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砂岩储层孔隙保存的定量预测研究 被引量:107
1
作者 寿建峰 朱国华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44-250,共7页
对北方地区若干盆地的砂岩孔隙发育特征的研究表明,地温场、地质年代和盆地沉降方式对砂岩孔隙的演化和保存有制约作用。地温梯度每增加1℃,砂岩孔隙度平均减小约7%;在地温梯度2—4℃/100m范围内,有效储层的保存深度差异... 对北方地区若干盆地的砂岩孔隙发育特征的研究表明,地温场、地质年代和盆地沉降方式对砂岩孔隙的演化和保存有制约作用。地温梯度每增加1℃,砂岩孔隙度平均减小约7%;在地温梯度2—4℃/100m范围内,有效储层的保存深度差异可达2500—3000m。地质年代每增加1Ma,砂岩孔隙度降低约0.018%—0.009%。地层超压可最大保存5%—7%的孔隙度。盆地沉降方式不同引起的孔隙保存量的差异为2%—5%,相应的有效孔隙保存深度的差值约100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温场 地质时间 孔隙度预测 砂岩储层 油气藏
下载PDF
济阳坳陷地温场分布特征 被引量:58
2
作者 龚育龄 王良书 +2 位作者 刘绍文 郭令智 蔡进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52-658,共7页
在整理和分析了 70 3口钻井测温资料的基础上 ,编制了济阳坳陷现今地温梯度分布图、4~ 6km深度的地温分布图和下第三系沙四段顶界面地温分布图 .研究表明 :济阳坳陷的现今地温梯度平均为 35 .5℃ km ,其中沾化、东营、车镇和惠民等 4... 在整理和分析了 70 3口钻井测温资料的基础上 ,编制了济阳坳陷现今地温梯度分布图、4~ 6km深度的地温分布图和下第三系沙四段顶界面地温分布图 .研究表明 :济阳坳陷的现今地温梯度平均为 35 .5℃ km ,其中沾化、东营、车镇和惠民等 4个主要凹陷地温梯度平均值分别为 36 .1℃ km、35 .5℃ km、35 .4℃ km和 34.6℃ km ,外围的潍北凹陷为 35 .0℃ km .地温和地温梯度分布主要受凸凹相间的构造格局控制 ,与基底埋深有关 ,表现为凸起区高、凹陷区低的特征 .另外 ,济阳坳陷一些地温梯度相对较高的地区与新生代的火山岩分布基本吻合 .盆地基底埋深 ,即盆内凸起凹陷的分布 ,受盆地形成过程中岩石圈伸展控制 ,火山岩的分布也与岩石圈伸展作用有关 ,所以 ,济阳坳陷的地温场分布特征是由构造演化决定的 .研究结果还表明 ,济阳坳陷大部分地区沙四段目前还处在油气液态窗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 地温场 地温梯度 基底埋深
下载PDF
渤海盆地地温场研究 被引量:51
3
作者 肖卫勇 王良书 +4 位作者 李华 李成 王国强 蔡东升 罗毓辉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1年第2期105-110,共6页
根据8口井的系统测温资料和142口井的油层测温资料,计算并绘制了渤海盆地的地温梯度分布图.渤海盆地新生代盖层的平均地温梯度为3.3℃/100m,其中凹陷区地温梯度为2.5~3.5℃/100m,凸起区地温梯度为3.0~4.5℃/100m.地温梯度分布与盆地... 根据8口井的系统测温资料和142口井的油层测温资料,计算并绘制了渤海盆地的地温梯度分布图.渤海盆地新生代盖层的平均地温梯度为3.3℃/100m,其中凹陷区地温梯度为2.5~3.5℃/100m,凸起区地温梯度为3.0~4.5℃/100m.地温梯度分布与盆地成因和断裂构造的关系十分密切.研究结果表明,渤海盆地高地温梯度带对应于地壳减薄带、岩石圈伸展带和深部断裂带.此外,还计算了特征深度和部分烃源岩层底界面上的温度,并绘制了相应的地温分布等值线图.烃源岩现今温度的高低主要与其埋深相关.渤海盆地现今"液态窗”的深度范围一般为2000~4500m,而在辽东湾地区其下限接近500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盆地 地温场 研究 系统测温资料 油层测温资料 地温梯度
下载PDF
莺歌海盆地泥-流体底辟带热流体活动对天然气运聚成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35
4
作者 王振峰 何家雄 解习农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3-210,共8页
莺歌海盆地是一个在新生代发育起来的南海北部被动大陆边缘的年轻高热盆地 ,其高地温场及高大地热流值主要集中于盆地中部坳陷区的泥 -流体底辟构造带 .因此 ,底辟发育演化与热流体上侵活动 ,尤其是上新世晚期的热流体活动控制了天然气... 莺歌海盆地是一个在新生代发育起来的南海北部被动大陆边缘的年轻高热盆地 ,其高地温场及高大地热流值主要集中于盆地中部坳陷区的泥 -流体底辟构造带 .因此 ,底辟发育演化与热流体上侵活动 ,尤其是上新世晚期的热流体活动控制了天然气及CO2 的运聚与成藏特征 .同时 ,由于热流体上侵活动的分区分块与分层的局部性侵入 ,导致了壳源型和壳幔混合型CO2 及烃类气运聚富集的分区分块与分层的局部富集特点 .总之 ,泥 -流体底辟作用中热流体上侵活动是控制天然气尤其是CO2 运聚乃至富集成藏的主导因素 ,而壳源型和壳幔混合型CO2 等非烃气与烃类气运聚成藏时间及运聚通道的差异 ,则是控制和制约烃类气与非烃气差异运聚及富集成藏的关键 .根据本区CO2 等非烃气与烃类气的地化特征及运聚规律 ,可以分析和预测其运聚成藏模式 ,为天然气勘探部署提供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歌海盆地 新生代 热流体 天然气运聚 盆地地热场
下载PDF
西藏伦坡拉盆地地温场特征及烃源岩热演化史 被引量:27
5
作者 袁彩萍 徐思煌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6-160,共5页
西藏伦坡拉盆地是在燕山期基底上发育的拉张型老第三纪陆相盆地。形成时间晚于中国东部新生代沉积盆地.它在始新世未发生短暂抬升,渐新世求突告结束,之后长期抬升剥蚀,沉积时间短。伦坡拉盆地具有典型热盆的特点,受区域异常热流影... 西藏伦坡拉盆地是在燕山期基底上发育的拉张型老第三纪陆相盆地。形成时间晚于中国东部新生代沉积盆地.它在始新世未发生短暂抬升,渐新世求突告结束,之后长期抬升剥蚀,沉积时间短。伦坡拉盆地具有典型热盆的特点,受区域异常热流影响,地温梯度高于50℃/km;其地表温度随青藏高原隆升而大幅降低。独特的构造、沉积演化史及地温场特征,导致了盆内牛堡组二、三段烃源岩成熟快、门限浅,利于油气生成和排运。但盆地后期改造复杂,裂缝发育,勘探证实原生油气藏破坏明显,对保存大规模的油气储量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温场 热演化 烃源岩 伦坡拉盆地 地史 特征
下载PDF
地下水垂直运动的地温场效应与实例剖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邓孝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77-81,共5页
本文讨论了在兼有传导和垂直对流两种传热作用下,一维稳态温度场所具有的特征和利用钻孔温度测量结果判别地下水对流存在与否及定量评定地下水活动对地温场影响的方法。以新郑矿区热异常区的一热水孔为例进行剖析,检验了方法的有效性。... 本文讨论了在兼有传导和垂直对流两种传热作用下,一维稳态温度场所具有的特征和利用钻孔温度测量结果判别地下水对流存在与否及定量评定地下水活动对地温场影响的方法。以新郑矿区热异常区的一热水孔为例进行剖析,检验了方法的有效性。这一实例提供了确定新郑地热异常成因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运动 垂直运动 地温场效应
下载PDF
淮南煤田潘谢矿区地温状况初步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苏永荣 张启国 《安徽地质》 2000年第2期124-129,共6页
通过对淮南煤田潘谢矿区地温状况的初步研究 ,划出了矿区地温异常区的分布范围和主采煤层13-1的煤层底板一、二级高温区的分布范围 ,并对地温场的控制因素进行了探讨。认为 。
关键词 潘谢矿区 地温场 控制因素 探讨
下载PDF
“源热共控”琼东南盆地的天然气勘探潜力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功成 张义娜 +1 位作者 沈怀磊 何玉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27,共10页
古近系渐新统崖城组烃源岩是目前琼东南盆地被钻井证实的最主要的1套烃源岩,其有效烃源岩是油气勘探能否获得突破的关键因素。为此,从"源""热"共控的角度对该区各凹陷的生烃潜力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①崖城组... 古近系渐新统崖城组烃源岩是目前琼东南盆地被钻井证实的最主要的1套烃源岩,其有效烃源岩是油气勘探能否获得突破的关键因素。为此,从"源""热"共控的角度对该区各凹陷的生烃潜力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①崖城组存在海陆过渡相与浅海相泥岩2种类型烃源岩,两者的生烃母质均为腐殖型干酪根,少量为偏腐殖混合型,有机质丰度的高低均受到陆源输入物多少的控制,前者的有机质丰度普遍较高,而后者丰度则偏低;②海陆过渡相煤系烃源岩的主要形成环境为三角洲平原、海岸平原、障壁海岸的潮坪沼泽等;③受新生代岩石圈伸展拉张程度控制和新构造运动的影响,深水区地温梯度、大地热流值、烃源岩热演化程度普遍较高,高热背景不仅决定了深水区凹陷以生气为主,也使浅水区埋深较浅的烃源岩处于生油窗而生成石油,同时,高地温与高热流除了促进烃源岩的生烃作用外,还能加速烃源岩中残留烃的裂解,提高生烃效率和生烃能力。最后,根据"源""热"共同作用控制油气生成的原理,对琼东南盆地主要凹陷进行了油气勘探潜力综合评价与初步排队。结论认为可将11个凹陷分为3种类型,其中崖南、陵水、宝岛、乐东、华光为Ⅰ类凹陷,勘探潜力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 源热共控论 烃源岩 沉积环境 地球化学特征 大地热流 天然气勘探潜力 地温场 崖城期
下载PDF
松辽盆地林甸地区地温场特征 被引量:11
9
作者 施尚明 孙小洁 于清华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77-79,共3页
林甸地区是松辽盆地内热水井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为了弄清林甸地区地热源的形成机制,采用盆地模拟方法计算出大地热流值,划分出大地热流值分布高值区,总结出地温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区内林甸构造具有高大地热流值、高地层温度和... 林甸地区是松辽盆地内热水井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为了弄清林甸地区地热源的形成机制,采用盆地模拟方法计算出大地热流值,划分出大地热流值分布高值区,总结出地温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区内林甸构造具有高大地热流值、高地层温度和高地温梯度等热源特征.莫霍面、居里面埋藏相对较浅,深大断裂做为沟通深部热源与上部热储的通道,巨大的花岗岩地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林甸地区 地温场 地热 热源 地层温度
下载PDF
基于高地温引水隧洞的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宿辉 马超豪 马飞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37,共4页
本文结合能量传输方程,采用k-ε紊流模型,考虑温度场和流场的相互作用,并根据工程实际数据和环境状况,建立了三维引水隧洞水温预测模型。应用FLUENT计算软件对拟通水的齐热哈塔尔水电站引水隧洞的水温变化情况进行预测。通过与岷江映秀... 本文结合能量传输方程,采用k-ε紊流模型,考虑温度场和流场的相互作用,并根据工程实际数据和环境状况,建立了三维引水隧洞水温预测模型。应用FLUENT计算软件对拟通水的齐热哈塔尔水电站引水隧洞的水温变化情况进行预测。通过与岷江映秀湾水电站有压引水隧洞进出口水温原型观测数据作对比,验证所用数学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预测结果表明,由于引水隧洞高地温问题十分严重,过洞水流的温度有一定增加。基于模型的建立基础,预测结果准确可靠,为建设工程和下游水环境保护提供了科研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地温 数值模拟 FLUENT 温度场
下载PDF
甘宁青地区地温场及其与地震的关系 被引量:11
11
作者 雷芳 董治平 +2 位作者 刘宝勤 马兰花 赵仪全 《甘肃科学学报》 1999年第3期22-27,共6页
利用地温梯度资料,编制了甘宁青地区地温梯度分布图,估算了居里温度面。本区地温梯度平均变化范围20~35℃/km ,居里温度面的深度约为16~28 km 。讨论了居里温度面与地震的关系,得出各地区之间地壳温度场的差异所产... 利用地温梯度资料,编制了甘宁青地区地温梯度分布图,估算了居里温度面。本区地温梯度平均变化范围20~35℃/km ,居里温度面的深度约为16~28 km 。讨论了居里温度面与地震的关系,得出各地区之间地壳温度场的差异所产生的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温场 地温梯度 甘宁青地区 地震
下载PDF
地温场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以遵义地区为例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春伟 李强 《贵州科学》 2015年第2期65-70,85,共7页
本文以遵义市地热勘查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对钻孔测温数据进行计算,得出了遵义地区(水平及垂直)地温场的变化特征,并分析了遵义地区地温场分布的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地温场平面变化为由东向西呈逐渐升高趋势,自北向南呈近等值区... 本文以遵义市地热勘查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对钻孔测温数据进行计算,得出了遵义地区(水平及垂直)地温场的变化特征,并分析了遵义地区地温场分布的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地温场平面变化为由东向西呈逐渐升高趋势,自北向南呈近等值区分布;在垂直方向上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岩性发生变化,地温梯度随之变化。遵义地区地温场变化及地温异常主要受该地区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动力作用、及放射性元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温场 地温异常 地温梯度 地质构造
下载PDF
塔北-阿满北部地区超深层现今地温场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丹 常健 +4 位作者 邱楠生 吴鲜 王祥 韩俊 李慧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353-3373,共21页
勘探表明塔里木盆地塔北—阿满北部地区超深层仍富含液态烃,但由于与油气相态和保存有关的地温场研究很薄弱,进而制约了该地区的下一步油气勘探.本文结合多种测温数据和一维稳态热传导方程系统,研究了塔北—阿满北部地区现今地温梯度、... 勘探表明塔里木盆地塔北—阿满北部地区超深层仍富含液态烃,但由于与油气相态和保存有关的地温场研究很薄弱,进而制约了该地区的下一步油气勘探.本文结合多种测温数据和一维稳态热传导方程系统,研究了塔北—阿满北部地区现今地温梯度、大地热流、定深(6000~10000 m)及重点层系温度平面分布特征.塔北—阿满北部地区0~5000 m统一深度现今地温梯度介于16.2~25.3℃·km^(-1)之间,平均值为21.0±1.4℃·km^(-1);现今大地热流介于27.4~44.5 mW·m^(-2)之间,平均值为35.4±2.5 mW·m^(-2),表明其现今地温场整体表现为"冷"的热背景.6000~10000 m超深层地层温度随着埋深增加而逐渐增大,平面上具有由北向南先减小后增大,由东向西逐渐减小的展布特征,这主要与岩石圈热结构、基底起伏和岩石热物性参数等因素有关.塔北—阿满北部地区奥陶系底界温度介于107.0~171.0℃之间,平均值为145.1℃,表明上部奥陶系储层普遍有利于液态烃保存;寒武系底界玉尔吐斯组烃源岩现今温度介于120.8~184.7℃之间,平均值为155.9℃,平面上表现为由西北向东南方向逐渐增大的特征.这种分布特征与奥陶系原油密度呈负相关性,而与气油比和天然气干燥系数呈正相关性.本文不仅阐明了塔北—阿满北部地区超深层现今地温场特征,而且探讨了超深层地温场与下古生界油气地球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对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北—阿满北部地区 超深层 地温场 油气地球化学性质
下载PDF
松辽盆地东南某部的地温场计算及油气预测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燕 张明华 刘德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77-583,共7页
利用精确计算的居里深度、地质解释剖面、地层岩石的物性变化和地表温度资料作为约束,通过有限单元法求解热传导方程,对盆地现今温度场进行计算、研究和油气预测,可为盆地中、浅层及局部油气预测提供经济、快速的地温场研究方法。松... 利用精确计算的居里深度、地质解释剖面、地层岩石的物性变化和地表温度资料作为约束,通过有限单元法求解热传导方程,对盆地现今温度场进行计算、研究和油气预测,可为盆地中、浅层及局部油气预测提供经济、快速的地温场研究方法。松辽盆地东南部的实际应用效果表明了该方法的理论价值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地温场 油气预测 松辽盆地 油气勘探
下载PDF
赣州会昌县坝背地区地热水成因及其水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缓缓 叶永芳 +1 位作者 董兴 彭辉 《中国煤炭地质》 2018年第A01期69-71,共3页
在分析会昌坝背地区地热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研究了地温场和热源层特征,从热源、导热通道、补给、径流、排泄三方面系统的分析地热水成因,并利用水化学资料对该地区地下热水的水化学组分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地热水的来源为构... 在分析会昌坝背地区地热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研究了地温场和热源层特征,从热源、导热通道、补给、径流、排泄三方面系统的分析地热水成因,并利用水化学资料对该地区地下热水的水化学组分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地热水的来源为构造裂隙水,属于中低温型热水,其水地球化学特征为氯—钠及重碳酸盐类型水。研究成果为会昌地区地热流体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控水 地温场 热源层 水化学特征
下载PDF
青藏铁路运营期间低温冻土区片石气冷路基工程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端 《铁道建筑技术》 2007年第4期58-63,共6页
冻土区筑路技术问题的关键是冻土的热稳定性,这种热学问题的力学表现是路基变形。通过对青藏铁路运营期间冻土区典型地段路基地温场和路基变形特征的分析,指出青藏铁路冻土区路基地温场形态控制了长期运营期间的路基变形总量和横向差异... 冻土区筑路技术问题的关键是冻土的热稳定性,这种热学问题的力学表现是路基变形。通过对青藏铁路运营期间冻土区典型地段路基地温场和路基变形特征的分析,指出青藏铁路冻土区路基地温场形态控制了长期运营期间的路基变形总量和横向差异变形总量。这些变形主要由冻土季节融化层土体的冻胀融沉变形、冻土压缩变形、冻土长期蠕变变形组成。工程监测以及理论计算证明了片石气冷路基结构保护冻土效果的长期可靠性,证明了其减少运营期路基变形,保证冻土区路基工程的长期稳定性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铁路 冻土路基 地温场 工程效果
下载PDF
黑龙江省莫霍面的深度与地温场特征概略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春先 王宝君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3年第5期49-50,共2页
通过对黑龙江省莫霍面深度起伏特征划分,将黑龙江省地壳深部构造划分为五个区,进一步分为三大构造分区。根据莫霍面深度确定三大构造分区的地温梯度,根据地层厚度和地温梯度确定煤类。对白垩系、古近系、新近系煤深成变质条件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黑龙江省莫霍面深度起伏特征划分,将黑龙江省地壳深部构造划分为五个区,进一步分为三大构造分区。根据莫霍面深度确定三大构造分区的地温梯度,根据地层厚度和地温梯度确定煤类。对白垩系、古近系、新近系煤深成变质条件进行了分析,并对黑龙江省煤类分布进行了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霍面 地温场 深成变质 煤类
下载PDF
垂向流体运移的热效应数学模型研究
18
作者 许鹤华 熊亮萍 汪集旸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266-268,共3页
垂向流体运移对地层温度场的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没有流体运移的情况下,温度场主要受传导作用的控制,而如果有流体运动的参与,则必受到流体运动的干扰。本文讨论了在两种不同的流体垂向运移的情况下,流体运动对温度场分布影响的数学... 垂向流体运移对地层温度场的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没有流体运移的情况下,温度场主要受传导作用的控制,而如果有流体运动的参与,则必受到流体运动的干扰。本文讨论了在两种不同的流体垂向运移的情况下,流体运动对温度场分布影响的数学模型。这些模型可以用来反演储层温度、计算流体运移速度或估算断层内流体的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运移 数学模型 地温场
下载PDF
影响油气运移的应力场地温场渗流场耦合的双重介质模型 被引量:4
19
作者 仵彦卿 高荣芳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113-117,143,共6页
地应力场、地温场和渗流场是影响油气运移的主要因素。以此为基础,研究了含油气盆地双重介质体系内流体与岩体相互的力学作用关系,提出了双重介质体系内渗流场、岩体地应力场和地温场耦合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可用于定量研究油... 地应力场、地温场和渗流场是影响油气运移的主要因素。以此为基础,研究了含油气盆地双重介质体系内流体与岩体相互的力学作用关系,提出了双重介质体系内渗流场、岩体地应力场和地温场耦合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可用于定量研究油气向采油井的运移规律和现今油气田的最佳开采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场 应力场 地温场 双重介质 油气运移
下载PDF
高地温隧道衬砌混凝土早期开裂机理及防控措施 被引量:7
20
作者 傅金阳 徐光阳 +2 位作者 杨曾 赵宁宁 刘守花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5-114,共10页
为解决高地温隧道衬砌混凝土早龄期开裂问题,以我国西部某超高地温隧道为依托,利用理论推导、数值模拟与现场测试方法分析温度与湿度变化耦合作用下高地温隧道衬砌混凝土早期开裂机理及针对性保温隔热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高地温与混凝... 为解决高地温隧道衬砌混凝土早龄期开裂问题,以我国西部某超高地温隧道为依托,利用理论推导、数值模拟与现场测试方法分析温度与湿度变化耦合作用下高地温隧道衬砌混凝土早期开裂机理及针对性保温隔热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高地温与混凝土早龄期水化产热共同作用形成的温度应力是隧道衬砌早龄期开裂的内在原因,早龄期混凝土强度增长不足是表面开裂直接原因;高地温隧道诱发衬砌混凝土早龄期开裂的围岩温度临界值约为63℃,低于此值时隧道衬砌正常施工不会导致早龄期开裂;超过此围岩温度临界值时,建议在初支与二衬间设置夹心式保温隔热层,避免衬砌混凝土因过大内外温差出现早期表面开裂;采用夹心式保温隔热层相比二衬表面设置表贴式保温隔热层更具施工组织便利性,且可避免衬砌混凝土长期处于高温状态。研究结果可为高地温衬砌混凝土早龄期开裂风险防控和隔热措施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地温 开裂机理 多场耦合 数值模拟 早龄期 开裂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