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床旁超声测量胃内容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
作者 兰岭 唐帅 +1 位作者 崔旭蕾 黄宇光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8年第1期118-122,共5页
围术期反流误吸是全身麻醉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目前临床工作中对术前胃内情况不明患者的胃内情况评估缺乏有效的无创测量方法。床旁超声因其便携和实时探测的优势,使术前胃内容物的评估可视化和精确化,极大地降低围术期反流误吸的风险。
关键词 超声 胃窦 胃内容物
下载PDF
胃超声检查评估急诊剖宫产产妇胃排空的效果 被引量:10
2
作者 黄丽君 严敏 +3 位作者 张冯江 周振锋 任秋生 吴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73-376,共4页
目的通过胃窦超声检查,探讨胃超声检查评估急诊剖宫产产妇胃排空情况的效果,并分析影响产妇胃排空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行急诊剖宫产的产妇143例,孕龄≥36周,年龄≥18岁,ASA I或II级,BMI<35 kg/m^2。产妇入室后... 目的通过胃窦超声检查,探讨胃超声检查评估急诊剖宫产产妇胃排空情况的效果,并分析影响产妇胃排空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行急诊剖宫产的产妇143例,孕龄≥36周,年龄≥18岁,ASA I或II级,BMI<35 kg/m^2。产妇入室后,行胃内容物定性检查、胃窦Perlas评分及胃窦横截面积测量。根据产妇进食情况临床判断其胃排空情况。结果超声临床判断均为空腹2例(1.4%),超声判断空腹临床判断饱胃105例(73.4%),超声判断饱胃临床判断空腹5例(3.5%),超声临床判断均为饱胃31例(21.7%)。产妇最后一次进食脂肪或肉类食品(OR=372.725,95%CI 18.695~7430.921,P<0.001)、进食量偏大(OR=5.701,95%CI 2.268~14.332,P<0.001)是饱胃的危险因素,而进食至超声检查间隔长(OR=0.366,95%CI 0.201~0.666,P<0.001)是饱胃的保护因素。结论胃窦超声检查能为围术期判断产妇胃排空情况提供更加客观的依据,最后一次进食正餐种类、进食量以及进食至超声检查间隔可能影响产妇胃排空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胃内容物 产妇 误吸
下载PDF
壮药白花九里明对小鼠胃肠运动和血清一氧化氮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刘桂彪 钟兴隆 +4 位作者 范琰华 郭莹 王宇枫 邓凯戈 王彩冰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15期2415-2419,共5页
目的:观察白花九里明提取液对胃肠运动和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浓度的影响,初步分析白花九里明对胃肠运动的影响及影响机制.方法:取40只小鼠,随机均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给予0.85%NaCl注射液、新斯的明组给予0.5 mg/mL甲硫酸新斯... 目的:观察白花九里明提取液对胃肠运动和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浓度的影响,初步分析白花九里明对胃肠运动的影响及影响机制.方法:取40只小鼠,随机均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给予0.85%NaCl注射液、新斯的明组给予0.5 mg/mL甲硫酸新斯的明溶液、白花九里明低浓度和高浓度组分别给予200 mg/mL和400 mg/mL白花九里明提取液灌胃,1次/d,按小鼠的体质量计算灌胃量(10 mL/kg),共7d.末次灌胃30 min再给5%的炭末混悬液灌胃20 min后,摘除眼球取血,检测血清NO浓度;剖腹取胃测量胃内容物残余量,取小肠测量小肠内炭末长度.结果:白花九里明低浓度和高浓度组的胃内容物残余量与正常对照组、新斯的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花九里明低浓度组的小肠内炭末长度和血清NO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花九里明高浓度和新斯的明组的小肠内炭末长度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和白花九里明低浓度组(P<0.01)、白花九里明高浓度和新斯的明组的小肠内炭末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花九里明高浓度的血清NO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新斯的明组(P<0.05或P<0.01),但与白花九里明低浓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花九里明不影响胃运动功能,其高浓度增强小肠运动作用与新斯的明效果相当,此增强作用可能是白花九里明通过提高血清NO浓度而增加小肠血流量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九里明 胃内容物残余量 小肠内炭末长度 一氧化氮 小鼠
下载PDF
超声在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郑镇伟 马武华 杜瑞明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682-687,共6页
超声作为重要的可视化工具,目前在气道管理多个方面的应用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为临床医师进行气道综合管理提供了重要的评估和监测手段。通过总结分析超声在气道管理各个方面的应用新进展文献,简述气道相关结构的超声解剖,并介绍超... 超声作为重要的可视化工具,目前在气道管理多个方面的应用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为临床医师进行气道综合管理提供了重要的评估和监测手段。通过总结分析超声在气道管理各个方面的应用新进展文献,简述气道相关结构的超声解剖,并介绍超声在预测困难气道、气道解剖定位、评估胃内容量、预测成功拔管、选择气管导管和气道诊断性检查等九大方面的应用新进展。目前对超声在气道管理方面的研究仍在不断探索,超声在气道管理中的应用前景广阔,未来可能成为不可或缺的气道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气道管理 气管插管 环甲膜切开术 胃内容量
原文传递
规范化培训的麻醉住院医师超声定性胃内容物学习曲线的建立 被引量:4
5
作者 周振锋 陈龙 +3 位作者 胡双飞 於达 吴猛 王媛媛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8年第1期107-111,133,共6页
目的 探讨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超声定性胃内容物的学习曲线,确定掌握该技术所需的最少操作例数,为培训课程开发、实践培训和指导教师的客观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10名在浙江省人民医院麻醉科接受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进行教学培... 目的 探讨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超声定性胃内容物的学习曲线,确定掌握该技术所需的最少操作例数,为培训课程开发、实践培训和指导教师的客观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10名在浙江省人民医院麻醉科接受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进行教学培训,包括讲座和胃超声人体模拟培训.讲座内容包括文献浏览、胃超声操作具体方法和图像介绍.住院医师分2组,每组5人,共进行6轮操作培训.每名住院医师依次进行超声操作评估并记录每次超声评估结果,每名医师共进行30次超声操作评估.使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志愿者分为空腹组、液体组和固体组,使用累积和方法及曲线拟合构建学习曲线预测模型.结果 参加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超声定性胃内容物总正确率为70.7%(212/300),超声空腹组总正确率只有59.0%(59/100),超声液体组和固体组的正确率分别为74.0%(74/100)和79.0%(79/100);相比空腹组,超声固体组的正确率更高(P<0.05).虽然10名住院医师个人学习曲线均超过可接受失败率10%,但是还在不可接受失败率30.0%以内.结论 学习曲线和预测模型不但可以评价住院医师达到学习目标的培训过程,还可以评估新规范化培训项目建立的可行性.经过24次和28次超声操作后,住院医师超声定性胃内容物正确率分别达到90.0%和95.0%,但所需要培训次数较多和培训周期较长,需要进一步确立更方便有效的培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曲线 超声检查 胃内容物 住院医师 培训
原文传递
食管引流型喉罩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廖艺聪 贾俊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49-452,共4页
目的观察食管引流型喉罩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效果,评估其对胃内容物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年龄28~65岁,BMI 19~29 kg/m^2,ASAⅠ或Ⅱ级,根据是否经食管引流型喉罩置入引流管均分为置入引流管组(Y组)和未置入... 目的观察食管引流型喉罩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效果,评估其对胃内容物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年龄28~65岁,BMI 19~29 kg/m^2,ASAⅠ或Ⅱ级,根据是否经食管引流型喉罩置入引流管均分为置入引流管组(Y组)和未置入引流管组(N组)。全麻诱导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行正压面罩通气180 s后置入食管引流型喉罩,Y组经喉罩置入引流管,N组未置入引流管。使用超声监测仪在面罩通气前(T0)、置入喉罩后(T1)和手术结束时(T2)测量并计算胃窦横截面积(CSA),计算T1与T0、T1与T2的CSA差值即ΔCSA1、ΔCSA2。记录两组患者和两组中胃进气患者T1-T2时CSA和ΔCSA1、ΔCSA2。记录腹腔充气前(T1a)、腹腔充气后(T2a)、头低脚高位后(T3a)时SpO2、PETCO2、气道峰压(Ppeak)等呼吸参数和术中是否经引流管引流出胃内容物。记录两组患者和两组中胃进气状态下术后6、12 h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T1时两组CSA明显增大(P<0.05),T2时N组CSA明显增大(P<0.05)。与T1时比较,T2时Y组CSA明显减小(P<0.05)。Y组ΔCSA2明显大于N组(P<0.05);N组胃进气患者ΔCSA1明显大于ΔCSA2(P<0.05)。Y组术中有4例引流出胃内液体。Y组胃进气患者术后6 h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N组(P<0.05)。结论食管引流型喉罩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可以提供满意的气道密封效果。与未置入引流管比较,置入引流管可以在术中减轻麻醉诱导导致的胃进气程度、引流残留胃内容物、降低与胃进气相关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引流型喉罩 胃内容物 胃进气 超声 胃窦横截面积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的钡中毒检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想 夏鑫鑫 朱昱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71-675,共5页
建立了碰撞反应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测定中毒案件中胃内容和血样钡元素含量的研究方法。通过优化消解液体系、消解时间和消解温度,确定样品前处理的最优消解条件。用碰撞反应池技术降低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分析中多原子分子造成... 建立了碰撞反应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测定中毒案件中胃内容和血样钡元素含量的研究方法。通过优化消解液体系、消解时间和消解温度,确定样品前处理的最优消解条件。用碰撞反应池技术降低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分析中多原子分子造成的干扰。研究结果表明,钡的检出限为0.40 ng/g,回收率在94.80%~105.75%之间,说明所建立的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和线性范围宽等优势,适用于胃内容和血中钡含量的检验,可确定中毒或者死亡原因、中毒来源和摄入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反应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胃内容
下载PDF
3种胃内容物潜血试验的方法学评估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茹 柏明见 +2 位作者 冯雪 安雨 梁国威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19年第3期158-161,共4页
目的对3种胃内容物潜血试验(OBT)进行方法学评估,建立最佳检测体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19日—2017年8月28日在航天中心医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住院的15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2例呕吐物非胃内容物者以及50例禁食<3 d者,最终纳入... 目的对3种胃内容物潜血试验(OBT)进行方法学评估,建立最佳检测体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19日—2017年8月28日在航天中心医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住院的15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2例呕吐物非胃内容物者以及50例禁食<3 d者,最终纳入103例患者。在正常胃内pH值条件下确定3种胃内容物OBT试验〔包括化学法、血红蛋白(Hb)单抗法和转铁蛋白(TRF)单抗法〕的最低检测下限,在模拟胃内低pH值(pH=1.2)条件下确定最低检测下限和最佳检测时间,对纳入研究的103例患者进行胃内容物潜血测定,比较各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并建立最佳检测方案。结果在正常胃内pH值条件下,化学法、Hb单抗法和TRF单抗法的最低检测下限分别为10 mg/L、0.8 mg/L、40μg/L;在模拟胃内低pH值条件下:化学法的最佳检测时限为1 h,检测下限仍为10.0 mg/L;Hb单抗法的检测下限受影响最大,在15 min时已上移至1.0×10^2 mg/L;TRF单抗法的最佳检测时限为1 h,检测下限仍为40μg/L。胃内容物潜血试验显示,Hb单抗法和TRF单抗法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化学法〔56.31%(58/103)、66.99%(69/103)比37.86%(39/103),均P<0.05〕,而TRF单抗法的阳性率又明显高于Hb单抗法〔66.99%(69/103)比56.31%(58/103),均P<0.01〕。3种方法联合诊断的阳性率为68.93%(71/103),化学法与Hb单抗法联合诊断的阳性率为60.19%(62/103)、化学法与TRF单抗法联合诊断的阳性率为67.96%(70/103)、Hb单抗法与TRF单抗法联合诊断的阳性率为68.93%(71/103),其中化学法与Hb单抗法的联合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联合阳性率(P<0.05)。结论在检测胃内容物潜血时,以TRF单抗法的阳性率最高;在联合检测胃内容物潜血时,Hb单抗法与TRF单抗法联合检测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内容物 潜血试验 化学法 血红蛋白单抗法 转铁蛋白单抗法 检测方法 评估
下载PDF
超声在麻醉与围术期应用新进展
9
作者 李咸鹏 高晓曼 +1 位作者 郑煜丽 王飞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6期1112-1115,共4页
超声检查是一种基于超声波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具有安全、便携、价廉、可重复和提供实时动态图像等优点。近年来,随着超声设备智能化、小型化、信息化以及研究的不断深入,在麻醉与围术期中的应用愈加广泛。目前,超声在动静脉穿刺和外周神... 超声检查是一种基于超声波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具有安全、便携、价廉、可重复和提供实时动态图像等优点。近年来,随着超声设备智能化、小型化、信息化以及研究的不断深入,在麻醉与围术期中的应用愈加广泛。目前,超声在动静脉穿刺和外周神经阻滞领域早已广泛开展,然而,在围术期中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评估或诊断仍处于起步阶段。为了麻醉医师能够更好的优化围术期管理,保障患者安全,本文就近几年气道超声、胃内容物评估、超声引导下穿刺和容量反应性的新进展进行综述,从而为麻醉与围术期中应用超声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麻醉 围术期 气道 胃内容物 容量反应性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验乙蒜素
10
作者 李婧 何贵琴 +1 位作者 褚莹莹 刘艳艳 《刑事技术》 2022年第6期623-626,共4页
本文建立胃内容物中乙蒜素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分析检测方法,通过GC-MS分析确定乙蒜素的特征离子碎片和保留时间。取胃内容物2.0 g,匀浆化后,加入0.5 mL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溶液(pH=3.0),再加入二氯甲烷6.0 mL,高速(8000 r/m... 本文建立胃内容物中乙蒜素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分析检测方法,通过GC-MS分析确定乙蒜素的特征离子碎片和保留时间。取胃内容物2.0 g,匀浆化后,加入0.5 mL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溶液(pH=3.0),再加入二氯甲烷6.0 mL,高速(8000 r/min)离心10 min,提取有机相。再加入6.0 mL二氯甲烷,涡旋振荡5 min重复提取一次,合并两次提取的有机相,氮气吹干后,加入0.1 mL乙醇定容,进行GC-MS(EI)分析。分析测试采用RTX-5MS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质谱采集模式为全扫描模式。结果显示,胃内容物中乙蒜素浓度在0.5-50μg/g范围内,目标物检测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8),最低检出限为0.5μg/g,回收率在87.0%-89.9%之间,RSD≤4.5(n=5)。本方法简易快速、定性准确、回收率高、灵敏度高,能对胃内容物中的乙蒜素进行检测,填补了国内对乙蒜素进行GC-MS定性分析方法的空白,为侦查破案和案件定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毒物分析 乙蒜素 胃内容物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下载PDF
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与红外光谱联用快速分析临床患者的中毒毒物
11
作者 王绪明 《福建分析测试》 CAS 1995年第3期294-300,共7页
本文报告了应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CGC—MS)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联用技术对临床上3起服用毒物自杀的中毒患者尿、胃内容物等样品进行了分析鉴定。样品经酸化和碱化、乙醚抽取,油状物样品用甲醇溶解稀释,然后进行 CGC—MS 分析... 本文报告了应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CGC—MS)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联用技术对临床上3起服用毒物自杀的中毒患者尿、胃内容物等样品进行了分析鉴定。样品经酸化和碱化、乙醚抽取,油状物样品用甲醇溶解稀释,然后进行 CGC—MS 分析。固体样品用氯仿反复洗涤后烘干,KBr 压片做 FTIR 分析。结果检出和确证了患者服用的毒物分别为敌敌畏加糖、速可眠加鲁米那和鲁米那加安定。本法简便、快速、准确,为医院临床抢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毒物快速分析 尿 胃内容物
下载PDF
气质联用法快速检测中毒患者体液中毒鼠强
12
作者 罗达龙 陈学松 刘慧妍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4188-4194,共7页
目的建立毒鼠强中毒患者的胃内容物、血液和尿液中快速检测毒鼠强的气质联用方法。方法运用C18小柱对胃内容物与血液进行除杂、净化后,通过气质联用仪上的大体积进样与程序升温进样,并利用小口径毛细管色谱柱HP-5MS(0.18 mm×20 m,0... 目的建立毒鼠强中毒患者的胃内容物、血液和尿液中快速检测毒鼠强的气质联用方法。方法运用C18小柱对胃内容物与血液进行除杂、净化后,通过气质联用仪上的大体积进样与程序升温进样,并利用小口径毛细管色谱柱HP-5MS(0.18 mm×20 m,0.18μm)进行检测,用选择离子模式对m/z 92、132、212、240进行采集。结果从样品前处理到确证完成全过程耗时约20 min。结论该方法具操作简易快速、定性准确、灵敏度高等特点,能应用于应急检验,为患者抢救工作节省了宝贵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质联用 快速检测确证 胃内容物 血液 尿液 毒鼠强中毒
下载PDF
两种规格虹鳟胃排空模型和投喂频率的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黄铭 周演根 +3 位作者 陈薛伟杰 杨小刚 高勤峰 董双林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3-39,共7页
为确定不同规格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幼鱼的最佳投喂频率,本研究采用胃含物分析法对两种规格(105.15±9.41)和(32.94±4.21)g虹鳟进行胃排空实验。两种规格虹鳟分别在饥饿72 h后饱食投喂一次,在投喂后第0、3、6、12、18、2... 为确定不同规格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幼鱼的最佳投喂频率,本研究采用胃含物分析法对两种规格(105.15±9.41)和(32.94±4.21)g虹鳟进行胃排空实验。两种规格虹鳟分别在饥饿72 h后饱食投喂一次,在投喂后第0、3、6、12、18、24、36和48小时提取胃含物。分别称量虹鳟胃含物的湿重和干重,并用线性模型、指数模型、平方根模型和逻辑斯蒂模型进行胃排空模式拟合。研究表明,利用胃含物干重进行虹鳟胃排空模式拟合效果较好,小规格和大规格虹鳟的胃排空模式分别符合指数模型和平方根模型。小规格虹鳟的胃排空速率高于大规格虹鳟。小规格和大规格虹鳟分别需要21.43和29.92 h达到80%胃排空。研究结果表明,对不同规格的虹鳟应采取不同的投喂频率,小规格和大规格虹鳟的投喂间隔应分别为20和30 h左右。本实验结果为智能化投喂系统提供了数学参考模型,为鱼类深远海养殖的早期大规格苗种培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鳟 胃排空模型 投喂频率 规格 胃含物分析
下载PDF
屠宰羊胃容物对M-112木霉产孢活化制曲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雄杰 王和平 +1 位作者 李伟 徐枫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20-224,共5页
为探索屠宰羊胃容物对M-112木霉产孢活化制曲的影响,为利用屠宰场牛羊胃内容物生产动物益生菌剂、植物生物防治剂、(半)纤维素酶制剂及其饲料提供科学的基础数据,采用屠宰羊胃容物对M-112木霉的菌丝体生长量、产孢数量、木聚糖酶活性、... 为探索屠宰羊胃容物对M-112木霉产孢活化制曲的影响,为利用屠宰场牛羊胃内容物生产动物益生菌剂、植物生物防治剂、(半)纤维素酶制剂及其饲料提供科学的基础数据,采用屠宰羊胃容物对M-112木霉的菌丝体生长量、产孢数量、木聚糖酶活性、活化代数及制曲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M-112木霉在不含羊胃内容物的培养基Ⅰ中生长的菌丝体重量比含12%羊胃容物培养基Ⅰ的重,在含18%和28%羊胃容物的培养基Ⅰ中对M-112木霉菌丝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而且28%比18%的促生长作用更加明显,大于28%羊胃容物含量的培养基Ⅰ对木霉菌的生长促进作用急剧下降。2)M-112木霉在纯培养基Ⅱ中产生的孢子数较少;在16%~18%羊胃容物的培养基Ⅱ中对M-112木霉菌产孢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大于26%羊胃容物的培养基Ⅱ对木霉菌产孢有抑制作用。3)M-112木霉在含46.62%羊胃容物培养基Ⅲ中进行活化培养,从第5代开始产木聚糖酶的酶活达到稳定状态,保持在12 000~12 500 U/mL。4)利用M-112木霉第5代活化菌种,在含羊胃容物17%的培养基Ⅲ中,按1∶5经2次放大制曲,其酶活逐步增加,最大酶活力达到12 454 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胃容物 M-112木霉 木聚糖酶
下载PDF
维生素E对血糖和胃肠动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15
作者 梁育汝 吴家宝 +6 位作者 杨园园 韦柳闯 周胤璧 罗红叶 黄大觉 王彩冰 黄永毅 《右江医学》 2018年第3期263-266,共4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E(VE)对小鼠血糖浓度和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取50只KM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给予0.9%Na Cl注射液)、二甲双胍组(给予0.64%二甲双胍溶液)、新斯的明组(给予0.04%新斯的明溶液)、VE低浓度组和VE高浓度组(分别给予0... 目的探讨维生素E(VE)对小鼠血糖浓度和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取50只KM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给予0.9%Na Cl注射液)、二甲双胍组(给予0.64%二甲双胍溶液)、新斯的明组(给予0.04%新斯的明溶液)、VE低浓度组和VE高浓度组(分别给予0.2%、0.4%维生素E溶液),灌胃每天一次(灌胃量按0.1 ml/10 g体重计算),共14 d。检测小鼠的体重、血糖浓度、胃内容物残余量和小肠炭末长度,并计算小鼠体重增长值。结果二甲双胍组的小鼠体重增长值和血糖浓度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正常对照组、VE低浓度组和VE高浓度组的体重增长值、血糖浓度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斯的明组的胃内容物残余量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小肠炭末长度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P<0.01);VE低浓度组和VE高浓度组的胃内容物残余量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小肠炭末长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用量的维生素E对小鼠血糖无明显影响,可减缓胃动力,而不影响小肠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 血糖浓度 胃内容物残余量 小肠炭末长度
下载PDF
产时彻底清除新生儿胃内容物防治咽下综合征 被引量:11
16
作者 郝桂兰 郑修霞 陆虹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产时 清除 新生儿 胃内容物 防治 咽下综合征
原文传递
河麂乳改善生长发育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夏勇 董晓岚 +2 位作者 李莉 高筱萍 郝武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3708-3709,3714,共3页
[目的]观察河麂乳改善生长发育作用。[方法]实验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和河麂乳不同剂量组。每天给蒸馏水及受试物1次,连续6周,观察各组实验动物的体重、体长、体重和体长的增量、食物利用率等情况。[结果]从给受试物后的第4周末... [目的]观察河麂乳改善生长发育作用。[方法]实验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和河麂乳不同剂量组。每天给蒸馏水及受试物1次,连续6周,观察各组实验动物的体重、体长、体重和体长的增量、食物利用率等情况。[结果]从给受试物后的第4周末起,受试物各剂量组大鼠的体长均高于阴性对照组,受试物0.67g/kg剂量组大鼠的体长增量高于阴性对照组。从给受试物后的第4周末起,受试物4.0g/kg剂量组大鼠的体重及体重增量高于阴性对照组。在整个实验周期内,受试物对大鼠的食物利用率无明显影响。[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河麂乳具有改善生长发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麂乳 大鼠 改善生长发育
下载PDF
早期胃癌组织形态、细胞核DNA含量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18
作者 王仰坤 马乃绪 +2 位作者 田德明 王丽 黄本成 《临床消化病杂志》 1997年第3期97-99,共3页
目的:对早期胃癌病理形态、细胞核DNA含量、免疫组化及治疗等进行讨论。方法:32例早期胃癌,采用S-P法免疫组化,观察p53、p21、CEA、PCNA的表达;细胞核DNA含量以及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早期胃癌癌周围粘膜常伴有绒毛状异型增生、腺瘤状... 目的:对早期胃癌病理形态、细胞核DNA含量、免疫组化及治疗等进行讨论。方法:32例早期胃癌,采用S-P法免疫组化,观察p53、p21、CEA、PCNA的表达;细胞核DNA含量以及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早期胃癌癌周围粘膜常伴有绒毛状异型增生、腺瘤状异型增生、囊腺样异型增生、球样异型增生、灶性异型增生的形态,并与相应腺癌一致。细胞核DNA含量,异倍体细胞在6.8%~79.5 %之间;PCNA阳性细胞数在24.7~93.2个之间;p53、p21基因蛋白和CEA阳性表达分别为37.5%、78.1%和93.8%。早期胃癌经微波治疗后,近期经手术切除的标本中75%(6/8)仍有癌细胞存在。结论:早期胃癌与癌前期异型增生的组织学形态密切相关;异倍体值、细胞增殖指数、p53、p21和CEA表达,有助于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的诊断;早期胃癌以手术切除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脱氧核糖核酸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ras基因的表达与胃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相关研究
19
作者 王昭 熊梅 马心怡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1998年第3期160-162,共3页
为研究ras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采用组织化学、免疫化学和自动图像分析方法,检测了54例胃癌切除标本的ras基因表达、癌细胞核形态参数和DNA含量及倍体分布类型。发现胃癌细胞p21表达水平随着DNA含量不断增多、倍体成... 为研究ras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采用组织化学、免疫化学和自动图像分析方法,检测了54例胃癌切除标本的ras基因表达、癌细胞核形态参数和DNA含量及倍体分布类型。发现胃癌细胞p21表达水平随着DNA含量不断增多、倍体成倍增加而逐渐下降。表明ras过度表达主要出现在细胞表型发生明显转化之前。此外,发现胃癌细胞p21的表达水平与癌细胞核形态参数、癌肿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S基因 胃癌 DNA 核形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