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引水隧洞超前预处理灌浆材料研究与应用进展
1
作者 陈亮 孙晨 +2 位作者 王雷雨 邵晓妹 胡靖宇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81-1188,共8页
采用灌浆材料对引水隧洞施工中不良地质体进行超前预处理,是突涌水等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的有效手段,然而在高压大流量动水条件下,超前预处理灌浆材料无法满足现场需求,迫切需要提高其动水工作性能。作为常用的超前预处理灌浆材料,水泥... 采用灌浆材料对引水隧洞施工中不良地质体进行超前预处理,是突涌水等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的有效手段,然而在高压大流量动水条件下,超前预处理灌浆材料无法满足现场需求,迫切需要提高其动水工作性能。作为常用的超前预处理灌浆材料,水泥基多从抗分散能力、力学性能和可灌性等方面进行改进,如在水泥中添加抗分散剂和矿物掺和料,研发新型水泥等;聚氨酯材料多从提高其动水留存率和材料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演变关系等方面改进;环氧灌浆材料的研究着重于提高其对低渗性岩体的浸润渗透性,近年来超吸水聚合物也引起研究者的兴趣。本文综述近年来引水隧洞施工中针对突涌水处理常用的超前灌浆材料最新研究成果,从特种水泥灌浆材料的开发、遇水发泡聚氨酯力学强度的提升、在动水条件下环氧浆液的固化等方面展望引水隧洞超前预处理灌浆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水隧洞 不良地质体 突涌水地质灾害 灌浆材料 超前预处理
下载PDF
某与地铁相连深大基坑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2
作者 阚二林 《山西建筑》 2013年第15期55-58,共4页
基于区域地质、水文地质以及地质灾害方面的资料,通过现场调查,分析本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对评估区地质灾害的类型、发育现状及危险性进行全面评估,针对评估结果提出地质灾害防治对策,以期减轻、避免本建设项目与地质... 基于区域地质、水文地质以及地质灾害方面的资料,通过现场调查,分析本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对评估区地质灾害的类型、发育现状及危险性进行全面评估,针对评估结果提出地质灾害防治对策,以期减轻、避免本建设项目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并为工程建设用地提供相关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估 水土突涌 边坡失稳
下载PDF
川藏铁路交通廊道地质调查工程主要进展与成果 被引量:25
3
作者 郭长宝 王保弟 +12 位作者 刘建康 涂杰楠 张永双 马剑飞 铁永波 韩冰 马鑫 刘峰 李雪 孟文 钟宁 杨志华 吴瑞安 《中国地质调查》 2020年第6期1-12,共12页
川藏铁路是我国正在规划建设的重点工程,由于其位于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都极为复杂的青藏高原东部,在铁路规划建设中面临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地质问题:区域性活动断裂与断错影响、地质灾害、高地应力及其引起的岩爆和大变形、高温... 川藏铁路是我国正在规划建设的重点工程,由于其位于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都极为复杂的青藏高原东部,在铁路规划建设中面临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地质问题:区域性活动断裂与断错影响、地质灾害、高地应力及其引起的岩爆和大变形、高温热害、断裂带高压水与涌水突泥、高陡边坡稳定性等。为满足技术支撑川藏铁路规划建设、精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需要,中国地质调查局部署了“川藏铁路交通廊道地质调查工程”,聚焦制约川藏铁路规划建设的关键问题,充分发挥地质调查工作对国家重大工程规划建设的支撑作用。2019年主要完成铁路沿线1∶5万区域地质调查1350 km 2、1∶5万地质灾害调查5000 km 2,建设6口大地热流地质参数井、8个地温监测站,完成地应力测量20孔,编制完成11份地质调查专报,提出的大渡河大桥段、理塘车站段、毛垭坝盆地段等线路优化建议/防灾建议被采纳;首次将1∶5000大比例尺航空物探技术引入复杂山地铁路工程勘察,创新形成千米级超长水平钻孔定向取心钻进技术,实现500 m深的水平孔地应力测量突破等。该工程通过2019年调查研究,全力提升了铁路沿线地质调查程度与精度,并创新了复杂艰险山区重大工程地质问题与探测技术、地质灾害风险防控理论与减灾关键技术,有效支撑服务了川藏铁路规划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铁路 区域地质 活动断裂 地质灾害 高温热害与涌水突泥 地应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