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导向下能源和经济的低碳转型 被引量:71
1
作者 何建坤 《环境经济研究》 2021年第1期1-9,共9页
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大上提出中国2030年前CO2排放达峰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新气候目标,是我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战略决策。实现CO2排放达峰是实现长期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阶段性目标和时间节点。CO2排放达峰时间越早,峰值排放量越... 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大上提出中国2030年前CO2排放达峰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新气候目标,是我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战略决策。实现CO2排放达峰是实现长期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阶段性目标和时间节点。CO2排放达峰时间越早,峰值排放量越低,越有利于实现长期碳中和目标,因此要统筹碳达峰和长期碳中和的目标和措施,协调部署,强化行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有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保障,并成为国家现代化治理体系的重要环节。要远近统筹,进行超前部署和行动。本文建议如下:制定国家长期低碳发展战略,把长期碳中和目标纳入国家本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总体目标和战略之中;加强深度脱碳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积极应对全球碳中和导向下国际经济技术竞争;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制度建设;结合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发挥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另一方面,在国内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同时,要积极参与并引领全球气候治理与国际合作,为共建全球生态文明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中国的努力和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减污降碳协同效应 全球气候治理
下载PDF
全球气候治理制度碎片化时代的国际领导及中国的战略选择 被引量:62
2
作者 李慧明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8-156,160,共29页
制度碎片化和领导缺失已经成为影响全球气候治理成效的重要因素。全球气候治理制度碎片化沿着制度内和制度外两条轨道发展,总体而言具有合作型碎片化的特征,这种特征使得国际领导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在碎片化时代,鉴于全球气候治理的全... 制度碎片化和领导缺失已经成为影响全球气候治理成效的重要因素。全球气候治理制度碎片化沿着制度内和制度外两条轨道发展,总体而言具有合作型碎片化的特征,这种特征使得国际领导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在碎片化时代,鉴于全球气候治理的全球公地和全球公共产品的特性,其更多地需要方向型、理念型和手段型国际领导,即一种基于多边主义理念下的国际气候制度而形成的绿色国际合作领导。这种国际合作领导的方向在于超越传统现代化话语和理念,重聚绿色发展的金球共识,引导全球走向低碳经济,使全球气候治理各方获得共赢。当前,中美欧的三边互动表明,以联合国气候制度为核心的绿色国际合作领导体制正在显现。作为受全球气候变化严重影响并承担全球气候治理重要责任的利益攸关方,中国一定能为全球绿色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并成为绿色国际合作领导的关键一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气候治理 制度碎片化 国际领导 绿色发展
原文传递
《巴黎协定》与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转型 被引量:39
3
作者 李慧明 《国际展望》 CSSCI 2016年第2期1-20,共20页
《巴黎协定》是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适用于所有缔约方的国际协议,它推动了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转型:采取"自下而上"的治理方式;使"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有了动态发展;法律形式上呈现出多样性和灵活性。国际气候... 《巴黎协定》是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适用于所有缔约方的国际协议,它推动了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转型:采取"自下而上"的治理方式;使"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有了动态发展;法律形式上呈现出多样性和灵活性。国际气候政治格局的历史性变迁、后冷战时代世界形势的变化与全球治理的深入发展等是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转型的动因。在全球气候治理方式由"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的自愿行动和混合形态变迁的趋势下,要巩固"自下而上"模式,使"软法"更软,发挥更大的动员能力;同时要完善各种实施机制,逐步确立相对中性的"硬法"或制度,加强"软法"的执行力。中国要提升气候治理能力,积极应对国际社会的监督、评审和排名,推动或引领治理方式适当向"自上而下"回归,通过向绿色经济转型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黎气候大会 巴黎协定 全球气候治理 转型
下载PDF
全球气候治理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被引量:36
4
作者 许琳 陈迎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6-134,159,共19页
近年来,气候治理已成为全球治理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围绕气候治理的国际谈判备受世界各国与国际社会普遍关注。虽然2012年12月8日刚刚闭幕的多哈会议谈判实现了平稳过渡,决定从2013年开始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制定了德班平台谈... 近年来,气候治理已成为全球治理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围绕气候治理的国际谈判备受世界各国与国际社会普遍关注。虽然2012年12月8日刚刚闭幕的多哈会议谈判实现了平稳过渡,决定从2013年开始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制定了德班平台谈判的工作计划,但在减排义务分担、气候融资、技术转让等关键问题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阵营之间仍存在较大分歧和争议,未来谈判仍困难重重,前景尚不明朗。作者试图运用多维权力观分析框架,分析当前主要国家及国家集团构成的政治力量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地位及其变化。在气候谈判中,发达国家的手段性权力强,但态度大多趋于消极保守,发展中国家的结构性权力和话语权呈上升趋势,但权力领域有限,权力意愿趋于分化;《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外,多元化的治理主体在市场、资金、技术、贸易等议题中的权力各有消长。未来随着全球气候治理的复杂性日益增强,世界各国及各种社会力量为追求自身利益,必将展开新一轮的博弈与角逐。基于对各种政治力量在气候治理中权力特点和变化的认识,作者最后提出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谋求合理发展空间与权益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气候治理 权力 国际气候谈判 环境保护
原文传递
数字经济发展的碳减排效应 被引量:31
5
作者 佘群芝 吴柳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24,共11页
在全球气候治理的背景下,准确考察数字经济发展的碳减排效应,对推动各国经济发展低碳转型,尽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具有重要意义。使用1990—2019年99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考察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 在全球气候治理的背景下,准确考察数字经济发展的碳减排效应,对推动各国经济发展低碳转型,尽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具有重要意义。使用1990—2019年99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考察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从国家层面来看,数字经济发展能显著降低碳排放,且减排弹性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2)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在中、高收入国家均能通过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实现节能减排。(3)从行业层面来看,数字经济对降低中等收入国家建筑、制造、电力行业的碳排放有显著效果,对降低高收入国家制造业、运输业的碳排放作用显著,且均是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实现的。以上研究结论为协同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与气候治理、加快各国经济低碳转型及部署中国碳达峰行动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碳排放 能源效率 能源结构 全球气候治理
下载PDF
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的原因、影响及中国的对策 被引量:31
6
作者 张海滨 戴瀚程 +1 位作者 赖华夏 王文涛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39-447,共9页
综合应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分析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的原因,评估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对《巴黎协定》履约前景的影响并提出中国的应对策略。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是全球气候治理的重大事件,将对《巴黎协定》的履约产生多重影... 综合应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分析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的原因,评估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对《巴黎协定》履约前景的影响并提出中国的应对策略。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是全球气候治理的重大事件,将对《巴黎协定》的履约产生多重影响,包括将对《巴黎协定》的普遍性构成严重伤害,动摇以《巴黎协定》为核心的国际气候治理体制的基础;将导致《巴黎协定》履约中的领导力赤字问题显著恶化;可能引发不良示范效应,降低国际气候合作信心;将会对其他地区碳排放空间形成不可忽视的挤压,进而推高其他地区碳减排成本;美国大幅削减国际气候援助资金将削弱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美国延迟采取气候行动可能导致全球减排错失最佳时间窗口;美国大幅削减气候变化基础研究经费将对未来全球气候科学研究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巴黎协定》履约谈判的权威性等,最后显著加大实现温控目标的难度,甚至导致目标无法实现。就全球气候治理的全局而言,全球气候治理的框架不会坍塌,但确实会受到动摇;全球气候治理的进程不会逆转,但确实会迟滞。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使中国面临多重挑战,其中之一是中国面临急剧上升的期望中国承担全球气候治理领导的国际压力。为此,中国对内应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的上限目标,对外应积极重建全球气候治理集体领导体制,即用C5取代G2,同时继续努力改变美国对气候变化的消极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退出《巴黎协定》 履约 全球气候治理 中国的对策
下载PDF
全球气候治理与国际秩序转型 被引量:30
7
作者 李慧明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2-84,共23页
鉴于全球气候变化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一种不可逾越的刚性约束,全球气候治理体制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各国在未来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任何力图重塑国际秩序的国家都必须顺应低碳转型的全球性潮流。全球气候治理正在成为撬动当前国际秩序... 鉴于全球气候变化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一种不可逾越的刚性约束,全球气候治理体制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各国在未来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任何力图重塑国际秩序的国家都必须顺应低碳转型的全球性潮流。全球气候治理正在成为撬动当前国际秩序转型的重要杠杆,推动国际秩序转型朝着特定的方向发展。如果说走向低碳经济是未来世界各国组织其经济社会活动的必然选择,那么低碳化转型越成功的国家在国际秩序转型进程中就越会占据主导地位,从而在未来低碳经济时代掌握主导权。一般而言,国际秩序由国际规则制定权分配、国际制度、国际观念构成。全球气候治理的根本要义在于促使世界向低碳经济转型,这对世界各国实力的此消彼长产生深远影响,最终会影响国家间的实力对比变化、国际制度的建设和国际观念体系的重构,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国际秩序本身的内涵与特质。中国正在成为影响和解决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力量,在全球低碳化转型的道路上,中国担负着特殊的国际责任和绿色使命,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战略选择不但会决定中国在未来国际秩序中的地位,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国际秩序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气候治理 国际秩序转型 低碳发展
原文传递
《巴黎协定》对气候变化诉讼发展的实证意义 被引量:27
8
作者 杜群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8-64,共17页
广义气候变化诉讼实践在实体法上“助产”《巴黎协定》等气候变化国际法规则,后者也“反哺”着前者。《巴黎协定》为气候变化诉讼铺设了实证逻辑基础,其温控量化目标条款明确了气候变化诉讼客体,其国家自主贡献规则化解了政治问题的分... 广义气候变化诉讼实践在实体法上“助产”《巴黎协定》等气候变化国际法规则,后者也“反哺”着前者。《巴黎协定》为气候变化诉讼铺设了实证逻辑基础,其温控量化目标条款明确了气候变化诉讼客体,其国家自主贡献规则化解了政治问题的分权原则。《巴黎协定》展现出的实体法规范功能——拓展气候变化法律依据和气候变化因果关系原则的既定化,推动了2015年以后气候变化诉讼向核心主题实证嬗变。我国应依循公法、私法和交叉协同三条路径发展狭义气候变化诉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气候治理 气候变化诉讼 《巴黎协定》 实证逻辑 国家自主贡献
下载PDF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全球气候治理新格局与林草发展机遇 被引量:26
9
作者 陈雅如 赵金成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共5页
自2020年9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国际重要场合发表重要讲话,向国际社会郑重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30年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m^(3)。目前,全球已有54个国家实现了碳达峰... 自2020年9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国际重要场合发表重要讲话,向国际社会郑重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30年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m^(3)。目前,全球已有54个国家实现了碳达峰,且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将碳中和转化为国家发展战略。文中梳理了碳达峰、碳中和的概念、要求和进展;分析了面向碳达峰、碳中和,国际谈判重点议题的变化、美国立场的不确定性等全球气候治理新格局,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提出在新格局下,森林湿地草原等生态系统碳汇作用将更加凸显,以及我国林草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点,以期充分发挥我国林草业在助推碳中和目标实现中的潜力,并在保障国家外交战略和促进绿色发展中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全球气候治理 新格局 林草发展机遇
原文传递
《巴黎协定》后全球气候治理的形势与中国的引领作用 被引量:26
10
作者 何建坤 《中国环境管理》 2018年第1期9-14,共6页
当前落实《巴黎协定》的实施细则谈判中,如何体现气候变化公约和《巴黎协定》的原则,全面、均衡地推进适应、减缓、资金、技术、能力建设和透明度各要素的进展,各缔约方仍存在较大分歧。为缩小各国减排承诺与实现控制温升2℃目标间的差... 当前落实《巴黎协定》的实施细则谈判中,如何体现气候变化公约和《巴黎协定》的原则,全面、均衡地推进适应、减缓、资金、技术、能力建设和透明度各要素的进展,各缔约方仍存在较大分歧。为缩小各国减排承诺与实现控制温升2℃目标间的差距,2018年将开展"促进性对话",强化各缔约方的承诺和行动,也面临复杂的博弈形势。中国倡导合作共赢、公平正义、共同发展的全球气候治理新理念,把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推动各国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促进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走上气候适宜型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以实现"发展"与"减碳"的双赢,促进各国加强互惠合作,共同发展,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国内遵循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理念,统筹国内可持续发展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动能源革命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打造经济、民生、资源、环境与应对气候变化多方共赢的局面。加强国际务实合作,结合"一带一路"建设,秉承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与沿线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对接,加强先进能源产业与低碳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互联互通。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变革、能源与经济低碳转型、互惠共赢国际合作等领域,已经并将继续做出重要贡献,发挥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黎协定 全球气候治理 国家自主贡献 引领作用
下载PDF
欧盟碳关税政策及其影响 被引量:25
11
作者 韩立群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59,61,共10页
近一个时期,世界主要国家相继宣布碳中和目标,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行动进入新阶段。部分发达国家在减排的同时还设计了自我保护机制,对冲减排损失。欧盟计划最快于2023年推出"碳边境调节机制",对减排不力国家的输欧商品征税。本... 近一个时期,世界主要国家相继宣布碳中和目标,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行动进入新阶段。部分发达国家在减排的同时还设计了自我保护机制,对冲减排损失。欧盟计划最快于2023年推出"碳边境调节机制",对减排不力国家的输欧商品征税。本文对欧盟该政策形成过程及影响进行研究,发现碳关税是欧盟气候政治发展的内在诉求,是其对冲减排压力的现实需要,也是其社会政治思潮和政党政治变迁的必然结果。目前,美国内对碳关税的立场也在发生变化,未来发达国家在该问题上将呈现合流之势,冲击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框架,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减排形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 碳关税 气候变化 气候治理
原文传递
美国重返《巴黎协定》后的全球气候治理:争夺领导力还是走向全球共识? 被引量:25
12
作者 周伟铎 庄贵阳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29,共13页
美国拜登政府宣布重返《巴黎协定》,意味着全球气候治理很可能重回中美欧三驾马车共同领导的格局。大国可以通过竞争与合作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和行动,实现全球气候治理,但是也有可能陷入领导力之争,对全球气候治理造成损害,这... 美国拜登政府宣布重返《巴黎协定》,意味着全球气候治理很可能重回中美欧三驾马车共同领导的格局。大国可以通过竞争与合作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和行动,实现全球气候治理,但是也有可能陷入领导力之争,对全球气候治理造成损害,这取决于主要大国更多是出于个体理性还是集体理性的逻辑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本文认为,在当前推动全球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的博弈中,中美欧的利益诉求仍然存在明显差异,当前美欧等西方国家气候战略转型的动力主要还是争夺气候治理领导权。为了推进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美欧等主要行为体需要加强气候合作。未来全球气候治理的方向应该包括深化《巴黎协定》目标的共识,完善全球绿色金融的政策体系,加强全球碳交易市场和零碳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提振全球气候治理的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气候治理 领导权 集体理性 人类命运共同体 《巴黎协定》
下载PDF
全球气候治理的“行动转向”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被引量:24
13
作者 李慧明 《国际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7-85,共29页
2018年卡托维兹气候会议和2019年马德里气候会议大体上完成了《巴黎协定》实施细则谈判,标志着全球气候治理迎来了一个不同以往的"行动转向",转向全面执行法律制度的行动阶段。这是全球气候治理30多年"法制化"演进... 2018年卡托维兹气候会议和2019年马德里气候会议大体上完成了《巴黎协定》实施细则谈判,标志着全球气候治理迎来了一个不同以往的"行动转向",转向全面执行法律制度的行动阶段。这是全球气候治理30多年"法制化"演进的历史性成果。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科学认知的不断普及和深入、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紧迫性的不断增强以及非国家行为体的积极驱动等因素共同推动了这种"行动转向"。这种"行动转向"在全球层面上意味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等机构的职责、功能与角色将随之变化,主要是要发挥好贯彻、监督、政治动员、搜集处理和公布各种信息等功能,同时还要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转变成全球气候治理行动的发动机和总动员处;在国家层面上意味着各国的核心任务和行动也要随之改变,主要是要切实履行好《巴黎协定》实施细则下的各项职责与义务,同心协力地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低碳发展)的"转型点"早日到来。面对全球气候治理的"行动转向",中国要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导,持续推进《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的落实,在立足国内的前提下,以共建绿色"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以建设全球生态文明为宗旨,通过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积极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统筹协调好全球层面、地区层面和国家层面的气候治理行动,积极构建全球气候命运共同体、地区气候命运共同体和国家气候命运共同体,并努力实现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气候治理 《巴黎协定》实施细则 “行动转向” 中国战略选择
原文传递
全球气候治理中的知识供给与话语权竞争——以中国气候研究影响IPCC知识塑造为例 被引量:24
14
作者 李昕蕾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2-70,I0002,I0003,共41页
"科学共识"其实是一种"非中性"知识框定过程,不同国家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的知识塑造能力决定其能否在话语权竞争中占据优势。目前欧美西方国家凭借其对气候知识生产和科学评估的结构性主导权,在科学与政治的互动... "科学共识"其实是一种"非中性"知识框定过程,不同国家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的知识塑造能力决定其能否在话语权竞争中占据优势。目前欧美西方国家凭借其对气候知识生产和科学评估的结构性主导权,在科学与政治的互动中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加剧了"南北分割"下的话语不平等与治理合法性赤字。随着发展中国家在气候治理中影响权重和治理诉求的不断提高,中国亟需在气候治理共有知识的塑造过程中发挥能动性作用,从知识供给角度提升知识权威和话语影响力。从知识供给视角分析气候话语权的塑造,意味着不能仅仅关注气候知识的生产过程,还需要关注相应的影响策略和话语传播能力。通过评估中国气候研究对于IPCC第五份报告的话语塑造,可以看出中国在气候知识供给中的话语合法化、话语公共化和话语有效化均有待提升。鉴于IPCC第六份评估报告的撰写已进入关键性阶段,中国应该把握通过自身气候研究影响IPCC知识建构的重要机会窗口期,提升话语生产质量,通过议程设置和议程管理等推进话语的制度化嵌入,优化传播机制、拓展平台,以增强话语的规范扩散和受众接纳度,更有效地影响国际层面的共有知识生产,强化在全球气候科学评估中的知识输入和规范塑造,从根本上提升中国在全球气候政治中的话语权和制度性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气候治理 知识供给 话语权竞争 IPCC评估报告 中国气候研究
原文传递
碳中和目标下中国小水电价值评估与发展战略转型 被引量:21
15
作者 李萌 龚群超 潘家华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6-104,共19页
从经济性、社会性、减排效应等多方面对小水电进行价值评估,小水电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贡献侧重点不同,小水电发展虽存在较多争议,但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且愈来愈受到国际社会各国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应理性认知、科学对待、正确引导。在碳... 从经济性、社会性、减排效应等多方面对小水电进行价值评估,小水电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贡献侧重点不同,小水电发展虽存在较多争议,但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且愈来愈受到国际社会各国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应理性认知、科学对待、正确引导。在碳中和目标下,小水电通过自身的开发及与风电、光电等一体化的发展,既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供给,减排降碳,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能源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提出中国应从五个方面推动构建小水电发展的新格局:(1)正名纠偏,鼓励发展小水电,在小水电发展基础条件好的地区率先建成碳中和示范区;(2)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小水电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3)完善市场机制,降低融资难度,促进小水电健康、良性发展;(4)加快科技创新、科技突破、科技集成,更好地支撑小水电直接或间接的能替及减排等作用发挥;(5)积极探索碳中和愿景下小水电贡献路径的中国方案,推进全球气候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气候治理 碳中和 新型电力系统 小水电发展转型 生态文明
下载PDF
认知演化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变革 被引量:21
16
作者 余博闻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1-133,158,159,共35页
当今的全球气候治理是一个混合驱动系统。一方面,多边外气候治理实践自成体系,专注于直接供给治理方案和规则;另一方面,多边气候制度转而强调“引领”和“政治动员”。这与传统的主要由多边气候谈判驱动治理实践的模式不同。采用认知演... 当今的全球气候治理是一个混合驱动系统。一方面,多边外气候治理实践自成体系,专注于直接供给治理方案和规则;另一方面,多边气候制度转而强调“引领”和“政治动员”。这与传统的主要由多边气候谈判驱动治理实践的模式不同。采用认知演化理论可以分析气候治理的演化。该理论认为:实践的负面绩效和由此激发的主动反思是深度规范变革的启动机制;创新实践既体现行为者的创造性,又受其既有知识和习惯的建构性影响;共同体对新治理方案的选择有赖于其对创新实践绩效的解读。气候治理领域的多边主义应被视为一种社会建构物。其衰落的主要推力是京都体制的困境激发的次/非国家行为体反思。多边外气候治理创新受多元行为体的既有知识、能力和利益的影响,体现出以市场和能力建设为导向的特性。新的气候治理实践由于能够促进去碳化能力的提升、启发新治理思路、创造新利益而得以体系化。同时,多边气候制度受实践惯性支撑并积极转型,因而得以继续作为气候治理混合驱动体系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演化 共同体 全球气候治理 多边主义 多边外气候治理
原文传递
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跨国城市气候网络--以C40为例 被引量:20
17
作者 李昕蕾 任向荣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7-46,共10页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城市作为次国家层面中重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聚合体,成为全球网络中的关键节点以及全球气候治理中不可忽视的行为体。城市在气候变化面前的脆弱性使其更加积极发挥自身的资源、信息和技术优势,并且,这种在地方层面对...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城市作为次国家层面中重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聚合体,成为全球网络中的关键节点以及全球气候治理中不可忽视的行为体。城市在气候变化面前的脆弱性使其更加积极发挥自身的资源、信息和技术优势,并且,这种在地方层面对于气候挑战的共同应对推动了跨国城市气候网络的形成。这一新的网络性治理形式为增强城市间的交流合作以及聚积城市层面的全球影响力提供了一个建构平台。从纵向上看,跨国城市气候网络为全球气候治理增添了新的次国家互动层面;从横向上看,为全球气候治理吸纳了更多的地方行为者,扩大了环境政策的执行空间。跨国城市网络还扮演着技术创新活动家和规范扩散者的角色,并且通过与各种外部行为体的积极合作来进一步推进城市弹性网络的杠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气候治理 跨国城市网络 C40
下载PDF
全球气候治理若干关键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8
18
作者 王海林 黄晓丹 +1 位作者 赵小凡 何建坤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6-33,共8页
当前,在落实《巴黎协定》的谈判和合作进程中,面临一些新的关键问题和严峻挑战。其中包括:如何体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促进《巴黎协定》适应、减缓、资金、技术、能力建设和透明度等各要素全面均衡和有效的实施;如何依据气候... 当前,在落实《巴黎协定》的谈判和合作进程中,面临一些新的关键问题和严峻挑战。其中包括:如何体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促进《巴黎协定》适应、减缓、资金、技术、能力建设和透明度等各要素全面均衡和有效的实施;如何依据气候公约的规定并体现历史责任,坚持和维护中国等新兴大国的发展中国家定位;如何看待全球1.5℃温升控制目标以及该目标下不同类型国家公平的减排路径;如何看待欧盟等发达国家拟对发展中国家进出口贸易采取碳边境调节措施等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在严重分歧。发达国家忽视和淡化“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向发展中国家施加减排压力、转移排放责任、转嫁减排成本的意图和行动已十分明显,不同类型国家和利益集团间也呈现复杂的博弈局面。对此,我国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巴黎协定》所确立的长期目标和各项原则,坚持我国发展中国家战略定位,巩固广大发展中国家战略依托,维护发展中国家合理权益。我国对《巴黎协定》达成和生效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当前,要进一步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导,积极推进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国际气候治理制度建设,推进《巴黎协定》的落实和实施。同时,国内要加快推进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转型,加快经济、环境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协同治理,制定并实施长期低碳排放发展战略,到21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的同时,实现与全球控制温升不高于2℃并努力低于1.5℃目标相契合的深度脱碳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气候治理 公平与责任 发展中国家定位 1.5℃温升 碳边境调节
下载PDF
“后巴黎时代”中国的全球气候治理话语权构建:内涵、挑战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李强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14,155,共13页
在“后巴黎时代”开启的全球气候治理新阶段,各国(集团)围绕《巴黎协定》中减缓、适应、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等核心目标展开的激烈博弈将引发全球气候治理话语权重新分配"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体现负责任大国担当,中国需要... 在“后巴黎时代”开启的全球气候治理新阶段,各国(集团)围绕《巴黎协定》中减缓、适应、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等核心目标展开的激烈博弈将引发全球气候治理话语权重新分配"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体现负责任大国担当,中国需要根据全球气候治理话语权的内涵,认识和把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制度性、科学性和道义性三个维度构建与自身实力相匹配的话语权,实现从参与者向引领者的重大转变,推动构建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气候机制和全球气候治理秩序。中国构建全球气候治理话语权必须立足于自身实际,从维护本国利益出发,兼顾全人类共同利益,以中国特色语言所表述的话语体系塑造相应的领导创设国际气候谈判议题、国际气候机制及其主要原则的能力,增强提供科学数据支撑的能力,以及向他国示范和援助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巴黎时代 全球气候治理 中国国际话语权 话语体系构建 话语传播
下载PDF
特朗普“去气候化”政策对全球气候治理的影响 被引量:17
20
作者 柴麒敏 傅莎 +2 位作者 祁悦 樊星 徐华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共8页
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退出《巴黎协定》是当前全球气候治理中最受舆论关注的问题,对事态发展趋势的判断和事件影响的评估是最为亟需的。本文系统分析了特朗普政府上任后推行的一系列"去气候化"政策,以及其退出《巴黎协定》的主... 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退出《巴黎协定》是当前全球气候治理中最受舆论关注的问题,对事态发展趋势的判断和事件影响的评估是最为亟需的。本文系统分析了特朗普政府上任后推行的一系列"去气候化"政策,以及其退出《巴黎协定》的主要动因和可能形式,同时量化评估了这些内政外交的"倒退"对美国实施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以及全球气候治理格局的实质影响,并据此提出了中国应对全球气候治理新形势变化的对策和建议。研究表明,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的能源政策根植于复兴制造业和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利益动机,随着特朗普"去气候化"进程持续发酵,诸多气候政策面临存续风险,美国实施国家自主贡献将面临严峻挑战,"倒行政策"将有可能使美国温室气体排放出现反弹。如果不考虑中、高危气候政策,美国2025年温室气体排放也仅能相对2005年下降11.0%—14.9%,距离下降26%—28%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相去甚远。同时,特朗普政府拒绝继续履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气候资金支持的义务,将有可能导致绿色气候基金拖欠资金总额上升117%,并进一步挫伤全球低碳投资的信心。没有美国的全球气候治理3.0时代将呈现出新的复杂特征,并不可避免地造成减排、资金和领导力缺口的持续扩大,也不排除后续会出现消极的跟随者,整体进程将可能进入一个低潮周期。虽然国际社会对中国引领全球气候治理充满期待,但中国仍应审慎对待,长远谋划应对气候变化的内政外交战略,而不应将"气候举旗"看作是一蹴而就的短期策略,对各种要求中国发挥"领导作用"的说法保持清醒头脑。在今后气候谈判中,美国仍有较大可能会二次"要价",中国作为排放大国的压力依然不容小觑,中美气候关系需要再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气候治理 特朗普政府 巴黎协定 国家自主贡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