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莱蒂对“巴黎手稿”的科学主义解读
1
作者 张秀琴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7-54,156,共8页
虽然马克思的巴黎手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在1932年首次公开发表的,但对其解读形成热潮则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正是在后来这一时期,科学主义马克思主义重要代表人物、意大利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学者科莱蒂以其著名的《马克... 虽然马克思的巴黎手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在1932年首次公开发表的,但对其解读形成热潮则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正是在后来这一时期,科学主义马克思主义重要代表人物、意大利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学者科莱蒂以其著名的《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1969年)和《从卢梭到列宁》(1969年)中的相关解读,展现了对巴黎手稿的科学主义解读范式,以期不同于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解读图景。这一科学主义解读范式,试图认定巴黎手稿通向历史唯物主义的密钥就是认为人是"自然的类存在",而巴黎手稿所引发的马克思—黑格尔思想关系论争的关键点就在于"内容辩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黎手稿 科莱蒂 异化 自然的类存在 内容辩证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