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寒热型胃粘膜损伤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3
1
作者 陈艳芬 陈蔚文 李茹柳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2002年第2期44-46,共3页
目的 :探索建立证病结合的寒热胃粘膜损伤大鼠模型。方法 :SD大鼠用无水乙醇造成胃热模型 ,用冰NaOH造成胃凉、胃寒模型 ,并观察左金丸与反左金在模型上的药效反应。结果 :形态和组织学观察 ,左金丸都明显减轻乙醇模型大鼠的急性胃粘膜... 目的 :探索建立证病结合的寒热胃粘膜损伤大鼠模型。方法 :SD大鼠用无水乙醇造成胃热模型 ,用冰NaOH造成胃凉、胃寒模型 ,并观察左金丸与反左金在模型上的药效反应。结果 :形态和组织学观察 ,左金丸都明显减轻乙醇模型大鼠的急性胃粘膜损伤 ,而冰 +NaOH模型中反左金与左金丸形态上具有相当的药效 ,病理检测反左金明显优于左金丸。结论 :无水乙醇和冰NaOH造成的寒热胃粘膜损伤模型可用于评价相应药物和方剂的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热型胃粘膜损伤 左金丸 反左金 动物模型 无水乙醇 NAOH
下载PDF
巯基参与胃粘膜防御机制 被引量:29
2
作者 李铁 张席锦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571-577,共7页
本工作研究了胃粘膜非蛋白质巯基物质(NPSH)在粘膜防御功能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酸性乙醇灌胃或冷冻加束缚应激引起大鼠胃粘膜 NPSH 含量显著下降;补充含-SH 的化合物半胱胺或还原型谷胱甘肽可防止酸性乙醇引起的胃粘膜损伤;在酸性乙醇... 本工作研究了胃粘膜非蛋白质巯基物质(NPSH)在粘膜防御功能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酸性乙醇灌胃或冷冻加束缚应激引起大鼠胃粘膜 NPSH 含量显著下降;补充含-SH 的化合物半胱胺或还原型谷胱甘肽可防止酸性乙醇引起的胃粘膜损伤;在酸性乙醇灌胃或应激后,胃粘膜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明显降低,并与 NPSH 含量的下降在时间上一致;丙二醛含量在酸性乙醇灌胃后显著升高,自由基清除剂二甲亚砜可减轻胃粘膜损伤。上述结果提示,胃粘膜NPSH 可能通过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参与粘膜的局部防御机制;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下降和自由基生成增加所导致的粘膜 NPSH 含量下降可能是损伤发生过程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粘膜损伤 巯基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胃黏膜损伤研究概况 被引量:17
3
作者 许晓蓓 王威 +1 位作者 李瑞根 卜维静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7年第2期79-82,共4页
胃黏膜损伤是所有胃病共有的基本病理表现,中药可预防胃黏膜损伤及引起的相关疾病,不良反应较少。口服中药汤剂,可改善胃黏膜损伤引起的不适。实验研究证实中药能调整胃肠运动,抗溃疡、抗菌、抗炎,改善表皮生长因子影响,调节免疫功能,... 胃黏膜损伤是所有胃病共有的基本病理表现,中药可预防胃黏膜损伤及引起的相关疾病,不良反应较少。口服中药汤剂,可改善胃黏膜损伤引起的不适。实验研究证实中药能调整胃肠运动,抗溃疡、抗菌、抗炎,改善表皮生长因子影响,调节免疫功能,常用黄连、黄柏、苦参、蒲公英、甘草、鸡内金等。针刺可改善胃黏膜血流量、调整胃酸分泌,增强胃壁屏障、影响胃肠激素分泌,促进胃黏膜损伤后修复。艾灸可激活胃黏膜内源性保护因子,促进胃黏膜损伤修复和愈合,起到保护作用。中医药调整胃肠功能,激活保护胃黏膜相关因子,预防胃黏膜损伤引起相关疾病已被充分证明。脾胃健旺,元气充足,脾胃运化功能正常,能扶助正气,抵抗邪气,防止疾病发生,治胃病,可防未病,治未病,能防胃病,两者相辅相成。随着社会发展,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心理刺激也可导致胃黏膜损伤,应根据个人体质,找到合适、安全有效的方法,预防胃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黏膜损伤 胃脘痛 嘈杂 痞满 中药汤剂 针刺 穴位注射 艾灸 胃肠运动 表皮生长因子 免疫功能 胃黏膜内源性保护因子 治未病 综述
下载PDF
岩藻多糖对急性酒精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7
4
作者 阮研硕 赵江燕 +3 位作者 李艳梅 赵晓红 刘畅 张雅博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研究岩藻多糖对急性酒精性损伤模型大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为胃黏膜保护类功能食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海藻多糖各剂量组【0.083,0.167,0.334 g/(kg BW)】、阳性对照组【(甲氰咪胍,0.8... 目的:研究岩藻多糖对急性酒精性损伤模型大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为胃黏膜保护类功能食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海藻多糖各剂量组【0.083,0.167,0.334 g/(kg BW)】、阳性对照组【(甲氰咪胍,0.8 g/(kg BW)】,每组各10只。采用酒精灌胃致胃黏膜损伤模型。给予岩藻多糖30d后,观察胃黏膜组织的大体和病理组织改变,测定胃组织前列腺素E2含量、丙二醛含量、NO含量及超氧化歧化酶活力。结果:岩藻多糖能明显改善胃黏膜组织损伤情况,降低损伤积分(P<0.05),提高酒精性损伤抑制率;在高剂量组能提高大鼠胃组织氧化歧化酶活力(P<0.05);各剂量组均能提高大鼠胃组织前列腺素E2含量(P<0.01)和NO含量(P<0.05),降低大鼠胃组织丙二醛含量(P<0.05)。结论 :岩藻多糖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胃粘膜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胃黏膜保护因子,提高抗氧化和降低脂质过氧化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粘膜损伤 岩藻多糖 酒精 前列腺素E2 抗氧化指标
原文传递
电针保护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基本腧穴配伍“胃病方”的筛选 被引量:16
5
作者 冀来喜 闫丽萍 +4 位作者 王海军 王博 张夏毅 张天生 金晓飞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5期296-300,325,共6页
目的:通过对临床治疗胃病最常用的3个腧穴不同组合配伍的效应比较,选出最优的穴位组合。方法:将48只清洁级Wistar大鼠按析因设计随机分为8组,即模型组、足三里组、中脘组、内关组、足三里+中脘组、足三里+内关组、中脘+内关组、足三里+... 目的:通过对临床治疗胃病最常用的3个腧穴不同组合配伍的效应比较,选出最优的穴位组合。方法:将48只清洁级Wistar大鼠按析因设计随机分为8组,即模型组、足三里组、中脘组、内关组、足三里+中脘组、足三里+内关组、中脘+内关组、足三里+中脘+内关组。采用无水乙醇灌胃法制作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除模型组外,其它组大鼠在相应穴位施以电针。电针治疗结束1 h后,取大鼠的胃黏膜组织,分别进行胃溃疡指数的计算、组织学观察,并运用透射电镜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7个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胃黏膜损伤指数和病理损伤积分显著降低(P<0.05)。足三里+中脘+内关组与其它6个电针组相比,两项指标降低更显著(P<0.05)。超微结构观察见模型组胃黏膜壁细胞、主细胞内线粒体肿胀,嵴排列紊乱、断裂,甚至溶解;各电针组胃黏膜细胞损伤程度减轻,足三里+中脘+内关组更为明显。结论:同时电针"足三里""内关"和"中脘"减轻胃黏膜损伤的作用优于其单穴或双穴使用,因而可作为治疗胃病的基本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黏膜损伤 电针 腧穴配伍
下载PDF
阿司匹林铜镇痛活性及毒副作用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玲 吴蓝鸥 +3 位作者 刘伟平 熊惠周 陈植和 杨一昆 《昆明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1-3,共3页
采用小鼠扭体法和阿司匹林诱导的胃粘膜损伤模型,观察阿司匹林铜的镇痛作用,对胃粘膜损伤的影响及急性毒性.结果显示:阿司匹林铜的镇痛活性强于阿司匹林,并能缓解阿司匹林导致的胃粘膜损伤,LD50为900.3mg/kg.结果... 采用小鼠扭体法和阿司匹林诱导的胃粘膜损伤模型,观察阿司匹林铜的镇痛作用,对胃粘膜损伤的影响及急性毒性.结果显示:阿司匹林铜的镇痛活性强于阿司匹林,并能缓解阿司匹林导致的胃粘膜损伤,LD50为900.3mg/kg.结果提示,阿司匹林铜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而毒副作用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铜 镇痛 毒性 胃粘膜损伤 副作用
下载PDF
黎药枫蓼肠胃康颗粒对幼龄大/小鼠的抗炎、镇痛、保护胃黏膜及解痉作用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茹丽 刘静 +7 位作者 张志兰 沙莹 袁征 刘婵 李芷君 邢成锋 关业枝 徐勤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考察黎药枫蓼肠胃康颗粒(简称FMCWK)对幼龄大/小鼠的抗炎、镇痛、保护胃黏膜及解痉作用。方法:将60只SD幼龄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蒸馏水)、保和丸组(阳性对照中药,以生药计给药剂量为0.98 g/kg)、奥美拉唑组(阳性对照化学药,4.36... 目的:考察黎药枫蓼肠胃康颗粒(简称FMCWK)对幼龄大/小鼠的抗炎、镇痛、保护胃黏膜及解痉作用。方法:将60只SD幼龄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蒸馏水)、保和丸组(阳性对照中药,以生药计给药剂量为0.98 g/kg)、奥美拉唑组(阳性对照化学药,4.36×10^(-3)g/kg)和FMCWK低、中、高剂量组(以生药计给药剂量分别为4.88、9.75、19.50 g/kg),每组10只;ig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7 d后测定大鼠胃液的分泌量、p H值、总酸度、1 h总酸排出量及胃蛋白酶活力。将70只SD幼龄大鼠除按上述分组外,另设胃黏膜损伤模型组(蒸馏水);每天ig给药1次,连续给药4 d后测定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分别取60只KM幼龄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蒸馏水)、吲哚美辛组(阳性对照,9.79×10-3g/kg)和FMCWK低、中、高剂量组(以生药计给药剂量分别为9.74、19.48、38.96g/kg),每组12只;每天ig给药1次,连续给药4 d后分别采用腹腔毛细管通透性实验检测小鼠腹腔中伊文思蓝含量和乙酸致痛法测定小鼠15 min内的扭体次数,以考察FMCWK的抗炎、镇痛作用。取2 cm幼龄大鼠胃条,Ba Cl2致痉挛,考察终质量浓度为29、87、294 g/L(以生药计)的FMCWK和22 g/L(以生药计)的保和丸对胃条张力的影响并计算解痉百分率,考察其解痉作用。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高剂量FMCWK可明显升高大鼠胃液p H值、降低胃液的总酸度和1 h总酸排出量、减少小鼠腹腔内伊文思蓝含量和15 min内扭体次数(P<0.05或P<0.01);各质量浓度FMCWK均能明显降低大鼠胃条张力、提高胃条解痉百分率(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FMCWK均可明显降低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P<0.05或P<0.01)。结论:FMCWK对幼龄大/小鼠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保护胃黏膜及解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药 枫蓼肠胃康颗粒 幼龄大鼠 幼龄小鼠 胃黏膜损伤 抗炎 镇痛 解痉
下载PDF
常见胃溃疡模型小鼠胃组织病理变化及差异 被引量:12
8
作者 卢文丽 方肇勤 +2 位作者 侯俐 潘志强 刘小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3期551-555,共5页
目的:观察常见胃溃疡模型小鼠胃的组织病理变化,评价和比较各模型。方法:以昆明小鼠为实验对象,选取水浸拘束、乙酸、磷酸组胺、消炎痛、利血平、乙醇等6种方法,同步制作胃溃疡模型,并设置正常、禁食、假手术等对照组。在造模当天(第1天... 目的:观察常见胃溃疡模型小鼠胃的组织病理变化,评价和比较各模型。方法:以昆明小鼠为实验对象,选取水浸拘束、乙酸、磷酸组胺、消炎痛、利血平、乙醇等6种方法,同步制作胃溃疡模型,并设置正常、禁食、假手术等对照组。在造模当天(第1天)及第8天取胃组织作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禁食、水浸拘束、假手术等造模当日,小鼠胃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第8天基本消失,持续时间短;消炎痛、利血平、乙醇造模当日,小鼠胃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至第8天其病理改变仍未完全消失;磷酸组胺病变程度轻且易于恢复;乙酸造模对动物损伤重,易致死亡。以上病理变化,大多为黏膜局部或弥漫性炎症、水肿、出血,或黏膜萎缩、坏死和脱落,属急性胃炎或部分急性胃溃疡性质。结论:水浸拘束、消炎痛、利血平、乙醇等造模成模率高,假手术、禁食次之,而磷酸组胺和乙酸造模似不宜作为小鼠常规胃溃疡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胃溃疡 胃黏膜病变 水浸拘束 乙酸 消炎痛 利血平 乙醇 假手术 禁食
下载PDF
放大内镜对萎缩性胃炎诊断价值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范玉林 杨建民 +3 位作者 刘海峰 郭德玉 李向红 顾莎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41-44,共4页
目的 探讨放大内镜对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 ,应用OlympusGpQ - 2 4 0Z新型电子放大内镜对 12 0例不同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微细结构形态进行仔细观察 ,并实时作出放大内镜诊断 ,然后在放大观察区... 目的 探讨放大内镜对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 ,应用OlympusGpQ - 2 4 0Z新型电子放大内镜对 12 0例不同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微细结构形态进行仔细观察 ,并实时作出放大内镜诊断 ,然后在放大观察区取活检送病理检查 ,以验证放大内镜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放大内镜将慢性胃炎分为三型 :Ⅰ型 :为浅表性胃炎的代表 ,表现为小凹呈短小棒状或圆点状规则性分布 ,常可见小凹开口模糊、散在红斑 ;Ⅱ型 :多为轻度CAG ,表现为部分区域小凹轮廓模糊、结构稍紊乱 ,可见点状、线状小凹稀疏消失区 ;Ⅲ型 :多为中重度CAG ,表现为大面积出现小凹消失形成的片状、条带状疤痕样改变 ,或出现由于小凹延长、扩张、排列紊乱或肠化所形成的树枝样或绒毛状改变。该组资料放大内镜和普通内镜对CAG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 89.3%和 4 2 .9% (P <0 .0 5 )、特异度分别为 89.1%和 82 .8% (P >0 .0 5 ) ,准确度分别为 89.2 %和 6 4 .2 % (P <0 .0 5 )。结论 放大内镜诊断CAG在敏感性和准确性方面较普通内镜有明显的优势 ,可不等待活检病理结果直接作出较准确的实时内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大内镜检查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黏膜病变
下载PDF
内源性-氧化氮对大鼠胃粘膜血流量和胃粘膜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阎长栋 陈闽 +2 位作者 顾洛 田苏平 李栋生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2期114-117,共4页
采用氢气清除法测定胃粘膜血流量(GMBF),观察内源性一氧化氮(NO)在大鼠胃内灌注0.15mol/L HCl+15%乙醇对GMBF和胃粘膜损伤影响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单纯胃内灌注0.15mol/LHCl+15... 采用氢气清除法测定胃粘膜血流量(GMBF),观察内源性一氧化氮(NO)在大鼠胃内灌注0.15mol/L HCl+15%乙醇对GMBF和胃粘膜损伤影响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单纯胃内灌注0.15mol/LHCl+15%乙醇后GMBF增加,胃粘膜损害程度较轻;(2)预先静脉注射NO生物合成抑制剂L-nitro-L-argininemethylester(L-NAME)可阻断胃内盐酸酒精引起的GMBF增加效应,并使胃粘膜损伤加重,动脉血压升高;(3)预先静脉注射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美蓝同样可阻断胃内盐酸酒精引起的GABF增加效应并使胃粘膜损伤加重。以上结果提示:胃内灌注盐酸酒精后GMBF增加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是由内源性NO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美蓝 胃粘膜血流量 损伤 大鼠
下载PDF
电针中脘、胃俞、足三里、梁丘对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海军 燕平 +2 位作者 安玉兰 冀来喜 闫丽萍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探究针刺中脘、胃俞、足三里、梁丘对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将清洁级Wistar大鼠4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胃俞组,中脘组,足三里组,梁丘组6组,每组7只,以无水乙醇灌胃造成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电针治疗结束10 ... 目的:探究针刺中脘、胃俞、足三里、梁丘对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将清洁级Wistar大鼠4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胃俞组,中脘组,足三里组,梁丘组6组,每组7只,以无水乙醇灌胃造成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电针治疗结束10 min后观察胃黏膜形态组织学变化,计算胃黏膜损伤指数,检测血清NO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梁丘组、足三里组胃黏膜损伤指数下降,NO含量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胃黏膜损伤的治疗作用来说,远端穴位足三里、梁丘优于局部穴位胃俞、中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 针刺 胃黏膜损伤
下载PDF
黏膜病变及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泌素族胃肠激素表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窦广仙 孙光斌 +2 位作者 贾惠娟 王萍 张金娜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3121-3124,3165,共5页
目的观察胃镜下黏膜病变合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对胃泌素族胃肠激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1月于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就诊的胃镜下黏膜病变合并Hp感染患者90例为A组,胃镜下黏膜病变患者90例为B组,Hp... 目的观察胃镜下黏膜病变合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对胃泌素族胃肠激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1月于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就诊的胃镜下黏膜病变合并Hp感染患者90例为A组,胃镜下黏膜病变患者90例为B组,Hp感染患者90例为C组,另选取同期的90名体检健康者为D组。比较研究对象餐前及餐后胃泌素族胃肠激素[胃动素(motilin,MTL)及血清胃泌素(gastrin,GAS)]表达水平,并比较A组及B组不同胃黏膜病变积分、A组及C组中不同Hp感染情况指标的表达水平。结果A、B及C组患者的餐前血清MTL及GAS水平分别为(283.45±31.63)ng/L及(118.68±12.56)ng/L、(202.54±28.98)ng/L及(84.61±7.45)ng/L、(199.32±28.42)ng/L及(82.25±7.10)ng/L,餐后血清MTL及GAS水平分别为(320.44±35.67)ng/L及(126.84±14.38)ng/L、(215.35±30.68)ng/L及(88.20±7.93)ng/L、(213.56±29.93)ng/L及(86.15±7.75)ng/L,均高于D组的(165.65±22.35)ng/L及(60.12±5.66)ng/L、(182.54±23.72)ng/L及(65.45±6.13)ng/L,A组高于B组及C组;A组及B组不同胃黏膜病变积分、A组及C组不同Hp感染情况患者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黏膜病变合并Hp感染可导致胃泌素族胃肠激素表达水平升高,且胃黏膜积分越高合并Hp感染患者的表达水平相对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黏膜病变 幽门螺杆菌感染 胃泌素族胃肠激素
原文传递
应激状态下胃黏膜损伤与胃排空及胃酸分泌的关系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洪峰 薛英威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472-476,共5页
目的研究胃黏膜损伤的确切原因和具体过程,为临床防治胃黏膜损伤、胃炎、胃溃疡及胃癌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以水浸-束缚应激(WRS)大鼠的方法,将14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16只,A、B、C3组用放射性核素99m^Tc灌胃测定大鼠... 目的研究胃黏膜损伤的确切原因和具体过程,为临床防治胃黏膜损伤、胃炎、胃溃疡及胃癌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以水浸-束缚应激(WRS)大鼠的方法,将14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16只,A、B、C3组用放射性核素99m^Tc灌胃测定大鼠胃液相排空率;D、E、F3组采用手术清除胃内容物并幽门结扎测定胃酸分泌率;G、H、I3组为手术不清除胃内容物并幽门结扎,评估胃黏膜损伤溃疡指数(uI);分析胃排空率、胃酸分泌和胃黏膜损伤之间的关系。结果随着WRS时间延长,大鼠胃排空速率明显下降,B组(WRS2h)和C组(WRS4h)的胃排空速率与A组(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鼠胃酸分泌受到显著抑制,E组(WRS2h)和F组(WRS4h)的胃酸分泌率与D组(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F组与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黏膜损伤随着应激时间的延长而加重,清除胃内容物可以有效防治应激引起的胃黏膜损伤,手术对本实验无明显影响。B、C组与A组的胃黏膜损伤U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与B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A、D、E、F、G组大鼠未出现胃黏膜损伤。H与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与F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A、D、E、F、G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组与B组之间和I组与c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WRS可导致胃排空障碍、胃酸分泌减少和胃黏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浸-束缚应激 胃排空 胃酸分泌 胃黏膜损伤 大鼠
原文传递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黏膜浅表病变的疗效和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青青 史志猛 +1 位作者 慕刚刚 于红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90-1595,共6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胃黏膜浅表病变的临床安全性和效果,并对ESD治疗出现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及处理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胃黏膜浅表病变行ESD治疗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观察ESD的治疗情况和效果,分析术中及术后出现...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胃黏膜浅表病变的临床安全性和效果,并对ESD治疗出现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及处理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胃黏膜浅表病变行ESD治疗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观察ESD的治疗情况和效果,分析术中及术后出现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及处理情况。结果 116例胃黏膜浅表病变全部完成ESD治疗,一次性整块切除率为99.1%(115/116),组织学完全治愈性切除率为95.7%(111/116),肿瘤平均最大径为(25.0±11.6)mm,平均手术时间(56.6±20.5)min;术中急性少量出血发生率为3.4%(4/116),无急性大量出血发生,延迟性出血发生率为0.9%(1/116);5例出血病例均应用电凝止血和止血夹联合内镜下止血成功;术中穿孔发生率为2.6%(3/116),3例穿孔病例在术中应用钛夹夹闭,穿孔患者无气腹发生,均保守治疗成功。ESD术后2个月时复查,创面溃疡愈合率为100%,术后平均随访(20.3±5.1)个月。术中出血和穿孔发生的危险因素为胃角(χ~2=7.937,P=0.01)及术后病理结果为早期胃癌(χ~2=9.145,P=0.005)。结论 ES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胃黏膜浅表病变微创治疗方法,手术操作成功率高;强调ESD术中和术后应注意预防性止血。强调早期术中发现穿孔,大多能完成内镜下穿孔的有效闭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黏膜病变 内镜 黏膜下剥离术 并发症 胃肠出血 穿孔
下载PDF
Nox-4在慢性束缚应激致小鼠胃黏膜炎症损伤发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买买提·依斯热依力 阿孜古丽·阿力木江 +6 位作者 吾布力卡斯木·吾拉木 李义亮 艾克拜尔·艾力 赵新胜 阿力木江·麦斯依提 蒋媛 克力木·阿不都热依木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16-321,共6页
目的探讨NADPH氧化酶Nox-4在慢性束缚应激诱导胃黏膜炎症损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2组(每组10只),即慢性束缚应激(Stress)组和正常对照(Control)组。Stress组小鼠每天在自制式束缚器中限制活动2 h,其余时间两组小... 目的探讨NADPH氧化酶Nox-4在慢性束缚应激诱导胃黏膜炎症损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2组(每组10只),即慢性束缚应激(Stress)组和正常对照(Control)组。Stress组小鼠每天在自制式束缚器中限制活动2 h,其余时间两组小鼠在相同环境中自由饮水摄食,实验持续14 d。通过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Nox-4在小鼠胃黏膜中的表达,实时定量RT-PCR和Elisa法检测胃黏膜组织中Nox-4、抗氧化蛋白(Mn-SOD、GSH、Catalase)及炎性因子(IL-8、IL-1β、TNF-α)等指标的mRNA相对表达量及其在血液释放浓度。结果Stress组小鼠胃黏膜固有层和腺体上皮内出现基底细胞增生,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反应和炎性改变,而Control组小鼠胃黏膜未发现明显异常。Nox-4免疫染色阳性细胞在Stress组小鼠胃黏膜中表达较Control组染色深且丰富,主要表达于黏膜固有层及腺体上皮内。Stress组小鼠胃黏膜组织中Nox-4 mRNA表达水平是Control组的(2.42±0.51)倍,其血清释放浓度为Control组的(2.23±0.67)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32,P<0.001)。两组小鼠胃黏膜抗氧化蛋白的RT-PCR实验结果显示,Stress组Mn-SOD、GSH、Catalase的mRNA转录水平明显低于Control组的分别为[Mn-SOD:(0.59±0.10),GSH:(0.58±0.11),Catalase:(0.57±0.09)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1,11.67,15.01,P<0.01)。两组小鼠胃黏膜炎性因子的RT-PCR实验结果显示,Stress组IL-8、IL-1β、TNF-α的mRNA转录水平显著高于Control组的分别为(IL-8:1.47±0.34,IL-1β:1.48±0.42,TNF-α:1.51±0.37)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45,-19.14,-20.85,P<0.001)。两组炎性因子(IL-8、IL-1β、TNF-α)的Elisa结果显示;Stress组炎性因子血清中释放水平明显上升,分别是Control组的(2.25±0.37)、(3.59±0.45)、(3.41±0.34)倍,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7.11,-79.36,-96.32,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束缚应激 胃黏膜损伤 Nox-4 抗氧化蛋白 炎性因子 小鼠
原文传递
Role of the nucleus tractus solitarii in the protection of pre-moxibustion on gastric mucosal lesions 被引量:9
16
作者 Liang Peng Mi Liu +4 位作者 Xiaorong Chang Zhou Yang Shouxiang Yi Jie Yan Yan Pe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98-204,共7页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somatic sensation by acupuncture and visceral nociceptive stimulation can converge in the nucleus tractus solitarii where neurons integrate signals impact- ing on the function of organ...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somatic sensation by acupuncture and visceral nociceptive stimulation can converge in the nucleus tractus solitarii where neurons integrate signals impact- ing on the function of organs. To explore the role of the nucleus tractus solitarii in the protective mechanism of pre-moxibustion on gastric mucosa, nucleus tractus solitarii were damaged in rats and pre-moxibustion treatment at the Zusanli (ST36) point followed. The gastric mucosa was then damaged by the anhydrous ethanol lavage method.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s,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 and western immunoblot analyses showed that gastric mucosa surface lesion and the infiltration of inflammatory cells were significantly ameliorated after pre-moxibustion treatment. Furthermore, the gastric mucosal damage index and somatostatin level were reduced, an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content in the gastric mucosa and heat-shock protein-70 expression were increased. These results were reversed by damage to the nucleus tractus solitarii.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moxibustion pretreatment at the Zusanli point is protective against acute gastric mucosa injury, and nucleus tractus solitarii damage inhibits these responses. Therefore, the nucleus tractus solitarii may be an important area for regulating the signal transduction of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pre-moxibustion on gastric muco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OXIBUSTION nucleus tractus solitarii gastric mucosal lesion heat shock protein-70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SOMATOSTATIN NSFC grant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胆囊切除术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科峰 金洪海 +3 位作者 任重 曹景恺 张金涛 孙亚芳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6年第5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7例单纯胆囊切除患者术后随访3年并对胃行胃液、B超、胃镜等多项指标检测。结果胆囊切除术并不影响空腹12 h胃液的pH值;但使胃排空时间平均延长1.46倍;空腹12 h胆汁反流率、幽门螺旋杆菌感...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7例单纯胆囊切除患者术后随访3年并对胃行胃液、B超、胃镜等多项指标检测。结果胆囊切除术并不影响空腹12 h胃液的pH值;但使胃排空时间平均延长1.46倍;空腹12 h胆汁反流率、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明显升高(P<0.01);胃黏膜病变率平均达48.4%。结论胆囊切除术影响胃肠功能,引起胃排空时间延长、胆汁反流、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最终导致胃黏膜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胃液PH值 胃排空时间 胆汁反流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胃黏膜病变
下载PDF
三叶因子2在胃黏膜病变中的表达 被引量:10
18
作者 周学文 周天羽 +3 位作者 才丽萍 林庶如 张贵元 周奇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观察三叶因子2(TFF2)在胃黏膜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在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及胃溃疡3种轻、中、重病变的胃病患者胃黏膜中测定TFF2。观察TFF2在这三个阶段的变化。[结果]TFF2的表达在浅表性胃炎中低、在糜烂性胃炎中... [目的]观察三叶因子2(TFF2)在胃黏膜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在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及胃溃疡3种轻、中、重病变的胃病患者胃黏膜中测定TFF2。观察TFF2在这三个阶段的变化。[结果]TFF2的表达在浅表性胃炎中低、在糜烂性胃炎中次低,在胃溃疡中最低,病情轻重程度与TFF2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TFF2具有保护胃黏膜免受致病因素攻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黏膜病变 三叶因子2 防御作用
原文传递
应激性胃黏膜损伤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志坤 王福文 《胃肠病学》 2014年第4期242-244,共3页
应激性胃黏膜损伤(SGML)系指机体在严重创伤、烧伤、力竭运动、休克、水浸-束缚以及内脏功能严重受损等情况下发生的以胃黏膜出血、溃疡、糜烂为主要特征的应激性病变,其发病机制复杂。本文就SGML发生机制的研究近况作一综述。
关键词 应激 胃黏膜损伤 发病机制 胃溃疡
下载PDF
应激状态下胃粘膜组织内皮素-1水平及其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段义民 李兆申 +2 位作者 万维琴 湛先保 许国铭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677-679,I001,共4页
为探讨内皮素 (ET) 1在应激性溃疡 (SU)发病中的意义 ,以大鼠冷束缚应激溃疡 (CRS)为模型 ,采用免疫组化及放免方法 ,观察研究应激前后大鼠胃粘膜组织ET 1表达分布、含量及胃粘膜损伤溃疡指数 (UI)等变化情况。结果显示 ,ET 1阳性表达... 为探讨内皮素 (ET) 1在应激性溃疡 (SU)发病中的意义 ,以大鼠冷束缚应激溃疡 (CRS)为模型 ,采用免疫组化及放免方法 ,观察研究应激前后大鼠胃粘膜组织ET 1表达分布、含量及胃粘膜损伤溃疡指数 (UI)等变化情况。结果显示 ,ET 1阳性表达物质主要分布于胃粘膜血管内皮细胞、胃粘膜上皮细胞、粘膜肌层平滑肌细胞的胞浆 ,应激 3h后胃粘膜组织ET 1阳性表达细胞数量与强度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 <0 0 5 )。放免显示应激 1h后胃粘膜组织ET 1含量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1) ,且在应激后 12h内呈持续升高状态 ,同时随着ET 1的升高 ,UI不断增加 ,两者呈显著正相关 (r=0 98,P <0 0 1)。提示在冷束缚应激诱导大鼠SU形成过程中 ,胃粘膜组织局部可大量增加ET 1的合成、分泌 ,从而参与SU的病理生理过程 ,可能是胃粘膜损伤的重要致病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内皮素-1 胃粘膜损伤 内皮缩血管类 免疫组织化学 放射免疫测定 应激性溃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