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冲沟塌陷区输气管道的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马树锋 季楚凌 +1 位作者 王勃 苏海平 《管道技术与设备》 CAS 2021年第2期11-14,共4页
为了判断管道的通行方案是否可行,以非线性接触模型为基础,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悬空管段的三维管土相互作用模型,通过分析得出了悬空长度与最大Von Mises应力和沉降量之间的映射关系,二者均随悬空长度的增大而增大。根据应力分... 为了判断管道的通行方案是否可行,以非线性接触模型为基础,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悬空管段的三维管土相互作用模型,通过分析得出了悬空长度与最大Von Mises应力和沉降量之间的映射关系,二者均随悬空长度的增大而增大。根据应力分析结果选取了管道依次达到许用应力和屈服强度时的悬空长度作为临界指标,建立了悬空管道的安全评价模型,并以工程实例对其进行说明。结果表明:即使暴雨导致冲沟塌陷,该悬空管道仍处于安全状态,管道横穿该冲沟的通行方案是可行的。预期研究结果也可以为地质灾害区油气长输管道的安全运营与防护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悬空长度 应力 临界指标 地质灾害区 安全评价
下载PDF
矿山地质灾害区的生态恢复治理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成垠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第14期182-182,185,共2页
本篇文章是对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治理的一个研究。其从矿山开采的危害(破坏地表景观、污染土地、产生次生灾害、破坏生态环境系统)入手,分析其在生态环境恢复和治理方面的难点,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是土地复垦方式还是选择景观再生... 本篇文章是对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治理的一个研究。其从矿山开采的危害(破坏地表景观、污染土地、产生次生灾害、破坏生态环境系统)入手,分析其在生态环境恢复和治理方面的难点,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是土地复垦方式还是选择景观再生的方式抑或是选择景观再生社会化的方式。最后对其在管理体制方面和法律保障方面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 地质灾害区 生态 恢复治理
下载PDF
基于InSAR技术的矿区地质灾害识别与监测
3
作者 张伟 刘宏韬 金明煜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17期97-99,共3页
随着 InSAR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矿山地质灾害勘查中的应用范围和效果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利用这种方法,可对大范围的连续形变进行跟踪监测,帮助识别和测量区域内的地质灾害。此外,与高分辨光学遥感资料相结合,对孕灾地质环境及矿山地质... 随着 InSAR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矿山地质灾害勘查中的应用范围和效果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利用这种方法,可对大范围的连续形变进行跟踪监测,帮助识别和测量区域内的地质灾害。此外,与高分辨光学遥感资料相结合,对孕灾地质环境及矿山地质灾害体进行初步解释,主要形变区域及矿山地质灾害隐患的类型,范围及变形趋势的圈定。为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研究和评估奠定了基础。基于此,该文章主要针对矿区地质灾害识别和监测工作进行了分析,并且探讨了InSAR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和效果,同时还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给有关人员带来帮助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地质灾害 InSAR变形监测 调查防治
下载PDF
基于最优组合赋权理论的可拓学评价模型的应用 被引量:21
4
作者 张以晨 佴磊 +3 位作者 孟凡奇 王延亮 王洁玉 王立春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10-1115,1135,共7页
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划分对科学防治地质灾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易发区划分原理,提出已有灾害点数量、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类型、多年平均降雨量、植被覆盖率以及人类工程活动影响7个参评指标。将偏好比率法和熵值函数进行最... 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划分对科学防治地质灾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易发区划分原理,提出已有灾害点数量、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类型、多年平均降雨量、植被覆盖率以及人类工程活动影响7个参评指标。将偏好比率法和熵值函数进行最优组合,确定权系数,并应用于可拓学评价中,提出了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的一种新模型——基于最优组合赋权理论的可拓学评价模型。吉林省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与野外调查情况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 权系数 可拓学评价模型 灾害易发区 最优
下载PDF
基于倾斜摄影测量的矿山地质灾害易发区精准定位系统 被引量:6
5
作者 彭为学 廖明芳 +1 位作者 张旭 刘盼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第18期23-24,共2页
传统基于地面调查数据的矿山地质灾害易发区精准定位系统由于设备的问题无法探测变幅和地面厚度信息,因此设计一种基于倾斜摄影测量的矿山地质灾害易发区精准定位系统。软件设计中,根据采集到的图片信息建立矿区地质三维模型,使用SVM分... 传统基于地面调查数据的矿山地质灾害易发区精准定位系统由于设备的问题无法探测变幅和地面厚度信息,因此设计一种基于倾斜摄影测量的矿山地质灾害易发区精准定位系统。软件设计中,根据采集到的图片信息建立矿区地质三维模型,使用SVM分类器进行分类,并提取出定性地质灾害要素与定量地质灾害要素,最后听过评估地区地质灾害的易发性完成矿山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精准定位。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系统定量地质灾害要素计算结果更加精准,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摄影测量 矿山地质灾害易发区 精准定位系统
下载PDF
浅谈广东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工作步骤与内容 被引量:1
6
作者 简泉辉 卜声强 《世界有色金属》 2023年第24期232-234,共3页
在地灾容易发生地区内进行规划、建设,需要开展地灾危险性评估,主要评估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建设用地适宜性,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本文结合实际工作,探讨具体工作内容,以期为类似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广东省 地质灾害易发区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下载PDF
丘陵山区农村宅基地选址地质灾害防范工作方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帅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7年第S1期31-34,共4页
目前对于农村分散宅基地的地质灾害防范问题尚未形成一套便于有效操作的管理办法,尤其是对于地处丘陵山区的地区而言,由于易发区覆盖面广,地质灾害点密度大,因而涉及的问题更多。文章主要针对丘陵、山区的农村宅基地选址、审批过程中的... 目前对于农村分散宅基地的地质灾害防范问题尚未形成一套便于有效操作的管理办法,尤其是对于地处丘陵山区的地区而言,由于易发区覆盖面广,地质灾害点密度大,因而涉及的问题更多。文章主要针对丘陵、山区的农村宅基地选址、审批过程中的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做出评述,同时对评价管理的工作程序进行探讨。针对在易发区内相对合理用地的地质灾害防范问题,对丘陵、山区农村宅基地审批过程中涉及的易发区地质灾害防范及危险性评估(价)的工作,应结合面临的形势、当地具体条件及工作的可操作性做相应的调整。通过60个点(地块)的普遍样本及30个点的典型样本的调查及归纳,通过对各种类型宅基地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地质现象应对措施的制定,笔者认为可通过7种途径进行丘陵、山区农村宅基地选址的地质灾害防范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易发区 丘陵、山区农村宅基地选址 地质灾害防范
下载PDF
自贡市荣县一匹山矿区地质灾害成功避险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波 罗兰 +1 位作者 杨江涛 景泽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第7期167-167,169,共2页
一匹山矿区发生的地质灾害位于荣县双古镇五桐村,灾情发生后,由于夯实了人防基础,推进了技防建设,做到了预警及时,果断紧急避险,无人员伤亡。根据矿区地质灾害的诱发原因以及分布特点进行处理。各级各部门责任落实到位是成功避险的关键... 一匹山矿区发生的地质灾害位于荣县双古镇五桐村,灾情发生后,由于夯实了人防基础,推进了技防建设,做到了预警及时,果断紧急避险,无人员伤亡。根据矿区地质灾害的诱发原因以及分布特点进行处理。各级各部门责任落实到位是成功避险的关键,防灾措施到位是成功避险的保障,专业技术监测是成功避险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地质灾害 成功避险 经验与启示
下载PDF
地质灾害高易发区老年群体社会保障的问题与对策——以兰州九州开发区为例
9
作者 董艳艳 夏丽萍 宿星 《甘肃高师学报》 2013年第6期132-134,共3页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群体的特殊弱势地位决定了老年社会保障的重要性。老年社会保障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协调代际关系、保持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对兰州市九州开发区老年群体社会保障缺...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群体的特殊弱势地位决定了老年社会保障的重要性。老年社会保障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协调代际关系、保持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对兰州市九州开发区老年群体社会保障缺失状况实证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历史文献法、结构式访谈法、个案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等方法,对研究区老年群体社会保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缺失程度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并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地质灾害高易发区老年群体社会保障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老年群体 社会保障 问题与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