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数据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24
1
作者 刘汉龙 马彦彬 仉文岗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10-722,共13页
近年来,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其危害性大,波及范围广,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及财产安全,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向往。经过多年技术攻关和群防群测工作积累,我国在地质灾害风险调查和隐患排查方面取得了明... 近年来,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其危害性大,波及范围广,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及财产安全,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向往。经过多年技术攻关和群防群测工作积累,我国在地质灾害风险调查和隐患排查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综合运用合成孔径雷达测量、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感、机载激光雷达测量等多种新技术手段以提高全国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精度的工作也在持续开展中。在新时代计算机技术的不断革新与发展下,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新的思维范式和经验指导。为了促进对该领域发展新导向的深入了解,介绍了大数据方法在地质灾害数据获取、存储、分析的几种关键技术,综述了迄今国内外学者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地质灾害研究和防治方面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大数据 滑坡 泥石流 崩塌 地面变形
下载PDF
基于北斗与InSAR的地质灾害监测关键问题探讨 被引量:19
2
作者 刘立 李长安 +2 位作者 高俊华 余德清 夏乐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1-149,共9页
针对我国南方地区在地形复杂、植被覆盖度高的特殊条件下,地质灾害监测成本高、精度低的难题,提出了基于北斗联合光学、雷达等多源卫星遥感手段的地质灾害监测技术体系。充分利用北斗的高时间分辨率、雷达卫星的高空间分辨率,结合高分... 针对我国南方地区在地形复杂、植被覆盖度高的特殊条件下,地质灾害监测成本高、精度低的难题,提出了基于北斗联合光学、雷达等多源卫星遥感手段的地质灾害监测技术体系。充分利用北斗的高时间分辨率、雷达卫星的高空间分辨率,结合高分率光学遥感手段,探讨了面向复杂地形和植被覆盖的CR和PSInSAR联合监测、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地表覆盖信息提取与变化监测以及集成北斗与多源遥感的地表形变监测等关键技术问题,建立地质灾害区域的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的地表形变场,耦合地表覆盖物的变化场,建立了一套基于地表形变的地质灾害监测技术方法。相比于传统方法,此技术方法成本相对低廉,监测精度相对较高,可为今后复杂地区的地质灾害监测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 INSAR 地质灾害 形变监测
下载PDF
广东省滑坡灾害监测中CORS系统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魏平新 李成钢 +1 位作者 徐峰 石晓春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62-570,共9页
在广东省滑坡灾害动态监测工作中,以广东省GPS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GDCORS)技术为核心,集成单频GPS接收机及一机多天线技术(GMS)等低成本专业化GPS形变监测手段,开展高精度(厘米级到毫米级)滑坡灾害动态监测应用研究。在对3种关键技术,包... 在广东省滑坡灾害动态监测工作中,以广东省GPS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GDCORS)技术为核心,集成单频GPS接收机及一机多天线技术(GMS)等低成本专业化GPS形变监测手段,开展高精度(厘米级到毫米级)滑坡灾害动态监测应用研究。在对3种关键技术,包括:CORS系统建立和维护区域动态位移形变监测基准、GPS/CORS动态解算数学模型、监测目标形变运动状态参数的自动探测与提取技术的原理和算法模型进行详细论述的基础上,进行了较为完备的系统设计与技术集成。最后,在省内通过实验区和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的一系列高精度(毫米级)滑坡地表形变远程动态监测的实验与应用(包括模拟试验、野外试验、示范点监测等),验证了该技术在广东省滑坡灾害动态监测预警中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 地质灾害 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GDCORS) 形变监测 一机多天线(GMS)
原文传递
贵州三凯高速公路地质灾害概况与对策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勇 张志强 张红利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02期5323-5330,共8页
对三凯高速公路沿线发生的滑坡、高边坡灾害基本地质条件和环境因素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加以分类,分析了不同灾害类型的发生机理、变形机制和发生发展的原因,论述地质灾害设计的一般原则,以及采取的工程加固措施及其优缺点和适用条件,提... 对三凯高速公路沿线发生的滑坡、高边坡灾害基本地质条件和环境因素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加以分类,分析了不同灾害类型的发生机理、变形机制和发生发展的原因,论述地质灾害设计的一般原则,以及采取的工程加固措施及其优缺点和适用条件,提出采用桩–锚组合措施治理地质灾害,初步总结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对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的经验和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 地质灾害 变形机制 治理措施 经验教训
下载PDF
陕西黄陵彬长矿区地质灾害的评价预测 被引量:6
5
作者 杨梅忠 李鹏 宋继华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1年第3期38-41,共4页
通过对黄陵彬长矿区地质灾害类型、现状与特点的分析研究 ,确立了矿区地面塌陷、斜坡变形等各类地质灾害评价预测的原则与模型 ,依据评价预测的计算与分析结果 ,将矿区划分为稳定区、次稳定区、危险区和极危险区 ,确定出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开采塌陷 斜坡变形 矿区 陕西 地面塌陷 评价
下载PDF
基于InSAR的地质灾害早期识别与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余华芬 吴迪 +1 位作者 汪建光 周伟 《地理空间信息》 2023年第3期44-48,共5页
响应当前地质灾害防治迫切需要一种大范围、高精度、周期性监测管理手段的需求,开展星载InSAR技术在地质灾害早期识别和监测中的应用研究。对植被覆盖区域InSAR数据处理算法进行优化,通过形变时序信息分析地表异常形变趋势,为地质灾害... 响应当前地质灾害防治迫切需要一种大范围、高精度、周期性监测管理手段的需求,开展星载InSAR技术在地质灾害早期识别和监测中的应用研究。对植被覆盖区域InSAR数据处理算法进行优化,通过形变时序信息分析地表异常形变趋势,为地质灾害早期识别与监测提供客观的定量数据,以提高地质灾害点管理效率,减少实地观察的人工和风险。相关经验对国内类似项目的开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INSAR 地表形变 早期识别 技术研究
下载PDF
GPS实时监测技术在抚顺西露天矿边坡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王翠珀 陈跃月 《地质与资源》 CAS 2010年第2期180-183,共4页
抚顺西露天矿采坑是亚洲最大的露天采坑.长期高强度的矿山开采诱发了一系列滑坡地质灾害.在西露天矿边坡变形监测实践工作中,总结出GPS实时监测系统的特点、构成,详细介绍了抚顺市西露天矿北帮变形监测的GPS实时监测系统的构建,根据实... 抚顺西露天矿采坑是亚洲最大的露天采坑.长期高强度的矿山开采诱发了一系列滑坡地质灾害.在西露天矿边坡变形监测实践工作中,总结出GPS实时监测系统的特点、构成,详细介绍了抚顺市西露天矿北帮变形监测的GPS实时监测系统的构建,根据实际运行状况评价了GPS实时监测技术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实时监测技术 地面变形 抚顺市西露天矿 辽宁省
下载PDF
集成InSAR与高分影像的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文龙 张童康 《能源与环保》 2022年第7期9-14,21,共7页
近年来,我国地质灾害处于多发态势,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严峻,严重威胁了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利用先进的遥感技术对地质灾害进行早期识别已成为大趋势。针对传统的遥感影像识别已不能满足当前地质灾害隐患识别的需求,提出利用SBAS-InSAR技... 近年来,我国地质灾害处于多发态势,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严峻,严重威胁了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利用先进的遥感技术对地质灾害进行早期识别已成为大趋势。针对传统的遥感影像识别已不能满足当前地质灾害隐患识别的需求,提出利用SBAS-InSAR技术、多期多源光学遥感技术、三维倾斜摄影测量等多源遥感技术综合对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早期识别。通过对延安子长市地质灾害识别与监测预警工作,得到了子长地区平均形变速率为76 mm/a,累计形变量为152 mm,并进行了实地调查验证,证明了监测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SBAS-InSAR技术结合高分影像可有效地获取子长地区地质灾害分布情况,为该地区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长市 地质灾害 SBAS-InSAR 地表形变 早期识别 形变速率
下载PDF
基于SBAS-InSAR的鄂尔多斯地台管道沿线地质灾害识别与监测
9
作者 黄曦涛 胡智峰 +2 位作者 乔培 张瑜 王馨爽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0-64,共5页
鄂尔多斯地台地质环境脆弱,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建设构成严重威胁。本文基于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鄂尔多斯地台局部区域76景Sentinel-1影像,利用SBAS-InSAR和CR-InSAR技术,通过形变时序信息分析研... 鄂尔多斯地台地质环境脆弱,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建设构成严重威胁。本文基于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鄂尔多斯地台局部区域76景Sentinel-1影像,利用SBAS-InSAR和CR-InSAR技术,通过形变时序信息分析研究区地表异常形变趋势并验证其精度,并结合高分二号遥感影像解译识别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野外验证,对两处确定的典型灾害隐患点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获取毫米级精度的地表形变结果,根据《地质灾害InSAR监测技术指南》(T/CAGHP 013—2018),精度从Ⅱ级提升至Ⅰ级;研究区83%的区域在监测期间形变速率为-20~20 mm/a,处于稳定状态,剩余17%的区域则存在灾害隐患;共解译41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经野外查证,准确率为73.2%;确定地质灾害隐患点30处,其中滑坡灾害21处、崩塌灾害4处、不稳定斜坡5处;典型滑坡灾害隐患点位存在明显异常形变信息,形变速率为-21~21 mm/a,单点最大累计形变量为-25~25 mm;形变受气候、地形、人为活动影响大,有较高风险隐患,加强人工巡视、加大监测力度与频率,对早期地质灾害识别保证工程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 地质灾害识别 地表形变监测 鄂尔多斯地台
下载PDF
无人机低空遥感裂缝识别与采动地表变形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李涛 王帆 +1 位作者 胡东升 廉旭刚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9-167,共9页
山西煤炭资源丰富,随着煤炭资源大规模开采利用诱发了一系列地质灾害,地表裂缝即为地质灾害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目前对地表裂缝监测多采用人工野外调查识别和卫星影像解译识别方法,存在成本高、效率低、分辨率低、易受天气影响等不足... 山西煤炭资源丰富,随着煤炭资源大规模开采利用诱发了一系列地质灾害,地表裂缝即为地质灾害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目前对地表裂缝监测多采用人工野外调查识别和卫星影像解译识别方法,存在成本高、效率低、分辨率低、易受天气影响等不足。利用飞马D2000无人机对山西省华阳二矿某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了航空摄影测量,得到了测区数字正射影像模型(DOM)、数字表面模型(DSM)和三维点云模型(3DPCM),基于这3种模型数据解译得到地表裂缝发育与分布特征。同时,根据地质采矿条件进行地表移动变形预计,分析了地表变形指标与采动裂缝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利用DOM与3DPCM模型数据可以高效、准确地识别地表裂缝,且裂缝分布情况与采动引起的地表曲率变形、水平变形高度相关。研究结果对于预测评估开采引起的地表裂缝发育情况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地表裂缝 摄影测量 地表移动变形
下载PDF
大别造山带岳西县斜坡变形破坏演化模式 被引量:1
11
作者 沈义东 宋铮宇 李德 《中国地质调查》 CAS 2023年第1期100-109,共10页
岳西县自然斜坡在地球内、外动力共同作用下,容易变形并遭到破坏,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通过系统的工程地质调查和浅表生改造理论分析,查明了岳西县斜坡变形破坏特征及其成因,并探讨了其演化模式。结果表明... 岳西县自然斜坡在地球内、外动力共同作用下,容易变形并遭到破坏,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通过系统的工程地质调查和浅表生改造理论分析,查明了岳西县斜坡变形破坏特征及其成因,并探讨了其演化模式。结果表明,岳西县不同岩组的抗风化能力和力学特性存在差异,斜坡发生地质灾害的机理也不相同。根据斜坡结构特征,岳西县滑坡分为全风化层滑坡、强风化层滑坡和顺层岩质滑坡:全风化层滑坡的滑面位于全风化层中或全风化层与强风化层的分界线处;强风化层滑坡的滑面主要发育于强风化层与中风化层的分界线处;顺层岩质滑坡主要发育于片麻岩发育的顺向坡中。根据变形破坏方式,岳西县崩塌可分为滑移式崩塌、倾倒式崩塌和坠落式崩塌:滑移式崩塌主要由一组缓倾坡外结构面和另一组陡倾(坡外或者坡内)结构面控制;倾倒式崩塌主要由一组陡倾坡内结构面和另一组近水平发育的结构面控制;坠落式崩塌主要由一组结构面陡倾或近直立发育的结构面控制。岳西县滑坡多发育于风化壳厚度较大、岩体较松散、结构面强度低的地区;崩塌多发育于斜坡高陡、岩质风化程度低、结构面发育的地区。研究成果对岳西县乃至整个大别山地区地质灾害的研究及防治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岳西县 地质灾害 斜坡 变形破坏 演化模式
下载PDF
卡门子湾滑坡及周边碎屑岩岸坡劣化变形机制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何钰铭 王金波 +4 位作者 金卉林 聂邦亮 叶义成 廖伟杰 马振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0年第4期554-560,共7页
通过对卡门子湾滑坡及周边碎屑岩岸坡进行现场调(勘)查,并结合多手段、多学科综合分析,揭露岸坡劣化引起斜坡变形的过程,进而对卡门子湾滑坡劣化变形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提出以削坡减载和回填压脚为主的防治建议。对中国类似库区岸坡岩体... 通过对卡门子湾滑坡及周边碎屑岩岸坡进行现场调(勘)查,并结合多手段、多学科综合分析,揭露岸坡劣化引起斜坡变形的过程,进而对卡门子湾滑坡劣化变形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提出以削坡减载和回填压脚为主的防治建议。对中国类似库区岸坡岩体劣化引起斜坡变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劣化 碎屑岩库岸 地质灾害 滑坡 劣化变形机制
下载PDF
崩塌地质灾害岩体结构与变形特征分析研究
13
作者 李思南 樊善兴 +2 位作者 张梅江 李彩叶 张祺 《能源与环保》 2023年第5期64-69,共6页
针对发生崩塌灾害后岩体结构发生变化,导致周围路段地质灾害频发的问题,提出了崩塌地质灾害岩体结构与变形特征分析方法。介绍研究区域的基本情况,结合实际勘察结果,确定具有代表性的崩塌灾害后岩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针对发生崩塌灾害后岩体结构发生变化,导致周围路段地质灾害频发的问题,提出了崩塌地质灾害岩体结构与变形特征分析方法。介绍研究区域的基本情况,结合实际勘察结果,确定具有代表性的崩塌灾害后岩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岩体微观结构,分析崩塌灾害下岩体结构,模拟岩体变形特征,实现崩塌地质灾害岩体结构与变形特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崩塌灾害发生后,该区域岩体存在大量裂缝,在岩体自重的作用下形成拉张折断破坏模式,并且因为岩体中紧密镶嵌角砾与胶结结构,导致晶体挤压错位明显;由于岩体受到崩塌灾害影响和长期处于蠕变状态,导致岩体上部弯曲变形,严重威胁周边公路与居民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塌地质灾害 岩体结构 变形特征 宏观形貌 微观结构 蠕变状态
下载PDF
基于GLM-PSO-coKriging模型的地表形变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牛腾 岳德鹏 +3 位作者 李倩 于强 于佳鑫 方敏哲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79-1591,共13页
以斜坡灾害易发地带兰州市城关区为研究区,通过PS-InSAR技术提取地表形变点的地表形变速率,反映地质灾害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以协克里金插值为基础,结合广义线性模型(GLM)和粒子群优化算法(PSO),构建PSO-GLM-coKriging插值模型,以地表... 以斜坡灾害易发地带兰州市城关区为研究区,通过PS-InSAR技术提取地表形变点的地表形变速率,反映地质灾害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以协克里金插值为基础,结合广义线性模型(GLM)和粒子群优化算法(PSO),构建PSO-GLM-coKriging插值模型,以地表形变速率为主变量,DEM,岩土疏松度和NDVI拟合参数为协变量,进行空间插值模拟。与co-Kriging模型和GLM-co-Kriging模型相比较,PSO-GLM-coKriging插值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好的模拟效果,消除了多维度产生的复杂度,改善了小尺度范围内的插值效果,3个模型的误差分别为1.25 mm/year,0.70 mm/year,0.47 mm/year。因此,通过PSOGLM插值模型对形变点空白区的插值模拟,对城关区城镇化的规划建设提供一定的数据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InSAR技术 地质灾害 地表形变速率 协克里金插值 PSO-GLM-coKriging插值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InSAR技术对汕头潮阳区地质灾害体识别分析
15
作者 方刚 叶波 +3 位作者 纪振付 张明亮 李建颖 李晓淳 《云南地质》 2023年第2期263-269,共7页
基于星载差分干涉D-InSAR与SBAS-InSAR的技术优势,实现潮阳区多种变形状态潜在地质灾害体识别。选用研究区(2017年1月至2022年8月)共168景Sentinel-1升轨影像,根据不同监测手段的特点,综合多种InSAR监测手段,应用SBAS-InSAR与D-InSAR相... 基于星载差分干涉D-InSAR与SBAS-InSAR的技术优势,实现潮阳区多种变形状态潜在地质灾害体识别。选用研究区(2017年1月至2022年8月)共168景Sentinel-1升轨影像,根据不同监测手段的特点,综合多种InSAR监测手段,应用SBAS-InSAR与D-InSAR相结合的方法,查明区域内全部疑似地质灾害隐患点空间地理信息、周边建筑物现状特征、形变量、形变面积、形变趋势等参数;总结地质灾害疑似隐患点特征、两年内形变趋势、形变面积、累积形变量、边界、强度等信息。为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 地质灾害 地表变形 潮阳区 广东汕头
下载PDF
郑汴新区地质灾害变形监测系统方案改进探讨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鸿祥 刘平利 +1 位作者 刘家橘 王传先 《地理空间信息》 2021年第5期75-77,I0010,共4页
针对以往郑汴新区地质灾害变形监测项目依赖单一的GPS地面位移监测方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现代先进技术的连续、自动化、多方式的地质灾害变形监测系统改进方案。考虑到监测区的特征,在前端采集设备上增加了深部位移监测设备和地下水监... 针对以往郑汴新区地质灾害变形监测项目依赖单一的GPS地面位移监测方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现代先进技术的连续、自动化、多方式的地质灾害变形监测系统改进方案。考虑到监测区的特征,在前端采集设备上增加了深部位移监测设备和地下水监测设备,并对整体监测系统的运行方案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基于此,利用多源数据的实时传输、实时处理分析、实时阈值判断预警等技术,设计了一种能实时传输各种数据和报警信息的地质灾害变形监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变形监测 预报预警 方案改进
下载PDF
基于多传感器估值融合理论的地质灾害变形监测方法研究
17
作者 黄明坚 《甘肃地质》 2023年第4期74-78,共5页
在开展地质灾害变形监测的过程中,由于传感器采集数据结果会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而出现异常情况,导致对变形情况的监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误差,为此,提出基于多传感器估值融合理论的地质灾害变形监测方法研究。在对多传感器数据进行... 在开展地质灾害变形监测的过程中,由于传感器采集数据结果会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而出现异常情况,导致对变形情况的监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误差,为此,提出基于多传感器估值融合理论的地质灾害变形监测方法研究。在对多传感器数据进行预处理阶段,引入了估值融合理论,具体采用的融合算法为最小误差均方差法,利用其对传感器采集数据结果中的异常值进行校正。在变形监测阶段,充分利用了多个数据源(传感器)对同一目标进行观测时的特征构成,结合观测特征、实时状态数据与发展函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对地质灾害变形情况的有效监测。在测试结果中,设计方法能够获取某地铁隧道水平方向上和垂直方向上的位移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 估值融合理论 地质灾害变形 最小误差均方差法 发展函数
原文传递
落石撞击对X80 钢天然气管道的危害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莉莉 乔宏宇 《城市建筑》 2020年第21期175-176,共2页
文章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黑河—长岭段)中X80钢天然气管道参数为依据,基于国家相关压力容器安全评定规范,模拟分析了不同形状的落石撞击下,管道的应力和变形情况,对管道的设计和架空管道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架空管道 落石地质灾害 管道变形 落石形状 管道失效
下载PDF
省级地质灾害监测体系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龚卉 魏以宽 +1 位作者 唐晓霏 孙小超 《地理空间信息》 2020年第3期27-30,I0001,共5页
以湖北省为例,充分利用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和影像处理专业技术等现有资源,探讨了省级地质灾害监测体系的技术应用手段及其可行性。通过挖掘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网监测地质灾害灾变过程的潜力,提升地质灾害监... 以湖北省为例,充分利用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和影像处理专业技术等现有资源,探讨了省级地质灾害监测体系的技术应用手段及其可行性。通过挖掘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网监测地质灾害灾变过程的潜力,提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为省级地质灾害监测体系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变形监测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 INSAR
下载PDF
采空区地裂缝与地表形变的空间关系探讨
20
作者 郭峰利 黎兵 +1 位作者 何明均 王志一 《上海国土资源》 2021年第4期91-95,共5页
基于重庆市华蓥村煤炭开采形成和发育的地下采空区的应急监测数据,结合地面高程数据,通过空间分析和建模技术刻画研究区地表垂直形变和水平位移特征,并揭示其与地裂缝变化特征的空间关系。得出如下主要结论:地势条件对地裂缝的发育具重... 基于重庆市华蓥村煤炭开采形成和发育的地下采空区的应急监测数据,结合地面高程数据,通过空间分析和建模技术刻画研究区地表垂直形变和水平位移特征,并揭示其与地裂缝变化特征的空间关系。得出如下主要结论:地势条件对地裂缝的发育具重要限制作用;深层地下空间开发活动导致地表向地下振动中心发生水平位移;地裂缝主要发育在沉降“漏斗”边缘陡坡差异沉降大的地区;坚硬的固定基础设施更容易遭受地裂缝的影响。建议在城市地裂缝研究中关注地震和地下振动活动的影响,重视构建地面沉降“漏斗”三维模型,监测地表水平位移场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监测预警 采空区 地裂缝 地表形变 垂直形变 水平位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