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层地能开采中土体的热湿迁移机制及力学性状研究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6
1
作者 赵艳林 曾召田 +1 位作者 吕海波 葛若东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2-227,共6页
浅层地能的开采是与岩土介质相关的能量交换过程。本文从岩土工程应用的角度,简述了浅层地能开采中与岩土体相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分析和展望;在此基础上,凝练出了3个主要的科学问题,即换热过程岩土体... 浅层地能的开采是与岩土介质相关的能量交换过程。本文从岩土工程应用的角度,简述了浅层地能开采中与岩土体相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分析和展望;在此基础上,凝练出了3个主要的科学问题,即换热过程岩土体热湿迁移机理、岩土层地质构造对热交换的影响以及热交换对岩土力学性质的影响,并对它们的具体研究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文的分析成果对于掌握浅层地能开采对土体力学性状的影响,合理开发利用浅层地能,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能 热湿迁移 力学性状 岩土介质
下载PDF
岩土介质孔隙结构参数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许林 张巍 +2 位作者 梁小龙 肖瑞 曹剑秋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05-1113,共9页
细观孔隙结构是控制多孔介质渗透率的主要因素之一.采用高分辨率工业显微CT,分别对砂雨法成样南京粉砂、振捣干法成样南京粉砂、鄂尔多斯油砂、自贡砂岩和砂雨法成样玻璃珠扫描成像.三维重构后选取尺寸为300体素的表征单元体(Representa... 细观孔隙结构是控制多孔介质渗透率的主要因素之一.采用高分辨率工业显微CT,分别对砂雨法成样南京粉砂、振捣干法成样南京粉砂、鄂尔多斯油砂、自贡砂岩和砂雨法成样玻璃珠扫描成像.三维重构后选取尺寸为300体素的表征单元体(Representative Element Volume,REV),基于最大球算法提取出REV的16种孔隙结构参数,并采用格子波尔兹曼方法计算出各REV渗透率.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平均配位数、平均孔径、最大/小孔径等16个细观孔隙结构参数对多孔介质渗透率影响的主、次关系及其权重.结果表明,16种孔隙结构参数对渗透率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孔隙平均体积、孔隙最大体积、平均中值喉道、喉道平均半径、孔隙平均半径、喉道最大半径、平均喉道长度、孔隙最大半径、孔隙率、孔隙最小体积、孔喉平均配位数、孔隙截面积平均形状因子、喉道截面积平均形状因子、孔隙最小半径、孔喉比与喉道最小半径.可为岩土介质细观尺度渗流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介质 孔隙结构 灰色关联度 表征单元体 格子波尔兹曼方法 配位数 喉道
下载PDF
冲击荷载下岩土介质非线性振动预测方法研究
3
作者 王众 《浙江水利科技》 2024年第2期75-82,共8页
水利工程作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民生工程,可能会承受军事打击、恐怖袭击、爆破施工等潜在的冲击荷载,因冲击荷载作用的强非线性,现有振动预测方法均存在不足之处。基于理论分析,提出一种能够精确预测冲击荷载下非线性振动的方法,并建立冲... 水利工程作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民生工程,可能会承受军事打击、恐怖袭击、爆破施工等潜在的冲击荷载,因冲击荷载作用的强非线性,现有振动预测方法均存在不足之处。基于理论分析,提出一种能够精确预测冲击荷载下非线性振动的方法,并建立冲击荷载下岩土介质振动预测模型,通过大量现场实验验证方法及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为水利工程的安全防护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荷载 岩土介质 非线性振动 预测方法 水利工程
下载PDF
关于对岩土工程数值分析的几点思考
4
作者 万林根 易点文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第6期262-262,264,共2页
文章主要针对岩土工程数值分析展开研究,首先分析了岩土工程数值分析的重要性,其次针对岩土工程发展进行介绍,最后从三个角度对岩土工程数值分析的实施做出优化,目的是帮助岩土工程提高数值分析的准确性、规范性与全面性。
关键词 岩土工程 数值分析 介质力学
下载PDF
结构性土强度准则探讨 被引量:16
5
作者 刘恩龙 沈珠江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0-55,共6页
基于岩土二元介质模型思想,建议了一个适用于结构性土的强度准则。结构性土的土工特性与重塑土的有很大的区别,强度变化规律方面也不例外。已有的强度准则是建立在重塑土或扰动土的基础上的,它们不能很好的反映结构性土的强度变化规律... 基于岩土二元介质模型思想,建议了一个适用于结构性土的强度准则。结构性土的土工特性与重塑土的有很大的区别,强度变化规律方面也不例外。已有的强度准则是建立在重塑土或扰动土的基础上的,它们不能很好的反映结构性土的强度变化规律。在大量的结构性土强度试验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结构性土的强度变化规律和机理,基于考虑结构性岩土材料破损机理的二元介质模型概念,通过引入随应力状态变化的剪切抗力分担率参数,建立了结构性土的强度准则,并对准则中参数的变化对强度规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两种结构性土Lacustrine clay和Louis clay的固结不排水强度试验进行了验证,验证表明所建议的准则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强度准则 二元介质模型 结构性土 剪切抗力分担率
下载PDF
锚固系统与锚固介质材料中应力波波速的关系 被引量:8
6
作者 孙冰 曾晟 +2 位作者 丁德馨 綦春明 郑绪涛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5-310,共6页
应用低应变反射波法对锚杆锚固系统进行无损检测时,常因锚杆底端反射很微弱而影响锚固系统中应力波波速的准确确定,导致锚固质量无法准确判读,为此,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测试了不同围岩和锚固介质中的锚固系统应力波波速,并与采用超声波... 应用低应变反射波法对锚杆锚固系统进行无损检测时,常因锚杆底端反射很微弱而影响锚固系统中应力波波速的准确确定,导致锚固质量无法准确判读,为此,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测试了不同围岩和锚固介质中的锚固系统应力波波速,并与采用超声波法测试的由锚固介质材料所制作标准试块中的应力波波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2种波速与锚固介质材料强度密切相关;锚固系统中的应力波波速介于锚固介质材料与自由锚杆中的应力波波速之间,锚固系统中的应力波波速和锚杆介质材料中的应力波波速随龄期和强度均呈指数关系变化且对称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锚固系统 锚固介质 应力波波速
下载PDF
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与岩土参数问题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李世柏 关国杰 《电力勘测设计》 2020年第8期75-80,共6页
地基承载力亦称地耐力,指地基所能承受荷载的能力,但不同历史时期的勘察设计规范对地基承载力的定义是有所不同的。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地基承载力的概念介绍和认识,阐述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并对工程勘察中有关地基承载力问题进行探讨... 地基承载力亦称地耐力,指地基所能承受荷载的能力,但不同历史时期的勘察设计规范对地基承载力的定义是有所不同的。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地基承载力的概念介绍和认识,阐述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并对工程勘察中有关地基承载力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推荐合理的岩土参数建议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承载力 地基容许承载力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岩土参数协调性 中等风化界限
下载PDF
分层岩土介质中的爆炸地冲击横向传播规律
8
作者 孙善政 王炜 +2 位作者 刘渊 卢浩 赖杰 《火箭军工程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12-22,共11页
基于连续介质应力波传播理论分析了分层岩土介质中爆炸地冲击波的反射机理,结合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探究了爆点所在层中入射波、反射P波、反射SV波的叠加演化机制,参数化分析了不同的岩土介质参数对叠加波峰值的影响规律及机理。结果表明... 基于连续介质应力波传播理论分析了分层岩土介质中爆炸地冲击波的反射机理,结合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探究了爆点所在层中入射波、反射P波、反射SV波的叠加演化机制,参数化分析了不同的岩土介质参数对叠加波峰值的影响规律及机理。结果表明:推导得到的空气-岩土介质特殊工况下岩土介质中叠加波的计算方法与数值计算结果吻合较好;爆点所在层中临近介质交界面处叠加波峰值远大于入射波,而距交界面较远的位置,由于反射波的传播路径距离远大于入射波,叠加波的峰值与入射波相同,但会出现明显的二次波峰;在爆点所在层中临近介质交界面处,随着距爆点距离的增加,叠加波峰值与入射波峰值的比值先增加而后趋于稳定,稳定的峰值比与相邻介质的波阻抗相关,峰值比的区间为(1.60,1.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地冲击传播规律 数值模拟 分层岩土介质 叠加演化
下载PDF
岩土复合地层双孔隧道开挖对地表沉降的影响
9
作者 黄戡 黄先强 杨海涛 《水力发电》 CAS 2024年第1期15-19,61,共6页
为研究岩土复合地层中双孔平行隧道开挖对地表沉降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复变函数理论和随机介质理论相结合的计算方法,讨论不同隧道开挖半径、隧道间距以及土层主要影响角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不分层理论,考虑岩土分层的计... 为研究岩土复合地层中双孔平行隧道开挖对地表沉降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复变函数理论和随机介质理论相结合的计算方法,讨论不同隧道开挖半径、隧道间距以及土层主要影响角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不分层理论,考虑岩土分层的计算结果与有限元结果更加吻合;随着隧道开挖半径的增大,地表沉降随之增大;随着隧道间距的增大,地表最大沉降值随之减小,沉降曲线形态发生变化;随着土层主要影响角的增大,地表最大沉降值随之增大,地表沉降槽宽度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沉降 岩土复合地层 双孔隧道 开挖 影响 复变函数理论 随机介质理论
下载PDF
基于泥砂介质的浆液裂隙渗流与孔隙渗透机理 被引量:3
10
作者 邹光华 王崇智 +2 位作者 马龙 杨健男 杨长益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2-159,共8页
为研究低渗透岩土介质的浆液裂隙渗流和孔隙渗透力学机理,以泥砂为研究对象,基于高压密封注浆试验系统设计注浆实验,根据格里菲斯强度理论推导了渗流通道形成准则,运用流体力学推导分析了面形渗流通道中浆液渗流压力变化和浆液渗透扩散... 为研究低渗透岩土介质的浆液裂隙渗流和孔隙渗透力学机理,以泥砂为研究对象,基于高压密封注浆试验系统设计注浆实验,根据格里菲斯强度理论推导了渗流通道形成准则,运用流体力学推导分析了面形渗流通道中浆液渗流压力变化和浆液渗透扩散半径公式。研究结果表明:浆液扩散包括渗流通道形成和渗流通道周围孔隙渗透两个过程。孔隙渗透是“初始渗入-开始絮凝-絮凝层局部破坏”等循环往复的过程。单相面形渗透扩散半径与浆液渗透率、注浆时间、注浆压力成正比,与被注介质孔隙率和浆液黏度成反比。研究结论为中煤平朔井工一矿综采工作面过陷落柱工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浆加固 低渗透岩土介质 注浆试验系统 孔隙渗透 裂隙渗流
下载PDF
岩土介质沉陷破坏过程中的混沌识别 被引量:1
11
作者 于广明 丛树民 +1 位作者 苏仲杰 董春胜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61-763,共3页
针对岩石介质的天然属性、复杂的地质采矿条件及岩土介质沉陷破坏的本质特征,分析了岩土介质沉陷破坏的复杂性,揭示 了岩土介质沉陷破坏现象与非线性科学各分支学科的内在联系;研究了岩石介质破裂出现分岔并随机扩展而导致地层动态沉陷... 针对岩石介质的天然属性、复杂的地质采矿条件及岩土介质沉陷破坏的本质特征,分析了岩土介质沉陷破坏的复杂性,揭示 了岩土介质沉陷破坏现象与非线性科学各分支学科的内在联系;研究了岩石介质破裂出现分岔并随机扩展而导致地层动态沉陷发生混 沌的实质,指出了应用混沌理论研究岩土介质沉陷破坏复杂性的可行性,分析了岩土介质沉陷破坏过程中的混沌识别和动态沉陷混沌 性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介质 沉陷破坏 复杂性 混沌识别 非线性科学
下载PDF
氦工质替换和压力对土工离心机风阻功率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轶楠 杨毅 +2 位作者 蒋建群 余俊祥 王亚林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7-206,共10页
温控是土工离心机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温度超标将严重影响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当常规散热方式无法满足温控要求时,降低风阻功率成为温控的重要方法,氦气置换空气及降压均能降低风阻功率。本文对ZJU400 g•t离心机进行了仿真,基于雷... 温控是土工离心机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温度超标将严重影响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当常规散热方式无法满足温控要求时,降低风阻功率成为温控的重要方法,氦气置换空气及降压均能降低风阻功率。本文对ZJU400 g•t离心机进行了仿真,基于雷诺运输方程和CFD模拟结合的方法对降压和氦置换对风阻功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模拟结果显示:(1)常压下空气的模拟风阻功率和实测结果偏差<15%,验证了模拟的可靠性;(2)风阻功率与压力成指数(指数<1)关系;(3)相同压力下氦工质风阻功率约为空气的17%~19%。进一步研究表明风阻功率与有效运动黏度、速度空间分布和压力有关,并得到风阻功率随压力和氦置换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离心机 CFD数值模拟 风阻功率 操作压力 氦工质
下载PDF
土石混合体成因及电阻率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松林 汪魁 赵明阶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2-119,共8页
有别于传统的工程地质材料——土,土石混合体作为一种新兴的岩土介质材料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关注。基于文献阅读与搜集,从块石物质来源角度将土石混合体的地质成因主要分为风化作用、冻融作用、冲刷作用、岩溶作用等4类;其次,... 有别于传统的工程地质材料——土,土石混合体作为一种新兴的岩土介质材料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关注。基于文献阅读与搜集,从块石物质来源角度将土石混合体的地质成因主要分为风化作用、冻融作用、冲刷作用、岩溶作用等4类;其次,对土石阈值、“土”与“石”的导电特性、“土”与“石”的联接与占比进行讨论;然后,从含水量、密实度、土石比、孔隙率等几个不同的影响因素出发,对不同影响因素下土石混合体电阻率特性的表现规律进行总结;最后,对当前土石混合体电阻率特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土石混合体 电阻率特性 地质成因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