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莱洲湾南岸咸水入侵条件下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与卤水形成 被引量:15
1
作者 韩非 薛禹群 +2 位作者 吴吉春 叶淑君 张永祥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2-108,共7页
莱洲湾南岸地下水在咸水入侵条件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山前冲洪积平原至海岸带共存在6种类型的地下水。本文对研究区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区域分布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水文地球化学调查与室内试验,结合同位素测定资料与PHRQPITZ的模拟结果,... 莱洲湾南岸地下水在咸水入侵条件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山前冲洪积平原至海岸带共存在6种类型的地下水。本文对研究区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区域分布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水文地球化学调查与室内试验,结合同位素测定资料与PHRQPITZ的模拟结果,对各种类型地下水的形成原因做了深入探讨。指出在咸、淡水过渡带发生了阳离子交换。此外还揭示出卤水形成过程中发生了石盐、泻利盐的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特征 卤水成因 阳离子交换 地下水 莱洲湾 咸水入侵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三叠系气田型深层富钾锂卤水勘探历程、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兵 王绪本 +6 位作者 郑绵平 杨凯 张永生 李倩 张赛民 温思宇 林晓杨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5-677,共13页
四川盆地三叠系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不仅是常规天然气的主要赋存层位,同时也形成和储存了富含钾锂等关键元素的卤水资源。本文梳理总结了四川盆地三叠系气田型深层卤水勘探进程、成因机理、富集规律方面的进展和认识,并对潜在的研究重点... 四川盆地三叠系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不仅是常规天然气的主要赋存层位,同时也形成和储存了富含钾锂等关键元素的卤水资源。本文梳理总结了四川盆地三叠系气田型深层卤水勘探进程、成因机理、富集规律方面的进展和认识,并对潜在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四川盆地三叠系气田型深层卤水中钾、锂等关键金属元素均达到了工业品位,随着全球对锂资源需求的增大,由起初的“气钾兼探”逐渐向“气钾锂综合勘探”过渡。四川盆地三叠系深层富钾锂卤水的成因机制大体上相同,其中干旱气候条件下古海水的蒸发浓缩致使卤水中的钾锂富集;高温高压下含钾/锂元素的杂卤石/绿豆岩与埋藏卤水发生水岩反应,进一步促进了钾锂的富集;淋滤作用也是卤水中钾元素富集的重要成因。深层卤水主要储集于各类白云岩中,其富集主要受断裂、裂缝发育带和背斜等构造控制,富集规律可归纳为“孔隙裂缝储卤、断裂运卤、背斜核部富卤”。基于目前四川盆地气田型深层卤水的勘探现状和不足,未来应该加强地球物理勘探集成新技术的研发、资源评价方法与体系的优化、含高品位伴生元素新层系的勘探以及气田型卤水有效开发利用技术的研究。未来有望在四川盆地气田型深层卤水继续取得新的找矿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三叠系 气田型深层卤水 卤水成因 富集规律
下载PDF
Evidence of acid nature of ore-forming solutions
3
作者 CHEN Fu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iyang 550002,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9年第S2期199-201,共3页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ore-forming solution is formed not by the near-neutral brine but by the strongacid solutions. Some evidence are the following: (i) The simulating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all near-neutral ...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ore-forming solution is formed not by the near-neutral brine but by the strongacid solutions. Some evidence are the following: (i) The simulating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all near-neutral supergenic water as volcanic hotspring water of Tengchong, K-brine of Mengyejing, seawater of Qingdao, oil-gasses-bearing water of Chitianhua, rain water of Guiyang and CO<sub>2</sub>-bearing rain cannot form metal-bearing solutions by heating mixedabove-mentioned supergenic water with ore-source rocks as basalt, ore-bearing carbonate, sandstone andshale. The most content of Cu, Pb, Zn, Hg, Sb, As, Ag in solutions is only (0.3-0.5)×10<sup>-6</sup>.They cannot form any ore deposit. Oppositely, the acid solution of pH=1.0 is easy to form metal-bearingsolutions with every ore-source rocks. The most content of metal in solution is n×10-n×1000 × 10<sup>-6</sup>i.e. rose in 3-5 grades. The content of metals in humic acid-bearing solutions is variable, perhaps dueto the changes of humic components and content and due to easy-decomposition by oxidation or heating.So the best one in solutions to form ore-forming solution is only the acidic 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E-FORMING SOLUTION ACID SOLUTION in NATURE genesis of brine.
原文传递
熊耳裂谷火山岩系金-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 被引量:16
4
作者 侯万荣 肖荣阁 +2 位作者 张汉成 高亮 曹殿华 《黄金地质》 2003年第2期22-27,共6页
应用热水成矿理论,首次提出豫西熊耳群裂谷火山岩系金 多金属矿床成矿矿源卤水是火山期后高温硅钾卤水,认为该区金 铅 锌 银 多金属矿床为火山期后高温硅钾卤水成因,成矿作用以硅钾卤水交代、充填及热水沉积为主,形成完整的火山热液成... 应用热水成矿理论,首次提出豫西熊耳群裂谷火山岩系金 多金属矿床成矿矿源卤水是火山期后高温硅钾卤水,认为该区金 铅 锌 银 多金属矿床为火山期后高温硅钾卤水成因,成矿作用以硅钾卤水交代、充填及热水沉积为主,形成完整的火山热液成矿系统,主成矿时间为熊耳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多金属矿床 成矿模式 热水沉积 硅钾卤水 河南 成矿作用 成矿时间 熊耳期
下载PDF
酸性含矿热液的成因及成矿演化模式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福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8-52,共5页
金属成矿热液的成因、性质及搬运条件长期没有解决 ,严重影响着矿床成因和预测找矿的研究。很多人认为自然界水溶液与地壳岩石多处于反应平衡状态 ,应为近中性 ,否定自然界有强酸性水溶液的生成。本文从理论上论证了自然界存在着强酸性... 金属成矿热液的成因、性质及搬运条件长期没有解决 ,严重影响着矿床成因和预测找矿的研究。很多人认为自然界水溶液与地壳岩石多处于反应平衡状态 ,应为近中性 ,否定自然界有强酸性水溶液的生成。本文从理论上论证了自然界存在着强酸性热液的生成条件 ,并认为绝大多数金属矿床都是这种强酸性热液演化的产物。强酸性热液与围岩金属矿物反应必然形成高含量的金属含矿溶液 ,高含量的金属含矿溶液进到有利成矿空间必然成矿。本文用酸性含矿溶液pH值的演化原理论证了自然界金属矿床成矿的必然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床 矿床成因 酸性含矿热液 成矿演化
下载PDF
兰坪白秧坪铜银多金属矿集区西矿带矿床成因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尔新 《云南地质》 2005年第3期282-289,共8页
西矿带受瞎眼山断裂和四十里箐-上下庄断裂控制,矿体产于近NS向断裂旁侧次级断裂中,发育典型的中低温热液矿物组合,成矿流体来源于深部的热卤水。硫、铅同位素反映成矿物质具深源特征,稀土元素组成具有极明显的δEu负异常和δCe负异常,... 西矿带受瞎眼山断裂和四十里箐-上下庄断裂控制,矿体产于近NS向断裂旁侧次级断裂中,发育典型的中低温热液矿物组合,成矿流体来源于深部的热卤水。硫、铅同位素反映成矿物质具深源特征,稀土元素组成具有极明显的δEu负异常和δCe负异常,构造热流体为成矿的主导因素。成因类型属于推覆构造有关的中低温浅成热液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浅成 推覆构造 深部热卤水 白秧坪多金属矿 兰坪 云南
下载PDF
广南木利锑矿成因新解 被引量:3
7
作者 龚洪波 陈书富 《云南地质》 2006年第3期321-326,共6页
木利锑矿成因上有许多不同观点和分岐。通过矿床成矿特征分析,得出“地下热卤水改造成因”成矿作用的新认识。
关键词 成矿特征 热卤水改造成因 木利锑矿 广南 云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