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地质安全评价内容与方法 被引量:20
1
作者 董英 张茂省 +3 位作者 李宁 杨敏 程秀娟 朱才辉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1-168,共8页
城市地下空间地质安全评价是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但尚未见针对其评价原理、内容和方法进行的系统研究。文章以主要服务于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为目标,提出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安全评价三方面的内容:(1)地下空... 城市地下空间地质安全评价是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但尚未见针对其评价原理、内容和方法进行的系统研究。文章以主要服务于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为目标,提出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安全评价三方面的内容:(1)地下空间自身稳定性评价,分浅埋、深埋硐室对围岩稳定性计算方法进行了评价,在修正的芬纳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硐室围岩表面刚好达到剪切塑性极限为临界条件的围岩稳定性计算方法;同时通过构建地质模型,模拟不同工况下硐室稳定性,获取大量样本数据,利用神经网络方法分析建立求解器,从而建立地下空间自身稳定性的快速评价系统。(2)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引起的邻近工程稳定性影响评价,从地下空间开发对地面工程的影响以及地下工程之间相互影响两方面梳理了评价的内容。(3)后建地面工程对地下工程稳定性的影响评价,提出了通过原位监测、数值分析及工程类比等方法对后建地面工程对地下工程稳定性的影响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 地质安全 工程稳定性 评价方法 城市地质 城镇化
下载PDF
湖南岭口麻疯村滑坡稳定性评价及工程治理技术 被引量:8
2
作者 齐文博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19年第3期17-23,共7页
以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皮肤病防治所岭口麻疯村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工程勘查,对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评价,通过室内试验、参数反算、工程经验类比方法综合确定滑带土的抗剪强度指标,采用传递系数法,分别对滑坡在天然、暴雨两种工... 以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皮肤病防治所岭口麻疯村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工程勘查,对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评价,通过室内试验、参数反算、工程经验类比方法综合确定滑带土的抗剪强度指标,采用传递系数法,分别对滑坡在天然、暴雨两种工况下进行了稳定性计算及评价,结合该滑坡类型、变形特征、危害对象,确定采用整坡工程+挡土墙工程+截排水沟工程+锚喷工程+监测工程的综合治理方案,经过工程治理后,提高了边坡稳定性,并消除了滑坡隐患。该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工程治理技术可为类似堆积型浅层滑坡工程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滑坡 堆积型浅层滑坡 稳定性分析及评价 传递系数法 防治措施
原文传递
高原山区铁路工程建设地质安全评价: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永双 吴瑞安 +4 位作者 郭长宝 李向全 李雪 任三绍 李金秋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36-1751,共16页
工程地质评价是保障重大工程建设安全的重要工作内容。本文面向新时代重大工程规划建设需求,提出了地质安全评价的内涵和目标任务,以高原山区铁路工程建设为例,阐述了地质安全评价的方法、工作流程和应用实例。着重提出:服务铁路工程的... 工程地质评价是保障重大工程建设安全的重要工作内容。本文面向新时代重大工程规划建设需求,提出了地质安全评价的内涵和目标任务,以高原山区铁路工程建设为例,阐述了地质安全评价的方法、工作流程和应用实例。着重提出:服务铁路工程的不同规划建设阶段对应于不同的评价尺度要求,规划阶段适用区域廊带尺度,以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为基调,基本比例尺可≤1:5万,目的是定性给出廊带安全性或适宜性;可研阶段适用关键区段尺度,以工程地质稳定性评价为基调,基本比例尺1:1万~1:2.5万,目的是进一步厘定不良地质组合和重大地质风险,指导线路比选和优化;设计阶段适用工程场地尺度,聚焦具体的地质风险或工程岩体稳定性问题,基本比例尺1:2000,依据相关技术标准和专题分析研究进行专项评价。通常,随着地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对应地质安全等级从低到高;地质安全评价结果可根据地质风险等级与防治难度划分为安全、较安全、欠安全和不安全四个等级,目前技术条件下达不到安全要求的地带应首先考虑避让。建议把地质安全评价纳入国家级工程建设管理的必要环节,并加快相关技术标准的制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安全 地质风险 区域地壳稳定性 工程地质稳定性 评价方法
下载PDF
基于不平衡推力法的特大型滑坡群稳定性分析和治理工程研究——以贵州印江县核桃坪滑坡群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硕 杜方哥 匡存强 《上海国土资源》 2016年第3期78-81,共4页
印江县杉树乡核桃坪滑坡群为自然成因的特大型滑坡,通过分析滑坡群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结合室内土工试验和反演计算,阐明了滑坡群的变形特征及成因,并运用不平衡推力法和折线计算模型对滑坡群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得出滑坡群... 印江县杉树乡核桃坪滑坡群为自然成因的特大型滑坡,通过分析滑坡群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结合室内土工试验和反演计算,阐明了滑坡群的变形特征及成因,并运用不平衡推力法和折线计算模型对滑坡群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得出滑坡群在天然状态下均处于稳定状态,在暴雨工况下均处于不稳定状态,最后提出了采取搬迁工程、截排水沟、削方修坡、抗滑桩板墙、挡土墙的综合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滑坡 稳定性分析 不平衡推力法 灾害治理
下载PDF
改进Felenius法对坡顶荷载下的边坡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5
5
作者 李运军 孙艳杰 赵治海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67-775,共9页
为了分析坡顶荷载作用下边坡的稳定性情况,文中提出了一种改进Felenius法。主要思路为:当荷载作用与地基表面时,地基内某点的受到的大小主应力情况可以根据地基塑性变形区的边界方程的求解过程得出。将此点视作边坡滑动面上的点,而又将... 为了分析坡顶荷载作用下边坡的稳定性情况,文中提出了一种改进Felenius法。主要思路为:当荷载作用与地基表面时,地基内某点的受到的大小主应力情况可以根据地基塑性变形区的边界方程的求解过程得出。将此点视作边坡滑动面上的点,而又将滑动面视作为此类点的集合。利用摩尔-库伦理论可以得到以单位荷载、荷载作用面大小和荷载作用位置与滑动面距离为参数的关系表达式,结合Felenius法得到了以荷载因素为参数的改进Felenius法。以单位建筑荷载、荷载作用面大小及荷载作用位置为变量建立了10种边坡模型,利用改进Felenius法与GEO-STUDIO数值对模型进行求解,稳定性系数分别为5. 8%,4. 5%,22. 1%,7. 4%,15. 3%,9%,8. 5%,10. 4%,6. 8%和1. 8%,2种方法计算结果最大相差为22. 1%,最小相差为1. 8%,且相差值大部分在10%以内。结果表明:边坡稳定性系数的大小主要与荷载P和滑动面上任一点到荷载两端的夹角β有关,P和β越小边越稳定,且改进Felenius法对坡顶荷载下的边坡稳定性评价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 稳定性评价 改进Felenius法 滑动面 黄土
下载PDF
矿山尾矿库地质稳定性分析及风险防控措施
6
作者 黄龙 张刘柱 张鹏生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14期232-234,共3页
金属矿山尾矿库作为矿山生产的重要设施,其地质稳定性和安全性对于矿山的安全生产及周边环境的保护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通过考察自然因素(地质、水文、气候条件)和人为因素(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及外部活动)对尾矿库稳定性的影响,揭示... 金属矿山尾矿库作为矿山生产的重要设施,其地质稳定性和安全性对于矿山的安全生产及周边环境的保护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通过考察自然因素(地质、水文、气候条件)和人为因素(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及外部活动)对尾矿库稳定性的影响,揭示尾矿库失稳的主要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包括地质勘查与调查、稳定性计算与分析在内的地质稳定性评估方法,对尾矿库的风险源进行详细识别与评估。从工程技术、管理和法律法规三个层面出发,制定全面的风险防控措施,为金属矿山尾矿库的安全运行和有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山 尾矿库 地质稳定性 风险防控 评估方法
下载PDF
叶巴滩坝址深部破裂岩体特征及对拱坝稳定的影响
7
作者 蒋峻峰 赵其华 +2 位作者 邓燕华 王谊 吴浩秋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7-167,共11页
深部破裂在中国西部深切峡谷地区的岸坡深部岩体内广泛发育,其工程地质特性与发育分布特征对坝基岩体安全稳定具有重要影响。以叶巴滩坝址区岩体内深部破裂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拱坝附近岩体深部破裂发育基本特征与工程地质特性,对深部... 深部破裂在中国西部深切峡谷地区的岸坡深部岩体内广泛发育,其工程地质特性与发育分布特征对坝基岩体安全稳定具有重要影响。以叶巴滩坝址区岩体内深部破裂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拱坝附近岩体深部破裂发育基本特征与工程地质特性,对深部破裂成因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采用投影统计实测法分析了深部破裂发育程度与岩体连通率的相互关系,揭示了深部破裂带位置岩体节理裂隙形成的新潜在滑移面的特征;基于JRC-JCS模型与Mohr-Coulomb强度准则,推导了一种考虑结构面起伏、节理裂隙和岩桥强度参数以及作用在岩体剪切面上的压应力等因素的非贯通性滑面参数取值方法。以2760 m拱圈高程附近典型中等与强烈深部破裂为例,采用工程地质稳定评价方法与有限元法分析了中等与强烈深部破裂对拱坝稳定的影响。研究表明:深部破裂节理裂隙优势产状方向大致与河流走向一致,其倾角以中陡倾为主,当强烈或中等深部破裂带穿过不稳定块体时,可与构成滑移面的断层等结构面共同形成新的不稳定滑移体;不同类型深部破裂带中节理裂隙对岩体连通率及其岩体力学指标具有显著不同影响;深部破裂对岩体内的应力传递具有削弱或阻隔作用;左岸2760 m高程抗力体内的强烈与中等深部破裂对该处不稳定体内的局部变形影响较大,建议采用灌浆加固或置换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破裂 深卸荷带 节理裂隙 岩体连通率 JRC-JCS模型 Mohr-Coulomb强度准则 工程地质稳定评价方法 叶巴滩特高拱坝
下载PDF
高速铁路建设中地质稳定性评估方法优化措施研究
8
作者 宁小振 《中国厨卫》 2024年第11期229-231,234,共4页
在高速铁路建设中,地质稳定性评估是确保工程安全和功能完整性的关键环节。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建设需求的增加,现有的评估方法面临着准确性和效率的双重挑战。文章通过分析当前评估方法的局限性,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和人工智能(AI)等现... 在高速铁路建设中,地质稳定性评估是确保工程安全和功能完整性的关键环节。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建设需求的增加,现有的评估方法面临着准确性和效率的双重挑战。文章通过分析当前评估方法的局限性,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和人工智能(AI)等现代技术,提出了一套优化的评估方法,以提高评估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建设 地质稳定性 评估方法 优化措施
下载PDF
岩溶地基的地质勘察与地基处理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蓝柳艳 《江西建材》 2023年第6期213-215,共3页
文中以实际工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建筑场地溶洞稳定性评价方法以及地基处理方法,得出如下结论,(1)通过分析梁板抗剪法、坍塌填塞法以及经验公式法等方法的核心内容,并结合工程实际应用可知,针对小范围溶洞条件,坍塌法和经验公式法适用... 文中以实际工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建筑场地溶洞稳定性评价方法以及地基处理方法,得出如下结论,(1)通过分析梁板抗剪法、坍塌填塞法以及经验公式法等方法的核心内容,并结合工程实际应用可知,针对小范围溶洞条件,坍塌法和经验公式法适用性较弱,而梁板抗剪法则具有较强实用性;(2)应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中勘察所得溶洞特征及工程特点,针对性给出地基处理措施。文中研究内容对岩溶地基勘察中稳定性评价及地基处理相关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基 地质勘查 稳定性评价 梁板抗剪法
下载PDF
牛犊山西侧滑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理继红 李伟 +2 位作者 何伟 李明 甘飞飞 《山西建筑》 2021年第9期46-48,共3页
以牛犊山西侧滑坡为研究对象,对滑坡区域及周边进行地质勘测,调查滑坡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物理力学参数,利用原理为极限平衡法的slide软件对滑坡采用瑞典条分法进行稳定性计算,采用简布法和毕肖普法进行稳定性校核,... 以牛犊山西侧滑坡为研究对象,对滑坡区域及周边进行地质勘测,调查滑坡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物理力学参数,利用原理为极限平衡法的slide软件对滑坡采用瑞典条分法进行稳定性计算,采用简布法和毕肖普法进行稳定性校核,计算结果表明:在自重工况下,牛犊山正中假日酒店西侧边坡坡体处于基本稳定~稳定状态;在自重和暴雨工况下,坡体处于基本稳定~不稳定状态,边坡岩土体蠕滑变形持续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坡体有可能进一步发生滑动破坏,需要对滑坡采取进一步的支护处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条件 滑坡稳定性分析 极限平衡法
下载PDF
堰塞体稳定性快速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单熠博 陈生水 钟启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847-1859,共13页
准确、快速地对堰塞体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对应急抢险具有至关重大的意义,而目前的堰塞体稳定性快速评价方法均无法定量考虑堰塞体的颗粒组成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基于收集得到的国内外1434个已溃与未溃堰塞体案例的基础资料,构建堰塞体案... 准确、快速地对堰塞体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对应急抢险具有至关重大的意义,而目前的堰塞体稳定性快速评价方法均无法定量考虑堰塞体的颗粒组成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基于收集得到的国内外1434个已溃与未溃堰塞体案例的基础资料,构建堰塞体案例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采用逻辑回归的方法,建立一套新的堰塞体稳定性快速评价方法,该方法可以综合考虑堰塞体的形态特征、颗粒组成及上游堰塞湖的水动力条件,并根据可获取的物质组成信息的多寡,选择27个拥有材料颗分曲线的已溃与未溃堰塞体案例建立了精细化评价方法,选择115个拥有材料组成描述的已溃与未溃堰塞体建立了简化评价方法。重新选取15个具有拥有材料颗分曲线的案例和67个具有材料组成描述的案例验证新的评价方法,并与国内外同类的评价方法进行对比,计算结果显示,新建立的精细化评价方法的绝对准确率、保守准确率与错判率分别为86.67%,93.33%和6.67%,简化评价方法的绝对准确率、保守准确率与错判率分别为88.06%,94.03%和5.97%。与国内外同类评价方法的对比验证了新的评价方法的可靠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 堰塞体稳定性 快速评价方法 数据库 颗粒组成 验证 对比
原文传递
工程地质中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
12
作者 席大鹏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7年第11期116-117,129,共3页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道路逐渐建造得四通八达,促进了道路工程的迅速发展。在道路工程中,路基作为路面下的基础建筑,是保证线路质量、防止灾害发生的基础,而边坡又是为保证路基稳定,在路基两侧做成的具有一定坡度的坡面。但是,因...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道路逐渐建造得四通八达,促进了道路工程的迅速发展。在道路工程中,路基作为路面下的基础建筑,是保证线路质量、防止灾害发生的基础,而边坡又是为保证路基稳定,在路基两侧做成的具有一定坡度的坡面。但是,因为环境因素影响,当岩层风化破碎严重、节理发育,在破碎岩层较厚的情况下,如果继续风化,将导致坠石或小型崩塌,从而影响整个边坡的稳定性,进而导致整个路基不稳,降低了线路质量,严重时会导致路面灾害的发生,影响道路安全。所以,工程地质中保证边坡稳定性是提高道路工程质量的基础,其评价方法是非常需要重视的,论文简要介绍工程地质中边坡稳定性评价的基本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 路基 边坡 稳定性评价 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