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碰撞-后碰撞岩浆作用的三种类型及其对大陆俯冲和成矿作用的启示:Sr-Nd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80
1
作者 莫宣学 赵志丹 +2 位作者 Don J DEPAOLO 周肃 董国臣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95-803,共9页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是揭示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的最重要的地区之一,其中广泛发育的碰撞—后碰撞岩浆作用记录了这一地区从特提斯洋俯冲消减到印度大陆陆内俯冲的全过程。本文基于对最新的Sr-Nd同位素资料的分析,从高原岩石圈的三种主要地...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是揭示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的最重要的地区之一,其中广泛发育的碰撞—后碰撞岩浆作用记录了这一地区从特提斯洋俯冲消减到印度大陆陆内俯冲的全过程。本文基于对最新的Sr-Nd同位素资料的分析,从高原岩石圈的三种主要地球化学端元入手,分析了拉萨地块碰撞—后碰撞岩浆作用的类型及其在大陆俯冲与成矿作用方面的意义。青藏高原岩石圈可以分为三种主要的地球化学端元,一是青藏高原北部地球化学省(包括羌塘、可可西里和西昆仑)代表的青藏原始岩石圈地幔地球化学端元,42Ma以来在高原北部广泛分布的钾质岩浆岩的Nd-Sr同位素成分比较均一和稳定,同位素比值的范围较窄,^(87)Sr/^(86)Sr=0.707101~0.710536,ε_(Nd)=-2~-9,t_(DM)=0.7~1.3Ga;二是雅鲁藏布江蛇绿岩代表的新特提斯洋地幔端元,^(87)Sr/^(86)Sr=0.703000~0.706205,ε_(Nd)=+7.8~+10,呈印度洋型MORB特征,属于印度洋型地幔域;三是喜马拉雅带地壳基底和花岗岩类显示的喜马拉雅地壳地球化学端元,ε_(Nd)=-12~-25,^(87)Sr/^(86)Sr=0.733110~0.760000,具相对古老的Nd模式年龄,t_(DM)=1.9~2.9Ga。拉萨地块碰撞—后碰撞岩浆作用可以划分出三种地球化学类型,即拉萨地块原地型、亲特提斯洋型和亲喜马拉雅型。这三种岩浆作用类型受控于上述三种地球化学端元在其源区的比例及相互作用。其中,拉萨地块原地型与青藏高原北部地球化学省特征一致,亲特提斯洋型代表了与新特提斯洋俯冲消减及其后的再循环有关的岩浆作用,亲喜马拉雅型岩浆岩的Sr-Nd同位素特征则可能指示了喜马拉雅大陆地壳端元的参与。超钾质火山岩是揭示印度大陆岩石圈向北俯冲的重要证据,印度大陆岩石圈俯冲作用可能同时控制了超钾质岩石和盐类矿床的产出。古老地壳物质作为源区参与了超钾质岩石和盐类矿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端元 碰撞 后碰撞 岩浆作用 SR-ND同位素 拉萨地块 西藏
下载PDF
地球化学块体与大型矿集区的关系——以东天山为例 被引量:55
2
作者 王学求 申伍军 +3 位作者 张必敏 聂兰仕 迟清华 徐善法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6-123,共8页
通过在东天山15万km2的战略性深穿透地球化学调查共圈出大于1000km2以上的地球化学块体18处,其中铜-铅-锌-银地球化学块体5处,铜地球化学块体3处,铜-镍地球化学块体1处,金的地球化学块体4处,铀的地球化学块体3处,铂-钯地球化学块体1处,... 通过在东天山15万km2的战略性深穿透地球化学调查共圈出大于1000km2以上的地球化学块体18处,其中铜-铅-锌-银地球化学块体5处,铜地球化学块体3处,铜-镍地球化学块体1处,金的地球化学块体4处,铀的地球化学块体3处,铂-钯地球化学块体1处,钨地球化学块体1处。有6处地球化学块体与已知矿集区相对应,新圈定的地球化学块体12处,其中有3处发现了新的矿床。根据这些块体与矿集区的对比得出如下结论:所有的已知矿集区都位于地球化学块体的范围之内,地球化学块体为矿集区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有矿集区的存在一定有地球化学块体的存在,但反过来有地球化学块体的存在不一定有矿集区的存在,地球化学块体是客观存在的,而矿集区是已经发现了一系列矿床并勘探到一定程度才能称作矿集区,因此,地球化学块体内可能会存在潜在的矿集区,这为利用地球化学块体预测新的矿集区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块体 矿集区 东天山 铜、金、铀矿
下载PDF
基于地球化学块体概念的中国锡资源潜力评价 被引量:24
3
作者 刘大文 谢学锦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1期25-32,共8页
本文详细介绍了根据地球化学块体的概念、利用中国区域化探扫面的成果对中国锡资源潜力评价的方法技术;给出了金属供应量、地球化学块体成矿率、资源量和潜在资源量的计算公式,并引入了校正系数来修正根据水系沉积物计算的地球化学块体... 本文详细介绍了根据地球化学块体的概念、利用中国区域化探扫面的成果对中国锡资源潜力评价的方法技术;给出了金属供应量、地球化学块体成矿率、资源量和潜在资源量的计算公式,并引入了校正系数来修正根据水系沉积物计算的地球化学块体中的金属供应量;描述了中国锡地球化学块体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了这些地球化学块体与地质体和已知锡矿床的空间对应关系;确定了中国锡在8μg/g、10μg/g含量级次的地球化学块体成矿率为0.205%和0.208%。同时根据在中国大陆所圈定的锡地球化学块体的分布及其特征计算出中国锡的潜在资源量为1609万t和1406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块体 成矿 潜力评价 锡资源 方法技术 区域化探 锡矿床 中国区 供应量 概念
下载PDF
湘西黔东地区Zn地球化学块体特征及锌资源潜力估算 被引量:24
4
作者 李堃 刘凯 +1 位作者 汤朝阳 段其发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70-1277,共8页
以湘西黔东地区Zn元素的1∶20万水系沉积物化探数据为基础,应用地球化学块体理论与方法 ,对该区内的Zn地球化学块体特征及Zn资源潜力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湘西黔东地区Zn地球化学块体的下限值为110×10-6,圈定了4个Zn地球化学块体和7... 以湘西黔东地区Zn元素的1∶20万水系沉积物化探数据为基础,应用地球化学块体理论与方法 ,对该区内的Zn地球化学块体特征及Zn资源潜力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湘西黔东地区Zn地球化学块体的下限值为110×10-6,圈定了4个Zn地球化学块体和7个区域异常。通过统计地球化学块体和区域异常的参数特征,以1000 m岩块厚度计算了该区总的Zn金属供应量,并根据0.39%的成矿率预测出湘西黔东地区锌资源量为3085万t。其中,圈定的4个地球化学块体所在的花垣—铜仁—镇远地区、都匀—凯里地区、沅陵县董家河和沿河县三角塘等地区应作为下一步的重点找矿勘探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块体 铅锌矿 资源潜力估算 湘西黔东
下载PDF
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在青海沱沱河地区铅锌资源潜力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5
作者 刘长征 陈岳龙 +5 位作者 许光 赵娟 李玥 李琳业 姬丙艳 汪元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71-282,共12页
以地球化学块体理论为基础的方法和技术确定了沱沱河铅锌地球化学块体的下限和含量级次,对沱沱河地区铅锌元素的地球化学块体进行了划分,总结了地球化学块体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通过研究地球化学块体内部结构,追踪大型至特大型矿床可能... 以地球化学块体理论为基础的方法和技术确定了沱沱河铅锌地球化学块体的下限和含量级次,对沱沱河地区铅锌元素的地球化学块体进行了划分,总结了地球化学块体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通过研究地球化学块体内部结构,追踪大型至特大型矿床可能存在的地点。根据已知地区的矿产探明储量与地球化学块体的关系,计算了该地区成矿率,预测了区内铅锌矿资源潜力,同时指出在块体内还存在巨大的寻找铅锌矿产资源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块体 成矿率 资源潜力预测 铅锌矿 沱沱河地区
下载PDF
赞比亚班韦乌卢地块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年龄及Lu-Hf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21
6
作者 左立波 任军平 +5 位作者 王杰 古阿雷 孙宏伟 许康康 Alphet Phaskani Dokowe Ezekiah Chikambwe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20年第1期30-41,共12页
赞比亚班韦乌卢地块广泛出露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黑云母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的形成时代为1934±27 Ma^1974±9 Ma。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花岗岩SiO2含量为69.4%~72.22%,K2O含量为4.52%~5... 赞比亚班韦乌卢地块广泛出露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黑云母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的形成时代为1934±27 Ma^1974±9 Ma。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花岗岩SiO2含量为69.4%~72.22%,K2O含量为4.52%~5.08%,Na2O含量为2.94%~3.11%,Al2O3含量为14.12%~14.65%,为高钾钙碱性过铝质I型花岗岩。花岗岩REE明显分异,铕负异常明显;大离子亲石元素Rb和K相对富集而Sr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Zr、Hf、U和Th相对富集,P、Ti、Nb和Ta相对亏损。锆石的εHf(t)值变化范围为-2.7~3.9和-12.8~1.5,Hf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2.37 Ga^2.83 Ga和2.52 Ga^3.37 Ga,样品的年龄数据投点位于球粒陨石演化线两侧,说明原始岩浆是不均一的,班韦乌卢地块花岗岩原始岩浆可能为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壳幔混染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锆石U-PB年龄 Lu-Hf同位素组成 花岗岩 班韦乌卢地块 赞比亚
下载PDF
矿床地球化学预测方法——以甘肃省地球化学块体为例 被引量:20
7
作者 李通国 李文胜 +2 位作者 刘建宏 赵彦庆 白云来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92-198,共7页
笔者应用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对全省化探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圈出14种元素地球化学块体173个,其中地球化学巨省25个,地球化学省148个。总结地球化学块体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通过研究地球化学块体内部结构,追踪大型至特大型矿床可能存... 笔者应用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对全省化探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圈出14种元素地球化学块体173个,其中地球化学巨省25个,地球化学省148个。总结地球化学块体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通过研究地球化学块体内部结构,追踪大型至特大型矿床可能存在的地点。利用块体内已探明的金属储量,计算其成矿率,预测其他元素或其他地段的金属资源总量,圈定成矿远景区,确定巨型矿床找矿靶区7处。通过不同级别地球化学块体与成矿区带的关系研究,对重要地球化学块体、子块体与成矿亚带、矿田进行对比,对地球化学块体内区域矿产资源潜力作出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地球化学预测方法 甘肃 地球化学块体理论 元素地球化学 分布规律 找矿靶区 成矿远景
下载PDF
岩石化学元素丰度在地球化学块体研究中的意义 被引量:17
8
作者 迟清华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28-430,444,共4页
以Au、Ag、Cu、Pb、Zn、Sb、Hg、W、Sn、Mo、U、Cr、Ni、Co等14种成矿元素为例,利用中国东部不同构造单元的出露地壳和不同类型岩石的元素丰度阐明其在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块体划分与研究中的意义。利用岩石元素丰度对地球化学块体进行研... 以Au、Ag、Cu、Pb、Zn、Sb、Hg、W、Sn、Mo、U、Cr、Ni、Co等14种成矿元素为例,利用中国东部不同构造单元的出露地壳和不同类型岩石的元素丰度阐明其在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块体划分与研究中的意义。利用岩石元素丰度对地球化学块体进行研究,既可查明不同地球化学景观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块体的成因,又可为地球化学块体的研究对比提供条件。因此,应建立不同大地构造单元或不同地球化学景观区的岩石元素丰度并加强其与水系沉积物元素含量的对应关系的研究,这将会对地球化学块体的划分与推断解释提供重要的更加合理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水系沉积物 化学元素丰度 地球化学块体 地球化学景观区
下载PDF
北祁连成矿带地球化学块体含矿性评价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翔 刘建宏 +2 位作者 黎志恒 苏建平 王星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48,共7页
北祁连是我国重要的成矿带之一,其主要构造单元由微陆块、混杂岩带、蛇绿岩、洋脊—洋岛火山岩、岛弧火山岩及岛弧型沉积岩组成。该成矿带的成矿元素Au、Cu、Fe、Mn、As、Sb、Ba、Cr、N i、Co、V具有强富集特征。文章运用“地球化学块... 北祁连是我国重要的成矿带之一,其主要构造单元由微陆块、混杂岩带、蛇绿岩、洋脊—洋岛火山岩、岛弧火山岩及岛弧型沉积岩组成。该成矿带的成矿元素Au、Cu、Fe、Mn、As、Sb、Ba、Cr、N i、Co、V具有强富集特征。文章运用“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和方法,对北祁连区域地球化学块体的分布及其与矿产资源潜力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利用块体分级建立块体内部结构系列,形成套合的地球化学模式,追索成矿元素逐步浓集的过程,讨论了Au、Cu、Cr、N i、W、Sb等地球化学块体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该成矿带不同建造发育的地球化学块体含矿性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块体 含矿性 北祁连成矿带
下载PDF
皖南地区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潜力的地球化学预测 被引量:13
10
作者 程乃福 《安徽地质》 2011年第3期201-206,共6页
根据皖南地区1:20万区域化探资料,计算了区内元素的背景值、区域浓集系数、总体变化系数等参数,阐明了区内元素含量空间分布与成矿元素共生组合特征。使用区域浓集系数及变化系数两个参数,对皖南地区32种元素的成矿潜力进行排序,在目前... 根据皖南地区1:20万区域化探资料,计算了区内元素的背景值、区域浓集系数、总体变化系数等参数,阐明了区内元素含量空间分布与成矿元素共生组合特征。使用区域浓集系数及变化系数两个参数,对皖南地区32种元素的成矿潜力进行排序,在目前安徽省地质勘查主攻矿种中,皖南地区的成矿潜力依次为金(银)-钨-钼-铜-铀-锌-铅。同时根据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和方法,预测了区内金、银资源量,分别为金474t、银16117t,显示出较大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潜力 地球化学块体 皖南地区
下载PDF
贵州东部地球化学块体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邓小万 何邵麟 +1 位作者 陈智 汪玉琼 《矿产与地质》 2004年第4期318-322,共5页
运用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在贵州省1∶20万区域化探数据基础上,利用10km×10km窗口数据,对贵州省东部进行了地球化学块体的圈定及内部结构的剖析。分析了各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块体各级含量水平所对应的面积、可供金属量、浓集度等参数... 运用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在贵州省1∶20万区域化探数据基础上,利用10km×10km窗口数据,对贵州省东部进行了地球化学块体的圈定及内部结构的剖析。分析了各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块体各级含量水平所对应的面积、可供金属量、浓集度等参数特征,并对集中几个重点的Au、Ag、Pb、Zn的地球化学块体作了预测评价。指出在这些地球化学块体内还存在巨大的寻找金、银、铅、锌矿产资源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勘探 找矿潜力 地球化学块体 含量水平 贵州东部
下载PDF
地球化学块体方法在冀北金矿资源潜力估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随民 吴景霞 +2 位作者 栾文楼 魏明辉 陈树清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44-449,共6页
本文利用河北省1∶20万化探扫面数据,以2.4ng/g为Au元素异常下限值,圈出了分布于冀北的3个金地球化学块体。选取矿产研究和开发程度均较高的两个块体和1个区域异常,计算得出河北省金矿的成矿率为0.45%。在此基础上,估算了勘查程度较低... 本文利用河北省1∶20万化探扫面数据,以2.4ng/g为Au元素异常下限值,圈出了分布于冀北的3个金地球化学块体。选取矿产研究和开发程度均较高的两个块体和1个区域异常,计算得出河北省金矿的成矿率为0.45%。在此基础上,估算了勘查程度较低的地球化学块体及全省金异常区内的潜在资源量。得出全省Au的潜在资源量为1836.3t,其中勘查程度较低的2号地球化学块体内潜在资源量占到该块体资源总量的3.8%,为河北省金矿下一步的重点勘探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块体 金矿 潜在资源量 河北
下载PDF
Geochemistry,Zircon U-Pb Age and Hf Isotopic Constraints on the Petrogenesis of the Silurian Rhyolites in the Loei Fold Belt and Their Tectonic Implications 被引量:8
13
作者 Tianyu Zhao Xin Qian Qinglai Feng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3期391-402,共12页
Zircon U-Pb dating, Lu-Hf isotopic and geochemical data for the Silurian rhyolites from the Loei fold belt are presented to constrain their petrogenesis and tectonic settings. The rhyolites give a weighted mean 206Pb/... Zircon U-Pb dating, Lu-Hf isotopic and geochemical data for the Silurian rhyolites from the Loei fold belt are presented to constrain their petrogenesis and tectonic settings. The rhyolites give a weighted mean 206Pb/238 U age of 423.7±2.7 Ma, and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SiO2, Al2O3, K2 O and low MnO, MgO and P2O5. All samples are enriched in LILEs(e.g., Ba, K, Pb) and LREEs and depleted in HFSEs(e.g., Nb, Ta, Ti) with obvious negative Eu-anomalies(δEu=0.56–0.63). The calc-alkaline rhyolites are typical arc-related rocks. The Loei rhyolites have high A/CNK ratios(1.19–1.34) and positive εHf(t)(4.03–5.38), which can be interpreted as partial melting of juvenile crustal materials followed by multistage melting and differentiation, similar to highly fractional I-type rocks. Combined with 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s, the Loei rhyolites should be formed in a volcanic arc environment and may be in contact with the Truong Son fold belt during the Early Paleozoic. Moreover, the Simao Block might be in contiguity with the Indochina Block during Siluri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ype rhyolite zircon U-Pb dating Hf isotopic composition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Loei fold belt Indochina block
原文传递
澜沧老厂外围银铅锌铜多金属异常资源潜力评价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宏坤 杨世坤 +1 位作者 辛荣 田宗春 《云南地质》 2006年第1期90-95,共6页
基于澜沧地区1∶10万分散流普查结果,利用澜沧老厂地球化学异常成矿模型,确定该区地球化学异常中Pb、Zn、Ag、Cu的成矿率。根据其它地球化学异常中蕴含Pb、Zn、Ag、Cu等元素的所有金属量,对异常所含Pb、Zn、Ag、Cu资源量作出初略评价。
关键词 地球化学块体 成矿率 分散流 资源潜力评价 澜沧老厂外围 云南
下载PDF
紫金山矿集区铜地球化学块体特征及找矿潜力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少怀 张国兰 裴荣富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0-94,共5页
运用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在紫金山矿集区1:20万区域化探数据基础上,利用2km×2km窗口数据,对紫金山矿集区进行了地球化学块体的圈定及内部结构的剖析。分析了铜的地球化学块体各级含量水平所对应的面积、可供金属量、浓集度等参数特... 运用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在紫金山矿集区1:20万区域化探数据基础上,利用2km×2km窗口数据,对紫金山矿集区进行了地球化学块体的圈定及内部结构的剖析。分析了铜的地球化学块体各级含量水平所对应的面积、可供金属量、浓集度等参数特征。追索某元素地球化学块体的内部结构,揭示元素在地球化学块体中逐步浓集成矿的轨迹。对几个重点的Cu的地球化学子块体作了预测评价。指出在这些地球化学块体内还存在巨大的寻找铜矿产资源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勘查 找矿潜力 地球化学块体 紫金山矿集区
下载PDF
中国铀地球化学块体与远景区划分 被引量:8
16
作者 徐善法 王学求 +4 位作者 张必敏 王玮 迟清华 周建 严桃桃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85-796,共12页
本文利用中国不同尺度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填图数据,以10 km×10 km的网格为基础,按1:100万比例尺进行了数据计算。地球化学数据统计显示,以秦岭—大别山为界,中国南北地区铀含量值存在明显差异。以铀含量中位数(累计频率50%)作为背... 本文利用中国不同尺度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填图数据,以10 km×10 km的网格为基础,按1:100万比例尺进行了数据计算。地球化学数据统计显示,以秦岭—大别山为界,中国南北地区铀含量值存在明显差异。以铀含量中位数(累计频率50%)作为背景值,全国背景值为2.3×10^-6、南方为2.9×10^-6、北方为2.1×10^-6。考虑南北地区铀表生风化和富集或贫化程度差异,以累计频率85%作为异常下限,对应南方地区含量值4.8×10^-6、北方地区含量值3.0×10^-6做为地球化学异常下限,共圈出面积大于1000 km2,且具有明显异常浓集中心的地球化学块体共79处。在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铀地球化学块体及异常特征、矿床分布、地质特征进行研究,最终圈定出铀矿找矿远景区33处,并以四个主要铀矿床类型分别对33个远景区进行了适当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 地球化学块体 远景区
下载PDF
紫金山矿集区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潜力预测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少怀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6-160,共5页
运用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在福建省1∶20万区域化探数据基础上,利用10km×10km窗口数据,圈定了紫金山矿集区金地球化学异常,依据大型矿床地球化学定量评价模型和方法计算出金的找矿潜力。本文尝试在该块体中通过提高分级值,对紫金山矿... 运用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在福建省1∶20万区域化探数据基础上,利用10km×10km窗口数据,圈定了紫金山矿集区金地球化学异常,依据大型矿床地球化学定量评价模型和方法计算出金的找矿潜力。本文尝试在该块体中通过提高分级值,对紫金山矿集区区域地球化学异常进行了圈定并勾绘出内部结构的谱系树图。分析了金地球化学块体各级含量水平所对应的面积、可供金属量、浓集度等参数特征。探索金元素地球化学块体的内部结构,揭示金在地球化学块体中逐步浓集的轨迹,最终指出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找矿潜力预测 地球化学块体 区域异常 金矿集区 紫金山
下载PDF
砷的地球化学屏障作用初探 被引量:6
18
作者 傅平 《重庆环境科学》 1999年第6期48-49,共2页
砷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常表现出多方向和可变性,但砷的迁移转化是一个朝着有利于砷的沉积、固定方向进行的不可逆过程。
关键词 地球化学屏障 污染化学 环境地球化学
下载PDF
华南陆块铜的地球化学块体与成矿省的关系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雪敏 王学求 +1 位作者 徐善法 迟清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9-69,共11页
在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1∶20万水系沉积物样品Cu含量的基础上,描述了华南陆块铜地球化学块体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它们与地质体、已知的铜成矿省(矿集区)在空间上的对应关系。发现华南陆块的铜地球化学块体主要分布于扬子地块西南缘... 在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1∶20万水系沉积物样品Cu含量的基础上,描述了华南陆块铜地球化学块体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它们与地质体、已知的铜成矿省(矿集区)在空间上的对应关系。发现华南陆块的铜地球化学块体主要分布于扬子地块西南缘,长江中下游、西秦岭、三江地区和湘粤桂交界区。其中扬子地块西南缘铜地球化学块体主要与峨眉山玄武岩的铜高背景值有关,其他异常与海西期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有关的铜矿和层控型铜矿有关;长江中下游地球化学块体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吻合;西秦岭铜地球化学块体与岩体、铜矿和以铜为伴生元素的矿床有关;三江、湘粤桂交界区的铜地球化学块体也有与之对应的铜矿床或铜为伴生元素的矿床。通过这些地球化学块体与已知的地质体、成矿省(矿集区)的对比得出如下结论,铜地球化学块体的形成可能与岩石的高背景值、铜成矿省(矿集区)或铜为伴生元素的矿床有关。巨量的成矿物质的供应只是形成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必要条件,如长江中下游铜地球化学块体为铜成矿省提供物质来源;但每个地球化学块体并不一定都有与之对应的矿集区,如峨眉山玄武岩铜地球化学块体与玄武岩高背景值有关,并没有形成大型的铜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陆块 地球化学块体 成矿省
下载PDF
河北省铅锌矿源层与地球化学块体 被引量:6
20
作者 师淑娟 宫进忠 张洁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6-282,共7页
文章以河北省岩石和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调查成果为基础,讨论了省内铅锌矿源层、地球化学块体的空间分布范围以及地球化学块体与矿源层的关系,旨在为研究区内的铅锌矿产勘查提供指导。研究结果表明,以高于该地区表壳岩石铅锌元素丰度的... 文章以河北省岩石和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调查成果为基础,讨论了省内铅锌矿源层、地球化学块体的空间分布范围以及地球化学块体与矿源层的关系,旨在为研究区内的铅锌矿产勘查提供指导。研究结果表明,以高于该地区表壳岩石铅锌元素丰度的重要矿床的围岩作为铅锌矿源层的判别标志,侏罗纪、白垩纪火山-沉积岩及燕山期侵入岩、遵化岩群、红旗营子岩群等可确定为铅锌矿源层。以25μg/g为异常下限,圈定出水系沉积物铅地球化学块体7处;以100μg/g为异常下限,圈定出水系沉积物锌地球化学块体4处。在铅锌地球化学块体的内部及边缘,有多处大、中型铅锌矿床产出。在丰宁、围场一带出现大范围的铅元素连续成片的岩石高背景分布,锌元素的岩石高背景分布则位于崇礼和围场地区,铅锌高背景区主要分布于侏罗系-白垩系分布区内。侵入岩铅锌高背景区主要集中在乌龙沟-上黄旗岩浆岩带、军都山岩浆岩带及马兰峪复背斜东、西两端。经研究发现,据水系沉积物所圈定出的异常与铅锌矿床分布的一致性要好于据岩石所圈定的异常。在一个地球化学块体分布范围内,存在着多种地质体,而其中对异常形成贡献最大者可能是矿源层和矿床。矿源层与地球化学块体都强调其在成矿作用中是物质的供应源,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与矿床关系更紧密,而后者则与成矿省关系比较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铅锌 矿源层 地球化学块体 地球化学异常 河北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