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珠峰自然保护区冰川监测研究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冀琴
张翠兰
丁悦凯
曹香芹
梁文莉
-
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GIS应用研究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91-1601,共11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1277)
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KJQN202200526)
+2 种基金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2SKSZ030)
重庆师范大学基金项目(22XLB003)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210637008)资助。
-
文摘
冰川物质平衡是反映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对于区域生态环境评估和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采用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运用比值阈值法和目视解译法,获取1990—2020年珠峰自然保护区内的冰川边界,研究冰川面积分布与变化特征,同时基于差分干涉测量短基线时序分析(SBASInSAR)技术监测区域冰川形变特征,并分析冰川物质平衡过程。结果表明:(1)1990—2020年珠峰自然保护区冰川持续退缩,且近10 a退缩趋势更为显著。保护区内冰川总面积退缩247.16 km²,变化率为-18.92%。(2)保护区冰川主要分布在海拔5400~6200 m和坡度10°~15°范围内,其中5400~5600 m和10°~15°范围内冰川退缩最为显著。(3)2020年珠峰自然保护区冰川形变速率介于-129.069~140.252 mm·a^(-1)之间,冰川表面形变在海拔4200~4400 m和40°~45°处沉降最为严重。(4)气温上升、降水减少可能是导致珠峰自然保护区冰川物质亏损的主要因素。同时,空间气候差异和地形等因素也可能是导致冰川物质平衡差异的重要因素。
-
关键词
多源遥感
SBAS-InSAR
冰川面积
物质平衡
珠峰自然保护区
-
Keywords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SBAS-InSAR
glaciers change
mass balance
Qomolangma Nature Reserve
-
分类号
P343.6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P237
[天文地球—地球物理学]
-
-
题名中国冰川脆弱性现状评价与未来预估
被引量:24
- 2
-
-
作者
杨建平
李曼
杨岁桥
谭春萍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77-1087,共11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088)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3CBA01808)资助
-
文摘
冰川的脆弱性是指冰川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基于科学性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性与主导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以气候变化脆弱性的暴露度、敏感性与适应能力三要素为标准,遴选构建了我国冰川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使用中国1961-2007年594个站点的年平均气温和590个站点的年降水量资料、中国第一、二次冰川编目数据,借助RS与GIS技术平台,使用空间主成分方法,构建了冰川脆弱性指数模型,在区域尺度上综合评价了中国冰川脆弱性的现状.基于IPCC A1B气候情景下气温和降水量变化预估数值、21世纪冰川变化预估数据,对2030年代和2050年代的冰川脆弱性进行了初步预估.依据自然分类法,将冰川脆弱性分为潜在脆弱、轻度脆弱、中度脆弱、强度脆弱与极强度脆弱5个等级.结果表明:从现状看,中国冰川对气候变化很脆弱,约92%的冰川作用区存在不同程度的脆弱性,而且强度脆弱区和极强度脆弱区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1%;情景和动态上,2030年代和2050年代仍有约80%的冰川作用区存在不同程度的脆弱性,但整体上冰川脆弱性呈减弱趋势,局部地区冰川仍处于强度和极强度脆弱状态.冰川脆弱性是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在现状情况下,冰川脆弱程度主要取决于冰川的地形暴露和冰川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2030年代和2050年代除地形因素之外,降水量变化上升成为冰川脆弱程度的关键影响因素.在未来气候持续变暖情况下,冰川脆弱性不增反降,冰川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降低可能是主要原因.
-
关键词
冰川
气候变化
脆弱性
预估
中国
-
Keywords
glaciers climate change vulnerability estimation China
-
分类号
P343.6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