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电场对煤中瓦斯渗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宏图 杜云贵 +1 位作者 鲜学福 罗平亚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z1期22-24,共3页
煤层中瓦斯的渗流性质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作者在实验室采用三轴渗流实验装置和电场实施装置研究了电场作用对煤中甲烷气体渗流性质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加电场后甲烷气体渗流速度比无电场时要大 ,并且渗流速度随压力梯度增大... 煤层中瓦斯的渗流性质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作者在实验室采用三轴渗流实验装置和电场实施装置研究了电场作用对煤中甲烷气体渗流性质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加电场后甲烷气体渗流速度比无电场时要大 ,并且渗流速度随压力梯度增大成线性增加 ;加电场后 ,煤中甲烷气体渗流量随电压 (电场强度 )升高近似成线性增大 ;煤化程度越高的煤导电性越好 ,甲烷气体在煤中的电动效应越明显 ;同时 ,加电场时 ,煤的等效渗透系数ke 可用解析式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场 煤层瓦斯 渗流特性
下载PDF
山东地区地电场观测资料分析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董晓娜 鲁成义 +3 位作者 曲利 苏道磊 张慧峰 刘海林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0-428,共9页
介绍了山东地区7个地电场观测台的概况,选取各台2007~2011年的观测数据,从资料的完整性、内在质量(包括相关系数和归零差值)、数据变化及受干扰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各台地电场观测资料保持了较好的连续性和完整... 介绍了山东地区7个地电场观测台的概况,选取各台2007~2011年的观测数据,从资料的完整性、内在质量(包括相关系数和归零差值)、数据变化及受干扰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各台地电场观测资料保持了较好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数据能够满足分析预报使用的要求。从数据质量来看,郯城、菏泽、陵阳和大山台的数据较好,其相关系数大于0.95,更换电极后归零差值控制在1mV/km左右,可为地震预测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在数据变化形态方面,山东地区地电场变化形态多数属于潮汐型地电场,日常观测中,主要受到了地电暴、雷电及外线路故障等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场 数据连续性 日变特征 山东地区
下载PDF
2013年芦山Ms7.0地震前地电场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安张辉 杜学彬 +5 位作者 范莹莹 刘君 谭大诚 崔腾发 陈军营 王建军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99,共9页
利用希尔伯特-黄变换方法对2013年芦山Ms7.0地震前甘肃省平凉台、四川省成都台和云南省元谋台地电场观测资料进了分析研究.为增强对研究结果的说服力,还对平凉、成都和元谋地电场观测台站在正常时段变化情况,与地震发生前夕的处理结果... 利用希尔伯特-黄变换方法对2013年芦山Ms7.0地震前甘肃省平凉台、四川省成都台和云南省元谋台地电场观测资料进了分析研究.为增强对研究结果的说服力,还对平凉、成都和元谋地电场观测台站在正常时段变化情况,与地震发生前夕的处理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成都地电场观测台站在芦山Ms7.0和汶川Ms8.0地震前的变化情况也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得出:①希尔伯特-黄变换方法能够对地电场观测资料进行有效处理,处理结果简单直观;②在芦山地震前1~2个月地电场时频图出现能量增强现象,出现变化的周期范围约为90~1400 h,能量最小变化幅度有3个数量级,最大变化幅度达到6个数量级;③通过上述三个地电场观测结果的对比,以及成都地电场观测结果的类比方式,大大提高了分析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在讨论部分,对地电场观测中能够观测到震前异常变化的可能性,从实验和数值模拟两个方面进行了相关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尔伯特-黄变换 芦山Ms7.0地震 地电场 时频谱
下载PDF
一种Pb-PbCl_2不极化电极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宋艳茹 席继楼 +5 位作者 刘超 李晓鹏 庄楠 徐学恭 尚先旗 赵金波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1年第6期97-103,共7页
在分析不极化电极基本实现原理的基础上,研究和讨论影响地电场测量电极工作稳定性的主要技术因素,采用Pb-PbCl_2技术方案和可螺旋拆解的分体式结构,完成一种不极化电极的研究和试验。结果表明:①该电极的主要技术性能不低于目前国内外... 在分析不极化电极基本实现原理的基础上,研究和讨论影响地电场测量电极工作稳定性的主要技术因素,采用Pb-PbCl_2技术方案和可螺旋拆解的分体式结构,完成一种不极化电极的研究和试验。结果表明:①该电极的主要技术性能不低于目前国内外在该领域的指标要求;②在性能试验期间,极化电位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均较高;③应用研究过程中,较好记录了地电场日变化和地电暴等背景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场 不极化电极 稳定性
下载PDF
岷县漳县M_s6.6地震前平凉台地电场变化 被引量:10
5
作者 范莹莹 安张辉 +4 位作者 陈军营 刘君 王建军 崔腾发 王丽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27-834,共8页
应用2013年甘肃岷县漳县M_s6.6地震前263天及震后9天的平凉台观测数据研究了该台地电场在时间域、频率域内的变化,得到:(1)在岷县漳县M_s6.6地震以及在2013年四川芦山M_s7.0地震前平凉台地电场观测记录了显著的自然电场变化,在近距离的... 应用2013年甘肃岷县漳县M_s6.6地震前263天及震后9天的平凉台观测数据研究了该台地电场在时间域、频率域内的变化,得到:(1)在岷县漳县M_s6.6地震以及在2013年四川芦山M_s7.0地震前平凉台地电场观测记录了显著的自然电场变化,在近距离的岷县漳县地震前自然电场变化更显著,异常变化的持续时间长;(2)平凉台地电场最大熵功率谱密度在4月20日四川芦山地震前发生连续增大的现象,并持续到甘肃岷县漳县地震后。最后讨论了本次地震地电场极低频成分异常变化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县漳县MS6 6地震 地电场 异常 熵功率谱密度
下载PDF
新型网络化地电场观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席继楼 赵家骝 +3 位作者 刘超 庄楠 关歆莹 马爱明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690-2699,共10页
文章在分析了国内外地电场观测与研究的基本概况、发展历史、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等基础上,研究完成了一种应用于地震监测研究的新型网络化地电场观测技术系统.首先对地电场观测方法进行了模型研究和论述,然后对最新研究完成的地电场观... 文章在分析了国内外地电场观测与研究的基本概况、发展历史、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等基础上,研究完成了一种应用于地震监测研究的新型网络化地电场观测技术系统.首先对地电场观测方法进行了模型研究和论述,然后对最新研究完成的地电场观测技术系统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固体不极化电极、新型网络化地电场观测仪器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实现,典型已知源非工频干扰的处理方法和抑制效果等,最后对新型网络化地电场仪器数据产出的客观性、真实性、可靠性进行了分析讨论.文章阐述的基于"ZD9A-2B地电场仪"的新型网络化地电场观测技术系统,秉承了我国"多方向、多极距"地电场高精度同步观测的各项技术要求,同时在电极极化电位问题、电磁环境干扰问题、低功耗和便携式应用、以及在高寒地区的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并在"中国地震背景场探测工程"项目中得到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网络化地电场观测技术系统,在应用过程中,获得了能够客观、真实反映地电场物理量变化特性的观测数据,具备了在特殊环境下开展地电场无人值守长期定点连续观测的能力,对我国地电场观测和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场 网络化 低功耗 环境适应性 无人值守观测
原文传递
芦山M_S7.0与岷县漳县M_S6.6地震前甘肃地区部分台站地电场变化 被引量:9
7
作者 范莹莹 杜学彬 +3 位作者 谭大诚 安张辉 刘君 王建军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0-111,共12页
本文应用2013年芦山MS7.0与岷县漳县MS6.6地震震中周围的平凉等3个地电场台站观测数据,研究地震发生前后地电场在时间域、频率域内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芦山地震、岷县漳县地震前,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平凉台记录到显著的地电场异常变化... 本文应用2013年芦山MS7.0与岷县漳县MS6.6地震震中周围的平凉等3个地电场台站观测数据,研究地震发生前后地电场在时间域、频率域内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芦山地震、岷县漳县地震前,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平凉台记录到显著的地电场异常变化。2利用最大熵谱估计方法计算平凉、松山、古丰台在芦山地震以及岷县漳县地震发生前后地电场观测数据,得到在上述两次地震前均发生地电场功率谱密度(特别是低于4×10-3 Hz频段的成分)增大的现象,岷县漳县地震发生后,部分测向谱密度增大现象消失。3距离震源区越近,地震发生前后功率谱密度异常变化越明显,长短极距相关性越差,初步分析认为此现象的发生,可能是由于在震源孕育、发生过程中,台站所在位置地下介质形变激发宏观电磁辐射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场变化 芦山Ms7.0地震 岷县漳县Ms6.6地震
下载PDF
高压直流输电干扰对江苏省地电场观测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鲍海英 张秀霞 卜玉菲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81-889,共9页
本文主要是对江苏省4个地电场台站2015—2019年地电场观测数据受全国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干扰情况进行分析总结,重点分析锡泰线、晋南线、锦苏线和昌宣线等几条线路对其影响特点及数据干扰幅度,得到以下结论:(1)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干扰对地... 本文主要是对江苏省4个地电场台站2015—2019年地电场观测数据受全国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干扰情况进行分析总结,重点分析锡泰线、晋南线、锦苏线和昌宣线等几条线路对其影响特点及数据干扰幅度,得到以下结论:(1)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干扰对地电场观测数据的干扰是一个远场干扰源,表现为受同一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干扰时,同一台站同一方向的长短极距观测数据变化幅度之比接近1。(2)各台站受高压直流线路干扰产生的数据变化形态、变化方向和变化幅度不尽相同,这与台站位置、高压线路换流站位置、接地极相对位置以及地下传播介质有关。该研究结果可以为地电场观测受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干扰判别提供参考,服务于地电场观测数据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场 高压直流输电 干扰
下载PDF
区域地电观测网地电场日变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丽 杜学彬 +3 位作者 武震 章鑫 刘君 崔腾发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30-841,885,共12页
应用泰勒多项式和曲面样条函数法建立了我国地电场观测台网中华东、华北两个区域台网的地电场日变化(Kp≤5)模型,并对拟合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尽管地电场变化复杂,但用这两种方法建立的日变化模型相当吻合,模型曲线随时间的... 应用泰勒多项式和曲面样条函数法建立了我国地电场观测台网中华东、华北两个区域台网的地电场日变化(Kp≤5)模型,并对拟合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尽管地电场变化复杂,但用这两种方法建立的日变化模型相当吻合,模型曲线随时间的变化符合样本曲线随时间的变化;2用模型曲线可以描述其它年份同农历日期、同等磁情时实测的地电场日变化;3用模型曲线描述实测地电场日变化时,低磁情时得出的结果要优于高磁情时的结果;4用多日样本曲线得到的模型曲线更能清晰地展示出地电场日变化的两次起伏波形、幅度以及极值集中在午前午后等变化特点.今后建立全国各区域台网不同磁情、不同农历日期的地电场日变化模型可定量评价区域台网的地电场观测资料的质量,同时根据该模型能够分离出地电场的非正常变化,进而研判真实的异常,以服务于地震等灾害事件的预测以及地球电磁环境变化的监测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场 地电场日变化 泰勒多项式模型 曲面样条函数模型
下载PDF
甘肃平凉地电场观测资料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远富 赵斐 +2 位作者 李旭升 杨晓鹏 尹欣欣 《内陆地震》 2018年第1期24-32,共9页
介绍平凉中心地震台地电场观测系统,对观测资料的连续率、完整率、观测精度(包括相关系数和差值)、变化形态、频谱特征、长短极距的相关性、矢量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平凉地震台地电场观测数据质量符合相关技术规范要求,... 介绍平凉中心地震台地电场观测系统,对观测资料的连续率、完整率、观测精度(包括相关系数和差值)、变化形态、频谱特征、长短极距的相关性、矢量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平凉地震台地电场观测数据质量符合相关技术规范要求,能较好地反应区域地电场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平凉台周围中强地震与地电场异常变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场 平凉地震台 频谱特征 地电异常
下载PDF
芦山7.0级地震前的地电场异常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建波 田山 张磊 《四川地震》 2014年第2期26-29,33,共5页
收集了芦山7.0级地震震源区附近39个地电场台2010年以来的地电场观测资料。对所有台站原始观测资料进行检查分析后发现,多数地电场观测资料中存在着与固体潮相关的周期性变化和不规则的扰动变化,造成不能从地电场原始观测资料中识别和... 收集了芦山7.0级地震震源区附近39个地电场台2010年以来的地电场观测资料。对所有台站原始观测资料进行检查分析后发现,多数地电场观测资料中存在着与固体潮相关的周期性变化和不规则的扰动变化,造成不能从地电场原始观测资料中识别和提取地震前兆信息。为了排除地电场各种周期性变化和远场的干扰,突出近场的地震前兆信息,本研究通过计算同台站、同测向地电场观测资料长、短极距测值的比值来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芦山地震前地电场观测有较丰富的地震短临前兆变化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地震 地电场 近场异常 短临前兆 比值
下载PDF
基于牛顿迭代法的地电场观测人为漏电干扰源反演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卫清 颜蕊 +1 位作者 韩秀红 温晋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90-1495,共6页
地电场异常变化是地震前兆观测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我国地震台站地电场观测资料经常受到各类干扰的影响,人为漏电亦是一种常见干扰.本工作通过构建漏电偶极源二维地电场模型,正演偶极源对观测电极产生的电位差比例系数,采用牛顿迭代算... 地电场异常变化是地震前兆观测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我国地震台站地电场观测资料经常受到各类干扰的影响,人为漏电亦是一种常见干扰.本工作通过构建漏电偶极源二维地电场模型,正演偶极源对观测电极产生的电位差比例系数,采用牛顿迭代算法,实现漏电位置的精确求解.在模型基础上,进行模拟位置漏电及台站实际漏电实验,分别对反演算法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基于牛顿迭代的地电场人为漏电反演算法,无论是在模拟实验还是台站的实测检验中,均能实现对漏电干扰源的有效定位,且算法收敛快速稳定.地电场人为漏电干扰源定位可执行程序可通过邮件向作者获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顿迭代 地电场 漏电 反演
原文传递
HHT方法在山丹地电场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东生 冯红武 刘淑娟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61-66,共6页
详细介绍了一种新的时频分析方法——HHT(Hilbert-Huang Transform)方法,应用该方法处理了山丹台地电场观测数据,通过对各模态分量进行频谱分析以及与原始观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山丹地电场日变化以8 h周期成分最强,这与地电场... 详细介绍了一种新的时频分析方法——HHT(Hilbert-Huang Transform)方法,应用该方法处理了山丹台地电场观测数据,通过对各模态分量进行频谱分析以及与原始观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山丹地电场日变化以8 h周期成分最强,这与地电场日变化呈"双峰单谷"形态一致;(2)山丹台地电场日变化主要以半日波、全日波和8 h周期成分为主,还存在许多短周期成分,其中12 h的半日波成分最强。该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验证了该方法处理地电场数据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HT方法 地电场 周期 变化
下载PDF
Discussion on several important problems in earthquake-related electromagnetic disturbance monitoring in China
14
作者 Lanwei Wang Shizhong Zhang Yu Zhang Dapeng Liu 《Earthquake Science》 CSCD 2011年第6期583-591,共9页
Earthquake-related electromagnetic observation aims at finding abnormal electromagnetic variation associated with earthquake possibly. The existing studies have proved that this method is, to a large extent, effective... Earthquake-related electromagnetic observation aims at finding abnormal electromagnetic variation associated with earthquake possibly. The existing studies have proved that this method is, to a large extent, effective in short-term and impending earthquake predica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progress and discusses some related problems in this field. Some requirements for observation system have been proposed to improve monitoring level. As a case observation using the reformed observation system in Jinghai seismologie station, Tianjin, some results are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thquake-related electromagnetic disturbance geo-electric field magnetic field elec-tromagnetic disturbance event
下载PDF
山东地区地电场观测干扰调研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池国民 赵银刚 +3 位作者 董晓娜 闫德桥 闫万晓 郑家军 《高原地震》 2016年第2期62-69,共8页
介绍山东地区地电场观测的基本情况,选取2007~2015年的观测数据,对地电场观测干扰进行调研分析。结果表明,日常观测中主要受到电极老化、外线路接触不良、雷电、降雨、高压直流输电、与地电阻率同台观测、游散电流等干扰。针对各类干扰... 介绍山东地区地电场观测的基本情况,选取2007~2015年的观测数据,对地电场观测干扰进行调研分析。结果表明,日常观测中主要受到电极老化、外线路接触不良、雷电、降雨、高压直流输电、与地电阻率同台观测、游散电流等干扰。针对各类干扰机理提出应对措施,为地电场观测识别干扰及应对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场 干扰 应对措施 山东地区
下载PDF
分形插值法在地电场干扰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兰炜 张兴国 +1 位作者 张宇 胡哲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0-358,共9页
当地电场和地电阻率同场地观测时,地电场观测会受到地电阻率观测的供电干扰,这类干扰时间短、干扰形态和出现时间固定,影响了地电场观测数据的正常变化形态,给数据分析和地震科学研究造成困难。为解决这一干扰问题,本文在比较分形插值... 当地电场和地电阻率同场地观测时,地电场观测会受到地电阻率观测的供电干扰,这类干扰时间短、干扰形态和出现时间固定,影响了地电场观测数据的正常变化形态,给数据分析和地震科学研究造成困难。为解决这一干扰问题,本文在比较分形插值方法与传统插值方法优劣的基础上,采用分形插值方法对受干扰的地电场观测数据进行重建,以提高信号重建的精度。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重建的数据是对原数据很好的近似,可有效地恢复观测数据信息,保持观测数据原有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场 同场地观测 供电干扰 分形插值
下载PDF
甘肃平凉地电比测台站建设及地电阻率数据分析
17
作者 赵斐 叶青 +2 位作者 杨晓鹏 牛延平 张远富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2-152,共11页
简要介绍了平凉地电比测台站的场地环境,阐述了比测装置系统和观测室的建设过程,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建成的装置系统运行稳定,产出数据真实可靠;观测室的改建充分利用了现有基础设施,注重功能划分、防雷接地、综合布... 简要介绍了平凉地电比测台站的场地环境,阐述了比测装置系统和观测室的建设过程,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建成的装置系统运行稳定,产出数据真实可靠;观测室的改建充分利用了现有基础设施,注重功能划分、防雷接地、综合布线等设计,可以满足地电比测的需求。最后,以ZD8M型地电阻率仪为例,对定型比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进一步说明甘肃平凉地电比测台站的各项指标均符合相关技术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测台站 井下地电阻率 地电场
下载PDF
陇南汉王地电场观测干扰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梅东林 《高原地震》 2019年第2期42-47,共6页
系统整理分析了2007年6月1日以来的陇南地电场观测资料,对一些影响地电场数据变化的干扰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认为这些干扰主要为地电暴、地电阻率供电、降雨、农田灌溉和雷电干扰等。对观测数据的日变形态和特征进行总结,认为干扰的表... 系统整理分析了2007年6月1日以来的陇南地电场观测资料,对一些影响地电场数据变化的干扰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认为这些干扰主要为地电暴、地电阻率供电、降雨、农田灌溉和雷电干扰等。对观测数据的日变形态和特征进行总结,认为干扰的表现形式主要为台阶型、方波型和阶跃型以及高频脉冲和不规则大幅度突跳等。正确识别和排除各类干扰,并正确处理观测资料,对进一步提高观测资料质量及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王地震台 地电场 干扰 前兆异常
下载PDF
邹城地震台地电场观测数据分析及干扰排查 被引量:1
19
作者 董晓娜 曲利 +4 位作者 胡旭辉 刘瑞峰 李霞 吴晨 张志慧 《高原地震》 2010年第4期38-42,共5页
简要介绍了山东邹城地震台大地电场观测系统,分析总结了其观测数据的日变化特征,并对一些引起数据变化的干扰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地电场 日变化 干扰因素 邹城地震台
下载PDF
江苏地电台站渗流方位角和极化方位角差异特征分析研究
20
作者 鲍海英 李飞 +1 位作者 瞿旻 卜玉菲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7-336,共10页
利用江苏地电台站的地电场和地磁数据,计算各个台站的极化方位角和渗流方位角,其中,渗流方位角分别采用谐波振幅和峰谷值2种方法进行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新沂台和南京台由于台站覆盖层较浅,极化方位角存在线性极化... 利用江苏地电台站的地电场和地磁数据,计算各个台站的极化方位角和渗流方位角,其中,渗流方位角分别采用谐波振幅和峰谷值2种方法进行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新沂台和南京台由于台站覆盖层较浅,极化方位角存在线性极化和较多的非线性极化现象;而高邮台和海安台由于覆盖层较厚,极化方位角多数存在非线性极化现象。②用峰谷值法与用谐波振幅法计算所得的渗流方位角,两者相差不大,与理想模型间的差距也较小;而极化方位角与模型差距较大。因此,用渗流方位角尝试进行地震映震关系研究是基本可靠的。③高邮台的渗流方位角与高邮-宝应 M S4 . 9地震间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场 极化方位角 渗流方位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