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走向综合化的艺术教育——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构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12
1
作者 许蕾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91-96,共6页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并不等同于专业院校的艺术教育,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积淀人文精神,陶冶道德情操,发展通识教育,促进大学生在德智体美诸多方面的发展。因此,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应明确定位在普及和综合...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并不等同于专业院校的艺术教育,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积淀人文精神,陶冶道德情操,发展通识教育,促进大学生在德智体美诸多方面的发展。因此,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应明确定位在普及和综合的层面上,着眼于人的全面、健康的发展。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应克服传统课程中仅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弊端,而推崇一种多元综合的艺术教育。旨在培养一种健康发展的艺术理解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优质的教育环境。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塑造健康的人格,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艺术教育 综合艺术 创新型人才 通识教育
下载PDF
普通高校非艺术专业艺术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许晖 《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0期82-85,共4页
本文运用问卷和访谈方法 ,对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艺术类课程的愿望和要求以及学校开设的艺术类课程进行了调查。认为制约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师资缺乏 ,硬件建设及资金投入不足 。
关键词 普通高校 艺术教育 音乐 美术 舞蹈 非艺术专业 问卷调查 访谈调查 师资队伍 资金
全文增补中
论艺术传播史的书写:一种通向一般艺术史的视域
3
作者 陈忆澄 《艺术传播研究》 2024年第2期111-119,共9页
艺术传播史的书写包含了两层义涵:一是在“艺术传播”观念下,以“传播”“交流”“流传”等相近概念的视域建构艺术史,二是在传播学学科方法的基础上建构艺术史。只有后者才具有学科交叉(或跨学科)的属性。艺术传播史区别于其他艺术史... 艺术传播史的书写包含了两层义涵:一是在“艺术传播”观念下,以“传播”“交流”“流传”等相近概念的视域建构艺术史,二是在传播学学科方法的基础上建构艺术史。只有后者才具有学科交叉(或跨学科)的属性。艺术传播史区别于其他艺术史书写的特征主要在于对关系、关联、介质的揭示,并且注重过程性和生成性。在这种动态连接的书写特质中,艺术传播史逐渐通向了一般的、整体的艺术史。在著述实践中,社会文化史、跨媒介史和技术史的方法构成了艺术传播史通向一般艺术史的实现路径。艺术传播史的书写在体例、文献材料和叙事方法上迎来了新的转向,使一般的、整体的“艺术”在这种史学转向中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传播 艺术史 跨学科 跨媒介 一般艺术
下载PDF
廓清与辨析:中国艺术学理论疑难问题再辨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周星 夏燕靖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0,共10页
2011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版)》,将艺术学列为学科门类。艺术学从文学门类中分离出来升格为学科门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艺术学学科建设自我完善的体现。10年前,艺术学学科门类建立伊始,曾... 2011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版)》,将艺术学列为学科门类。艺术学从文学门类中分离出来升格为学科门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艺术学学科建设自我完善的体现。10年前,艺术学学科门类建立伊始,曾围绕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展开相当激烈的辩驳,后来对艺术学理论学科以及门类艺术理论之间的关系作过多次研讨。可是,学界至今也没有完全达成共识,对于学科认识观念上的问题——如何看待艺术学理论?或者说一般艺术学的逻辑理性和理论建构的问题,仍然存在较大的认识差异。本期“对谈”试图以厘清的方式重新审视这些复杂问题,包括艺术学理论与各门类艺术理论,乃至与各门类艺术学科的关系,明晰它们之间不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而是各具相对的独立性、自含性,相互间的认同需要有最大公约数的“共识”意识,这是承认艺术学理论学科合法性、权威性和现实性的需要。艺术学理论学科设立的初衷,一是建构起贯通艺术学各门类艺术领域的基础理论、交叉理论和应用理论体系;二是提升艺术学学科学术研究的独立性与独特性;三是确立整个艺术学学科的站位立场,明辨目标,形成具有一定意识形态导向的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理论 一般艺术学 艺术门类 艺术史观念
下载PDF
高校艺术美育通识课现状及师资需求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卓雅 《美育学刊》 2014年第5期101-105,共5页
高校作为对公民进行正规教育的最高层次学校,是施行国民美育的主要阵地之一。"艺术美育"则强调实施美育的诸多途径中的一种——艺术教育。全国各高校普遍利用高校教师队伍的资源优势,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各类公共艺术课程。其中... 高校作为对公民进行正规教育的最高层次学校,是施行国民美育的主要阵地之一。"艺术美育"则强调实施美育的诸多途径中的一种——艺术教育。全国各高校普遍利用高校教师队伍的资源优势,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各类公共艺术课程。其中,艺术美育通识课不同于其他艺术美育公共课,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目前全国开设艺术美育通识课程的高校并不普遍,原因之一便是由于教授该类课程的师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美育 通识课 《艺术概论》 师资
下载PDF
论新时期高等学校美育之现实困境及应对 被引量:7
6
作者 易扬扬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5-92,共8页
作为新时期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高等学校美育作为通识教育的特色,能延伸学生的专业教育至人格教育。高等学校教育阶段的学生,拥有较为扎实而系统的知识体系。通过接受美学学习,能够实现系统的审美训练,并达到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 作为新时期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高等学校美育作为通识教育的特色,能延伸学生的专业教育至人格教育。高等学校教育阶段的学生,拥有较为扎实而系统的知识体系。通过接受美学学习,能够实现系统的审美训练,并达到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美”具有悠久的发展脉络,原始时期,中国古人展示了祭祀美学;“美育”起源于西方诗人及哲学家席勒等人的构建,20世纪后,通过蔡元培等教育家传入中国,对中国现当代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目前,高等学校美育面临艺术“孤岛”现象,教学过程重知识、轻思想,且美育效果未实现生命教育的转化。为此,高等学校美育必须坚持以学生人格锻炼作为美育要义,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强化激励学生好奇心,构建“去功利性的”校园美育氛围,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学生的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高等学校美育 通识教育 艺术教育 生命教育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艺术院校设计类通识素养课程的研究与探索 被引量:6
7
作者 金赛英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21年第10期141-143,共3页
文章立足新文科背景研究艺术院校设计类通识素养课程的发展。通过对通识素养课程的现状逬行分析,以创新设计学院“辨通素养”课程为例,探索打造“艺科融合、三全育人”的通识素养课程体系,旨在探索一种新型的融思辨、通识于一体的人文... 文章立足新文科背景研究艺术院校设计类通识素养课程的发展。通过对通识素养课程的现状逬行分析,以创新设计学院“辨通素养”课程为例,探索打造“艺科融合、三全育人”的通识素养课程体系,旨在探索一种新型的融思辨、通识于一体的人文素养探程模式,培育新时代综合性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通识素养 艺术院校
原文传递
通识定位·分层规划·艺术主导——高校审美教育的定位及其实现路径新探
8
作者 殷荷芳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0-105,共6页
高校审美教育本质上属于一种通识教育,一种非专业教育,对高校美育的推进符合中国新文科发展的思路。在具体规划层面中,要考虑到中国高等教育的“精英化教育”与“大众化教育”并存的局面,对高校审美教育实行分层规划、扎实投入、有效引... 高校审美教育本质上属于一种通识教育,一种非专业教育,对高校美育的推进符合中国新文科发展的思路。在具体规划层面中,要考虑到中国高等教育的“精英化教育”与“大众化教育”并存的局面,对高校审美教育实行分层规划、扎实投入、有效引导。在高校审美教育实施层面,要以艺术教育为主导,实现美育核心课程与特色美育课程的相得益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审美教育 通识教育 新文科 艺术教育 美育核心课程 特色美育课程
下载PDF
工科院校美术通识课教学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杨洪泽 李博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8-160,共3页
在通识教育中,美术类课程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环节,国内工科院校在美术通识课程的教学方面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文章主要探讨工科院校美术通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框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三个方... 在通识教育中,美术类课程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环节,国内工科院校在美术通识课程的教学方面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文章主要探讨工科院校美术通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框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三个方面寻找应对的策略,为新形势下工科院校美术通识教育的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教育 美术教育 工科院校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公共艺术通识课程的精简、重构、互动与再生--以陶艺通识课程线上线下教学设计和实施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向阳 顾浩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1-139,共9页
文章着眼于国家倡导的美育以及劳动教育,以陶艺通识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模式为例,探讨新时代高校公共艺术通识课程个性化、情境化教学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课程基于节约型思路、去精英化重构,在网络线上和线下结合的互动实践中,尽力贴近学生... 文章着眼于国家倡导的美育以及劳动教育,以陶艺通识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模式为例,探讨新时代高校公共艺术通识课程个性化、情境化教学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课程基于节约型思路、去精英化重构,在网络线上和线下结合的互动实践中,尽力贴近学生的学科背景,提升陶艺通识课程的参与性、普及性、趣味性、体验性,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课程的设计和实施,立足于陶艺关键词学理上“退一步”的初衷,力图重新理解陶艺,并以此为例解决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借助实践性课程动手的过程,贯通公共艺术课劳动、审美和创新教育的一体化;二是借助新媒介混合的形式,验证公共艺术实践性课程在各种特殊情境下实施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美育 劳动教育 通识课 陶艺
下载PDF
高等艺术院校通识教育改革初探——以吉林艺术学院通识课程体系建设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明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90-94,共5页
通识教育作为构成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我国高等教育管理者和研究者的重视。本文以吉林艺术学院通识课程体系建设为例,分析高等艺术院校通识教育改革面临的困境和问题,以期探寻高等艺术院校通识教育的改革发展趋势。
关键词 通识教育 艺术教育 课程体系 改革
下载PDF
艺术兴学中的“艺术”定位对教师教学的重要性
12
作者 曾金霞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4期60-65,共6页
"艺术兴学"背景下"艺术"的定位即广义艺术,是指包括狭义艺术在内的在教育教学中能给教育对象美的感受和陶冶,对教育对象的身心能产生积极和谐发展的影响,能提高个体和群体组织的工作效率,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 "艺术兴学"背景下"艺术"的定位即广义艺术,是指包括狭义艺术在内的在教育教学中能给教育对象美的感受和陶冶,对教育对象的身心能产生积极和谐发展的影响,能提高个体和群体组织的工作效率,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更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文章从"艺术兴学"背景下"艺术"的定位和"艺术"定位对学校教师教学的重要影响进行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兴学 狭义艺术 广义艺术 教学艺术 重要性
下载PDF
艺术学理论学科视角下艺术批评史教学的革新——以《清代艺术批评史》教材书写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桂娥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104-107,共4页
艺术学理论学科视角下的《清代艺术批评史》课程教材,强调研究艺术的一般性和普遍性规律,以打通门类艺术为己任。以一般艺术学的视角去梳理清代艺术批评的历史,在目前属于一项比较紧迫的教材研究。本文研究艺术学理论学科视角下清代艺... 艺术学理论学科视角下的《清代艺术批评史》课程教材,强调研究艺术的一般性和普遍性规律,以打通门类艺术为己任。以一般艺术学的视角去梳理清代艺术批评的历史,在目前属于一项比较紧迫的教材研究。本文研究艺术学理论学科视角下清代艺术批评史教程编写的革新,其研究的现实价值:学科的完善;偏见的消除;教育教学活动内涵的提升。其学术意义:为后来的中国艺术批评史教程书写作体例上的参照;艺术学学科理论与历史研究的结合,促成理论成果与中国当代艺术学理论建设及艺术实践的链接与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般艺术学 清代 艺术批评史
下载PDF
艺术实践:高校公共艺术通识教育支撑体系的切入点——以东北石油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弘弢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53-56,共4页
艺术对于人文教育和审美不可或缺,公共艺术教育是高校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课程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需要首先解决支撑体系的切入点问题,不要走“铺摊子”的老路;艺术实践是大学快乐生活的载体,是通识教育理念和艺术理论教学的... 艺术对于人文教育和审美不可或缺,公共艺术教育是高校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课程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需要首先解决支撑体系的切入点问题,不要走“铺摊子”的老路;艺术实践是大学快乐生活的载体,是通识教育理念和艺术理论教学的升华与归宿,是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师资队伍和社会资源的有效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艺术 课程建设 通识教育 艺术实践
下载PDF
高校普通昆虫学昆虫分类教学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宋月芹 董钧锋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6期14-15,共2页
针对昆虫分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环节、课件制作、提高课堂艺术、解决内容多与学时缩短之间的矛盾、重视辅助教学资源功能的发挥等方面对昆虫分类教学进行探讨,以提高普通昆虫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普通昆虫学 昆虫分类 教学环节 课件制作 课堂艺术 辅助教学资源
下载PDF
古诗意象思维英译研究——以特称与总称意象的翻译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保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2年第6期76-81,108,共7页
人们常常将意象作为诗歌语法中的"词"来看待,翻译中注重其在文本中所具有的语言美学价值,而忽略了意象作为诗歌生命活性细胞所具有的诗性功能与诗艺价值。本文以古诗中特称与总称意象的翻译为例,探讨其在翻译中诗艺、诗美的... 人们常常将意象作为诗歌语法中的"词"来看待,翻译中注重其在文本中所具有的语言美学价值,而忽略了意象作为诗歌生命活性细胞所具有的诗性功能与诗艺价值。本文以古诗中特称与总称意象的翻译为例,探讨其在翻译中诗艺、诗美的实现状况及其成因,阐明"意象思维"之于目前古诗翻译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 特称意象 总称意象 意象思维 翻译艺术
下载PDF
高校通识教育理念下公共艺术课程构建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丁杰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102-103,共2页
本文主要阐述了通识教育理念对公共艺术课程的影响、高校公共艺术课程面临的问题和高校通识教育理念下公共艺术课程的构建,以期高校以通识教育理念为依据,做好公共艺术课程的构建,从根本上提高公共艺术教育质量。
关键词 通识教育 公共艺术 课程构建
下载PDF
“营造”的泛指与特指——关于中国营造学社命名的思考 被引量:2
18
作者 焦洋 王骏阳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0-105,共6页
首先回顾了刊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的两篇论著中对于学社命名的两种诠释;其后,分析了这两种诠释对于学社研究所产生的影响;最后则着眼于泛指之"营造",讨论了一种可为学社当年所用的由戈特弗里德·森佩尔的理论所带来... 首先回顾了刊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的两篇论著中对于学社命名的两种诠释;其后,分析了这两种诠释对于学社研究所产生的影响;最后则着眼于泛指之"营造",讨论了一种可为学社当年所用的由戈特弗里德·森佩尔的理论所带来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营造学社 名称 泛指 特指 技术艺术
原文传递
法国新艺术代表人物赫克托·吉马德作品探析
19
作者 严琛 《设计》 2015年第23期86-87,共2页
法国是新艺术运动开始最早的国家,他对西方现代设计的历史进程有着重大的影响。吉马德是法国新艺术运动最具代表性的设计大师,他将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和家具设计完整整合,强调局部与整体的和谐统一,强调自然的性质,他的建筑通过吸取于自... 法国是新艺术运动开始最早的国家,他对西方现代设计的历史进程有着重大的影响。吉马德是法国新艺术运动最具代表性的设计大师,他将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和家具设计完整整合,强调局部与整体的和谐统一,强调自然的性质,他的建筑通过吸取于自然、无限的创意和运用抽象或怪诞的新装饰手法与结构紧密融合在一起,让人们看到了超越传统的建筑风格,他在设计上的天分和造诣是后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他造就了巴黎地铁站成为后人称赞和观摩的建筑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艺术运动 建筑 整体性 非对称 总体艺术 线条 吉马德
下载PDF
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艺术教学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承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2年第1期10-11,共2页
艺术教育具有培养品德、增进智力、开发创造力、提高审美情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在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艺术教学可使课程人性化,连接各种不同类型的知识,有效提升通识教育。
关键词 通识教育 视野 艺术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