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质流体自然类型与成矿流体类型 被引量:30
1
作者 肖荣阁 张宗恒 +1 位作者 陈卉泉 张汉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45-251,共7页
水是地球上特征的地质流体 ,大部分矿床是在水热流体参与下形成的 ,但并不是所有流体都参与成矿。根据水的主要存在环境把水分为地质流体和成矿流体类型。各种环境广泛存在的水所构成的地质流体 ,又可细分为大气降水、盆地建造水、海水... 水是地球上特征的地质流体 ,大部分矿床是在水热流体参与下形成的 ,但并不是所有流体都参与成矿。根据水的主要存在环境把水分为地质流体和成矿流体类型。各种环境广泛存在的水所构成的地质流体 ,又可细分为大气降水、盆地建造水、海水、岩浆水和变质水各种类型。研究认为成矿流体的形成主要与地质作用有关 ,是地质流体在特定环境特定演化阶段形成的特征产物。成矿流体则可划分为高温硅钾卤水、中温碳酸盐卤水及低温硫酸盐卤水。高温硅钾卤水中硅钾组分含量与温度、盐度成正相关关系 ,并且其中富含F-、B2 O3组分。这些特征与成矿作用中的高温钾化、硅化、萤石化及电气石化蚀变及热水沉积特征是一致的 ,高温成矿流体在演化过程中依次可以演变为中温或低温成矿流体。中温成矿流体以碳酸盐型流体为主 ,以富含Mn2 +,Fe2 +,Mg2 +的碳酸盐化合物为特征。低温成矿流体一般为硫酸盐型卤水 ,主要是Ba2 +,Sr2 +,Ca2 +的硫酸盐化合物 ,在海陆相各环境中广泛存在。大洋底部成矿流体是特殊环境下的地质流体类型 ,具有更广泛的温度区间 ,可以是从高温到中低温的系列流体类型 ,并且具有特殊地球化学组成。一般形成高温硅钾卤水与岩浆作用或变质作用有关 ,由于充分的水岩交代作用 ,可以获得较高的温度及足够的溶质组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流体 成矿流体 高温硅钾卤水 碳酸盐卤水 硫酸盐卤水 成矿作用 大气降水 海水 岩浆水
下载PDF
氦同位素地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登红 毛景文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1-56,共6页
综述了氦同位素研究在地球物质的循环、地震预报、环境监测、年代学、矿床成园、地质流体及大地构造等方面的进展。近来不断发现具有接近于幔源氦同位素比值的地质流体、天然气及火成岩等,它们起源于地壳深部及地幔,对应的构造活动(包... 综述了氦同位素研究在地球物质的循环、地震预报、环境监测、年代学、矿床成园、地质流体及大地构造等方面的进展。近来不断发现具有接近于幔源氦同位素比值的地质流体、天然气及火成岩等,它们起源于地壳深部及地幔,对应的构造活动(包括地震)可能涉及到幔源深度。异常的氦同位素组成还可用于监测核试验、环境污染等新领域。并概述了我国氦同位素的研究在天然气的起源、火山喷气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同位素 物质循环 定年 地震预报 环境监测 矿床成因 地质流体
下载PDF
磨西—田湾剪切带氡异常及其对金矿化的指示 被引量:1
3
作者 赵连锋 滕彦国 +3 位作者 庹先国 倪师军 张成江 唐建武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75-178,184,共5页
测氡方法是寻找深部隐伏矿的一种放射性地球物理方法。在川西田湾大发沟矿床,由于金矿化严格受剪切带和辉绿岩脉控制,且剪切带与辉绿岩脉密切伴生,因此,应用测氡方法寻找剪切带和辉绿岩脉可以达到间接找金矿的目的。
关键词 氡异常 剪切带 金矿化 金矿床 地质流体
下载PDF
地质流体与成矿作用浅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杨跃 张清林 +2 位作者 张俊海 刘志荣 王科文 《四川建材》 2014年第6期226-227,共2页
地质流体是在一定地质条件下、通过一定地质作用(包括构造活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沉积作用、成矿作用、地表作用等)而形成的天然流体。不同特征的地质流体记录了其形成地质环境条件,并代表了特定的地质作用事件和过程。同时,地质流... 地质流体是在一定地质条件下、通过一定地质作用(包括构造活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沉积作用、成矿作用、地表作用等)而形成的天然流体。不同特征的地质流体记录了其形成地质环境条件,并代表了特定的地质作用事件和过程。同时,地质流体是地质作用中不可缺少的介质,它几乎参与所有的地质作用,而其中相关的成矿作用是本文关心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流体 热液成矿 成矿作用
下载PDF
金矿地质现状尧区域成矿和找矿 被引量:1
5
作者 尹成伟 梁敬 《有色金属文摘》 2015年第3期3-3,6,共2页
本文针对金矿的地质特点和所处的区域以及找矿这三个部分,来说明在地质环境中庞大而繁杂的岩体演变过程、岩性成矿代表区域以及找矿中所需要具备的条件。
关键词 沉积岩系 地质流体 拉伸环境
下载PDF
地质流体热力学性质的蒙特卡罗模拟
6
作者 张志刚 段振豪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02-408,共7页
地质流体的热力学性质对研究它们在各种地质作用中的地球化学行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地质流体的传统方法有实验方法和经验、半经验模型方法。这些方法的应用范围一般只能涵盖整个地球温压条件中极为有限的区间。新兴的计算机模拟... 地质流体的热力学性质对研究它们在各种地质作用中的地球化学行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地质流体的传统方法有实验方法和经验、半经验模型方法。这些方法的应用范围一般只能涵盖整个地球温压条件中极为有限的区间。新兴的计算机模拟提供了研究地质流体的第三条途径 ,即通过“计算机实验”的方法 ,模拟极限温压条件下地质流体系统的热力学特性和微观性质。与传统方法相比它有优越性 ,且越来越受到地球化学家们的重视。蒙特卡罗法是流体计算机模拟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 ,吉布斯系综法的提出 ,又显示出用蒙特卡罗法在研究物质相平衡和相变特性方面特有的能力。近来 ,人们把蒙特卡罗法应用于地质流体的研究 ,已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是 ,目前在地质研究中蒙特卡罗模拟大部分还局限于相对简单的系统 ,对于成分较复杂的系统 (特别是含水混合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流体 蒙特卡罗模拟 吉布斯系综法 热力学性质 地质作用 地球化学
下载PDF
Geological Fluid Mapping in the Tongling Area:Implications for the Paleozoic Submarine Hydrothermal System in the Middle-Lower Yangtze Metallogenic Belt,East China 被引量:8
7
作者 HOU Zengqian YANG Zhusen +3 位作者 MENG Yifeng ZENG Pusheng LI Hongyang XU Weny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5期833-860,共28页
The Tongling area is one of the 7 ore-cluster areas in the Middle-Lower Yangtze metallogenic belt, East China, and has tectonically undergone a long-term geologic history from the late Paleozoic continental rifting, t... The Tongling area is one of the 7 ore-cluster areas in the Middle-Lower Yangtze metallogenic belt, East China, and has tectonically undergone a long-term geologic history from the late Paleozoic continental rifting, through the Middle Triassic continent-continent collision to the Jurassic-Cretaceous intracontinental tectono-magmatic activation. The Carboniferous sedimentary-exhalative processes in the area produced widespread massive sulfides with ages of 303-321 Ma, which partly formed massive pyrite-Cu deposits, but mostly provided significant sulfur and metals to the skarn Cu mineraliz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Yanshanian felsic intrusions.To understand the Carboniferous submarine hydrothermal system, an area of about 1046 km^2 was chosen to carry out the geological fluid mapping. Associated with massive sulfide formation, footwall sequences 948 m to 1146 m thick, composed of the Lower Silurian-Upper Devonian sandstone, siltstone and thin-layered shale, were widely altered. This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is interpreted to reflect largescale hydrothermal fluid flow associated with the late Paleozoic crustal rifting and subsidence. Three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types, i.e., deep-level semiconformable siliclfication (S1), fracture-controlled quartz-sericite-pyrite alteration (S2-3), and upper-level sub-discordant quartz-sericite-chlorite alteration (D3), were developed to form distinct zones in the mapped area. About 50-m thick semiconformable silicification zones are located at -1-km depth below massive sulfides and developed between an impermeable shale caprock (S1) and the underlying Ordovician unaltered limestone. Comparisons with modern geothermal systems suggest that the alteration zones record a sub-seafioor aquifer with the most productive hydrothermal fluid flow. Fracture-controlled quartz-sericite-pyrite alteration formed transgressive zones, which downward crosscut the semiconformable alteration zones, and upwards grade into sub-discordant alteration zones that enveloped no economic st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NGLING Middle-Lower Yangtze metallogenic belt geological fluid mapping massive sulfides regional alteration
下载PDF
中新生代盆地深部地质流体及铀成矿作用 被引量:9
8
作者 林双幸 宫晓峰 张铁岭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6期321-328,共8页
随着在哈萨克斯坦楚·萨雷苏盆地坎茹甘、莫英库姆、托尔特库杜克等砂岩型铀矿中发现了成矿溶液(热流体)来自深源的地质证据后,伴随着中新生代盆地后期次造山作用的活化改造,深源热流体在砂岩型铀矿成矿中的重要性越发显现出来。文... 随着在哈萨克斯坦楚·萨雷苏盆地坎茹甘、莫英库姆、托尔特库杜克等砂岩型铀矿中发现了成矿溶液(热流体)来自深源的地质证据后,伴随着中新生代盆地后期次造山作用的活化改造,深源热流体在砂岩型铀矿成矿中的重要性越发显现出来。文章简述了中新生代盆地地质流体的来源与性质,归纳了盆地流体的3种类型和运移方式,总结了盆地深源热流体铀成矿的主要特征,并就我国北方中新生代盆地可能存在的深部地质流体及铀成矿作用进行了探讨,以期在勘查工作中开拓视野、创新思路、实现找矿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新生代盆地 深源热流体 铀成矿作用 找矿新思路
下载PDF
Multiple Dolomitization and Fluid Flow Events in the Precambrian Dengying Formation of Sichuan Basin, Southwestern China 被引量:7
9
作者 PENG Bo LI Zongxing +6 位作者 LI Guorong LIU Chenglin ZHU Shifa ZHANG Wang ZUO Yinhui GUO Yingchun WEI Xiaojie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期311-332,共22页
The Precambrian Dengying Formation is a set of large-scale, extensively dolomitized, carbonate reservoirs occurring within the Sichuan Basin. Petrographic and geochemical studies reveal dolomitization was a direct res... The Precambrian Dengying Formation is a set of large-scale, extensively dolomitized, carbonate reservoirs occurring within the Sichuan Basin. Petrographic and geochemical studies reveal dolomitization was a direct result of precipitation by chemically distinct fluids occurring at different times and at different intensities. Based on this evidence, dolomitization and multiple fluid flow events are analyzed, and three types of fluid evolution models are proposed. Results of analysis show that Precambrian Dengying Formation carbonates were deposited in a restricted peritidal environment (630- 542 Ma). A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Mg2+ concentration seawater was a direct result of dolomitization for the micrite matrix, and for fibrous aragonite in primary pores. Geochemical evidence shows low δ18O values of micritic dolomite varying from -1.29%o to -4.52%o PDB, abundant light rare earth elements (REEs), and low dolomite order degrees. Microbes and meteoric water significantly altered dolomite original chemical signatures, resulting in algal micritic dolomite and the fine-grained, granular, dolosparite dolomite having very negative δ18O values. Finely crystalline cement dolomite (536.3-280 Ma) and coarsely crystalline cement dolomite have a higher crystallization degree and higher order degree. The diagenetic sequence and fluid inclusion evidence imply a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ir burial depth and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which closely resemble the temperature of generated hydrocarbon. Compared with finely crystalline dolomite, precipitation of coarsely crystalline dolomite was more affected by restricted basinal fluids. In addition, there is a trend toward a more negative δ18O value, higher salinity, higher Fe and Mn concentrations, REE-rich. Two periods of hydrothermal fluids are identified, as the exceptionally high temperatures as opposed to the temperatures of burial history, in addition to the presence of high salinity fluid inclusions. The early hydrothermal fluid flow event was cha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CAMBRIAN DOLOMITE geological fluid flow meteoric water hydrothermal activity SichuanBasin
下载PDF
异常地层压力数学模型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陶一川 宗纲 +1 位作者 姜鹏 韩庆炳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571-579,共9页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建立多机制异常压力数学模型的描述方法,推导了欧拉型和拉格朗日型压力方程。利用压力方程的无因次式和渗透率反演,分析和讨论了几种生压机制对形成异常压力的相对贡献。二维拉格朗日型模型的数值模拟采用了局部坐标变...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建立多机制异常压力数学模型的描述方法,推导了欧拉型和拉格朗日型压力方程。利用压力方程的无因次式和渗透率反演,分析和讨论了几种生压机制对形成异常压力的相对贡献。二维拉格朗日型模型的数值模拟采用了局部坐标变换和有限分析数值法,较好地解决了等时性、等岩性、断层和剥蚀等难题,提高了模拟精度。在辽东湾盆地某测线的应用中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 异常 压力 数学模型 有限元法
下载PDF
青海同仁岗察岩体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
11
作者 张辉 孙威威 +1 位作者 陆正 张涛 《安徽地质》 2022年第1期29-32,共4页
作者选择岗察岩体中江里沟、双朋西、谢坑三个矿床作为研究对象,在矿床主成矿期部位采集样品,磨制成测温片。对流体包裹体划分期次和类型,进行包裹体测温及数据处理,并计算出矿区流体的相关盐度。选出代表性的包裹体进行拉曼光谱分析,... 作者选择岗察岩体中江里沟、双朋西、谢坑三个矿床作为研究对象,在矿床主成矿期部位采集样品,磨制成测温片。对流体包裹体划分期次和类型,进行包裹体测温及数据处理,并计算出矿区流体的相关盐度。选出代表性的包裹体进行拉曼光谱分析,测得包裹体的活性成分。研究区均一温度主要分布在两个区域:250~400℃和400~550℃,是岩浆岩在不同演化阶段的不同体现。成矿流体体系具有中高温、中等盐度与高盐度共存的特征。本次研究丰富了岗察岩体的成矿流体组成与演化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区的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察岩体 流体包裹体 均一温度 地质流体成分
下载PDF
地质流体力学研究的进展
12
作者 邓吉牛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9-44,共6页
归纳了地质流体力学研究中目前常用的三个基础理论,即双扩散对流理论,边界层理论和相似理论,重点总结了其在岩浆岩石学、成矿学、地球物理学及沉积岩石学等研究领域内的进展。
关键词 地质体力学 双扩散对流 边界层
下载PDF
地质流体热质输运动力学方程的混合有限分析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瑞琰 鲍征宇 《焦作工学院学报》 2000年第6期421-425,共5页
热质输运 反应体系对于热质成矿、污物迁移等均十分重要 .该体系的数值计算和计算机模拟是其重要的一部分 .介绍了岩浆期后成矿作用动力学方程的混合有限分析法 ,得出了求解成矿作用动力学方程的六点隐式格式 ,并给出了简单的证明 .
关键词 地质流体 热质输运 动力学模拟 混合有限分析法 热液成矿作用
下载PDF
诸广铀成矿区矿床成因探讨 被引量:53
14
作者 王明太 罗毅 +2 位作者 孙志富 朱杰辰 李建红 《铀矿地质》 CAS CSCD 1999年第5期279-285,共7页
本文通过对诸广地区内生铀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分析,系统论述了矿区地质特征及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对本区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提出诸广地区存在富铀的前寒武纪结晶基底;成矿物质来源于上地幔流体与下地壳富铀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的混熔交代... 本文通过对诸广地区内生铀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分析,系统论述了矿区地质特征及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对本区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提出诸广地区存在富铀的前寒武纪结晶基底;成矿物质来源于上地幔流体与下地壳富铀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的混熔交代;成矿作用受晚中生代伸展裂陷构造——深源热流体演化机制控制,形成中高温热流体充填成矿的高品位脉型矿化和中低温热流体交代成矿的较低品位碎裂蚀变岩-微脉浸染型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床 成矿地质流体 矿床成因
下载PDF
和田宝塔山铅锌矿地质特征与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杜红星 魏永峰 +4 位作者 薛春纪 齐天骄 蒋国鹏 林美英 万建领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20,共5页
新疆宝塔山铅锌矿含矿地层为上白垩统铁隆滩组,赋矿岩石主要为褐铁矿化灰岩、碎裂化灰岩及灰岩碎裂岩,次为碎裂化强蚀变火山岩,围岩蚀变强烈,主要有碳酸盐化、青磐岩化等。属与构造热液有关的层控型碳酸盐岩型铅锌矿床,矿石具高Fe2O3、... 新疆宝塔山铅锌矿含矿地层为上白垩统铁隆滩组,赋矿岩石主要为褐铁矿化灰岩、碎裂化灰岩及灰岩碎裂岩,次为碎裂化强蚀变火山岩,围岩蚀变强烈,主要有碳酸盐化、青磐岩化等。属与构造热液有关的层控型碳酸盐岩型铅锌矿床,矿石具高Fe2O3、低K2O及Na2O>K2O总体特征。流体包裹体化学成分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为中高温、中低密度热液,并存在温度逐渐降低或升高、从高盐度变化为低盐度演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田 宝塔山 铅锌矿 地质特征 流体包裹体
下载PDF
河南土门萤石脉型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18
16
作者 邓小华 糜梅 姚军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537-2549,共13页
河南方城土门萤石脉型钼矿床位于栾川断裂北侧的华熊地块东南部。矿体呈断续的脉状、似层状、透镜状产于花岗斑岩外接触带,赋矿构造为大理岩与片岩之间的层间断层。矿石主要由萤石、硫化物和碳酸盐等矿物组成。矿脉穿插关系、矿石组构... 河南方城土门萤石脉型钼矿床位于栾川断裂北侧的华熊地块东南部。矿体呈断续的脉状、似层状、透镜状产于花岗斑岩外接触带,赋矿构造为大理岩与片岩之间的层间断层。矿石主要由萤石、硫化物和碳酸盐等矿物组成。矿脉穿插关系、矿石组构和矿物组合显示了4阶段矿化:分别以白色萤石(Ⅰ阶段)、紫色萤石-辉钼矿(Ⅱ阶段)、辉钼矿多金属硫化物(Ⅲ阶段)以及碳酸盐(Ⅳ阶段)为标志。各阶段萤石中流体包裹体可分为4类:NaCl-H_2O型(W类)、CO_2-H_2O-NaCl型(C类)、纯CO_2型(PC类)及含子晶包裹体(S类)。冷热台测试显示,Ⅰ阶段均一温度为300~420℃,峰值为360~410℃,Ⅱ阶段均一温度180~380℃,峰值为220~300℃;Ⅰ阶段流体盐度高达49.68 wt%NaCl eqv.,Ⅱ阶段则不高于13.07 wt%NaCl eqv.。从早到晚,W类包裹体平均密度由0.88g/cm^3减小到0.84g/cm^3,C类包裹体CO_2的平均密度由0.66g/cm^3增高到0.82g/cm^3。总体来说,土门萤石-钼矿床形成于中高温、高盐度、富CO_2和F的流体系统,成因上归属于大陆背景的浆控脉状热液成矿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萤石 钼矿床 流体包裹体 成因探讨 ore genesis fluid inclusions Study 平均密度 均一温度 NaCl 碳酸盐 热液成矿系统 多金属硫化物 辉钼矿 组合显示 盐度 外接触带 流体系统 矿物组成
下载PDF
铜陵地区矽卡岩型独立金矿成矿深度探讨 被引量:8
17
作者 任云生 刘连登 +1 位作者 万相宗 刘良根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7-403,共7页
采用矿床地质法和流体包裹体压力计法,对铜陵地区包村、朝山矽卡岩型独立金矿床的成矿深度进行了估算。据成矿相关岩体特征、金矿体延深、矿石特征等推断金矿化发生于浅成—中浅成环境。根据不同矿化阶段石英、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的显... 采用矿床地质法和流体包裹体压力计法,对铜陵地区包村、朝山矽卡岩型独立金矿床的成矿深度进行了估算。据成矿相关岩体特征、金矿体延深、矿石特征等推断金矿化发生于浅成—中浅成环境。根据不同矿化阶段石英、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的显微测温结果,估算成矿压力为650×105~850×105Pa,成矿深度介于2.5~3.2km,与矿床地质特征反映的成矿深度基本吻合,也与国内外同类矿床研究结果相符。综合认为铜陵地区矽卡岩型独立金矿床成矿深度为中浅成,脆性构造裂隙空间的压力骤然降低引起的流体不混溶和流体沸腾是金富集成矿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深度 矿床地质估算法和流体包裹体压力计法 矽卡岩型独立金矿床 铜陵地区
下载PDF
含油气系统中流体地质作用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许浩 汤达祯 +3 位作者 尹微 赵一民 何祖荣 邢卫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9-42,共4页
含油气系统中的流体地质作用贯穿于烃类生成、运移、聚集及后期演化的各个阶段。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从油气的角度出发,将含油气系统中的流体地质作用划分为流体自身作用、流体—流体作用和流体—岩石作用3大类。分析了各种作用的成... 含油气系统中的流体地质作用贯穿于烃类生成、运移、聚集及后期演化的各个阶段。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从油气的角度出发,将含油气系统中的流体地质作用划分为流体自身作用、流体—流体作用和流体—岩石作用3大类。分析了各种作用的成因机制和控制因素及其对含油气系统中流体性质的影响,指出含油气系统中多种流体地质作用的综合性研究和定量性模拟是今后流体地质学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气系统 流体地质作用 油气运移 地球化学
下载PDF
内蒙古老道沟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流体包裹体研究
19
作者 庄云 冯硕颖 +2 位作者 韦咏梅 董永胜 王可勇 《西部资源》 2012年第1期150-154,共5页
老道沟铜多金属矿床产于燕山早期闪长岩侵入体之中,为受断裂控制的蚀变破碎带-石英脉复合型矿床。矿区成矿早期以铜矿化为主,晚阶段以铅、锌和银成矿为主。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早、晚阶段石英中均主要发育气-液两相流体包裹体,... 老道沟铜多金属矿床产于燕山早期闪长岩侵入体之中,为受断裂控制的蚀变破碎带-石英脉复合型矿床。矿区成矿早期以铜矿化为主,晚阶段以铅、锌和银成矿为主。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早、晚阶段石英中均主要发育气-液两相流体包裹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范围分别为226.9℃~298.5℃及179.3℃~265.4℃,盐度分别为5.26%~9.47%NaCl和2.57%~6.30%NaCl,表明成矿流体总体属中-低温、较低盐度热液体系,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及大气降水。根据矿化特征及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综合分析认为该矿床属中-低温热液成因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道沟铜多金属矿床 地质特征 流体包裹体 内蒙古
下载PDF
内蒙古额尔古纳地区比利亚谷铅锌(银)矿床成矿流体特征与矿床成因 被引量:15
20
作者 段明新 任云生 +3 位作者 侯召硕 孙德有 孙振明 秦朝建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0-67,共8页
比利亚谷矿床是内蒙古额尔古纳成矿带内新发现的一个铅锌(银)矿床,具有大型矿床的成矿潜力。主矿体呈脉状产于上侏罗统塔木兰沟组和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地层中,受NW,NWW向张性断裂构造控制;主要金属矿物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 比利亚谷矿床是内蒙古额尔古纳成矿带内新发现的一个铅锌(银)矿床,具有大型矿床的成矿潜力。主矿体呈脉状产于上侏罗统塔木兰沟组和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地层中,受NW,NWW向张性断裂构造控制;主要金属矿物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辉银矿等。为确定该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及成因类型,对矿石中的石英、重晶石和闪锌矿开展了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观察、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表明,上述矿物中主要发育富液相、CO2三相和少量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富液相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与盐度分别为102℃~378℃和0.2%~10.5%NaCleqv,CO2三相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盐度分别为124℃~256℃和1.8~11.2%NaCleqv,舍子矿物三相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与盐度分别为220℃和42.4%NaCleqv。单个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的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显示,除石英中的部分富液相包裹体的气体成分含CO2外,不同矿物中的富液相包裹体的气体成分均为H2O。此外,该矿床成矿流体的盐度范围波动较大,重晶石中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分布范围较广,因此成矿流体属不均匀流体,流体混合作用是该矿床的重要成矿机制。综合认为,比利亚谷铅锌(银)矿床应属赋存于中生代火山岩中的与浅成一超浅成岩浆作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流体包裹体 比利亚谷铅锌(银)矿床 流体混合作用 额尔古纳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