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山-温州地球化学剖面及廊区解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朱炳泉 王一先 +2 位作者 王慧芬 陈道公 陈多福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3,共13页
黄山-温州地学断面及周围地区幔源、壳源与基底岩石的Pb、Sr、Nd同位素,年代学与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华南与扬子从元古宙到新生代的幔源与壳源岩石均表现出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出两区具完全不同的地质演化历史... 黄山-温州地学断面及周围地区幔源、壳源与基底岩石的Pb、Sr、Nd同位素,年代学与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华南与扬子从元古宙到新生代的幔源与壳源岩石均表现出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出两区具完全不同的地质演化历史。应用新发展起来的地球化学填图与剖面研究方法,确定了华南-扬子地幔边界在浙江龙游以北(北纬29.1°),向东呈东西走向,而华夏(指华南东部)地壳明显向北逆冲10—37km,存在地壳相对于地幔的左旋滑移;确证了华夏古陆的存在。在剖面线及廊区华夏块体陆壳年龄为1.95—2.5Ga,而扬子块体为1.2—1.9Ga。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扬子块体具华北块体与华南块体的过渡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岩石圈 廊区解析 地球化学剖面 黄山
下载PDF
Griesbachian Cyclostratigraphy at MajiashanSection, Anhui Province, China 被引量:6
2
作者 Peng Yuanqiao Tong Jinnan Faculty of Earth Scien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Gao Yongqun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Press, Wuhan 430074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SCIE CSCD 2001年第1期22-26,共5页
The Lower Triassic at Majiashan Section, deposited in the deep part of the Lower Yangtze carbonate ramp, is the only outcrop of the deep Lower Triassic preserved in the present Lower Yangtze region. Even so, the alt... The Lower Triassic at Majiashan Section, deposited in the deep part of the Lower Yangtze carbonate ramp, is the only outcrop of the deep Lower Triassic preserved in the present Lower Yangtze region. Even so, the alternations of mudrock of mudrock and marl (or limestone) are still very distinct and recognizableable, though usually more or less condensed. The lith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cycles at Majiashan Section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 sedimentary characters and the contents of some elements analyzed at a 2-centimeter-interval with no hiatus of the Lower Triassic. The division resolution of the Griesbachian stratigraphy may increase to the scale of ten thousand years by the mudrock-marl (or limestone) bundles and the geochemical cycles.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dimentary cycles/the geochemical cycles and the Milankovitch cycles may suggest the time limit and the sedimentary r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jiashan section Griesbachian sedimentary bundles geochemical characters Milankovitch cycles.
下载PDF
黄河流域(济南段)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组合特征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赵振华 赵学升 +4 位作者 朱琳 韩鎏 郝杰 张汭 冯泉霖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09-1227,共19页
为查明黄河流域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组合特征及重金属元素异常分布区域,采集该流域济南段表层土壤、不同土壤类型样品,以及重金属异常区域水平剖面-垂向剖面土壤样品,测定N、P、Mn、Mo、Zn、As、Cr、Hg、Pb、Ni和V等29项土壤指标,通过元素... 为查明黄河流域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组合特征及重金属元素异常分布区域,采集该流域济南段表层土壤、不同土壤类型样品,以及重金属异常区域水平剖面-垂向剖面土壤样品,测定N、P、Mn、Mo、Zn、As、Cr、Hg、Pb、Ni和V等29项土壤指标,通过元素聚类分析(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因子分析(Bartlett球度检验,KMO检验验证,最大方差旋转)和重金属元素异常区域立体化分析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受人类活动影响较明显的元素有第一簇群元素(Pb、Zn、Cu、Mo、Cr、V、Co)及Hg元素,第一族群元素在街道中心区域各元素含量普遍较高;As、F等元素受人为影响较小,与河流分布有一定的关系。另外,不同土壤类型中各元素丰缺情况有一定差异性。重金属元素异常区分布相对分散,较为集中的两个异常区域是大桥街道东北部和太平街道与孙耿街道交界处。在调查区东西方向上,各重金属峰值分布有明显差异性,纵向剖面元素分布情况各异。黄河流域(济南段)大部分地区元素含量受背景值控制,小部分区域(面积<0.3%)存在轻度的人为重金属污染,整体土壤环境较好,适合发展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聚类分析 因子分析 重金属元素 济南段 黄河流域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新生代沉积物再旋回作用研究:以大红沟剖面为例
4
作者 桑胜萍 卢海建 +2 位作者 叶家灿 潘家伟 李海兵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6-622,共17页
【研究目的】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沉积物再旋回作用在构造事件反演、沉积物源区识别以及风尘沉积溯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方法】为了探究柴达木盆地新生代沉积物再旋回作用,本文对柴北缘大红沟剖面的砂岩进行了薄片鉴定、碎... 【研究目的】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沉积物再旋回作用在构造事件反演、沉积物源区识别以及风尘沉积溯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方法】为了探究柴达木盆地新生代沉积物再旋回作用,本文对柴北缘大红沟剖面的砂岩进行了薄片鉴定、碎屑颗粒统计和重矿物等分析,以及对泥岩进行了主微量与稀土元素、黏土矿物等分析。【研究结果】大红沟剖面泥岩的主微量元素与稀土元素分别表现出相似的大陆上地壳(UCC)和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可能表明沉积物已完全混合或发生再旋回作用;砂岩的主要成分为石英以及少量的长石和岩屑,其中岩屑主要由沉积岩屑组成,表明其源区主要为再旋回造山带;剖面上部稳定重矿物的含量和锆石、电气石和金红石(ZTR)指数突然降低,这表明后期可能主要为近源堆积;相反,黏土矿物中易发生分解的绿泥石的含量在剖面上部突然增加,这也表明此时的物源区更近,有更多的绿泥石保存下来。【结论】综合已有的地层沉积相、砂岩薄片以及碎屑锆石U-Pb年龄等资料,认为柴北缘逆冲褶皱带内广泛分布的侏罗系和白垩系沉积岩曾经历过大规模的沉积物再旋回作用,是盆地新生代地层的重要源区之一;近来的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表明,柴北缘新生代沉积岩在9~7 Ma经历了显著的沉积物再旋回作用;随着逆冲褶皱作用进一步向盆地内部扩展,~3 Ma以后盆地北部的隆起区沉积岩再次经历沉积物再旋回作用,可能成为柴达木盆地第四纪湖泊以及中国黄土高原黄土的重要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分析 碎屑颗粒统计 重矿物分析 沉积物再旋回作用 大红沟剖面 沉积盆地 柴达木北缘 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塔吉克斯坦某金矿外围Au1-2异常区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 被引量:2
5
作者 詹承淮 《世界有色金属》 2017年第21期98-99,共2页
通过对塔吉克斯坦某金矿区外围的1 :1 万岩屑测量工作,并进行1:500地化剖面测量,对Au1-2异常区23线(PM510)和15线(PM513)勘探剖面金矿点及地化剖面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寻找深部盲矿。
关键词 Au1-2岩屑测量 地化剖面 成矿预测
下载PDF
High-Resolution Geochemical Significance of Lowest Triassic at Majiashan Section, Chaohu, Anhui Province, China
6
作者 Peng Yuanqiao Tong Jinnan Faculty of Earth Scien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China Shi Guangrong School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Deakin University, Rusden Campus, Clayton, Victoria 3168, Australia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25-130,共6页
The Permian Triassic boundary (PTB) and the lowest Triassic in the Yangtze region are considered to be the sediments of dysaeroxic and even anoxic environments, due to the dark thin bedded fine deposits, the highly ... The Permian Triassic boundary (PTB) and the lowest Triassic in the Yangtze region are considered to be the sediments of dysaeroxic and even anoxic environments, due to the dark thin bedded fine deposits, the highly developed parallel beddings with pyrites, the suppression of bio disturbance, and the monotonous fossils. However, the trace fossils there show a rather weak effect of the anoxic event. Meanwhile, the high resolution geochemical data are analyzed with 2 cm interval in the PTB and the lowest Triassic at the Majiashan Section, Chaohu, Anhui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ater depth of Chaohu region in the earliest Triassic was shallow, which might be a feature of the neritic environment. The high resolution geochemical proxies for anoxia have some contrary results. The geochemical data often indicate the dysaeroxic and even anoxic environments during that time, whereas other proxies (such as w (V)/ w (Cr), w (Ni)/ w (Co)) denote that they are normal marine sed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jiashan section Permian Triassic boundary (PTB) lowest Triassic high resolution geochemical data environmental analyses.
下载PDF
南雄盆地始新统红层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谢振龙 刘秀铭 +2 位作者 毛学刚 乐志军 彭超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8-228,共11页
选取南雄盆地始新统红层——古城村剖面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磁性矿物和地球化学元素特征分析其沉积环境。古城村剖面上部和下部为红色,中部为青灰色,颜色及其深浅均随沉积层理/层次逐渐变化,说明颜色和沉积地层层理/层次为同期形成,为地... 选取南雄盆地始新统红层——古城村剖面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磁性矿物和地球化学元素特征分析其沉积环境。古城村剖面上部和下部为红色,中部为青灰色,颜色及其深浅均随沉积层理/层次逐渐变化,说明颜色和沉积地层层理/层次为同期形成,为地层的原生色。磁学测量的饱和等温剩磁(SIRM)和剩磁矫顽力(B_(cr))结果与红度(a~*)呈现良好的正对应关系,热磁曲线结果表明红层样品以赤铁矿为主,漫反射光谱(DRS)佐证了原生赤铁矿的存在且是唯一可以检测到的磁性矿物。赤铁矿指示了当时的沉积环境为高温少雨。剖面中部存在青灰色地层,该层样品的热磁测量没有检测到磁性矿物信号,只检测到顺磁性矿物信号。高温处理后的DRS测量也表明其存在顺磁性的黏土矿物。通过地球化学元素分析显示其与标准石灰岩相比差异较大,而与中国典型黄土较为相似,可能说明青灰层并非石灰岩。剖面的上下层均为以原生赤铁矿为主的红层,代表高温强氧化环境。青灰层与上下红层之间为过渡渐变,地层较为连续且无不整合现象,化学元素分析也显示该层与上下红层、上地壳和黄土都具有较高的相似性,所以该层更可能是风积物在气候转为湿润条件下经成土作用形成的钙质淀积层。古城剖面反映了始新世时期干热氧化—湿润氧化还原—干热氧化的逐渐变化过程,对于准确理解南雄盆地此阶段古环境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始新统红层 磁性矿物 地球化学元素 沉积环境 古城剖面 南雄盆地
下载PDF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of the Salawusu Section
8
作者 刁桂仪 郑洪汉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1993年第4期365-372,共8页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and the contents of CaCO3, free Fe2O3 and REE in the sediments of the Salawusu section have been analyzed to investigate the geochemical features of different sedimentary facies and explor...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and the contents of CaCO3, free Fe2O3 and REE in the sediments of the Salawusu section have been analyzed to investigate the geochemical features of different sedimentary facies and explore their sedimentary enironmetnts during the Late Pleistocene.The con-tents of CaCO3, free Fe2O3 and ∑REE in lacustrine deposits of the middle part of the section a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other parts ,except SiO2 which shows an opposite trend.According to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ponents mentioned above, the section may be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which are equivalent to those divided in terms of lithologic characters and sedimentary facies.More remarkable characteristics were observed with respect to the distribution of CaCO3, free Fe2O3,∑REE and SiO2/Al2O3 and FeO/Fe2O3 ratios, which can be adopted as the geochemical indices for paleoclimate division.From the above, four paleoclimate stages have been distinguished for the deposition process.The first stage ,dated at 0.20-0.15Ma, is characterized by a dry and cold climate,the second stage, ranging from 0.15 to 0.07 Ma ,by a warm and slightly dry climate,the third stage ,about 0.07-0.01Ma ,by a cold and humid climate;and prevailing in the last ten thorsand years is the fourth stage,with the climate changing graduall from warm-humid to warm-d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沉积环境 碳酸钨 氧化铁 稀土元素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中段二叠系大石寨组细碧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被引量:46
9
作者 吕志成 段国正 +3 位作者 郝立波 李殿超 潘军 董广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2-222,共11页
大兴安岭中段林西地区二叠纪大石寨组下部的细碧角斑岩建造记录了大石寨裂陷槽早期的发育历史,因而对其成因和构造环境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在详细的野外工作基础上,对二叠系大石组的细碧岩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 大兴安岭中段林西地区二叠纪大石寨组下部的细碧角斑岩建造记录了大石寨裂陷槽早期的发育历史,因而对其成因和构造环境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在详细的野外工作基础上,对二叠系大石组的细碧岩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细碧岩的岩石类型为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安山岩、橄榄粗安岩和粗安岩(或歪长粗面岩),属于拉斑玄武岩岩石系列;细碧岩的主量元素质量分数及变化范围类似于N-MORB玄武岩;与正常洋中脊玄武岩相比较,细碧岩的LILE元素明显富集,HFSE元素的质量分数与大洋中脊玄武岩(N-MORB)相接近,Nb、Ta明显亏损;细碧岩的稀土元素分配模式具平坦型;(^(87)Sr/^(86)Sr)t为0.7013~0.7056。细碧岩形成于大石寨裂陷槽早期裂陷阶段弧后盆地局部扩张的构造环境;细碧岩是由拉斑玄武质岩浆在上升过程中经热卤水的严重混染后喷出地表结晶而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 成因意义 细碧岩 大石寨组 大兴安岭 拉斑玄武岩
下载PDF
西藏羌塘盆地中生界海相烃源岩综合地球化学剖面研究及有利生烃区预测 被引量:38
10
作者 丁文龙 李超 +1 位作者 苏爱国 何忠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78-896,共19页
针对西藏羌塘盆地中生界海相烃源岩地面样品风化严重等实际情况,利用大量露头剖面点样品的有机地球化学测试数据和前人研究资料,在对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有效性分析及评价标准建立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地球化学剖面方法,对盆地不同构... 针对西藏羌塘盆地中生界海相烃源岩地面样品风化严重等实际情况,利用大量露头剖面点样品的有机地球化学测试数据和前人研究资料,在对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有效性分析及评价标准建立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地球化学剖面方法,对盆地不同构造单元的烃源岩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预测了有利生烃区。结果表明,有机碳含量与生烃潜力(S_1+S_2)、氯仿沥青"A"和总烃(HC)含量之间相关性良好,总体呈正向线性关系,受岩性的影响,灰岩和油页岩的关系曲线一般高于泥岩和煤;地表风化作用虽然对地面样品尤其是灰岩样品的有机碳含量影响较小,但对生烃潜力、氯仿沥青"A"和总烃含量等指标的影响不容忽视;中生界海相烃源岩在各构造单元内的发育不同,蒂让碧错-土门凹陷的索瓦组台地相泥灰岩和肖茶卡组三角洲相泥岩为好生油岩;帕度错-纳江错凹陷比洛错地区肖茶卡组外陆棚相油页岩或页岩为极好生油岩,深水陆棚相或开阔台地相灰岩为中等烃源岩;洞错-葫芦湖较深凹陷和吐坡错-白滩湖深凹陷的布曲组和索瓦组台地相灰岩及肖茶卡组上部灰岩为中等生油岩。有机质类型以Ⅱ型为主,各地区成熟度差异明显,总体以成熟~高成熟为主,在同一剖面上自上而下成熟度逐渐增高。沉积环境是优质烃源岩发育的主控因素,上三叠统肖茶卡组(T_3x)广泛发育的半深海盆地相黑色泥页岩是盆地最重要的烃源层,泥岩有利生烃区分布面积大,侏罗系布曲组(J_2b)和索瓦组(J_3s)碳酸盐岩台地相台内凹陷较闭塞的静水沉积的泥灰岩为重要烃源岩层,灰岩有利生烃区分布面积大,对进一步明确羌塘盆地不同构造单元主力烃源岩特征与分布及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盆地 中生界 海相烃源岩 地球化学 剖面研究 有利生烃区
下载PDF
南岭大东山岩体北部^(40)Ar-^(39)Ar定年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1
11
作者 马铁球 柏道远 +2 位作者 邝军 彭学军 王先辉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6-358,共13页
南岭中段大东山岩体为中侏罗世、多期次形成的花岗岩体,由四个岩石单元组成,较早次单元岩性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较晚次单元为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40Ar/39Ar法坪年龄为(162.3±1.2)Ma。相对于同时代花岗岩,岩石更富K和Si,贫Ti、Mg... 南岭中段大东山岩体为中侏罗世、多期次形成的花岗岩体,由四个岩石单元组成,较早次单元岩性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较晚次单元为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40Ar/39Ar法坪年龄为(162.3±1.2)Ma。相对于同时代花岗岩,岩石更富K和Si,贫Ti、Mg、Ca和P。其中SiO2为75.18%~76.49%;K2O为4.96%~6.13%。铝饱和指数(ASI)为0.92~1.26,平均1.03,属铁质、准铝质-微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微量元素具Ba、Sr、P、Ti等亏损和Th、La、Nd、Sm等相对富集的特点;富含稀土元素(∑REE平均355μg/g)。ISr值为0.7054~0.7330,εNd(t)值为-7.4~-10.9,t2DM为1.55~1.84Ga,表明成岩物质源自中元古代地壳,并有少量地幔物质的混染,多种相关图解判别均显示其为A型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区域构造背景研究等表明,岩石形成于挤压造山向非造山转换的后造山拉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黑云母^40Ar/^39Ar法定年 地球化学特征 后造山环境 大东山岩体 南岭中段
下载PDF
临夏盆地王家山剖面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特征与季风演化 被引量:20
12
作者 钟巍 李吉均 +1 位作者 方小敏 朱俊杰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5-61,共7页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临夏盆地王家山剖面(上新统以上段)的沉积物地化元素含量波动特征表明,上新世气候频繁、剧烈和大幅度波动体现了上新世气候演化的过渡性特征,与第四纪早期相对稳定的湖相沉积地球化学元素的波动明显不同。这种...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临夏盆地王家山剖面(上新统以上段)的沉积物地化元素含量波动特征表明,上新世气候频繁、剧烈和大幅度波动体现了上新世气候演化的过渡性特征,与第四纪早期相对稳定的湖相沉积地球化学元素的波动明显不同。这种差异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环境及构造背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亚洲季风从上新世开始不稳定过渡到第四纪早期相对稳定的动态过程,与青藏高原隆升有密切的内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元素 季风演化 青藏高原 沉积物 盆地
下载PDF
铅同位素方法应用于化探找矿评价 被引量:15
13
作者 常向阳 朱炳泉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7-41,共5页
铅同位素方法应用于化探找矿评价常向阳朱炳泉(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铅同位素打靶系统剖面化探收稿日期:1996-12-17第一作者简介:常向阳男1967年生助理研究员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 铅同位素方法应用于化探找矿评价常向阳朱炳泉(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铅同位素打靶系统剖面化探收稿日期:1996-12-17第一作者简介:常向阳男1967年生助理研究员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科委攀登计划B项资助近年来,铅同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同位素 打靶 系统剖面化探
下载PDF
东营凹陷南斜坡沙四下亚段—孔店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类 被引量:9
14
作者 孟江辉 刘洛夫 +1 位作者 姜振学 高永进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85-1092,共8页
东营凹陷南斜坡沙四下亚段—孔店组为一套紫红色或红色碎屑岩沉积,本身不具备生烃能力,因此对该层段原油成因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系统分析17个油砂和5个原油样品的生物标志物组合特征的基础上,将该区原油划分为4种成因类型。Ⅰ类原... 东营凹陷南斜坡沙四下亚段—孔店组为一套紫红色或红色碎屑岩沉积,本身不具备生烃能力,因此对该层段原油成因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系统分析17个油砂和5个原油样品的生物标志物组合特征的基础上,将该区原油划分为4种成因类型。Ⅰ类原油分布于平方王地区和博兴洼陷,Pr/Ph>0.8,Ph/nC18<0.6,伽马蜡烷含量极低,4-甲基甾烷、重排甾烷含量相对高,Ts/Tm、藿烷/甾烷值相对高,可能来源于一套淡水湖相环境下形成的、富含粘土矿物的泥岩。Ⅱ类原油分布于纯化—乐安构造带、陈官庄构造带,Pr/Ph<0.6,Ph/nC18>2,伽马蜡烷含量高,4-甲基甾烷、重排甾烷含量低,Ts/Tm和藿烷/甾烷值低,可能与一套盐湖相泥岩或灰质泥岩有成因关系。Ⅲ类原油分布于青城北缓坡构造带,检测出25-降藿烷系列,伽马蜡烷含量介于Ⅰ类和Ⅱ类之间,可能为早期充注的Ⅱ类原油遭受生物降解后和晚期充注的Ⅰ类原油形成的混源油,且以晚期充注为主。Ⅳ类原油分布于王家岗地区孔店组,具有C29甾烷绝对优势和高含量的伽马蜡烷,推断为Ⅱ类原油和一种来源于浅湖—沼泽相的原油形成的混源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原油成因类型 沙四下亚段 孔店组 红层 东营凹陷
下载PDF
基于ASTER的遥感地球化学统计预测模型及应用——以金川铜镍矿床外围找矿为例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三明 吴虹 +1 位作者 谭泛 张振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0-489,共10页
通过金川铜镍矿区南延测区的地球化学地表取样分析及野外对应点的地物波谱测试,并以55号勘探线的遥感-地质-地球化学剖面为基准,确定不同元素异常(或地球化学指标)与不同岩性地段的光谱特征、谱段范围及阈值,建立基于ASTER遥感影像的净... 通过金川铜镍矿区南延测区的地球化学地表取样分析及野外对应点的地物波谱测试,并以55号勘探线的遥感-地质-地球化学剖面为基准,确定不同元素异常(或地球化学指标)与不同岩性地段的光谱特征、谱段范围及阈值,建立基于ASTER遥感影像的净反射率值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指标之间的统计模型,并以此预测模型对南延及西北延区域进行了遥感地球化学异常的圈定。结果表明:建立的遥感地球化学统计模型高异常区与已知矿区范围吻合程度很高,通过提取的遥感地球化学异常信息不仅能表达化探常规异常信息,其空间分布规律也能明晰出来,更重要的是某些局部弱异常得到了增强,外延区域的遥感地球化学异常也得到了野外验证,说明利用区域地质资料建立的基于ASTER遥感地球化学预测模型比单一的遥感或化探异常有更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地球化学统计模型 遥感-地质-地球化学剖面 地物波谱 ASTER 金川铜镍矿区 甘肃
下载PDF
综合物化探在招平断裂带中段金矿深部找矿的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永昌 孙靖 《矿产勘查》 2020年第3期530-539,共10页
招平断裂带是胶东三大金矿带之一。研究范围位于招平断裂带中段(招远城至夏甸金矿),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特征呈相对低阻,视电阻率等值线同等向下弯曲,间距变大及由陡变缓部位为成矿有利部位;构造叠加晕研究是采用相关分析及格式法,... 招平断裂带是胶东三大金矿带之一。研究范围位于招平断裂带中段(招远城至夏甸金矿),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特征呈相对低阻,视电阻率等值线同等向下弯曲,间距变大及由陡变缓部位为成矿有利部位;构造叠加晕研究是采用相关分析及格式法,确定大尹格庄和夏甸金矿床元素轴向分带序列,前缘晕元素为As、Sb、Hg、B,近矿晕元素为Au、Ag、Cu、Pb、Zn和尾晕为Bi、Mo、Mn、Co。据前、尾晕共存准则和前缘晕强度趋势准则预测深部还有盲矿存在。通过地质及物化探工作成果,建立了地质-物探-化探综合找矿模型,确定深部找矿靶区,为下一步的找矿工作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综合物化探 找矿靶区 招平断裂带中段 山东
下载PDF
东昆仑东段都兰地区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基于大比例尺微沟系(土壤)测量工作 被引量:5
17
作者 安朝 杨敏 +6 位作者 陈熙 李德彪 李杰 祁昌伟 魏有宁 马正婷 李玉龙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58-1169,共12页
在提取东昆仑东段都兰地区11个1∶2.5万地球化学测量项目16种共同测试元素原始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数理指标及多元统计分析,以期从整体角度为该区寻找原生矿床及后期研究提供表生地球化学依据。分析显示:Au元素以强丰度背景拟合值、高... 在提取东昆仑东段都兰地区11个1∶2.5万地球化学测量项目16种共同测试元素原始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数理指标及多元统计分析,以期从整体角度为该区寻找原生矿床及后期研究提供表生地球化学依据。分析显示:Au元素以强丰度背景拟合值、高剔除比率、高离散分布特征、强叠加值为特征,为区内主要的成矿元素,其次As、Sb、Cu、Ni、Cr、Co、Ag、Pb、Zn等元素丰度背景拟合值与剔除比率高,高强数据多,可作为第二类成矿元素;高温热液元素为背景的稀有稀土元素组合,浓集系数、丰度背景拟合值均表现为富集曲线,但变异系数与叠加作用较弱,可作为第三类成矿元素。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将全区元素划分为Ag-Zn-Pb、Cr-Co-Ni-Cu、Y-La-Sn、As-Mo-Sb、Au、W-Bi等六类,并且由各元素的因子得分极值绘制了地球化学分区图,从表生地球化学角度阐明了有利的成矿区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万地球化学测量 多元统计 因子分区 都兰地区 东昆仑东段
下载PDF
江西沟1号风成剖面地球化学元素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龙 孙永娟 +2 位作者 鄂崇毅 赵亚娟 吕顺昌 《盐湖研究》 CSCD 2016年第2期44-53,共10页
通过对江西沟风成沉积剖面的地球化学分析,并结合OSL年代、粒度和磁化率数据,探讨了末次冰消期以来青海湖南岸气候的演变。剖面常量元素氧化物含量呈SiO_2〉Al_2O_3〉CaO〉Fe_2O_3〉MgO〉K_2O〉Na_2O变化特征,常量元素氧化物及化学元素... 通过对江西沟风成沉积剖面的地球化学分析,并结合OSL年代、粒度和磁化率数据,探讨了末次冰消期以来青海湖南岸气候的演变。剖面常量元素氧化物含量呈SiO_2〉Al_2O_3〉CaO〉Fe_2O_3〉MgO〉K_2O〉Na_2O变化特征,常量元素氧化物及化学元素综合参数与地层有较好的对应性。不同的环境指标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不同,总体上看,地球化学元素的敏感性高,全新世以来粒度和磁化率的变幅较小,即使在全新世大暖期,其值变化都很小。地球化学元素记录所反映的气候变化过程如下。Ⅰ.末次冰消期~12 ka BP,13.2 ka BP前总体上呈相对温暖状态,可能受B/A暖期的影响,13.2~12 ka BP气候不断向干冷方向发展,寒冷程度不断加剧并在12 ka BP达到最强,可能反映出12 ka BP左右的新仙女木事件;Ⅱ.12~9 ka BP,气候呈波动回升状态,暖湿程度呈增加趋势,表现出温凉的气候变化特征;Ⅲ.9~4.5 ka BP,气候温暖湿润,与全新世大暖期相对应,该阶段水热组合达到最佳,但存在阶段性的变化;Ⅳ.4.5~2 ka BP,气候总体向冷干方向转变,3 ka BP前变化幅度较小,气候较温暖湿润,3~2 ka BP气候凉偏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 地球化学元素 江西沟剖面 末次冰消期 环境演变
原文传递
北祁连中段浪力克—牛头山一带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文敏 张本旗 张铖 《甘肃地质》 2008年第2期35-39,共5页
近年来,部署在重要成矿区带的15∶万区域矿产调查在全国陆续展开,这对提高地质矿产研究程度,进一步圈定找矿靶区具有重要意义,其中要求进行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高精度地面磁测、自然重砂测量和遥感异常提取。本文以甘青交界的浪力克... 近年来,部署在重要成矿区带的15∶万区域矿产调查在全国陆续展开,这对提高地质矿产研究程度,进一步圈定找矿靶区具有重要意义,其中要求进行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高精度地面磁测、自然重砂测量和遥感异常提取。本文以甘青交界的浪力克—牛头山一带15∶万区域矿产调查中水系沉积物测量实际资料为依据,探讨了浪力克铜矿区及其区域地球化学特征,认为Cu、Pb、Zn、Au、Ag异常分布与含铜火山岩系分布一致,异常规模显示该矿外围仍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浪力克铜矿 北祁连中段
原文传递
山西义兴寨金矿床铁塘硐矿段原生晕地球化学与深部找矿预测 被引量:3
20
作者 胡乔青 王义天 +5 位作者 毛景文 何猛 白晓明 孙荣良 刘俊辰 王鹏 《黄金》 CAS 2023年第7期1-9,共9页
义兴寨金矿床是山西省规模最大的金矿床,其深部成矿潜力如何及是否发育隐伏矿体,是矿山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在对成矿特征、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有比较全面认识的基础上,采用矿床原生晕地球化学法对义兴寨金矿床铁塘硐矿段开展了深部找... 义兴寨金矿床是山西省规模最大的金矿床,其深部成矿潜力如何及是否发育隐伏矿体,是矿山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在对成矿特征、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有比较全面认识的基础上,采用矿床原生晕地球化学法对义兴寨金矿床铁塘硐矿段开展了深部找矿预测研究。原生晕异常显示,在6勘探线深部400~550 m标高和0 m标高附近存在2个主要Au异常中心,且0 m标高附近金矿化规模最大,异常区即推测矿体范围。原生晕元素轴向分带序列自上而下为:Sb-Mn-Mo-W-Ni-B-Sn-P-Au-Hg-Cr-Co-Cu-Pb-Zn-Ag-Bi-As-Ba。因此,认为铁塘硐矿段深部具有很好的成矿潜力,推测在深部-400~-500 m标高附近区域存在规模较大的富矿段。预测成果得到了近期布置钻探工程的验证,新增金资源量8 t,为进一步深部找矿工作提供了可靠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晕地球化学法 义兴寨金矿床 铁塘硐矿段 深部找矿预测 华北中部构造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