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遗迹类保护区有关分类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6
1
作者 方克定 黄民智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3-57,共5页
自然遗迹具有历史性、多样性和多层次性、作为研究对象的多学科属性以及由此派生的成因多解性等特点。探讨自然遗迹类保护区的有关分类问题:①古人类化石及活动遗迹兼为“地质遗迹”和“古文物”的双重属性,导致自然保护区与文物保护... 自然遗迹具有历史性、多样性和多层次性、作为研究对象的多学科属性以及由此派生的成因多解性等特点。探讨自然遗迹类保护区的有关分类问题:①古人类化石及活动遗迹兼为“地质遗迹”和“古文物”的双重属性,导致自然保护区与文物保护单位之间的交叉,按溯及既往原则提出供比较选择的处理方案;②自然遗迹类保护区在以生物多样性为中心的自然保护区分类中的地位,强调古、今生物的历史渊源关系和地质遗迹的宏观背景意义;③自然遗迹的“生命周期”现象对于自然遗迹类保护区分类和管理的意义。对续建古生物遗迹类型保护区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自然遗迹 地质遗迹 古生物遗迹
下载PDF
南海地区全新世高海平面遗迹高程的区域差异问题 被引量:6
2
作者 黄镇国 张伟强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8-235,共8页
本文较全面地列举南海地区6500~5000a(BP)期间的古海平面遗迹,共61个实例,其中正高程的或高程为0m的有45例.这些遗迹的现存高程差异很大,主要是受构造升降运动的影响.按照遗迹高程的分布,可分为5个区域,台湾为高程最大值,巽他群岛居其... 本文较全面地列举南海地区6500~5000a(BP)期间的古海平面遗迹,共61个实例,其中正高程的或高程为0m的有45例.这些遗迹的现存高程差异很大,主要是受构造升降运动的影响.按照遗迹高程的分布,可分为5个区域,台湾为高程最大值,巽他群岛居其次,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居第三位,华南沿海的高程较小,南海海盆为最小值.负高程的实例主要分布在五大三角洲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地区 海平面 遗迹 区域差异 世高 三角洲地区 升降运动 中南半岛 华南沿海 南海海盆 高程差 最大值 最小值 实例 分布
下载PDF
福建的地质遗迹及其科学文化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梁诗经 《福建地质》 2004年第4期195-204,共10页
福建地处欧亚大陆板块东南缘 ,濒临太平洋板块。自 2 6亿年前的新太古代以来 ,在漫长的地质历程中 ,形成了众多各具特色的地质遗迹。这些地质遗迹集典型性、稀有性、观赏性于一体 ,对研究东南沿海各地质时期的地质作用、开展地质旅游、... 福建地处欧亚大陆板块东南缘 ,濒临太平洋板块。自 2 6亿年前的新太古代以来 ,在漫长的地质历程中 ,形成了众多各具特色的地质遗迹。这些地质遗迹集典型性、稀有性、观赏性于一体 ,对研究东南沿海各地质时期的地质作用、开展地质旅游、普及地球科学知识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建立不同级别和类型的地质公园 ,引导科学旅游 ,是保护地质遗迹 ,永续利用地质资源的有效途径。应有计划地逐步建立各级地质公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 地质资源 新太古代 太平洋板块 地球科学 地质作用 地质时期 福建 地质旅游 价值
下载PDF
承德丹霞地貌特征及旅游价值探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璞 黄志英 +3 位作者 沈来福 刘三乐 陈红娟 陈丽红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1-187,共7页
承德盆地地处华北板块的北缘,燕山造山带东段。在漫长的地质发展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地质遗迹。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丹霞地貌。通过对其岩石特征、构造条件、气候条件等分析,阐明了丹霞地貌发育的条件、总结了丹霞地貌发育的特征、分类以及... 承德盆地地处华北板块的北缘,燕山造山带东段。在漫长的地质发展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地质遗迹。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丹霞地貌。通过对其岩石特征、构造条件、气候条件等分析,阐明了丹霞地貌发育的条件、总结了丹霞地貌发育的特征、分类以及演化过程。同时与我国其它典型地区丹霞地貌进行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并对造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其旅游价值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霞地貌 地质遗迹 旅游价值
原文传递
青海地质遗迹资源的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马文乾 《青海农林科技》 2006年第3期78-79,共2页
就地质遗迹定义形成,青海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利用情况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保护开发利用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 青海省 地质遗迹 保护利用 措施对策
下载PDF
江苏省地质遗迹保护区划研究初探与保护建议 被引量:4
6
作者 方强 徐朱 周晓丹 《安徽地质》 2014年第4期280-284,315,共6页
基于地质遗迹资源价值和开发利用条件两方面因素,构建了地质遗迹综合评价体系。遵循地域性、点面结合、保护与开发结合等原则,提出了以地质遗迹分布区划分区为评价单元,综合考虑地质遗迹评价与空间分布特征的地质遗迹保护区划方法。结... 基于地质遗迹资源价值和开发利用条件两方面因素,构建了地质遗迹综合评价体系。遵循地域性、点面结合、保护与开发结合等原则,提出了以地质遗迹分布区划分区为评价单元,综合考虑地质遗迹评价与空间分布特征的地质遗迹保护区划方法。结合保护区划结果,对江苏省地质遗迹保护工作提出了四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区划 保护建议 地质遗迹 江苏省
下载PDF
浙江地质遗迹资源及其分区 被引量:2
7
作者 齐岩辛 许红根 邹霞 《资源与产业》 2006年第6期82-86,共5页
地质遗迹是地球留给人类的珍贵遗产。全面开展地质遗迹资源调查和评价,对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通过对浙江地质遗迹资源调查和评价,基本摸清了浙江省地质遗迹资源特点即资源丰富、类型齐全、价值高。本文通过对浙... 地质遗迹是地球留给人类的珍贵遗产。全面开展地质遗迹资源调查和评价,对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通过对浙江地质遗迹资源调查和评价,基本摸清了浙江省地质遗迹资源特点即资源丰富、类型齐全、价值高。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地质遗迹的类型特点和等级特点进行分析,根据遗迹的组合及分布特征把浙江省地质遗迹资源划分为5个遗迹区、11个遗迹亚区、42个遗迹小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 遗迹分区 浙江
下载PDF
安徽省地质遗迹资源及保护对策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谷丰 鹿献章 杨则东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0-94,共5页
在安徽省地质遗迹调查评价与区划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安徽省地质遗迹特点、现状和保护对策的讨论,提出了安徽省地质遗迹具有地层剖面有显著代表性、构造形迹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古生物化石丰富、地貌景观奇特、古人类遗址广泛分布和有独... 在安徽省地质遗迹调查评价与区划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安徽省地质遗迹特点、现状和保护对策的讨论,提出了安徽省地质遗迹具有地层剖面有显著代表性、构造形迹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古生物化石丰富、地貌景观奇特、古人类遗址广泛分布和有独特医疗和保健作用的温泉分布等特点,并从安徽省180处左右地质遗迹点中归纳出安徽省18处主要地质遗迹,分析了安徽省地质遗迹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安徽省地质遗迹保护工作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特点 现状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辽宁三块石地区地质遗迹评价及保护 被引量:3
9
作者 王雷 《贵州地质》 2020年第1期88-93,45,共7页
辽宁抚顺三块石地区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丰富。为了发掘和保护地质遗迹,实现文化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本次工作对该区开展地质遗迹调查,初步揭示三块石地区地质遗迹特征,并为申报为省级地质公园提出地质遗迹保护建议。经调查,首次发现极高锶... 辽宁抚顺三块石地区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丰富。为了发掘和保护地质遗迹,实现文化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本次工作对该区开展地质遗迹调查,初步揭示三块石地区地质遗迹特征,并为申报为省级地质公园提出地质遗迹保护建议。经调查,首次发现极高锶天然矿泉,首次识别出系统分布的第四纪冰川地质遗迹。将调查得的60处地质遗迹划分为2大类5类8亚类。采用专家打分法对各地质遗迹开展综合评价,确定了地质遗迹级别。结果为三块石地区拥有国家级(Ⅱ级)地质遗迹2处、省级(Ⅲ级)地质遗迹19处,省级以下(Ⅳ级)地质遗迹39处,建议在不同等级的地质遗迹集中区分别设立二、三级保护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 第四纪冰川遗迹 专家打分法 地质遗迹保护
下载PDF
四川射洪地区地质遗迹保护与旅游开发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冰 谢小平 +1 位作者 王永栋 陈芝聪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8年第4期485-490,共6页
鉴于地质遗迹的不可再生性,提出地质遗迹保护的重要性。分析了化石类地质遗迹的分布与我国化石保护的基本情况,目前仍以建设地质公园和建立重要化石产地为主要手段。以四川射洪地区的化石遗迹保护为典型,运用价值评价和AVC景观评价法对... 鉴于地质遗迹的不可再生性,提出地质遗迹保护的重要性。分析了化石类地质遗迹的分布与我国化石保护的基本情况,目前仍以建设地质公园和建立重要化石产地为主要手段。以四川射洪地区的化石遗迹保护为典型,运用价值评价和AVC景观评价法对其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出该地区存在制度建设不完善、基础设施欠缺、专业人才不足、科普形式单一、旅游开发层次低等问题,并提出地质遗迹的保护与开发方案,从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专业人才队伍培养、科普形式创新等方面着手,加快世界地质公园建设进程、建设化石特色小镇,以提升四川射洪地区的地质公园保护与开发工作,加深四川射洪地区旅游开发层次,对其价值进行深度发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保护 化石保护 AVC评价法 旅游开发
下载PDF
完善我国地质遗迹保护项目规划与设计的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杰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07年第8期750-752,共3页
地质遗迹保护项目的规划设计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决定工程实施以及由此产生的环境、经济、社会影响的重要因素。介绍了我国地质遗迹保护项目规划设计现状,总结了在规划设计和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保护规划设计方案提出了一系列对策... 地质遗迹保护项目的规划设计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决定工程实施以及由此产生的环境、经济、社会影响的重要因素。介绍了我国地质遗迹保护项目规划设计现状,总结了在规划设计和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保护规划设计方案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保护 规划设计 规范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中部中低山区古冰川地质遗迹存在的可能性分析
12
作者 李强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18年第4期21-25,共5页
冰川地质遗迹是冰川存在的重要依据,也是古气候变迁的历史见证。目前,在黑龙江省内4家花岗岩地貌类地质公园中皆或多或少的发现了类似古冰川地质遗迹的现象,形似冰臼、冰壁龛、冰面湖湖蚀柱石等。这一发现对于促进研究该区是否存在古冰... 冰川地质遗迹是冰川存在的重要依据,也是古气候变迁的历史见证。目前,在黑龙江省内4家花岗岩地貌类地质公园中皆或多或少的发现了类似古冰川地质遗迹的现象,形似冰臼、冰壁龛、冰面湖湖蚀柱石等。这一发现对于促进研究该区是否存在古冰川,并由此推断古气候、古环境演化和增加地质公园的地学价值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进一步工作,很有可能最终确定黑龙江省古冰川地质遗迹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臼 冰壁龛 冰面湖湖蚀柱石 冰川地质遗迹 黑龙江省中部
原文传递
晚更新世水流对洞庭湖区的改造研究
13
作者 沈新平 姚纪华 刘晓群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94-400,共7页
中更新世晚期到全新世初气候变化强烈、海平面升降最大达到150 m,洞庭湖区隐伏的诸多断层或为湘资沅澧四水古河道遗存。洞庭湖区丘岗分布广泛,尤以赤山最为典型,其70 m高程为河湖相砂石沉积,并存在旧石器文化层,可推测当时一定时期水位... 中更新世晚期到全新世初气候变化强烈、海平面升降最大达到150 m,洞庭湖区隐伏的诸多断层或为湘资沅澧四水古河道遗存。洞庭湖区丘岗分布广泛,尤以赤山最为典型,其70 m高程为河湖相砂石沉积,并存在旧石器文化层,可推测当时一定时期水位涨落不大,河流可能在远高于当前地势的丘岗平原区发育。随着水流长期作用和海平面反复升降,湖区冲於不断演化,地形地貌持续变迁。经初步分析:在湘资沅澧四水水流作用下,中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初约30万a可导致1万km^(2)范围平均下降约121 m,这与中更新世晚期初赤山基岩基座高程0 m左右、全新世初赤山岛东西两侧基岩基座面高程约-120 m大致相当。湘资沅澧四水来水冲刷或许是洞庭湖区演化成为当前之状态的一种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区 晚更新世 古气候 古河道 文化遗址 水流冲刷
原文传递
江苏十大地质遗迹评述
14
作者 岳文浙 陶奎元 +1 位作者 谢家莹 沈加林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04年第3期218-223,共6页
通过对江苏省地质遗迹的详细调查,选出了江苏十大地质遗迹,即:宁镇山脉岩石地层建组层型剖面群,南京汤山古人类遗址及洞穴群,连云港—东海超高压变质带及科学深钻,南京六合火山群、雨花石群、石柱林群,溧阳上黄水母山高级灵长类及古哺... 通过对江苏省地质遗迹的详细调查,选出了江苏十大地质遗迹,即:宁镇山脉岩石地层建组层型剖面群,南京汤山古人类遗址及洞穴群,连云港—东海超高压变质带及科学深钻,南京六合火山群、雨花石群、石柱林群,溧阳上黄水母山高级灵长类及古哺乳动物化石遗址,泗州城地质灾害遗址,南京江宁娘娘山破火山口与碱性火山杂岩体,茅山薄皮构造—飞来峰,盐城海岸带变迁及湿地,太湖及周边地质遗迹。这些地质遗迹均具很高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和稀有性,应加强保护,在保护中加以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 江苏省
下载PDF
世界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的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66
15
作者 赵汀 赵逊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1-308,i005-i006,共10页
在2 0 0 4年6月在中国北京召开了第一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和2 0 0 4年8月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举行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来自五大洲数十个国家的地质学家和地质公园管理者发言,展示了各国地质遗产保护现状,地质公园建设中地质遗产的科学研究,... 在2 0 0 4年6月在中国北京召开了第一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和2 0 0 4年8月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举行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来自五大洲数十个国家的地质学家和地质公园管理者发言,展示了各国地质遗产保护现状,地质公园建设中地质遗产的科学研究,公众教育;保护方法技术;与文化遗产的关系;与城市和区域发展规划的关系;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关系,地质公园与国家公园的关系;欧、美及非洲、大洋洲和亚洲各国地质公园发展前景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照各国的近况,我国在地质遗产的研究和保护方面要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在相关法规建设,地学背景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 地质公园 地质遗产 自然文化遗产 地学旅游
下载PDF
地质遗迹分类体系 被引量:39
16
作者 齐岩辛 许红根 +1 位作者 江隆武 胡济源 《资源.产业》 2004年第3期55-58,共4页
为使地质遗迹调查评价工作逐步进入规范化、科学化 ,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类方案来规范和建立地质遗迹分类体系 。
关键词 地质遗迹 分类体系 遗迹代码 地质调查 评价
下载PDF
桂西地区地质遗迹与民族文化资源的空间关系及成因机理 被引量:28
17
作者 黄松 李燕林 李如友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34-1448,共15页
作为民族地区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的核心内容,地质遗迹和民族文化资源存在密切的空间关联和相互作用关系,定量研究两者的空间关系,是揭示民族地区人与自然关系及其成因机理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数量空间关系、质量空间关系和空间耦合关系3... 作为民族地区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的核心内容,地质遗迹和民族文化资源存在密切的空间关联和相互作用关系,定量研究两者的空间关系,是揭示民族地区人与自然关系及其成因机理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数量空间关系、质量空间关系和空间耦合关系3个方面,提出普适性的地质遗迹与民族文化资源空间关系定量研究方案,并以两类资源优势突出的桂西地区为典型区域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桂西地区地质遗迹与民族文化资源的数量空间关联指数R值为0.478,其显著性检验显示两者之间数量空间关联密切;耦合协调度CI值越高表明地质遗迹与民族文化资源的质量空间关系越密切,桂西地区平均CI值为0.95,达到优质协调等级,表明两者之间具有很高的质量空间关联;耦合型资源评价值D越高表明地质遗迹与民族文化资源空间耦合关系越密切,桂西地区平均D值为1.04,靖西、平果、南丹、宜州等12县(市、区)D值较高,田林、田东、右江等部分县(市、区)D值较低,表明两者之间空间耦合关系总体密切但分布不均衡。地质遗迹与民族文化资源密切空间关系的成因机理,为始终同步进行并贯穿于民族地区人与自然关系各个方面的两者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所阐释,地质遗迹及其自然环境构成影响和制约民族文化产生、发展与演变的"地学基因",而民族文化资源则是体现各民族对地质遗迹及其自然环境的选择与适应能力的创造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耦合 地质遗迹 民族文化资源 空间关系 成因机理 桂西地区
原文传递
广西乐业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成景机制及模式 被引量:28
18
作者 韦跃龙 陈伟海 黄保健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0-594,共15页
将乐业地质遗迹划分为7种景型,10种景域,19种景段,32种景元,若干处典型地质遗迹实体。同时在对公园区域成景背景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按不同地质时期及形成于该时期的典型岩溶地貌,将公园成景过程划分为:峰丛期、地下河和洞穴期、天... 将乐业地质遗迹划分为7种景型,10种景域,19种景段,32种景元,若干处典型地质遗迹实体。同时在对公园区域成景背景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按不同地质时期及形成于该时期的典型岩溶地貌,将公园成景过程划分为:峰丛期、地下河和洞穴期、天坑期、现代岩溶作用期。而受构造运动多期由极强→较强→趋弱→平稳周期性演变的宏观控制和影响,及受气候因素、地层岩性和岩溶过程的具体控制和影响,产生不同的"构造—地表过程—气候"响应过程:(1)S岩溶地块,沿地表地下同时发育;(2)碎屑岩地块,多发育于地表;但两者的成景过程沿同一方向演变:各向分散独立成景→各向单一网络式成景→统一网络式成景。期间碎屑岩地块总是S地块的侵蚀基准面和排泄区域,相互制约和影响着各自不同的成景方向、强度和规模,与孤岛和大海间相互制约和影响的过程极为相似,在此基础上提出乐业地质遗迹的孤岛型成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 成景机制 成景模式 广西 乐业
下载PDF
山东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遗迹资源特点及保护 被引量:25
19
作者 郭士昌 姚春梅 +1 位作者 林存来 刘昌青 《山东国土资源》 2009年第8期57-62,共6页
沂蒙山地质公园以蒙山为主体,由9大园区组成,是一个多种地质遗迹资源并存、综合性的大型地质公园。园区内既有代表性的地质构造剖面、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又有恐龙足迹化石、地质灾害遗迹,同时还是金刚石的典型产地。该文在对区内主要... 沂蒙山地质公园以蒙山为主体,由9大园区组成,是一个多种地质遗迹资源并存、综合性的大型地质公园。园区内既有代表性的地质构造剖面、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又有恐龙足迹化石、地质灾害遗迹,同时还是金刚石的典型产地。该文在对区内主要地质遗迹资源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地质遗迹保护内容及保护措施,对该区地质遗迹合理保护开发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公园 地质遗迹 保护措施 沂蒙山 山东临沂
下载PDF
甘肃省地质遗迹资源特征及地质文化村建设探讨 被引量:22
20
作者 赵吉昌 黄万堂 +1 位作者 李省晔 刘永彪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01-208,共8页
甘肃省地貌类型多样,地质构造复杂,地质遗迹资源丰富。文中按照《地质遗迹调查规范(DZ/T0303-2017)》的分类标准体系及最新调查统计成果,依据地质地貌成因、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等因素把甘肃省地质遗迹资源初步划分为基础地质、地貌景观... 甘肃省地貌类型多样,地质构造复杂,地质遗迹资源丰富。文中按照《地质遗迹调查规范(DZ/T0303-2017)》的分类标准体系及最新调查统计成果,依据地质地貌成因、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等因素把甘肃省地质遗迹资源初步划分为基础地质、地貌景观和地质灾害3大类、9类和20亚类,研究分析了甘肃省地质遗迹分布规律;提出了甘肃省地质遗迹区域发展方向,并对甘肃省地质公园建设最新进展进行了梳理和介绍;同时对甘肃省地质文化村的建设现状和建设前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甘肃省建设地质文化村的规划思路,按照"地质为基础,文化为核心,生态为纲领,融合为要点,惠民为宗旨"的五大基本定位,进行"地质+生态旅游"、"地质+生态农业"、"地质+自然教育"、"地质+生态康养"、"地质+创新创意"、"地质+综合服务"的六种模式布局,实施五步走战略,从而为促进地质工作与乡村振兴融合及甘肃省地质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 地质公园 地质文化村 甘肃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