内培养实验,通过外源施加不同形态及不同剂量的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研究了其对钒钛磁铁尾矿养分环境、团聚结构、重金属活性及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GRSP后钒钛磁铁尾矿养分环境得到明显改善,EEG使钒钛磁铁尾矿中速效磷含量增加了19.7%~60.1%;TG效果则更加显著,碱解氮含量和速效磷含量分别增加了12.2%~58.9%和44.7%~111.3%;此外,外源施加TG后钒钛磁铁尾矿团聚结构的稳定性会显著增加,大团聚体占比、平均重量直径和几何重量直径分别增加了29.36%~114.63%、4.76%~15.87%和9.26%~16.67%,提高了钒钛磁铁尾矿对重金属及养分的固持能力;两种形态GRSP对钒钛磁铁尾矿中不同重金属作用有所差异,EEG能显著降低Cu有效性,DTPA提取态Cu含量降低16.7%,TG主要钝化Cr,DTPA提取态Cr含量减少了72.6%。此外,柠檬酸钠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紫花苜蓿的生长。综合分析表明,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可以改变钒钛磁铁尾矿重金属活性、提高团聚体稳定性并改善养分环境,为尾矿矿区生态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尾矿 重金属 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 养分 团聚结构
下载PDF
球囊霉素及其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13
作者 田慧 刘晓蕾 +2 位作者 盖京苹 张俊伶 李晓林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15-1220,共6页
球囊霉素(Glomalin,最新命名为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lomalin related soil protein)是由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产生的一类含金属离子的糖蛋白。由于真菌分泌此类蛋白的特异性及其理化性质的特殊性,自1996年... 球囊霉素(Glomalin,最新命名为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lomalin related soil protein)是由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产生的一类含金属离子的糖蛋白。由于真菌分泌此类蛋白的特异性及其理化性质的特殊性,自1996年被发现以来,其在土壤结构及土壤碳素储存和循环中的作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贫瘠的土壤上,球囊霉素在土壤有机质组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球囊霉素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等不断取得新的认识。本文总结了球囊霉素的分类、测定以及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球囊霉素 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
原文传递
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根际环境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4
作者 黄艺 王东伟 +1 位作者 蔡佳亮 郑维爽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2-236,共5页
球囊霉素(glomalin)是丛枝菌根真菌产生的一种含有金属离子的耐热糖蛋白,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固定土壤中的重金属,近期被更名为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lomalin-related soil protein)。该文从球囊霉素的定义、性质与环境功能等方面对相关... 球囊霉素(glomalin)是丛枝菌根真菌产生的一种含有金属离子的耐热糖蛋白,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固定土壤中的重金属,近期被更名为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lomalin-related soil protein)。该文从球囊霉素的定义、性质与环境功能等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认为目前对球囊霉素的共识仍停留在理论假设蛋白的程度上,包括:1)该蛋白可能是热激蛋白60(HSP60)的同系物;2)该蛋白所携带的阳离子可能随着土壤性质的改变而不同。目前还没有清楚确切地定义球囊霉素的真实分子结构与理化性质。今后需从分子层面对球囊霉素予以深入研究。同时,需要不断改进球囊霉素的提取和测定方法,以便进一步探讨球囊霉素固定重金属离子的机理,提高植物的重金属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球囊霉素 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 重金属
原文传递
南京典型利用方式土壤中球囊霉素含量及剖面分布特征 被引量:20
15
作者 阙弘 葛阳洋 +1 位作者 康福星 凌婉婷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19-724,共6页
采用Brad-ford染色法研究了南京市5种典型利用方式土壤不同土层中(O~10、lO~20、20~40cm)球囊霉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土壤中总球囊霉素含量为1.96~3.12mg/g,占土壤有机碳的12.5%~29.0%,所占比例随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增加... 采用Brad-ford染色法研究了南京市5种典型利用方式土壤不同土层中(O~10、lO~20、20~40cm)球囊霉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土壤中总球囊霉素含量为1.96~3.12mg/g,占土壤有机碳的12.5%~29.0%,所占比例随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林地和草地土壤中球囊霉素和有机碳的含量均高于3种耕作土壤(水稻田、茶园土和菜园土)。随着土层深度(0~40cm)的增加,5种不同利用方式土壤中总球囊霉素和有机碳的含量均减小;与其他土层相比,0~10cm土层总球囊霉素和有机碳含量均最大。耕作土壤中易提取球囊霉素更易于向总球囊霉素转化。发现5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中总球囊霉素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含量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显著负相关;易提取球囊霉素与土壤有机碳含量极显著负相关。总球囊霉素和易提取球囊霉素可作为评价土壤丛枝菌根真菌活性和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球囊霉素 土壤有机碳 土层 丛枝菌根真菌
下载PDF
南亚热带森林丛枝菌根真菌与土壤结构的关系 被引量:14
16
作者 钟思远 张静 +2 位作者 褚国伟 夏艳菊 唐旭利 《生态科学》 CSCD 2018年第5期16-24,共9页
研究了南亚热带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土壤理化性质、团聚体组成、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球囊霉素相关蛋白(GRSP)含量,探讨丛枝菌根真菌(AMF)与土壤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1)南亚热带森林土壤养分、大团聚体(粒径>2000μm)含量、平均重量直径(... 研究了南亚热带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土壤理化性质、团聚体组成、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球囊霉素相关蛋白(GRSP)含量,探讨丛枝菌根真菌(AMF)与土壤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1)南亚热带森林土壤养分、大团聚体(粒径>2000μm)含量、平均重量直径(MWD)、AMF生物量以及GRSP含量均随演替而增加。2)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土壤团聚体组成的差异主要发生在10—20cm土层,该土层总GRSP含量、易提取GRSP占比、AMF生物量、土壤有机碳(SOC)含量与其MWD具有显著正相关性。3)相关性分析表明,在南亚热带森林,AMF生物量与其总GRSP含量、易提取GRSP占比、土壤微生物量、SOC含量具有显著正相关性;总GRSP含量、易提取GRSP占比、AMF生物量、土壤微生物量、SOC含量与其大团聚体含量、MWD具有显著正相关性,而与其中、小型团聚体含量具有显著负相关性。以上研究结果表明,AMF能够通过分泌GRSP、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促进土壤碳固持等措施影响南亚热带森林土壤结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土壤团聚体 球囊霉素相关蛋白 土壤微生物 南亚热带森林
下载PDF
广东省森林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含量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权常欣 马玲玲 +1 位作者 林钊凯 唐旭利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0-249,共10页
植被和土壤组成的差异将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组成及动态,土壤微生物的动态变化将体现在微生物产物上。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lomalin-related soil protein,GRSP)被认为是唯一来源于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的糖蛋... 植被和土壤组成的差异将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组成及动态,土壤微生物的动态变化将体现在微生物产物上。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lomalin-related soil protein,GRSP)被认为是唯一来源于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的糖蛋白,是土壤碳库的稳定组分,可用于指示AMF对土壤碳固持的影响。鉴于已有GRSP相关研究多集中在样点尺度,缺乏区域水平的研究这一事实,该研究选择广东省164个代表性森林样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表层(0-10 cm)土壤GRSP含量、土壤理化性质,旨在了解广东省森林土壤中GRSP水平及其对土壤有机碳固持的贡献。结合土壤理化性质、植被特征探讨区域范围内GRSP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广东省森林土壤表层土(0-10 cm)中总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total GRSP,T-GRSP)质量分数为(3.26±0.11) g?kg-1,易提取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easily extractable GRSP,EE-GRSP)质量分数为(1.11±0.03) g?kg-1,植被起源和植被类型对GRSP含量的影响不显著,GRSP在地带性土壤中呈现黄壤>红壤>赤红壤>砖红壤的显著变化趋势。(2)针叶林GRSP的平均水平高于常绿阔叶林,这一趋势与3种植被类型下灌木草本层生物量的趋势一致。(3)GRSP与土壤有机碳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pH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GRSP含量随土壤细颗粒(粒径<50μm)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广东省森林土壤GRSP对土壤有机碳的绝对贡献率为2.3%,GRSP能够与土壤细颗粒结合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并提高土壤保水性能和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 丛枝菌根真菌 南亚热带森林 土壤颗粒组成
下载PDF
内蒙古中北部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的分布及其环境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诚煜 冯海艳 +4 位作者 杨忠芳 夏学齐 余涛 李淼 江丽珍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2-28,共7页
以内蒙古中北部半干旱区为研究区域,探讨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的分布,以及GRSP与土壤因子和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研究区土壤EE-GRSP(易提取GRSP)和T-GRSP(总GRSP)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79 mg.g-1和1.44 mg.g-1,占有机碳平... 以内蒙古中北部半干旱区为研究区域,探讨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的分布,以及GRSP与土壤因子和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研究区土壤EE-GRSP(易提取GRSP)和T-GRSP(总GRSP)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79 mg.g-1和1.44 mg.g-1,占有机碳平均值的6.83%和12.86%,且所占百分比均随有机碳的增加而降低。各地区之间GRSP含量差异显著,海拉尔地区显著高于锡林浩特地区。相关性分析表明,GRSP与有机碳、氮和C/N比呈显著正相关,与容重、pH和年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另外,在半干旱区适当提高土壤黏粒含量可以增加GRSP的积累。建议通过接种AM(丛枝菌根)真菌来提高土壤中GRSP的含量,以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土壤的有机碳库,这对脆弱区的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 土壤因子 气候因子 有机碳 AM真菌 内蒙古
原文传递
丛枝菌根真菌对镉胁迫小麦幼苗解毒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红霞 韩蕾蕾 +3 位作者 李阳 张乐乐 李晓 袁祖丽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1期29-34,共6页
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为材料,采用土培试验,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镉(Cd)胁迫小麦幼苗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根内Cd含量、植物螯合肽(PC)含量及植物螯合肽合成酶(PCS)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d胁... 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为材料,采用土培试验,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镉(Cd)胁迫小麦幼苗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根内Cd含量、植物螯合肽(PC)含量及植物螯合肽合成酶(PCS)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d胁迫未接种丛枝菌根真菌造成小麦叶片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PC含量、PCS活性及根内Cd含量显著增加,且随着胁迫质量分数的增加而极显著上升;胁迫质量分数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较未接种相比,小麦叶片内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PC含量和PCS活性降低,根际土壤GRSP及根内Cd含量则极显著升高。本研究表明,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可通过土壤GRSP鳌合作用将部分Cd固定在土壤中,同时增加根系中Cd的含量,缓解Cd胁迫对叶片造成的氧化伤害,解除Cd的部分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幼苗 丛枝菌根真菌 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 植物螯合肽
下载PDF
皆伐油松林不同恢复措施下团聚体与球囊霉素分布特征 被引量:13
20
作者 景航 史君怡 +3 位作者 王国梁 薛萐 梁楚涛 周昊翔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056-3063,共8页
以未扰动油松林为对照,研究了油松林皆伐后在不同措施下恢复为幼林地、灌木地和撂荒地0~20cm土层团聚体稳定性、团聚体中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和有机碳(SOC)含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幼林地团聚体稳定性显著降低(P<0.... 以未扰动油松林为对照,研究了油松林皆伐后在不同措施下恢复为幼林地、灌木地和撂荒地0~20cm土层团聚体稳定性、团聚体中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和有机碳(SOC)含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幼林地团聚体稳定性显著降低(P<0.05),而灌木地及撂荒地团聚体稳定性显著增加.不同恢复措施团聚体中易提取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EE-GRSP)分布的变化趋势与团聚体稳定性一致,灌木地团聚体中EE-GRSP含量相比对照显著增加且最大.灌木地和撂荒地大团聚体(>250μm)中总量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T-GRSP)含量相比对照显著增加而撂荒地粉黏粒团聚体(<53μm)中T-GRSP含量显著减小.粉黏粒团聚体中EE-GRSP含量普遍大于其他粒径团聚体;微团聚体(53~250μm)中T-GRSP含量普遍大于其他粒径团聚体.相比于其他粒径团聚体,大团聚体中T-GRSP可以更准确的反映土壤碳库的变化,团聚体稳定性更依赖于大团聚GR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 团聚体 皆伐 土壤有机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