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3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伸展区域平衡剖面法及其在构造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
作者 薛冈 卢华复 +1 位作者 朱成宏 包红林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27-434,共8页
从伸展构造样式出发 ,针对不同的地质模型提出了不同的数学模型作为平衡剖面恢复实现的基础。“多米诺”骨牌模型采用刚体平移、旋转实现恢复 ;伸展断层转折褶皱模型采用剪切法恢复 ,也有用等岩层长度法作构造恢复。通过淮阜凹陷实际地... 从伸展构造样式出发 ,针对不同的地质模型提出了不同的数学模型作为平衡剖面恢复实现的基础。“多米诺”骨牌模型采用刚体平移、旋转实现恢复 ;伸展断层转折褶皱模型采用剪切法恢复 ,也有用等岩层长度法作构造恢复。通过淮阜凹陷实际地质剖面的恢复 ,数学模型以正演、反演两种角度便捷的实现构造平衡 ,恢复控凹断层发育期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样式 地质模型 数学模型 平衡剖面恢复 定量分析 伸展构造
下载PDF
二维编织理论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爽 吴晓青 程勇 《玻璃钢/复合材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2-109,52,共9页
一方面从运动学法和有限元法两个角度综述了二维编织工艺理论的研究进展,另一方面总结了纤维束假设截面椭圆形、透镜形、扁平六边形的研究过程,对各种方法建立的二维二轴编织结构和三轴编织结构的单胞研究进行了综述。最后对研究建立单... 一方面从运动学法和有限元法两个角度综述了二维编织工艺理论的研究进展,另一方面总结了纤维束假设截面椭圆形、透镜形、扁平六边形的研究过程,对各种方法建立的二维二轴编织结构和三轴编织结构的单胞研究进行了综述。最后对研究建立单胞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编织 编织工艺理论 几何模型
下载PDF
人体动画综述 被引量:6
3
作者 劳志强 潘云鹤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3-97,76,共6页
人体动画是计算机动画中最富挑战性的领域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神话,这是艺术、机器入、医学等领域中入们能够生成一个类似干入的角色的开始。
关键词 人体动画 图象处理 计算机动画
全文增补中
基于面-内胞模型的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渐进损伤数值模拟 被引量:4
4
作者 彭秀钟 范进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45-556,共12页
为了准确预测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的纵向拉伸力学性能,对编织复合材料的面胞和内胞细观实体模型进行参数化建模,面胞模型考虑了纱线空间轨迹的偏移和横截面的挤压变形。用体素网格离散模型并施加合适的边界条件,将各组分材料的损伤模... 为了准确预测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的纵向拉伸力学性能,对编织复合材料的面胞和内胞细观实体模型进行参数化建模,面胞模型考虑了纱线空间轨迹的偏移和横截面的挤压变形。用体素网格离散模型并施加合适的边界条件,将各组分材料的损伤模型编入到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用户定义材料子程序UMAT中。分别对内编织角为30°和45°的三维四向碳纤维/环氧树脂编织复合材料的面-内胞模型进行数值分析,经体积加权平均获得不同厚度编织复合材料试件的纵向拉伸模量和强度,通过统计具有相同破坏模式的积分点数量研究复合材料的渐进损伤过程。结果表明:基于面-内胞模型预测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的纵向拉伸力学性能与试验值吻合良好,损伤分析结果合理地反映了面胞和内胞的渐进损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织复合材料 单胞 几何模型 损伤力学 有限元分析
原文传递
预应力砼连续梁桥CAD系统几何模型的建立
5
作者 武立新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年第3期20-25,共6页
针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提出了一种几何模型的建立方法;建立了箱形梁构造的几何模型。在此基础上,成功地开发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结构制图子系统。
关键词 连续梁桥 预应力混凝土 计算机
下载PDF
2.5维编织复合材料的细观结构与弹性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兆麟 《纤维复合材料》 CAS 2011年第3期3-6,9,共5页
介绍2.5维编织工艺的概念,归纳3种较有代表性的细观结构几何模型并对比各结构模型的优缺点,从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两方面总结2.5维编织复合材料弹性性能预测的研究成果,最后分析了几何结构及经、纬密等工艺参数对纤维体积分数(体积含量)... 介绍2.5维编织工艺的概念,归纳3种较有代表性的细观结构几何模型并对比各结构模型的优缺点,从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两方面总结2.5维编织复合材料弹性性能预测的研究成果,最后分析了几何结构及经、纬密等工艺参数对纤维体积分数(体积含量)与复合材料弹性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维编织复合材料 结构模型 弹性性能 结构-性能关系
下载PDF
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的设计及优化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窦浩浩 《机械管理开发》 2023年第2期108-109,112,共3页
以SGZ1000/3×1000型刮板输送机为研究对象,结合刮板输送机中部槽在应用期间发生的受力情况较为复杂以及工作状况较为恶劣等问题,建立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结构设计和几何模型,着重对其中部槽进行结构的设计以及受力特性的具体分析,阐... 以SGZ1000/3×1000型刮板输送机为研究对象,结合刮板输送机中部槽在应用期间发生的受力情况较为复杂以及工作状况较为恶劣等问题,建立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结构设计和几何模型,着重对其中部槽进行结构的设计以及受力特性的具体分析,阐述刮板输送机中部槽设计优化应用的具体效果,以期为中部槽的优化设计提供有利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板输送机 中部槽 几何模型 受力分析
下载PDF
居住建筑原型建立及被动式技术节能影响探究
8
作者 马远力 叶东杰 +4 位作者 陈易 邓武 谢晶 叶一航 王靖雯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3年第1期10-16,25,共8页
随着现代社会绿色环保意识的提升,绿色建筑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建筑类型学作为对建筑归类分组的方法体系,可以对现存建筑进行分类与整合。以浙江省慈溪市为例,以建筑层数、层面积、体型系数和外立面窗墙比为预定义变量进行聚类,最终得到... 随着现代社会绿色环保意识的提升,绿色建筑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建筑类型学作为对建筑归类分组的方法体系,可以对现存建筑进行分类与整合。以浙江省慈溪市为例,以建筑层数、层面积、体型系数和外立面窗墙比为预定义变量进行聚类,最终得到8种具有代表性的居住建筑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墙体的传热性能、屋顶的传热性能、窗户的传热性能、建筑气密性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各项节能措施对8个模型采暖、制冷除湿及总能耗的影响因子。以建筑类型学和统计学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对现有建筑存量进行“原型”建立的方法,并以敏感度为基础,提出了适用的综合能耗分析框架,所生成的模型能够应用于类似气候区的其他城市,此类方法也可被其余城市或地区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聚类 几何模型 敏感度分析 居住建筑 夏热冬冷地区
下载PDF
采用MathCAD设计异形导体压辊参数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凯斌 任金玲 +2 位作者 赵行斌 林磊 孙建卫 《电线电缆》 2013年第1期15-16,20,共3页
为解决异形导体结构设计的复杂性,提出了异形导体压辊的几何模型以及运用MathCAD的函数计算功能快速计算异形导体压辊参数的方法,并以扇形导体为例设计计算压辊尺寸。结果表明,设计出的压辊尺寸准确性高,紧压出的扇形导体结构尺寸与实... 为解决异形导体结构设计的复杂性,提出了异形导体压辊的几何模型以及运用MathCAD的函数计算功能快速计算异形导体压辊参数的方法,并以扇形导体为例设计计算压辊尺寸。结果表明,设计出的压辊尺寸准确性高,紧压出的扇形导体结构尺寸与实际生产中所测数据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导体 几何模型 MATHCAD 压辊参数
下载PDF
浅谈花影壶的造型设计
10
作者 蒋建军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14年第4期50-51,共2页
"花影壶"的造型设计,借鉴了传统的光货器型及筋纹器型,把它们各自的优点集中在一种器物上,设计出有别于传统、有作者个人风格的新的壶式。
关键词 花影壶 光货器型 筋纹器型 新的壶式
下载PDF
新一代溶液几何模型中的关键参数——偏差函数的性质
11
作者 陈志远 周国治 +1 位作者 王丽君 李福燊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83-388,共6页
溶液几何模型是计算多元系溶液、熔体性质的有力工具。几何模型经过发展,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计算方法。经过总结和创新,发展出了新一代几何模型。首先提供了溶液几何模型的简明计算图式。通过Sb-Ga二元合金熔体体系与Cu2S-FeS-Ni3S2三元... 溶液几何模型是计算多元系溶液、熔体性质的有力工具。几何模型经过发展,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计算方法。经过总结和创新,发展出了新一代几何模型。首先提供了溶液几何模型的简明计算图式。通过Sb-Ga二元合金熔体体系与Cu2S-FeS-Ni3S2三元熔融硫化物体系性质计算,分别指出了传统溶液几何模型中对称模型与非对称模型各自的理论缺陷。证明了新一代几何模型在理论上优于传统几何模型。并结合二元完全互溶体系热力学性质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新一代溶液几何模型引入的重要参数,针对偏差函数在新一代几何模型中的意义进行了探讨。通过计算与实例明确提出偏差函数的正定性与对称性两个重要性质,并将偏差函数性质数学化。提出了研究热力学函数之间关系的新思路,为几何模型的进一步发展做好必要的理论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 相图计算 溶液性质 几何模型
下载PDF
一种三维图像几何模型的构造方法
12
作者 韩超 吕维雪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04-409,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直接从三维体数据图像建立物体表面几何模型的新方法。该方法直接利用三维图像偏微分计算边缘的曲率 ,并根据曲率的特性 ,选取表面的顶点。该方法的优点是被选取出的物体表面顶点充分代表了表面特性 ,保持了物体表面的拓... 本文提出了一种直接从三维体数据图像建立物体表面几何模型的新方法。该方法直接利用三维图像偏微分计算边缘的曲率 ,并根据曲率的特性 ,选取表面的顶点。该方法的优点是被选取出的物体表面顶点充分代表了表面特性 ,保持了物体表面的拓扑结构及表面的不连续方向。另外 ,本方法实现规范 ,参数选择简单 ,针对不同的应用环境及计算机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率 B样条平滑 缝补 几何模型
下载PDF
建筑点云几何模型重建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3
作者 杜建丽 陈动 +1 位作者 张振鑫 张立强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4-391,共18页
从大规模机载点云中重建几何精确、拓扑正确、语义丰富且屋顶遵循LoD3规范的建筑几何模型是当前机载点云建筑建模的难点和重点。为此,根据建筑几何建模思想,将国内外相关建筑点云建模方法分为5类建模体系,并对每一类体系中的代表文献进... 从大规模机载点云中重建几何精确、拓扑正确、语义丰富且屋顶遵循LoD3规范的建筑几何模型是当前机载点云建筑建模的难点和重点。为此,根据建筑几何建模思想,将国内外相关建筑点云建模方法分为5类建模体系,并对每一类体系中的代表文献进行了深入的综述和剖析。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当前机载点云建模算法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并给出可能的解决方案及几何建模发展的趋势和后续潜在的研究方向,为完善机载点云建筑重建理论,发展更智能的建模算法,构建更高质量的建筑模型库,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激光雷达 机载点云 建筑三维重建 建筑几何模型 综述
原文传递
基于Web的少梳经编色织物仿真与虚拟展示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海桑 蒋高明 董智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7-92,100,共7页
为实现少梳经编色织物的仿真与服装的虚拟展示,便于分析少梳经编织物的编织原理和结构特点,通过测量与分析实际线圈尺寸建立经编线圈几何模型,根据每把梳栉垫纱数码的规律,建立了单根纱线的线圈坐标数学矩阵与坐标平移矩阵,利用矩阵运... 为实现少梳经编色织物的仿真与服装的虚拟展示,便于分析少梳经编织物的编织原理和结构特点,通过测量与分析实际线圈尺寸建立经编线圈几何模型,根据每把梳栉垫纱数码的规律,建立了单根纱线的线圈坐标数学矩阵与坐标平移矩阵,利用矩阵运算得到少梳经编色织物线圈的坐标。采用Web中的双缓存技术分别绘制每把梳栉的线圈和延展线,并进行叠加组合实现仿真;然后利用截图手段获得花型纹理单元,并基于纹理映射技术实现服装的虚拟展示;最后通过与实际织物对比仿真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模拟少梳经编色织物的尺寸与花型,实现可视化设计与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梳经编色织物 经编线圈几何模型 服装虚拟展示 针织物仿真
下载PDF
基于精度可控几何模型的CRT工业机器人运动仿真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吉平 杜江 彭健均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7-69,共3页
运动仿真是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代码图形验证技术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对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CRT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代码的图形验证,在精度可控几何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运动仿真矩阵的构建,实现了CRT工业机器人... 运动仿真是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代码图形验证技术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对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CRT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代码的图形验证,在精度可控几何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运动仿真矩阵的构建,实现了CRT工业机器人的运动仿真,特色之处表现在:①在原有结构-运动特性矩阵的几何结构信息和运动方位信息的基础上,通过添加运动速度信息,进一步提高了运动仿真过程的自动化程度;②将运动仿真算法与几何模型表达精度控制方法和图形显示技术相结合,使机器人的运动仿真具备了根据CRT生产过程不同阶段的实际需要灵活控制仿真速度的能力。验证实例和实际应用效果证明了方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工业机器人 运动仿真 精度可控的几何模型
下载PDF
基于人体足部特征的织袜模型设计及一体成形算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冀鹤 蒋高明 吕建国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3-58,共6页
为实现国内一体成形织袜设计的规范化和高效化,在深入研究织袜工艺原理的基础上,结合人体足部特征和运动机能,以及人们对中筒织袜和隐形织袜功能性与服饰性的要求,通过建立中筒织袜模型与隐形织袜模型的设计方法,提取出一体成形织袜生... 为实现国内一体成形织袜设计的规范化和高效化,在深入研究织袜工艺原理的基础上,结合人体足部特征和运动机能,以及人们对中筒织袜和隐形织袜功能性与服饰性的要求,通过建立中筒织袜模型与隐形织袜模型的设计方法,提取出一体成形织袜生产的参数模型。通过对一体成形织袜模型在女士运动袜和女士隐形织袜中的运用举例,证明了织袜平面模型可适用于一体成形织袜的设计,并在编织过程中通过变换模型实现款式及功能的变化。最后通过模型应用证明,基于人体足部的织袜模型优化了一体成形算法,同时满足人们穿着织袜的人体足弓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袜 足部特征 圆袜机编织 织袜模型 一体成形
下载PDF
高中“几何概型”引入的课例分析与建议
17
作者 伍春兰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2期33-36,共4页
以"几何概型"引入的两节同课异构的公开课为背景,从情境创设的对比和概念原型的利用两个环节剖析,提出教学设计的改进建议。同时结合"几何概型"引入三个设计要点,即需了解学生的初始能力;要试验探究的合理性;应规... 以"几何概型"引入的两节同课异构的公开课为背景,从情境创设的对比和概念原型的利用两个环节剖析,提出教学设计的改进建议。同时结合"几何概型"引入三个设计要点,即需了解学生的初始能力;要试验探究的合理性;应规避难点集中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几何概型 情境创设 概念原型 课例分析
下载PDF
储层岩石孔隙的分形结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67
18
作者 贺伟钟 孚勋 +1 位作者 贺承祖 冯文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7-70,4-3,共4页
文章根据分形理论推导出了多孔介质中孔隙分布的两参数分形几何公式 ,建立了利用压汞资料计算孔隙分形维数来分析孔壁的粗糙度和孔径分布的不均匀程度的研究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四川砂岩和碳酸盐岩气藏低渗透储层改造措施研究 ,结果发... 文章根据分形理论推导出了多孔介质中孔隙分布的两参数分形几何公式 ,建立了利用压汞资料计算孔隙分形维数来分析孔壁的粗糙度和孔径分布的不均匀程度的研究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四川砂岩和碳酸盐岩气藏低渗透储层改造措施研究 ,结果发现 ,无论是盐酸酸化碳酸盐岩还是土酸酸化砂岩 ,入口处的毛管半径均明显增加 ,但分形维数的变化不同 ,碳酸盐岩酸化后分形维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砂岩酸化后无明显变化或有所减小。因此 ,碳酸盐岩酸化易于形成不均匀的酸蚀孔道 ,而砂岩酸化更倾向于均质溶蚀。储层岩石的分形几何研究有可能成为研究储层特征、成岩作用和储层分类的重要依据和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岩石孔隙 分形结构 油矿地质
下载PDF
基于工程约束的产品参数化建模策略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潘双夏 张帅 冯培恩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40-845,共6页
在详述目前参数化建模技术的特点及其不足的基础上 ,提出了参数化建模系统工程应用化的实现策略 ,对设计参数的层次化定义、工程设计约束的分类及其动态化和智能化处理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
关键词 参数化设计 几何模型 知识模型 约束网络 工程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 几何模型
下载PDF
三维机织结构的几何模型 被引量:32
20
作者 丁辛 易洪雷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8-113,共6页
 根据三维机织结构中纱线系统的组成和相应纱线的几何形态,建立了具有普适意义的几何模型,获得了组成三维机织结构各纱线系统在一个结构单元内的纱线长度和取向角,进而计算出纤维体积分数。随后,选择了基于11种不同接结组织的三维机织...  根据三维机织结构中纱线系统的组成和相应纱线的几何形态,建立了具有普适意义的几何模型,获得了组成三维机织结构各纱线系统在一个结构单元内的纱线长度和取向角,进而计算出纤维体积分数。随后,选择了基于11种不同接结组织的三维机织复合材料试样,测试了试样的纤维体积分数,所得的测试结果与模型输出的预测值有很好的一致性。利用所建立的模型还定量讨论了接结组织对纤维体积分数和取向角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层接结可以提供比正交接结高的纤维体积分数;而正交接结中接结经具有较大的取向,有利于增强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在厚度方向上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复合材料 三维机织结构 几何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