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胆泻肝汤对急性胆囊炎患者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姜凯 黄立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55-1257,共3页
目的:通过探究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法,对比分析龙胆泻肝汤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肝胆科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予乳酸左氧氟沙星、阿托品、头孢菌素等西药常规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实验组35例,在西药常规治... 目的:通过探究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法,对比分析龙胆泻肝汤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肝胆科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予乳酸左氧氟沙星、阿托品、头孢菌素等西药常规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实验组35例,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龙胆泻肝汤,1剂/d,分两次服用,2周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的治疗周期结束后,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血液分析(血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影像学检测(胆囊形态、胆囊壁及胆汁流向)及中医症状(腹部疼痛、胀满纳呆、心下痞满)等参数。结果:1治疗后两组血中白细胞计数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中性粒细胞比例且实验组(62%)较对照组(79%)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胆囊、胆管壁变薄、光滑,胆汁回流造成的胆囊积液减少,影像学各指标均有所改善,且治疗后实验组(胆囊及胆道壁厚度2.7 cm稍毛糙、胆囊积液150 m L)优于对照组(胆囊及胆道壁厚度2.9 cm毛糙、胆囊积液280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腹部疼痛、胀满纳呆、心下痞满等中医症状有所改善,且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8.57%优于对照组7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用龙胆泻肝汤可有效降低患者血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改善胆囊及胆道壁状态、减少胆囊积液,对中医各症状有较显著优化作用。研究表明龙胆泻肝汤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有效药物,对其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胆泻肝汤 急性胆囊炎 血液分析 影像学检查 中医症状 治疗
下载PDF
龙胆泻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端端 陈月桥 +2 位作者 吕建林 王挺帅 宁碧泉 《大众科技》 2017年第5期93-95,120,共4页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肝胆湿热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恩替卡韦...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肝胆湿热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龙胆泻肝汤,疗程均为4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肝功能(包括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TBi L总胆红素)、HBeAg转阴率、HBV-DNA应答率及肝脏弹性测定值(FS)的差异。结果:对于临床疗效的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患者TBi L、ALT、AST、FS水平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患者HBeAg阴转率、HBV DNA应答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在治疗CHB肝胆湿热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胆泻肝汤 慢性乙型肝炎 肝胆湿热证
下载PDF
龙胆泻肝汤联合壮医刺血疗法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蒋宗菊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10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联合壮医刺血疗法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痤疮患者30例,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给予龙胆泻肝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壮医刺血疗...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联合壮医刺血疗法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痤疮患者30例,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给予龙胆泻肝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壮医刺血疗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情况及皮损出油、性质、颜色、肿痛的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及皮损出油、性质、颜色、肿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联合壮医刺血疗法治疗痤疮疗效确切,具有活血祛斑、清热解毒、行气活络的功效,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康复,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胆泻肝汤 壮医刺血疗法 痤疮
下载PDF
龙胆泻肝汤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罗智勇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10S期13-14,共2页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门诊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情志护理,劝导患者解除思想压力,养成良好睡眠习惯。对照组30例阿普唑仑,0.4mg/次,1次/d。治疗组30例龙胆泻肝汤(龙胆...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门诊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情志护理,劝导患者解除思想压力,养成良好睡眠习惯。对照组30例阿普唑仑,0.4mg/次,1次/d。治疗组30例龙胆泻肝汤(龙胆草、焦山栀、当归、柴胡、生草各6g,黄芩、柴胡、酸枣、泽泻、木通、车前子、生地各10g,生龙骨、生牡蛎各15g),1剂/d,水煎120mL,早晚温服。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夜间睡眠时间、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4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肝火扰心 龙胆泻肝汤 阿普唑仑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中医药分期联合西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舒琴 丁伟 程改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5期102-104,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药分期联合西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55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氟康唑滴眼液与那他霉素滴眼液交替点眼,1次/h;托吡卡胺滴眼液,3次/d;妥布霉素滴眼液冲洗... [目的]观察中医药分期联合西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55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氟康唑滴眼液与那他霉素滴眼液交替点眼,1次/h;托吡卡胺滴眼液,3次/d;妥布霉素滴眼液冲洗结膜囊,6次/d;维生素C,50mg/次,3次/d。治疗组28例早期龙胆泻肝汤(龙胆草12g,栀子9g,黄芩6g,柴胡12g,车前子10g,生地黄12g,泽泻、夏枯草、茯苓、厚朴各9g,甘草6g);中晚期托里消毒散(黄芪20g,当归、白芍、川芎、党参、白术、茯苓各10g,甘草6g,金银花15g,连翘、蝉蜕、白蒺藜各10g);水煎200mL,1剂/d,早晚口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2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角膜、前房、视力、真菌菌丝、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1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9.29%。对照组痊愈4例,有效1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6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药分期联合西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角膜溃疡 龙胆泻肝汤 托里消毒散 氟康唑滴眼液 那他霉素滴眼液 托吡卡胺滴眼液 妥布霉素滴眼液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加减龙胆泻肝汤治疗带下病湿热下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幼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2140-2142,共3页
目的:探究湿热下注型带下病患者采用加减龙胆泻肝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中医妇科门诊2011年8月—2013年2月接诊的湿热下注型带下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经常规与临床病理确诊,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 目的:探究湿热下注型带下病患者采用加减龙胆泻肝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中医妇科门诊2011年8月—2013年2月接诊的湿热下注型带下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经常规与临床病理确诊,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41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研究组采用加减龙胆泻肝汤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68%(38/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80%(36/41),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在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及差值上皆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中医症状(主要症状与次要症状)上除了"口苦而腻"消失率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其他症状上消失率上皆无明显差异(P>0.05);此外,两组患者局部体征改善上皆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湿热下注型带下病患者,采用西药与加减龙胆泻肝汤治疗,临床疗效基本相同,但是加减龙胆泻肝汤在次要症状"口苦而腻"上的改善要更明显,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下注型 带下病 西药 加减龙胆泻肝汤 治疗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15例体会 被引量:2
7
作者 吕建兵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36期195-195,共1页
应用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患者15例,年龄12~71岁,发于腰腹部12例,发于颈部及面部3例,收效良好。
关键词 龙胆泻肝汤 带状疱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