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NF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子明 葛恒发 毕传昊 《大医生》 2020年第6期121-123,共3页
目的分析环指蛋白6(RNF6)在胃癌和癌旁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研究其对临床胃癌进展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进行手术切除的55例胃癌标本组织的免疫组化检测,分析RNF... 目的分析环指蛋白6(RNF6)在胃癌和癌旁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研究其对临床胃癌进展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进行手术切除的55例胃癌标本组织的免疫组化检测,分析RNF6蛋白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积极随访,绘制生存曲线,应用Log-rank检验分析RNF6蛋白表达与胃癌患者生存期之间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证实胃癌标本中RNF6表达的阳性率与的肿瘤直径(P<0.001)、肿瘤浸润深度(P<0.001)、淋巴结转移(P=0.001)及肿瘤分期(P=0.003)相关。结论RNF6与胃癌细胞增殖及临床胃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胃癌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监测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环指蛋白 肿瘤 SHRNA 泛素化
下载PDF
胃癌术后影响胃瘫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原因
2
作者 叶兰宝 《智慧健康》 2018年第9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影响胃瘫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原因。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至2017年收治的223例行胃癌手术的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其中21例为术后有胃瘫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术后无胃瘫的202例患者为对照组,对其危险因素以及原因进行研究...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影响胃瘫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原因。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至2017年收治的223例行胃癌手术的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其中21例为术后有胃瘫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术后无胃瘫的202例患者为对照组,对其危险因素以及原因进行研究。结果经过分析后发现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空肠营养管留置时间以及镇痛药物使用情况等方面无差异性(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的糖尿病史、贫血、幽门梗阻、手术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有较大的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术后胃瘫发生的危险因素有贫血、糖尿病史、手术时间、幽门梗阻、心血管并发症等,术前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血红蛋白水平控制良好,有效处理幽门梗阻症状,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胃瘫 危险因素 原因
下载PDF
艾灸防治胃癌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徐晓萌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第6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讨艾灸防治胃癌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本院采用化疗方法治疗的18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把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90)和观察组(n=90),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艾... 目的探讨艾灸防治胃癌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本院采用化疗方法治疗的18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把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90)和观察组(n=90),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艾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恶心呕吐情况、生活质量评分表(QOL)和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的71.11%(P<0.05);治疗第2、3、4、5d,观察组恶心呕吐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2、3、4、5d,观察组恶心呕吐症状的防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QOL、KP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的QOL、KP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艾灸治疗胃癌患者化疗所致的消化道不良反应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恶心呕吐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胃癌 消化道反应
原文传递
胃癌阴性淋巴结微转移检测的临床意义
4
作者 孙鹏 陈尚武 +2 位作者 王子卫 刘德贵 杨勇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7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淋巴结微转移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用广谱细胞角蛋白单克隆抗体(AE1/AE3)检测42例常规病理检查无淋巴结转移的307个淋巴结。结果:其中10例(23.8%)胃癌发现有31个(10%)淋巴结存在... 目的:探讨胃癌淋巴结微转移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用广谱细胞角蛋白单克隆抗体(AE1/AE3)检测42例常规病理检查无淋巴结转移的307个淋巴结。结果:其中10例(23.8%)胃癌发现有31个(10%)淋巴结存在微转移。微转移与浸润深度有关,浸润程度越深,微转移发生率越高。弥漫型胃癌微转移发生率高于肠型胃癌(P<0.05)。结论:对常规检查淋巴结为阴性的胃癌,行淋巴结微转移检测,可能对精确的临床分期、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积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微转移 细胞角蛋白
下载PDF
胃癌患者SOD活性与LPO含量观察 被引量:14
5
作者 郭维新 刘明堂 +2 位作者 郑书勤 汪家梨 王志苹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15-117,共3页
本文作者观察34例胃癌术前病例SOD活性和LPO含量。和36例正常人比较,胃癌患者红细胞SOD活性下降,血清LPO含量升高,两者呈负相关,城市和农村病例之间无地区差别。胃癌病例Hb也低于对照组。结果提示:自由基反应增强,氧化与抗氧化代谢过程... 本文作者观察34例胃癌术前病例SOD活性和LPO含量。和36例正常人比较,胃癌患者红细胞SOD活性下降,血清LPO含量升高,两者呈负相关,城市和农村病例之间无地区差别。胃癌病例Hb也低于对照组。结果提示:自由基反应增强,氧化与抗氧化代谢过程紊乱,可能是胃癌发病过程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超氧物歧化酶 过氧化脂质
下载PDF
FOLFOX_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8
6
作者 付明明 王莹 +1 位作者 刘静毅 陈晓丹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7期1372-1374,共3页
目的:观察FOLFOX_4对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给予124例晚期胃癌患者奥沙利铂100mg/m^2静脉滴注第一天;亚叶酸钙200mg/m^2静脉滴注2小时第1、2天;5-氟尿嘧啶400mg/m^2,快速静脉滴注第1、2天;5-FU 600mg/m^2持续静脉滴注22小... 目的:观察FOLFOX_4对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给予124例晚期胃癌患者奥沙利铂100mg/m^2静脉滴注第一天;亚叶酸钙200mg/m^2静脉滴注2小时第1、2天;5-氟尿嘧啶400mg/m^2,快速静脉滴注第1、2天;5-FU 600mg/m^2持续静脉滴注22小时,第1、2天,每14天为一个周期,至少完成4个周期者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可评价病例124例,共计546个周期,平均4.4周期,完全缓解(CR)12/124(9.7%),部分缓解(PR)52/124(41.9%),总缓解率64/124(51.6%),稳定(SD)37/124(29.8%),进展(PD)23/124(18.5%)。不良反应为:神经毒性62/124(50%),中性粒细胞减少40/124(32.2%),血小板减少16/124(12.9%),恶心、呕吐37/124(29.8%)。不良反应主要为神经毒性及血液毒性,消化道反应轻。结论:此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晚期 FOLFOX4 联合化疗
下载PDF
胃肠安方治疗脾虚型胃癌前病变临床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邹煜明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3年第12期40-42,共3页
目的观察胃肠安方治疗脾虚型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脾虚型胃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给予胃肠安方治疗,对照组予胃复春治疗,疗程4个月。观察两组证候积分、症状疗效、胃镜和病理变化情况。... 目的观察胃肠安方治疗脾虚型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脾虚型胃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给予胃肠安方治疗,对照组予胃复春治疗,疗程4个月。观察两组证候积分、症状疗效、胃镜和病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证候积分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主要症状疗效、胃镜疗效和病理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安方可改善脾虚型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症状,逆转胃黏膜的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胃肠安方 脾虚型
下载PDF
姜黄素对胃癌MGC-803细胞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孟玲玉 朱开梅 +1 位作者 顾生玖 强占荣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5期674-677,共4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胃癌MGC-803细胞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表达的影响。方法将MGC-803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四个药物实验组,各组姜黄素浓度分别为5μmol/L,10μmol/L,20μmol/L,40μmol/L。经不同浓度的姜黄素作用24 h、48 ...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胃癌MGC-803细胞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表达的影响。方法将MGC-803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四个药物实验组,各组姜黄素浓度分别为5μmol/L,10μmol/L,20μmol/L,40μmol/L。经不同浓度的姜黄素作用24 h、48 h、72 h后,应用CCK8法检测姜黄素对MGC-803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测定不同浓度的姜黄素作用24 h后胃癌MGC-803细胞凋亡情况;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24 h对MGC-803细胞内p-AKT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姜黄素对MGC-803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在5~40μmol/L浓度范围内,姜黄素呈浓度依赖性地促进MGC-803细胞的凋亡,并下调MGC-803细胞中p-AKT的水平。结论姜黄素可能是通过抑制p-AKT蛋白的表达和AKT信号通路促进MGC-803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胃癌MGC-803细胞 凋亡:增殖
下载PDF
蛋白激酶B、Caspase-9通路活化对胃癌细胞生长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军华 于皆平 +2 位作者 于红刚 刘晋 罗和生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5,共4页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B(PKB)、Caspase-9信号通路活化对胃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与胃癌细胞对足叶乙甙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分别用足叶乙甙、足叶乙甙和PKB通路特异性抑制剂Wortmannin在不同时间段处理胃癌肿瘤细胞SGC7901后,采用四甲基偶...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B(PKB)、Caspase-9信号通路活化对胃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与胃癌细胞对足叶乙甙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分别用足叶乙甙、足叶乙甙和PKB通路特异性抑制剂Wortmannin在不同时间段处理胃癌肿瘤细胞SGC7901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非放射性免疫沉淀法检测PKB活性,Western-blot法检测Caspase-9磷酸化程度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足叶乙甙对SGC7901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能明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但在12 h时,其增殖抑制作用和凋亡诱导作用较6 h时均明显降低,细胞对足叶乙甙敏感性降低,24 h时有所上升。足叶乙甙作用SGC7901后PKB活性逐渐增强,Caspase-9活性和Caspase-3表达12 h时明显降低。加用Wortmannin预处理后,PKB活性明显降低,Caspase-9活性和Caspase-3表达呈上升趋势,12 h时上升最明显;足叶乙甙对SGC7901的增殖抑制作用和凋亡诱导作用持续增强,肿瘤细胞对足叶乙甙持续较高敏感性。结论蛋白激酶B、Caspase-9信号通路活化可促进胃癌细胞生存,降低其化疗敏感性,特异性的PKB通路抑制剂可增强胃癌细胞的化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B 胃癌细胞 化疗敏感性
原文传递
宁波地区老年人胃镜下表现的特点 被引量:1
10
作者 沈萍萍 张明明 +2 位作者 陈汉卿 林琪 沙洪存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27期96-100,共5页
目的探讨宁波地区老年人常见上消化道疾病胃镜下表现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9月胃镜检查的老年组(≥60岁)10 294例与非老年组(16~59岁)43 718例,比较两组Barrett食管、慢性萎缩性胃炎、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等发病率、发... 目的探讨宁波地区老年人常见上消化道疾病胃镜下表现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9月胃镜检查的老年组(≥60岁)10 294例与非老年组(16~59岁)43 718例,比较两组Barrett食管、慢性萎缩性胃炎、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等发病率、发病部位等。结果 (1)老年人Barrett食管发病率高,明显高于非老年人(P<0.001),以岛型、SSBE为主。(2)老年人食管癌发病率高,好发食管中段,其次下段,以蕈伞型为主(P<0.05)。(3)老年人CAG发病率高(4.14%),但两组胃镜下肉眼检出与病理确诊符合率相差不显著(P>0.05);(4)老年人多为胃溃疡,好发非胃窦幽门区(P<0.001);溃疡面10~24 mm及>25 mm者较多见,癌变率高。(5)老年人胃癌多见,好发贲门胃底区(P<0.001),胃体区次之,Borrmann分型以Ⅰ型最多,直径较大。结论了解地区流行病学特征及掌握老年人胃镜下表现的特点,对老年人胃镜诊断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提高早期胃癌及早期食管癌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胃镜检查 上消化道疾病 早期胃癌 早期食管癌
下载PDF
替吉奥一线治疗晚期胃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晓红 王剑英 +1 位作者 王丽萍 黄颖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1年第7期401-403,共3页
目的观察替吉奥(S-1)胶囊作为一线药物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4例具有可测量指标的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3例采用替吉奥胶囊80mg/m^2qd,分早晚2次口服,1~14d,停药7d后重复,连用2周期后评价疗效。对照组21例... 目的观察替吉奥(S-1)胶囊作为一线药物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4例具有可测量指标的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3例采用替吉奥胶囊80mg/m^2qd,分早晚2次口服,1~14d,停药7d后重复,连用2周期后评价疗效。对照组21例采用优福定胶囊,每次2粒,每天3次;总量400~600片为1个疗程,1个疗程6~8周。替吉奥胶囊连用4周期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23例中CR3例、PR6例、SD10例,PD4例。有效率39.13%,疾病控制率82.60%。对照组21例中CR 0例、PR4例,SD7例,PD10例。有效率19.05%,疾病控制率52.38%。两组间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毒副反应均以消化道反应和血液学毒性为主。两组比较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胶囊作为一线药物治疗晚期胃癌患者有较好疗效,给药方便,毒副反应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吉奥胶囊 优福定 晚期胃癌
下载PDF
pGL3-hTERT-tk/GCV对胃癌细胞的促凋亡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邓志华 杨长青 +1 位作者 王桂琴 王晶晶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33-237,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质粒pGL3-hTERT-tk/GCV对胃癌细胞的促凋亡作用。方法:以基因工程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GL3-hTERT-tk和相应的荧光报告质粒pGL3-hTERT-tk-Luc^+;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瞬时转染胃癌细胞系SGC-7901并用GCV干预,荧光显微... 目的:探讨重组质粒pGL3-hTERT-tk/GCV对胃癌细胞的促凋亡作用。方法:以基因工程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GL3-hTERT-tk和相应的荧光报告质粒pGL3-hTERT-tk-Luc^+;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瞬时转染胃癌细胞系SGC-7901并用GCV干预,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和转染效率,TUNEL标记和流式细胞术观察转染后胃癌细胞的凋亡;以上实验均以正常肝细胞L-02为对照。结果:经鉴定,重组质粒pGL3-hTERT-tk中tk片段的长度为1100 bp。荧光素酶标记的阳性、阴性对照及治疗报告质粒pGL3-hTERT-tk-Luc^+均能有效转染高表达端粒酶活性的胃癌细胞SGC-7901,转染效率为(8.2±1.14)%。重组质粒转染胃癌细胞后与GCV共育4 d,细胞的凋亡率为(60.0±1.56)%;被pGL3-hTERT-tk转染的肿瘤细胞细胞周期发生了变化,处于细胞周期早期的细胞大量凋亡,早期凋亡率为(47.1±1.35)%。结论:pGIB-hTERT-tk/GCV对胃癌细胞有强烈的杀伤作用,但不影响正常细胞的生长,有潜在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基因治疗 HTERT启动子 自杀基因 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的毒力因子分型及与胃肿瘤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亚琼 章月桃 《黑龙江医学》 2013年第6期501-506,共6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的各型毒力因子与胃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以生物芯片技术,PCR技术及Southern杂交和Western免疫印迹法等对Hp的各型毒力因子的基因进行分型,根据不同基因型毒力因子在胃肿瘤中的生物学作用,分析它们与肿瘤...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的各型毒力因子与胃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以生物芯片技术,PCR技术及Southern杂交和Western免疫印迹法等对Hp的各型毒力因子的基因进行分型,根据不同基因型毒力因子在胃肿瘤中的生物学作用,分析它们与肿瘤的发展可能的相关性。结果世界各地开展了大量关于Hp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发生的研究,然而尚未有哪个毒力基因或其亚型作为明确的胃癌危险因素被证实,且不同的研究报道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许多问题仍存在争议,对这些致癌基因的作用机制及其与胃癌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病因多阶段的过程,Hp作为胃癌的I类致癌因子,其致癌机理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多基因变异参与的过程,除了考虑为地区人种遗传基因的变异及环境因素的不同外,还应考虑不同地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及基因亚型分布的差异为可能因素。结论有关Hp毒力基因及其致恶变方面研究进展很快,基础研究方面的突破,特别是对可塑区的研究技术上的突破,将大大推动临床根除Hp及Hp相关性胃腺癌和胃MALT淋巴瘤的预防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肿瘤
下载PDF
Bcl-2和NOD1基因多态性与青海回族胃癌易感相关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建华 李长兴 苏占海 《青海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243-248,共6页
目的探讨Bcl-2(-938C>A)和NOD1(796G>A)的基因多态性与青海回族胃癌易感性关系。方法采集62例青海回族患者胃癌组织和51例正常胃粘膜组织DNA,应用PCR-RFLP技术方法,分析青海回族胃癌患者Bcl-2(-938C>A)三种基因型CC、AC、AA和N... 目的探讨Bcl-2(-938C>A)和NOD1(796G>A)的基因多态性与青海回族胃癌易感性关系。方法采集62例青海回族患者胃癌组织和51例正常胃粘膜组织DNA,应用PCR-RFLP技术方法,分析青海回族胃癌患者Bcl-2(-938C>A)三种基因型CC、AC、AA和NOD1(796G>A)三种基因型GG、GA、AA多态性特点。结果 Bcl-2(-938C>A)CC、CA、AA基因型在对照组中分别是29.4%、25.0%和11.0%,而在胃癌组中分别是48.4%、41.9%和9.7%。CC基因型和CA+AA基因型在对照组和胃癌组中相比具有差异(P=0.04)。NOD1(796G>A)基因型GG、GA、AA在对照组中分别是37.3%、45.1%和17.6%,而在胃癌组中分别是32.3%、45.2%和22.3%,各基因型在对照组及胃癌组中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Bcl-2(-938C>A)基因型CC与青海回族胃癌易感性相关,而NOD1(796G>A)基因多态性与青海回族胃癌易感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 NOD1 多态性 胃癌 回族
下载PDF
基于治未病探讨胃癌前病变风险因素及预警
15
作者 郑夏楠 陈一斌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11期120-123,共4页
胃癌前病变是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防治胃癌前病变是截断胃癌发病的重要环节,中医药在这方面有独特优势。疾病风险评估及预警是西医学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研究热点及重点,与中医学治未病思想异曲同工。基于中医学治未病思想... 胃癌前病变是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防治胃癌前病变是截断胃癌发病的重要环节,中医药在这方面有独特优势。疾病风险评估及预警是西医学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研究热点及重点,与中医学治未病思想异曲同工。基于中医学治未病思想,从中医体质分类、生活事件评估、客观因素评估3个方面,探讨胃癌前病变的风险因素和预警,以及当前研究面临的前景与挑战,以期对胃癌前病变中西医病证结合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有所裨益,为治未病在胃癌防治中发挥作用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治未病 风险 预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