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哀牢山——元江河谷对区域地理分异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冯彦 李运刚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5-604,共10页
基于对哀牢山是云南东西部自然界线的认识,对比分析哀牢山—元江河谷东西两侧5个纬度带、近几十年的重要自然要素、农业种植结构、农民收入来源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特征,结果表明:西部较东部地形高差较大、≤15°宜农土地比重较少、... 基于对哀牢山是云南东西部自然界线的认识,对比分析哀牢山—元江河谷东西两侧5个纬度带、近几十年的重要自然要素、农业种植结构、农民收入来源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特征,结果表明:西部较东部地形高差较大、≤15°宜农土地比重较少、水汽和热量资源更丰富,形成东西部间显著自然环境差异;东部较西部的经济作物、旱作种植比重更高,表明东西部在农业生产结构方面存在明显分异,而各部的种植结构(以旱作种植比例为例)在各纬度间呈近纬向的相似性变化;东部较西部的人均农业产值、农民纯收入及人均GDP更高,表明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时空差异,而东西各部内则存在较好的相似性。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方面佐证了哀牢山作为云南东西部界线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哀牢山 元江—红河河谷 地理分异 分界线
下载PDF
我国男性青年体型的地区差异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尚磊 徐勇勇 杜晓晗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5-60,共6页
目的 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男性青年体型发育现状和地区差异。方法 采用大样本抽样调查的方法 ,对全国 31个省 (市、自治区 ) 1 0 0个县 (区 ) 72 0 0 0名男性应征青年的体格状况进行调查。按胸围 身高指数、肩宽 身高指数、坐高 身高... 目的 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男性青年体型发育现状和地区差异。方法 采用大样本抽样调查的方法 ,对全国 31个省 (市、自治区 ) 1 0 0个县 (区 ) 72 0 0 0名男性应征青年的体格状况进行调查。按胸围 身高指数、肩宽 身高指数、坐高 身高指数、躯干腿长指数、皮 弗氏指数的马丁分类标准 ,将所有对象分为不同体型 ,采用SPSS1 1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各体型指数及不同体型的检出率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 ,窄胸型的检出率为 78 5 % ,华北地区胸阔较宽 ,中南和西南地区的最窄 ;阔肩型的检出率为 6 8 3% ,华东地区肩较宽 ,西北地区最窄 ;全国长躯干的检出率为 70 8% ,华东地区躯干较长 ,华北地区最短 ;亚长腿和长腿型的检出率分别为 35 9%和 4 5 7% ,华东地区青年腿短 ,华北地区腿长 ;瘦长型、中间型、矮胖型体型的检出率分别为 5 0 3%、4 2 9%和 6 8% ,南方较北方消瘦 ,乡村较城市消瘦 ,西南地区瘦长型的检出率最高为 6 0 1 % ,华北地区矮胖型的检出率最高为 2 9%。宽肩窄胸的检出率为 5 0 9% ,长躯干亚短腿的检出率为 32 5 % ,长躯干中腿型的检出率为 2 8 0 %。结论 我国青年总体属宽肩、窄胸、亚长腿或长腿、瘦长或中间体型 ,各地青年的体型存在明显差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型 地区差异 男性青年 发育
下载PDF
浙江省竹林自然区划 被引量:8
3
作者 方伟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10,共10页
本文从地域分异性的原则出发,根据浙江省的气候、地形、植被状况,结合竹子分布与竹林经营的特点,将省内竹林区划为东南部沿海丛生竹林区、丘陵山地混合竹林区、平原丘陵散生竹林区;后者又划分为浙北人工竹林亚区与浙西天然竹林亚区。同... 本文从地域分异性的原则出发,根据浙江省的气候、地形、植被状况,结合竹子分布与竹林经营的特点,将省内竹林区划为东南部沿海丛生竹林区、丘陵山地混合竹林区、平原丘陵散生竹林区;后者又划分为浙北人工竹林亚区与浙西天然竹林亚区。同时结合区划,提出浙江省竹种资源的利用与引种驯化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分异性 竹林 自然区划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菌株特异性与胃癌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徐佳升 王彪 谢川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2258-2262,2268,共6页
胃癌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其发病率在我国居第二位。胃癌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幽门螺杆菌是WHO认定的胃癌的首要致癌因子。本文归纳了幽门螺杆菌菌株特异性与胃癌的相关性,通过总结细胞实验和动物模型,揭示了CagA、VacA、外... 胃癌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其发病率在我国居第二位。胃癌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幽门螺杆菌是WHO认定的胃癌的首要致癌因子。本文归纳了幽门螺杆菌菌株特异性与胃癌的相关性,通过总结细胞实验和动物模型,揭示了CagA、VacA、外膜蛋白、dupA等因子与胃癌发病的内在联系,并提出不同地区幽门螺杆菌菌株特异性可能是导致胃癌发病率地理性差异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幽门螺杆菌 菌株特异性 地理性差异
下载PDF
不同地理种群灰飞虱生物学特性差异 被引量:9
5
作者 朱文超 侯文杰 +2 位作者 林克剑 刘泽文 王桂荣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1-38,共8页
为明确灰飞虱生物学特性的地理差异,对沈阳、济宁、郑州、南京和嘉兴5个地理种群灰飞虱的表观形态、发育历期、存活率、成虫寿命及生殖力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5℃条件下,不同地理种群灰飞虱的雌雄比随纬度降低而增大,... 为明确灰飞虱生物学特性的地理差异,对沈阳、济宁、郑州、南京和嘉兴5个地理种群灰飞虱的表观形态、发育历期、存活率、成虫寿命及生殖力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5℃条件下,不同地理种群灰飞虱的雌雄比随纬度降低而增大,沈阳、济宁种群的体长显著长于其它种群个体,雌虫中长翅比率存在明显差异。若虫存活率差异显著,由低到高为:郑州【济宁【沈阳【嘉兴【南京。不同地理种群灰飞虱若虫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均为11~12℃,差异不显著;沈阳和济宁种群的若虫发育历期和有效积温值均显著长于其它3个种群。不同温度下不同地理种群的成虫寿命差异显著,但均随温度升高而缩短。25℃条件下,不同地理种群单雌有效产卵量差异显著,由低到高为:嘉兴【郑州【济宁【沈阳【南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飞虱 种群 生物学特性 地理差异
原文传递
乌饭树果实中氨基酸种类及含量的地理差异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剑锋 刘江华 +2 位作者 谢宜飞 胡建军 刘仁林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7-124,154,共9页
性状和遗传资源的地理多样性是野生种质资源利用的基础。为给乌饭树遗传资源的选优和开发利用奠定理论基础,分别于江苏宜兴、湖南浏阳、江西萍乡和赣州峰山4个地区采集成熟的乌饭树果实,对其果实中氨基酸的成分和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 性状和遗传资源的地理多样性是野生种质资源利用的基础。为给乌饭树遗传资源的选优和开发利用奠定理论基础,分别于江苏宜兴、湖南浏阳、江西萍乡和赣州峰山4个地区采集成熟的乌饭树果实,对其果实中氨基酸的成分和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4个地区所产乌饭树果实中含有17种氨基酸,所含氨基酸的种类齐全;氨基酸总含量为16.66~32.34 mg/g,极差值为15.68 mg/g,不同地区的果实样本中氨基酸含量的大小顺序为:湖南浏阳>江西萍乡>江苏宜兴>赣州峰山。在4个地区的果实样本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与氨基酸总量的比值以及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与人体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比值均未达到1973年FAO/WHO提出的理想蛋白质的标准,但均与之接近;其鲜味谷氨酸含量均最高,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的含量比接近1∶1∶1,表明果实风味独特;药用氨基酸含量与氨基酸总量的平均比值为0.617,说明其药用氨基酸含量较丰富;呈味类氨基酸含量与氨基酸总量的平均比值为0.95,说明其呈味类氨基酸的含量亦十分丰富;药用氨基酸与呈味氨基酸的含量均存在明显的地理差异性,其在湖南浏阳和江西萍乡地区的含量相近,且均远高于其在江苏宜兴和赣州峰山地区的含量,17种氨基酸中每种氨基酸含量的地理差异情况均与之相同。乌饭树果实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呈味类氨基酸的含量和氨基酸总量均远远高于苹果、蓝莓和巴旦杏果实,其果实中所含氨基酸的种类比同属植物蓝莓的多。不同产地的乌饭树果实中氨基酸的含量均丰富,并且其氨基酸总量、药用氨基酸、呈味类氨基酸、人体必需氨基酸等不同种类氨基酸含量的高低顺序均为江西萍乡≈湖南浏阳>江苏宜兴>赣州峰山,表明江西萍乡和湖南浏阳均为乌饭树果用遗传资源优选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饭树果实 氨基酸含量 氨基酸种类 地理差异性
下载PDF
农民纯收入地域差异时空特征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贺振 贺俊平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2-94,共3页
利用SPSS18.0软件,运用层次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计算加权平均离差、加权变异系数,从时间、空间和成因上分析了河南省农民纯收入的差异。时间上,河南省各地区农民纯收入的综合差异在2000~2003年间增速较大,2004~2008年间收入差... 利用SPSS18.0软件,运用层次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计算加权平均离差、加权变异系数,从时间、空间和成因上分析了河南省农民纯收入的差异。时间上,河南省各地区农民纯收入的综合差异在2000~2003年间增速较大,2004~2008年间收入差距仅有小幅度的增长;空间上,位于豫中地区的郑州市收入最高,围绕其周围的豫北地区收入次之,豫东地区最低。农业收入、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收入、交通运输和邮电业收入、工业收入、文教卫生业收入、牧业收入等是影响农民纯收入的主要因素,根据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农民纯收入的具体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农民纯收入 地域差异 加权平均离差
下载PDF
茶尺蠖对不同品系EoNPV敏感性的地理差异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晓庆 彭萍 +2 位作者 胡翔 段小凤 林强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62-1065,共4页
就8个省份(湖北、河南、浙江、江西、福建、安徽、湖南和贵州)茶尺蠖种群对2个品系EoNPV-Z(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提供)和EoNPV-W(湖北农科院果茶研究所提供)的敏感性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种群接种EoNPV-Z后死亡速度最快,接种13 d... 就8个省份(湖北、河南、浙江、江西、福建、安徽、湖南和贵州)茶尺蠖种群对2个品系EoNPV-Z(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提供)和EoNPV-W(湖北农科院果茶研究所提供)的敏感性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种群接种EoNPV-Z后死亡速度最快,接种13 d后,死亡率达到100%,致死中浓度(LC50)为1.78×104PIB/mL,而河南种群对EoNPV-Z的敏感性最低,与浙江种群的差异性达553.4倍;浙江种群对EoNPV-W亦最敏感,致死中浓度(LC50)为3.73×104PIB/mL,而贵州种群的抗性最强,LC50是浙江种群的163.5倍;对两株病毒的致死中时间(LT50)进行比较,EoNPV-W除对贵州种群的LT50大于EoNPV-Z外,对其他种群的LT50均小于EoNPV-Z。综合考虑LC50和LT502个参数,EoNPV-Z对浙江和贵州两种群茶尺蠖的致病效果较好;而EoNPV-W对其他6个种群茶尺蠖的致病力相对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尺蠖 EoNPV 品系 敏感性 地理差异
下载PDF
地理差异有助于促进农业园区创新产出吗——基于互补与赶超的机制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夏岩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5-94,共10页
通过构建以"地理差异"为主要解释变量的内生增长模型,对地理因素通过"互补"与"赶超"两类机制影响农业园区创新产出的过程与效果进行分析,利用2013—2016年106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面板数据进行验证。结... 通过构建以"地理差异"为主要解释变量的内生增长模型,对地理因素通过"互补"与"赶超"两类机制影响农业园区创新产出的过程与效果进行分析,利用2013—2016年106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面板数据进行验证。结果发现:"地理差异"显著正向影响农业园区创新产出;这种影响的作用机制是"互补"和"赶超"两种方式,但互补效应对创新产出的作用比赶超效应更加明显;"地理差异"的存在,通过呈现"发散式提升"特征的创新能力为中介,带动园区创新产出呈现增长趋同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差异 农业科技园区 创新产出 互补效应 赶超效应
原文传递
福建省服务业空间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亮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41-148,共8页
计算福建省67个空间单元的服务业区位商、非均衡和极化水平,描述各地区服务业发展基本情况和空间差异性特征。对2000—2009年福建省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服务业空间依赖关系确实存在,服务业空间集聚显著,但是这种空间... 计算福建省67个空间单元的服务业区位商、非均衡和极化水平,描述各地区服务业发展基本情况和空间差异性特征。对2000—2009年福建省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服务业空间依赖关系确实存在,服务业空间集聚显著,但是这种空间差异性逐渐减弱。建立福建省服务业空间误差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服务业增加值滞后项、城市化水平、农民纯收入以及服务业空间误差项是福建省服务业发展水平的主要解释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 区位商 非均衡水平 极化水平 空间差异 空间依赖 空间集聚 空间误差模型 福建省
下载PDF
我国保险排除度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艳萍 《保险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9-75,共7页
运用2011年的数据对我国保险排除度进行了测算,并分析了造成各个省份保险排除度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根据保险排除程度指标IIE计算结果表明:在我国31个省市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保险排除,74.2%的省份遭受了严重的保险排除,12.9%的遭受了... 运用2011年的数据对我国保险排除度进行了测算,并分析了造成各个省份保险排除度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根据保险排除程度指标IIE计算结果表明:在我国31个省市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保险排除,74.2%的省份遭受了严重的保险排除,12.9%的遭受了中度保险排除。最后,应用Tobit模型分析得出,影响我国保险排除程度的主要因素是经济繁荣程度、年龄结构、教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险排除 空间差异 TOBIT模型
原文传递
不同地区汉族应征男青年体格健康指标比较 被引量:3
12
作者 尚磊 李沪建 +1 位作者 江逊 徐勇勇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目的分析我国不同地区汉族18~20岁应征男性青年体格发育现状和地区差异,为医学研究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采用大样本抽样调查方法,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100个县(区)73000名男性应征青年的体格状况进行调查,对12项体表指标进行测量。... 目的分析我国不同地区汉族18~20岁应征男性青年体格发育现状和地区差异,为医学研究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采用大样本抽样调查方法,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100个县(区)73000名男性应征青年的体格状况进行调查,对12项体表指标进行测量。以其中的汉族18~20岁男青年调查数据为基本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国汉族应征男青年平均身高为(169.1±5.5)cm,平均体重为(58.1±8.3)kg,平均胸围为(82.6±5.8)cm,平均体质指数(BMI)为(20.3±2.5)kg/m2,平均维尔维克指数为(83.2±7.0)。男青年身高北方比南方高1.7cm;体重北方比南方重3.5kg;下肢长和上肢长北方比南方分别长1.5和0.5cm;胸围、腰围和臀围北方比南方分别宽1.8,1.2和2.2cm。身高城市比乡村高1.8cm;体重城市比乡村重1.7kg;下肢长和上肢长城市比乡村分别长1.1和0.7cm;胸围、腰围和臀围城市比乡村分别宽1.8,2.2和1.8cm。胸围指数和维尔维克指数均表现为从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的趋势。肩宽指数西北地区最小为23.1,西南、华东地区最大为24.5和24.4。坐高身长指数东北最小为52.8,华东最大为54.6。躯干腿长指数东北最大为90.4,华东最低为84.0。各营养指标均为东北、华北地区最高,而西北、西南地区最低。结论中国汉族男青年体格发育水平的地域差异较为明显。应进一步研究不同地区不同地理环境、气候、经济对青少年体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格 应征男青年 地区差异 汉族
原文传递
大争之寺:中美报纸媒介对少林寺形象表征差异 被引量:3
13
作者 郑鹏 李阿芳 皮瑞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4-145,共12页
随着现代传播社会的发展,媒介成为参与建构目的地形象的重要力量。本研究选取在中国和美国发行量较大且具有代表性的报纸为研究样本,对其报道少林寺的内容进行搜集整理,综合运用扎根理论、卡方检验,分析中美报纸媒介对少林寺形象表征的... 随着现代传播社会的发展,媒介成为参与建构目的地形象的重要力量。本研究选取在中国和美国发行量较大且具有代表性的报纸为研究样本,对其报道少林寺的内容进行搜集整理,综合运用扎根理论、卡方检验,分析中美报纸媒介对少林寺形象表征的差异,归纳出历史文化、现代发展、主要人物、整体认知四个主要范畴。研究发现:美国报纸整体上侧重于表征少林寺的历史文化,凸显以少林功夫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形象,关注少林寺的国际化和商业化,强调与社会规范不符的主要人物形象,整体上塑造了一个复杂矛盾的少林寺形象;中国报纸侧重于表征少林寺的现代发展,突出历史文化的悠久和丰富多样性,关注国际化和商业化的同时更为关注少林寺旅游业发展,对主要人物既有批评质疑也有肯定赞誉,投射出一个举世闻名的少林寺形象。这种差异被总结为媒介对少林寺传统与创新之主观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林寺 旅游地形象 表征差异 地域差异 报纸媒介 扎根理论
原文传递
辽宁省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佳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37-41,51,共6页
针对土地利用效益问题,以辽宁省2012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构建了包括1个目标层、3个准测层和10个指标层指标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SPSS17.0软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多分布在社会经济条件较好的核心城市... 针对土地利用效益问题,以辽宁省2012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构建了包括1个目标层、3个准测层和10个指标层指标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SPSS17.0软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多分布在社会经济条件较好的核心城市,如沈阳,大连等城市;中等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多分布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如盘锦、本溪、鞍山等城市;低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多为自然和区位条件较差的城市,如辽西北的阜新,朝阳和东部丹东等城市。应结合各城市的实际情况开发土地资源,以提高土地利用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土地利用 经济效益 因子分析 地域差异
下载PDF
我国男性青年体格状况的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3
15
作者 尚磊 李沪建 +1 位作者 张治英 徐勇勇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1-317,共7页
目的:研究我国男青年体格指标的空间分布特征。方法:利用第三次全国应征青年体质调研数据,在ArcGIS8.1软件支持下,建立我国男青年体格指标的地理信息系统,并以此为基础采用空间局部内插分析,建立我国男青年体格指标空间分布图,以交叉评... 目的:研究我国男青年体格指标的空间分布特征。方法:利用第三次全国应征青年体质调研数据,在ArcGIS8.1软件支持下,建立我国男青年体格指标的地理信息系统,并以此为基础采用空间局部内插分析,建立我国男青年体格指标空间分布图,以交叉评价指标为依据选择无偏最优的空间分布图。结果:分布图显示我国男青年身高、体重、胸围、Vervaeck指数分布趋势基本一致,总体上有从北向南逐渐减小或降低的趋势。除鄂尔多斯高原以外,东北、华北、西北北部以及华东地区东部的男青年的身高较高。东北、华北以及华东地区东部一带男青年的体型较粗壮;青藏高原、西南地区中部、陕西南部男青年体形较细长。结论:我国男青年体格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应进一步研究不同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经济等对青少年体格状况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格 空间分布 男性青年
下载PDF
2012年马卡诺夫海盆与楚科奇深海平原浮游动物夏季的垂直分布及地理差异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志强 张光涛 孙松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16年第4期462-473,共12页
利用2012年9月1—6日采自马卡诺夫海盆3个站位和楚科奇深海平原1个站位的分层浮游动物样品,研究了浮游动物在0—1 000 m水层的垂直分布以及地理差异。结果表明,浮游动物在上层分布密集而在深层比较稀少。4个站位在0—50 m、50—100 m和... 利用2012年9月1—6日采自马卡诺夫海盆3个站位和楚科奇深海平原1个站位的分层浮游动物样品,研究了浮游动物在0—1 000 m水层的垂直分布以及地理差异。结果表明,浮游动物在上层分布密集而在深层比较稀少。4个站位在0—50 m、50—100 m和100—200 m水层的平均丰度分别为265.0、360.7和231.2 ind·m-3,而在200—500 m和500—1 000 m的丰度只有64.4和36.9 ind·m^(-3)。在数量上占优势的种类中,植食性为主的拟长腹剑水蚤(Oithona similis)、北极哲水蚤(Calanus glacialis)和极北哲水蚤(Calanus hyperboreus)集中在200 m以浅的水层。虽然在200 m以下杂食性种类矮小微哲水蚤(Microcalanus pygmaeus)、隆剑水蚤(Oncaea spp.)和细长长腹水蚤(Metridia longa)的丰度明显降低,但是占浮游动物总丰度的比例却明显更高。两个调查海区浮游动物种类组成相似,但是楚科奇深海平原大型桡足类极北哲水蚤的丰度较高,而小型桡足类丰度较低。垂直分布上差异主要在于500—1 000 m水层,马卡诺夫海盆站位丰度为22.7—92.6 ind·m-3,而楚科奇深海平原只有1.6 ind·m^(-3)。深海区浮游动物丰度的地理差异说明生物泵的作用存在空间异质性。类似地理差异产生的原因在于楚科奇深海平原存在数量较多的极北哲水蚤,它们在春季融冰前就上升到表层摄食冰藻,显著降低了有机物的垂直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垂直分布 群落结构 地理差异 极北哲水蚤 楚科奇深海平原 马卡诺夫海盆
下载PDF
明末清初嘉湖平原的专业化桑园及其生态经济环境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晴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6-36,61,共12页
明末清初的嘉湖平原由于内部微地形条件的差异,形成了以崇德、桐乡为中心的专业桑园集中区域,产生了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专业化桑园经营模式。专业化桑园的形成,是高度繁荣的蚕业经济对嘉湖平原内部地理环境适应的结果。专业化桑园经济... 明末清初的嘉湖平原由于内部微地形条件的差异,形成了以崇德、桐乡为中心的专业桑园集中区域,产生了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专业化桑园经营模式。专业化桑园的形成,是高度繁荣的蚕业经济对嘉湖平原内部地理环境适应的结果。专业化桑园经济的发展对当地的地貌景观带来很大程度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化桑园 嘉湖平原 地形差异
原文传递
从地域之别到社会类型之别——冯友兰探究中西文化问题的思想述评
18
作者 刘金鹏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6-9,共4页
冯友兰是一位爱国哲人,他对中西文化问题的探讨分为三个阶段。他先后将中西文化的差别视为地域之别、古今之别和社会类型之别。在第三阶段,他提出中国文化须完成现代化并保留其民族性,正确指明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认真总结冯友兰探... 冯友兰是一位爱国哲人,他对中西文化问题的探讨分为三个阶段。他先后将中西文化的差别视为地域之别、古今之别和社会类型之别。在第三阶段,他提出中国文化须完成现代化并保留其民族性,正确指明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认真总结冯友兰探究中西文化问题的思想得失,将会有助于推进中国文化的现代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友兰 中西文化问题 地域之别 社会类型之别 现代化
下载PDF
中国古代强悍北狄入主中原及其原因探究
19
作者 陈天宇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9期102-106,共5页
在中国历史上,中原政权总是受到强大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而南方少数民族却鲜有强大政权危及中原。在发展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因受到不同民族人文历史共识、自然地理差异、民族认同观念、自然灾害、军事力量诸因素错综复杂的影响而综... 在中国历史上,中原政权总是受到强大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而南方少数民族却鲜有强大政权危及中原。在发展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因受到不同民族人文历史共识、自然地理差异、民族认同观念、自然灾害、军事力量诸因素错综复杂的影响而综合形成了决定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有力因素。探究南北方少数民族建立政权的历史对于形成对少数民族整体认识、处理民族间关系以及团结各民族共同发展意义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狄 北方少数民族 地理差异 军事力量
下载PDF
《左传》中的乱臣形象探析
20
作者 史小贺 李奎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6-19,共4页
春秋时期,礼制文化发生了变化,封建宗法制逐渐解体,家臣制也随分封制的瓦解而衰落,政治上的权力之争日趋激烈,许多大臣逐渐背离臣子的职责,成为世人痛恨的乱臣。本文试从王室成员、诸侯、卿大夫和士各个阶层中的乱臣形象着手,分析《左... 春秋时期,礼制文化发生了变化,封建宗法制逐渐解体,家臣制也随分封制的瓦解而衰落,政治上的权力之争日趋激烈,许多大臣逐渐背离臣子的职责,成为世人痛恨的乱臣。本文试从王室成员、诸侯、卿大夫和士各个阶层中的乱臣形象着手,分析《左传》中乱臣形象的发展演变及地域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乱臣形象 演变 地域差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