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健身气功·五禽戏之身体文化研究
被引量:
22
1
作者
司红玉
虞定海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6-59,共4页
从古代典籍关于身体审美意识对华佗创编五禽戏的启示为切入点,以健身气功.五禽戏功法为研究对象,对此所蕴涵的身体文化给于观照。从而得出它具有身体动作多样化统一、动作编排的“圆”与“方”的姿势美、运动风格为温柔敦厚等特征,以此...
从古代典籍关于身体审美意识对华佗创编五禽戏的启示为切入点,以健身气功.五禽戏功法为研究对象,对此所蕴涵的身体文化给于观照。从而得出它具有身体动作多样化统一、动作编排的“圆”与“方”的姿势美、运动风格为温柔敦厚等特征,以此来丰富它本身的文化内涵,更好地为全民健身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禽戏
身体之舞
身体文化
温柔敦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金元诗歌“温柔敦厚”的审美追求
被引量:
2
2
作者
牛贵琥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2-69,共8页
"温柔敦厚"是金元文士诗歌创作的理论基础和审美追求。主要由情性说和尊古说组成。情性说为温柔敦厚的理论基础,尊古说为温柔敦厚追求的目标。这个理论是通过对经学有选择地吸收和演绎,完成了诗歌从政治的道德的标准到审美标...
"温柔敦厚"是金元文士诗歌创作的理论基础和审美追求。主要由情性说和尊古说组成。情性说为温柔敦厚的理论基础,尊古说为温柔敦厚追求的目标。这个理论是通过对经学有选择地吸收和演绎,完成了诗歌从政治的道德的标准到审美标准的转化而形成;是以诗为专门之学的产物;促进了诗歌和诗人的独立性;追求诗歌优美、安闲、高逸的意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元诗歌
诗歌理论
“温柔敦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诗教”传统的当代转化
3
作者
刘利侠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年第2期52-60,共9页
当代《诗经》教育不仅在于用先秦时期朴素的人文关怀打动人,用克制、理性的道德自觉感染人,还应从传统“诗教”中吸收经验,从传统诗学中汲取营养,以守正创新的态度,构建属于新时代的内涵体系。同时,对于宗法制背景下《诗经》所承载的礼...
当代《诗经》教育不仅在于用先秦时期朴素的人文关怀打动人,用克制、理性的道德自觉感染人,还应从传统“诗教”中吸收经验,从传统诗学中汲取营养,以守正创新的态度,构建属于新时代的内涵体系。同时,对于宗法制背景下《诗经》所承载的礼乐文化精神的不合时宜之处,如“温柔敦厚”的教育目标、“宜室宜家”的女性意识等,应予以必要的反思和批判。以上观点,应充分融入到《诗经》教育中的目标确立、篇目筛选、文本解读及教育教学方法等各个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诗教
诗学
温柔敦厚
兴于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诗歌中的含蓄
4
作者
梁文勤
《新余高专学报》
2005年第4期72-75,共4页
从一定意义上说,含蓄是一切诗歌最重要的价值。创作中的凝缩,欣赏中的扩展,是一切诗歌话语在“听—说”过程中达成含蓄的共同途径。与此同时,对中国传统诗歌而言,含蓄的底蕴是温柔敦厚,这是礼乐传统赋予含蓄的民族内容。
关键词
含蓄
凝缩
扩展
温柔敦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唐诗别裁集》对李白诗评注看沈德潜诗论
5
作者
薛颖
朱茹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82-84,共3页
历代的唐诗选本种类繁多,清人沈德潜编录的《唐诗别裁集》是其中一个影响较大的选本。沈德潜的诗论以"温柔敦厚"为首,主张诗歌要有社会功用,他在《唐诗别裁集》中十分强调这种儒家诗教。李白是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推崇...
历代的唐诗选本种类繁多,清人沈德潜编录的《唐诗别裁集》是其中一个影响较大的选本。沈德潜的诗论以"温柔敦厚"为首,主张诗歌要有社会功用,他在《唐诗别裁集》中十分强调这种儒家诗教。李白是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推崇的大家,他对李白诗的选录与评注,也无一不在阐发其"温柔敦厚"的诗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别裁集》
沈德潜
李白诗
温柔敦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郝敬“雅郑”诗声观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文爽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2021年第1期336-360,共25页
郝敬是晚明时期著名学者,向以经学名世。在诸经当中,郝敬对《诗》尤为关注,其《毛诗原解》中《读诗》一文,以尊崇《诗》之古序为前提,从"辞义"与"声义"二分的角度,对"郑声淫"作了细致分析。在尊崇古序的...
郝敬是晚明时期著名学者,向以经学名世。在诸经当中,郝敬对《诗》尤为关注,其《毛诗原解》中《读诗》一文,以尊崇《诗》之古序为前提,从"辞义"与"声义"二分的角度,对"郑声淫"作了细致分析。在尊崇古序的基础上,郝敬在诗论著作《艺圃伧谈》中树立起以"温柔敦厚"、"声主和平"为核心的诗声观,具体论证了"雅声"之"温柔敦厚"、"天全自得"与"郑声"之"慆荡凌厉"、"妆缀俳比"之间的区别。此外,他还通过辨析各类诗体,对雅声与郑声作了明确的区分,极力标举《诗经》以来的四言诗与汉魏五言古诗的正统性。作为从经学立场出发的诗论家,郝敬"温柔敦厚"的诗声观念有其独特价值,对清代诗论家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郝敬
古序
《艺圃伧谈》
雅郑
温柔敦厚
原文传递
叶圣陶小说的“隔膜”书写及其节制美
7
作者
鲍昭羽
史修永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5期149-160,共12页
叶圣陶作为一个典型的五四作家,其小说创作之路是现代文学草创期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秉持着“为人生”的文学创作观念,叶圣陶以“隔膜”现象为核心,持续书写社会症结,追问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与解决之道,以此实现了对“立人”问题的深...
叶圣陶作为一个典型的五四作家,其小说创作之路是现代文学草创期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秉持着“为人生”的文学创作观念,叶圣陶以“隔膜”现象为核心,持续书写社会症结,追问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与解决之道,以此实现了对“立人”问题的深入思考。在审美的层面上,叶圣陶对于情感以及情感表达方式的有意识节制,使得小说达至一种平实中正的审美境界,继承了中国文学“温柔敦厚”的传统。由此,对“隔膜”书写内涵以及节制美学风格的把握,成为理解叶圣陶小说创作的一条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圣陶
“隔膜”书写
倪焕之
节制美学风格
温柔敦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元散曲的冷峻风格
8
作者
张惠民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1-7,共7页
本文认为冷峻是元代士大夫抒写压抑怨怒情怀与批判社会黑暗的散曲作品的主要艺术风格,它表现了迥异于传统诗教的温柔敦厚的另一种艺术精神与审美特征。其主要特点是外旷达而内怨怒的情感内容,严厉而冷静的思想性格,以及深刻辛辣的批...
本文认为冷峻是元代士大夫抒写压抑怨怒情怀与批判社会黑暗的散曲作品的主要艺术风格,它表现了迥异于传统诗教的温柔敦厚的另一种艺术精神与审美特征。其主要特点是外旷达而内怨怒的情感内容,严厉而冷静的思想性格,以及深刻辛辣的批判态度;而讽刺则是其最主要的艺术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散曲
温柔敦厚
艺术风格
隐逸
讽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温柔敦厚,非诗教也——《诗经》美学风格的考辨
9
作者
王臣
《红河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43-44,73,共3页
自古以来,"温柔敦厚"一直被看作是《诗经》的美学风格。但是事实上《诗经》中许多作品的美学风格与"温柔敦厚"是相悖反的。随后文学史上对屈原评价的争议和朱熹"思无邪"新诗教的提出都与上述事实有着...
自古以来,"温柔敦厚"一直被看作是《诗经》的美学风格。但是事实上《诗经》中许多作品的美学风格与"温柔敦厚"是相悖反的。随后文学史上对屈原评价的争议和朱熹"思无邪"新诗教的提出都与上述事实有着紧密的关系。重新审视"温柔敦厚"与《诗经》美学风格,发现二者的系联并非真正的权威可信。通过比较推崇《诗经》的孔子的人格追求与强调温柔敦厚的《礼记》中流露出的汉儒理想人格,或许更能说明"温柔敦厚"与《诗经》美学风格的深层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柔敦厚
《诗经》
美学风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管世铭的诗学思想
10
作者
郑星辰
《镇江高专学报》
2020年第2期18-22,34,共6页
清代毗陵管氏家族以其崇德向学的家风、硕果累累的文学成就著称于世。作为管氏家族的成员,管世铭深受家族风气的浸染。在此基础上,管世铭承袭传统儒家诗学传统,吸收和发展清代前期的诗学思想,逐步形成以唐代诗学为基础,兼容宋代诗学的...
清代毗陵管氏家族以其崇德向学的家风、硕果累累的文学成就著称于世。作为管氏家族的成员,管世铭深受家族风气的浸染。在此基础上,管世铭承袭传统儒家诗学传统,吸收和发展清代前期的诗学思想,逐步形成以唐代诗学为基础,兼容宋代诗学的诗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世铭
诗学思想
温柔敦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昶的诗论及其诗歌创作论略
11
作者
卫新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99-502,共4页
清朝诗人王昶作为"吴中七子"中的一员大将,不仅以诗名,更是在诗论上师承沈德潜,深得沈氏真传。作为一代通儒,他从沈氏"温柔敦厚"诗学观中衍生出对经典须融会贯通的观点,并指出作诗须将"古"意融贯于胸中,...
清朝诗人王昶作为"吴中七子"中的一员大将,不仅以诗名,更是在诗论上师承沈德潜,深得沈氏真传。作为一代通儒,他从沈氏"温柔敦厚"诗学观中衍生出对经典须融会贯通的观点,并指出作诗须将"古"意融贯于胸中,而刻意地仿古、复古不可取。王昶的诗歌创作正是他诗学观的实践成果,王昶善用典、用经、为诗作注,是其诗歌创作的主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昶
诗论
温柔敦厚
《春融堂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烟深处的渔唱——辛弃疾的乡村词探微
12
作者
何群
《红河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54-56,共3页
辛弃疾的乡村词散发着泥土的芬芳,描写田园风光,刻画父老乡亲;呈现风土人情,揭示词人心灵,字字清真,篇篇佳妙,是雄笳之余的渔唱,体现了作者至纯真的性情和清新朴素的美学思想。他的乡村词给人们以宁静愉悦的审美享受,细读这些乡村词,我...
辛弃疾的乡村词散发着泥土的芬芳,描写田园风光,刻画父老乡亲;呈现风土人情,揭示词人心灵,字字清真,篇篇佳妙,是雄笳之余的渔唱,体现了作者至纯真的性情和清新朴素的美学思想。他的乡村词给人们以宁静愉悦的审美享受,细读这些乡村词,我们可以窥见辛弃疾这位雄豪之士精神世界中追求朴实平淡之趣的一面。乡土是我们的根,可是当下人们都远离了乡村,多读读古典文学中的乡村词或许可以起到纠偏的作用,而辛弃疾的乡村词正是经典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词
风俗民情
温柔敦厚
清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婉曲修辞格的文化特征
13
作者
郎晓梅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105-108,共4页
修辞格是在民族文化背景下累积沉淀的民族语言现象,必然渗透着一定的民族文化特征。本文从中国古代哲学、文学两个角度分析探讨婉曲修辞格在汉民族文化语境下所折射出的四个方面的文化特征,婉曲修辞格是重伦理重纲常文化心理的产物,是儒...
修辞格是在民族文化背景下累积沉淀的民族语言现象,必然渗透着一定的民族文化特征。本文从中国古代哲学、文学两个角度分析探讨婉曲修辞格在汉民族文化语境下所折射出的四个方面的文化特征,婉曲修辞格是重伦理重纲常文化心理的产物,是儒家"致中和"哲学思想的表征,是温柔敦厚的中国文艺美学精神的媒质,是中国诗词文赋"陌生化"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婉曲
纲常伦理
致中和
温柔敦厚
陌生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毛先舒《诗辩坻》对杜诗的评价
14
作者
王辰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0期106-109,共4页
作为清初知名诗人、评论家,毛先舒毕生勤勉治学、撰述甚丰。《诗辩坻》是其早年的一部诗论专著,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文学观念和审美主张。是书对历代诗人、诗作均进行过较为精当的解析。在批点杜诗时,毛先舒以"文缘世降,稽古日新"...
作为清初知名诗人、评论家,毛先舒毕生勤勉治学、撰述甚丰。《诗辩坻》是其早年的一部诗论专著,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文学观念和审美主张。是书对历代诗人、诗作均进行过较为精当的解析。在批点杜诗时,毛先舒以"文缘世降,稽古日新"的见解去称扬它的继承性与创新性。同时,他又以"温柔敦厚,含蓄蕴藉"的理论去对老杜作品的语句之露与风格之陋大加指摘。杜甫诗作价值正是在此过程中得到更为辩证、深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先舒
《诗辩坻》
“文缘世降
稽古日新”
“温柔敦厚
含蓄蕴藉”
杜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健身气功·五禽戏之身体文化研究
被引量:
22
1
作者
司红玉
虞定海
机构
商丘师范学院
上海体育学院武术系
出处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6-59,共4页
文摘
从古代典籍关于身体审美意识对华佗创编五禽戏的启示为切入点,以健身气功.五禽戏功法为研究对象,对此所蕴涵的身体文化给于观照。从而得出它具有身体动作多样化统一、动作编排的“圆”与“方”的姿势美、运动风格为温柔敦厚等特征,以此来丰富它本身的文化内涵,更好地为全民健身服务。
关键词
五禽戏
身体之舞
身体文化
温柔敦厚
Keywords
Wuqinxi
movement
of
body
body
culture
gentle
and
sincere
分类号
G852.1 [文化科学—民族体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元诗歌“温柔敦厚”的审美追求
被引量:
2
2
作者
牛贵琥
机构
山西大学文学院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2-69,共8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玉山雅集与文士独立品格之形式--金元文士雅集的典型解析"(编号:11yia751059)
文摘
"温柔敦厚"是金元文士诗歌创作的理论基础和审美追求。主要由情性说和尊古说组成。情性说为温柔敦厚的理论基础,尊古说为温柔敦厚追求的目标。这个理论是通过对经学有选择地吸收和演绎,完成了诗歌从政治的道德的标准到审美标准的转化而形成;是以诗为专门之学的产物;促进了诗歌和诗人的独立性;追求诗歌优美、安闲、高逸的意境。
关键词
金元诗歌
诗歌理论
“温柔敦厚”
Keywords
Jin
-
Yuan
literature
poetic
theory
gentle
and
sincere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诗教”传统的当代转化
3
作者
刘利侠
机构
集美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
出处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年第2期52-60,共9页
基金
福建省教育厅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目标导向的高校文化素质核心课程体系构建”(3200/Z821275)。
文摘
当代《诗经》教育不仅在于用先秦时期朴素的人文关怀打动人,用克制、理性的道德自觉感染人,还应从传统“诗教”中吸收经验,从传统诗学中汲取营养,以守正创新的态度,构建属于新时代的内涵体系。同时,对于宗法制背景下《诗经》所承载的礼乐文化精神的不合时宜之处,如“温柔敦厚”的教育目标、“宜室宜家”的女性意识等,应予以必要的反思和批判。以上观点,应充分融入到《诗经》教育中的目标确立、篇目筛选、文本解读及教育教学方法等各个环节。
关键词
《诗经》
诗教
诗学
温柔敦厚
兴于诗
Keywords
The
Book
of
Songs
education
of
The
Book
of
Songs
study
of
The
Book
of
Songs
gentle
and
sincere
prosperity
in
poem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诗歌中的含蓄
4
作者
梁文勤
机构
南通高等师范学校
出处
《新余高专学报》
2005年第4期72-75,共4页
文摘
从一定意义上说,含蓄是一切诗歌最重要的价值。创作中的凝缩,欣赏中的扩展,是一切诗歌话语在“听—说”过程中达成含蓄的共同途径。与此同时,对中国传统诗歌而言,含蓄的底蕴是温柔敦厚,这是礼乐传统赋予含蓄的民族内容。
关键词
含蓄
凝缩
扩展
温柔敦厚
Keywords
implication
concentration
expansion
gentle
and
sincere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唐诗别裁集》对李白诗评注看沈德潜诗论
5
作者
薛颖
朱茹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
出处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82-84,共3页
文摘
历代的唐诗选本种类繁多,清人沈德潜编录的《唐诗别裁集》是其中一个影响较大的选本。沈德潜的诗论以"温柔敦厚"为首,主张诗歌要有社会功用,他在《唐诗别裁集》中十分强调这种儒家诗教。李白是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推崇的大家,他对李白诗的选录与评注,也无一不在阐发其"温柔敦厚"的诗论。
关键词
《唐诗别裁集》
沈德潜
李白诗
温柔敦厚
Keywords
Tang
shi
bie
cai
ji
Shen
Deqian
Li
Bai's
poems
gentle
ness
and
sincer
ity
分类号
I207.21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郝敬“雅郑”诗声观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文爽
机构
扬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2021年第1期336-360,共25页
基金
2017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代诗学‘声解’传统研究”(17ZWC001)
文摘
郝敬是晚明时期著名学者,向以经学名世。在诸经当中,郝敬对《诗》尤为关注,其《毛诗原解》中《读诗》一文,以尊崇《诗》之古序为前提,从"辞义"与"声义"二分的角度,对"郑声淫"作了细致分析。在尊崇古序的基础上,郝敬在诗论著作《艺圃伧谈》中树立起以"温柔敦厚"、"声主和平"为核心的诗声观,具体论证了"雅声"之"温柔敦厚"、"天全自得"与"郑声"之"慆荡凌厉"、"妆缀俳比"之间的区别。此外,他还通过辨析各类诗体,对雅声与郑声作了明确的区分,极力标举《诗经》以来的四言诗与汉魏五言古诗的正统性。作为从经学立场出发的诗论家,郝敬"温柔敦厚"的诗声观念有其独特价值,对清代诗论家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郝敬
古序
《艺圃伧谈》
雅郑
温柔敦厚
Keywords
Hao
Jing
the
ancient
preface
Yi
Pu
Cang
Tan
Ya
Zheng
gentle
ness
and
sincer
ity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叶圣陶小说的“隔膜”书写及其节制美
7
作者
鲍昭羽
史修永
机构
南京大学文学院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
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
出处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5期149-160,共12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左翼文学与红色中国”(项目编号:16JJD750017)。
文摘
叶圣陶作为一个典型的五四作家,其小说创作之路是现代文学草创期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秉持着“为人生”的文学创作观念,叶圣陶以“隔膜”现象为核心,持续书写社会症结,追问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与解决之道,以此实现了对“立人”问题的深入思考。在审美的层面上,叶圣陶对于情感以及情感表达方式的有意识节制,使得小说达至一种平实中正的审美境界,继承了中国文学“温柔敦厚”的传统。由此,对“隔膜”书写内涵以及节制美学风格的把握,成为理解叶圣陶小说创作的一条路径。
关键词
叶圣陶
“隔膜”书写
倪焕之
节制美学风格
温柔敦厚
Keywords
Ye
Shengtao
estrangement
Ni
Huanzhi
moderation
gentle
ness
and
sincer
ity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元散曲的冷峻风格
8
作者
张惠民
出处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1-7,共7页
文摘
本文认为冷峻是元代士大夫抒写压抑怨怒情怀与批判社会黑暗的散曲作品的主要艺术风格,它表现了迥异于传统诗教的温柔敦厚的另一种艺术精神与审美特征。其主要特点是外旷达而内怨怒的情感内容,严厉而冷静的思想性格,以及深刻辛辣的批判态度;而讽刺则是其最主要的艺术手法。
关键词
元代散曲
温柔敦厚
艺术风格
隐逸
讽世
Keywords
tuned
verse
created
in
the
Yuan
Dynasty,
gentle
ness
and
sincer
ity,
artistic
style,
unworldliness,
satire
on
society
分类号
I207.24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温柔敦厚,非诗教也——《诗经》美学风格的考辨
9
作者
王臣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红河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43-44,73,共3页
文摘
自古以来,"温柔敦厚"一直被看作是《诗经》的美学风格。但是事实上《诗经》中许多作品的美学风格与"温柔敦厚"是相悖反的。随后文学史上对屈原评价的争议和朱熹"思无邪"新诗教的提出都与上述事实有着紧密的关系。重新审视"温柔敦厚"与《诗经》美学风格,发现二者的系联并非真正的权威可信。通过比较推崇《诗经》的孔子的人格追求与强调温柔敦厚的《礼记》中流露出的汉儒理想人格,或许更能说明"温柔敦厚"与《诗经》美学风格的深层差异。
关键词
温柔敦厚
《诗经》
美学风格
Keywords
gentle
ness
and
sincer
ity
The
Book
of
Songs
esthetics
style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管世铭的诗学思想
10
作者
郑星辰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镇江高专学报》
2020年第2期18-22,34,共6页
文摘
清代毗陵管氏家族以其崇德向学的家风、硕果累累的文学成就著称于世。作为管氏家族的成员,管世铭深受家族风气的浸染。在此基础上,管世铭承袭传统儒家诗学传统,吸收和发展清代前期的诗学思想,逐步形成以唐代诗学为基础,兼容宋代诗学的诗学思想。
关键词
管世铭
诗学思想
温柔敦厚
Keywords
Guan
Shiming
poetics
thought
gentle
ness
and
sincer
ity
分类号
I207.22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昶的诗论及其诗歌创作论略
11
作者
卫新
机构
苏州大学文学院
江苏省苏州中学
出处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99-502,共4页
文摘
清朝诗人王昶作为"吴中七子"中的一员大将,不仅以诗名,更是在诗论上师承沈德潜,深得沈氏真传。作为一代通儒,他从沈氏"温柔敦厚"诗学观中衍生出对经典须融会贯通的观点,并指出作诗须将"古"意融贯于胸中,而刻意地仿古、复古不可取。王昶的诗歌创作正是他诗学观的实践成果,王昶善用典、用经、为诗作注,是其诗歌创作的主要特点。
关键词
王昶
诗论
温柔敦厚
《春融堂集》
Keywords
Wang
Chang
poetics
gentle
ness
and
sincer
ity
Collected
Works
of
Chunrong
Tang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I222.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烟深处的渔唱——辛弃疾的乡村词探微
12
作者
何群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红河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54-56,共3页
文摘
辛弃疾的乡村词散发着泥土的芬芳,描写田园风光,刻画父老乡亲;呈现风土人情,揭示词人心灵,字字清真,篇篇佳妙,是雄笳之余的渔唱,体现了作者至纯真的性情和清新朴素的美学思想。他的乡村词给人们以宁静愉悦的审美享受,细读这些乡村词,我们可以窥见辛弃疾这位雄豪之士精神世界中追求朴实平淡之趣的一面。乡土是我们的根,可是当下人们都远离了乡村,多读读古典文学中的乡村词或许可以起到纠偏的作用,而辛弃疾的乡村词正是经典之作。
关键词
乡村词
风俗民情
温柔敦厚
清真
Keywords
Pastoral
Ci
Customs
gentle
ness
and
sincer
ity
Fresh
and
real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婉曲修辞格的文化特征
13
作者
郎晓梅
机构
辽东学院师范学院
出处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105-108,共4页
文摘
修辞格是在民族文化背景下累积沉淀的民族语言现象,必然渗透着一定的民族文化特征。本文从中国古代哲学、文学两个角度分析探讨婉曲修辞格在汉民族文化语境下所折射出的四个方面的文化特征,婉曲修辞格是重伦理重纲常文化心理的产物,是儒家"致中和"哲学思想的表征,是温柔敦厚的中国文艺美学精神的媒质,是中国诗词文赋"陌生化"的手段。
关键词
婉曲
纲常伦理
致中和
温柔敦厚
陌生化
Keywords
euphemism
ethics
attaining
a
state
of
harmony
gentle
ness
and
sincer
ity
defamiliarization
分类号
H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毛先舒《诗辩坻》对杜诗的评价
14
作者
王辰
机构
河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0期106-109,共4页
基金
河南省教育厅2018年度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唐诗经典化研究"(2018-JCZD-022)
文摘
作为清初知名诗人、评论家,毛先舒毕生勤勉治学、撰述甚丰。《诗辩坻》是其早年的一部诗论专著,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文学观念和审美主张。是书对历代诗人、诗作均进行过较为精当的解析。在批点杜诗时,毛先舒以"文缘世降,稽古日新"的见解去称扬它的继承性与创新性。同时,他又以"温柔敦厚,含蓄蕴藉"的理论去对老杜作品的语句之露与风格之陋大加指摘。杜甫诗作价值正是在此过程中得到更为辩证、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
毛先舒
《诗辩坻》
“文缘世降
稽古日新”
“温柔敦厚
含蓄蕴藉”
杜诗
Keywords
Mao
Xianshu
Shi
Bian
Di
The
Quality
of
Literary
Style
is
Increasingly
Fall
Down
with
the
Times
and
Poets
Should
Learn
from
the
Predecessors
in
order
to
Make
Further
Progress
gentle
ness
and
sincer
ity
and
Reservedness
Poems
of
Du
Fu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健身气功·五禽戏之身体文化研究
司红玉
虞定海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
2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金元诗歌“温柔敦厚”的审美追求
牛贵琥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诗教”传统的当代转化
刘利侠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诗歌中的含蓄
梁文勤
《新余高专学报》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从《唐诗别裁集》对李白诗评注看沈德潜诗论
薛颖
朱茹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郝敬“雅郑”诗声观研究
文爽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2021
1
原文传递
7
叶圣陶小说的“隔膜”书写及其节制美
鲍昭羽
史修永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论元散曲的冷峻风格
张惠民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温柔敦厚,非诗教也——《诗经》美学风格的考辨
王臣
《红河学院学报》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论管世铭的诗学思想
郑星辰
《镇江高专学报》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王昶的诗论及其诗歌创作论略
卫新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水烟深处的渔唱——辛弃疾的乡村词探微
何群
《红河学院学报》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婉曲修辞格的文化特征
郎晓梅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论毛先舒《诗辩坻》对杜诗的评价
王辰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