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省域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被引量:51
1
作者 吴玉鸣 李建霞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48-752,共5页
全要素生产率(TF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和技术进步、管理效率提高的重要标志。运用空间统计的Moran指数以及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 Weighted Regression)模型方法,基于2003年中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 全要素生产率(TF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和技术进步、管理效率提高的重要标志。运用空间统计的Moran指数以及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 Weighted Regression)模型方法,基于2003年中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工业企业统计数据,对省级区域工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分析。全要素生产率实证测算分析结果发现,空间Moran指数可测算省域工业生产率的空间效应,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也可将影响省域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分解成各省域的局部影响,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在计量检验和测算我国31个省域工业全要素生产率中具有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全要素生产率 空间效应 空间自相关 地理加权州归模型
下载PDF
西部内陆省区区域经济差异影响因素——以重庆为例 被引量:46
2
作者 郭源园 李莉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26-944,共19页
选取内陆开放的典型区域重庆市作为案例,综合运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和变异系数等方法,对重庆市1994-2014年间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进行测度和分析,并以区县经济差异(基尼系数)为因变量,选取西部省区中较具普适性的、囊括社会行政、经济... 选取内陆开放的典型区域重庆市作为案例,综合运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和变异系数等方法,对重庆市1994-2014年间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进行测度和分析,并以区县经济差异(基尼系数)为因变量,选取西部省区中较具普适性的、囊括社会行政、经济、地理区位和政策四个方面的15个影响因素为自变量,运用岭回归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别从"全局"和"局部"视角探讨其作用效果。研究表明:(1)研究时段内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持续波动,基尼系数大体处于0.3~0.4之间,并表现出以重庆直辖、加速新型工业化战略及金融危机为三个节点的四阶段演变特征;(2)岭回归结果显示,城镇化、劳动力资源、非市场化、工业化、地形条件和政策倾斜是最为显著的六个影响因素;(3)地理加权回归结果表明,城镇化、劳动力资源、非市场化、工业化和政策倾斜对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特征,但地形因素的影响并不显著。研究对西部内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科学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异 西部内陆地区 重庆 岭回归 地理加权回归
原文传递
北京市甲型H1N1流感对气象因子的时空响应 被引量:22
3
作者 杨斯棋 邢潇月 +5 位作者 董卫华 李帅朋 詹智成 王全意 杨鹏 张奕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0-473,共14页
为研究北京市甲型H1N1流感对气象因子的时空响应规律,本文结合地理探测器及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北京市甲型H1N1流感的时空分布情况,基于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建立北京市甲型H1N1流感与平均风速、降雨量、平均湿度以及平均温度之... 为研究北京市甲型H1N1流感对气象因子的时空响应规律,本文结合地理探测器及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北京市甲型H1N1流感的时空分布情况,基于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建立北京市甲型H1N1流感与平均风速、降雨量、平均湿度以及平均温度之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降雨量对流感传播的影响不显著,平均风速与流感的传播主要呈现正相关,平均相对湿度与平均温度与流感的传播主要呈现负相关,其中,平均相对湿度的影响更为复杂。时间上,在流感感染人数快速上升的阶段,各气象因子的影响程度较为显著,而在流感传播速度减慢的阶段,气象因子的影响减弱;空间上,各气象要素对流感传播的影响在北京市4大功能分区上存在空间分异性,这与地区地形、风带、局地气候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气象因子 空间分异性 空间自相关 地理加权回归 北京
原文传递
旅游扶贫重点村空间可达性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阴姣姣 王晓芳 +2 位作者 贾垚焱 李春明 王娟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865-1875,共11页
在国家提出乡村振兴和旅游扶贫政策的大背景下,为了发挥旅游交通在区域发展中的带动作用,为旅游扶贫重点村建设和加快区域脱贫提供理论依据,文章以湖北武陵山区258个旅游扶贫重点村为研究样本,运用栅格成本加权距离算法与地理加权回归模... 在国家提出乡村振兴和旅游扶贫政策的大背景下,为了发挥旅游交通在区域发展中的带动作用,为旅游扶贫重点村建设和加快区域脱贫提供理论依据,文章以湖北武陵山区258个旅游扶贫重点村为研究样本,运用栅格成本加权距离算法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对其旅游交通可达性及影响因素在空间上影响程度及作用方向的差异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湖北武陵山区内旅游扶贫重点村的平均可达时间为1.82 h,区域整体可达性相对较差,出行成本较高;从自然及人文2个视角对旅游扶贫重点村可达性的影响因子进行提取,各个影响因子在区域上作用大小的排序为:距最邻近县市最短路径>高程>周边旅游资源禀赋>距河流最短距离>距周边景区最短距离>坡度,距河流最短距离及周边旅游资源禀赋与可达成本呈负相关关系,其余因素均与可达成本呈正相关关系;距周边景区最短距离与坡度值大小的单位变化对可达成本空间差异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扶贫重点村 可达性 地理加权回归(gwr) 湖北武陵山区
原文传递
中老铁路经济廊带生态质量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被引量:18
5
作者 薛陈利 张会琼 +2 位作者 邹滔 孙紫坚 程细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38-648,共11页
区域生态质量很大程度上受人类活动强度影响,制约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以中老铁路经济廊带为对象,重点研究区内人类活动强度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选取1999、2009、2019年遥感影像计算遥感生态指数(RSEI),采用空间自相关及局域G统计... 区域生态质量很大程度上受人类活动强度影响,制约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以中老铁路经济廊带为对象,重点研究区内人类活动强度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选取1999、2009、2019年遥感影像计算遥感生态指数(RSEI),采用空间自相关及局域G统计量探测研究区生态质量的时空演变规律,并结合同期人口密度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区内人类活动强度引起的生态效应。研究表明:1999-2019年,区内生态质量经历了先升后降的变化,RSEI均值由1999年的0.645升为2009年的0.738,随后又降为2019年的0.721,中部地区生态质量波动较大;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拟合人口密度与生态质量的效果明显好于最小二乘法,基于GWR的不同时期R2均高于0.7且拟合效果稳定,2019年拟合度最好(R2为0.785),1999、2009年R2分别为0.726、0.754;中老铁路沿线南部万象一带的生态质量对人类活动较敏感,以中度敏感区为主。对高、中、低度敏感区而言,人口密度每增长10、100、1000倍将相应导致RSEI均值降低0.2、0.4、0.6。经济廊带发展会导致人口密度增加,在规划布局过程中应控制人类活动,防止潜在敏感区及现有敏感区生态质量进一步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铁路经济廊带 生态质量 遥感生态指数 地理加权回归 人口密度
原文传递
千河下游水体-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风险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7
6
作者 高煜 王国兰 +2 位作者 金梓函 张军 耿雅妮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333-5345,共13页
为了研究千河下游水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风险程度及其影响因素,采集千河下游表层沉积物19份及水样20份,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8种重金属(As、Cd、Cr、Cu、Mn、Ni、Pb和Zn)含量,分析了水体中重金属含量和健康风险... 为了研究千河下游水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风险程度及其影响因素,采集千河下游表层沉积物19份及水样20份,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8种重金属(As、Cd、Cr、Cu、Mn、Ni、Pb和Zn)含量,分析了水体中重金属含量和健康风险,对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及污染特征进行探析,以DEM、气温和降水等11种因子为自变量,结合地理探测器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影响因素进行空间分异探究.结果表明,千河下游8种水体重金属浓度均未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水体标准,其中Pb元素变异系数为3.11,浓度高值区主要集中于东岭冶炼公司和凤翔火车站周围.水体成人致癌物Rc均值为7.72E-06,呈较轻风险程度,儿童致癌物Rc均值为1.17E-04,呈强风险程度,成人与儿童非致癌物风险均为可承受风险程度,儿童R总的高值主要集中在凤翔火车站周边,呈较强风险程度;千河下游沉积物重金属除As和Mn外,其余6种元素均超过陕西省土壤背景值,其中Cd元素含量均值为1.12 mg·kg^(-1),是陕西省土壤背景值的12倍,Cd、Zn和Pb污染较严重,主要分布在长青村、南湾村地区、牛家滩村、高庄和东岭冶炼公司周围;研究区沉积物重金属PLI_(zone)为1.71,属于轻度污染;DEM、温度和降水是沉积物重金属PLI空间格局的主要自然影响因素,其交互作用均为非线性增强,对沉积物重金属空间污染扩散起到一定驱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空间分布 风险评价 地理探测器 地理加权回归(gwr) 千河
原文传递
江苏省艾滋病分布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凌佳 张婧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6年第5期695-697,共3页
研究江苏省各市县的艾滋病发病率与其地理位置间的关系,得到江苏省艾滋病的高发区,以便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治。采用趋势面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江苏省的艾滋病传播虽处于低流行状态,但部分高危城市的疫情较为严重。
关键词 空间统计 趋势面分析 地理加权回归(gwr)
下载PDF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区域出租车出行需求影响模型 被引量:4
8
作者 翁剑成 何寒梅 +2 位作者 王媛 张可 钱慧敏 《交通运输研究》 2020年第6期28-38,45,共12页
为更好地调度出租车运力,缓解热点载客区域出租车供需不平衡现象,需探究出租车需求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鉴于此,基于出租车GPS数据、计价器数据、公共交通刷卡数据和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ing,POI)数据等多源异构数据,结合... 为更好地调度出租车运力,缓解热点载客区域出租车供需不平衡现象,需探究出租车需求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鉴于此,基于出租车GPS数据、计价器数据、公共交通刷卡数据和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ing,POI)数据等多源异构数据,结合相关性分析法对区域出租车出行需求影响因素进行筛选,建立多维度的影响因素集,构建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区域出租车出行需求影响模型。以北京市1 398个交通小区的数据为例,分析不同时空条件下各影响因素对出租车出行需求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出租车出行需求空间分布具有空间集聚效应,影响因素对出租车需求的影响程度具有空间非稳态特征;各中心区域住宅密度、周边且公司密集区域办公密度及城市外围区域的休闲娱乐服务密度对出租车出行需求有很强的正影响;城市外围区域住宅密度、各中心区域办公密度与出租车出行需求呈负相关;非工作日休闲娱乐服务密度对出租车出行需求促进作用明显大于工作日;区域公共交通产生量对出租车出行需求的影响早、晚高峰差异显著。通过模型对比分析可知,所建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适用于解释各影响因素对出租车出行需求影响的时空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租车 出行需求影响模型 地理加权回归 时空分布特征 相关性
下载PDF
徐州市住宅地价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9
作者 邵洪琪 雍新琴 +2 位作者 练婧雯 程光兰 张梦婕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23-28,共6页
研究城市住宅地价空间分异及其成因对于城市政府科学制定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和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以徐州市主城区为例,采用克里金法和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对徐州市住宅地价的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徐... 研究城市住宅地价空间分异及其成因对于城市政府科学制定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和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以徐州市主城区为例,采用克里金法和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对徐州市住宅地价的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徐州市住宅地价总体呈单中心空间结构和空间向心性;容积率是提升徐州住宅地价的主导因素,医疗资源、公园绿地和教育资源对徐州市住宅地价也有较大的提升作用,且对地价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性.在主城区范围内,合理布局各影响因素,能够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城市土地整体价值的有效发挥,建议适度提高容积率、均衡布局基础设施、科学把握住宅用地供应规模和出让价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地价 空间分异 克里金法 地理加权回归 徐州市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GWR山洪防治县经济展布
10
作者 孔旭 王国利 +1 位作者 梁国华 何斌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41-1049,共9页
为了给山洪灾害损失和防治效益评估提供依据,结合区域特点,将经济数据分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分别引入土地利用类型和最新的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作为GDP模拟的影响因子.结合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将区域间地面交通来往的最短用... 为了给山洪灾害损失和防治效益评估提供依据,结合区域特点,将经济数据分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分别引入土地利用类型和最新的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作为GDP模拟的影响因子.结合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将区域间地面交通来往的最短用时替代GWR模型中的空间距离,并利用改进后的GWR模型分布建立第一产业产值和第二、三产业产值的线性回归模型.最后将两者在同一尺度下进行叠加分析,得到GDP的空间化展布.以辽宁省山洪灾害防治试点县清原为例,由于灯光数据尺度所限,采用尺度为400m和1km的格网进行GDP的空间展布;利用路网经济模型对2种尺度的展布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格网尺度为400m的GDP展布模型可更完整地反映出经济分布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防治区 地理加权回归(gwr) NPP-VIIRS 土地利用类型 GDP格网展布
原文传递
基于GWR模型的河北省县域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利 刘亚 +1 位作者 曹文涛 任启龙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2期262-267,共6页
以河北省各县域(市辖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综合经济实力、农业因素、地形条件的空间相关关系,并以此来解释各因素对人口空间分布差异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综合经济实力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呈由冀北分别向冀东、冀中南(... 以河北省各县域(市辖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综合经济实力、农业因素、地形条件的空间相关关系,并以此来解释各因素对人口空间分布差异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综合经济实力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呈由冀北分别向冀东、冀中南(冀南)两侧递减的趋势;农业因素的影响强度由冀中北分别向东南、西南呈逐渐递减的趋势;地形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一方面是从冀北向冀东逐渐递减,另一方面是从冀中向冀南、冀中南逐渐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 河北省 人口分布
下载PDF
创新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对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基于中国省域的ESDA-GWR分析 被引量:127
12
作者 方远平 谢蔓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14,共7页
以我国31个省域为研究单元,通过Moran指数I的全局分析,发现创新要素存在正向的空间相关性。Moran散点图和LISA聚类表的局部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的省域各个创新要素有着空间相关性的差异和不同的集聚模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GWR,分析... 以我国31个省域为研究单元,通过Moran指数I的全局分析,发现创新要素存在正向的空间相关性。Moran散点图和LISA聚类表的局部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的省域各个创新要素有着空间相关性的差异和不同的集聚模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GWR,分析我国省域创新要素对创新产出的空间影响差异。结果表明,R&D经费支出对专利授权量有正相关性,绝大部分沿海省市的R&D经费支出(对数)估计系数值较大;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对专利授权量具有负相关性;其他变量的参数估计值都有正有负,其中,R&D人员占总就业人员的比例(对数)的回归系数都不大;高等院校数对专利授权量的影响,新疆和内蒙古具有较大的正相关性,浙江、福建、江西、海南具有较大的负相关性。大多数省区技术合同项目数对专利授权量的影响具有正相关性,福建、广东和海南省除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集聚 创新产出 空间探索性数据分析(ESDA) 地理加权回归(gwr)
原文传递
武汉市夏季城市热岛与不透水面增温强度时空分布 被引量:51
13
作者 樊智宇 詹庆明 +2 位作者 刘慧民 杨晨 夏宇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6-235,共10页
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使自然地表不断被不透水面所取代,城市地表温度高于乡村,形成了显著的热岛效应。城市热岛给城市生态发展与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对其空间模式与背后形成机制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以武汉市为例,基于2001、2007... 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使自然地表不断被不透水面所取代,城市地表温度高于乡村,形成了显著的热岛效应。城市热岛给城市生态发展与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对其空间模式与背后形成机制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以武汉市为例,基于2001、2007和2016年夏季Landsat系列影像使用辐射传导方程法反演了城市地表温度,并采用MOD11A1数据进行了验证;同时,计算了不同时期的城市温度等级和热岛比例指数,分析了城市热岛的时空变化。此外,为了探究热岛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即不透水面与热环境的关系,全局角度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比了其增温效果与植被水体降温效果的强弱,空间局部角度采用地理加权回归结合地形数据得到了其增温强度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①辐射传导方程法适用于实验中研究区的反演;武汉市城市热岛比例指数先增后减,但温度等级高的地区仍在不断扩张;②多元线性回归可以准确地反映不同地表覆盖对地表温度的影响,R2值为0.910,总体上武汉市不透水面的增温效果强于植被的降温效果,并弱于水体的降温效果;③2001-2016年不透水面增温强度较高区域的分布呈现"单中心"到"多中心"的变化趋势,由单一集中于中心城区变为了分散集中于三环线附近的汉阳沌口工业区、青山工业区、阳逻开发区和东西湖区等地区。综上所述,武汉市夏季热环境问题仍然较为严重,城市外部地区的不透水面增温强度正在逐渐增大,规划治理应当给予这些地区更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市 热岛效应 热红外反演 不透水面 多元线性回归 地理加权回归
原文传递
多元统计回归及地理加权回归方法在多尺度人口空间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4
14
作者 王珂靖 蔡红艳 杨小唤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94-1505,共12页
对统计型人口数据进行格网形式的空间化可更直观地展示人口的空间分布,但不同的人口空间化建模方法和不同的格网尺度在表达人口空间化结果方面存在差异。本文在人口特征分区的基础上,引入DMSP/OLS夜间灯光对城镇用地进行再分类,采用多... 对统计型人口数据进行格网形式的空间化可更直观地展示人口的空间分布,但不同的人口空间化建模方法和不同的格网尺度在表达人口空间化结果方面存在差异。本文在人口特征分区的基础上,引入DMSP/OLS夜间灯光对城镇用地进行再分类,采用多元统计回归和地理加权回归方法(GWR),开展人口统计数据空间化多尺度模型研究,生成1 km、5 km和10 km等3个尺度的2010年安徽省人口空间数据,并对3个尺度下2个模型结果进行精度评价与比较。结果表明:人口空间数据精度不仅与建模所用方法关系密切,还受到建模格网尺度大小的影响。基于多元统计回归方法的模型估计人口数与实际人口的平均相对误差值随着尺度的增加而降低,而基于GWR方法获得的人口空间数据误差值随着尺度的增加而升高。整体来看,基于GWR方法的1 km研究尺度的人口空间数据平均相对误差最低(22.31%)。区域地形地貌条件与人口空间数据误差有较强的关联,地貌类型复杂的山区人口空间数据误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分布 空间化 多尺度 多元统计回归 地理加权回归法 安徽省
原文传递
基于GWR模型的晋城市村庄空心化驱动力研究 被引量:41
15
作者 原野 师学义 +2 位作者 牛姝烨 张琛 闫帅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8-155,共8页
依托晋城市空心村调查数据,在分析晋城市村庄空心化率空间分布的基础上,从区位条件、经济条件、人口条件、交通条件、资源条件和地质条件等角度选取10个因子,运用GWR模型与OLS模型分析晋城市空心村形成驱动力,并借助Arc GIS软件将因子... 依托晋城市空心村调查数据,在分析晋城市村庄空心化率空间分布的基础上,从区位条件、经济条件、人口条件、交通条件、资源条件和地质条件等角度选取10个因子,运用GWR模型与OLS模型分析晋城市空心村形成驱动力,并借助Arc GIS软件将因子空间驱动模式可视化。结果发现:①相比于传统的OLS方法,GWR模型可以更深刻地揭示空心村形成驱动力因子的空间分异性。②距县城距离和人口密度是空心村形成的重要驱动力因子。人口密度、农民人均纯收入、公路密度、农村道路密度与空心化率呈现负相关关系;距县城距离、非农业人口比重、户口年均增长率、地形地貌、地均生产值、聚耕比与空心化率呈正相关关系。③因子对不同行政区的驱动力大小不同,显示出明显的空间分异性。④晋城市空心村防治要在鉴别区域空心化主导因素的基础上制定差别化治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 空心化 gwr模型 OLS模型 驱动力 晋城市
原文传递
生境质量对城镇化的时空响应——以长春市为例 被引量:35
16
作者 白立敏 冯兴华 +1 位作者 孙瑞丰 高翯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67-1277,共11页
生境质量是评价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指标,掌握其对城镇化发展的时空响应,有利于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行。本研究基于土地利用数据,在综合利用空间分析及生态模型分析基础上,从网格尺度对长春市景观格局、生境质量及其样带进行时空特征分析... 生境质量是评价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指标,掌握其对城镇化发展的时空响应,有利于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行。本研究基于土地利用数据,在综合利用空间分析及生态模型分析基础上,从网格尺度对长春市景观格局、生境质量及其样带进行时空特征分析,并进一步探讨生境质量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响应状况。结果表明:长春市景观斑块密度、边缘密度及Shannon多样性指数低值多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带,聚合度指数高值区则在市域东部及南部呈现片状格局。2000-2015年,长春市生境质量呈退化趋势且空间异质性显著,大致呈现出"东高西低"分布态势,建设用地扩张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生境质量退化起到主导作用;不同样带内生境质量变化存在显著差异性,水域整体变化相对较小,而山脉、城市扩张及交通的变化频度及幅度处于较高水平。坡度及高程等自然因素基本塑造了长春市生境质量整体分布格局,而人口密度、国内生产总值、夜间灯光指数等城镇化要素与生境质量总体呈负相关关系。为缓解城镇化带来的生态压力、促进生境质量的回升,本研究提出防止大黑山脉林区滥砍乱伐、以生态手段修复生境退化地区,提升城镇建成区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城镇"精明增长",设定丘陵地带耕地红线、加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等差异化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质量 城镇化 景观格局 地理加权回归(gwr) 长春市
原文传递
基于GWR模型的土地覆盖与地表温度的关系——以京津唐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28
17
作者 王佳 钱雨果 +1 位作者 韩立建 周伟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128-2136,共9页
基于Landsat TM土地覆盖分类数据和MODIS地表温度数据,探讨京津唐城市群不同土地覆盖的地表温度(7日),并采用常用的普通线性回归(OLS)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方法分别拟合土地覆盖比例与地表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土地覆... 基于Landsat TM土地覆盖分类数据和MODIS地表温度数据,探讨京津唐城市群不同土地覆盖的地表温度(7日),并采用常用的普通线性回归(OLS)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方法分别拟合土地覆盖比例与地表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的地表温度差异明显,人工表面(40.92!3.49℃)和耕地(39.74!3.74℃)的平均温度较高,林地(34.43!4.16℃)和湿地(35.42!4.33℃)的平均温度较低;土地覆盖比例与地表温度显著相关,且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存在空间非稳定性,地理位置以及周围环境影响的差异是空间非稳定性产生的主要原因;GWR模型的拟合结果优于OLS模型(R_(GWR)_2〉R_(OLS)~2),并且GWR模型可以量化土地覆盖比例与地表温度两者关系的空间非稳定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唐城市群 土地覆盖 地表温度 地理加权回归 空间非平稳性
原文传递
基于GWR模型的中国NDVI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24
18
作者 韩雅 朱文博 李双成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25-1133,共9页
在ArcGIS支撑下,基于1982—2010年8 km分辨率的AVHRR NDVI及气温和降水数据,应用最小二乘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方法,构建中国NDVI与气候因子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中国NDVI与气温和降水的相互关系,获取各个回归参数的空间格局,并将模... 在ArcGIS支撑下,基于1982—2010年8 km分辨率的AVHRR NDVI及气温和降水数据,应用最小二乘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方法,构建中国NDVI与气候因子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中国NDVI与气温和降水的相互关系,获取各个回归参数的空间格局,并将模拟结果与全局性回归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线性回归模型相比,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显著提高,拟合优度从0.3提高到0.6。气候因子对NDVI的影响具有空间异质性:从北到南,气候因子对NDVI的影响逐渐减小;西北内陆等干旱荒漠地带,气候因子对NDVI的影响较大。对中国大部分地区而言,气温对NDVI的影响超过降水。各区NDVI与主导气候因子发生作用的特征尺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气候因子 gwr模型 中国
下载PDF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区域森林碳储量估计 被引量:21
19
作者 郭含茹 张茂震 +2 位作者 徐丽华 袁振花 陈田阁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7-508,共12页
森林碳储量与其调查因子之间的关系及其空间相关性特征是区域森林碳储量及其分布估计模型建立的基础,然而某一调查因子在不同空间位置对森林碳储量估计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地理加权回归方法考虑了调查因子作用的空间异质性,进行局部回... 森林碳储量与其调查因子之间的关系及其空间相关性特征是区域森林碳储量及其分布估计模型建立的基础,然而某一调查因子在不同空间位置对森林碳储量估计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地理加权回归方法考虑了调查因子作用的空间异质性,进行局部回归估计。以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样地实测数据为数据源,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方法结合陆地探测卫星系统Landsat TM影像数据进行森林碳储量及其密度的分布估计,并检验地理和海拔加权回归在地势平缓的区域是否可用。结果表明:1仙居县森林地上部分总碳储量3.132×106Mg,与样地实测统计得到的全县碳储量3.192×106Mg相差1.880%;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估计结果与实际碳密度分布情况相一致,研究区内碳密度的取值范围为0~89.964 Mg·hm-2,保留了70%以上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森林地上部分碳储量估计方法是有效的,地理加权回归在区域碳储量方面估计结果合理且精度较高。2在地势较为平缓的地区,海拔对植被的影响不显著,地理和海拔加权回归并不适用;若将海拔作为解释变量加入建模,能够提高估计精度,但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森林碳储量 空间异质性 地理加权回归 地理和海拔加权回归
下载PDF
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的时空演进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徐维祥 王睿 +2 位作者 刘程军 徐严 刘晓雯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8-119,共12页
基于重构的农业科技创新指标体系,运用TOPSIS熵权法对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进行测算,并利用空间自相关、趋势面、空间引力模型分析农业科技创新的时空演进特征,进一步运用GWR模型探究其背后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 基于重构的农业科技创新指标体系,运用TOPSIS熵权法对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进行测算,并利用空间自相关、趋势面、空间引力模型分析农业科技创新的时空演进特征,进一步运用GWR模型探究其背后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较低且两极分化和层级差异较大,总体呈东北—华北—华东区向西南—西北区层级式递减的发展态势。②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地域内部分异明显,空间格局基本呈倒ζ形趋势。其空间联系网络结构具有“东密西疏”的特征,东北区与华东区空间联系强度明显,形成黑龙江—浙江—安徽空间三角强联系及陕西—山东、山东—湖北、陕西—浙江交叉强联系的空间分异格局。③政府扶持力度、人力资本强度、互联网+战略对农业科技创新具有较大的正向效应,农村经济水平、农业资源禀赋对部分区域农业科技创新由负向影响效应转为正向效应,区域开放程度对大部分区域的农业科技创新存在负向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 时空演进特征 地理加权回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