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论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大卫·达姆罗什访谈录 被引量:4
1
作者 陈礼珍 大卫·达姆罗什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2,共12页
大卫·达姆罗什(1),哈佛大学厄内斯特·伯恩鲍姆比较文学讲席教授、比较文学系主任、世界文学研究所所长。他的研究涉及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圣经与古代近东文学、现代欧洲与全球英语文学。他在世界文学与比较... 大卫·达姆罗什(1),哈佛大学厄内斯特·伯恩鲍姆比较文学讲席教授、比较文学系主任、世界文学研究所所长。他的研究涉及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圣经与古代近东文学、现代欧洲与全球英语文学。他在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方面著述丰富,代表作包括《什么是世界文学?》(2003)、《如何阅读世界文学》(2009)、《比较多种文学: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2020)等。他倡导的"流通说"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文学研究。陈礼珍教授就世界文学、中国文学与全球文学的最新讨论等话题采访了达姆罗什教授。在访谈中,达姆罗什教授捍卫了自己有关世界文学的观点,并对现今批评界试图用"全球文学"和"星球文学"取代"世界文学"的构想进行了评论。达姆罗什教授重申了他的世界文学理念和立场,修正了自己早先将世界文学视为在全球市场内一种传播与阅读模式和一种过程的主张,更加关注世界文学如何走进一个特定国家的文学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姆罗什 中国文学 世界文学 星球文学 全球文学
原文传递
世界文学还是全球文学:西奥多·德汉教授访谈录(英文) 被引量:3
2
作者 何成洲 李淑玲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0,共10页
西奥多·德汉是比利时鲁汶大学英语文学与比较文学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SSCI期刊《欧洲评论》主编。他的专著有《美国文学史》(2014)、《路特雷奇简明世界文学史》《当代美国犯罪小说》等。2017年5月,德汉教授在南京大学和中国矿... 西奥多·德汉是比利时鲁汶大学英语文学与比较文学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SSCI期刊《欧洲评论》主编。他的专著有《美国文学史》(2014)、《路特雷奇简明世界文学史》《当代美国犯罪小说》等。2017年5月,德汉教授在南京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讲学期间,接受了何成洲教授和李淑玲副教授关于世界文学与全球文学的访谈。德汉教授从世界文学的不同定义以及他个人编写世界文学选集的原则谈起,着重阐述了当今世界文学研究的潜力、危险和不同声音。他还基于自己在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比较文学及世界文学领域的丰富研究,提出了超越后殖民主义、用"全球文学"替代"世界文学"的设想,以回避学界对于世界文学的一些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奥多·德汉 世界文学 比较文学 民族文学 全球文学
原文传递
西方文论关键词:地球村
3
作者 李昕揆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5-114,共10页
从文学起家并接受过剑桥“新批评”系统训练的麦克卢汉,使用“地球村”这一颇具文学色彩的术语来表达电子媒介条件下的世界图景、时空体验和审美感知。自20世纪50年代提出地球村概念起,在对电报、广播、电视、通信卫星等多种类型的电子... 从文学起家并接受过剑桥“新批评”系统训练的麦克卢汉,使用“地球村”这一颇具文学色彩的术语来表达电子媒介条件下的世界图景、时空体验和审美感知。自20世纪50年代提出地球村概念起,在对电报、广播、电视、通信卫星等多种类型的电子媒介将近三十年的持续思考中,麦克卢汉不仅为地球村赋予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围绕它提出了一系列内涵相近、表述相似的概念,形成了一个阿多诺意义上的概念“星丛”。在全球化出现巨大变局的当下,重新检视地球村这一兼具媒介、社会、文论、美学等多重内涵的术语,对于理解电子媒介、全球化及“全球文学”,依然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克卢汉 地球村 概念星丛 全球文学
原文传递
网络帖子文学论略
4
作者 张同胜 《济宁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26-30,共5页
随着数字网络技术的发展,在许多电子媒介社区、论坛、BBS等上都开辟了发帖子的栏目,而这些栏目则发展了网络帖子文学。网络帖子文学由于电子第二媒介的独特性而具有自身的特点:声像化、互动化、链接化、民主化、复调性、原生态和娱乐化... 随着数字网络技术的发展,在许多电子媒介社区、论坛、BBS等上都开辟了发帖子的栏目,而这些栏目则发展了网络帖子文学。网络帖子文学由于电子第二媒介的独特性而具有自身的特点:声像化、互动化、链接化、民主化、复调性、原生态和娱乐化等。网络帖子文学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心理宣泄、促进民主和视听娱乐等功能。随着超媒体的发展,网络帖子文学将成为文化球域化的重镇,从而走向真正的"全球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帖子文学 新形式 球域化 全球文学
下载PDF
医学人文,2019冠状病毒病与《全球化疗愈》:——唐丽园教授访谈录
5
作者 唐丽园 曲洋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0年第2期367-375,F0002,共10页
作为当代跨文化与跨学科研究的领军型学者,唐丽园教授在环境人文、医学人文领域深入探索多年。其新近出版的专书《全球化疗愈:文学,宣传,关怀》是又一部医学人文研究领域的开拓性著作。该书就全球性疫情所产生的污名化,以及世界各国在... 作为当代跨文化与跨学科研究的领军型学者,唐丽园教授在环境人文、医学人文领域深入探索多年。其新近出版的专书《全球化疗愈:文学,宣传,关怀》是又一部医学人文研究领域的开拓性著作。该书就全球性疫情所产生的污名化,以及世界各国在应对公共卫生危机时因医疗资源分配不平等而产生的“结构性暴力”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文学以及人文学术作品能够使得我们对他人的痛苦与损失怀有同理心,并为灾难中的个体提供意义指向与关怀。在新冠肺炎全球肆虐的当前语境下,这一学术专著的出版无疑更具有特殊意义。在本次访谈中,唐丽园教授分享了本书的写作缘起,以及她对于医学人文领域研究趋势和新冠疫情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文 全球文学 2019冠状病毒病 结构性暴力
下载PDF
论文学的世界性因素和影响研究——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命题及相关讨论 被引量:6
6
作者 谢天振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2001年第4期1-14,共14页
本文是本刊'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专栏讨论的小结.充分肯定了陈思和教授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的命题对长期来我国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中的一种主流观念提出的质疑,认为他的质疑为我们更加全面、确切地... 本文是本刊'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专栏讨论的小结.充分肯定了陈思和教授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的命题对长期来我国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中的一种主流观念提出的质疑,认为他的质疑为我们更加全面、确切地把握中西文学的关系,深入开展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作者还高度评价了由此命题引发的持续两年的热烈讨论,认为这一讨论对于我们进一步厘清比较文学研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深入思考比较文学的学科目标和方法论,均有相当积极的意义.最后,作者还对在当前新形势下影响研究的意义和作用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文学 世界性因素 中外文学关系 影响研究 中西文学 比较文学研究 作者 肯定 意义 小结
原文传递
关于学术史研究几个理论问题的辨识——兼谈世界华文文学学术史研究有关的学理现象 被引量:6
7
作者 姚晓南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2-58,共7页
研究学术的历史,从历史的角度看待学术,就是学术史。学科的形成推动了学术研究的发展,而学术研究的发展又必然会带来学术史研究的繁荣。学术史研究应避免唯尊学术而排斥社会、政治因素的偏向。学术史研究既要重视内在理路,又要重视外缘... 研究学术的历史,从历史的角度看待学术,就是学术史。学科的形成推动了学术研究的发展,而学术研究的发展又必然会带来学术史研究的繁荣。学术史研究应避免唯尊学术而排斥社会、政治因素的偏向。学术史研究既要重视内在理路,又要重视外缘影响。范式更新与学术发展之间有着直接对应的关系。实证与史识、全面与客观,是学术史研究的基本原则。研究主体的学养是一种生命境界,与学术史书写状态息息相关。学术史研究对于一门学科的厘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学术史研究范式考察,世界华文文学已经具备了一个完整学科的特质,具有满足学术史研究的充要条件;通过学术史的研究,又可以给出这个学科走向形成乃至成熟的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之研究 学术史 学术 范式 内容 方法 学科 世界华文文学
下载PDF
许渊冲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分析及其启示 被引量:6
8
作者 张继光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2020年第1期87-92,共6页
文章借助Cite Space计量学工具及一些常见的统计软件,对中国知网收录的2650篇与许渊冲相关的研究论文的题录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考察年度发文数量、主要研究领域、许渊冲论文h指数、高产作者、高频关键词,作者梳理了国内相关研究... 文章借助Cite Space计量学工具及一些常见的统计软件,对中国知网收录的2650篇与许渊冲相关的研究论文的题录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考察年度发文数量、主要研究领域、许渊冲论文h指数、高产作者、高频关键词,作者梳理了国内相关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作者认为,"中国文学走出去"应借鉴许渊冲的翻译经验,"发挥译语优势",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三化"的翻译方法,妥善处理好"三美"之间的关系,以便让外国读者对中国文学"知之"、"好之"、"乐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渊冲 CITESPACE “三美论” 翻译 中国文学“走出去”
原文传递
汇通中西,凝聚共识——“华语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的新方向”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9
作者 朱钰婷 《华文文学》 2023年第1期117-123,共7页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探讨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的新方向是当前华语文学研究的重要任务。此次国际学术会议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以丰富的理论视阈,围绕环境主义、后人类主义、民族主义、文学伦理学、人类学以及学科建设等层面展...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探讨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的新方向是当前华语文学研究的重要任务。此次国际学术会议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以丰富的理论视阈,围绕环境主义、后人类主义、民族主义、文学伦理学、人类学以及学科建设等层面展开学术争鸣。二、关注创作主体的审美选择,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个人创作理念展开对话。三、聚焦于共同体叙事语境下批评实践的多向探索,从注重对不同学科学术前沿成果的借鉴,重释经典作家作品,反映当前作家创作和新作,聚焦期刊研究四个方向深入拓展批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语文学 人类命运共同体 理论建构 批评实践
下载PDF
满世界都开放着中华活字——从教学角度谈中国现代文学与世华文学的互补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喻大翔 邓琳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92-96,共5页
论文从教学角度,谈同济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近几年来不但尝试打通大陆与台、港、澳,也尝试着打通中国与世界,尤其尝试着用比较的方法,沟通整个华文文学从题材、风格到价值的联系,以试图复活中国现当代文学和世界华文文学的历... 论文从教学角度,谈同济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近几年来不但尝试打通大陆与台、港、澳,也尝试着打通中国与世界,尤其尝试着用比较的方法,沟通整个华文文学从题材、风格到价值的联系,以试图复活中国现当代文学和世界华文文学的历史与现实,并从一切可能性上找到形式与精神的互补,以寻找和创造前所未有的大华文文学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世界华文文学 教学 互补
下载PDF
海外创作与学术史料整理的对话
11
作者 吕红 于文涛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9年第2期112-118,共7页
近年来,海外华文文学写作不但数量激增,而且已经形成自己的风格。站在全球华人的角度,站在文学的角度,站在审美的角度,海外华人作家的厚重之作令人刮目相看。当代世界文学的传世之作很可能出现在海外华文作家之中。海外华文文学社团、... 近年来,海外华文文学写作不但数量激增,而且已经形成自己的风格。站在全球华人的角度,站在文学的角度,站在审美的角度,海外华人作家的厚重之作令人刮目相看。当代世界文学的传世之作很可能出现在海外华文作家之中。海外华文文学社团、期刊网络史是华文文学史书写的重要史料基础,也是海外华文文学发展的重要资料。需有规模地系统而科学地把华文作家、社团及其期刊的档案建构起来,建立数据库等智库,从本学科层面必须着手的基础性建设工作,也是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硬性标志以及物质性基础,具有重要的史料传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华文文学 当代世界文学 华文作家 期刊 华文文学史书写
下载PDF
On the Strategic Paths of the Going Global Strategy of Chinese Literature
12
作者 He Hongli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59-267,共9页
The going global strategy of Chinese literature is a vital part of the going global strategy of Chinese culture. In recent years,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launched and strongly supported a series of activities and pr... The going global strategy of Chinese literature is a vital part of the going global strategy of Chinese culture. In recent years,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launched and strongly supported a series of activities and projects to promote this strategy,but little effect has been produced. Starting from analyzing the predicament and reasons of the current strategy,the essay suggests four strategic paths: enhancing the overall strength of the country to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of Chinese culture,strengthening cultural awareness and cultural introspection,integrating the nationality and cosmopolitan of literature and establishing a market-oriented literary translation mecha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ING glob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strategic path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of CHINESE culture CULTURAL AWARENESS and INTROSPECTION translation mechanism
下载PDF
贵州学术界海外苗学文献整理研究的近年发展——基于主题内容、语种格局和研究方法的观察
13
作者 谭厚锋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8期3-8,共6页
从研究成果上的主题内容、研究对象上的语种格局和研究方法上的基本取向等方面入手,考察近五年来贵州学术界以贵州师范学院等高校教师为主力军的一批学者在海外苗学文献整理研究领域所取得的学术进展,特别是其具体学术内涵和特点,并反... 从研究成果上的主题内容、研究对象上的语种格局和研究方法上的基本取向等方面入手,考察近五年来贵州学术界以贵州师范学院等高校教师为主力军的一批学者在海外苗学文献整理研究领域所取得的学术进展,特别是其具体学术内涵和特点,并反思其不足之处和展望其未来发展动向,以期为学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学术界 海外苗学研究 世界苗学文献 近期发展动态
下载PDF
后理论语境下的世界主义及其若干命题:评弗拉迪米尔·比蒂《探寻全球民主:文学、理论和创伤政治》
14
作者 汤轶丽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0-144,共5页
随着全球问题的日益凸显,世界主义再度成为当前国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个前沿话题。在《探寻全球民主:文学、理论和创伤政治》一书中,弗拉迪米尔·比蒂认为世界主义概念发轫于个人或民族的创伤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其对欧... 随着全球问题的日益凸显,世界主义再度成为当前国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个前沿话题。在《探寻全球民主:文学、理论和创伤政治》一书中,弗拉迪米尔·比蒂认为世界主义概念发轫于个人或民族的创伤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其对欧洲和非欧洲文化、政治、民主的影响。通过对世界主义内涵的梳理辨析,比蒂提出了"流散世界主义"的构想:拥有流离的归属性,跳出既定的政治空间,维持异见性的政治形式,并在此基础上重审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和民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寻全球民主:文学、理论和创伤政治》 世界主义 创伤政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