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周易》中的君子、小人之辨:身份、道德与时代变迁的交织解读
1
作者
吴国龙
《长沙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20-26,共7页
《周易》中蕴含了众多关于君子与小人的深刻论述,揭示了古代社会对不同身份群体的道德期望与行为规范。具体而言,在《易经》里,君子主要指在位的贵族,小人则泛指普通民众,且《易经》中对君子的德行有明确要求,强调其社会责任与道德引领...
《周易》中蕴含了众多关于君子与小人的深刻论述,揭示了古代社会对不同身份群体的道德期望与行为规范。具体而言,在《易经》里,君子主要指在位的贵族,小人则泛指普通民众,且《易经》中对君子的德行有明确要求,强调其社会责任与道德引领作用。随着《易传》与孔子的诠释,君子逐渐升华为儒家的理想人格,兼具内在道德修养与外在处世智慧。相反,小人在道德上受到贬低,成为人格的负面典型。历代易学家继承并发展了这一解释传统,君子与小人之辨成为易学史上的一个核心议题,并从学术领域传导至政治、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人格理想,并对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产生深远影响,对于全面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推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君子和小人
身份和道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道周论君子小人之辨的四个维度
2
作者
蔡杰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20-27,共8页
君子小人之辨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命题,直至宋明时期仍得到理学家的不断阐发。晚明大儒黄道周进呈于崇祯皇帝的《缁衣集传》一书中,集中讨论了君子小人之辨,主要以人性中的好善恶恶作为出发点与立足点,从义利之辨、理欲之辨、公私...
君子小人之辨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命题,直至宋明时期仍得到理学家的不断阐发。晚明大儒黄道周进呈于崇祯皇帝的《缁衣集传》一书中,集中讨论了君子小人之辨,主要以人性中的好善恶恶作为出发点与立足点,从义利之辨、理欲之辨、公私之辨、名实之辨四个维度展开。他一方面肯定了在现实中选择道德行为时的好恶之难,另一方面则对君子所"应当"的伦理行为进行论证,认为应当坚定地奉行君子行为,提出君主在政治中应当与君子一道,亦即以贤良为辅助伴侣,体现了黄道周后期思想中经世致用的政治诉求。从性理的角度看,黄道周实际上是主张本性中好善恶恶的真实呈现,而极力反对人性被后天积习所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子小人
义利
理欲
公私
名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周易》中的君子、小人之辨:身份、道德与时代变迁的交织解读
1
作者
吴国龙
机构
长沙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长沙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20-26,共7页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优秀青年项目“在‘两个结合’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研究”
湖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史事宗易学政治伦理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23YBA243)。
文摘
《周易》中蕴含了众多关于君子与小人的深刻论述,揭示了古代社会对不同身份群体的道德期望与行为规范。具体而言,在《易经》里,君子主要指在位的贵族,小人则泛指普通民众,且《易经》中对君子的德行有明确要求,强调其社会责任与道德引领作用。随着《易传》与孔子的诠释,君子逐渐升华为儒家的理想人格,兼具内在道德修养与外在处世智慧。相反,小人在道德上受到贬低,成为人格的负面典型。历代易学家继承并发展了这一解释传统,君子与小人之辨成为易学史上的一个核心议题,并从学术领域传导至政治、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人格理想,并对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产生深远影响,对于全面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推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周易》
君子和小人
身份和道德
Keywords
Zhouyi
gentleman
and
villain
identity
and
morality
分类号
B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道周论君子小人之辨的四个维度
2
作者
蔡杰
机构
清华大学哲学系
出处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20-27,共8页
基金
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大研究项目(18RWZD08)
文摘
君子小人之辨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命题,直至宋明时期仍得到理学家的不断阐发。晚明大儒黄道周进呈于崇祯皇帝的《缁衣集传》一书中,集中讨论了君子小人之辨,主要以人性中的好善恶恶作为出发点与立足点,从义利之辨、理欲之辨、公私之辨、名实之辨四个维度展开。他一方面肯定了在现实中选择道德行为时的好恶之难,另一方面则对君子所"应当"的伦理行为进行论证,认为应当坚定地奉行君子行为,提出君主在政治中应当与君子一道,亦即以贤良为辅助伴侣,体现了黄道周后期思想中经世致用的政治诉求。从性理的角度看,黄道周实际上是主张本性中好善恶恶的真实呈现,而极力反对人性被后天积习所异化。
关键词
君子小人
义利
理欲
公私
名实
Keywords
gentleman
and
villain
righteousness
and
profit
reason
and
desire
public
and
private
fame
and
reality
分类号
B248.99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周易》中的君子、小人之辨:身份、道德与时代变迁的交织解读
吴国龙
《长沙大学学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黄道周论君子小人之辨的四个维度
蔡杰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