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术茯苓与白术茯苓汤对脾气虚腹泻大鼠模型胃肠形态及水液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7
1
作者 张晓丹 许嗣立 +2 位作者 贾波 陈西平 张婧 《四川中医》 2014年第3期61-64,共4页
目的:观察及比较白术、茯苓与白术茯苓汤对脾气虚腹泻大鼠模型胃肠形态及水液代谢的影响机理。方法:采用破气苦下饥饱失常法复制脾气虚腹泻模型。以白术、茯苓及白术茯苓汤灌胃给药,以光学显微镜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以炭末推进法测定各... 目的:观察及比较白术、茯苓与白术茯苓汤对脾气虚腹泻大鼠模型胃肠形态及水液代谢的影响机理。方法:采用破气苦下饥饱失常法复制脾气虚腹泻模型。以白术、茯苓及白术茯苓汤灌胃给药,以光学显微镜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以炭末推进法测定各组大鼠小肠推进率,以电解质分析仪测定血清电解质水平。结果:①病理观察:模型组动物胃肠胀气,胃肠壁均变薄,胃、小肠、大肠充血水肿。经治疗后不同程度的恢复。②小肠推进率: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的小肠推进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白术茯苓组和茯苓组的小肠推进率显著升高(P<0.05)。③血清电解质水平: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Na+、K+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白术茯苓组Na+水平和白术组K+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三组对脾气虚腹泻大鼠模型的胃肠形态及水液代谢皆有改善作用;白术茯苓配伍之白术茯苓汤多数指标优于单味药,与单味药比较呈现出协同增效的"相须相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气虚腹泻 白术茯苓汤 胃肠形态 水液代谢
下载PDF
黄酮类化合物吸收代谢及其对胃肠道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2
作者 常化松 袁雯雯 +1 位作者 玄红专 王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340-347,共8页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大类重要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既具有良好的药理活性,也是重要的营养因子。它的吸收、代谢及排泄等均在胃肠道内完成,在胃肠道中发挥多种生理功能,包括抗氧化、抗炎、抗癌、调节肠道菌群等。因此,近年来已有大量研究报...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大类重要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既具有良好的药理活性,也是重要的营养因子。它的吸收、代谢及排泄等均在胃肠道内完成,在胃肠道中发挥多种生理功能,包括抗氧化、抗炎、抗癌、调节肠道菌群等。因此,近年来已有大量研究报道了有关黄酮类化合物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吸收规律,并针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功能活性将其开发用于针对消化道疾病的各种新型食品、药品、保健品中。本文就近年来黄酮类化合物在胃肠道中代谢规律及其对人类健康效应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黄酮类化合物在预防肠道疾病中的应用及作为新型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物 胃肠道 新陈代谢 肠道菌群
下载PDF
白术、茯苓多糖的体外胃肠道代谢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钟熊 王梦月 +1 位作者 彭颖 李晓波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2-135,共4页
目的:考察白术、茯苓多糖在胃肠道环境中的代谢情况。方法:白术、茯苓多糖分别与人工胃液、肠液和肠道菌共孵育,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法)测定多糖的含量变化,考察白术、茯苓多糖在人工胃肠道环境中的代谢以及与肠道菌共孵育的变... 目的:考察白术、茯苓多糖在胃肠道环境中的代谢情况。方法:白术、茯苓多糖分别与人工胃液、肠液和肠道菌共孵育,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法)测定多糖的含量变化,考察白术、茯苓多糖在人工胃肠道环境中的代谢以及与肠道菌共孵育的变化。结果:白术、茯苓多糖在人工胃肠道环境中没有明显代谢,而与肠道菌的共孵育过程中则产生显著代谢。结论:白术、茯苓多糖在胃肠道中的代谢主要是在肠道中进行,肠道菌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多糖 茯苓多糖 胃肠道 代谢
原文传递
The gut microbiome: an orchestrator of xenobiotic metabolism 被引量:19
4
作者 Stephanie L.Collins Andrew D.Patterson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9-32,共14页
Microbes inhabiting the intestinal tract of humans represent a site for xenobiotic metabolism.The gut microbiome,the collection of microorganisms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can alter the metabolic outcome of pharma... Microbes inhabiting the intestinal tract of humans represent a site for xenobiotic metabolism.The gut microbiome,the collection of microorganisms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can alter the metabolic outcome of pharmaceuticals,environmental toxicants,and heavy metals,thereby changing their pharmacokinetics.Direct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xenobiotics by the gut microbiome,either through the intestinal tract or re-entering the gut via 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can lead to increased metabolism or bioactivation,depending on the enzymatic activity within the microbial niche.Unique enzymes encoded within the microbiome include those that reverse the modifications imparted by host detoxification pathways.Additionally,the microbiome can limit xenobiotic absorption in the small intestine by increasing the expression of cell-cell adhesion proteins,supporting the protective mucosal layer,and/or directly sequestering chemicals.Lastly,host gene expression is regulated by the microbiome,including CYP450s,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s,and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s that regulate them.While the microbiome affects the host and pharmacokinetics of the xenobiotic,xenobiotics can also influence the viability and metabolism of the microbiome.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x interconnectedness between host,microbiome,and metabolism will advance with new modeling systems,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refinement,and mechanistic studies focused on the contribution of human and microbial metabol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T MICROBIOME XENOBIOTIC metabolism Absorption gastrointestinal TRACT Pharmacokinetics 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 BIOACTIVATION
原文传递
山药活性成分及营养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5
作者 崔艺钒 张璐佳 +1 位作者 丰宇 陈芳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72-383,共12页
山药是中国传统的药食同源植物,有悠久的栽培和食用历史。山药营养丰富,含多糖、多酚、皂苷等活性成分,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本文综述山药中主要活性成分及其调节免疫、抗炎、益肠胃、调节糖脂代谢、抗氧化等功能的作用机制,并展望其应用... 山药是中国传统的药食同源植物,有悠久的栽培和食用历史。山药营养丰富,含多糖、多酚、皂苷等活性成分,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本文综述山药中主要活性成分及其调节免疫、抗炎、益肠胃、调节糖脂代谢、抗氧化等功能的作用机制,并展望其应用前景,为山药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营养 免疫 炎症 胃肠屏障 糖脂代谢
下载PDF
骆驼刺提取物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水液代谢和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刘雪松 魏鸿雁 +2 位作者 石磊岭 张大鹏 马晓玲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9-173,共5页
目的探讨骆驼刺提取物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大鼠水液代谢和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各10只。除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外,模型组(生理盐水)、骆驼刺提取物高剂量组(400 mg·kg^(-1))、低剂量... 目的探讨骆驼刺提取物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大鼠水液代谢和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各10只。除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外,模型组(生理盐水)、骆驼刺提取物高剂量组(400 mg·kg^(-1))、低剂量组(200 mg·kg^(-1))和阳性对照组(曲美布汀60 mg·kg^(-1))采用传统束缚应激刺激联合高乳糖饮食建立D-IBS大鼠模型后再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干预,每日给药1次。用药7 d后,计算粪便含水率;用药10 d后,进行腹部收缩反射(AWR)评分,并统计24 h内粪便粒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中胃肠激素血管活性肠肽(VIP)、 5-羟色胺(5-HT)、 P物质(SP)和胃动素(MTL)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粪便含水率、 AWR评分、 VIP、 5-HT、 SP和MTL水平均显著增加(P <0.01),大鼠24 h内粪便粒数明显减少(P <0.01)。与模型组相比,骆驼刺提取物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粪便含水率与AWR评分, 5-HT、 SP、 MTL水平均降低(P <0.05),大鼠24 h内粪便粒数明显增加(P <0.01)。其中,骆驼刺提取物低剂量组VIP水平与模型组相比降低(P <0.05),骆驼刺提取物高剂量组的VIP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骆驼刺提取物可改善D-IBS大鼠肠道高敏感性和腹泻,其作用可能与降低VIP、 5-HT、 SP、 MTL的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大鼠 胃肠激素类 骆驼刺提取物 水液代谢
原文传递
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早期患者胃肠道激素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志雄 王晨秀 +1 位作者 徐连强 刘瑶瑶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34期120-122,126,共4页
目的探讨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早期患者胃肠道激素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就诊于江西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的60例2型糖尿病早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常规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 目的探讨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早期患者胃肠道激素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就诊于江西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的60例2型糖尿病早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常规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格列齐特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黄连素口服。比较两组患者连续治疗8周后的胃肠道激素、糖脂代谢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空腹饥饿素(Ghrelin)、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空腹C肽、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8周后的空腹Ghrelin、GLP-1、空腹C肽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8周后的空腹Ghrelin、GLP-1、空腹C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8周后的FBG、HbA1c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8周后的FB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8周后的TC、TG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8周后的TC、T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素用于2糖尿病早期患者中,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胃肠道激素水平,改善肠道功能,促进糖脂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早期患者 黄连素 胃肠道激素 糖代谢
下载PDF
滋补脾阴方药对脾阴虚大鼠胃肠激素、水液代谢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翁泽斌 战丽彬 +1 位作者 周雯 孙晓霞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13-1017,共5页
目的:观察滋补脾阴方药对脾阴虚大鼠胃肠激素、水液代谢及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将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组)、脾阴虚组(S组)和滋补脾阴方药干预组(Z组),利用饮食失常兼过劳结合燥热耗伤阴液法建立脾阴虚大鼠模型... 目的:观察滋补脾阴方药对脾阴虚大鼠胃肠激素、水液代谢及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将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组)、脾阴虚组(S组)和滋补脾阴方药干预组(Z组),利用饮食失常兼过劳结合燥热耗伤阴液法建立脾阴虚大鼠模型。采用ELISA法检测胃窦组织中胆囊收缩素(CCK)和空肠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VIP)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空肠组织中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blot法测定胃、空肠与胰腺组织中与能量代谢相关的信号通路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大鼠比较,S组大鼠的胃窦组织CCK水平及空肠组织VIP水平显著上调(P<0.05),滋补脾阴方药干预后能显著降低其水平(P<0.0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脾阴虚大鼠空肠中AQP4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滋补脾阴方药干预后能显著降低AQP4的表达水平(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C组比较,S组空肠CaM、CaMKⅡ、p-CaMK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5);胰腺p-Akt蛋白水平、胃ClpP蛋白酶、Lon蛋白酶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P<0.05)。给予滋补脾阴方药干预后,上述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改善(P<0.01,P<0.05)。结论:脾阴虚使大鼠胃肠激素、水液代谢及线粒体能量代谢产生显著改变。滋补脾阴方药能够显著改善脾阴虚大鼠的上述改变,可能是其发挥对脾阴虚证干预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阴虚 滋补脾阴方药 胃肠激素 水液代谢 能量代谢
原文传递
肠道菌群代谢与血脂水平改变对不同时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姚理慧 孟小靖 +6 位作者 王中娴 陈苑苑 程鹏 石丽 李经纬 苏虹 张许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6期3295-3301,共7页
背景肠道菌群在调节宿主新陈代谢和饮食来源的脂质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与脂质代谢紊乱及肠道菌群异常均有一定关联,但目前国内针对不同时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肠道菌群代谢与血清脂质代谢特征的研究仍较少。目... 背景肠道菌群在调节宿主新陈代谢和饮食来源的脂质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与脂质代谢紊乱及肠道菌群异常均有一定关联,但目前国内针对不同时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肠道菌群代谢与血清脂质代谢特征的研究仍较少。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及相应肠道菌群代谢改变,并探讨两者对疾病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1月-2019年7月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42例(急性期组),缓解期患者41例(缓解期组),志愿招募匹配的健康人40例(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指数(BMI)、患者病程等一般资料,并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估患者临床症状,并收集血液和粪便标本,检测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1(APOB1)。采用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法分析菌群代谢特征并比较3组间的差异性,探讨肠道菌群代谢及血脂水平改变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结果急性期组的认知因子、兴奋因子、抑郁因子、阳性因子、阴性因子评分及PANSS总分高于缓解期组(P<0.05)。缓解期组、急性期组的HDL、APOA1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缓解期组TG水平高于急性期组、健康对照组(P<0.05)。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TC水平与抑郁因子评分呈负相关(P<0.05)。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HDL水平与阴性因子评分呈负相关(P<0.05);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APOA1水平与阳性因子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阴性因子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对照组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整体肠道菌群代谢组成发生改变,在相关脂质代谢通路如类固醇激素的合成、鞘脂代谢、皮质醇的合成与分泌、卵巢类固醇生成及调节脂肪细胞中的脂肪代谢等通路存在差异(P<0.05);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胃肠道微生物组 脂质代谢 液相色谱-质谱分析 代谢组学 急性期 缓解期
下载PDF
补充可溶性膳食纤维肠内营养对老年重症患者胃肠道症状及糖和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叶会 陈增瑞 +4 位作者 周朝阳 郑孝敬 王敏丽 林美爱 胡春霞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93-696,共4页
目的探讨额外补充可溶性膳食纤维肠内营养(EN)对老年重症患者胃肠道症状、糖和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玉环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老年重症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膳食纤维组和常规EN组,每... 目的探讨额外补充可溶性膳食纤维肠内营养(EN)对老年重症患者胃肠道症状、糖和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玉环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老年重症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膳食纤维组和常规EN组,每组56例.两组营养支持方案一致,在血流动力学稳定后开始EN,EN制剂首选标准型乳剂,根据患者耐受情况,争取3 d内目标热量达到104.6~125.5 kJ·kg^(-1)·d^(-1),蛋白目标为1.5~2.0 g·kg^(-1)·d^(-1),血糖水平控制在7.8~11.1 mmol/L,膳食纤维组在常规EN基础上每500 mL EN制剂加用可溶性膳食纤维10 g.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营养状态、糖和脂代谢指标及胃肠道症状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入院3、5、7 d后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TRF)〕及脂代谢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糖代谢方面,入院5 d时膳食纤维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常规EN组(mmol/L:9.53±3.65比11.16±3.82,P<0.05);入院3 d时,膳食纤维组胰岛素使用剂量即明显低于常规EN组(U:17.86±8.49比22.84±10.33,P<0.05);入院7d时达到最低值,且膳食纤维组明显低于常规EN组〔血糖(mmol/L):8.21±3.17比10.23±3.38,胰岛素使用剂量(U):9.35±5.56比13.49±6.77,均P<0.05〕.胃肠道症状方面,膳食纤维组胃潴留〔14.29%(8/56)比32.14%(18/56)〕、腹泻〔12.50%(7/56)比35.71%(20/56)〕及下消化道麻痹〔7.14%(4/56)比23.21%(13/56)〕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EN组(均P<0.05);膳食纤维组和常规EN组食物不耐受综合征〔10.71%(6/56)比19.64%(11/56)〕及腹腔高压〔5.36%(3/56)比14.29%(8/56)〕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添加可溶性膳食纤维可有效控制老年重症患者EN过程中血糖水平,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纤维 重症 胃肠道 糖代谢 脂代谢
下载PDF
基于体外人源胃肠道代谢评价乌梅粉和水煎剂对克罗恩大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治华 彭颖 +1 位作者 孙崇智 李晓波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6054-6067,共14页
目的评价乌梅粉和水煎剂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sulfonic acid,TNBS)诱导的克罗恩病大鼠模型,比较乌梅粉和水煎剂的抗炎活性;分别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 目的评价乌梅粉和水煎剂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sulfonic acid,TNBS)诱导的克罗恩病大鼠模型,比较乌梅粉和水煎剂的抗炎活性;分别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E))法、苯酚-硫酸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比较乌梅粉和水煎剂的体外胃肠道代谢前及不同时间点孵育液中化学成分、总糖含量及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变化,以揭示其可能活性物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克罗恩病大鼠体质量显著降低(P<0.01),脾脏肿大(P<0.01),胸腺萎缩(P<0.05),结肠缩短且伴有结肠损伤和溃疡(P<0.01);与模型组比较,乌梅粉和水煎剂均有缓解结肠损伤的作用(P<0.05、0.01)。乌梅粉对结肠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的抑制效果优于乌梅水煎剂(P<0.05),而乌梅水煎剂降低克罗恩病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优于乌梅粉(P<0.01)。肠道菌孵育液中,与乌梅水煎剂相比,乌梅粉中的化学成分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更高且保留时间更久;与空白菌液相比,0~12 h乌梅粉总糖降解率降低,而乌梅水煎剂总糖降解率增加;同时,乌梅水煎剂增加肠道菌孵育液中SCFAs的含量,而乌梅粉相反。结论乌梅粉可能对结肠MPO活性的抑制作用更好,而乌梅水煎剂可能更有利于降低机体循环炎症因子IL-6和NO水平,原因在于乌梅粉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更高;但乌梅粉可能对肠道菌群结构产生一定损伤,导致胃肠道中有抗炎活性的SCFAs含量降低,进而可能导致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SCFAs含量低于乌梅水煎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梅 粉剂 水煎剂 克罗恩病 胃肠道代谢 UPLC-QTOF-MSE 短链脂肪酸
原文传递
免疫球蛋白调控动物胃肠道健康及微生物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卜莹 郑楠 +1 位作者 王加启 赵圣国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800-3808,共9页
动物胃肠道被视为抵御外界病原体的一道重要屏障,胃肠道健康与动物机体健康密不可分。动物胃肠道中栖息着大量多样性的微生物种群,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复杂且多样,微生物的功能和种类组成影响着胃肠道的稳态平衡。微生物群通过定植在... 动物胃肠道被视为抵御外界病原体的一道重要屏障,胃肠道健康与动物机体健康密不可分。动物胃肠道中栖息着大量多样性的微生物种群,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复杂且多样,微生物的功能和种类组成影响着胃肠道的稳态平衡。微生物群通过定植在胃肠道黏膜,在黏膜免疫系统发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胃肠道健康与功能起着重要作用。调控胃肠道健康的方式有很多种,目前主要通过添加益生元、益生素等非营养物质和营养调控剂来调控胃肠道功能和维护胃肠道健康。但相较于其他营养调控剂来说,免疫球蛋白调控胃肠道的研究报道较少,属于新的免疫调控技术,其具有特异专一性、易生产且成本低、效果显著等优点。免疫调节是一种高效且相对安全的调节方式。作者介绍了4种免疫球蛋白(IgG、IgA、IgY、纳米抗体)的主要理化性质,总结了现阶段免疫球蛋白对胃肠道功能调节的进展及展望,从而为应用免疫球蛋白调控动物胃肠道健康和促进营养代谢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 动物 胃肠道 功能代谢 健康
下载PDF
乌司他丁和全肠外营养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急性相蛋白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任学群 傅侃达 +1 位作者 万相斌 叶金芳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87-289,共3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 (UTI)和全肠外营养 (TPN)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急性相蛋白代谢的影响。方法 6 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后 ,随机分为对照组、UTI组、TPN组和UTI+TPN组 ,每组各 15例。结果急性相蛋白于术后 3d ,对照组...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 (UTI)和全肠外营养 (TPN)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急性相蛋白代谢的影响。方法 6 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后 ,随机分为对照组、UTI组、TPN组和UTI+TPN组 ,每组各 15例。结果急性相蛋白于术后 3d ,对照组、TPN组显著低于其余两组 (P <0 0 1) ;术后 7d ,UTI+TPN组显著高于其余组 (P <0 0 1)。术后 4d起UTI+TPN组已接近正氮平衡 ,与其余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应用UTI和TPN可促进急性相蛋白合成 ,减少净蛋白丢失 ,有利于机体顺利度过应激反应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全肠外营养 胃肠道恶性肿瘤 UTI TPN 急性相蛋白代谢 手术 营养不良
原文传递
肠道微生物环境与乳腺癌 被引量:6
14
作者 孙嘉政 李洪忠(综述) 任国胜(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912-914,共3页
人体的肠道菌群是一个庞大的微生物体系,能够保护人体免受病原微生物的入侵,促进免疫系统的发育以及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但同时也能诱发各种疾病,如炎症、肿瘤等。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对女性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人体的肠道菌群是一个庞大的微生物体系,能够保护人体免受病原微生物的入侵,促进免疫系统的发育以及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但同时也能诱发各种疾病,如炎症、肿瘤等。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对女性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乳腺癌的发生以及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均与肠道菌群失调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可以通过调节雌激素代谢和机体的免疫功能等途径影响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因此,为能够更深入地研究肠道微生物菌群与乳腺癌之间的作用机制,以及为乳腺癌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提供新依据,本文就肠道菌群与乳腺癌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乳腺癌 雌激素代谢 免疫
下载PDF
活血化瘀方JC734联合mFOLFOX-6方案治疗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振鹏 潘国凤 +1 位作者 石汉平 饶本强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43-147,共5页
[目的]探索活血化瘀方JC734联合mFOLFoX-6方案化疗对胃肠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80例胃肠肿瘤患者,其中单纯化疗组40例,联合用药组40例,联合用药组选用活血化瘀方JC734联合mFOLFOX-6方案治疗。对2组患者的疗效、肿瘤标志... [目的]探索活血化瘀方JC734联合mFOLFoX-6方案化疗对胃肠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80例胃肠肿瘤患者,其中单纯化疗组40例,联合用药组40例,联合用药组选用活血化瘀方JC734联合mFOLFOX-6方案治疗。对2组患者的疗效、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凝血系统指标、脂质代谢指标进行评价。[结果]JC734联合mFOLFOX-6方案化疗治疗晚期肿瘤40例,经过5个疗程的治疗后,CR 6例,PR 13例,SD 16例,PD 5例,获益率为87.5%,该治疗方法不促进肿瘤转移,有治疗血栓和癌栓的作用,但对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和PT-INR无明显影响,对血脂代谢有一定调控作用。[结论]活血化瘀方是治疗胃肠肿瘤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不促进肿瘤扩散,可能通过调理脂质代谢发挥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 胃肠肿瘤 脂质代谢 凝血系统
原文传递
丙氨酰谷氨酰胺对消化道肿瘤术后化疗患者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桑剑峰 吴文溪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 :研究丙氨酰谷氨酰胺 (Ala- Gln)添加全胃肠外营养 (TPN)对消化道肿瘤术后化疗患者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30例消化道癌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传统组和二肽组 ,术后给予等热量 (每千克体重 10 4k J)、等氮量 (每千克体重 0 .16 g)... 目的 :研究丙氨酰谷氨酰胺 (Ala- Gln)添加全胃肠外营养 (TPN)对消化道肿瘤术后化疗患者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30例消化道癌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传统组和二肽组 ,术后给予等热量 (每千克体重 10 4k J)、等氮量 (每千克体重 0 .16 g)、TPN同时化疗 5天。手术前后对人体测量、血浆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等指标进行监测 ;术后留 2 4h尿测氮平衡和累积氮平衡。结果 :二肽组转铁蛋白 (TF)、淋巴细胞数术后第 6天能维持术前水平 (P>0 .0 5 ) ,传统组则明显低于术前 (P<0 .0 5 ) ;两组间人体测量、血浆蛋白、淋巴细胞数差异无显著性。术后第 6天传统组累积氮平衡为 (- 32 .17± 10 .16 ) g,二肽组为 (- 13.5 6± 5 .6 1) g,两组间每日氮平衡和累积氮平衡差异显著 (P<0 .0 1)。结论 :Ala- Gln在肠外营养中的使用是安全有效的 ,能减轻肿瘤患者术后的分解代谢 ,有效地改善氮平衡 ,维持血循环中淋巴细胞的数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氨酰谷氨酰胺 消化道肿瘤 化疗 全胃肠外营养 蛋白质代谢
下载PDF
益生菌对T2DM合并胃肠功能紊乱患者肠道菌群及代谢紊乱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郦特军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12期1986-1988,共3页
目的 分析益生菌辅助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胃肠功能紊乱患者肠道菌群及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124例T2DM合并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后,两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酵母菌比例均显著上... 目的 分析益生菌辅助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胃肠功能紊乱患者肠道菌群及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124例T2DM合并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后,两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酵母菌比例均显著上升(P<0.05),肠杆菌、肠球菌均显著下降(P<0.05),且益生菌组上升或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静息压力、最大自主性收缩压均显著降低(P<0.05),直肠感觉阈值显著升高(P<0.05),且益生菌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GIDF评分、血清D-乳酸、内毒素和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益生菌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益生菌组FPG、2hPG、TG和HOMA-I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期间,两组总不良反应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益生菌辅助治疗T2DM合并胃肠功能紊乱患者,可明显改善其肠道菌群紊乱、缓解胃肠压力、提升胃肠功能、降低血液D-乳酸、内毒素和细胞因子水平,进而改善糖脂代谢紊乱,提升疗效,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胃肠功能紊乱 益生菌 肠道菌群 代谢
下载PDF
Multi-omics: Opportunities for research on mechanism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被引量:5
18
作者 Shuai Wang Hui Yong Xiao-Dong He 《World Journal of Diabetes》 SCIE 2021年第7期1070-1080,共11页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is a burdensome global disease.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its mechanism will help to optimiz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which reduces the burden.Multi-omics research has unparalleled advanta...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is a burdensome global disease.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its mechanism will help to optimiz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which reduces the burden.Multi-omics research has unparalleled advantages in contributing to the overall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 of this chronic metabolic disease.In the past two decades,the study of multi-omics on T2DMrelated intestinal flora perturbation and plasma dyslipidemia has shown tremendous potential and is expected to achieve major breakthroughs.The regulation of intestinal flora in diabetic patients has been confirmed by multiple studies.The use of metagenomics,16S RNA sequencing,and metabolomics has comprehensively identified the overall changes in the intestinal flora and the metabolic disturbances that could directly or indirectly participate in the intestinal flora-host interactions.Lipidomics combined with other“omics”has characterized lipid metabolism disorders in T2DM.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and crossvalidation of multi-omics can screen for dysregulation in T2DM,which will provide immense opportunities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behind T2D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gastrointestinal microbiome Intestinal flora Lipid metabolism disorders DYSLIPIDEMIAS Metabolomics
下载PDF
短链脂肪酸在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姜荣生 张龙 +3 位作者 管其凡 张静 吴元丰 刘明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031-3037,共7页
短链脂肪酸(SCFAs)在肠道微生物群调控宿主代谢中起到了主要介导作用,且与2型糖尿病(T2DM)密切相关,可改善T2DM患者的血糖、体质量和血脂指标。尽管有学者认为SCFAs有望成为T2DM的新型治疗靶点,但目前尚未有相关综述。本文总结了短链脂... 短链脂肪酸(SCFAs)在肠道微生物群调控宿主代谢中起到了主要介导作用,且与2型糖尿病(T2DM)密切相关,可改善T2DM患者的血糖、体质量和血脂指标。尽管有学者认为SCFAs有望成为T2DM的新型治疗靶点,但目前尚未有相关综述。本文总结了短链脂肪酸的生物学特性,讨论了SCFAs调节食欲、炎症、胰岛β细胞、脂质代谢与肝脏糖原代谢的证据,进一步明确调控SCFAs在T2DM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探讨了调控SCFAs治疗T2DM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短链脂肪酸 胃肠道微生物组 代谢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微塑料和纳米塑料对胃肠道及肝脏的毒性效应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凡晰 齐鑫 +1 位作者 王靖 纪丽莲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1-147,共17页
由于塑料制品的大量生产和使用,其废弃物降解产生的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污染物近年来逐渐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持续的老化会使微塑料降解为纳米塑料(nano-plastics,NPs),在进入人体后增加对细胞的危害,因此微塑... 由于塑料制品的大量生产和使用,其废弃物降解产生的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污染物近年来逐渐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持续的老化会使微塑料降解为纳米塑料(nano-plastics,NPs),在进入人体后增加对细胞的危害,因此微塑料和纳米塑料对人体产生的毒性效应及健康危害也日益成为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已有研究,重点阐述了人体内微塑料和纳米塑料沉积对胃肠道产生氧化应激、炎症及细胞凋亡相关毒性效应的机制,以及造成肝脏糖脂代谢紊乱的潜在机制,为进一步开展微塑料和纳米塑料的毒性效应机制研究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胃肠道 肝脏代谢 肝脏 氧化应激 纳米塑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