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生产体系的冲击和我国产业链加速外移的风险分析 被引量:102
1
作者 祝坤福 高翔 +1 位作者 杨翠红 汪寿阳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3-288,共6页
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内严重冲击了我国生产供应,加大了国内产业链加速外移的风险。文章基于当前疫情导致我国短期生产与出口供给缺口的研究,结合我国在全球生产网络和亚洲生产链的枢纽位置,就疫情对全球产业链的冲击及其引发的我国产业链... 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内严重冲击了我国生产供应,加大了国内产业链加速外移的风险。文章基于当前疫情导致我国短期生产与出口供给缺口的研究,结合我国在全球生产网络和亚洲生产链的枢纽位置,就疫情对全球产业链的冲击及其引发的我国产业链加速外移风险进行了剖析。研究结果表明,疫情引起的产能缺口将对全球生产体系产生冲击,跨国企业将加快生产链布局调整,需密切关注疫情造成部分产业链加速外移的风险。最后,就企业复工保障、疫情防控和产业链布局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产能缺口 全球生产网络 产业链外移
原文传递
全球生产网络效应、集群封闭性及其“升级悖论”——基于大陆台商笔记本电脑产业集群的分析 被引量:89
2
作者 王益民 宋琰纹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53,共8页
全球生产网络中战略隔绝机制的存在,使得依托跨国公司战略空间集聚效应所形成的产业集群具有内在的封闭性,由此导致当地集群的“升级悖论”:集群内企业沿某一特定产品—技术路径升级越快,当地根植性与当地产业关联被弱化的可能性也就越... 全球生产网络中战略隔绝机制的存在,使得依托跨国公司战略空间集聚效应所形成的产业集群具有内在的封闭性,由此导致当地集群的“升级悖论”:集群内企业沿某一特定产品—技术路径升级越快,当地根植性与当地产业关联被弱化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本文进一步以大陆台商笔记本电脑产业集群为例,对战略隔绝机制所产生的特定影响及其现实意义作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生产网络 战略集聚 隔绝机制 集群封闭性 升级悖论
原文传递
东莞PC相关制造业地方产业群的发展演变 被引量:55
3
作者 童昕 王缉慈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22-729,共8页
从地方产业群理论出发,探讨全球联系和本地联系对地方产业群内部企业网络发展的影响, 并结合对东莞3镇的PC相关制造业的实地考察,指出随着中国沿海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逐渐形 成一些外向型制造业地方产业群,其发展过程中,本地... 从地方产业群理论出发,探讨全球联系和本地联系对地方产业群内部企业网络发展的影响, 并结合对东莞3镇的PC相关制造业的实地考察,指出随着中国沿海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逐渐形 成一些外向型制造业地方产业群,其发展过程中,本地生产网络与全球生产网络格局已经发生了转 变,原来为“三来一补”的出口加工贸易服务的制度设计在实践中逐渐变成了地方产业群进一步发 展的制度瓶颈。区域持续发展有赖于不断的制度创新,以充分发挥本地已经形成的产业集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产业群 东莞 PC制造业 企业网络
下载PDF
全球价值链中产业“微笑曲线”存在吗?——基于增加值平均传递步长方法 被引量:83
4
作者 倪红福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1-126,F0003,共17页
本文在全球投入产出模型框架中首次提出测度产业部门位置的"广义增加值平均传递步长"新方法,并从强度和长度两个维度,全方位分析境外增加值贡献率-位置的关系,进而考察产业部门层面的"微笑曲线"是否存在。研究表明... 本文在全球投入产出模型框架中首次提出测度产业部门位置的"广义增加值平均传递步长"新方法,并从强度和长度两个维度,全方位分析境外增加值贡献率-位置的关系,进而考察产业部门层面的"微笑曲线"是否存在。研究表明:本文的新方法提供了测度全球价值链位置的统一逻辑框架,几乎囊括了所有的其他位置测度方法。产业部门层面的"微笑曲线"不具有普遍意义,比如中国电子和光学仪器制造业略呈"微笑曲线"形状且逐步加深化,而中国纺织业却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网络体系 全球价值链 全球投入产出表 增加值平均传递步长
原文传递
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1
5
作者 刘卫东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439-1449,共11页
新冠肺炎疫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面临的最大危机,给世界带来巨大的冲击,包括人们的心理和生活、经济增长与就业、国家治理及世界治理等。这些影响使很多学者、评论家、大众、企业家乃至政府官员产生了非常悲观的情绪,舆论中不乏... 新冠肺炎疫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面临的最大危机,给世界带来巨大的冲击,包括人们的心理和生活、经济增长与就业、国家治理及世界治理等。这些影响使很多学者、评论家、大众、企业家乃至政府官员产生了非常悲观的情绪,舆论中不乏经济全球化将终结、全球供应链将大规模调整、世界治理格局将彻底改变等言论。本文通过建立"全球化的三角结构"剖析了经济全球化的动力机制,并结合疫情对世界的主要影响,试图揭示后疫情时代经济全球化的走势。我们认为,资本的"空间出路"、技术的"时空压缩"和国家的开放程度是驱动经济全球化的三个基本力量,这三者的变化及其相互作用结果影响着全球化进程。从动力机制看,全球化是一个没有终点且不断变化的历史过程,它不会倒退,而是波动。过去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已经被全球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相互脱钩的代价极其昂贵,没有国家会选择完全脱钩。所谓的逆全球化现象,是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世界格局变化及各国应对策略调整的结果。新冠肺炎疫情并不能影响全球化的资本和技术驱动力,但是可能影响国家的开放程度。如果疫情持续时间不是很长,经济全球化将很快会回归原有的发展轨迹,继续进行调整。各国也将继续围绕经济全球化进行斗争、妥协、再斗争,直至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因此,经济全球化可能因为应对疫情而踩下急刹车,甚至暂退半步,但很快将继续前行,向着"包容性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全球化的三角结构 世界治理 全球供应链 全球生产网络
原文传递
外来资本主导代工生产模式下当地企业升级困境与突破——以中国台湾笔记本电脑内地封闭式生产网络为例 被引量:54
6
作者 于明超 刘志彪 江静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8-116,共9页
本文以中国台湾笔记本电脑在内地的封闭式生产网络为例研究国内当地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下面临的升级问题。由于技术能力弱、生产规模小等原因,当地企业被边缘化从而限制了升级潜力。本文在分析了中国台湾笔记本电脑行业内地生产网络的形... 本文以中国台湾笔记本电脑在内地的封闭式生产网络为例研究国内当地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下面临的升级问题。由于技术能力弱、生产规模小等原因,当地企业被边缘化从而限制了升级潜力。本文在分析了中国台湾笔记本电脑行业内地生产网络的形成及网络封闭性的原因后,重点分析了对当地企业升级的影响,进一步对当地企业如何走出升级困境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产业升级 生产网络 当地企业
原文传递
“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笔谈 被引量:51
7
作者 孙久文 张可云 +2 位作者 安虎森 贺灿飞 潘文卿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6-31,共6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出发,谋划布局并推动实施了"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进一步优化了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出发,谋划布局并推动实施了"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进一步优化了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中国的区域格局和城市发展正在迈向一个更新、更高的阶段。为了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我们在《中国工业经济》高端前沿论坛(2017·夏季)暨"区域发展与城市化"研讨会嘉宾演讲的基础上,策划了本组笔谈。我们邀请5位知名学者探讨区域协调发展趋势、雄安新区、东北振兴和全球生产网络与区域发展问题,为区域协调与区域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雄安新区 东北振兴 全球生产网络 区域价值链
原文传递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理论框架与发展战略探究 被引量:51
8
作者 赵晓斌 强卫 +1 位作者 黄伟豪 线实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97-1608,共12页
粤港澳大湾区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由珠三角经济圈的强化合作而产生的新地理概念。作为新兴的全球化港湾,粤港澳大湾区如何突破新自由主义框架理论,探索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路径,是当前决策者和规划者需要思考... 粤港澳大湾区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由珠三角经济圈的强化合作而产生的新地理概念。作为新兴的全球化港湾,粤港澳大湾区如何突破新自由主义框架理论,探索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路径,是当前决策者和规划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简要梳理了现有的城市群、区域增长极理论,新经济地理集群理论,全球产业链网络理论并结合大湾区现状优势,对湾区发展战略定位与发展路径进行探究,认为可通过粤港澳三方通力合作,创造一个内生型的经济与产业本土增长模式为主要方向。具体表现为:首先,要以先进制造业为立足点、实现自我创新的产业升级,形成完善的制造业产业链,并成为全球生产网络的重要节点与区域性枢纽;其次,大湾区还应利用自身的科研与教育、金融与创新资源优势,推进"一国两制三关税区"、尤其是与香港在大湾区建设中的全方位参与联动,完善产权制度,加强合规和规则经济的市场经济体系建设,将大湾区打造为中国的科创中心及全球性金融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先进制造业 全球生产网络 金融与创新
原文传递
战略耦合的研究脉络与问题 被引量:43
9
作者 刘逸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21-1434,共14页
在回顾经济地理学中较为前沿的战略耦合概念的起源、发展与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战略耦合研究的优点与问题展开评述,认为当前研究在战略耦合模式的探讨中,主要基于经验总结而缺乏对影响变量,特别是空间变量的阐述,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为... 在回顾经济地理学中较为前沿的战略耦合概念的起源、发展与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战略耦合研究的优点与问题展开评述,认为当前研究在战略耦合模式的探讨中,主要基于经验总结而缺乏对影响变量,特别是空间变量的阐述,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为理解该问题的根源,追溯了全球生产网络和全球价值链两个学派的争论和最新进展。在认可全球价值链理论解释力的同时,认为当前全球生产网络2.0版本的研究框架仍然没有解决模糊性的问题,而且全球生产网络的分析框架主要侧重于主导企业视角来构建战略耦合的发生机制,忽略了后发地区和企业的主动性。因此,借鉴传统经济地理学研究,充分考虑主导企业和后发地区的行为逻辑,提出经济活动的空间粘性和区域的区位优势这两个变量,重构了战略耦合的分析框架,并进行理论阐述。该项理论构建有助于更好地厘清战略耦合的发生机制,帮助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判读发展机遇,确立产业发展与升级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经济地理 全球生产网络 战略耦合 区位优势 空间粘性
原文传递
全球价值链治理研究综述 被引量:22
10
作者 吴建新 刘德学 《国际经贸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14,共6页
全球价值链理论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治理是全球价值链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文章按照相关文献的发展顺序,对全球价值链治理的理论做了系统的梳理,客观的评价了现有文献的贡献和不足,最后就全球价值链治理的研... 全球价值链理论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治理是全球价值链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文章按照相关文献的发展顺序,对全球价值链治理的理论做了系统的梳理,客观的评价了现有文献的贡献和不足,最后就全球价值链治理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全球生产网络 治理 综述
下载PDF
参与全球生产网络与中国出口产品升级 被引量:36
11
作者 贺灿飞 陈航航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31-1346,共16页
随着技术进步和贸易自由化发展,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的跨国公司所主导的全球生产网络迅速发展并不断深化。全球生产网络为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实现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供了契机。同时,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随着技术进步和贸易自由化发展,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的跨国公司所主导的全球生产网络迅速发展并不断深化。全球生产网络为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实现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供了契机。同时,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出口贸易的发展方式亟待转变,对出口产品升级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而参与全球生产网络可能是中国出口产品升级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2000-2011年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对中国出口产品质量进行了测算,并以此为基础衡量出口产品升级。研究发现,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有波动上升迹象,东中西区域产品质量基本呈现递减趋势。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参与全球生产网络直接促进了中国出口产品的升级,尤其是深入融合到价值链中对出口产品质量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东部地区的研发投入能够促进出口质量升级,但研发投入不能通过提高垂直专业化的程度来提升质量,印证了出口企业提升价值链地位能力的不足。地区财政自主权在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地方政府倾向于支持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生产网络 出口产品升级 出口产品质量 垂直专业化 中国
原文传递
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分析--基于全球生产网络视角 被引量:30
12
作者 许南 李建军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8-106,共9页
本文利用全球价值链升级理论,在系统界定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内涵的基础上,依据统计资料和问卷调查结果,对国际金融危机前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状况和国际金融危机后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加工贸易已经形成了比较好的升级... 本文利用全球价值链升级理论,在系统界定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内涵的基础上,依据统计资料和问卷调查结果,对国际金融危机前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状况和国际金融危机后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加工贸易已经形成了比较好的升级态势,但总体来说还处于"微笑贫困陷阱"境况。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及本土加工企业自主研发和技术吸收能力较低等实际情况,使我国加工贸易进一步升级面临着严峻挑战。本文从宏观、中观的角度探讨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所需的国家、区域以及产业环境的培育措施,同时从加工贸易企业的微观竞争优势培育角度提出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贸易 加工贸易 全球生产网络 “微笑贫困陷阱”
原文传递
中国的全球价值链地位考察——基于附加值贸易视角 被引量:29
13
作者 廖泽芳 宁凌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1-30,共10页
本文以WTO-OECD新推出的附加值贸易统计数据为基础,对中国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价值链地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处于"加工贸易"环节,与主要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出口国之间存在附加值逆差,与欧美等最终产品进口... 本文以WTO-OECD新推出的附加值贸易统计数据为基础,对中国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价值链地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处于"加工贸易"环节,与主要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出口国之间存在附加值逆差,与欧美等最终产品进口国之间存在附加值顺差。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附加值出口贸易具有较高的国外附加值、较低的国内附加值、服务附加值偏低等特点。国内自给能力较强的制造业和开放程度较低的服务业具有较高的国内附加值,而国外附加值较高的行业则集中在中间进口品占比较高的高技术密集型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生产网络 价值链 附加值贸易
原文传递
互联网、产业集群与全球生产网络——新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对产业空间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28
14
作者 汪明峰 李健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22,共6页
新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仅仅反映在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产业部门,更重要的是它促进了知识的扩散、应用和创新。这使得信息时代的企业学习和创新过程,已经呈现出交织并存的两种模式:即在全球层次运作的跨国企业网络和在地... 新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仅仅反映在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产业部门,更重要的是它促进了知识的扩散、应用和创新。这使得信息时代的企业学习和创新过程,已经呈现出交织并存的两种模式:即在全球层次运作的跨国企业网络和在地方层次演进的企业集群网络。文章从信息和知识的角度,探讨信息时代的区域地理特征,以及信息和通信技术对产业空间组织的影响效应。重点分析全球生产网络和地方产业集群中的信息和知识过程,以及互联网技术所起的作用及其发展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信息和通信技术 产业集群 全球生产网络 空间组织
下载PDF
全球生产网络下的贸易收益及核算——基于中国的实证 被引量:28
15
作者 黎峰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22,共9页
全球生产网络下,出口并不能代表一国的贸易收益。本文通过构建多国投入产出模型,核算出中国出口实现的属地贸易收益、属权贸易收益、外国属地贸易收益,以及中国进口实现的增值折返及外国属地贸易收益。得出结论是:中国第一出口大国的背... 全球生产网络下,出口并不能代表一国的贸易收益。本文通过构建多国投入产出模型,核算出中国出口实现的属地贸易收益、属权贸易收益、外国属地贸易收益,以及中国进口实现的增值折返及外国属地贸易收益。得出结论是:中国第一出口大国的背后,更大部分实现的是外国的收益;中国出口实现的外国(地区)增加值、进口实现的增值折返,大部分来自东亚的我国台湾地区、日本及韩国;中美贸易实现的美国贸易收益中,很大部分是通过间接贸易方式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生产网络 属地贸易收益 属权贸易收益
原文传递
双循环技术溢出视角下中国产业技术进步的网络效应研究——基于全球生产网络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传导测算 被引量:24
16
作者 刘维林 程倩 余泳泽 《管理世界》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8-53,共16页
全球生产网络的技术溢出传导效应打破了技术进步的独立性假设,而以往全要素生产率测算较少考虑网络循环效应的影响。本文构建了一个多部门一般均衡模型来考察技术进步的网络传导效应,结合“空间—时变”随机前沿参数估计方法和国内国际... 全球生产网络的技术溢出传导效应打破了技术进步的独立性假设,而以往全要素生产率测算较少考虑网络循环效应的影响。本文构建了一个多部门一般均衡模型来考察技术进步的网络传导效应,结合“空间—时变”随机前沿参数估计方法和国内国际循环外溢乘数的分解,实证考察了双循环条件下国家和产业层面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溢出效应。研究发现,考察期内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呈逐渐放缓态势,其中国际循环的网络效应在金融危机后受全球价值链收缩的冲击较大,而国内循环的网络效应则为产业技术升级提供了重要的内生动力,制造业是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技术进步的网络效应对全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呈上升趋势,说明中国不仅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也是推动世界技术进步的重要引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生产网络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溢出 双循环 空间时变随机前沿
原文传递
经济全球化变革下的世界经济地理与中国角色 被引量:24
17
作者 朱晟君 杨博飞 刘逸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15-330,共16页
经济全球化浪潮下的世界经济地理格局和中国角色演变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当前学界偏重从国家经济模式和国际贸易角度来解释这种格局的变化,而较为缺乏基于生产组织视角的经济地理解释。因此,本文从经济地理视角出发,... 经济全球化浪潮下的世界经济地理格局和中国角色演变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当前学界偏重从国家经济模式和国际贸易角度来解释这种格局的变化,而较为缺乏基于生产组织视角的经济地理解释。因此,本文从经济地理视角出发,解析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世界经济地理格局变动与中国角色的演变。本文揭示了在三次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世界经济地理格局从"核心—边缘"到"链式重构"再到"网络不均衡"的演变过程,以及经济全球化的驱动力如何从"贸易全球化"转变为"生产全球化",继而朝"多元全球化"演进。本文还论述了中国如何通过战略耦合模式的动态调整实现从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到变革者的转变。本文认为这种角色转变,改变了西方发达经济体对后发经济体的预设发展路径,以及经典的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所预测的空间秩序,为全球化格局的变动带来新的重构动力与可能。最后,本文结合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球爆发带来的影响对未来经济全球化发展存在的可能路径进行分析,并从经济地理学视角为中国未来经济全球化发展道路选择提供了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世界经济地理 中国模式 全球生产网络 战略耦合
原文传递
数字产业渗透、全球生产网络与非对称技术溢出 被引量:20
18
作者 刘维林 程倩 《中国工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6-114,共19页
数字产业带有鲜明的技术进步外部性特征,通过生产网络对各产业部门形成的技术溢出是推动宏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动力源。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中性技术进步和成本加成的生产网络一般均衡模型,剖析了技术进步网络传导的机理和数字产业... 数字产业带有鲜明的技术进步外部性特征,通过生产网络对各产业部门形成的技术溢出是推动宏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动力源。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中性技术进步和成本加成的生产网络一般均衡模型,剖析了技术进步网络传导的机理和数字产业与非数字产业技术溢出的异质性,进而利用两区制空间自回归估计方法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产业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技术进步及数字产业渗透所带来的非对称溢出效应。研究发现:①研究期间全球数字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年平均增长率为1.69%,而通过数字产业渗透所提供和吸收的技术溢出效应分别为2.95%和0.97%;②中国数字产业的自身技术进步速度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但为全球生产网络提供的技术溢出效应较大,在推动全球产业技术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③不同数字细分产业的技术进步与溢出效应存在较大差异,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制造业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最快的产业,也是产生技术溢出最多的产业;④数字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存在非对称性,绝大多数数字产业提供的技术溢出大于吸收的技术溢出。从全球生产网络的视角考察数字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对于更好地利用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生产网络 数字产业 全要素生产率 非对称技术溢出 空间计量
原文传递
关于贸易顺差原因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22
19
作者 张二震 安礼伟 《当代经济管理》 2009年第4期1-6,共6页
对我国长期贸易顺差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指出目前一些流行观点对我国贸易顺差的本质原因的解释缺乏深度,因此政策建议难以具有针对性甚至具有误导性。文章认为我国贸易顺差是我国融入国际生产网络,以及在国际生产网络中角色的体现。最后... 对我国长期贸易顺差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指出目前一些流行观点对我国贸易顺差的本质原因的解释缺乏深度,因此政策建议难以具有针对性甚至具有误导性。文章认为我国贸易顺差是我国融入国际生产网络,以及在国际生产网络中角色的体现。最后对一些流行观点进行了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差 国际生产网络 顺差转移
下载PDF
全球生产网络下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测度 被引量:20
20
作者 姚志毅 张亚斌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65,共11页
给产业结构升级赋予了新的内涵,对其测度也应有新的评价指标。以全球生产网络为背景,构建了产业结构升级的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方法,以中国为研究对象,从整体和省域两个层面对产业结构升级进行了测度。得出:中国产业结构是否升级主... 给产业结构升级赋予了新的内涵,对其测度也应有新的评价指标。以全球生产网络为背景,构建了产业结构升级的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方法,以中国为研究对象,从整体和省域两个层面对产业结构升级进行了测度。得出:中国产业结构是否升级主要从高附加值产业创造力、产业市场拓展、产业价值链、产业发展环境、产业生产能力五个方面判别。中国省域间产业结构升级存在较大差异:广东、天津等地区主要依赖于高附加值产业创造力的影响,新疆、甘肃等西部地区凭借其有利的资源优势,以加工贸易方式渗入全球生产网络,较好地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生产网络 产业结构升级 价值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