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粒形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梁慧珍 李卫东 +1 位作者 王辉 方宣钧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199-1204,共6页
采用双子叶植物种子数量性状的遗传模型,分析了大豆品种双列杂交F1和F2种子的粒重、粒宽、粒厚和粒长/粒宽、粒长/粒厚、粒宽/粒厚粒形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7种粒形性状同时受制于种子直接遗传效应,而且还不同程度的受制于母体和... 采用双子叶植物种子数量性状的遗传模型,分析了大豆品种双列杂交F1和F2种子的粒重、粒宽、粒厚和粒长/粒宽、粒长/粒厚、粒宽/粒厚粒形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7种粒形性状同时受制于种子直接遗传效应,而且还不同程度的受制于母体和细胞质效应。其中,百粒重、粒长、粒长/粒宽、粒长/粒厚和粒宽/粒厚的遗传以细胞质效应为主;粒宽和粒厚以母体遗传效应为主。粒重、粒长和粒长/粒宽、粒宽/粒厚的种子直接遗传率和细胞质遗传率均属中等,对其4个性状选择可以在较高世代单株和单粒选择均有效果。粒宽和粒厚母体遗传率数值较大,对其性状应以母体单株为单位早代选择,以增加粒宽和粒厚。P2和P7可作为增加百粒重、粒长/粒宽、粒长/粒厚和粒宽/粒厚的理想亲本;P1、P4和P6分别是提高粒长、粒厚和粒宽的理想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粒形性状 遗传效应 遗传方差和协方差
下载PDF
玉米籽粒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玉玲 张泽民 +1 位作者 许自成 席章营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33-136,共4页
采用二倍体胚和三倍体胚乳种子遗传模型及其分析方法,以5个玉米自交系及其配制的F1,F2,BC1,BC2 世代为材料,研究5个玉米种子性状的胚直接效应、胚乳直接效应、母体效应和细胞质效应。分析结果表明 ,除粒宽外 ,各性状的遗传同时由细胞质... 采用二倍体胚和三倍体胚乳种子遗传模型及其分析方法,以5个玉米自交系及其配制的F1,F2,BC1,BC2 世代为材料,研究5个玉米种子性状的胚直接效应、胚乳直接效应、母体效应和细胞质效应。分析结果表明 ,除粒宽外 ,各性状的遗传同时由细胞质效应和胚、胚乳、母体基因效应所控制 ,百粒重主要受胚乳和母体效应的影响 ,粒长的遗传以母体效应为主 ,粒宽和粒厚以胚乳效应为主。各部位籽粒百粒重的胚乳直接加性效应与母体加性效应的协方差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其余性状的胚、胚乳直接效应与母体效应间的协方差均不显著,通过母体植株的遗传表现可以对这些性状进行有效的选择。S22 是改良百粒重的优良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子性状 遗传方差 遗传效应
下载PDF
普通玉米主要营养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兰海 谭登峰 +4 位作者 高世斌 唐祈林 曹墨菊 潘光堂 荣廷昭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16-722,共7页
用13个普通玉米自交系,按NCⅡ设计(7×6)研究了普通玉米主要营养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普通玉米主要营养品质性状的遗传受种子二倍体胚、三倍体胚乳、细胞质和二倍体母体植株4套遗传体系的控制;主要品质性状4套遗传体系的... 用13个普通玉米自交系,按NCⅡ设计(7×6)研究了普通玉米主要营养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普通玉米主要营养品质性状的遗传受种子二倍体胚、三倍体胚乳、细胞质和二倍体母体植株4套遗传体系的控制;主要品质性状4套遗传体系的效应值之间无太大的差异,蛋白质、淀粉和赖氨酸含量的胚遗传效应全部体现为胚加性遗传效应,而4种品质性状的胚乳遗传效应则全部由胚乳显性遗传效应构成;母体遗传效应主要表现为母体加性效应;遗传效应预测值表明亲本96369、9S2041-1-1-1和掖478在普通玉米品质改良中可能有一定的应用潜力。结果还发现,不同品质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遗传相关,因此对这些性状进行间接选择或杂种优势利用均可取得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营养品质性状 遗传效应 近红外线光谱技术 遗传方差与协方差
下载PDF
普通玉米子粒性状四类效应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玉玲 薛喜梅 连东军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1-26,共6页
采用二倍体胚和三倍体胚乳种子遗传模型及其分析方法 ,以 5个玉米自交系及其间配制的F1,F2 ,BC1,BC2 为材料 ,研究了 5个玉米种子性状的胚直接效应、胚乳直接效应、母体效应和细胞质效应。结果表明 ,除粒宽外 ,各性状的遗传同时由细胞... 采用二倍体胚和三倍体胚乳种子遗传模型及其分析方法 ,以 5个玉米自交系及其间配制的F1,F2 ,BC1,BC2 为材料 ,研究了 5个玉米种子性状的胚直接效应、胚乳直接效应、母体效应和细胞质效应。结果表明 ,除粒宽外 ,各性状的遗传同时由细胞质效应和胚、胚乳、母体基因效应所控制 ,百粒重主要受胚乳和母体效应的影响 ,粒长的遗传以母体效应为主 ,粒宽和粒厚以胚乳效应为主。各部位子粒百粒重的胚乳直接加性效应与母体加性效应的协方差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其余性状的胚、胚乳直接效应与母体效应间的协方差均不显著 ,通过母体植株的遗传表现可以对这些性状进行有效的选择。在提高百粒重的玉米育种中 ,以任一部位子粒百粒重作为选择标准可起到相同的选择效果 ,直接选择粒宽的分离类型 ,有利于获得大粒的遗传材料。S2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遗传方差 遗传相关 遗传效应 子粒性状
下载PDF
陆地棉种子性状直接效应和母体效应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27
5
作者 吴吉祥 王国建 +2 位作者 朱军 许馥华 季道藩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659-664,共6页
采用二倍体种子遗传模型及其分析方法,分析了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 5个品种及其配制的F_1、F_2和正反回交一代(BC_1;、BC_2、RBC_1和RBC_2)世代籽指、种仁率、容重和油分4个种子性状的直接效应、母体效应和细胞质效应。分... 采用二倍体种子遗传模型及其分析方法,分析了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 5个品种及其配制的F_1、F_2和正反回交一代(BC_1;、BC_2、RBC_1和RBC_2)世代籽指、种仁率、容重和油分4个种子性状的直接效应、母体效应和细胞质效应。分析结果表明,4个棉子性状的遗传均以母体效应为主,种子直接遗传效应作用较小。各性状的直接效应与母体效应的协方差不显著。通过母体植株的遗传表现对这些性状选择更为有效。可以根据籽指小和容重大等性状母体植株的遗传表现间接选择高油分材料。母体加性效应大的亲本,其杂种后代的母体加性效应总值一般也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种子性状 遗传方差 遗传相关 棉花
下载PDF
GENETIC MODELS AND ANALYSIS METHODS FOR SEX-LINKED AND MATERNAL GENE EFFECTS 被引量:3
6
作者 Zhu Jun Duan Jialong(Zhe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ngzhou Zhejiang 310029,)(Aub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061,) 《生物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9,共9页
Genetic models are proposed for analyzing sex-linked and maternal effects as well as autosomal gene effects.For the model with no genotype×environment interaction,the total genetic effect is partitioned into dire... Genetic models are proposed for analyzing sex-linked and maternal effects as well as autosomal gene effects.For the model with no genotype×environment interaction,the total genetic effect is partitioned into direct additive (A),direct dominance (D),sexlinked (L),maternal additive (Am) and maternal dominance (Dm) genetic components.For the model including genotype×environment interaction (GE),GE can also be partitioned into components of direct additive by environment interaction (AE),direct dominance by environment interaction (DE),sex-linked by environment interaction (LE),maternal additive by environment interaction (AmE ),and maternal dominance by environment interaction (DmE).Linear functions of genetic components are listed for parent,F1,and F2.A set of parents,their reciprocal F1’s and F2’s is applicable for efficient analysis.Variance and covariance components can be well mated by MINQUE(O/l) with the jackknife procedure.The t-test conducted by the jackknife procedure is applicable for detecting significance of variation.Adjusted Unbiased Prediction (AUP) method is suggested for predicting genetic ef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LLEL analysis Sex-linked and MATERNAL gene effects GENOTYPE by environment interaction variance and covariance components genetic predic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