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hmed房水引流物植入术后瘢痕形成的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熊新春 席祖莲 +3 位作者 张海江 吕源淑 丁正平 胡义珍 《眼科》 CAS 2005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 探讨Ahmed房水引流物植入术后瘢痕形成而导致手术失败的原因。设计 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 分为植管组和对照组,植管组为难治性青光眼行Ahmed引流物植入术后,Ⅱ期手术切除的植入物周围瘢痕组织石蜡标本10例,对照组为同年龄段... 目的 探讨Ahmed房水引流物植入术后瘢痕形成而导致手术失败的原因。设计 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 分为植管组和对照组,植管组为难治性青光眼行Ahmed引流物植入术后,Ⅱ期手术切除的植入物周围瘢痕组织石蜡标本10例,对照组为同年龄段青光眼患者滤过术前剪取的球筋膜组织标本10例。方法 植管组和对照组的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eta1,TGF β1)和Ⅲ型胶原的表达,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植管组和对照组TGF β1和Ⅲ型胶原表达是否存在差异。主要指标 TGF β1和Ⅲ型胶原的表达。结果 植管组TGF β1(平均灰度值为12 9 6 9±3 2 2 )和Ⅲ型胶原(平均灰度值为10 7 75±4 5 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呈强阳性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t=2 12 7,P =0 0 38和t =3 6 74 ,P =0 0 0 2 )。结论 TGF β1促进Ⅲ型胶原的合成是房水引流物植入术后瘢痕形成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外科学 Ahrned引流物
原文传递
晶状体摘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循证评价 被引量:54
2
作者 乔利亚 梁远波 +3 位作者 王宁利 詹思延 王怀恩 吴作红 《眼科》 CAS 2005年第2期93-98,共6页
目的 将目前有关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文献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进行系统评价,以期能为该种治疗方式的临床应用提供较为可靠的证据。设计 系统综述。方法 检索MEDLINE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期刊数据库,至2 0 0 4年9月的... 目的 将目前有关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文献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进行系统评价,以期能为该种治疗方式的临床应用提供较为可靠的证据。设计 系统综述。方法 检索MEDLINE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期刊数据库,至2 0 0 4年9月的英文及中文文献。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后剩余文献按照治疗性医学文献证据级别的判定标准进行证据分级,并按照终点指标进行证据评价。主要指标 眼压,前房角,降眼压药物种数,并发症。结果 2 4篇文献入选,Ⅰ~Ⅱ级证据的0篇,Ⅲ级证据的4篇,Ⅳ级证据的2 0篇。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摘除/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眼压降低1 3~2 2 7mmHg ,降低幅度超过2 0mmHg的均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Ⅲ~Ⅳ级证据)。有对手术成功率报道的文章2篇(Ⅲ级证据)。3篇文献描述了术后房角增宽(Ⅳ级证据) ,5篇文献描述了术后PAS范围减少(Ⅲ~Ⅳ级证据)。9篇文献描述了术前和术后使用降眼压药物种数的变化情况,表明白内障摘除术后,抗青光眼药物的使用种数较术前减少(Ⅳ级证据)。9篇文献报告了术后早期眼压并发症,其中31 2 %出现了术后早期眼压升高(Ⅲ~Ⅳ级证据)。结论 病例系列研究表明晶状体摘除术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降眼压幅度高于慢性闭角型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闭角型/外科学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系统综述
原文传递
抗青光眼术后不同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角膜屈光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冉文瑛 陈静 张树利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88-689,共2页
目的探讨抗青光眼术后不同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角膜屈光状态的影响。方法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56例(86眼),根据超声乳化术中切口不同分为2组,分别采用颞侧(A组)、上方透明角膜隧道切口(B组),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7d和30d裸眼... 目的探讨抗青光眼术后不同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角膜屈光状态的影响。方法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56例(86眼),根据超声乳化术中切口不同分为2组,分别采用颞侧(A组)、上方透明角膜隧道切口(B组),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7d和30d裸眼视力、角膜散光度及并发症情况,并观察术后14d角膜、房水混浊程度。结果 2组术前和术后30d裸眼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术后7dA组裸眼视力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术前角膜散光度分别为(0.76±0.32)D、(0.80±0.25)D,术后7d分别为(2.42±0.73)D、(1.86±0.54)D,术后30d分别为(2.45±0.32)D、(2.15±0.36)D;2组术前、术后7d、30d角膜散光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组术后14d角膜、房水混浊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组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虹膜损伤、后囊膜破裂。结论抗青光眼术后不同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角膜屈光状态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但颞侧切口术后视力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青光眼手术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手术切口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在非穿透性青光眼滤过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解正高 陈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719-723,共5页
准分子激光因其切削精确、几乎无周围组织损伤等特点被创造性地应用于非穿透性青光眼手术中且获得了满意的降眼压效果。本文就非穿透性青光眼手术的由来及演变、准分子激光非穿透性青光眼手术的操作方法、结果、优点进行综述。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 非穿透性青光眼滤过手术 深层巩膜切除术 外路小梁切除术 角膜基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