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tural gas exploration potential and favorable targets of Permian Fengcheng Formation in the western Central Depression of Junggar Basin,NW China
1
作者 TANG Yong HU Suyun +4 位作者 GONG Deyu YOU Xincai LI Hui LIU Hailei CHEN Xua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CIE 2024年第3期563-575,共13页
Based on the organic geochemical data and the molecular and stable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natural gas of the Lower Permian Fengcheng Formation in the western Central Depression of Junggar Basin,combined with ... Based on the organic geochemical data and the molecular and stable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natural gas of the Lower Permian Fengcheng Formation in the western Central Depression of Junggar Basin,combined with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nalysis and hydrocarbon-generating simulation,the gas-generating potential of the Fengcheng source rock is evaluated,the distribution of large-scale effective source kitchen is described,the genetic types of natural gas are clarified,and four types of favorable exploration targets are selected.The results show that:(1)The Fengcheng Formation is a set of oil-prone source rocks,and the retained liquid hydrocarbon is conducive to late cracking into gas,with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gas-generating potential and late accumulation;(2)The maximum thickness of Fengcheng source rock reaches 900 m.The source rock has entered the main gas-generating stage in Penyijingxi and Shawan sags,and the area with gas-generating intensity greater than 20×10^(8) m^(3)/km^(2) is approximately 6500 km^(2).(3)Around the western Central Depression,highly mature oil-type gas with light carbon isotope composition was identified to be derived from the Fengcheng source rocks mainly,while the rest was coal-derived gas from the Carboniferous source rock;(4)Four types of favorable exploration targets with exploration potential were developed in the western Central Depression which are structural traps neighboring to the source,stratigraphic traps neighboring to the source,shale-gas type within the source,and structural traps within the source.Great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se targe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unggar Basin western Central Depression Lower Permian Fengcheng Formation gas-generating potential gas-source correlation exploration target
下载PDF
A study on assessment of hydrocarbon potential of the lignite deposits of Saurashtra basin, Gujarat (Western India) 被引量:2
2
作者 Prakash K. Singh V. K. Singh +1 位作者 P. K. Rajak Neeraj Mathu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 EI 2017年第4期310-321,共12页
In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Bhavnagar lignites of the Saurashtra basin (Gujarat) have been studied to assess their hydrocarbon generating potential. The samples of upper as well as lower lignite seams have been st... In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Bhavnagar lignites of the Saurashtra basin (Gujarat) have been studied to assess their hydrocarbon generating potential. The samples of upper as well as lower lignite seams have been studied through microscopy and subjected to various chemical analyses viz. proximate analysis, ultimate analysis and Rock-Eval Pyrolysis. These lignites have high moisture and low to moderate ash yield but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volatile matter. Petro- graphically they comprise predominantly of huminite group maceral while liptinite and inertinite groups occur in sub- ordinated amount. Huminite is chiefly composed of detrohuminite and telohuminite. The Tma~ (av. 416.23 ~C) and huminite reflectivity (0.28%-0.30%) indicate a low degree of maturity for these lignites which is also substantiated by the T,n~~ versus hydrogen index plot. The organic matter is subjugated by kerogen Type-III with a potential to expel hydrocarbon on liquefaction. Study further reveals that the fixed hydrocarbon is several folds higher than the free hydrocarbons. Being high in reactive maceral content, a high 'conversion' and good 'oil yield' values for these lignites were observed. Thus, the empirically derived values match well with those obtained through the experimental values of Rock-Eval Pyrolysis and validate their hydrocarbon generating potent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urashtra lignite. Reactive maceral - Rock-Eval. Hydrocarbon generating potential
下载PDF
山东孤岛潜山凸起区裂隙岩溶热储资源综合评价与发电潜力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季初 康凤新 《中国地质调查》 2019年第1期10-16,共7页
山东孤岛潜山凸起区是以古生界为基底的披覆背斜,发育巨厚的寒武纪—奥陶纪碳酸盐岩,具备形成大型裂隙岩溶热储的条件。为研究该区热储的开发利用前景及发电潜力,在深入分析该区地质背景的基础上,以Gg2孔为例,查明寒武系—奥陶系以碳酸... 山东孤岛潜山凸起区是以古生界为基底的披覆背斜,发育巨厚的寒武纪—奥陶纪碳酸盐岩,具备形成大型裂隙岩溶热储的条件。为研究该区热储的开发利用前景及发电潜力,在深入分析该区地质背景的基础上,以Gg2孔为例,查明寒武系—奥陶系以碳酸盐岩为主,其中奥陶纪八陡组、五阳山组、北庵庄组,寒武纪—奥陶纪三山子组及寒武纪张夏组以灰岩和白云岩为主,可形成良好的裂隙岩溶热储,累计厚度约480 m。以热储中点处温度为平均温度,以中、低温双循环地热发电为利用方向,下限温度按70℃估算,该区裂隙岩溶热储可供发电的热量为804×10^(16)J,当服务年限设为30 a、热效率系数设为7%时,估算的发电潜力为595 MW,为大型地热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山凸起区 裂隙岩溶热储 双循环地热发电 发电潜力
下载PDF
草海湿地湖滨带不同类型土壤甲烷产生与氧化潜力的研究
4
作者 寇永珍 林陶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11期25-30,共6页
采用室内模拟培养技术,研究了草海湿地湖滨带不同类型土壤甲烷产生及氧化潜力规律。结果表明,草海湿地表层土(0~5 cm)为甲烷产生潜力最大区域。甲烷产生潜力大小排序为沼泽草甸>草甸>原生沼泽>耕地,分别为10.448、3.188、0.741... 采用室内模拟培养技术,研究了草海湿地湖滨带不同类型土壤甲烷产生及氧化潜力规律。结果表明,草海湿地表层土(0~5 cm)为甲烷产生潜力最大区域。甲烷产生潜力大小排序为沼泽草甸>草甸>原生沼泽>耕地,分别为10.448、3.188、0.741、0.042μg/(g·d)。甲烷氧化累积潜力大小排序为沼泽草甸>草甸>耕地>原生沼泽,分别为0.155 7、0.079 6、0.011 9、0.003 7μg/(g·d)。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各类型土地甲烷产生潜力明显下降。草海湿地各类型土壤氧化潜力均低于产生潜力,即草海高原湿地湖滨地土壤不具有从大气中吸收甲烷而使得大气中甲烷减少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产生潜力 氧化潜力 草海湿地
下载PDF
The surface spherical harmonic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idal generating potential
5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1998年第4期511-513,共3页
ThesurfacesphericalharmonicsandthedevelopmentoftidalgeneratingpotentialQIN-WENXI(郗钦文)CenterforAnalysisandPre... ThesurfacesphericalharmonicsandthedevelopmentoftidalgeneratingpotentialQIN-WENXI(郗钦文)CenterforAnalysisandPrediction,ChinaSe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VELOPMENT TIDAL generating the potential and The
下载PDF
中国南方海相生烃成藏研究的若干新进展(一):南方四套区域性海相烃源岩的分布 被引量:356
6
作者 梁狄刚 郭彤楼 +2 位作者 陈建平 边立曾 赵喆 《海相油气地质》 2008年第2期1-16,共16页
通过对上、中、下扬子区121个地表及钻井剖面烃源岩的密集扫描取样和地化分析,系统研究了下寒武统、上奥陶统—下志留统、上二叠统、下二叠统四套区域性海相烃源岩的厚度及有机质丰度的纵横向分布,明确了海相烃源岩在纵向上以下寒武统... 通过对上、中、下扬子区121个地表及钻井剖面烃源岩的密集扫描取样和地化分析,系统研究了下寒武统、上奥陶统—下志留统、上二叠统、下二叠统四套区域性海相烃源岩的厚度及有机质丰度的纵横向分布,明确了海相烃源岩在纵向上以下寒武统和上二叠统为最好,横向上以上扬子区为最好,其次为下扬子区;确定了五个烃源岩发育区。明确了海相烃源岩以泥岩为主,碳酸盐岩烃源岩只出现在下二叠统栖霞组—茅口组,实测最大厚度为150m,从而表明中国南方不存在上千米厚的碳酸盐岩烃源岩。对四套海相烃源岩的厚度问题、层位问题、原始生烃潜量和碳酸盐岩烃源岩的鉴别问题等提出了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生代 海相地层 碳酸盐岩烃源岩 泥岩烃源岩 烃源岩分布 生烃潜力 中国南方
下载PDF
上扬子东南缘下组合优质烃源岩发育及生烃潜力 被引量:80
7
作者 腾格尔 高长林 +4 位作者 胡凯 潘文蕾 张长江 方成名 曹清古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59-365,共7页
湘鄂地区海相下组合具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但地质条件复杂,勘探程度低。咸丰、大庸地区可能烃源岩的系统观测和有机地化剖面研究显示,下寒武统、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底部均发育一套黑色页岩,其有机质丰度高,总有机碳含量... 湘鄂地区海相下组合具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但地质条件复杂,勘探程度低。咸丰、大庸地区可能烃源岩的系统观测和有机地化剖面研究显示,下寒武统、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底部均发育一套黑色页岩,其有机质丰度高,总有机碳含量普遍大于1%;属藻腐泥型,生烃潜力高;具一定规模,厚度达数十米至百余米,分布稳定;有良好的生烃和油气显示,是2套优质烃源岩。晚侏罗世—白垩纪时下寒武统烃源岩已达过成熟早中期生干气阶段,上奥陶统和下志留统烃源岩进入了高成熟晚期至过成熟早期阶段,处于生气高峰期。这2套优质烃源岩的存在,可为湘鄂西、鄂西渝东和雪峰山推覆带等地区下组合的油气生成、成藏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生烃潜力 热演化史 海相下组合 上扬子东南缘
下载PDF
一种生、排烃量计算方法探讨与应用 被引量:72
8
作者 周杰 庞雄奇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4-27,共4页
烃源岩的生烃量等于其残烃量与排出烃量之和。利用氯仿沥青“A”/总有机碳参数随深度的变化关系 ,可求出烃源岩的残烃率。在烃源岩演化过程中 ,(S1+S2 ) /总有机碳 (生烃潜力指数 )减小的唯一原因是有烃类从烃源岩中排出。无论生烃机制... 烃源岩的生烃量等于其残烃量与排出烃量之和。利用氯仿沥青“A”/总有机碳参数随深度的变化关系 ,可求出烃源岩的残烃率。在烃源岩演化过程中 ,(S1+S2 ) /总有机碳 (生烃潜力指数 )减小的唯一原因是有烃类从烃源岩中排出。无论生烃机制如何 ,烃源岩的现今生烃潜力指数与油气排出以前的原始生烃潜力指数之间的差值始终代表当前每克有机碳的排烃量 (排烃率 ) ,据此可计算生成未熟—低熟油的烃源岩的排烃量。将排烃率与对应的残烃率叠加 ,可求出烃源岩的油气发生率 ,结合烃源岩的厚度、面积、密度及有机碳丰度等资料 ,可计算生烃量。在东营凹陷八面河油田应用此方法发现 ,该区下第三系沙三段、沙四段的泥岩与油页岩的生、排烃演化模式不同 ,泥岩的生烃量巨大 ,但排烃效率很低。图 3表1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烃量 排烃量 油气藏 生烃潜力指数 残烃量 定量计算
下载PDF
西峰油田延长组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 被引量:44
9
作者 马素萍 漆亚玲 +4 位作者 张晓宝 夏燕青 宋成鹏 马立元 段毅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1-54,共4页
通过RockEval岩石评价、显微镜下观察、有机元素分析、镜质体反射率等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延长组烃源岩进行了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及生烃潜力评价。分析结果表明:①延长组长7段、长8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普遍较高,其中,中等和好烃源... 通过RockEval岩石评价、显微镜下观察、有机元素分析、镜质体反射率等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延长组烃源岩进行了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及生烃潜力评价。分析结果表明:①延长组长7段、长8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普遍较高,其中,中等和好烃源岩所占比例分别为94%和77%,长8段烃源岩样品有机质丰度与生烃潜力均高于长7段烃源岩样品,董志区烃源岩样品高于白马区烃源岩样品;②长7段、长8段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多为腐殖腐泥型;③长7段、长8段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普遍处于成熟阶段,具有生成大量原油的有利条件,这对该区油气源对比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烃潜力 地球化学特征 烃源岩 延长组
下载PDF
冀中坳陷束鹿凹陷泥灰岩-砾岩致密油气成藏特征与勘探潜力 被引量:42
10
作者 赵贤正 朱洁琼 +3 位作者 张锐锋 鱼占文 王吉茂 郭永军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13-622,共10页
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束鹿凹陷泥灰岩-砾岩油藏是一种特殊的致密油气藏。基于束探1H井对泥灰岩-砾岩油藏勘探的突破,重新分析了该区泥灰岩发育的构造背景、沉积环境及地层层序特征。进一步结合钻井、测井和分析化验等资料对束鹿凹陷泥灰... 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束鹿凹陷泥灰岩-砾岩油藏是一种特殊的致密油气藏。基于束探1H井对泥灰岩-砾岩油藏勘探的突破,重新分析了该区泥灰岩发育的构造背景、沉积环境及地层层序特征。进一步结合钻井、测井和分析化验等资料对束鹿凹陷泥灰岩的生油能力、储集性能、成藏机理、油藏特征重新进行评价,取得一些新的认识:①束鹿凹陷泥灰岩作为烃源岩,具有有机碳含量高、有机质类型好(以Ⅱ_1型为主)、转化率高、排烃能力强等特征,为优质烃源岩;②泥灰岩因构造应力发育一些构造缝,作为烃源岩(当中包含的有机质)发生降解排烃产生的有机质孔隙、有机酸溶蚀碳酸盐岩产生的溶蚀孔隙、降解排烃中产生的异常压力缝等孔洞(缝)形成了泥灰岩的孔喉系统并充当了烃类的储集空间及渗流通道,所以泥灰岩具有储集性能;③包裹在泥灰岩中的砾岩存在欠压实作用,储集空间相对好于泥灰岩,砾岩的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孔、粒内溶孔、贴粒缝、构造缝等孔缝。因此,泥灰岩是一种源-储一体的、特殊的"自生自储"连续致密油藏,而夹杂在泥灰岩中的碳酸盐岩质砾岩为源-储共生的岩性致密油藏。2种油藏类型均具有特低孔特低渗、非均质性强、压力系数高、产量递减快的特点。同时,利用成因法(氯仿沥青"A"法)探索束鹿凹陷泥灰岩致密油气资源量,对烃源岩总生油量的分配情况进行初步研究,发现束鹿凹陷致密油资源量丰富,勘探潜力较大,并给出束鹿凹陷砾岩-泥灰岩的勘探方向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束鹿凹陷 泥灰岩-砾岩 成藏机理 源-储一体油藏特征 勘探潜力 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
下载PDF
库车前陆盆地烃源岩和烃类成熟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5
11
作者 李梅 包建平 +4 位作者 汪海 张秋茶 郑多明 卢玉红 黄龙藏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67-378,共12页
通过分析库车前陆盆地的油气成熟度、烃源岩在主生烃期形成的烃类聚集和库车坳陷特殊的挤压地质条件,指出了库车坳陷陆相烃源岩的主要生油和主要生气的阶段,还指出了最主要的成烃期为康村期至库车期(RO为0.6%~2.0%)。对库车前陆盆地进... 通过分析库车前陆盆地的油气成熟度、烃源岩在主生烃期形成的烃类聚集和库车坳陷特殊的挤压地质条件,指出了库车坳陷陆相烃源岩的主要生油和主要生气的阶段,还指出了最主要的成烃期为康村期至库车期(RO为0.6%~2.0%)。对库车前陆盆地进行了原型恢复(原型盆地是现今的1.5倍,现今南北宽20~67km)和对有机质生烃潜力进行了恢复(恢复到好烃源岩程度)。认为该前陆盆地烃源岩性质与中亚一些盆地具有可比性,库车冲断带上的6个古构造圈闭与主生烃期相匹配,所捕获的油气是库车坳陷整体富气和区带富油的主要因素,库车盆地具有形成大中型油气田的地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前陆盆地 成熟度 主生烃期 古构造 生烃潜力 原型盆地 恢复系数 烃源岩评价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烃源岩有机显微组分特征与生烃潜力分析 被引量:31
12
作者 朱俊章 施和生 +3 位作者 舒誉 杜家元 吴建耀 罗俊莲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1-306,共6页
采用有机岩石学综合光学法研究了珠江口盆地古近系烃源岩的有机显微组分和亚显微组分特征,对典型烃源岩做了干酪根元素分析、岩石热解分析和高温高压泥岩热模拟实验,探讨了其生烃潜力和生烃属性。壳质组及富氢的壳镜组A含量较高,决定了... 采用有机岩石学综合光学法研究了珠江口盆地古近系烃源岩的有机显微组分和亚显微组分特征,对典型烃源岩做了干酪根元素分析、岩石热解分析和高温高压泥岩热模拟实验,探讨了其生烃潜力和生烃属性。壳质组及富氢的壳镜组A含量较高,决定了中深湖相有机质的类型为Ⅰ—Ⅱ1型,具倾油性;低含氢的壳镜组B和镜质组含量较高,决定了滨浅湖相和沼泽相有机质的类型主要为Ⅲ—Ⅱ2型(Ⅱ1型为辅),具倾凝析油、气性;腐泥组和惰质组含量低。2类烃源岩在不同演化阶段生烃属性均存在差异。这对进一步研究该盆地古近系不同凹(洼)陷有机相及勘探潜力和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显微组分 生烃潜力 倾油倾气性 烃源岩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四、五段泥岩生烃潜力评价 被引量:25
13
作者 张润合 郑兴平 +1 位作者 徐献高 赵宋举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2期9-13,共5页
为了重新认识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4 +5段湖相泥岩的生烃潜力 ,对其进行了有机地球化学综合研究和油源对比 ,利用单井盆地模拟恢复了其生烃史 ,并进行了生烃强度分析和生烃量计算 ,结果表明 :长4 +5段湖相沉积范围近 6× 1 ... 为了重新认识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4 +5段湖相泥岩的生烃潜力 ,对其进行了有机地球化学综合研究和油源对比 ,利用单井盆地模拟恢复了其生烃史 ,并进行了生烃强度分析和生烃量计算 ,结果表明 :长4 +5段湖相沉积范围近 6× 1 0 4 km2 ,长4 +5段湖相泥岩有机质丰度较高 ,氯仿沥青“A”质量分数多数超过 0 .2 % ,有机碳含量和生烃潜量 S1+S2 分别在 0 .5 4 %~ 4.87%和 0 .5 8~8.0 8mg/g之间 ,属于中等到较好的烃源岩 ;长4 +5段湖相泥岩有机质类型以 型为主 ,泥岩样品热模拟烃产率达 447.2 6 mg/g TOC,具有很高的生烃潜力 .长4 +5段湖相泥岩生物标志物特征与中生界原油和长 7段泥岩相似 .长4 +5段泥岩 Ro值在 0 .5 8%~ 0 .96 %之间 ,现处于低成熟到成熟阶段 ,地史上距今 1 1 0~ 90 Ma处于生油窗阶段 ,最大生烃强度 40× 1 0 4 t/km2 ,期望生烃量 1 1 1 .1 3× 1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长4+5段泥岩 生烃潜力
下载PDF
贵州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页岩地质特征及其油气资源意义 被引量:29
14
作者 何金先 段毅 +1 位作者 张晓丽 吴保祥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42,8,共6页
贵州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页岩发育广泛,并受该区早寒武世岩相古地理类型的控制,主要发育在中、东部地区的页岩盆地相地区中,少部分发育在页岩盆地相和碎屑岩台地相的过渡相中,极少发育在西部的碎屑岩台地相中.研究区牛蹄塘组黑色... 贵州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页岩发育广泛,并受该区早寒武世岩相古地理类型的控制,主要发育在中、东部地区的页岩盆地相地区中,少部分发育在页岩盆地相和碎屑岩台地相的过渡相中,极少发育在西部的碎屑岩台地相中.研究区牛蹄塘组黑色页岩沉积环境为缺氧还原性沉积环境,有机质母源主要为水生低等菌藻类生物,并混有少部分陆源高等植物.研究区牛蹄塘组黑色页岩具有有机质丰度高、母质类型好、有机质转化为烃类能力强的特征,显示出较大的生烃潜力和油气资源意义.但其高演化阶段作为成油的烃源岩意义不明显,作为成页岩气的源岩则前景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寒武统 牛蹄塘组 黑色页岩 地质特征 油气资源 生烃潜力 贵州省
下载PDF
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沥青产烃潜力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24
15
作者 张林 魏国齐 +4 位作者 吴世祥 汪泽成 肖贤明 张培军 沈珏红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6-280,298,共6页
从分类、成因、分布、生烃能力及主生气期等方面对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的沥青进行了系统分析。主要分布在泥页岩中的原生—同层沥青和在碳酸盐岩储集层中的后生—储层沥青,按全岩光片形态及光性特征可分为5种类型。在层系上以灯影... 从分类、成因、分布、生烃能力及主生气期等方面对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的沥青进行了系统分析。主要分布在泥页岩中的原生—同层沥青和在碳酸盐岩储集层中的后生—储层沥青,按全岩光片形态及光性特征可分为5种类型。在层系上以灯影组沥青含量较丰富,在区带上以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分布多,从坳陷带(0.41%)、斜坡带(0.93%~1.13%)、隆起部(2.4%~5.41%)沥青含量逐渐升高;沥青在古风化面含量最高,向下沥青含量相对降低。震旦系灯影组沥青形成于中侏罗世,主生气在早白垩世,晚于干酪根,生烃能力强力,可形成中型气田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产烃能力 震旦系—下古生界 乐山—龙女寺古隆起 四川盆地
下载PDF
文留地区石炭-二叠纪煤系生烃史及生烃潜力 被引量:18
16
作者 许化政 周新科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00-407,421,共9页
东濮凹陷文留地区石炭-二叠纪煤系分布稳定、含有机质丰富,是文留气藏可靠的气源岩. 煤系在埋藏过程中有两次生烃过程:第一次发生在中、下三叠统沉积后,镜质体反射率(Ro)、磷灰石裂变径迹、古流体包裹体分析证实当时煤系的古埋深约为350... 东濮凹陷文留地区石炭-二叠纪煤系分布稳定、含有机质丰富,是文留气藏可靠的气源岩. 煤系在埋藏过程中有两次生烃过程:第一次发生在中、下三叠统沉积后,镜质体反射率(Ro)、磷灰石裂变径迹、古流体包裹体分析证实当时煤系的古埋深约为3500m,古地 温118℃,古演化程度为Ro=0.80%~0.85%. 其后经历了中生代约180Ma以抬升剥蚀为主的历程,煤系生烃中止.早第三纪裂谷发育 期间,煤系因埋深加大而进入二次生烃期,并在东营组沉积后达到生烃峰值阶段.主体烃源 岩主要分布在文东-前梨园洼陷,埋深5290~6360m.文留地区天然气资源探明程度已 达到90%以上,有效供气边界条件清楚.经计算,文留气藏有效供气区石 炭-二叠纪煤系生烃量为3253.3×108m3,排烃量2657.0×108m3,天然气聚集系数为5.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留气藏 石炭-二叠纪煤系 生烃潜力 一次生烃 二次生烃 聚集系数
下载PDF
烃源岩评价参数与油页岩品质指标内在关系探讨 被引量:25
17
作者 柳少鹏 周世新 +3 位作者 王保忠 李靖 张海坤 巩书华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61-569,共9页
如何用烃源岩评价参数定量评价油页岩品质级别,是目前含油气盆地油页岩评价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对我国中西部鄂尔多斯、准噶尔和民和3个含油气盆地中油页岩进行系统采集,开展了含油率和发热量等油页岩品质方面的研究,同时也进行了... 如何用烃源岩评价参数定量评价油页岩品质级别,是目前含油气盆地油页岩评价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对我国中西部鄂尔多斯、准噶尔和民和3个含油气盆地中油页岩进行系统采集,开展了含油率和发热量等油页岩品质方面的研究,同时也进行了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成熟度等烃源岩评价方面的研究,重点探讨油页岩品质参数与烃源岩丰度参数的内在关系。研究表明这3个盆地油页岩含油率(ω)、发热量与生烃潜量(S1+S2)相关性最好,与有机碳(TOC)的关系次之,其中含油率与生烃潜量相关系数高达0.89,两者的线性关系式为ω=0.066(S1+S2)+2.413,可以根据生烃潜量等指标对油页岩品质特征进行评价,当生烃潜量界限值为16.4mg/g、39.0mg/g、114.4mg/g,有机碳含量为3.3%、10.0%、32.3%,氯仿沥青"A"含量为0.03%、0.2%、0.85%时,油页岩的品质分别达到低级、中级、高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烃源岩 含油率 生烃潜量 有机碳 中西部盆地
原文传递
华北北部中、上元古界生烃潜力特征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王杰 陈践发 窦启龙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06-211,共6页
华北中、上元古界海相碳酸盐岩分布广泛,且沉积岩层巨厚。同时,在华北中、上元古界发现了多处油苗、沥青显示,可能为一套生油层系。通过对华北北部中、上元古界有机质热解数据的分析测定,得出了干酪根类型主要为Ⅱ型和Ⅲ型、Ⅰ型干酪根... 华北中、上元古界海相碳酸盐岩分布广泛,且沉积岩层巨厚。同时,在华北中、上元古界发现了多处油苗、沥青显示,可能为一套生油层系。通过对华北北部中、上元古界有机质热解数据的分析测定,得出了干酪根类型主要为Ⅱ型和Ⅲ型、Ⅰ型干酪根较少,这与根据当时地球上生物发育尚处于初级阶段、有机质类型主要以腐泥型为主的认识有较大差异。另外,就生油潜力而言,下马岭组的干酪根类型优于其它层位的干酪根类型。文中,还通过系统研究有机质丰度、生烃潜量及其干酪根类型来对各个层系源岩的生烃潜力进行评价,发现下马岭组、铁岭组和洪水庄组生烃潜力较好,为3个有利的生烃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丰度 生烃潜力 干酪根 中、上元古界 华北北部
下载PDF
济阳坳陷古新世孔店组生烃潜能评价 被引量:20
19
作者 陈建渝 彭晓波 +4 位作者 张冬梅 冯刚 杨泽蓉 游兴友 高维依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20,共4页
济阳坳陷深层油气勘探能否有更大突破的焦点之一 ,是孔店组 (主要是孔二段 )的生烃潜能。惠民凹陷是济阳坳陷的孔店组沉降中心 ,其地层厚度高达 40 0 0~ 5 0 0 0m ;其中孔二段分布范围广 ,含有暗色泥岩 ,主要为浅湖—沼泽相沉积 ,推测... 济阳坳陷深层油气勘探能否有更大突破的焦点之一 ,是孔店组 (主要是孔二段 )的生烃潜能。惠民凹陷是济阳坳陷的孔店组沉降中心 ,其地层厚度高达 40 0 0~ 5 0 0 0m ;其中孔二段分布范围广 ,含有暗色泥岩 ,主要为浅湖—沼泽相沉积 ,推测在洼陷中心会出现半深湖相沉积 ,应是孔店组最有生烃潜力的地区。根据已有的少量的有机地化分析结果 ,判断孔二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中等—差 ,类型为Ⅲ型 ,成熟度高 ,以生成轻质油和天然气为主。济阳坳陷东部五号桩洼陷孔二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中等 ,类型为Ⅱ型 ,成熟度高 ,以生成凝析油为主。黄骅坳陷南区和潍北凹陷是以孔二段为主要烃源岩的含油气区。与它们对比 ,惠民凹陷的孔店组类似于潍北凹陷 ,五号桩洼陷的孔店组更类似于黄骅坳陷南区。在济阳坳陷可能形成以孔二段为烃源岩、以孔一段砂岩为储集层、以其上部的厚层泥岩为盖层的封闭自源型含油气系统。图 2表 4参 5 (陈建渝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 古新世 孔店组 生烃潜能 评价 含油气系统 烃源岩
下载PDF
南海南部曾母盆地新生界煤系烃源岩生油条件 被引量:23
20
作者 杨楚鹏 姚永坚 +1 位作者 李学杰 廖泽文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20-926,共7页
在广泛调研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曾母盆地新生界典型煤系烃源岩的有机地球化学、有机岩石学以及沉积成因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进而探讨了该盆地煤系烃源岩的生油潜力。微观显微组分组成及成因分析,结合宏观沉积相研究,揭示出曾母盆地具有... 在广泛调研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曾母盆地新生界典型煤系烃源岩的有机地球化学、有机岩石学以及沉积成因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进而探讨了该盆地煤系烃源岩的生油潜力。微观显微组分组成及成因分析,结合宏观沉积相研究,揭示出曾母盆地具有良好生烃潜力的下中新统煤系烃源岩发育于下三角洲平原带的红树林沉积环境中。对显微组分定量数据、基本生烃指标以及烃源岩热演化阶段的分析表明,该套煤系烃源岩具有在低熟阶段生油以及排烃的良好条件。另外,由于烃源岩中丰富的渗出沥青体生成而产生的内部增压,导致了大量相互连通的微裂隙发育,这有助于煤系烃源岩中析出油滴的汇聚以及排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出沥青体 红树林沉积 煤系烃源岩 生油潜力 曾母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