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女性自治区中的性别歧视内化——自媒体美妆视频中的女性嫌恶现象及批判 被引量:26
1
作者 徐智 高山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5-163,共19页
本文分析了"网络女性自治区"--自媒体美妆视频中女性嫌恶话语的表现与产生原因。这种嫌恶以女性受众对女性博主的攻击谩骂与嘲讽为主要特征。本文通过参与式网络观察和深度访谈发现,网络女性性别嫌恶产生的心理过程是女性将... 本文分析了"网络女性自治区"--自媒体美妆视频中女性嫌恶话语的表现与产生原因。这种嫌恶以女性受众对女性博主的攻击谩骂与嘲讽为主要特征。本文通过参与式网络观察和深度访谈发现,网络女性性别嫌恶产生的心理过程是女性将性别歧视逐渐内化的过程,是一个新媒体技术环境和社会多方因素共同影响、浸染的过程。然而,新媒体赋权表象下的女性性别意识仍处于"缺席"状态,当下性别话语深刻地受到来自社会结构和技术权力的双重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传播 自媒体 女性嫌恶 网络话语
原文传递
性别同一性的形成及研究角度发展 被引量:9
2
作者 马川 李晓文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74-477,共4页
性别的同一性是自我同一性的一部分,是人格和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性别的同一性概念已经从性同一性转移到性别同一性。对性别同一性的研究角度经过了概念认知、图式认知和社会认知的探索,目前开始进入人际关系角度的研究。最后,提出... 性别的同一性是自我同一性的一部分,是人格和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性别的同一性概念已经从性同一性转移到性别同一性。对性别同一性的研究角度经过了概念认知、图式认知和社会认知的探索,目前开始进入人际关系角度的研究。最后,提出了对性别同一性未来的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同一性 认知 社会认知 人际交往
下载PDF
2016年中国的传播学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熊壮 方惠 刘海龙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40,共19页
本文以2016年中文新闻传播期刊中传播学方向的论文为基础,旨在展示这年中国的传播学的重要议题与主要成果。这年我国传播学研究集中在以下十个领域或话题:传播理论、政治传播、互联网政治、媒介事件与社会抗争、性别传播、城市传播与媒... 本文以2016年中文新闻传播期刊中传播学方向的论文为基础,旨在展示这年中国的传播学的重要议题与主要成果。这年我国传播学研究集中在以下十个领域或话题:传播理论、政治传播、互联网政治、媒介事件与社会抗争、性别传播、城市传播与媒介地理学、媒介话语、新媒体使用与效果、网络集体行动和跨文化传播。整体而言,这年的传播研究大多兼顾独创性与规范性、兼具理论意义和现实启发;一些常规话题得到新的阐释,得出新的认识,同时一些具有新意的研究话题得到开拓,新的研究方法得以引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理论 政治传播 互联网政治 城市传播 媒介地理学 话语研究 媒介使用 社会资本 性别传播 跨文化传播
原文传递
论教学风格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4
4
作者 秦泗武 《山东外语教学》 2002年第4期63-64,共2页
男人与女人有着不同的交际风格.此文通过调查老教师与刚从事教学的、缺乏经验的教师的教学风格,提出了几个假设,并主要论述了不同的教学风格及个案分析,以确认是否确实存在着这一风格差异;同时考虑了这些事实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教学风格 性别差异 交际方式 英语教学
下载PDF
新媒体与女性赋权增能:性别传播视角下的机制、效能与反思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旸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72-77,共6页
基于赋权在社会性别与传播学交叉研究的基础上,讨论新媒体为女性赋权增能的发生机制、效能评估及反思。研究发现,赋权增能本质上是一个传播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不是单向的,而是不断改变女性意识与行动的螺旋式前进的过程。新媒体在个人... 基于赋权在社会性别与传播学交叉研究的基础上,讨论新媒体为女性赋权增能的发生机制、效能评估及反思。研究发现,赋权增能本质上是一个传播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不是单向的,而是不断改变女性意识与行动的螺旋式前进的过程。新媒体在个人、人际与社会三个层面上发挥作用,在激活女性个体、拓展女性就业和促使家庭受益上都产生了积极的效能。然而我们也要看到“数字性别鸿沟”、人工智能对女性的围困以及性别意识网络表达不足等问题尚存。新媒体环境中的女性既是参与者,也是创造者。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女性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性别传播 赋权 女性
下载PDF
基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性别传播:价值拓展与实践升维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舒 黄馨茹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5-80,共6页
女性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女性发展与人类文明在双向催化中互促共进,共同创造和丰富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要从文明生成和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中国女性故事书写与传播,推动... 女性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女性发展与人类文明在双向催化中互促共进,共同创造和丰富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要从文明生成和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中国女性故事书写与传播,推动性别传播在促进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深化中国理念全球理解、实现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推动全球治理变革与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价值。新时代的性别传播不仅应坚持价值守正、推动开放合作,还要努力发展两性权利、探索话语创新,在全球范围内彰显巾帼力量,共同描绘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传播 中国女性 人类文明新形态 妇女事业
下载PDF
“男女有别”:媒介接触、媒介信任与媒介素养的性别差异——来自四川省域居民的实证调查 被引量:5
7
作者 马超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35-45,共11页
基于四川省域居民的大样本调查(N=2762),从“性别与传播”的视角出发,探讨不同性别受众的媒介使用与媒介素养状况发现,不同性别的人口在媒介接触渠道、信息关注类型、媒介使用动机和媒介可信度评价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在“媒介素养... 基于四川省域居民的大样本调查(N=2762),从“性别与传播”的视角出发,探讨不同性别受众的媒介使用与媒介素养状况发现,不同性别的人口在媒介接触渠道、信息关注类型、媒介使用动机和媒介可信度评价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在“媒介素养”的四个维度上,男性的“媒介获取能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都显著高于女性。研究的相关启示包括:媒体转型过程中应进一步巩固传统媒体的公信力优势,以增加受众黏性;媒体在市场定位中要细分内容市场以实现差异化传播;消弭男女媒介素养的差异重在科学培养女性后天的媒介使用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与传播 女性媒介素养 媒介可信度 媒介素养量表
下载PDF
女性育儿博主的平台实践与身份认同 被引量:1
8
作者 郭俞杉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1-67,共7页
女性育儿博主是自媒体从业者中较为特殊的网络群体之一。作为母亲,她们是家庭中的成员,受到家庭情境的影响;作为博主,她们又从属于社交平台、社会更大的结构层面,也要经受网民的凝视。正是个人、家庭、平台行动者等多重影响力量,使得女... 女性育儿博主是自媒体从业者中较为特殊的网络群体之一。作为母亲,她们是家庭中的成员,受到家庭情境的影响;作为博主,她们又从属于社交平台、社会更大的结构层面,也要经受网民的凝视。正是个人、家庭、平台行动者等多重影响力量,使得女性育儿博主的身份不断趋于复杂。通过对9位女性育儿博主的深度访谈,发现女性育儿博主的从业动因,主要是母职实践与职业转变的勾连,以及公共平台与私人领域的联动;女性育儿博主的内容呈现,主要围绕提供情绪价值、输出功能价值、形成网络社群;女性育儿博主还经历着身份焦虑和结构压力。女性育儿博主呈现母职的转化和异化,推动着自媒体平台上的性别话语表达,还推动了女性公共话语表达的发展和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育儿博主 性别传播 母职 身份认同
下载PDF
跨越百年: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传播的时代价值与行动逻辑 被引量:4
9
作者 李舒 黄馨茹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60-68,共9页
百年来,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相结合,在各个历史时期指导妇女运动、促进妇女解放,推动中国妇女事业不断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在中国传播的过程是妇女理论不断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进入新时代,需... 百年来,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相结合,在各个历史时期指导妇女运动、促进妇女解放,推动中国妇女事业不断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在中国传播的过程是妇女理论不断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进入新时代,需要以大众化和学理化传播拓展理论覆盖面,以常态化和主题化传播提升理论的影响力,以释惑和纠偏传播发挥理论的引导力,以先进典型和普通个体传播增强理论的说服力,使得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落实、妇女事业进步、女性价值实现和理论发展完善等方面彰显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 理论传播 大众化 妇女解放 性别传播
下载PDF
媒介化视角下我国性别与传播研究的议题变迁——基于近十年5本CSSCI代表刊物论文的文本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蕾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83-89,共7页
通过对5本在性别与传播领域具有较高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期刊近十年发表的相关论文进行文本分析,发现主要议题为三种类型:一是立足性别与新闻业的关系,将性别作为报道主体或报道对象来展开研究;二是考察媒介实践、话语文本中的性别如何被建... 通过对5本在性别与传播领域具有较高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期刊近十年发表的相关论文进行文本分析,发现主要议题为三种类型:一是立足性别与新闻业的关系,将性别作为报道主体或报道对象来展开研究;二是考察媒介实践、话语文本中的性别如何被建构;三是关注技术、平台等带来的性别传播新议题。该研究领域的重心从早期研究较多集中于媒介中的性别呈现、女性的媒介经验探讨转向更为关注性别角色的媒介实践及文本话语生成,发现性别权力与媒介、社会、技术的互动关系,呈现出从“媒介研究”到“媒介化研究”的变化。社会发展及性别观念进步带给性别传播研究更丰富的研究议题,但也存在一定的研究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传播 性别研究 性别平等 议题变迁 媒介化
下载PDF
媒介、性别与传播行动主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卜卫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2期23-29,共7页
本文以传播行动主义概念和分析框架,描述和分析了中国1995年以来妇女非政府组织(Ngos)促进性别平等信息流动的积极行动,包括:(1)媒介监测运动及其倡导;(2)利用大众媒介进行倡导;(3)社会性别参与式培训;(4)发展妇女替代... 本文以传播行动主义概念和分析框架,描述和分析了中国1995年以来妇女非政府组织(Ngos)促进性别平等信息流动的积极行动,包括:(1)媒介监测运动及其倡导;(2)利用大众媒介进行倡导;(3)社会性别参与式培训;(4)发展妇女替代性媒介。这四类传播行动的共同目标是提高社会性别意识(或觉悟)及其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 社会性别 传播 行动主义
原文传递
竞技·人文·传播:东京2020奥运会系列事件的思考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月霖 王永顺 +3 位作者 孙科 咸云龙 钟远绩 于华鑫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25,共6页
从竞技、人文、传播的角度审视东京2020奥运会这场宏大的文化盛宴,可以见微知著地发现奥运会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的权力、话语、游戏精神与身份表征,洞悉当今世界体育发展的潮流与趋势。文章基于竞技与体制、竞技与人文、竞技与文化传播的... 从竞技、人文、传播的角度审视东京2020奥运会这场宏大的文化盛宴,可以见微知著地发现奥运会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的权力、话语、游戏精神与身份表征,洞悉当今世界体育发展的潮流与趋势。文章基于竞技与体制、竞技与人文、竞技与文化传播的相互关系,分析了中国体育代表团何以制胜、金牌与金牌榜、中国女排、女性主义、奥林匹克格言、东京2020奥运会开闭幕式、中国体育形象等系列热点。研究认为,东京2020奥运会折射出了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以及今后体育改革的路向;东京2020奥运会在奥运精神诠释、文化传播、艺术表达、性别平等建构、现代意识浮现等方面,都蕴含了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从媒介宣传来看,国外媒体刻意淡化中国体育代表团在东京2020奥运会的优异表现,侧面反映了西方文明面对“东升西降”的集体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京2020奥运会 竞技体育 性别平等 奥林匹克格言 文化传播 媒介融合 媒介形象 体育新闻
下载PDF
性别话语系统的社会文化维度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丽娟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01-104,共4页
从语言交际与性别文化的视角,进行话语分析和话语基调的比较,阐述交际风格和意义解释框架上的性别差异,描述和对比话语系统社会文化的不同维度,进而揭示性别话语在社会文化语境中的不同交际规约和文化差异.
关键词 性别话语 社会维度 话语基调 交际规约
下载PDF
言语交际中不同性别的语言特点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贤伟 王桂芝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07-109,共3页
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两个语用原则出发,对言语交际中不同性别的语言特点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和认识不同性别在语用学视角内的差异,变静态研究为动态研究,进一步推动性别语言差异研究,以提高人们对性别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意识,使不同性别... 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两个语用原则出发,对言语交际中不同性别的语言特点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和认识不同性别在语用学视角内的差异,变静态研究为动态研究,进一步推动性别语言差异研究,以提高人们对性别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意识,使不同性别的语言交际趋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学 合作原则 礼貌原则 性别差异
下载PDF
Gender Differences in Communication among Undergraduates Students
15
作者 覃成海 《海外英语》 2012年第12X期283-285,共3页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researchers not merely pay attention to dominant culture study but also focus on sub-culture and related culture,which exist in the same dominant culture.As a resul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researchers not merely pay attention to dominant culture study but also focus on sub-culture and related culture,which exist in the same dominant culture.As a result,gender differences in communication have become a sub-field of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society.This paper investigates gender differences in communication among undergraduate students.The result of the study can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miscommunication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undergraduates and make a reference to effective class commun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der DIFFERENCE gender communication undergradua
下载PD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Cross-Gender Communication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秀娟 《海外英语》 2012年第8X期187-188,共2页
Cross-gender communication is a form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Gender differences are not only reflected on biological differences,but also a kind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Gender difference lead to the difference... Cross-gender communication is a form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Gender differences are not only reflected on biological differences,but also a kind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Gender difference lead to the differences on communication styles between men andwomen.Undoubtedly,these differences will cause difficulties in communication between men and women.Only having the awareness and being familiar with these differences can we realize the aim of communication and become successful communica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LTURE DIFFERENCE cross-gender communication
下载PDF
英语语言和交际中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2
17
作者 沈琳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14-115,共2页
本文展示了语言学家和社会学家们对语言与性别研究的主要成果,目的在于使读者能够在看到英语语言中性别差异的同时,提高跨性别交际的能力,避免发生误解和伤害。
关键词 性别差异 女性语言 性别歧视 非言语交际
下载PDF
性别差异对英语语言应用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柯新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75-77,99,共4页
探讨男性与女性应用英语时存在的差异及应用于不同性别对象的英语所存在的差异 。
关键词 性别角色 交际 社会语言学 亚文化群 英语
下载PDF
近十年来国外性别传播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文健 赵曌 韩诚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77-88,共12页
对近十年间发表于7份国际顶级传播学期刊中性别传播方向127篇论文进行的样本分析表明,国外性别传播研究在研究领域的多样性和交叉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研究目标的现实性和指导性等方面表现突出,并且保持了一定的规模。国外性... 对近十年间发表于7份国际顶级传播学期刊中性别传播方向127篇论文进行的样本分析表明,国外性别传播研究在研究领域的多样性和交叉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研究目标的现实性和指导性等方面表现突出,并且保持了一定的规模。国外性别传播研究在学科化、专业化和理论建设上的持续进步,也为中国的性别传播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传播 文献综述 女性主义
下载PDF
Gender Difference in Language Communication and Its Cultural and Social Origins: A Review and Critique of Sex Stereotype and Its Representations in Linguistic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20
作者 吉晓彤 《海外英语》 2015年第14期195-197,共3页
This essay mainly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gender difference in language communication and its cultural and social ori-gins by reviewing and critiquing a published essay Sex Stereotype and Its Representations in Lingui... This essay mainly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gender difference in language communication and its cultural and social ori-gins by reviewing and critiquing a published essay Sex Stereotype and Its Representations in Linguistic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Firstly, a brief introduction is made to overview the present studies on gender difference in language. Then the body respectively an-alyzes the cultural and social origins of gender difference in language and their concrete manifestations in language communicationwith an empirical review and critique of Sex Stereotype and Its Representations in Linguistic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Finally,the conclusion part renders the reflection on gender difference in language commun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der difference language communication SOCIAL a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