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耕读传家观念与士绅文化形态--以南宋文学中岩桂意象的生成为中心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培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8-160,共13页
南宋以来,理学向各个阶层滋长蔓延并强有力地塑造着人们的观念世界,耕读传家也被赋予了立德兴家的崭新意义。与理学缔造士绅阶层同步而行的,是南宋文学书写中的岩桂意象承载着耕读传家观念的种种内涵和意趣也在不断丰富。南宋文学中的... 南宋以来,理学向各个阶层滋长蔓延并强有力地塑造着人们的观念世界,耕读传家也被赋予了立德兴家的崭新意义。与理学缔造士绅阶层同步而行的,是南宋文学书写中的岩桂意象承载着耕读传家观念的种种内涵和意趣也在不断丰富。南宋文学中的岩桂意象不仅从屈原、淮南小山那里继承了高洁不凡的内涵,还生发出了抱道自守的意义。不惟如此,南宋人主张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岩桂意象调和了金榜题名与敬德修业的两种人生,使其统一起来。桂岩象喻意义的生成与发展是以士绅阶层文化为基础的。士绅阶层宗尚理学,理学通过士绅将家庭伦理和家族伦理归结于耕读传家的生活理念,岩桂象喻则是这种理念的具象化呈现。岩桂作为江南各地随处生长的树种,与其他具有比德价值的卉木一起,共同构筑了士绅文化的艺术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文学 耕读传家观念 岩桂意象 士绅阶层 士绅文化形态 理学
原文传递
特色鲜明的蔚州历史文化探析
2
作者 孙玮志 《唐山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60-63,共4页
河北蔚县,古称蔚州。它的历史极其悠久,可追溯到商汤所封的代国,甚而可以上溯到东亚黄种人的起源地泥河湾文化群与黄帝文化圈。蔚州的文化非常丰厚,并且极富特色。文章从蔚州历史文化的内涵、传统的"蔚州宿学"、诗酒风流的士... 河北蔚县,古称蔚州。它的历史极其悠久,可追溯到商汤所封的代国,甚而可以上溯到东亚黄种人的起源地泥河湾文化群与黄帝文化圈。蔚州的文化非常丰厚,并且极富特色。文章从蔚州历史文化的内涵、传统的"蔚州宿学"、诗酒风流的士绅文化三个方面探讨了蔚州文化的发展与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蔚州 历史文化 蔚州宿学 士绅文化
下载PDF
天宝墨庄刘氏士绅文化的近代传承
3
作者 龚湉晰 《地方文化研究》 2018年第5期42-49,共8页
位于赣西北宜丰县境内的天宝墨庄刘氏是明清时期本邑世家巨族,具有良好的家教传统和士绅文化。在近代社会转型发展中,墨庄刘氏子弟抓住时机学习法政新学和西方实学,在政商两途获得了长足进步,成功实现了传统士绅身份的近代转型,一跃而... 位于赣西北宜丰县境内的天宝墨庄刘氏是明清时期本邑世家巨族,具有良好的家教传统和士绅文化。在近代社会转型发展中,墨庄刘氏子弟抓住时机学习法政新学和西方实学,在政商两途获得了长足进步,成功实现了传统士绅身份的近代转型,一跃而成为域内最具影响力的士绅家族。墨庄刘氏崛起的新士绅群体,借助兴商办学的成效,通过个体奋斗和乡谊提携的方式获得了辉煌宦业,重新树立了近代新士绅的标杆。新中国建立之后,这种建立在官僚地主阶级基础上的士绅文化顿然坍塌,墨庄刘氏士绅群体在努力保持士绅文化的体面下,集体消失在激荡的历史变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庄刘氏 士绅文化 社会转型 历史传承
下载PDF
晚清徽州士绅文化与闺秀文学传统的交融与蝶变--吕碧城人生转关背后的原生家庭因素
4
作者 束莉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42-53,共12页
吕碧城的原生家庭中存在着徽州士绅文化与闺秀文学传统两种主要文化要素,它们分别由其父系和母系所承载,经联姻汇聚于吕氏的家庭中。随着近代时局的裂变,两种传统均进入衰变期,文化困局浮出水面,变革之道亟待商讨。幸运的是,混融状态的... 吕碧城的原生家庭中存在着徽州士绅文化与闺秀文学传统两种主要文化要素,它们分别由其父系和母系所承载,经联姻汇聚于吕氏的家庭中。随着近代时局的裂变,两种传统均进入衰变期,文化困局浮出水面,变革之道亟待商讨。幸运的是,混融状态的原生家庭文化,恰好为吕碧城做好了适应新社会形态的知识、人脉、心理准备,并使她在人生的不同关口均得到及时的助益,最终在立功、立言、立德方面均趋于和平圆满。引入家族史的考察,以近代多种文化传统的交融和扬弃为背景,以其对原生家庭文化因素的选择性利用为视角,方可探察吕碧城人生转关、愈转愈进的动力之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碧城 徽州 士绅文化 闺秀文学 原生家庭
下载PDF
乡村经济振兴视域下乡贤文化培育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沈蕾 《热带农业科学》 2020年第8期119-123,共5页
中华文化的源头在乡村,乡村振兴是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人才是乡村振兴发展的核心,同时也是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保障,文化是一种能够凝聚人心的关键,能够为乡村振兴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乡村振兴中,不仅要注重硬件环境的建设... 中华文化的源头在乡村,乡村振兴是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人才是乡村振兴发展的核心,同时也是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保障,文化是一种能够凝聚人心的关键,能够为乡村振兴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乡村振兴中,不仅要注重硬件环境的建设,还要进一步提升乡村文化水平。注重对传统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能够为农村的振兴发展提供活力,激发乡村的精神文化。乡贤文化的培养是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关键所在,也是确保农村文化全面发展的基础,是加强农村发展的源动力。通过乡贤文化所具有的道德感召能力来吸引且凝聚社会人才,使其能够参与到家乡建设发展中,从而加强乡村发展水平。对乡贤文化概念进行了相应的界定和分析,并且总结了乡贤文化特点,探讨乡贤文化对农村振兴发展的影响,明确乡贤文化的必要性。阐述了培育乡贤文化应坚持的原则,提出乡村振兴视域下乡贤文化培育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贤文化 乡村经济振兴 培育
下载PDF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功能再生与制度探索 被引量:17
6
作者 孙邦金 边春慧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54-62,共9页
在乡土中国的很长一个历史时期里,乡村治理呈现出政权-绅权并存互动的双轨政治结构,以及混合着现代法治、德治和自治因子的礼治秩序。新乡贤群体具有职业构成多元化、空间分布离地化、阶层结构趋向平民化、价值观念现代化等特点。他们... 在乡土中国的很长一个历史时期里,乡村治理呈现出政权-绅权并存互动的双轨政治结构,以及混合着现代法治、德治和自治因子的礼治秩序。新乡贤群体具有职业构成多元化、空间分布离地化、阶层结构趋向平民化、价值观念现代化等特点。他们可以在道德教化方面,改良乡村文化生态,涵养文明乡风;可以推进社会基层管理创新。新乡贤可以通过建立"乡贤工作室""乡贤理事会"或"乡贤参事会"等社会综合治理类平台,成立乡村大讲堂、文化礼堂等文化教育类平台,设立乡贤回归工程、乡贤发展基金会等经济发展类平台,借助互联网平台打破空间局限,促进乡村民主治理。在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实践过程中,需要注意新乡贤身份的合法性问题、资本标签异化问题、参与乡村治理的灰色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乡贤 新乡贤文化 身份变迁 乡村治理 乡村振兴 制度探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