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中江气田成藏条件及勘探开发关键技术 被引量:15
1
作者 郭彤楼 王勇飞 +1 位作者 叶素娟 刘林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1-155,共15页
川西坳陷东部斜坡的侏罗系油气藏总体表现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五段和下侏罗统优质烃源岩"双源"供烃、多期多套叠置河道规模砂岩储集体发育、烃源断层持续活动供烃以及古今断裂-砂体配置条件有利的特征,具备形成致密砂岩大气田... 川西坳陷东部斜坡的侏罗系油气藏总体表现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五段和下侏罗统优质烃源岩"双源"供烃、多期多套叠置河道规模砂岩储集体发育、烃源断层持续活动供烃以及古今断裂-砂体配置条件有利的特征,具备形成致密砂岩大气田的成藏地质条件与源-储时空组合。通过总结分析中江气田的成藏地质条件,提出了中江气田中侏罗统沙溪庙组油气藏为"河道控砂、断裂-砂体输导、叠合-复合控藏"的成藏新认识,建立了"断层持续活动、烃类多期充注、岩性气藏发育、油气远离断层富集"的富集模式。基于中江气田的勘探开发实践,形成了致密砂岩气"甜点"精细刻画技术、复杂窄河道致密砂岩气藏高效开发技术以及水平井密切割强支撑体积压裂技术等关键配套技术。通过地质-工程一体化运行,中江气田作为沙溪庙组窄河道致密砂岩气田,累计提交天然气探明储量超过千亿立方米,建成产气量超过20×10^(8)m^(3)/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侏罗统沙溪庙组 成藏地质条件 勘探开发配套技术 川西坳陷东部斜坡带 中江气田 四川盆地
原文传递
东海陆坡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地质条件和BSR反射及成藏类型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许红 蔡瑛 +7 位作者 孙和清 闫桂京 魏凯 赵新伟 朱玉瑞 施剑 董刚 李清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2-29,共8页
在分析研究区高热流、高地温梯度、强烈火山及黑潮活动地质背景及对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影响和前人相关工作进展基础上,针对国内外冷泉、二氧化碳水合物调查发现进行分析,指出研究区具有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油气地质条件;通过ODP195航次K... 在分析研究区高热流、高地温梯度、强烈火山及黑潮活动地质背景及对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影响和前人相关工作进展基础上,针对国内外冷泉、二氧化碳水合物调查发现进行分析,指出研究区具有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油气地质条件;通过ODP195航次KS-1井及研究区实测热流数据301个(组)与水深资料开展拟合分析,建立了水深—水温变化曲线,与物理化学平衡状态模拟结果确定500m水深是研究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合适水深的结论相符;特别是通过前人有关研究区地震调查解释天然气水合物模拟海底反射(bottom simulating reflector,BSR)影像及其特征分析,提供了最新常规和高分辨率二维地震BSR的解释、常规与特殊地震资料系列处理的部分成果,包括地震信号增强与速度精细等方法的处理认识,发现并提出了大陆斜坡、斜坡根、海中低隆、深海平原和隆中凹等5种BSR反射类型,指出它们构成冲绳海槽天然气水合物的不同成藏类型,是下一步研究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陆坡 冷泉与二氧化碳水合物 天然气水合物 黑潮影响 BSR反射类型 信号增强 速度倒转剖面 成藏条件
下载PDF
中国深层页岩气资源前景和勘探潜力 被引量:73
3
作者 张金川 陶佳 +5 位作者 李振 王锡伟 李兴起 姜生玲 王东升 赵星旭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28,共14页
为了讨论页岩气产业的发展方向,从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资源分布、勘探前景等方面探讨和评价了中国深层页岩气的资源前景和勘探潜力。研究结果表明:①自中元古代以来,不同类型的潜质页岩发育于纵向16套层系之中,它们均有形成深层页岩气... 为了讨论页岩气产业的发展方向,从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资源分布、勘探前景等方面探讨和评价了中国深层页岩气的资源前景和勘探潜力。研究结果表明:①自中元古代以来,不同类型的潜质页岩发育于纵向16套层系之中,它们均有形成深层页岩气的地质基础条件,形成了南方以下古生界海相为主、北方以中新生界陆相为主且受盆地类型(东中西部差异)约束、晚古生代海陆过渡相南北方均有发育的页岩气分布格局;②扬子、华北及塔里木板块均有形成深层页岩气的基础地质条件,但类型特点及分布各有差异,具有南北分区、东西分带的特点;③采用限定条件下的深度趋势分析法,预测我国埋深介于4500~6000 m的页岩气地质资源量和可采资源量(P_(50))分别为61.10×10^12m^3和11.07×10^12m^3,埋深介于3000~6000 m的页岩气地质资源量和可采资源量分别为115.72×10^12m^3和20.93×10^12m^3,其中规模性的深层页岩气资源量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及其周缘地区,是深层页岩气勘探重要的现实领域,其次是鄂尔多斯、塔里木、准噶尔、渤海湾及松辽等大中型盆地及其周缘地区,在平面上分别形成了上扬子、西北、华北及东北等深层页岩气资源分布中心;④在现今含油气盆地中,深层页岩气主要分布在沉降—沉积中心方向,除了早古生代海相页岩之外,晚古生代海陆过渡相和中新生代陆相(含中小型盆地)页岩也是深层页岩气资源分布的有利指向,在中新生代陆相盆地中,不同构造部位下伏的上古生界也有望成为深层页岩气勘探研究的重要领域。结论认为,我国深层页岩气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具有良好的资源前景和重大的勘探意义,是我国页岩气产业发展的基本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页岩气 成藏地质条件 类型特点 资源潜力 分布规律 勘探前景
下载PDF
庆城油田成藏条件及勘探开发关键技术 被引量:63
4
作者 付锁堂 付金华 +4 位作者 牛小兵 李士祥 吴志宇 周新平 刘江艳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77-795,共19页
2019年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在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长7油层组烃源岩层系内发现了中国最大的页岩油田——庆城油田,新增探明地质储量为3.58×10~8t、预测地质储量为6.93×10~8t,合计为10.51×10~8t,实现了长7油层组页... 2019年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在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长7油层组烃源岩层系内发现了中国最大的页岩油田——庆城油田,新增探明地质储量为3.58×10~8t、预测地质储量为6.93×10~8t,合计为10.51×10~8t,实现了长7油层组页岩油勘探的历史性突破。近年来,围绕生油层内是否发育甜点区、能否形成工业产能和能否实现规模效益开发等关键难题,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通过持续深化成藏地质研究和不断探索关键配套技术,实现了烃源岩内油藏勘探的一系列理论认识创新和技术突破。研究结果表明,长7油层组中页岩油的成藏主要受以下因素控制:①广覆式细粒沉积组合具有整体生烃的特征,其中,黑色页岩和暗色泥岩等湖相优质烃源岩奠定了页岩油形成的物质基础;②泥页岩层系所夹持的砂质沉积物为勘探甜点段,而砂体组合的类型主要受控于湖底地形;③微米孔隙和纳米喉道的互补使得储层具有较好的储集性能;④高强度的源内充注形成了具有高含油饱和度、高气油比的油藏。这4个因素的有效组合是鄂尔多斯盆地长7油层组页岩油形成规模富集的关键。目前,通过创新关键配套技术,打造页岩油勘探开发利器,已实现页岩油规模勘探开发的实质性突破。井-震混采技术在黄土塬地区的应用使得三维地震资料品质大幅提高,可有效指导甜点区的预测;"三品质"测井技术可用于评价地质工程甜点;长水平井细分切割体积压裂技术可进一步提升单井产量,单井的初期产油量由10 t/d提高到18 t/d以上。以庆城油田为代表的长7油层组烃源岩内油藏的勘探突破为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二次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基础。预计到2023年,长7油层组烃源岩层系的产油量可达到300×10~4t,2025年的产油量可达到500×10~4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组长7油层组 页岩油 成藏地质条件 勘探开发配套技术 庆城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太原组石灰岩天然气勘探新突破及勘探方向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新社 张涛 +8 位作者 黄道军 董国栋 王康乐 付勋勋 赵小会 卢子兴 于洲 荆雪媛 张君莹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1,共11页
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下二叠统太原组石灰岩天然气勘探先后有2口水平井测试获得高产气流,展示了该新领域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但由于储层致密且相关勘探配套技术支撑不够,制约了该区天然气的勘探。为此,基于钻井岩心、微观薄片和... 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下二叠统太原组石灰岩天然气勘探先后有2口水平井测试获得高产气流,展示了该新领域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但由于储层致密且相关勘探配套技术支撑不够,制约了该区天然气的勘探。为此,基于钻井岩心、微观薄片和地球化学特征等资料,系统研究了太原组石灰岩的烃源岩条件、储层特征、输导体系以及保存条件等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建立了太原组石灰岩天然气成藏模式,攻关形成了致密石灰岩微断层与流体地震预测、缝网体积压裂改造等关键配套技术,并预测了天然气勘探有利区带。研究结果表明:①太原组石灰岩天然气藏为源内气藏,上古生界石炭系—二叠系煤层和暗色泥岩是主要烃源岩;②受沉积微相控制,该区发育生屑滩和生物丘相2类石灰岩储层,其中生屑滩相石灰岩储层岩性为生屑石灰岩,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残余生屑体腔(溶)孔、晶间微孔,平均孔隙度为2.4%,生物丘相石灰岩储层岩性主要为藻黏结石灰岩,储集空间类型为残余生屑体腔(溶)孔和藻格架(溶)孔,平均孔隙度为2.2%;③断层和裂缝是煤系烃源岩油气向太原组石灰岩储层运移的通道,山西组二段泥岩是良好的盖层,太原组石灰岩天然气藏是具有“三明治”结构的源内气藏特征;④针对石灰岩储层致密、微断层及流体识别难度大、酸化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攻关形成了“导向滤波+人工智能+关键地震信息融合”相结合的微断层刻画技术、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含气饱和度地震定量预测技术以及“先成缝后成网”的缝网体积压裂改造技术。结论认为,乌审旗—横山—靖边和榆林—米脂—清涧是太原组石灰岩天然气勘探有利区,有利区面积约1.5×10^(4) km^(2),该领域的深化勘探有助于推动整个华北地块太原组石灰岩气藏的勘探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下二叠统 太原组 石灰岩 成藏地质条件 微断层及流体识别 缝网压裂技术 勘探方向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昌吉页岩油成藏条件及勘探开发关键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宝成 吴承美 +7 位作者 谭强 褚艳杰 梁成钢 李文波 张金风 陈依伟 徐田录 王良哲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7-460,共24页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自发现页岩油以来,历经十年的勘探开发,提交三级储量4.3×10^(8)t,并于2020年成为国家级陆相页岩油开发示范区,在2023年产油量突破60×10^(4)t。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在成藏地质理论、配套勘探开...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自发现页岩油以来,历经十年的勘探开发,提交三级储量4.3×10^(8)t,并于2020年成为国家级陆相页岩油开发示范区,在2023年产油量突破60×10^(4)t。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在成藏地质理论、配套勘探开发技术、效益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研究结果表明:吉木萨尔凹陷为稳定构造背景下的广阔湖盆,沉积了多组分、高有机质富集的混积岩,厚度达275 m;源-储的薄互层一体式分布为页岩油的富集与保存起了重要作用;高源-储比(4.5∶1)、高有机质丰度(3.24%)、咸化湖沉积环境提高了凹陷内原油的成熟度(镜质体反射率Ro达1.05%);凹陷内普遍发育超压(压力系数平均为1.36),源-储压力差提高了充注效率和石油富集程度,形成了高含油饱和度、高压力系数的油藏。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目前的配套勘探开发技术基本成熟定型:宽频激发、井地联采的精细三维地震提高了地质认识;页岩油"甜点"精细表征和分类评价为开发部署提供了依据;"黄金靶体"钻遇率是水平井获得高产、稳产的基础;"复杂缝网"定制是高效开发页岩油的有效手段;合理排采制度有利于充分发挥水平井的生产能力;市场化降本是推进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效益开发的关键。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的技术、管理、效益都走在中国页岩油开发的前列,为中国陆相页岩油的高效勘探开发提供了借鉴与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吉木萨尔凹陷 页岩油 成藏地质条件 勘探开发配套技术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横山大型气田成藏条件及勘探开发关键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席胜利 李明瑞 +8 位作者 赵伟波 付勋勋 祖凯 赵小会 刘晓鹏 裴文超 高星 周国晓 陈娟萍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15-1028,共14页
2022年在鄂尔多斯盆地发现了第一个太原组灰岩大型气田——横山气田,累计提交天然气探明储量和预测储量超过2000×108m3,实现了华北地台太原组致密灰岩天然气勘探突破。基于横山气田的勘探开发实践,综合分析了太原组灰岩气藏的烃源... 2022年在鄂尔多斯盆地发现了第一个太原组灰岩大型气田——横山气田,累计提交天然气探明储量和预测储量超过2000×108m3,实现了华北地台太原组致密灰岩天然气勘探突破。基于横山气田的勘探开发实践,综合分析了太原组灰岩气藏的烃源岩条件、有利储集相带、输导体系及成藏模式,并系统总结了勘探开发关键技术。鄂尔多斯盆地石炭系—二叠系海陆交互相煤系烃源岩广覆式供烃为太原组灰岩气藏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生屑滩和生物丘有利储集相带大面积分布,溶蚀孔、纳米—亚微米级晶间微孔和裂缝构成立体网络储集空间,是形成太原组致密灰岩大气田的关键成藏地质条件。横山气田二叠系太原组灰岩发育"丘滩控储、断裂体系输导、煤岩供烃"的源内成藏模式,具"三明治"结构。为实现太原组灰岩气藏的高效勘探开发,探索形成了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解释技术、致密灰岩气层测井判识技术和水平井缝网体积压裂技术等关键配套技术。研究认识丰富了鄂尔多斯盆地灰岩气藏的地质认识和勘探思路,对地质条件相似的地区开展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山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 太原组灰岩 成藏地质条件 勘探关键技术
原文传递
四川盆地东部龙马溪组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对比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斌 郭庆勇 +2 位作者 罗群 胡博文 晋长昊 《中国地质调查》 2018年第4期25-32,共8页
为了揭示四川盆地东部页岩气成藏地质规律,指导页岩气勘探部署,选取四川盆地东部焦石坝地区、彭水地区及湖南保靖地区进行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龙马溪沉积时期,四川盆地东部形成了前陆盆地,沉积了富含有机质的碳质页... 为了揭示四川盆地东部页岩气成藏地质规律,指导页岩气勘探部署,选取四川盆地东部焦石坝地区、彭水地区及湖南保靖地区进行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龙马溪沉积时期,四川盆地东部形成了前陆盆地,沉积了富含有机质的碳质页岩,为页岩气生成提供了物质条件;前陆盆地沉积中心位于重庆一带,其碳质页岩厚度从中心向周围减薄,碳质页岩中有机质丰度由中心向周边减小,有机质成熟度由中心向周边降低,地层压力由中心向周边减小,生烃时间从西向东逐渐缩短;渝东焦石坝地区页岩气储集空间以孔隙为主,湖南保靖地区储集空间以裂缝为主;从西向东,储层中孔隙空间缩小,裂缝发育程度加大;构造运动对页岩气产生破坏作用,由东向西逐渐减弱。综合分析认为,四川盆地东部从渝东焦石坝地区向湖南保靖地区,页岩气成藏条件逐渐变差,勘探难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 焦石坝 彭水 保靖 湖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